创建省级生态镇申报材料汇编.doc_第1页
创建省级生态镇申报材料汇编.doc_第2页
创建省级生态镇申报材料汇编.doc_第3页
创建省级生态镇申报材料汇编.doc_第4页
创建省级生态镇申报材料汇编.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创建临沂市生态城镇 材料汇编 申报单位:沂水县许家湖镇人民政府镇长: 龙 希 锋 联 系 人: 李 士 明电 话: 05392501108申报日期:二0一二年五月十三日临沂市生态城镇申报表申报申报乡镇: 沂水县许家湖镇人民政府 镇长: 龙 希 锋 联系人:李士明 电话报日期: 2012 年 5 月 13 日目 录一、许家湖镇关于创建临沂市生态城镇的申请二、临沂市生态镇申报表三、许家湖镇创建生态城镇工作实施方案四、许家湖镇人民政府关于成立创建临沂市生态 城镇领导小组的通知五、许家湖镇创建临沂市生态城镇技术报告六、临沂市生态城镇指标评价体系七、临沂市生态城镇标准逐项文字说明八、许家湖镇2010年政府工作总结九、许家湖镇2011年创建生态城镇工作总结十、临沂市生态城镇申报与评审办法许政法201220号关于创建临沂市生态城镇的申请临沂市建设局:创建生态城镇,是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上级有关文件要求,加强小城镇生态环境建设,增加城镇绿化、实现小城镇可持续发展。我镇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积极行动,认真抓好落实,各项指标已符合临沂市生态城镇标准,基本具备申请条件规定要求。因此,特提出争创“临沂市生态城镇”的申请,请领导研究批准为盼。 许家湖镇人民政府二O一二年五月十三日临沂市生态镇申报表申报单位许家湖镇党委政府联系人李士明联系方政务通:(673125)生态城镇创建情况为加快城镇生态环境建设,改善小城镇生态绿化步伐,根据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城镇化的意见(临发201013号文)、临沂市生态城镇指标评价体系和临沂市生态城镇申报预评审办法(临政字2010146号文)的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实施情况。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省、市、县有关文件要求,以加强小城镇生态环境建设为重点,以增加城镇绿量、改善人居环境质量、实现小城镇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积极动员社会力量,扎实开展创建生态城镇活动,全面提高小城镇生态化水平,建设最宜居城镇,促进全镇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快速发展。二、任务目标(一)规划设计方面。根据乡镇总体规划,编制小城镇生态系统专项规划,并严格按照规划内容实施,确保城镇公共绿地、风景林地、荒山荒坡植被生态管理、单位庭院附属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居住区绿地及道路绿化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形成科学合理的生态系统。(二)园林绿化方面。以园林建设、道路绿化、荒山荒坡绿化等工程为重点,以荒山荒坡绿化和居住区绿化为突破口,以乡镇驻地和试点示范村绿化为基础,抓好重点单位、重点村的绿化达标,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搞好城镇生态绿化保持,加强生态绿化管理,提升小城镇生态化整体水平。(三)城镇建设方面。搞好城镇硬化、亮化、净化、美化,加强污水管网铺设、道路、路灯、供水、供气、环卫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镇建设的档次和水平。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加强水系统整治,推广节能建筑,努力创造良好的城镇生态环境。三、工作要求(一)加强组织领导。创建生态城镇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三个文明建设、造福子孙后代的民心工程。镇里成立创建生态城镇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专门办公室,具体负责创建工作的组织、指导和协调,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生态城镇创建工作,认真扎实开展好创建工作。(二)搞好舆论宣传。重点宣传好市、县、镇有关文件精神和创建生态城镇的目的意义、标准要求,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参与生态镇创建活动。(三)强化监督落实。严格按照临沂市生态城镇标准,在规划设计、园林绿化和城镇建设方面,认真抓好落实,确保任务目标顺利完成,符合标准要求。同时,按照临沂市生态城镇申报与评审办法,认真组织申报材料,确保生态镇创建工作顺利开展。申报镇(街道)意见: (章) 年 月 日县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意见: (章) 年 月 日县区政府意见: (章) 年 月 日市评审委员会审定意见: (章) 年 月 日许政发201220 号许家湖镇创建生态城镇工作实施方案为进一步加快城镇生态环境建设,改善小城镇园林绿化步伐,根据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城镇化的意见(临发201013号文)、临沂市生态城镇指标评价体系和临沂市生态城镇申报预评审办法(临政字2010146号文)的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省、市、县有关文件要求,以加强小城镇生态环境建设为重点,以增加城镇绿量、改善人居环境质量、实现小城镇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积极动员社会力量,扎实开展创建生态城镇活动,全面提高小城镇生态化水平,建设最宜居城镇,促进全镇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快速发展。二、任务目标(一)规划设计方面。根据乡镇总体规划,编制小城镇生态系统专项规划,并严格按照规划内容实施,确保城镇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单位庭院附属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风景景林地及道路绿化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形成科学合理的生态系统。(二)园林绿化方面。以园林建设、道路绿化、荒山荒坡绿化等工程为重点,以荒山荒坡绿化和居住区绿化为突破口,以乡镇驻地和试点示范村绿化为基础,抓好重点单位、重点村的绿化达标,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搞好城镇生态绿化保持,加强园林绿化管理,提升小城镇生态化整体水平。(三)城镇建设方面。搞好城镇硬化、亮化、净化、美化,加强污水管网铺设、道路、路灯、供水、供气、环卫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镇建设的档次和水平。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加强水系统整治,推广节能建筑,努力创造良好的城镇生态环境。三、工作要求(一)加强组织领导。创建生态城镇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三个文明建设、造福子孙后代的民心工程。镇里成立创建生态城镇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专门办公室,具体负责创建工作的组织、指导和协调,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生态城镇创建工作,认真扎实开展好创建工作。(二)搞好舆论宣传。重点宣传好市、县、镇有关文件精神和创建生态城镇的目的意义、标准要求,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参与创建活动。(三)强化监督落实。严格按照临沂市生态城镇标准,在规划设计、园林绿化和城镇建设方面,认真抓好落实,确保任务目标顺利完成,符合标准要求。同时,按照临沂市生态城镇申报与评审办法,认真组织申报材料,确保创建工作顺利开展。附件:许家湖镇创建生态城镇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许 家 湖 镇创建生态城镇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 长: 龙希锋 党委副书记、政府镇长 常务副组长: 刘敦军 人大主席 副 组 长: 卢玉坤 党委委员 李士明 党委委员 刘正莲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刘立民 党委宣传委员 成 员: 黄传奇 乡建办主任 于长伟 财政所所长 田晓华 国土所所长段建飞 派出所所长 许育军 工商所所长 李京亮 国税分局局长 孟庆涛 地税分局局长 张希民 交管所所长 耿爱民 农电所所长 刘兆斌 十里管理区书记 贺可峰 岜山管理区书记 曹光阳 丰台管理区书记 杨学军 斜午管理区书记 张建华 小尧管理区书记 王永华 三马管理区书记 冯 辉 南社管理区书记 刘 涛 袁家庄管理区书记 李正武 城子管理区书记 郝凤伟 经管站站长 徐武厚 安监办主任 赵 勇 水利站站长 姚文雷 环保所所长 武 刚 环卫所所长 王文武 环境综合整治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李士明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二一二年五月十三日许政法201215号许家湖镇人民政府关于成立创建临沂市生态城镇领导小组的通 知各村、镇直各部门、各企业:为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快我镇新农村建设,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切实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争创临沂市生态城镇。经党委、政府研究决定,成立创建临沂市生态城镇领导小组,先将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公布如下: 组 长: 龙希锋 党委副书记、政府镇长 常务副组长: 刘敦军 人大主席 副 组 长: 卢玉坤 党委委员 李士明 党委委员 刘正莲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刘立民 党委宣传委员 成 员: 黄传奇 乡建办主任 于长伟 财政所所长 田晓华 国土所所长段建飞 派出所所长 许育军 工商所所长 李京亮 国税分局局长 孟庆涛 地税分局局长 张希民 交管所所长 耿爱民 农电所所长 刘兆斌 十里管理区书记 贺可峰 岜山管理区书记 曹光阳 丰台管理区书记 杨学军 斜午管理区书记 张建华 小尧管理区书记 王永华 三马管理区书记 冯 辉 南社管理区书记 刘 涛 袁家庄管理区书记 李正武 城子管理区书记 郝凤伟 经管站站长 徐武厚 安监办主任 赵 勇 水利站站长 姚文雷 环保所所长 武 刚 环卫所所长 王文武 环境综合整治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李士明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二一二年五月十三日创建市级生态镇技术报告沂水县许家湖镇人民政府一、基本情况许家湖镇位于沂水城南部,沂河之滨,毗邻县城和县经济开发区,东连莒县,南接沂南,西与院东头镇接壤,辖121个行政村,总面积207平方公里,人口12.6万;中心镇区建成面积5.5平方公里,人口3.2万。镇区座落在沂河东岸,岜山南麓。许家湖镇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长深高速、兖石路横穿东西,东红公路、滨河大道纵贯南北,晋中南铁路穿境而过,沂水长途汽车站坐落于境内,距胶新铁路沂水站10公里。21世纪是城市发展的世纪,也是注重生态保护、加强环境建设的世纪。近年来,许家湖镇委、镇政府按照“打造工业重镇、生态靓镇、商贸强镇、休闲名镇;建设沂水富美南大门,全市明星重点镇”的战略构想。2011年委托县设计院制定了许家湖镇总体规划和远景规划,不断加大城镇建设力度,积极营造最适宜人居的城镇环境,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就。先后荣获“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省级生态园林小城镇”“省级百镇千村示范镇”,“全市商务工作先进乡镇”等荣誉称号,2011年5月许家湖镇被列为“市级优先发展重点镇”。发展无止境,许家湖人并没有就此放慢城镇建设的脚步,而是快马加鞭,再上征程。2012年4月,镇党委、政府确定并提出了创建市级生态城镇的目标。认真落实生态系统规划,大力实施生态保持、园林绿化工程,加大生态管理力度,取得了显著成效。二、经济发展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镇党委、政府带领全镇人民,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创建全省经济强镇为目标,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为突破口,大力实施全镇工业化、农村城市化、农业产业化工程,锐意改革,扩大开放,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许家湖镇是全市优先发展重点镇之一。2011年,全镇完成经济总产值56.2亿元,地方可用财力达到8600万元,人均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52元。全镇工业形成了以县第一工业园区、第二工业园区、滨河园区、庐山化工园区为主导的县级工业园区,汇集了煤化工、建筑建材、饲料加工、布鞋加工、油顶加工、食品加工、金融通讯、餐饮服务,日用百货、科技文化、农副产品加工为支柱,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工业体系。全镇工业企业共有600余家,其中三众房产集团年销售额达12.6亿元;山水水泥年产300万吨,年销售收入10.2亿元。,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改革统揽全局,围绕地方特色,立足本地实际,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山、林、水、田、路综合治理,并以此为基础,突出发展旅游业、服务业。借助沂河湿地、地下大峡谷风景区之优势,目前已发展成为文明全国的旅游之乡。大力发展园林林绿化苗木基地,建有万亩桂花园基地、万亩绿化苗木基地各一处,名优苗木应有尽有,保障了我镇经济的发展。有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保证,全镇加快了城市化进程。镇财政先后投入3800余万元,完成了镇域82.5公里的道路硬化、41.8万平方米绿地美化和城区亮化,以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为中心,大力实施绿林、绿地、绿河“三绿工程”,加快了生态城镇的建设步伐。目前,镇区内五纵四横道路两侧全部绿化、美化、亮化、基本实现了一路一树、一街一景的格局,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5%,人均绿地面积16平方米,2011年被评为临沂市生态园林化乡镇。在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同进,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化文明城镇的目标,大力实施现代化建设工程,全面强化环境综合整治,不断完善环境基础设施,文化、教育、医疗等公益设施应有尽有,社会文明昌盛,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环境质量良好、城镇优美洁净,人民生活质量日益提高,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三、 农民人均收入近年来,许家湖镇经济发展迅速,沂水县在我镇规划建设了23平方公里的庐山化工工业园,也是全市第一家化工工业园区,形成了以煤化工、石油深加工、化肥生产、建筑建材、陶瓷、油漆、机械制造等为主导产业,产品畅销省内外。目前,许家湖镇的工业企业有60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0余家。同时,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迅速,个体工商户发展到2862户,个体税收占税收总额的30%以上。全镇经济的迅猛发展,使祖祖辈辈依靠土地维持温饱的农民首先获得了实惠,镇农业劳动力的60%转移到二三产业上来。农民收入的62%来源于二三产业,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9886元,广大农民过上富足的生活。四、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许家湖镇随机选取了20户镇区居民家庭(共63人),作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调查对象,这20户居民对日常收支情况进行记账,镇政府对其适当进行了记账补偿。经调查,这20户居民的全年家庭收入(包括薪资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等 ,不包括借贷收入)为793777.95元,除去个人所得税 、保障支出,实际可自由支配收入总和为761544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088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统计表记账户数(户)记账家庭总人口(人)记账户家庭总收 入(元)其中:可自由支配收入(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人)备 注2063793777.9576154412088可自由支配收入包括记账补偿费五、公共设施完善程度近年来,许家湖镇确立了基础设施先行战略,镇财政将城镇公益事业建设作为主要投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先后投入2000余万元实现了镇区道路硬化,建成11万千伏安变电站2座,实现了电网改造、弱点入地、污水管网、供水、供热等一批事关长远发展的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投资200多万元,修建沂河湿地公园成为的群众文化娱乐中心,镇区主要街道全部设置了路灯760盏,并安排专人管理,亮灯率达到98%,排水管网率达到95%。适龄儿童入学率100%。镇区建设了1处体育场所,1处镇中心卫生院以及90个社区医疗服务中心;镇区生活垃圾进行集中处理率达到100%。目前,城区道路硬化率达到91.5% ,人均道路面积20.2平方米。手机拥有量每百户110部,镇区住宅电话普及率达到100%,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98%以上。六、城镇建成区自来水普及率许家湖镇水利资源丰富,并建有日供水能力2000-4000立方米的自来水公司1处,镇区3.2万人全部使用自来水,自来水的普及率达到100%。七、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合格率镇辖区121个自然村有98个通了自来水,还有23个较偏远村庄饮用自备水井。自备井均远离工业聚集区,水质经沂水县环境监测站监测,符合饮用水水质标准。水质合格率达到100%八、城镇卫生厕所建设与管理许家湖镇加大农村改厕工作力度,加强对农村改厕工作的宣传,广泛动员各基层站、所自觉地将卫生厕所的改建工作纳入重点工作中。各基层工作人员深入现场,深入农户,使“改水改厕,卫生康乐”的新观念逐步深入民习,增强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卫生意识,同时加大服务力度,在施工、技术器材、管理上为农民改厕提供全方位服务,并出台了优惠政策,降低改厕成本,减轻改厕户改厕费用。2011年镇区住户卫生厕所普及率为100%,农户无害化厕所覆盖率达到95%以上。卫生厕所建成后,许家湖镇还注重其日常的使用管理,全镇共有公厕12座,万人拥有公厕率达到4座,并对镇区公厕实行专人管理,配备保洁工具,建立了保洁工作责任人制度,负责卫生厕所日常保洁清理,切实保证卫生厕所效益的发挥。镇区卫生厕所建设与管理情况统计表城镇卫生厕所建设与管理是否符合国家卫生镇标准其中:公厕(座)其中:水冲式公厕是否有专人管理,且卫生状况达标镇区住户卫生厕所普 及 率(%)辖区农户无寄存器化卫生厕所覆盖率(%)备注符合1212是100%95%九、地表水环境质量许家湖镇地表水监测点位通过县环保局认证。许家湖镇辖区主要地表水为沂河,沂水县环境监测站对沂河在许家湖镇断面一南王庄沂河大桥、赵家楼沂河大桥、岜山沂河大桥断面进行定期监测,地表水水质达标率100%。城镇水功能区水质达标情况统计表水功能区及监测点位监测总频(次)达标总频(次)地表水达标率(%)备注水域监测点位名称功能区类别沂河南王庄大桥赵家楼大桥岜山大桥44100%水库寨子山水库东王家庄子水库44100%十、空气环境质量许家湖镇为全面了解镇区环境状况,委托沂水县环境监测站对许家湖镇空气质量进行了定期监测,每月采样监测一次,监测项目为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氢。经监测,2010年至今,许家湖镇首要污染为可吸入颗粒物,空气主要污染手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浓度均优于国家二级标准。空气环境情况统计表监测项目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氮备注年均值mg/m30.0210.1250.022十一、噪声环境质量许家湖镇区域环境噪声监测以1500米30米网络均匀布设有效监测点,沂水县环境监测站进行监测,监测时间为昼间工作时间,使用AWA6218B型噪声分析仪进行监测,每个测点测10分钟(最低值与最高值之差大于1分贝的点,测20分钟)。共设置了6个监测网格,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66.9分贝。区域环境噪声情况统计表建成区面积(平方公里)网格总数(个)网格大小(米米)区域环境哭声平均值dB(A)备注5.51215003066.9十二、重点工业污染排放达标率许家湖镇历来重视工业污染防治工作,在“一控双达标”工作中,加大资金投入,加强监管力度,投入大量资金,完成了全镇重点工业污染源的污染防治设施建设工作,实现了“一控双达标”的目标。“一控双达标”工作完成后,为巩固工业污染治理成果,实现污染源稳定、全面达标,又对镇辖区内的重点污染企业实施了污染治理再提高工程和污染物全面达标工程。至2011年,许家湖镇辖区内的重点企业工业废水、二氧化硫、烟尘排入量全部达标排放,达标率100%。工业固体废物绝大部分进行了综合利用。重点工业污染源排放达标率情况统计表废水达标情况废气达标情况固体废物达标情况达标率(%)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率(%)烟尘掩放达 标 率(%)综合利用率(%)排放量(吨)100%100%100%100%0十三、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许家湖镇镇区环卫设施完善,镇政府还创新管理办法,将环卫部门转交给沂水县环卫处管理,实行目标管理,自收自支,独立核算,建立起投资、经济、回收的良性循环机制,提高了环卫服务质量和水平。镇里购置了垃圾车2台,垃圾清扫车3台,建立了一支80人组成的认真负责的环卫队伍,形成了完善的垃圾收集、清运系统,日均清运生活垃圾21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道路清扫保洁率达到100%。生活垃圾处理情况统计表 单位:吨生活垃圾清运总量生活垃圾处 理 量其中:无害化处理量无害化处理率备注4015吨4015吨4015100%十四、工业污水集中处理、节能减排许家湖镇工业主要为煤化工、化肥加工行业,现建有一处日处理能力8万吨污水处理厂一处。近年来,围绕镇区污水集中处理工作,镇政府在镇区改造、新区建设、工业园区建设等各方面,要求首先搞好排污管网铺设再投产,现我镇已铺设污水管网35公里,覆盖面达到了100%。工业污水排放达标率100%。镇域内有建筑公司3家,水泥厂1家,轻体砖厂1家,水泥砖厂26家,为保证不浪费资源,我镇专门下达文件要求各企业,必须达到国家质量标准才准许进入建筑市场,从而杜绝了不合格产品的销售渠道。新型墙材使用率达到100%,建筑节能标准达标率达到100%。十五、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许家湖镇致力于优化镇区人居环境,加大投入努力改善镇区景观面貌。先后投入资金2000余万元,对镇区进行硬化、绿化、美化、亮化,大力实施绿林、绿地、绿河“三绿”工程,实现了一路一树,一街一景的镇区格局,公共绿地总面积达到51.2公顷,镇区绿化覆盖率达到了35.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6.1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情况统计表镇区公共绿地面积(公顷)镇区常驻人口数(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平方米/人)备注51.23200016.1十六、主要道路绿化普及率许家湖镇道路四通八达,交通便利,镇区主要道路绿化率达到100%,镇区道路总长度126.5公里。近年来,许家湖镇以东红路为标准,在镇区主要道路上进行了高标准绿化,主要道路绿化普及率达到了100%。主要道路绿化普及率情况统计表镇区主要道路总长度(米)两旁绿化的道路总长度(米)主要道路绿化普及率(%)备注126500253000100%十七、清洁能源普及率许家湖镇城区主要能源是电和煤、液化石油气。经调查统计,2011年,镇区用电总量为8200万千瓦时,用煤总量为1379.6吨,液化气使用量为2373.2吨,为计算清洁能源使用率,我们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折算系数,电、煤、液化气用量折算成标准煤,许家湖镇2009年能源消耗总量为18586.97吨标准煤,其中,电、煤、燃气、液化气消耗量占能源消耗总量的比例分别为45.3%、4.3%、50.4%、清洁能源使用率达到95.7%。清洁能源普及率情况统计表燃料种类计量单位折算系数实际消耗量(吨)折标煤(吨)清洁能源使 用 率(%)电万千瓦时1.2298419.8910348.0495.7%煤吨0.7143799.23507.89燃气、液化气吨1.75729367.8316461.15十八、集中供热率县城热电厂坐落在许家湖镇北侧,我镇已与沂水县城供热管道并网,2010年铺设主、支供热管道25公里,2011年铺设主、支供热管道29公里,现新建小区要求全部供热,集中供热率达到62.1%。十九、森林覆盖率许家湖镇属丘陵地区,近年来以沂河杨树林带、庐山,阔佬山森林公园建设为重点,坚持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强化措施,加大投入,建成了完善的林木覆盖体系,筑建起了完善的绿色屏障。镇辖区森林覆盖面积达到 93.56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到45.2%。森林覆盖率情况统计表镇辖区总面积(平方公里)镇辖区内森林覆盖面积(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备注20793.5645.2二十、主要农产品农药残留合格率许家湖镇抓住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新机遇,把农业生产标准化问题摆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把实行农业标准化建设作为提升本镇农业生产层次,减轻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举措,努力发展无公害农业,在沂河以西发展五万亩生姜园一处,万亩大蒜基地一处,绿色有机韭菜基地一处。绿色农产品比重达到48%。农药残留量均符合山东省无公寄存器农产品卫生标准(DB37/274.2-2000)要求,农药残留合格率。二十一、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和污水排放达标率情况许家湖镇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大力发展规模养殖,辖区内共有规模化生态畜禽养 殖场7处,蛋鸡达到3.5万只,猪存栏量达到8000头,种鸡达到2万只,肉鸡5万只,肉牛存栏量达到1000头,肉鸭达到28万套粪便综合利用率达到92.7,污水排放达标率达到96.2%。规模化畜离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和污水排放达标率情况表个数畜 禽 存 栏 量粪便综合利用率(%)污水排放达标率(%)合计蛋鸡猪种鸡肉牛肉鸡肉鸭7142000350008000200001000500002800092.796.2二十二、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许家湖镇农业机械化水平高,全镇拥有农用机械总动力达5.8万千瓦,农业作业机械化率高,农业产生的秸秆大部分进行了机械粉碎还田或青贮作饲料,另外随着养殖业的不断发展,秸秆还腹还田的比例民逐年也逐年上升,2011年有的秸秆产生沼气,进行回收利用。除此之外,还有少量秸秆作为燃料被农户烧掉,未进行综合利用的秸秆占3%,秸秆综合利用率高达97%。农作物秸综合利用情况统计表秸秆产生量(吨)秸杆综合利用量(吨)其中: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备注机械还田(吨)过腹还田(吨)沤制还田(吨)38237.0137089.8912981.4614835.958159.7797总之,许家湖镇经过多年的努力,城镇环境基础设施水平和档次不断提高,工业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城镇面貌不断改善,环境质量保持良好水平,生态良性循环,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环境质量保持良好水平,生态良性循环,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城镇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也取得了丰硕成果,各项指标均达到了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的考核标准。今后,许家湖镇将继续深入贯彻生态环境保护,进一步强化城镇环境管理,深入开展环境综合整治,使全镇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临沂市生态城镇指标评价体系 指标类别 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权重目标值实际值评审得分经济发展1人均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元/人5050505250人口就业2人口城镇化率%501005060503暂住人口占城镇人口的比重%207062.3154年转移农村劳动力人301500200030城镇建设5城建资金总支出占GDP比重%303007.56.8206道路硬化率%509596.2507自来水普及率%5010089458燃气普及率%509594.8509集中供热率%506062.15010路灯亮灯率%5090985011建成区面积占行政区面积比重%20706215生态环境12建成区绿地率%502503535.25013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045453014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平方米2012162015空气质量良好率%4095954016城市噪声达标区覆盖率%2090952017水质合格率%401001004018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达标率%301001003019农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205320节能减排20工业污水排放达标率%401501001004021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409096.24022新型墙材应用率%301001003023建筑节能标准达标率%4010010040市容环境24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401001001004025道路清扫保洁率%301001003026万人拥有公厕座303330居民生活2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人20508000120882028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平方米/人303032.330综合得分1000975注:带指标为基本指标,其他指标为一般指标。临沂市生态城镇标准逐项文字说明一、基本条件 1、机制健全。建立了乡镇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机制,成立以乡镇政府领导为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乡镇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乡镇设置了专门的生态环境保护机构和配备了专职环境保护人员工作人员,建立了相应的工作制度。指标解释:要求乡镇政府成立生态乡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牵头,有关部门领导参加,下设建设工作办公室,建设工作有组织、有计划、有方案,措施得力,定期检查落实;乡镇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得到落实;乡镇党委、政府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每年研究环保工作不少于两次。要求乡镇配备专职环境保护工作人员;建立相应的工作制度和污染源档案。 2、基础扎实。达到本市环境优美乡镇建设指标一年以上,且80%以上行政村达到县级以上生态村建设标准。编制或修订了乡镇环境保护规划,并经县级人大或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两年以上。指标解释:达到本市环境优美乡镇建设指标一年以上,80%以上行政村达到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制定的生态村指标,编制或修订完成乡镇环境规划,经县级人大或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两年以上。3、政策落实。完成上级政府下达的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认真贯彻执行环境保护政策和法律法规,乡镇辖区内无滥垦、滥伐、滥采、滥挖现象,无捕杀、销售和食用珍稀野生动物现象,近三年内未发生重大(级)以上级别环境污染事件。基本农田得到有效保护。 指标解释:有节能减排任务的乡镇,要按有关要求完成上级政府下达的能源消耗降低、主要污染物减排的指标任务。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有关规定;工业污染源稳定达村排放;工业固体废物得到适当处置并无危险废物排放,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镇域内无“十五小”、“新六小”等国家明令禁止的重污染企业;无大于25度坡地开垦、任意砍伐山林、破坏草原、开山采矿及乱挖中草药资源等现象;无随意捕杀、销售、食用国家珍稀野生动物现象;近三年内没有发生过较大(级)以上级别环境污染事件,判断标准参照2006年国务院颁布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关于环境污染事件的分级规定。划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数量和等级不变或有所提高。4、环境整洁。乡镇建成区布局合理,公共设施完善,环境状况良好。村庄环境无“脏、乱、差”现象,秸秆焚烧和“白色污染”基本得到控制。指标解释:“乡镇建成区布局合理”,是指严格按规划要求,有合理的功能分区布局,有良好的居住小区和基本完善的工业小区。“公共设施完善”是指城镇建成区自来水、排水管网、道路、卫生、厕所、通讯设施、文化体育活动场所、医疗机构、适龄儿童入学、防洪等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环境状况良好”,是指街道路面平整,排水通畅,无污水溢流、无暴露垃圾,无冒黑烟、水体黑臭现象;街道卫生状况良好,主要街道有卫生设施,垃圾箱(果壳箱)箱体整洁,周围无暴露垃圾、无蝇蛆;有专门保洁队伍,镇区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日清日运,无垃圾乱堆乱倒现象,无直接向江河湖泊排放污水和倾倒垃圾的现象;城镇建成区内应禁止散养家禽;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和放射性废物得到安全处置。“村庄环境整洁,无脏乱差现象”,是指城镇所辖村庄主要道路平整,两侧无暴露垃圾,无乱搭乱建,无露天粪坑,无污水横流现象,基本做到垃圾定点堆放;绿化、美化好;有良好的感官和视觉效果。“秸秆焚烧和白色污染基本得到控制”,主要是指无秸秆焚烧和一次性餐盒、塑料包装袋、废弃农膜随意丢弃现象。5、乡镇环境保护社会氛围浓厚,群众反映的各类环境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公众对环境状况的满意率95%。指标解释:要求乡镇及其所辖街道和各村有环保宣传的标语或橱窗,主要街道每公里不少于一个。12369环境投诉处理满意率要求达到95%以上。“公众对环境状况的满意率”指公众对环境保护工作及环境质量状况的满意程度。问卷在“满意”、“不满意”二者之间进行选择。各职业人群应包括以下四类,即机关(党委、人大、政府或政协)工作人员、企业(工业、商业)职工、事业(医院、学校等)单位工作人员、城镇居民、村民。二、考核指标 1、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农村饮用水卫生合格率 指标解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是指,在乡镇辖区内,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划定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其地表水水源一级、二级保护区内监测认证点位(指经乡镇所在县级环保局认证的监测点,下同)的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或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相应标准的取水量占总取水量的百分比。 农村饮用水卫生合格率指,在乡镇辖区内,以自来水厂或手压井形式取得饮用水的村镇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率;雨水收集系统和其他饮水形式的合格与否需经检测确定,其饮用水水质需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规定。 2、地表水环境质量、空气环境质量、声环境质量指标解释:地表水环境质量达到环境功能区或环境规划要求,是指乡镇边区内主要河流、湖泊、水库等水体的认证点位监测结果,在已经划定环境功能区的乡镇,要达到环境功能区要求;在未划定环境功能区的乡镇,要达到乡镇环境规划以及所在流域和区域环境规划对相关水体水质的要求。 空气环境质量达到环境功能区或环境规划要求,是指乡镇建成区内大气的认证点位监测结果,在已经划定环境功能区的乡镇,要达到环境功能区要求;在未划定环境功能区的乡镇,要达到乡镇环境规划以及流域和区域环境规划对大气环境质量的要求。 声环境质量达到环境功能区或环境规划要求,是指乡镇建成区内声环境的认证点位监测结果,在已经划定环境功能区的乡镇,要达到环境功能区要求;在未划定环境功能区的乡镇,要达到乡镇环境规划对声环境质量的要求。 3、建成区生活污水处理率、开展生活污水治理的行政村比例 指标解释:建成区生活污水处理率指乡镇建成区(中心村)经过污水处理厂或其他处理设施处理的生活污水量占生活污水排放总量的百分比。污水处理厂包括一级、二级集中污水处理厂,其他处理设施包括氧化塘、氧化沟、净化沼气池,以及湿地处理工程等,离城市较近乡镇生活污水要纳入城市污水收集管网,其他地区根据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规模和分布情况等,因地制宜选择建设集中或分散污水处理设施;位于水源源头、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需特殊保护地区或处于水体富营养化严重的平原河网地区的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必须采取有效的脱氮除磷工艺,满足水环境功能区要求。 开展生活污水处理的行政村是指通过采取符合当地实际的处理方式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且受益农户达80%以上的行政村。 4、建成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开展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的行政村比例 指标解释:建成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是指乡镇建成区经无害化处理的生活垃圾数量占生活垃圾产生总量的百分比。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指卫生填埋、焚烧和资源化利用(如制造沼气和堆肥)。卫生填埋场应有防渗设施,或达到有关环境影响评价的要求(包括地点及其他要求)。执行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和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5-2001)等垃圾无害化处理的有关标准。 开展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的行政村比例是指乡镇非建成区开展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的行政村占非建成区行政村总数的比例。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是指,在开展垃圾“户分类”的基础上,对不能利用的垃圾定期清运并进行无害化处理,对其他垃圾通过制造沼气、堆肥或资源回收等方式,按照“减量化、无害化“的原则实现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其中,开展生活垃圾资源利用的行政村其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不低于60%。 5、重点工业污染源排放达标率 指标解释:指乡镇辖区内实现稳定达标排放的重点工业污染源数量占所有重点工业污染源总数的比例。重点工业污染源包括废水排放和废气排放两类污染源。“重点工业污染源“是指乡镇辖区内分别按废水、废气中主要污染的排污量从高到低,累计排放量占乡镇排污总量85%的工业污染源。“排放达标”是指浓度稳定达到排放标准,执行排污许可证的规定,不超过排污总量指标要求,未发生污染事故。 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是指乡镇范围内的重点工业企业,经其所有排污口排到企业外部并稳定达到国家或地方排放标准的工业废水总量占外排工业废水总量的百分比。 工业废气排放达标率是指乡镇范围内的重点工业企业,在燃料燃烧和生产工艺过程中稳定达到排放标准的工业烟尘、工业粉尘和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占其排放总量的百分比。 6、饮食业油烟达标排放率 指标解释:(该项指标仅考核街道;涉农街道是指辖区内存在基本农田的街道。)指街道辖区内油烟废气达标排放的饮食业单位占所有排放油烟废气的饮食业单位总数的百分比。执行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饮食业项目环保审批和验收合格率要求达到100%。 数据来源:县级环保部门。数据收集采用抽样监测的方法,抽样比例不得低于街道辖区内排放油烟废气的饮食业单位总数的20%。 7、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 指标解释:指乡镇辖区内畜禽养殖场综合利用的畜禽养殖粪便与产生总量的比例。按照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9号),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是指常年存栏量为500头以上的猪、3万羽以上的鸡和100头以上的牛的畜禽养殖场,以及达到规定规模标准的其他类型的畜禽养殖场。规模以下畜禽养殖场分级标准及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要求,由市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作出规定。畜禽养殖类便综合利用主要包括用作肥料、培养料、生产回收能源(包括沼气)等。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应执行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的相关规定。 8、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 指标解释:指乡镇辖区内综合利用的农作物秸秆数量占农作物秸秆产生总量的百分比。秸秆气化、建材加工、食用菌生产、编织等。乡镇辖区全部范围划定为秸秆禁烧区,并无农作和秸秆焚烧现象。 9、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 指标解释:指乡镇辖区内使用卫生厕所的农户数占农户总户数的比例。卫生厕所标准执行农村户厕卫生标准(GB19379-2003)。 10、农用化肥施用强度、农药施用强度 指标解释:农用化肥施用强度指乡镇辖区内实际用于农业生产的化肥施用量(包括氮肥、磷肥、钾肥和复合肥)与播种总面积之比。化肥施用量要求按折纯量计算。农药施用强度指实际用于农业生产的农药施用量与播种总面积之比。 11、使用清洁能源的居民户数比例 指标解释:指乡镇辖区内使用清洁能源的居民户数占居民总户数的百分比。清洁能源指消耗后不产生或很少产生污染物的可再生能源(包括水能、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