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秋季福建惠安岞港中学九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语文版.doc_第1页
2010年秋季福建惠安岞港中学九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语文版.doc_第2页
2010年秋季福建惠安岞港中学九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语文版.doc_第3页
2010年秋季福建惠安岞港中学九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语文版.doc_第4页
2010年秋季福建惠安岞港中学九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语文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班级: 姓名: 座号: 密封线内不得作答2010年秋季惠安岞港中学九年级(上)期中考试语 文 试 题(本卷共24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用户名:gxw308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30分)1、阅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作答。(6分) 六月的气息已经一去不fn了。它 曾经使人们惴惴不安, 浸透了一种不可取代的香味,真正的六月草莓的那种妙龄十八的xn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一去不fn( ) 曾经( ) 惴惴不安( ) xn香( )来源:ZXXK填入文中横线处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A不仅 而且 B因为 所以 C虽然 却 D既 也2、古诗文默写(10分)春蚕到死丝方尽, 。 ,毕竟东流去。商女不知亡国恨, 。 ,青春作伴好还乡。春潮带雨晚来急, 。 知否?知否? 。子曰:“其恕乎! , ”。王维山居秋暝中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和使至塞上中的诗句“ , ”,都很好地体现他“诗中有画”的特点。3、问题探究。(6分)初中毕业前,班级开展了以“红烛颂献给老师的歌”为主题的系列活动。下面是活动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1)同学们纷纷在“师恩似海”留言簿上给老师留言。一位同学是这样写的:“您不是建筑师,却构建着我们知识的大厦;您不是音乐家,却奏响着我们心灵的乐曲; , 。衷心感谢您,我敬爱的老师!”请你仿照前两句,为画线处补写一个句子。 (要求:内容相应,句式相同。)(2)为参加以“辛勤的园丁”为题的演讲活动,一位同学搜集了下面三则材料,其中有一则不符合要求,请你帮他找出来,并说明理由。 材料一:明代文学家宋廉,自幼刻苦学习,乐以忘忧,求学时十分尊重老师,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虚心求教,最终学有所成。 材料二:北京实验二小霍懋征老师,在几十年的教学生涯申,一直工作在第一线,80岁的时候还上讲台进行示范教学。材料三:甘肃会宁县汉家岔乡教师王建林,坚持在贫困山村任教22年,他把自己比喻为山上的树,时日越久,扎根越深。答:材料( )不符合要求。理由: (3)班委会倡议每位同学以“老师,我要对您说”为题,给老师写一封信。下面是三位同学信中正文的开头,你认为哪种开头更好些?为什么? 初中三年很快过去了,我有太多的话要向您说。老师,您要我说什么呢? 三年来,我与您有过多次交流,但今天我仍有些心里话要对您说。 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一个老师,既要教书,也要育人。 4、名著导读。(8分)(1)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到达火焰山,面对熊熊烈火,孙悟空首先打算采取_(行为)达到灭火的目的。(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通过_(方式)实现人生价值,开始了新的生活。(3)“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脸上永远红扑扑的,特别亮的是颧骨怀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小时候在树下睡觉,被驴啃了一口。”这段文字节选自 ,文段中描写的人物是_。来源:ZXXK(4)用简洁语言把省略部分的情节补写完整。(50字左右)(4分)格列佛被大人国王后买去,得与大人国王相处。终于又回到英国。 二、阅读(60分)(一)阅读马说一文,完成59题。(15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5、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2分)A、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B、策之不以其道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C、才美不外见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D、骈死于槽枥之间 苛政猛于虎6、解释下列加点词词义。(4分)一食或尽粟一石 ( )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 策之不以其道( ) 执策而临之(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8、本文托物寓意,文中“千里马”喻指人才,“伯乐”喻指 ,而将愚妄浅薄的封建统治者比作“ ”。 作者借“千里马”的遭遇,寄托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3分)9、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而尚未被“伯乐”发现,你该怎么做?(3分) (二)阅读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选段,完成1014题。(16分)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10、文段提出的正确观点是: ,批驳的错误观点是: (4分)11、文中摆出“从古以来”和“现在”的事实,这些事实在议论过程中有何作用?(3分) 12、结合上下文判断,下列句子中“中国人”含义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3分)A中国人现在是发展着“自欺力”。 (中国人:指国民党反动派及其御用文人)B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中国人:有自信、不自欺的中国人) C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中国人:所有的中国人) D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中国人:指国民党官僚和所谓的“社会名流”) 13、“状元宰相”和“地底下”的含义分别是什么?(2分)状元宰相: 地底下: 14、鲁迅的语言饱含感情。请选择恰当的分析项说明下列加点词语分别表达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A讽刺 B赞颂 C自豪 D愤慨我们从古以来 ( ) 所谓“正史” ( )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 ) 那简直是诬蔑( )(三)阅读下文,完成1518题。(13分)访 兰父亲喜欢兰草,过些日子,就要到深山中一趟,带回些野兰栽培;几年之间,家里庭院里,就有了百十余品种,像要作一个兰草园圃似的,方圆十几里的人,就都跑来玩赏,父亲并不以此得意,而且脸上倒有几分愠怒;时有进山去,便从此不再带回那些野长的兰草了。这很使我奇怪,问他,又不肯说,只是有一次再进山的时候,要我和他一块:“访兰去吧!”我们走了半天,一直到了山的深处,那里有一道瀑布,几十丈高地直直垂下,老远就听到了轰轰隆隆地响,水沫扬起来,弥漫了半天,日光在上面浮着,晕出七彩迷丽的虚幻。我们沿谷底走,便看见有很多野兰草,盈尺高的,都开淡淡的兰花,就像地上铺了一层寒烟,香气浓烈极了,气浪一冲,站在峡谷的任何地方都闻到了。 我从未见过这么清妙的兰草,连声叫好,又动手要挖起一株来,想,父亲会培育这仙品的;以前就这么挖回去,经过一番栽培,就养出了各种各样的品类、形状的呢! 父亲却把我制止了。问道:“你觉得这里的兰草好呢,还是家里的那些好?” 我说:“这里的好!” “怎么个好呢?”我却说不出来,家里的确比这里的看着好看,这里的却比家里的清爽。“是味儿好像不同吗?” “是的。” “这是为什么?一样的兰草,长在两个地方就有了两个味儿? 父亲说:“兰草是空谷的幽物,得的是天地自然的原气,长的是山野水畔的趣姿;一栽培了,便成了玩赏的盆景。” “但它确实叶更嫩,花更繁更大了呢!” “样子是似乎灵了,但美得太甜、太媚,格调也就俗了。” 父亲的话是对的。但我却不禁惋惜了:这么精神的野兰在这个空谷僻野,叶是为谁长的,花是为谁开的,会有几个知道而欣赏呢? “这正是它的不俗处,它不为被欣赏而生长,却为着自己的特色而存在着,所以它才长得叶纯,开得花纯,楚楚的有着它的灵性。” 我再也不敢去挖这些野兰了。高兴看它的这种纯朴,悲痛以前为什么喜爱着它而却无形中就毁了它呢? 父亲拉我坐在潭边,我的身影就静静地沉在水里;他看着兰,也在看着我,说:“做人也是这样的啊,孩子!人活在世上,不能失去了自己的真性,献媚处事,就像盆景中的兰草一样降了品格;低俗的人不会给社会有多大贡献的。” 我深深地记着父亲的话。从那以后,已经是十五年过去了,我一直未敢忘却过。 15、本文以 为线索贯穿全文,为了更好地表达主题,作者采用了 的写法。(4分) 16、根据文中的叙述,用自己的语言概括:“空谷幽兰”的特点是,“盆景家兰”的特点是。(4分)17、第二段的景物描写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分)答: 18、简要分析作者借“兰草”这一事物,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3分)答: (四)阅读一张车票,完成1923题。(16分)她迈着 a 的步子,把头垂得低低的, b 地向车站走去。她没有带一点儿子平时喜爱吃的东西,只是带着一个母亲忏悔、痛苦而又愧赧的心去看望在少年管教所劳动教养的儿子。她径直走向入站口, c 地排在长长的队伍后面。目光突然触到入口处墙上量身高的标尺,心顿时 d 起来。那白色的标尺线,仿佛是一条闪光的皮鞭“妈妈,刚才阿姨给我量身高时,我把腿弯着,没有过线。”一个稚嫩的童音。一个多么熟悉而又可怕的声音!她惶恐地抬起头,只见一个年轻的母亲,正抱起一个眉清目秀的小男孩吻起来:“真乖,好儿子,妈妈把省下的钱给你买好东西吃!” “妈妈好!妈妈好!”小男孩抱住妈妈的头,甜甜地说。“妈妈不好!”她的声音在颤抖,嘴唇在嗫嚅,双脚不由自主地跨出了长长的队伍,一下站到这对陌生的母子身边。这突如其来的举动,使年轻的母亲有点愕然,她用睥睨的目光望着她问道:“你是说谁呀?”“我是在说自己,也是在说你!”她内疚而又真诚地说。“我有什么值得你说的,真是奇怪!”年轻的母亲气恼地回答。“妈妈,我们走!”小男孩摇着妈妈的头撒着娇催促。“不能走!”她显得十分激动,声音都嘶哑了。“你凭什么不让我走?”年轻的母亲向她投以愠怒的目光质问道。 “凭一颗忏悔的母亲的心!”她眼里闪动着泪花,语气是那样凝重;并且颤抖的手从口袋里拿出一张报纸,羞容满面地递给她说:“请你看看我这篇拙文,不,尝尝这粒苦果吧!”年轻的母亲放下手中的小男孩,好奇地接过报纸,猛然一个醒目的标题映入眼帘从一张车票说起一个母亲的忏悔“啊你的孩子就是这样”年轻的母亲脸上一阵红,一阵白,语言也哽塞了。 “妈妈,我们快走呀!”小男孩摇着妈妈的腿嚷着。“不,不能走,我们补票去!”年轻的母亲说道。来源:Zxxk.Com19、为文中横线a、b、c、d处选择一组正确的词语:( )(3分)A、沉稳 迟疑 沉默 颤动 B、沉重 蹒跚 默默 颤抖C、沉重 缓慢 默然 发抖 D、沉着 摇摆 默默 战栗20、第段中,为什么“她”感到陌生的小男孩的声音“熟悉而又可怕”? (2分)答:_ _ _ 21、第段文字中用了哪些人物描写的方法?它们的作用是什么?(4分)答: _ 22、第段中,“那白色的标尺线,仿佛是一条闪光的皮鞭”一句有何具体含义?此句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4分)答: _ 23、结合一厘米设想,当陶影遇见文中“年轻的母亲纵容孩子逃票”一幕,她会如何劝阻对方呢?请你代陶影写一段劝说的话。(3分)答: _ 三 、作文(60分) 24、题目:我多想_要求:结合个人生活经历,将题目补充完整,例如:唱、妈妈、看世博、飞上月球等;文章叙事清楚,结构完整,内容充实,立意新颖;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记叙文。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班级和姓名。2010年秋季惠安岞港中学九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30分)来源:Zxxk.Com1阅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作答。(6分)返 cn zhu 馨(每个1分,共4分) (2分) C2古诗文默写(10分)蜡炬成灰泪始干。 青山遮不住。 隔江犹唱后庭花。 白日放歌须纵酒。 野渡无人舟自横。 应是绿肥红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3问题探究。(6分)(1)开放性试题,做到内容相应,句式相同即可。(2分)(2)答:材料一不符合要求,因为演讲活动的主题是“辛勤的园丁”,而材料一的主题是“勤学尊师”。 (2分)(3)该题应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2分)4名著阅读(8分)(1)借芭蕉扇(2)写作(写小说,创作等均可)(3)骆驼祥子 祥子(4)在一次随国王巡视边境时佯称有病,去海边呼吸新鲜空气(1分)。当他在岸边钻进小木箱睡觉时,一只大鹰将木箱叼走(1分)。后来木箱落入大海,被路过的船只发现,格列佛获救(1分)。(语句通顺1分)二、阅读与理解(60分)(一)阅读马说一文,完成59题。(15分)5(2分)A6(4分)有时 通“饲”,喂,喂养 本意指马鞭,此处是“鞭打(驱使)”的意思 面对7(3分)尚且想和普通的马一样都不能够做到,怎么能要求它能够日行千里呢? (其中“且”、“欲”、“等”、“安”各0.5分,语句通顺1分)8(3分)能识别人才的人 食马者 寄托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或“对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强烈不满。”)9. (3分)示例一:我要毛遂自荐,主动展示自己的才能。示例二:我要努力完美自己,做得更好。示例三:要做到心态平和,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二)阅读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选段,完成1014题。(16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