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性.doc_第1页
第一节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性.doc_第2页
第一节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性.doc_第3页
第一节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性.doc_第4页
第一节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性.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旅游需求的华蓥山国家地质公园旅游产品开发研究宋好龙1,韩亚丽1,杨西娟1,罗培1,2 (1 西华师范大学国土资源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2;2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四川 成都 610059)摘要:以华蓥山国家地质公园为实例,分析华蓥山地质公园旅游资源的类型、旅游开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旅游需求的角度,以地质遗迹为基础,融合其他自然和人文景观,设计由核心产品、基础产品、期望产品、附加产品和潜在产品等构成的地质公园旅游产品系列。 关键词:旅游需求;华蓥山国家地质公园;旅游产品开发 1 研究背景 地质公园是以具有特殊科学意义、稀有性和美学观赏价值的地质遗迹为主体, 并融合其他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组合而成的一个特殊地区;是以保护地质遗迹、开展科学旅游、普及地球科学知识、促进地方经济、文化和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宗旨而建立的一种自然公园(陈安泽,200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地质公园,由中国行政管理部门组织专家审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土资源部正式批准授牌的地质公园。2001年4月我国公布第一批国家地质公园,共11处,截止至2011年11月,国土资源部一共公布六批共218处国家地质公园,其中有24处已成为世界地质公园。建立地质公园的主要目的有三个:保护地质遗迹,普及地学知识,开展旅游促进地方经济发展。随着地质公园建设的深入开展,地质公园旅游产品的开发正越来越成为学者关注的热点。李晓琴、许学工、徐梅等学者提出了地质公园建设与产品开发的思路,孙红霞等则从个案研究了地质公园地质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但是目前地质公园建设仍然存在“重地质、轻公园”的现象,大多强调地质公园的“地质”内涵,而忽视其“公园”属性,以至于地质公园旅游产品体系不够完善。地质公园旅游产品开发过于专业化,对大众化旅游者的吸引力较弱,市场面较窄。因此如何纠正地质公园开发中的认识偏差,合理确定地质公园旅游产品开发的方向,是目前地质公园理论研究和开发中亟待解决的问题1。本文以华蓥山国家地质公园为例,从旅游需求的角度探讨地质公园旅游产品的开发问题。需求是指人对某种目标的渴求或欲望,是人的一种主观愿望。而旅游需求是指人们在特定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条件下为满足某种目的而进行的游历、旅行的愿望和要求2。旅游需求具有指向性、整体性、敏感性和多样性等特点。旅游需求的指向性包括时间指向性和地域指向性。时间指向性是指旅游需求在时间上具有较强的季节性,地域指向性是指旅游需求在空间上具有较强的冷热性;旅游需求的整体性是指人们对旅游活动的需求具有多面性或系列性,即食、住、行、游、购、娱等多个方面的需求;旅游需求的敏感性是指人们对出游环境发生变化所做出的敏感反应,这种环境变化既包括政治社会环境变化,也包括自然经济环境变化;旅游需求的多样性是指人们在旅游地选择、旅游方式、旅游等级、旅游时间和旅游类型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性。2 华蓥山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概况2.1 地质公园概况华蓥山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四川盆地东缘。在大地构造上处于川东陷褶束,华蓥山穹褶束构造带内的华蓥山复式背斜上中段的南东翼上。高登山为华蓥山最高峰,海拔为1704.1米,是四川盆地内部最高峰,最低处海拔260米。园区内地貌特征为岩溶地貌发育,河流溯源侵蚀强烈,地势起伏较大,山势陡峭。公园南北长16.8千米,东西宽13.0千米,总面积49.75平方千米。整个景区由石林景区、天池景区、小山坝景区组成。是一处具有极高地学研究价值、美学欣赏价值及旅游价值的地质公园。公园内旅游资源丰富, 类型多样,集地质遗迹、自然资源、人文景观为一体。2.2 地质背景华蓥山既是川东平行岭谷地的主体山,又是四川盆地中部丘陵和盆东平行岭谷的天然界山。造山运动的强烈影响,使华蓥山的地壳抬升和部分地区褶皱隆起,海退成陆。在距今1.8亿年前,由于喜马拉雅运动,华蓥大地受强大的水平压力和四川盆地东南向的巨大挤压力,使华蓥大地再次抬升,将深厚的沉积物强烈褶皱变形,华蓥山由此形成。并再次褶皱,产生旋转、拗陷和基底断裂。华蓥山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华蓥山背斜中段南东翼,地势由西向东渐高。园内地貌类型主要有平坝、台地、低丘、深丘、低山等。2.3 旅游资源及其类型华蓥山国家地质公园景观类型多样,旅游资源丰富。主要景观为岩溶天坑、岩溶湖泊、溶洞、古生物化石、珍惜动植物以及各种人文景观等。公园集宏伟壮观的坑体、雄险的悬崖峭壁、珍稀的动植物、幽深旷远的洞穴和地下暗河等旅游景观于一体,包含了自然景观所具有的雄、奇、险、秀、幽、旷、野等七种全部审美风格类型,美学欣赏价值突出,是一种观赏价值极高的复合型旅游地。华蓥山地质公园旅游资源见表1。表1 华蓥山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及其类型自然景观地学景观地质剖面奥陶系地层剖面(O1tO2h)、志留系地层剖面(S1lS2h)、二叠系地层剖面(PemP1qP2l P2w)、三叠系地层剖面(T1fT1jT2lT3xj)、侏罗系地层剖面(J1-2zJ2xJ2xs)等地质构造龙王洞背斜、高登山向斜、天池褶皱断裂、天池向斜、田湾向斜、打锣湾背斜、打锣湾断层带等生物化石层孔虫类化石、珊瑚化石、兰齿类植物羽状叶脉化石、扬子贝化石、筵科化石、三叶虫化石、古银杏种子化石、头足纲化石、蕨类植物叶片化石、瓣鳃类化石等地貌景观高石坎石芽、象形山石(血脉相连、迎宾石、罗汉长廊、八阵迷踪、犀牛望月、雪山城堡、神象耕地、瘦身之路、爱之小屋、千佛云游、飞来石、美妻审夫、玉兔变相、妙笔生花、开心山神、一吻千年、黄龙吐翠等)、碧家洞 、东石林溶洞、阴阳洞、刘家洞、仙女洞、天窗、石林大小漏洞、响水洞漏斗群、通天河、干洞子伏流岩溶、峨眉山玄武岩带、皛然山、白崖、高登峰、天池山等 水体景观天池湖 、嫦娥镜湖、绿堰塘、黑潭瀑布等气象景观石林雪景、华蓥山云海、高登山日出、华蓥山夕阳等生物景观腹角雉、穿山甲、大灵猫、小灵猫、斑林狸、红腹角雉、长角秧鸡,姬田鸡、花田鸡、绿鸠、鸦鹃、省鹰;水杉林、天池竹海、五针松、苏铁、柳杉、侧柏、合欢、栾树、桉树、罗汉松、鹅掌楸、银杏、香樟、香果树、叶上珠、幺妹相思豆、五色树、茶树王、白兰花、玉花、山茶花、樱花、龙牙花、川浅、紫薇、杜鹃花、夹树桃花等人文景观红色文化双枪老太婆打靶场、新华纸厂遗址、华蓥山游击队纪念馆、游击队浮雕墙、游击队瞭望台、游击队小道、游击队警戒哨、游击队指挥部、游击队集合练兵场、游击队藏枪存粮洞、游击队防御掩体、游击战壕等宗教文化大吉祥平安朝圣寺、观音寺、高登古刹、普贤殿等民俗文化华蓥山幺妹情山情石情花文化旅游节、华蓥山梨花节、华蓥山庙会等古迹与建筑杨家河古栈道、采矿遗址、安丙墓群、小山坝古栈道等土特产华蓥山珍(木耳、香菇、薇菜、蕨根粉条、刺嫩芽)、华蓥硐茶、华蓥挂面、银丝粉、明月鱼、牡丹豆腐、尚书夹沙肉等3 旅游产品开发中存在的问题3.1 公园的旅游产品品牌效应尚需提高 旅游业产品的品牌是区分一个旅游目的地或景点的标志,是宣传、促销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消费者购买决策的重要依据。公园通过产品的品牌建设、宣传和扩展,有利于提高产品的品牌效应,有利于增加赢利3。然而品牌的建设、宣传和扩展需要一定的质量保证,华蓥山国家地质公园的建立,正是为华蓥山旅游产品的品牌推出提供了质量保证。目前华蓥山旅游产品的品牌仍不够响亮,仍然缺乏知名的旅游产品。因此打造属于华蓥山自己的品牌就显得尤为重要。根据华蓥山国家地质公园内各景区、景点的分布情况,应着重打造以下4个品牌:盆景式石林旅游、天池构造岩溶湖泊科普旅游、华蓥山游击队红色文化旅游、佛教文化旅游。3.2 公园旅游产品体系仍不够完善近几年随着公园旅游投入的逐渐加大,华蓥山地质公园旅游已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旅游发展并不协调,具体表现在地学景观旅游发展较快,而其他景观尤其是人文景观旅游发展则相对较慢,华蓥山在人们头脑中只是个山水景点这一形象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这与现代旅游业发展所要求的景区要有完整的旅游产品体系不相适应,因此不利于华蓥山旅游的健康发展。那么解决办法就是大力发展除地学外的其他旅游产品,如红色文化、宗教文化等旅游产品。3.3 景区环境问题目前公园总体环境不错,但部分景区环境较差,尤其是旺季游客量比较大的时候,地上纸屑果皮较多,严重影响了景区的美观性。究其原因,主要有:该区域游客较多,垃圾桶数量少,环卫工人打扫不及时等。解决办法主要就是根据人流量的多少合理分配垃圾桶的数量,同时加强景区管理,积极向游客宣传保持景区环境卫生的重要性,并及时打扫。另外,天池湖周边煤矿污染严重,产生了大量的粉尘和废水,要加大治理力度。4 华蓥山国家地质公园旅游产品开发条件4.1 区位条件华蓥山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邻近地区主要有重庆市及四川省成都市、广安市、南充市、达州市及遂宁市等,人口多且密度大。随着成渝经济区的建设,该区域正成为我国西南部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同时也是全国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该区域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化水平也在稳步提升。这一切都为该区域人们出行提供了经济基础,也为华蓥山国家地质公园旅游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4.2 交通条件由公路、铁路、水路构成的交通运输网络已经形成,景区内部及对外交通均十分便捷。4.2.1 景区内部交通公园内部景点景区间道路畅通,交通方便,共有公路40.8千米,此外还专门修建了步行游览道、科学探险道,实现人车分流,既能保证人、车安全,又能方便游人观赏。4.2.2 对外交通公路方面,市内有省道6条,县道4条,已实现村村通公路目标。公路至成都300千米,至南充80千米,至重庆123千米,至广安16千米。另外,成南高速公路和广渝高速公路的建成极大地方便了游客的进入;铁路方面,襄渝铁路横贯南北,境内设禄市、华蓥、高兴、和庆华4个车站;水路方面,华蓥市水运主要是渠江,建有落鸿渡、灰码头、清溪口、明月场4个码头。另外,公园还可以依托重庆江北和四川南充两个机场,与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及香港、澳门等直航。4.3 产品开发价值4.3.1 美学价值华蓥山经过内外力作用,形成了许多与人或动物相像的岩石,可称为形态美。如千年一吻、猿人石、八戒石等;与云南的路南石林相比,华蓥山石林最大的不同在于石林上覆满了黄刺卫矛和常青藤,其中尤以黄刺卫矛为盛。黄刺卫矛,卫矛属,常绿灌木,生于山地沟谷及岩石缝中,在我国多分布于云南、贵州、四川及两广地区。华蓥山上的黄刺卫矛多生长在石林下的土壤中,然后顺着石林往上爬,在石林上展开成为树冠,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以天然大盆景等为代表的华蓥山黄刺卫矛不仅数量多,而且长势茂盛,有如给结构单一的石林铺上了一层绿色的地毯,可视为色彩美。4.3.2 科研科普价值华蓥山国家地质公园的形成真实直观的反映了我国西南部自造山运动以来的地壳演化史,对于研究该地区的地壳运动、地壳构造、岩相古地理、地层古生物及生态环境的变迁、生物群落和物种的保存与继承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华蓥山是个天然的地学博物馆,是开展地质学、生态学及地学相关学科教学的天然大课堂。4.3.3 文化价值华蓥山国家地质公园拥有以幺妹文化为代表的民俗文化、以双枪老太婆为代表的红色文化、以高登寺为代表的佛教文化。这些民俗文化、红色文化、宗教文化无不体现了华蓥山旅游产品所具有的文化价值。5 基于旅游需求的华蓥山国家地质公园旅游产品开发5.1 大力提高品牌效应 提出华蓥山旅游品牌之后的重点就是宣传,要加大宣传,将这些品牌打出去,提高华蓥山的知名度。具体的宣传手段包括网络媒体、电视媒体、广播媒体、报刊媒体、户外媒体、导游讲解以及实物营销等,见图1。华蓥市旅游部门应充分发挥网络平台信息量大、覆盖面广、跨越时空大、互动性强的特点,运用互联网将旅游目的地营销作为主流营销手段;利用电视媒体直观、快捷、覆盖面广、公众易于接受的特点,从形式、内容、可参与性等方面吸引公众,提高认知度;充分发挥广播及时、方便、受众面广的优势,以及声讯波生动活泼、参与性强的特点宣传旅游,为旅游宣传及旅游目的地营销搭建一个适时互动的平台;利用报纸宣传成本较低,报纸阅览时限性较小,易于保存和传阅的特点,在风景名胜杂志、中国旅游报等知名报刊上进行华蓥山旅游宣传4;随着城市居民流动频率的提高,户外媒体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信息传播者的重视,户外媒体广告覆盖面广、覆盖的人群也正好是旅游产品的主要消费群体,以中青年人居多5;导游在讲解过程中要着重讲解各种景观尤其是地学景观的独特性、形成的不易性;实物营销方面,景区可以向游客发放旅游宣传手册,售卖旅游纪念品等。图1 华蓥山旅游产品品牌宣传手段5.2 旅游产品定位地质公园是广义性公园中的一种,具有满足人们观赏、休闲和户外娱乐等功能。其“地质”内涵,决定了地质公园的资源基础和科普科研价值。其“公园”属性,说明了国家地质公园所担当的社会角色及其所具有的经济作用和美学价值。地质公园旅游产品开发要走下神圣的科学殿堂,根据游客的需求,将科普、教育功能融入观光、休闲之中,地质公园才具有生命力,地质公园旅游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因此,地质公园旅游产品的设计需以地质遗迹及其他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为基础,在地质遗迹保护的前提下,开发出既能体现地质公园的价值与功能,又能满足旅游者多方面需求的旅游产品6。5.3 地质公园的旅游产品开发5.3.1 旅游产品开发的原则地质公园的旅游产品开发应充分突出地学旅游产品特色,集参与性、美学性、科普性和趣味性于一体。它与一般的旅游产品既有共同点,又有其特殊性。一般的旅游活动强调“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而地质公园应强调“食、住、行、游、购、娱、学、研”八方面。具体地来说,基于旅游需求的地质公园在产品开发方面应严格遵循以下几方面原则: 1)突出地质公园主题,从整体到局部都应围绕岩溶地貌景观和地质构造形迹这两个主题;2)保持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总体协调。以岩溶景观和构造地质遗迹景观为主,突出自然特色和科学情趣,公园核心区域不设置大型人造景点,各景点尽量避免过分的人工雕刻;3)景点的连续序列布局尽量沿山势、河流水系和道路等自然地形、地物设置展开,形成多样、统一、鲜明的地质景观主题;4)静态空间布局与动态序列布局紧密结合,协调动静之间的关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5.3.2 产品开发方案作为川东北重要的区域性旅游资源,华蓥山国家地质公园的开发建设在川东北旅游业发展中占据着及其重要的地位,但它的发展也需得到区域内其他自然、人文旅游资源的辅助和支持。所以,华蓥山国家地质公园的开发建设,要遵循旅游市场发展规律,整合华蓥山地质遗迹和风俗民情、红色文化、宗教文化等特色旅游资源,设计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旅游产品体系。具体来说,就是设计以高登山石林、华蓥山风情街等景点为代表的基础旅游产品,以石林科考、岩溶地貌科普等景点为代表的核心旅游产品,以华蓥山幺妹文化旅游节、白崖等景点为代表的特色旅游产品,以东石林溶洞、嫦娥镜湖等景点为代表的辅助旅游产品。(见表2)表2 华蓥山国家地质公园旅游产品系列旅游产品产品定位旅游项目产品特色功能实现基础旅游产品观光旅游高登山石林、天池湖观赏性、体验性娱乐性观光休闲度假华蓥山景区风情街、景区周边农家乐、度假村休闲核心旅游产品科考旅游石林科考、华蓥山构造科考、华蓥山地层科考、华蓥山生态环境科考、天池湖科考知识性、教育性科研科普旅游岩溶地貌科普、天池湖泊科普、华蓥山构造科普、华蓥山生态环境科普科普特色旅游产品文化旅游幺妹文化节、情山文化、红色文化、宗教文化参与性、体验性教育探险旅游华蓥山崖探险、白崖探险、西石林探险体验辅助旅游产品疗养旅游东石林溶洞疗养、嫦娥镜湖疗养保健性疗养6 结语华蓥山国家地质公园地处我国西南岩溶区,岩溶地貌发育,具有发展旅游业所必需的资源、市场及交通等优势,且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华蓥山地质遗迹发育完整,具有类型多样、形态典型、自然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等特点。华蓥山国家地质公园的开发建设对于我国西南地区地质遗迹的保护及旅游开发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从游客需求的角度出发,以强调“地质”内涵,突出“公园”属性为指导思想,整合华蓥山旅游资源,开发设计出由基础旅游产品、核心旅游产品、特色旅游产品和辅助旅游产品组成的旅游产品体系,以期能够对华蓥山国家地质公园旅游发展提供一些思路。参考文献:1李如友. 地质公园旅游产品开发研究以广西乐业大石围天坑群国家地质公园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9):4207-4208,4239.2许雪花. 基于游客体验需求的文学旅游资源开发研究以广东省民间文学为例D. 广州: 暨南大学20113曲景慧. 辽宁本溪国家地质公园旅游产品设计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32(2):248-250.4李顺芳. 加强旅游宣传促销 促进龙岩旅游经济发展J.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1-3,6.5李鑫. 福州市乡村旅游宣传手段创新研究D. 福州: 福建农林大学,20116李如友, 黄松. 广西凤山岩溶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特色分析与旅游产品开发J. 桂林工学院学报,2009,29(4):464-469.Huayingshan National Geopark Tourism Product Deve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