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词类的划分(20180717).doc_第1页
古代汉语词类的划分(20180717).doc_第2页
古代汉语词类的划分(20180717).doc_第3页
古代汉语词类的划分(20180717).doc_第4页
古代汉语词类的划分(20180717).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汉语词类的划分(20180701)一、词类定义词类:是指词的语法分类。对于个体的词来说,它所属的词类也称词性。语法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研究按确定用法来运用的词类、词的屈折变化或表示相互关系的其他手段以及词在句中的功能和关系。包含词的构词、构形的规则和组词成句的规则。语法有两个含义,一指语法结构规律本身,即语法事实。一指语法学,是探索并描写语法结构的科学,是语法学者对客观存在的语法体系的认识和说明。语法事实本身没有分歧,但由于语法学者占有的材料,观察角度,分析方法不一致,语法学体系是有分歧的。语法包括词法和句法两部分。词法主要是指词的构成,变化和分类规律。句法主要是指短语和句子等语法单位的构成和变化规则。语法和语法体系 语法这个术语有两层含义,一个指结构规律本身,即平常说的语法事实;另一个指语法学。语法学是研究、描写、解释语法结构规律的科学,是对客观存在着的语法系统的认识和说明。语法学的任务是描写、解释组成词、短语句子的规则和格式。备注:一是结构规律本身的特点;二是结构规律总结整体的科学。语法学分词法和句法两个部分,词法的研究范围包括词类和各类词的构成、词形变化(形态)。句法的研究范围是短语、句子的结构规律和类型。语法体系也有两种含义:一个指语法系统,即客观存在的语法事实、语法规律的系统性,也就是说语法是各种规则交织成的整体,是自成系统的。另一个指语法学体系,即语法学说的系统性。一个民族的语法系统只有一个,一个民族的语法学体系可以不止一个。体系与系统的区别:汉语词典释义:体系是指若干有关事物或某些意识相互联系而构成的一个整体:如工业体系、思想体系。系统:同类事物按一定的关系组成的整体。例:组织系统,灌溉系统。二、词类划分依据古代词类划分的标准有两个:语法功能和意义。语法功能:主要是指能否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以及充当什么样的句子成分;意义:是指词是否具有词汇意义以及具有什么样的词汇意义。依据这两条标准,古代汉语中的词可以划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词汇,又称语汇,是一种语言里所有的(或特定范围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例如汉语词汇、英语词汇或一般词汇、基本词汇、文言词汇、方言词汇等;还可以指某一个人或某一作品所用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如“老舍的词汇”、“鲁迅全集的词汇”等等。词汇是词的集合体,词汇和词的关系是集体与个体的关系,好比树林和树的关系。句子成分(一)、句子成分也叫句子的组成成分。在句子中,词与词之间有一定的组合关系,按照不同的关系,可以把句子分为不同的组成成分。句子成分由词或词组充当。(二)、现代汉语句子成分有六种,即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 (三)、古代汉语句子成分: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被动意义的表达方式、古代句子成分的位置、古代句子成分的省略、词类的活用。(四)、现代汉语句子结构成分有六种,即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主语:主语是执行句子的行为或动作的主体。谓语:谓语是对主语动作或状态的陈述或说明,指出“做什么”“是什么”或“怎么样”。宾语:宾语,又称受词,是指一个动作(动词)的接受者。定语:是用来修饰、限定、说明名词或代词的品质与特征的。状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动作的状态、方式、时间、处所或程度等;补语:是述补结构中补充说明述语的结果、程度、趋向、可能、状态、数量等的成分。句子结构成分主语1定义:主语是句子陈述或说明的对象,说明是谁或什么。表示句子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主语是执行句子的行为或动作的主体。2特点:A、经常由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充当。B、一般表示谓语所说的是“谁”或 “什么”。句子:是由词或短语(也叫词组)构成的,是具有一定语调并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语言运用单位。1、句子的成分有六种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根据用途和语气,句子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根据结构可分为单句和复句。2、 句子成分的名称及符号名称: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符号:主语 = 谓语 宾语 定语 ( ) 状语 补语 句子的基本成分是:主语、谓语、宾语。补充成分是: 定语、状语、补语。 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之间可用划开。(一、)划分句子成分,首先要研究主语、谓语、宾语。一、主语 多表示人或事物,是句子里被陈述的对象,在句首能回答“谁”或者“什么”等问题。可由名词、代词、数词、名词化的形容词、不定式、动名词和主语从句等来承担。例如:(1)今天晚上 特别冷。主语(偏正短语) 谓语偏正短语又叫偏正词组,是由修饰语和中心语组成,结构成分之间有修饰与被修饰关系的短语;动词、名词、形容词与它们前面起修饰作用的成份组成的短语。名词前的修饰成份是定语;定语(状语)和中心语的关系是偏和正的关系;偏正短语包括定中短语与状中短语。中心语是偏正短语中被修饰语所修饰、限制的中心成分。(2) 明天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走出戈壁滩了。状语(时间) 主语(代词) 谓语以动作、性状或事情做陈述的对象的主语句。例如:(1) 笑 是具有多重意义的语言。主语(动词) 谓语(2)公正廉洁 是公职人员行为的准则。主语(形容词联合短语) 谓语二、谓语 是用来陈述主语的,能回答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等问题。谓语可以由动词来担任,一般放在主语的后面。(1)动词性词语经常做谓语。例如:他只答应了。主语 谓语(状语+动词+补语)南海一中留下(许多人)的梦。主语 谓语(动词+补语+定语+宾语)我最近去北京。主语 谓语(状+动+补+宾)(2)形容词性词语也经常做谓语。例如:太阳热烘烘的。主语 谓语(形容词+的)人参这种植物,娇嫩。主语 谓语(形容词+补语)说话要简洁。主语 谓语(状语+形容词+补语)(3)主谓短语做谓语。例如:这件事大家都赞成。主语 谓语(主谓短语)任何困难她都能克服。主语 谓语(主谓短语)大家的事情大家办。主语 谓语(主谓短语)(4)名词性词语做谓语。这种情况很少见,有一定的条件限制。可参考文言文中的判断句。例如:鲁迅浙江绍兴人。主语 谓语(名词短语)明天教师节。主语 谓语(名词)她 大眼睛,红脸蛋。主语 谓语(定中短语,表容貌)三、宾语 往往表示动作支配的对象,动作(动词)的接受者,并且总是处在动词的后头。可由名词、代词、数词、名词化的形容词、不定式、动名词、宾语从句等来担任。(1)名词性宾语。名词性宾语是由名词充当的宾语。例如:玫瑰花我给你们俩十朵 , 给你紫红的,给她粉红的 。(2)谓词性宾语。谓词性宾语是由动词不定式或动名词来充当的宾语。例如:最有效的防御手段是进攻。(动词作宾语)谁说女子不如男?(主谓短语作宾语)早上一起床,大家发现风停了,浪也静了。(复句形式作宾语)(二)、划分句子成分,还要抓住枝干(定语、状语、补语)四、定语 是名词性词语的修饰成分。可以由名词,形容词和起名词和形容词作用的词,短语担任。如果定语是单个词,定语放在被修饰词的前面,如果是词组,定语放在被修饰词的后面。(1)描写性定语:多由形容词性成分充当。例如:(弯弯曲曲)的小河。青春气息。(风平浪静)的港湾。(2)限制性定语:给事物分类或划定范围,使语言更加准确严密。例如:(晓风残月中)的长城。(野生)动物。(古城大理)的湖光山色。(3)助词“的”:定语和中心语的组合,有的必须加“的”,有的不能加“的”,有的可加可不加。单音节形容词作定语,通常不加“的”,例如:(红)花、(绿)叶、(新)学校、(好)主意等。 双音节形容词作定语,常常加上“的”,特别是用描写状态的词,例如:(晴朗)的天、(优良)的传统、(动听)的歌声、(粉红)的脸等。五、状语 状语是动词性、形容词性词语的修饰成分。可以由副词、短语以及从句来担任。(1)描写性状语:主要修饰谓词性成分,有的是描写动作状态,有些是限制或描写人物情态。例如:他突然出现在大家面前。 小李很高兴地对我说。(2)限制性状语:主要表示时间、处所、程度、否定、方式、手段、目的、范围、对象、数量、语气等。例如:午后,天很闷,风很小。 白跑一趟。(方式) 她的身上净是水。(净=全,表范围)(3)助词“地”:助词“地”是状语的标志。状语后面加不加“地”的情况很复杂。单音节副词做状语,一定不加,有些双音节副词加不加“地”均可,例如“非常热非常地热”。形容词里,单音节形容词做状语比较少,大都也不能加“地”,例如“快跑、苦练、大干”。多音节形容词有相当一部分加不加都可以,例如“热烈讨论热烈地讨论/仔细看了半天仔细地看了半天”六、补语 是动词、形容词后面的补充成分。补语都放在中心语后头,除了趋向动词、数量词、介宾结构和一部分形容词可以直接作补语外。补语多用形容词、数量词、趋向动词、介宾结构来担任,各种关系的词组也常作补语。介宾结构:介词“以”“于”“乎”“自”等后面带上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短语。由介词加上后面的名词、代词或名词短语组成。用来修饰或补充说明动词。(1)结果补语: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结果,与中心语有因果关系,补语常用的是形容词,少数用动词。例如:这个字写错了。她哭红了双眼。上课前十分钟你得叫醒我。(2)程度补语:程度补语很少,限于用“极、很”和虚义的“透、慌、死、坏”等,表示达到极点或很高的程度,也可以用量词短语“一些、一点”表示很轻的程度。谓语中心语多是形容词。例如:心里痛快极了。 这几天真是烦透了。 这家伙讨厌死了。比上次要好一点。(3)状态补语:表示由于动作、性状而呈现出来的状态。中心语和补语中间都有助词“得”。例如:有的同学对许多问题想得太简单,太浅。 讲的人讲得眉飞色舞,听的人听得津津有味。 他高兴得眼泪都流出来了。(4)趋向补语:表示动作的方向或事物随动作而活动的方向,用趋向动词充当。例如: 远处传来了他的笑声。 所有的同学都坚持下来了。人绝不能轻易把生命交出去。(5)数量补语:表示动作发生的次数,动作持续的时间,或者动作实现以后到目前所经历的整段时间。例如:看了。 等了。 来了。(6)时间、处所补语:多用介词短语来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和处所,包括表示动作的终止地点。例如:她生在南海,却不知道死在何方。 这件事发生在2008年。(7)可能补语:这种补语的中心语主要是动词,也有少数是形容词。补语有两种,一种是用“得”或“不得”充当,表示动作结果能实现或不能实现,另一种是在结果补语或趋向补语和中心与之间插进“得/不”,表示动作的结果、趋向可能不可能实现。例如:这个东西吃得吃不得? 作业一定要认真做,马虎不得。 看得清楚,看清楚?(七、中心语 中心语是偏正(定中、状中)短语、中补短语里的中心成分。)中心语是偏正短语中被修饰语所修饰、限制的中心成分。1、与定语相对的中心语(简称“定语中心语”)定语中心语通常由名词性词语充当,有时谓词性词语也可以做定语中心语。它跟前面的定语组成偏正短语,多用来做主语,有时也可做宾语等。例如:(经济)的振兴 要靠科学技术。主语谓语定中(他)的家里(有)(一只)(小)(花)狗。主 语 谓 语定中 动 宾定 中2、与状语相对的中心语(简称“状语中心语”)状语中心语通常由谓词性词语充当,有时也可以由名词性词语充当。它跟前面的状语组成偏正短语,用来做谓语。现在 已经深秋了。主语 谓语状中有的同学 上课时在下面悄悄地讲话 。主语 谓 语状 中3、与补语相对的中心语(简称“补语中心语”)补语中心语通常由动词或形容词充当,也可能由短语充当。例如:那位学生昏倒了。 我们的校园 打扮得。主 谓 主 谓中补 中汉语句子成分口诀:1、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状语有时位主前,逗号分开心有数。2、看全句、抓中心,缩句先找主谓宾。 主干原句有歧义,恰当带上状补定。谓语前有状形容,定语修饰主和宾。 “的”“地”“得”要分清, 定状补、它标明。分析步骤:第一步,理解句意分主谓,先把句子一分为二,分成主语和谓语,一般是主语在前,谓语在后;第二步,找宾语,有的句子有,有的则没有,动词支配的对象就是宾语;第三步,压缩句子找中心语,中心语是受修饰、补充或能支配宾语的主干成分;第四步,找定、状、补语。定语到主语中心语的前边和宾语中心语的前边去找,状语在谓语中心语前面,补语在谓语中心语后面。常用分析单句成分的符号见课本。句子主干:是指把定语、状语、补语压缩后剩下的部分,即由主语的中心语,谓语的中心语和宾语的中心语组成。摘取句子主干时,谓语中心词前有否定词语(不、没、没有)的句子,要把否定词语放在主干中;碰到中心语是并列短语时,要把整个并列结构摘出来。示例及练习部分划分句子成分练习1、鲁班是我国古代春秋时期一位著名的建筑工匠。答案:(鲁班)主语(是)谓语(我国古代春秋时期一位著名的建筑)定语(工匠)宾语。 主干:鲁班是工匠。2、那个时候的社会生产力还十分落后。答案:(那个时候的)(社会)定语(生产力)主语(还)(十分)状语(落后)谓语。 主干:生产力落后。3、鲁班接受了一项大的建筑工程任务。答案:(鲁班)主语(接受)谓语(了)状语(一项大的建筑工程)定语(任务)宾语。 主干:鲁班接受任务。4、鲁班从中得到启发。答案:(鲁班)主语(从中)状语(得到)谓语(启发)宾语。 主干:鲁班得到启发。5、蔡伦出生在一个贫苦的铁匠家里。答案:(蔡伦)主语(出生)谓语(在一个贫苦的铁匠家里)补语. 主干:蔡伦出生.练习:1、他非常诚恳的征求大家的意见。2、秋天比春天更富有欣欣向荣的景象。3、张思德同志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4、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5、在长期的奋斗中,我一向过着朴素的生活。6、峰峦刚刚从黑夜中显露出一片灰蒙蒙的轮廓。7、淡淡的朝阳刚把树梢照亮。8、豆大的汗珠不停的从脸上直往下落。9、他踉踉跄跄地从外地赶回久别的家乡。10、我们村里的农民往冻土上铺了一层麦秸。11、已经上了岸的勇士乘机俯身冲了上去。12、小学校显得那样幽静而又神秘。13、心里突然感到万分沉重。14、他推开门走进去站在桌子前。15、连长命令我们马上休息。16、祥林嫂叫阿毛坐在门槛上剥豆。小学语文划分句子成分详细讲解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主干成分主谓宾枝叶成分定状补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学语文,有口诀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状语有时位主前,逗号分开心有数。基本成分主谓宾,连带成分定状补。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六者关系难分辨,心中有数析正误。什么谁称主,做是怎样才充谓;宾语动支配,回答谓语什么谁。前置状语目(的)时(间)地(点),意义不变能复位。补语从后说前谓,定语才和后宾配。介宾短语多状补,不能充当宾主谓。的定地状与得补,语言标志定是非。语文句子成分句子的组成部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补语、状语六种。主语:1、定义:被陈述或被说明的对象。2、特点:A、经常由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充当。B、一般表示谓语所说的是“谁”或“什么”。3、符号:双行线。谓语:1、定义:用来说明陈述主语。2、特点:A、经常由动词、形容词充当。 B、一般表示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3、符号:单行线。宾语:1、定义:表示谓语动词的涉及对象的语言单位。2、特点:A、经常由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充当。B、一般表示谓语“怎么样”或“是什么”。3、符号:波浪线4、凡能愿动词,如“希望、想、可以、说”等词后面的一般都作宾语处理。定语:1、定义;用在主语和宾语前面,起修饰和限制作用的语言单位。2、特点:A、经常由名词、形容词、动词、代词充当。B、一般定语与中心词之间有“的”字连接。 3、符号:小括号( )。状语:1、定义:用在动词、形容词谓语前,起修饰和限制作用的语言单位。 2、特点:A、经常由副词、形容词、动词、表示处所和时间的名词和方位词充当。B、一般状语与中心词之间有“地”字连接。3、符号:中括号 。补语:1、定义:谓语后面的附加成分,对谓语起补充说明作用,回答“怎么样”、“多久”、“多少”(时间、处所、结果)之类问题的语言单位。 2、特点:A、经常由动词、形容词副词充当。B、一般补语与中心词之间有“得”字连接。3、符号:单书名号 。详解:(1)主语:一般上由名词、代词、数量词、动词、形容词或短语充当。主语是一个句子的主题,可以回答“谁”、“什么”等的问题,例如:“你”吃饱了吗?(主语是代词,你)“一斤”有十六两。(主语是数量词,一斤)“相逢”何必曾相识。(主语是动词,相逢)“孝亲敬老”是华人的传统的美德。(主语是短语)“一个未成年的孩子”,承受思想重负的能力终归有限啊!(主语是短语)(2)谓语:谓语多由动词、形容词、名词、代词和短语充当。一般上谓语是出现在主语的后面,用以陈述主语。谓语可回答“做什么”、“怎么样”、“是不是”、“有没有”等问题。例如:妈妈“米幼兰”。(谓语是名词)他在一场恶梦中“告别”了人生。(动词)外婆的健康“如何”?(代词)升名“依然低头不语”。(短语)(3)宾语:宾语多用于动词、名词、形容词、代词和短语充当。宾语一般上出现在谓语后,是谓语所涉及的人或事物,可以回答“谁”、“什么”等问题。例如:妈妈正在责骂“弟弟”。(名词)我不怕“困难”。(形容词)医院里禁止“抽烟”。(动词)他精通“八国语言”。(短语)有时候一个句子里会有两个宾语,我们称为双宾语。第一个宾语多指人,称为近宾语;第二个宾语指事物称呼、行为等,称为远宾语。例如:老师“送”我两本“书”。大家嘲笑“他”是“傻瓜”。他教唆“年们”“离家出走”。(4)定语:定语多由动词、形容词、名词和短语充当。定语在句子中放在主语宾语前,起修饰和限定作用。定语可回答“谁的”、“多少”、“什么样的”等问题。例如:“弟弟”的哭叫声在街头就听到了。(名词)“开会”的人都来齐了。(动词)“一番冷冰冰”的话,听了让人心寒。(短语)秀花是一个“美丽”的姑娘。(形容词)(5)状语:壮语可由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副词和短语充当。一般上是放在谓语前,用来修饰及限定谓语。壮语可回答“怎么样”、“何时”、“何地”、“为什么”的问题。例如:“昨天”,我在百货市场碰见他。(名词)这款时装“确实”不错。(副词)小明“终于”盼到了消息。(副词)健国“拼命”的追在巴士后头。(形容词)(6)补语:补语多由动词、形容词、代词、副词和短语充当。补语多处在谓语或宾语后,起补充说明的作用。补语可以回答“怎么样”、“多少”、“多久”、“那里”等问题。例如:妈妈气得两眼“通红”。(形容词)你的书念得“怎么样”?(代词)他最近脾气坏“透”了。(副词)考场静得“很”。(副词)主谓宾定状补都有各自的符号。主语的是在自的下面出现这个=符号。谓语是在字的下面出现这个符号,一条直线。宾语是、定语是()、壮语是而补语则是这个符号。一般完整的句子成分的排列为:定语(修饰主语)主语 状语 谓语 补语 定语(修饰宾语)宾语句子成分符号:主语 = 谓语 宾语 定语 ( ) 状语 补语 (五)、古代汉语句子成分: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被动意义的表达方式、古代句子成分的位置、古代句子成分的省略、词类的活用。1, 古代汉语判断句:是以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充当谓语,对事物的属性做出判断的一类句子。2, 被动句都是动词谓语句。主动关系和被动关系就是主语和谓语动词之间的施受关系的不同来加以区分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动作行为的施事者,该句子就是主动句;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动作行为的受事者,该句子就是被动句。3, 古代句子成分的位置。语序,指充当句法成分的词语在句中的位置顺序。汉语语序的基本规律是诸主谓关系,主语在前,谓语在后;动宾关系,动词在前,宾语在后;偏正关系,状语、定语在中心语前,补语在中心语后。古代汉语特殊语序中主谓倒装好宾语前置现象。主谓倒装句,谓语提前到主语之前。宾语前置句,宾语置于动词之前。4, 古代句子成分的省略,省略是句子被省略了其中某个部分成分个,被省略部分一般可以从上下文找到并确定地补上。5, 词类的活用,在古汉语中,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又可以灵活运用。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在句中充当其它类词。词的这种临时的灵活运用,就叫做词类活用。(首先确定其属于实词或虚词,以及属于实词或虚词大类中具体属于名词)。 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主要有: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为动用法、名词用作状语。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数词活用为动词,数词的使动用法。三、实词和虚词。实词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而且具有一定词汇意义。虚词则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没有词汇意义。实词的分类: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代词、和量词。虚词的分类:虚词可以分为: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一)、实词的分类: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数词。名词:是表示人、事物、时间或空间名称的词。名词的主要语法功能是作主语、宾语、和定语。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以及变化的词。动词的主要语法功能是作谓语。形容词:是表示性质、状态的词,形容词的主要功能是作谓语、定语、和状语。量词:通常用来表示人、事物或动作的数量单位的词,叫做量词。如头、匹、条等。代词:是指具有代替或指示人、事物作用的词。主要功能是作主语、宾语、定语或谓语。数词:表示事物或动作的数目或次序(次数)的词。主要功能是和量词结合,在句子中作状语或补语。(二)、实词的分类副词:是表示行为、状态的某些特征的词。功能是修饰形容词、动词,在句子中作状语。介词:介词是一种用来表示词与词、词与句之间的关系的虚词,在句中不能单独作句子成分。介词可以分为时间介词、地点介词、方式介词、原因介词和其他介词。介词的基本功能是与所带的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组成介宾结构,介绍动词谓语所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处所、工具、方式、原因、对象等,也可用在形容词谓语后介绍比较的对象。连词:连词是用来连接词与词、词组与词组或句子与句子、表示某种逻辑关系的虚词。 连词可以表并列、承接、转折、因果、选择、假设、比较、让步等关系。助词:助词是附着在词,短语,句子的前面或后面,表示结构关系或某些附加意义的虚词。助词有结构助词,时态助词,语气助词三种。 结构助词例如“的”、“地”、“得”、“似的”、“所”,时态助词例如“了”、“着”、过,语气助词例如“吗”、“呢”、“吧”、啊。1. “的”, 用于“定(名词、形容词性)中”结构的名词性短语中。漂亮的+花朵(名词)2. “地”作为结构助词,它的基本的语法意义是作为状语的标志,用于(状语:动词性、形容词性词语的修饰成分)“状中”结构之间的连接。认真地+审查(动词),非常地+热(形容词).3. “得” ,结构助词“得”的基本的语法意义是作为补语的标志。补语是动词、形容词后面的补充成分,用于“中+补”结构之间的连接,如“跑(动词)得+上气不接下气(补语)”“美(形容词)得+无与伦比”等。叹词:叹词是语法学术语。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的词。叹词可以表示惊讶、赞美、埋怨、叹息等感情,起呼唤、应答的作用。叹词的独立性很强,它不跟其他词组合,也不充当句子成分,能独立成句,无论是在句子的前边还是在后边出现,在它的前后都有一定的停顿。例如:哎呀,你快去上学吧。 你试试看,哼!拟声词:拟声词是模拟自然界声响而造的词汇,拟声词虽然也是摹仿自然的声音,却有很大的主观性。例如:“咕噜咕噜”、“轰隆隆”。标点符号标点符号是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种类标点符号分为点号、标号、符号三大类。点号表示口语中不同长短的停顿,标号表示书面语言里词语的性质或作用。点号:句号( 。)、问号( ?)、感叹号( !)、逗号( ,)顿号(、)、分号(;)和冒号(:)。标号:引号(“ ” )、括号( ) 、破折号( )、省略号()、着重号( )、书名号( )、间隔号()、连接号( )和专名号( _ )。符号:注释号( * )、隐讳号()、虚缺号()、斜线号( / )、标识号(或)、代替()、连珠号()、箭头号( )。顿号顿号(、)是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的停顿,在汉语中主要有两个用途,分隔同类的并列的事,通常是单字、词语或短句,当中的停顿较逗号短。分隔用汉字作为序号的序号和内文。等于“/”,但“、”是中文符号,“/”是英文符号。分号分号是一种介于逗号和句号之间的标点符号,主要用以分隔存在一定关系(并列、转折、承接、因果等,通常以并列关系居多)的两句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