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困生的心里特征与教育对策研究一 课题名称: 学困生的心里特征与教育对策研究二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常言说“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月有圆缺,学有迟速”。学生的差异必然存在,教师必须承认并尊重这种差异。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学习上的困难生也逐渐增多,这一群体我们称之为“学困生”。“学困生”问题是我们教育对象中一个特殊的群体,也是我们教育对象整体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尽管他们的人数不多,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校整体水平的提高,因此他一直困扰着教师和学校,同时也给家长带来巨大的烦恼。许多差生由于得不到及时帮助,最后对学习彻底放弃,带着遗憾离开学校,继而给社会带来危害。让这部分学困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学有所成,对学校、家庭、社会,特别市学生本人无疑都具有重要意义 三 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1 新课标的要求: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活动的机会2.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困生的实质是学习个体自信心的缺乏与自我概念的消极,因此学困生的教育过程就是树立信心的过程。3 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最好的动机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而不是奖励竞争机制的外在刺激4. 多元智能理论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具有多元性,某一智能的高度发展,是对人的才智的一种发现和提升,而对于自身不太发达的某一智能,可以通过后天的开发使其得到发展。 四、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1 对象:本班学年总评成绩分别处在后十位的学生为样本 2、方法: (1))调查法:通过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调查反馈,分析和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2)个案研究法:通过对班级个别困难学生进行了解,制定措施,实施教育,观察结果,探索规律(3)行动研究法:针对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制定相应对策,在方法上运用,观察效果,并根据反馈的问题,调查对策,继续深入研究 五、研究过程 1 申报阶段:(2009年7月8月):认真选题,制定研究方案,申报课题。 2 准备阶段:(2009年9月-10月):制定研究计划,进行文献研究,进行相关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召开座谈会。 3 实施阶段(2009年11月-2010年3月):分析原因,制定对策,并付诸实践。先进行个案研究,总结经验,同时,撰写可以研究的论文。 4 总结阶段(2010年4月-10月):收集整理课题研究 的过程性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提炼、总结,撰写研究报告,申请成果鉴定。五 研究的内容:(一)从学生自身出发进行教育(1) 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和认识落后的原因,找出今后努力的方向。(2)指导学困生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他们的 学习能力(3)激发学困生的学习潜能,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4)纠正学困生的行为偏差,培养其良好习惯(5)优化学困生的心里环境,帮助他们找回学习成功的自信心。(二) 家校结合,学困生转化才能收到好的效果。(1)因材施教 老师与家长联系分析孩子成长的每一个足迹和不足之处,并找出原因,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作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再差的孩子都不会达到绝望的边缘(2) 家长需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家长的素质提高了即可为学生搭建一个和谐、温馨的生活空间,让学生有积极向上的心里支持,他们是容易走出“学困生”的阴影的。六 研究策略 1、以知促情,以情知理,是转化的核心。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没有爱便没有教育” 。 无私的爱能苏醒学生的精神世界,能够加深教师与学困生之间的感情,赢得学困生的信赖。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在转化学困生的工作中,应该坚持有爱心,有信心,有耐心。当他们学习赶不上队时,热情给予辅导;当他们犯错误时,批评教育要讲究方法和尺度;要压得下心头上“恨铁不成钢”的火气;要容得下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反复。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俗话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那教师如果也能像父母一样关心、理解他们,他们会更尊重老师,听老师的话,如果做得不好他们会觉得对不起老师,这样他们时时刻刻都会努力。对于学困生、留守儿童,教师要多一份关爱,适时进行家访,加强家校联系,适时找学困生谈话,了解学生身心和学习、生活上的困难,以便及时帮助它们、解决他们的困难。 3 、抓住典型, 有效激励,是转化的动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表扬激励对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要比平常高出34倍。”恰当的表扬和鼓励,能满足其好胜心,激发其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学困生学习中的典型事例。 (1)抓作业中典型。每一位学生都希望自己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赞赏,学困生也不例外,在作业批改时,教师不要吝啬自己的赞语,恰当的批语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抓课堂上典型。对学困生在课堂上出色的表现,教师同样不要吝啬自己的赞语, 恰当的表扬鼓励,可以缩短师生的心理差距。如:“观察得真仔细”、“试一试,你能行” 、“你的见解,令人佩服!”,从而有效地增强教育教学的活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3)抓学困生的闪光点。如何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是对教师个人修养与教学方法的挑战。当发现学困生略有了一点学习兴趣时,绝不能松懈,要步步为营,及时鼓励。当学困生尝试成功并取得进步时,须抓住其典型事例进行大力宣传,给其他学困生树立学习的榜样,激励他们以榜样为目标奋起直追 4、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个学生。在学困生眼里,往往觉得自己这也差、那也差,老师一定不喜欢他、不关心他,如果教师能特别关注这些学生,他们就会觉得教师很重视自己,有时甚至要比其他学生关心的更多一些,让他们觉得老师还是很喜欢他们的。 5、转化学困生中要有爱心、耐心,而且要持之以恒。部分学困生由于以前基础差,后来学的知识难以接受,学习越来越差,表现也退步,变得消极、冷淡。这类情况教师要在平时加强对这些学生的辅导,对以前不懂的地方细致讲解,作业布置难度适当降低,批改要细,帮助他们逐渐进步。 6、强化心理辅导。对家庭原因、社会原因造成学困的学生,如父母离异、父母单身等情况,教师要及时进行思想教育,让他们懂得自己存在的价值,理解自己肩负着将来改变这一现状的责任,使他们增强生活的意义,产生分发图强的决心。 7、家校携手,适时沟通,是转化的合力。 家庭教育往往是潜移默化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一位家长的愿望。但现实往往不尽人意。当家长自己的期望与子女的实际相差甚远时,往往对子女产生“恨铁不成钢”的情绪,从而对子女施加各种压力,或经常埋怨指责,造成学困生巨大的精神压力,从而使孩子对学习产生抵触或恐惧心理。因此,密切家校联系,增进家校间的沟通、理解、信任、支持尤为重要。实践证明,教师主动与家长取得联系,能融合教师与家长们的关系,拉近学校与家庭间的距离。学校、家庭有机结合,步调一致,对学困生关怀、体贴、启发、诱导,促使他们的智力、情感和个性健全地发展,使之逐步跨入先进的行列。 6、查漏补缺,抓好“双基”,是转化的保障。 (1)加强学困生个别辅导,多为学困生开“小灶”。课外辅导是教学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困生由于某些因素的影响,要他们把每一节课的知识点全部在课堂上理解并掌握,有一定的难度。如果不重视个别辅导,势必给他们造成知识衔接上的不牢固,久而久之,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将会越来越差。因此,加强学困生的个别辅导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2)开展“结对子”活动,及时地为学困生扫除知识障碍。学困生往往很自卑,一般遇到困难他们不会主动去请教。实践告诉我们,“开展 “学困生与学优生” “特困生与教师”结对子模式,能及时解决学困生平时遇到的“拦路虎”,学优生对每一个新的知识点、练习、作业都要帮助一一落实。既减轻了教师课外辅导的压力,又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学困生从中受到关心,既有了知心的小伙伴,也有了取得进步的小帮手。而学优生在帮教中自身也能得到进一步提升。七、研究的初步成果(一)认识成果1 教会学困生主动学习的方法。 在研究中,我对学困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进行了探索,总结出以下四条经验。一要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创建情境、激发兴趣;激发成功、增强自信;融洽关系、寄予期望。二要培养学习习惯和方法:1、抓学习常规,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2帮助掌握正确学习方法。三要降低学习常规难度:1教学目标分层,目标让学生明确;2教学内容有弹性,内容让学生选择;3练习让学生自选,测试分层。 2 、培养学困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的培养分这几步。一是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思路:1、要提高认识,树立信心;2、要教给方法、严格要求;3、要因材施教、全面要求。二是良好学习习惯于培养途径:1、上课的要求:认真做好课前准备;独立思考,表达自己的想法;认真听别人讲话;发表自己的意见。2、作业的要求:认真书写;独立完成作业;做完检查。 3 、关注学困生的心理健康。 学困生的心理障碍有:畏惧心理、从众心理、等侍心理、惰性心理、情感心理、挫折心理等。要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首先要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轻松愉快、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其次是要善于赏识树立学生自信心,体验成功喜悦。另外还发掘学生潜能,调节自我完善,促进积极主动品质的形式。 经过一年的研究实践,12名学困生中,有3名已转化为学优生,5名基本脱困,还有4名在进步之中(图-4、图-5、图-6)。研究实践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仍有不足,需要我们进一步去努力,去研究。 学习习惯调查 实 验 前 12人 语文基础知识阅读 作文 最感兴趣的是哪一部分216% 313%136% 哪一部分学得最好 60% 2 46%125% 最讨厌哪一部分知识 79% 179%437% 哪一部分知识学得最不好128% 292%516% 实 验 后 12人 语文基础知识阅读 作文 最感兴趣的是哪一部分 345% 35% 315% 哪一部分学得最好 505% 30% 28% 最讨厌哪一部分知识 281%345%374% 哪一部分知识学得最不好277%341%382% 实 验 前 12人 能有 时 能不 能 上语文课是否能认真听386%547%37% 能自觉完成语文作业842%132%27% 语文作业能认真做吗458%505%4% 实 验 后 12人 能有 时 能不 能 上语文课课是否能认真听70%547%27% 能自觉完成语文课作业902%725%26% 语文课作业能认真做吗658%315%27%八 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1、目前的研究对学困生现状调查比较多,但心理干预和教育对策方面的深入研究较少,而且难度较大。 2、学困生转变后容易反复,也就是不能坚持下去,这需要教师持续不断的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东省2025年成人高考化学复习题库及答案
- 公司消防安全培训标语课件
- 公司法纠纷课件
- 2025餐饮企业行政总厨聘用合同样本
- 2025压路机租赁合同范本
- 2025塑料制品生产加工合同
- 2025如何避免购销合同的法律风险
- 2025探讨合同责任保险合同之原则
- 2025房屋租赁合同备案授权书
- 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总结
- 初级邮政投递员职业技能鉴定考试题及答案
- 临建标准化(2023版)
- 中药热奄包完整版本
- 2024年全国医学考博英语试题
- JGJ202-2010 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清晰版】
- 医用耗材供货应急服务方案
- 银行从业考试题库
- 乡镇文旅活动方案
- 静疗专科护士进修汇报课件
- GB/T 15622-2023液压缸试验方法
- 生物医学工程伦理 课件全套 第1-10章 生物医学工程与伦理-医学技术选择与应用的伦理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