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然之道 授课时间:2课时【教材分析】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讲述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作者和同伴及一个生物学家向导在南太平洋一个海岛旅游时,看到一只正离开巢穴爬向大海的幼龟被一只食肉鸟叼啄时,不顾向导劝阻,要向导赶走食肉鸟,把幼龟抱向大海。正当他们为自己保护小动物的善举而沾沾自喜时,却发生了令人震惊的一幕:原来这只幼龟是侦察兵,后面成群的幼龟得到了错误的信息,以为外面很安全,就从巢中鱼贯而出,结果许多幼龟成为食肉鸟的美餐。他们陷入了深深的后悔和愧疚之中。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丰富学生的见识,使学生认识到要按自然规律办事,同时培养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能力。【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认读并理解“旅游、侦察、愚蠢、争先恐后、若无其事、欲出又止、鱼贯而出、愚不可及”等词语含义。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3、理解课文中“自然之道”的含义。明白做事情要了解自然之道,遵循自然之道。丰富见闻,能联系生活和阅读中的经验发表自己的见解,激发探究大自然规律的兴趣。【教学重难点及突破措施】重点: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从中受到启示;难点:向导的话,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幻灯片【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课 堂 活 动 预 设复备、研备修改和设计思想一、故事导入,引出“道”1、导入:同学们,大自然气象万千,美丽无比;充满生机,也充满神秘。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来学习一个真实而又引人深思的故事自然之道(板书)2、齐读课题,思考提问:你认为这里的“道”是什么意思?(道理、规律)二、初读课文,感知“道”1、自读课文,读顺读懂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语句,有不懂的词语要联系生活或上下文想想意思,读完后思考一下这个故事主要讲什么。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帮助时表扬好的读书习惯和方法。三、细读课文,理解重点学习三至五自然段(一)学生自主学习我们因为不懂得绿龟的生存之道,好心办了一件蠢事,我们对自己的评价用课文的词语说就是(愚不可及)。出示(比较):我们干了一件蠢事。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蠢事已经说明了事情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在前面加上一个“愚不可及”呢?书写“愚蠢”都是形声字,愚:心里想的和平常人不同,违背常理。板书“愚”“蠢”形声兼会意字,春天到了,许多小虫子从冬眠中苏醒过来,开始蠕动,如成语蠢蠢欲动,后由虫蠕动时缓慢蚩蚩的样子引申出愚笨、苯拙之义。读读这句话,你认为作者在说这句话时带着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后悔与自责。)现在我们就是那一行游客,回想自己所做的一切,觉得哪些行为已经是愚不可及了呢?细细读课文3-4自然段,把有关的内容都找出来,细细体会,在旁边写上批注。(生读书,从书中找依据,四分钟后)我们每个人都能静心读书。好,现在把自己的想法说一说,你们怎么就觉得自己是愚不可及的呢?先读课文再谈感受。生:(读文)“突然,一只幼龟把头探出巢穴,却欲出又止,似乎在侦察外面是否安全,正当幼龟踌躇不前时,一只企图把它拉倒沙滩上去。”(谈感受、理解词语、感情朗读)同学们能从书上找到有关的句子,这一点很好,怎样把书上的语言变成自己的理解呢?你们看,我也是那其中的一位游客,我是这样想的:(二)指导把书本语言转换成自己的语言1、老师举一:(课件出示书本语言和老师转化后的语言比较)突然,一只幼龟把头探出巢穴,却欲出又止,似乎在侦察外面是否安全,正当幼龟踌躇不前时,一只嘲鸫突然飞来,它用尖嘴啄幼龟的头,企图把它拉倒沙滩上去。我们的确愚不可及,幼龟把头探出巢穴,却欲出又止,感觉是在侦察外面是否安全,还看到嘲鸫啄乌龟的头。其实已经知道这只乌龟是侦察员啊,为什么没有想到不要阻止绿龟的行为呢?2、反三:让学生分小组组织语言通顺地表达。象老师这样把自己读书的成果和同伴交流一下。你们还找到了哪些句子说明自己愚不可及的。生汇报,出示语段向导却若无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向导极不情愿地抱起那只小龟,朝大海走去。1、向导看到了嘲鸫啄乌龟的头一点也不吃惊,还说这是自然之道,没有什么,我们还不相信,太不信任向导了,真是愚不可及啊!2、我们是很蠢,向导极不情愿地抱起那只小龟,朝大海走去,我们怎么没有想到向导的提醒是正确的呢?3、向导说这番话,其实自己已经对幼龟离巢入海心知肚明了,才这样的冷淡、这样若无其事的。我们却不明白。4、向导的神态是那样平静,说话的语气也是若无其事,言下之意是说,这是大自然的规律,是太平洋绿龟防护天敌、自我保护的手段。我们竟然不相信,还责怪向导,向导是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才极不情愿地把小乌龟抱回大海的。我们真是愚不可及啊!愚不可及的事还有呢?当我们了解了事情的真相后更是认为自己愚不可及了。出示:成群的幼龟从巢口鱼贯而出。那只先出来的幼龟,原来是龟群的“侦察兵”,一旦遇到危险,便会返回龟巢。那只幼龟被向导引向大海,巢中的幼龟得到错误信息,以为外面很安全,于是争先恐后地结伴而出。学生齐读我们的愚不可及造成的结果是可悲的,尽管我们来回奔跑,尽管我们拼命拯救,还是给幼龟们带来了很大的伤害。看我们做了些什么出示句子:(生读文)“数十只幼龟已成了嘲鸫、海鸥、鲣鸟的口中之食。”一只幼龟得救了,无数只幼龟丧生了-看我们做了些什么出示句子:(生读文)“数十只食肉鸟吃得饱饱的,发出欢乐的叫声,响彻云霄。”一只嘲鸫飞走了,数十只食肉鸟欢笑了这就是我们做的蠢事。别看这小小的绿龟,他们也是有的一套躲避危险、防御危险的办法!可这样的办法却被我们给破坏了,(出示):“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课文最后2个小节里的每个字,每句话,甚至是每个标点,都跳动着作者那难以言说的痛苦!因为(再出示):“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四、整体收获,收获整体大自然是人类的老师,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它告诉人们,过度地砍伐树木,会破坏人类生存的环境,最终要受到大自然的惩罚;鱼儿在水中自由沉浮,人们由此受到启发,发明了潜水艇。同学们,这次开展综合性学习,老师知道有不少同学通过上网,搜集资料或调查访问,了解人类从大自然中受到启示,有所发明创造,也收集了一些违背大自然规律遭受惩罚的事例,请你们各抒已见,以小组的形式汇报交流,然后推选一名代表发言。五、总结全文、升华主题:同学们,自然万物,有着它自己的生存方式和规律,候鸟迁徙不能挽留,山涧小鱼难在鱼缸生存,老虎圈养便失去了野性,温室难育参天大树,这就是自然之道。让我们共同走进大自然,了解大自然,让大自然为人类造福吧!切记:自然规律应遵循铸成大错悔莫及作业设计:1、 完成语文练习册2、 摘抄喜欢的段落及语句黄河是怎么变化的 授课时间:2课时【教材分析】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这篇课文主要讲了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以及变化的原因,并提出了治理黄河的措施与方案。通过描写黄河由中华民族的摇篮演变成给两岸人们带来祸患的灾难河,从而给人类敲响了警钟:保护环境,刻不容缓!【教学目标】1、认识“祸、乃、侵、蚀、垦、亩、营、扣”8个生字。2、会读“摇篮、乃至、肥沃、折腾、忧患、堤坝、侵蚀、崩塌、毁灭、植被、经营、多灾多难、随心所欲、不折不扣”。3、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过程和原因,从中受到启示,增强环保意识。【教学重难点及突破措施】1、认识生字,理解词语。2、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从中受到启示。【教学准备】多媒体,糖葫芦的照片【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 堂 活 动 预 设复备、研备修改和设计思想一、整体感知,提出问题谁知道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什么河?(黄河) 你所知道的黄河是什么样子的?(学生们谈平时从课外了解到的有关黄河的情况) 那大家想不想看到现在真实的黄河的样子呢?下面请大家观看黄河的图片看完后老师找同学谈一下自己的感受。出示投影仪1,画面所展示的浊浪翻滚、凶猛暴烈的河水就是黄河水。让学生谈一下看了图片后对黄河的感受。 下面老师再为大家展示一组图片,看完后老师请同学来猜一下这是哪一条河流。 出示投影仪2,这条河水质清澈,两岸森林茂密,土地肥沃,风景宜人。同学们能猜出这是什么河吗? 大家看完这两组图片,比较一下,会有什么疑问呢?(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通句子第一部分 黄河发生了哪些变化 1、快速默读第15自然段,看黄河发生了哪些变化。再与同学交流一下。 2、作者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黄河当作人来写,概括了黄河的变化,你能找到这个句子吗? 3、读句子,理解“叫苦不迭”。 (屏幕出示“可是,后来黄河变了,它变得凶猛暴烈起来,折腾得两岸百姓叫苦不迭。”) 第二部分 变化的原因 1、认真默读课文第五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1)哪些原因导致黄河发生了变化?把相关的句子画出 来。 (2)这些原因有什么关系?三、精读课文, 1、黄河的现在(祸河) 2000年间竟决口1500多次,改道26次,给两岸人民带来深重苦难。” 黄河水里含沙量增多,到洪水季节,容易造成水灾。黄河成了中华民族的忧患。 第二段为承上启下的句子,让学生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2、黄河的过去(摇篮) 和造成现在的原因 (1)自然条件很好 气候温暖,森林茂密,土地肥沃。(2)黄河变化的原因黄河由中华民族的摇篮变成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的原因是什么?用喜欢的方式读第六自然段,让学生找出黄河变化原因的重点句子。 自然原因:气温转寒,暴雨集中,黄土松散,造成水土流失。 “一是自秦朝以后,黄土高原气候转寒,暴雨集中,加上黄土本身结构松散,很容易受侵蚀和崩塌,助长了水土流失,使大量泥沙进入黄河。” 了解“社会原因”,人口迅速增长,无限开垦放牧,绿色植被被破坏,失去天然保护后,发生水土流失。 “二是人口迅速增长,无限制地开垦放牧,使森林毁灭,草原破坏,绿色的植被遭到严重破坏,黄土高原失去天然的保护层,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 (3).归纳一下黄河发生变化的两个方面原因。(自然原因、人为破坏) (4)作者为了说明黄河的变化,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四、整体收获,收获整体一、黄土高原应坚持牧、林为主的经营方向; 二、一定要保护好森林资源,使失去的植被尽快恢复;三、合理地规划利用土地;四,大量修筑水利工程。这样才能防止水土流失,达到根治黄河的目的。这样数管齐下,让黄河变好的梦想一定能成为现实。五、联系生活,深化认识为治理黄河提一条合理话建议 作业设计:一、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侵蚀(qn qn) 经营(yn yn) 开垦(kn kn)乃至(rn ni) 祸河(hu u) 不禁(jn jn) 二、给下列多音字组词。 难nn( ) 吁x( ) 散sn( ) nn( ) y ( ) sn( ) 折sh( ) 卷jun( ) 量lin( ) zh( ) jun( ) lin( )三、把词语被充完整。 随( )所( ) ( )( )繁衍 ( )( )不迭 不( )不( ) 多( )多( ) ( )( )齐下四、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请打“”,错误的请打“”。 1、“人们都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这句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 2、本课中的摇篮是指小孩睡觉用的家具。( ) 3、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有两点:一是自然原因,二是社会原因。( )4、“生息繁衍”的意思是生活、养育后代。( ) 五、照样子,缩写句子。 例:深红的太阳发出夺目的亮光。 太阳发出亮光。 1、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2、一条清澈的小河缓缓地流向远方。 3、绿色的植物遭到严重破坏。 4、科学家已经为治理黄河设计了合理的方案。课题: 蝙蝠和雷达 授课时间:【教材分析】蝙蝠和雷达是一篇知识性很强的课文,内容相对而言比较枯燥,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走进文本,我在课堂中予以学生充分的学习空间,通过寻找关键词句、完成填空练习、摆放示意图等形式,在有层次有针对的训练中,梳理了文章脉络,更为重要的是对文本的理解也愈发充分了。【教学目标】1、学习分段,概括段意,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和要点,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2、理解重点词句。 3、培养判断的思维能力。 4、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与探究的兴趣。【教学重难点及突破措施】重点:学习生字新词,理解生词。难点: 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分段,准确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教学准备】教科书 课件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 堂 活 动 预 设复备、研备修改和设计思想1、出示课件蝙蝠,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关于蝙蝠你们知道了什 么?(板书蝙蝠) 2、出示雷达,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关于雷达你们知道了什么?简 介雷达。(板书雷达) 3、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课文,蝙蝠和雷达,看了这个题目大家有 什么疑问吗?一、整体感知,提出问题课文可以分为几大部分,每部分主要讲什么?课文主要讲什么?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板书: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二、初读课文,读通句子科学家在什么情况下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请大家默读课文13自然段。 1、汇报:(1)看见一架飞机在夜航。(2)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 么能安全飞行呢? 2、 飞机为什么能在夜里安全飞行?在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画上 “”线,这种自问自答的句子我们上个学期已经学过,叫什么句?(设问句)设问句起什么作用?(引起别人注意)谁能说说这段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承上启下) 3、谁能用合适的关联词把这两句话连起来? 小结:飞机在漆黑的夜里能安全飞行,是因为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4、蝙蝠有什么高超的飞行才领呢?在文中画出有关的句子来。 出示句子:蝙蝠是在夜里飞行的,还能捕捉飞蛾和蚊子;而且无论怎么飞,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它也能灵巧地避开。三、精读课文,请大家读读课文47自然段。 1、汇报 :科学家进行了三次试验。(板书:试验)2、科学家是怎样做试验的?结果怎样?3、通过试验科学家发现了什么?指名说表中的结果。学生边说边把结果出现在投影里。 (板书:蒙眼睛、塞耳朵、封嘴巴)4、齐读第6自然段。 5、出示句子,说说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哪一句好?为什么? (1)、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来探路的。 (2)、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配合”在文中是什么意思?上个学期我们已经学过理解词语的好方法是什么?(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那配合在文中是什么意思?你是用哪种方法理解这个词的?(查字典:字典里意思是“各方面分工合作来完成共同的任务。文中是指嘴和耳朵分工合作来完成任务;”联系上下文“上文说第二次和第三次实验,分别塞住耳朵,封住嘴,但蝙蝠都失去了暗中探路的本领,这说明探路时靠的是这两种器官同时发挥作用;下文说蝙蝠嘴里发出超声波,遇到碍障碍物返回耳朵里,蝙蝠才会改变方向,也是嘴和耳朵同时发挥作用。”) 四、整体收获,收获整体蝙蝠是怎样利用嘴和耳朵配合探路的?(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做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显示在荧光屏上。 大自然是我们人类的好老师,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勇于探索,就可以从大自然中学到很多知识。五、联系生活,深化认识1、默读全文,说说你从本文中受到什么启示?适当交流“我也要从动物身上得到启示,设计一个小发明。”2、阅读文后“资料袋”,教师出示有关仿生学的图片,补充相关文字资料,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阅读与探究兴趣。 3、填空题: (1)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发明了_,用它来_。 (2)我知道_的发明,用它来_,是从_得到启示的。 (3)我觉得还可以从_得到启示,来发明_,用它来_。 作业设计:1、 读课文思考:科学家是怎样揭开蝙蝠探路之谜,发明雷达的? 通过默读四、五、六自然段,我能填写下表。 试验顺序 试验方式 试验结果 试验结论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2、下列形近字,我能注音组词。 骗 ( ) 饿 ( ) 绳 ( ) 蝙 ( ) 蛾 ( ) 蝇 ( )3、看拼音写词语bin f b zhu fi wn zi b ki mn rulng dng cng yng zhng i ji ki yng gung png课题:大自然的启示 授课时间:【教材分析】本文由两篇科普小短文组成,是略读课文。短文语言通俗,表达方式独特,“打扫”森林发人深省:林务官“新官上任三把火”,命令护林工人“清扫”森林里的灌木、杂草、枯枝烂叶,结果,此举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毁了森林,好心办了极大的坏事。 人类的老师短小有趣:通过生动的事例,介绍科学家从蜻蜓、鲸等动物身上得到启示,有所发明、有所创造。这篇课文给我们的启示是:研究大自然的特点和规律,研究生物的特性,能让人们从中受到启发,人类只有科学认识大自然的规律,才能科学地合理地开发利用大自然。人类只要科学地认识地球上生物一些运行规律,就能有所发明创造。【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8个生字。 2、通过自主学习理解课文内容。 3、帮助学生认识大自然能给人类警示和启发,激发学生阅读科普读物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措施】重点:交流感受深的语句,交谈受到的启示。难点:交流课外搜集的相关资料。可以渗透在课文学习之中,如结合“现在,飞机设计师注意研究苍蝇、蚊子、蜜蜂等飞行的情形,研制出了具有各种优良性能的飞机”,交流相关资料。【教学准备】教科书 课件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 堂 活 动 预 设复备、研备修改和设计思想一、整体感知,提出问题请同学们回忆蝙蝠与雷达一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人们从蝙蝠夜间飞行中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在自然的启示中的两个故事中蕴含了什么道理,读后我们将受到哪些启发呢? “打扫”森林的故事内容。林务官“好心”办成了坏事,为什么这样说? 人类的老师的故事内容,科学家从蜻蜓、鲸身上得到了哪些启示?二、初读课文,读通句子探讨: 林务官“异想天开”给森林带来哪些灾难?为什么会发生这些灾难? 为什么说生物是人类最好的老师?请举例说明。 我们国家提出“和谐社会”建设,其中一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你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 读人与物的形象,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智能家居行业智能家居市场前景分析研究报告
- 2025年物联网行业智能家居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2025年网络安全产业发展态势与前景展望研究报告
- 2025年海藻提取物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压力容器安全培训课件
- 国家事业单位招聘2025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招聘应届毕业生拟聘用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云南省2025云南红河州和信公证处招聘(1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上海市2025第二季度上海市群众艺术馆招聘1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重庆设计集团重庆市设计院有限公司招聘29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贵州遵义市赤水市丹投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招聘水厂人员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文具用品采购合同范本格式
- 树木学试题及答案北林
- 电气检修生产安全培训课件
- 2025第三季度作风建设党课以忠诚廉洁担当的政治品格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答卷
- 《2025新版检验检测机构管理评审报告》
- 2025劳动教育考试试题及答案
-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数学试卷
- 宠物急救标准化流程
- 焊工考试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
- 云原生压测技术-洞察及研究
- 关联交易贷款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