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对李鸿章的在认识历史研究性学习报告摘要:纵观李鸿章的一生,可圈可点之处众多,但在皇权体制之下却没能实现其抱负,这是国家和个人的悲哀,李鸿章是那个时代的精英。国之大器,百年不遇。建国以后对李鸿章的评价大有偏颇,往往把其描绘为卖国贼,这个观点和历史是不相符的。关键词:民族罪人、时代先驱、水浅而舟大正文:一 课题背景10月5至10日,十七大召开前夕,央视播出专题片复兴之路引起舆论广泛关注,被认为是十七大报告的一种形象解读。复兴之路对一些以前不甚明晰的史实及争议作出重新论述,其中对清末重臣李鸿章的功过是非。总编导任学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李鸿章所带领的洋务运动虽然最终没有解决中国的问题,但却是中国最早发出的自强声音,是中国迈向近代化的开始。从百年“民族罪人”到近代化“进步功臣”,李鸿章,功过究应几分?历史教材中对李鸿章的评价重点突出在他的卖国行径上,他的功绩只有一点可怜的洋务运动,他只是作为一个代表性人物被介绍,而且洋务运动也是以失败告终的。人们知道的只有他签订的马关条约,可有谁知道他在谈判时力争中国清政府损失最小化,在谈判期间曾遭到日方暗杀;人们知道的只有北洋水师的如何腐败以及庚子战败的耻辱,有谁知道用拮据军费维持北洋水师的李鸿章的无奈。甲午之耻是中国体制以及统治者的腐朽导致的,李鸿章作为汉人武装地主的代表,在满清政府中还没有资格踏入统治者之列至少没有决定权。今天让我们一起回顾点滴历史,拂去岁月的尘埃对那段历史有个更客观的认识。二 课题目的通过查阅历史资料、小组讨论等方式,研究对李鸿章的再认识这一课题,以了解一个真正、全面的李鸿章,在参考史料以及小组讨论的过程中能对历史人物作出客观科学的评价,能正确认识到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三 课题研究方法 信息搜查法:第一,通过网络搜集资料,了解对李鸿章的不同评价第二,通过查阅相关传记史料,了解李鸿章的相关事迹 咨询法:向老师以及研究历史的学者询问了解李鸿章的客观事迹评价以及洋务运动等。四,研究过程 准备阶段第一, 某月某日召集小组成员讨论研究方法、研究过程、研究目的,给每位小组成员分配研究任务。第二, 某月某日到某月某日,小组成员通过上网查阅、查找书籍、询问老师等方式搜集资料,依次序将材料整理好。 研究阶段第一, 某月某日到某月某日,将搜集到得资料分发给小组成员浏览,召集小组成员对此次搜集到的资料进行讨论分析,邀请老师对我们所收集的资料进行点评、讲解和纠正,小组成员根据老师的点评做好笔记,并在之后写好心得体会。第二, 某月某日,将资料再进行最后的整理,结合材料给出结论,并写成初步报告。 总结阶段第一, 某月某日到某月某日,根据材料撰写最后的研究报告。五,研究成果 李鸿章之“是”李鸿章堪称洋务运动的首脑和旗帜。洋务运动是时代的产物,是对外国殖民侵略和世界现代化浪潮冲击所作出的积极回应,是近代中西文化撞击和交融的初步结果。与同时代的洋务官员相比,李鸿章不仅对中外形势和中国出路的认识要比同僚深刻,而且采用西法、举办洋务新政数量之多、成效之大,也无人能望其项背。他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处于“数千年未有之变局”,遇到“数千年未有之强敌”,大清帝国“厝火积薪,可危实甚”,因而主张“识时务者当知所变计耳”,绝不应昏睡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不思振作。为此,他提出必须向西方学习,举办洋务新政,以求“自强”、“自立”。他斥守旧而不避“人君”,为“自强”而力倡变法,主张以儒家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之以西方富强之术。他力主把“修明前圣制度”和学习“外人所长”结合起来。所谓“修明前圣制度”,就是“变法度必先易官制”,改善封建政治制度。所谓学习“外人所长”,就是引进属于西方“物质文明”的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企图借用西方资本主义甲胄以保护清朝封建主义的躯体。必须指出的是,他力图排除西方的“政治文明”即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只热衷于引进西方“物质文明”即近代军工技术,显然不能使中国摆脱传统的农业社会,实现资本主义现代化,但毕竟使封建体制发生裂痕,催生了中国的资本主义,从而使中国社会在传统向近代转轨的路途上迈出了艰难的第一步。 李鸿章之“非”李鸿章曾长期跻身于晚清“外交第一冲要”,时人称“一生功过在和戎”。外交的成败,自然取决于综合国力的强弱和外交政策的当否。就综合国力即军事、经济和政治组织力而言,封建的中国远逊于列强,因而清王朝的声威一遇到列强的枪炮就扫地以尽。李鸿章有鉴于此,明确指出:中外实力相距悬殊,列强之“军械强于我,技艺精于我”,中国无法取胜于疆场,因而对列强不可轻言战争,而应以“羁縻”之策谋求“中外相安”之局。所谓“羁縻”,就是用儒家的道德规范即孔子“忠信笃敬”四字方针进行“笼络”。在应对列强欺凌时,始则以理折之,进行与虎谋皮式的道德说教,并实施以中国连横合纵论和西方的均势思想相结合为特征的“以夷制夷”之策;继而不惜在权益上作出某种限度的让步,以期“驯服其性”,实现“守疆土保和局”的目标。李鸿章所以主张“羁縻”之策,目的之一是想争取并利用和平环境“借法自强”,预修战备,以期“确有可以自立之机,然后以战则胜,以守则固,以和则久”。从李鸿章推行“和戎”外交的实际看,有得有失,而失远大于得。他指挥过“以北洋一隅之力搏倭人全国之师”而以失败告终的甲午战争。他亲手与外国签订了一系列条约,其中除了中日修好条规、中秘友好通商条约等少数平等条约外,其他诸如马关条约、中俄密约、辛丑条约等均为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这些丧权辱国条约标志着中国从独立国向半殖民地沉沦。对此,作为以慈禧为首的统治集团的重要一员和晚清丧权辱国外交决策的参与制定者和主要执行人的李鸿章绝对难辞其咎 再评李鸿章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李鸿章为中国近四十年第一流紧要人物。李鸿章为时势所造之英雄,非造时势之英雄。李鸿章,忠臣也,儒臣也,政治家也,外交家也。李鸿章必为数千年中国历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李鸿章必为十九世纪世界历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梁启超毛泽东评价李鸿章“水浅而舟大“,充分肯定了李对历史的贡献,把他的过归咎于”水浅“,这样评价亦不为过,毕竟弱国无外交,当时晚清就是一个躺在砧板上的鱼肉,凭一己之力怎么力挽狂澜。李鸿章像所有历史人物一样,不在于他自身的成功与失败,而是找到了使中国强盛的事业,并选择了继承者,将这一事业传接下去。这也是李鸿章留给中国的最有意义的遗产。我们评价李鸿章,不需要无聊地替他的失败去辨解,也无需大动肝火地去无端指责他的失败,我们应该把他做为中国人的一部份,去理解他,去批评他,去赞扬他,也要去爱护他,纪念他。六,课题体会通过本次的研究活动,小组成员通过讨论、考察等方式,能够对李鸿章作出比较客观的评价,依据史料能够抓住评价人物的侧重点,这次实践活动不仅使我们对近现代一大争议人物做出了客观评价,也是我们学会了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兴渠道模式探索与应用考核试卷
- 血液透析患者的安全护理实践
- 农药产品市场推广策略考核试卷
- 品牌合作跨界合作成功要素考核试卷
- 医药销售新技术应用考核试卷
- 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2025-2026学年六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
- 临时用电设备防潮防尘措施考核试卷
- 肠道造口护理安全操作标准
- 肺结核患者的健康教育护理查房
- 安泽县2026届四上数学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
- 周转筐采购合同协议书
- H -J- 506-2009 水质 溶解氧的测定 电化学探头法(正式版)(正式版)
- 抑郁症病例分享
- HJ 905-2017 恶臭污染环境监测技术规范(正式版)
- 外墙仿石漆施工合同
- 问题解决过程PSP-完整版
- 医保对账培训总结汇报
- 供电所生产培训课件
- 《呼吸机容量控制》课件
- 采购月度分析分析报告模板
- 现代化手术室精细化管理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