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doc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doc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doc_第3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doc_第4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3单元文言文练习题5、童趣一、基础部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题。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_,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拟作_,心之所向,则或_,_;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_,_,为之怡然称快。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_,_,_,_,神游其中,怡然自得。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1.为加粗字注音。怡然称快: 庞然大物: 癞虾蟆: 项为之强:2.上文选自_,作者是_。3.为文章的空白处填上原文。4.解释下列加粗的字词。昂首观之: 怡然自得: 项为之强:素帐: 方出神: 鞭数十:驱之别院: 5.翻译句子。(1)又留蚊于素帐中。(2)以丛草为林。6.作者回忆了童年哪几件趣事?7.作者幼时为什么会“时有物外之趣”?8.从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一个富有情趣的句子,说说你喜欢的理由。9.请从文中找出几个成语。 10、论语十则一填空:1、 孔子名_, 字_ ,_时期鲁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_ 家,_ 家,是 _ 家学派创始人,被尊称为 。2、论语是_ 家学派经典著作之一,内容是记录 的一部书。二、原文填空1.学而时习之, ?有朋自远方来, ?2.论语中认为能保持君子风格的一句 , 。3 .谈“学”与“思”辨证关系的句子 , 4. 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 。5. 在全国中学生夏令营大连会场开营仪式上,主持人说“孔子说过 _ _ , _!”对远道而来的朋友,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欢迎大家来大连!“6.孔子认为认识事物的正确态度是 7.曾子以为治学的人应该重视品德修养的句子 8.论语中说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的句子_ _ 9.论述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的句子是 10.曾子鼓励门人要一生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的句子是 11. 孔子认为可以终身奉行的一个字是“”,并阐述为: , 。12.论述新旧知识关系的句子是: , 。13.比喻君子始终能坚守志节的句子是: , 。四、解释加粗的词:时习 不亦说乎 不愠 吾日三省吾身 不信 传不习温故 罔 殆 诲女 是知也 弘毅后凋 其恕乎五、翻译句子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六、按要求从本文找出例句学习方法: 学习态度: 品德修养: 4 从本文找出八个成语,并解释其中三个。 5 你对本文的哪一则感受最深,谈谈你的理解。 6孔子曾说过:“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资:这里有借鉴的意思)。”用课文中的话说就是 7宋开国丞相赵普曾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有什么目的? 8、“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中的“朋”指什么样的人?为什么会不亦乐乎? 9、在孔子看来,“人不知而不愠”也是一种“君子风范”,那么作为“君子”应具有那些风范呢? 10、 “吾日三省吾身”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座右铭,请结合实际谈谈这么做的好处。 11、我们从“温故而知新”这句话中,得到什么启示? 12、学习与思考有什么关系?请结合文中孔子的话加以分析。 1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请你结合实际谈谈为什么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4、青少年正处于求学阶段,正需要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方法,试选取课文中与学习有关的一则,谈谈它对你学习的指导。 15 古代诗歌五首1.做出最佳的抉择:次北固山下:次( )A.次序 B.到 C.停泊 D.驻扎风正一帆悬 :正( )A.正前方 B.顺 C.大 D.正在明月别枝惊鹊:别枝( )A.树枝 B.另一个树枝 C.告别枝头 D.别上枝头路转溪头忽见:见( )A.看见B.发现 C.见面 D.出现2.填补空白:(1)格律诗也称近体诗。它的句数是固定的:八句的称为 。四句的称为 。又按每句七个字和五个字划分为 和 。(2)律诗一般讲究平仄、押韵和对仗,通常情况下要求 句押韵, 联和 联对仗。(3)词,又名 ,产生于 代,盛行于 代。宋词按风格划分,可分为 派和 派。(4)次北固山下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的诗句是 。(5)西江月抒发词人丰收在望喜悦心情的一句是 。3.读观沧海,完成(1)(5)题: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1)这首观沧海是步出夏门行中的一章,作者 ,是 时期著名的 家, 家、诗人。他的诗以 见称。(2)给下面加点词释义: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 (3)对“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句意理解正确的是( )A.日、月的运行,都是从大海里升起又降落;银河灿烂,也好像是发源于沧海之中。B.日、月朗照大海,星星闪烁,辉映于海面。C.太阳、月亮、星光灿烂的银河,好像都是从海里升起又落到海里去了一样。D.太阳月亮不停运转、银河灿烂,它们有的没入海底,有的投映到海面。(4)是非分明,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两句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以及观察的对象。( )“临”字统领全篇,以下十句,都是写海上的景象。(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全景式地描绘了大海那种苍茫动荡的气势。( )这首诗前八句是实写,后六句是虚写。( )“水何澹澹”是描写无风时海面水波动荡的样子,“洪波涌起”是描写有风时大海波涛汹涌的壮阔气势。( )这首诗通过写景抒情,借勾画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5)对这首诗理解做个最佳抉择( )A.诗人先写山岛风光,再描绘海面景色,最后抒写自己的情怀。B.诗人立足于山岛,先远观,再近观,最后抒写自己的情怀。C.诗人先实写,再虚写,最后抒情。D.先全景式地展现大海景象,再描绘岛上风光,最后在描绘大海波涛汹涌的基础上,借拟写大海吞吐日月的气势来抒发自己壮阔的情怀。答 案:5.童趣1.y chn pn li h ma jin2.闲情记趣 沈复3.略(见原课文)4.抬头 愉快 未染色的帐子 正 用鞭子打 赶走5.(1)又把蚊子留在无色的蚊帐中。(2)把草丛当作树林。6.将夏蚊“私拟作群鹤舞”。神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观二虫斗草间,鞭虾蟆。7.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8.略 9.庞然大物、怡然自得等。10.论语十则一 丘 仲尼 春秋 思想 教育儒二 儒 孔子 言行 孟子大学中庸三 1 不亦说乎 不亦乐乎2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3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4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5 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6 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7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8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四 理解填空 1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4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5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6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7 三人行必有我师 8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9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 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10 恕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1、 论述新旧知识关系的句子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12、比喻君子始终能坚守志节的句子是: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五 1 按一定时间 “悦”的古字愉快 生气发怒 每天 反省 真诚 诚实 老师传授的知识 旧的知识 迷惑意思是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 有害 通“汝”你 通“智”聪明 刚毅 2 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了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真诚了呢?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的体会和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有很遥远。(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是最后落叶的。 自己所厌恶的事情,不要施加给别人。3 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 温故而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学习态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品德修养: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4 成语:温故知新 三人行,必有我师 任重道远 死而后已 见贤思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不亦乐乎 择善而从 解释:任重道远: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有很遥远比喻责任重大 择善而从: 选择其中好的跟着做,指能发现别人的优点 并学习这些优点。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自己所厌恶的事情,不要施加给别人。5 略 ( 任选一则 ,谈出体会则可。)6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7读半部论语就可以治理国家(天下);道出(强调)了论语在人格修养(修身)和国家治理(治国)方面的巨大作用。4、本文告诉我们的道理(中心):学习要有端正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方法,做人要有很好的道德修养。8、“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中的“朋”指什么样的人?为什么会不亦乐乎? “朋”指志同道合的人。有志同道合的人,自远方来,在一起探讨问题,是一种乐趣所以“不亦乐乎” 。9、在孔子看来,“人不知而不愠”也是一种“君子风范”,那么作为“君子”应具有那些风范呢?应具有高尚的道德,宽广的胸襟,善良的心地。10、 “吾日三省吾身”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座右铭,请结合实际谈谈这么做的好处。 这是一种严于律己、勇于解剖自己的精神,只有这样,人才能净化自己的思想,才能在做人与求学方面得到提高。11、我们从“温故而知新”这句话中,得到什么启示?一个好老师应该是能将知识融会贯通,能在温习旧的知识中有所发现。强调要独立思考。12、学习与思考有什么关系?请结合文中孔子的话加以分析。学习和思考是辩证的关系,只学习不会思考,则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如果只思考而不能学习则会有害,因此二者一定要结合起来。1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请你结合实际谈谈为什么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比如自己不愿意被别人嘲笑,那么就不要嘲笑别人,而要尊重别人。俗话说就是“拿人心比自心”,就是从自己的角度设身处地的替别人考虑一下。这是一种推己及人,仁爱待人的思想,这是人间多一份温暖的前提。所以我们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4、青少年正处于求学阶段,正需要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方法,试选取课文中与学习有关的一则,谈谈它对你学习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