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自作.docx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自作.docx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自作.docx_第3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自作.docx_第4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自作.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220132014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一、字词专题复习1信服 熬 嫩芽 咕咕 分歧 取决 一霎时 拆散 各 其所 委屈 水波粼粼 鱼塘 蹲 2焦 不安 憎恨 创伤 瘫痪 暴怒无 玻璃 砸碎 悄悄地 沉寂 侍弄 捶打 整宿 星宿 宿舍 翻来 去 憔悴 央求 神色 喜出 外 絮絮叨叨 仿膳 豌豆黄儿 敏感 鲜血 诀别 淡雅 深沉 泼泼洒洒 烂漫 安慰 祷告 恳求 嘱咐 猝然长世 余暇 坐卧难 祈求 聪慧 坚忍 3羚羊 怦怦 撒谎 严厉 发抖 点燃 自 主张 不可抗拒 允许 吮取 仗义 形影不 逮着玩 树杈 抹眼泪 抹布 裁缝 不在乎 伤疤 兜 小藏刀 无可 回 脸颊 攥 挨揍 不禁 寒战 反悔 4倾诉 稚童 天真烂 细腻 笑嘻嘻 摇摆 匿笑 花瓣儿 沐浴 祷告 嗅 罗摩衍那 阴影 膝 牛棚 并蒂 姊妹 花瑞 繁杂 烦闷 梗 莲蓬 菡萏 徘徊 攲斜 遮蔽 倾侧 心绪 覆盖 慈怜 荫蔽 5太傅 俄而 骤 欣然 差可拟 柳絮 无奕女 王凝之 韫 舍去 尊君在不 哉 惭 6巍 蔡 芸 榆钱 黑痣 狡猾 存心 扮成 背诵 海鸥 姿势 模仿 模样 占据 军阀 牵挂 褪色 焚香 磕头 卜问吉凶 哟 啰 援助 劝慰 纠纷 慈爱 收拾 依恋 暑假 漫长 时辰 迷迷糊糊 模模糊糊 珍宝 纯真 7惶恐 呼吁 妮 莉 截然不同 感慨万分 走廊 搓捻 抚弄 绽开 疲倦不堪 驾驶 小心翼翼 启示 赠送 涨红 不求 解 领悟 争执 混为一谈 暂时 惭愧 暖和 恍然大悟 激荡 奥秘 灵魂 给予 捡 油然而生 拼凑 悔恨莫 譬如 花团锦簇 美不 收喜悦 企盼 唯恐 8萤火虫 冷漠 毫无 外 偏爱 揭露 宽 大量 独具 眼 干瞪眼 惨境 仁慈 丝马迹 遗憾 尴尬 处境 诸如此类 辉煌 笨学生 辛辣 讽刺 谋生 开拓 倾向 荣耀 享受 强迫 停 不前 一字不 着实 大用其 滚瓜 熟 军旅 生涯 下辖 整装 发 敏锐 威慑 聪慧 9跨进 睁圆 充满 渴望 须臾 方 大耳 胖结实 眨眼 大吃一 哑笑 眉梢 皱纹 聋 堂大笑 徒手 斜翘 得意 惊讶 琳 镇住 屏息静听 承蒙 绰号 优雅 幽默 不理会 呆板 教条 离谱 叛逆 洗耳 听 嘈杂 轮番 笨手笨脚 丑陋 喉咙 发肿 忘乎其 舒畅 朴素 持之以 雀无声 铭记 10儒家 仲尼 陬邑 曾参 子舆 论语 不亦说乎 愠 三省吾身 十有五 惑 逾 矩 矣 罔 殆 箪 陋巷 巷道 好之者 曲肱 枕 焉 逝者 斯夫 昼夜 博学 笃志 11拨动 心弦 生花 笔 欣欣然 朗润 水涨 踢 趟 捉迷藏 赶趟儿 嗡嗡 蝴蝶 抚摸 润湿 酝酿 繁花 叶 呼朋 伴 卖弄 清脆 婉转 应和 嘹亮 斜织 笼 薄烟 傍晚 黄晕 烘托 撑 披蓑 笠 稀稀疏疏 静默 风筝 舒活 筋骨 抖擞 一年之 在于春 花枝 展 健壮 胳膊 12奇迹 伦敦 响晴 温晴 设若 安适 着落 依靠 慈善 髻 看护妇 镶 肌肤 害羞 秀气 狭窄 宽敞 水墨画 绿萍 水藻 贮蓄 澄清 蓝汪汪 空灵 地毯 13扯不断 忽聚忽散 扭 偌大 蘑菇 哗 抛举 刹那 僵直 模样 芦苇 断茎 颤声 栅栏 撞 粪堆 旋转 槐树 葡萄蔓 攀附 蜷曲 屋檐 弧形 鸟巢 倏忽 巷道 撩 唰 揭开 凝固 锥形 蹦跳 吱 土炕 使劲 捶 趴 门缝 14绚丽多彩 深情絮语 露珠 丁丁 幽谷 镰刀 背篓 竹篱 肥硕 栖息 撒下 青鳊鱼 似的 乌桕 芦篷 满载 归泊 小桨 蟋蟀 寥廓 枯涸 清冽 梦寐 牧羊女 15沧海 碣石 澹澹 竦峙 灿烂 萧瑟 残夜 孤山 贾亭 早莺 啄 没马蹄 白沙堤 枯藤 昏鸦 瘦马 天涯 16紫藤萝 瀑布 浮想联翩 宁静 勃勃生机 发端 仿佛 大条幅 春红已 花苞 凑 沉浸 枯槐 终 极 迸 溅 挑 逗 繁 密 伫 立 凝 望 笼 罩 伶 仃 稀 零 忍俊不禁 绽 沉淀 仙露 琼 浆 蜂围蝶 阵 盘虬 卧龙 穗 舱 17畏 不前 宁可 闷热 嗨 悬崖 峭壁 凸 蓬乱 灌木 高不可 颤抖 胸腔 咚 晕倒 嘲笑 暮色苍 屡次 训诫 耸 立 迂 回 凝 视 啜 泣 笔耕不辍 点缀 纳罕 瘦骨嶙 峋 心惊 跳 头晕目眩 小心翼 翼 18杜鹃花 蝉 颤动 贝壳 精致 回旋 砂粒 淘洗 痕迹 短暂 脆弱 把玩 固执 零 落 断续 收敛 宽恕 卑 微 一丝不 聒 聒 19痴 想 隐秘 铁 青 凝 成 诱 惑 喧 腾 宣 泄 寒暄 一瞬 间 朦胧 幻想 信念 想望 扎下 扎辫子 漫湿 枯干 20嘉肴 弗食 自强 教学相长 兑命 学学半 21奇幻 远古 骸 骨 乌 有 潜 行 裹 藏 葱 茏 幽雅 叹 服 海枯石 日 星移 逝去万载 装载 档 案 无颌 裸子 重现 苏醒 思绪 一幅图 否定 造物主 腐朽 悄然 躯壳 密码 太古 猛犸 引 长吼 卓越 雕刻 神往 22峰峦 预兆 轻盈 匀 称 崩 塌 弥 漫 征 兆 一霎 间 态万千 变化无 风云变 相关 鱼鳞 奔马 点缀 阴森 乌云 布 大雨 盆 清晰 丝丝缕缕 绫纱 扁球状 绸幕 朦胧 连 不断 凸起 顷刻 冰雹 日晕 轰隆 圆弧 谚语 23翔实 中旬 篝火 蹦 凉爽 梧桐 短促 尖锐 哀号 挣扎 自语 气氛 莴苣 酷 爱 匀称 螽斯 吱吱 啄 逃窜 低劣 庞然大物 悬殊 俘虏 囚犯 嗉囊 蹬 吮吸 果酱 螳螂 屠夫 贪婪 撇开 和睦 钳 子 盔 甲 大颚 断 残腿 津 津有味 毫不犹 豫 妒 j j 妒 扰 乱 哀 鸣 狩 猎 喧 嚣 喑 哑 沉寂 静谧 篡 夺 喙 劫 掠 肉强食 隐隐 窸 窣 作响 连 不断 夜色 茫 更胜一筹 惊 失措 开膛 破肚 24遐想 惊心动 可望而不可 征程 健步 故障 椭圆 轨道 兴奋 着陆 铁锹 月壤 旅行 摄像 测定 溅落 观测 指 令 合 算 海域 畅 谈 神 往 里程碑 昂 首挺立 一 孤 舟 遥 遥在望 供给 25沧州 河干 圮 僧 募金 棹 数小舟 曳 铁钯 木杮 岂 暴涨 携 湮 颠 啮沙 坎穴 倒掷 遂 溯流 臆断 欤 26神通 大 如虎添 戬 法天 地 掣棒 金箍棒 绣花针 钉住 慌慌张张 寻觅 吆喝 那厢 卸下 鹚 云霄 通 达旦 涧中 嗛 淬 踪迹 猢狲 下溜头 青鹞 鹭鸶 缨 老鹳 旋涡 鲤鱼 鳜鱼 鲂鱼 撺出 钳子 径 花鸨 木木樗樗 蓼汀 拢停 lng踵 菩萨 窗棂 旗竿 哄我 弄喧 愕然 巡逻 擎 哪吒 鬼判 豕 告病 良愿 幌 提防 拽 捣 翎毛 27更衣室 分外 愚蠢 不可救 辨别 忙忙碌碌 称赞 无双 扣眼 勋章 剪刀 袍子 乖 炫 耀 称 职 名称 妥 当 呈 报 滑稽 陛 下 精致 头衔 爵 士 骇 人听闻 随 附和 谈笑风 和 平 和 面 和 药 和 牌 赐 给 授予 御聘 28天地开辟 寂寞 蓬勃 疲倦不 揉团 兴高 烈 跳跃 开眼笑 气概 泥潭 搅成 捏成 模 样 模 型 掺 合 掘 起 女娲 澄 澈 幽 光 灵敏 绵 延 神通 大 莽 莽榛 榛29汩汩 流淌 盲 黎明 咩咩 盏 烫 情不自禁 眨巴 蔷薇 孤零零 跌跌爬爬 旷野 嬉 戏 哞 哞 潺 潺 红润 孪 生 痒酥 酥 踉 踉跄 跄 泥泞 霹 l 朝 阳 朝 鲜 着 数 衣着 着 急 兴 趣 兴 奋30蕴涵 雕像 宙斯 爱慕 喇叭 凯歌 赫 赫 庇 护 麻痹大意 癖好 较 量 衡 量 饶 头 粘 住 粘 液 爪 牙 鸡爪 塞 住 阻塞 将 领 将 军 天雨 墙坏 邻人之父 塞 翁失马 那父 何遽 骏 马 其子好 骑 堕 而折 其髀 引弦 而战 跛二、古诗文默写专题复习(一)直接性默写。1、树木丛生,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2、日月之行, ;星汉灿烂, 。3、潮平两岸阔, 。海日生残夜, 。4、几处早莺争暖树, 。乱花渐欲迷人眼, 。5、 , 。小园香径独徘徊。6、枯藤老树昏鸦, ,古道西风瘦马。7、老骥伏枥, 。烈士暮年, 。8、绿树村边合, 。9、曲径通幽处, 。山光悦鸟性, 。10、杨花落尽子规啼 , 。我寄愁心与明月, 。11、何当共剪西窗烛, 。12、 ,夜泊秦淮近酒家。13、正入万山圈子里, 。14、常记溪亭日暮, 。15、问渠那得清如许? 。(二)理解性默写1、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 ;表示在生活中,我们要向有长处的人学习的句子是: 。提醒人们应该对朋友守信用的句子是: 。表明了既要勤勉学习,还要按时温习,把学习当作一件乐事的是: 。当别人不理解自己时,我们应该不恼怒,保持应有的风范,正如论语中所说: 。2、曹操的观沧海一诗中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襟怀的诗句是: 。3、王湾的次北固山下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的诗句是: 。4、钱塘湖春行一诗中,借助莺燕的活动传达了春天来临的信息,并透露出诗人喜悦之情的诗句是: 。展现莺歌燕舞的情景的诗句是: 。 5、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中描写环境萧条、凄凉的句子是: 。杜牧的泊秦淮一诗中抨击统治者沉湎酒色,不理朝政,表现诗人忧患意识的诗句是: 。6、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中表达超越时空,想象日后重逢时的情景的诗句是: 。7、曹操的龟虽寿中最能体现诗人慷慨激昂、满怀壮志的情感的诗句是: 。8、朱熹的观书有感中说明只有思想活跃,接受种种不同新思想、新知识,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的哲理的句子是: 。9、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托付给明月,见于诗句: 。10、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中“ ”两句诗,写出了禅院幽静的环境。11、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中表明游子漂泊在外的思乡心情(点明主旨、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 。12、晏殊的浣溪沙中着重写今日的感伤、被誉为“千古奇偶”的诗句是: 。13、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体现早春花草茂盛的句子是: 。14、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一诗中描绘优美宁静的田园生活的句子是: 。表现对朋友、对乡村的依恋之情的句子是: 。15、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联想到十二章中的“ ”。16、站在江边,微风轻拂,江水浩淼,波平浪静,一叶白帆悠然地飘荡在江面上,恰似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 ”的美景。17、王教授已退休多年,仍在勤奋著书。如果要送他一幅书法作品,用曹操的诗句中比较合适的、连续两句是: 。18、羁旅之人,每当孤独愁苦之时,往往会用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中的“ ”来抒发自己的愁思。(三)归类默写。1、 写出古今诗文中表达雄心壮志的名句。2、 请你从古代诗词中找出连续两句写春雨的句子(含“雨”字)。3、 请写出连续两句你喜欢的描写春天的古诗词。4、 请写出古代诗词中与花有关的诗句。5、写出一个有关友情的古诗文名句。【名著阅读】名著导读 一、繁星、春水: 1、作者 ,原名_,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位著名女作家,她一步入文坛,便以宣扬“_”著称。 2、繁星、春水是 在印度诗人 的影响下写成的。 3、总的说来,繁星、春水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 的歌颂;二是对 的崇拜和赞颂。三是 。 4、繁星、春水诗集表现了:_、童真、_三大主题,这三大主题构筑了冰心思想内核-“_”。5、诗集繁星、春水是人们公认的小诗最高成就,被茅盾称为“繁星格 ”、“ 春水体”。 6、冰心是小诗派的代表诗人,这些诗特点: 短小;形式自由;富含哲理7、作者以“冰心”为笔名,在我的文学生活一文中,作了说明:一来是笔画简单好写;二来是莹字的含义。8繁星、春水在艺术上的特点是什么?9、繁星、春水在语言上的特点是什么?10、找出课文中引用繁星、春水的诗歌并赏析。二、伊索寓言 1、伊索寓言作者是 。2、根据要求,写出伊索寓言中的相关故事。 (1)影射当时社会现实 揭露当时统治者的残暴和蛮横,例如: 、 表现穷人对为富不仁者的不满,例如: 。(2)表现劳动人民生活的经验和智慧 告诫人们对恶人千万不能心慈手软的,例如: 。做好事也要看对象,以免上当受骗,例如: 。说明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规律性,不可违背规律,例如: 。(3)借助动物形象嘲讽人类缺点嘲笑吹牛皮说大话的,例如: 、 。讽刺好逸恶劳的,例如: 。 批评贪得无厌的,例如: 。3 伊索寓言往往简洁客观地叙述一个故事,最后以一句话画龙点睛的揭示_。4、伊索寓言大部分是_,少部分以_或_为主人公。动物寓言部分广泛采用_手法,表现了动物各自的习性。诸如豺狼的_,狐狸的_,狮子的_,山羊的_,都刻画地栩栩如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5伊索寓言在寓言结构上特点:伊索寓言这本世界上最古老的寓言集,篇幅短小,形式不拘,浅显的小故事中常常闪耀着智慧的光芒,爆发出机智的火花,蕴含着深刻的寓意。6伊索寓言在艺术上的特点:文字凝练,故事生动,想象丰富,饱含哲理,融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体。7、以伊索寓言为代表的古希腊寓言闪烁着智慧和民主的光芒,请你举出一个你最熟悉的寓言故事,并说出寓意。8、两只口袋寓意: 驴和狼寓意: 马和驴寓意: 狐狸和狗寓意: 衔肉的狗寓意: 古诗词鉴赏题的常见题型归类及应对策略 古诗词鉴赏题是 语文中经常出现的一种题型,纵观历年 试题不难发现,这类题目一般文字浅易,学生对考点也比较熟悉,但答题结果却年年失分严重。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答题不规范,容易漏掉一些要点,以致于只能“意会”而不能有效地“言传”。答题自然要根据试题的要求给出相应的答案,就古诗词鉴赏题而言,大体上可分为六种类型, (一)品味炼字或词类 应对策略(1)赏析字或词的答题格式:字义+句义 + 修辞作用+ 情感(意境、心情等) (2)换或改字或词的答题格式:先表态+所换词与原词的区别+原词的语境义+情感+用“某字”就没有这样的表达效果了,所以不能换或改。) (二)名句赏析类 应对策略 答题格式:句义 + 修辞作用+ 情感(意境、心情等)(三)意境类 应对策略(1)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2)注意要点: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古诗词鉴赏中景物特点常用词语恬淡闲适、安谧娴静、优美幽静、宁谧悠远、清幽明净、恬静优美 华美艳丽、明快高旷、热烈欢快、轻松活泼、欢快喜悦、生机勃勃清新自然、空灵悠远、朴素自然、清新明丽、淡雅幽远孤寂萧索、孤寂冷清、萧瑟凄凉、幽僻冷寂、空寂寥落、萧条荒凉、荒芜空旷 雄伟壮丽、辽阔苍凉、深远辽阔、雄浑悲壮、雄浑壮阔、苍茫辽远、苍凉悲壮、高远深邃)(四)主旨情感类 应对策略初中阶段所学诗歌情感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类:(1)送别诗 :以抒发依依不舍、离情、同情、祝福、情深意长勉励安慰的豁达为主。(2)思乡怀人诗:表达对家乡或亲人思念;游子羁旅愁思、漂泊在外(久戍边关、久宦在外)的孤独寂寞;闺中怀人、对丈夫的思念,离别的孤独寂寞之感为主。(3)山水田园诗(写景诗、闲适诗、咏物诗):表达赞美、热爱、喜爱生活或大自然;赞美、热爱祖国大好河山;表达寄情山水的隐逸之情;表达对田园、隐居生活向往之情;表达悠闲、闲适、恬淡心情;表达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显示自己的高洁品质或抒发怀才不遇的伤感之情;珍惜时光 、青春易逝的伤感;豪迈、乐观、积极、豁达;沉痛、悲愤、哀伤、悲凉、苦闷、忧愁、寂寞、孤独为主 。 (4) 爱国诗(战争或边塞诗):抒发爱国;为国尽忠、建功立业、报效朝廷;报国无门、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悲愤;久居边关思念亲人;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对和平向往为主。(5)民生诗:抒发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忧国忧民为主。 (6)怀古诗:以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表达昔盛今衰的感叹之情;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借古讽今的情怀,悲叹怀才不遇的感慨为主。(7)爱情诗:抒发爱情坚贞为主。)(五)描绘画面类 应对策略(1)找全景物、加修饰语,写明句意;联系上下文、关键词,展开联想和想象(忠实于原诗) 语言流畅生动(恰当运用修辞、形容词等)(2)、常见错误不会使用自己的语言,只是直接引用原诗句。 描摹景物时只是翻译,未加联想想象进行描绘。 (六)表达技巧类 应对策略要了解常见的表达技巧,它包括:(1)修辞方法,主要包括比喻、拟人、对偶、夸张、对比、比兴等;(2)表现手法(写作手法或艺术手法),主要包括托物言志、动静结合、虚实相间、小中见大、以乐写哀、烘托渲染、对比映衬、多角度描写等;(3)表达方式,主要有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抒情方式主要是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而间接抒情又包括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等。 七年级上册课外古诗鉴赏 七上5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1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 开头以神龟、螣蛇为喻,目的是什么?3赏析“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4“盈缩之期,不但在天”体现作者何种哲学思想?体现辩证的思维,即尊重自然规律:人总是要死,但在有限的生命里,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进取。 5曹操所云“养怡之福”指什么?一个人精神状态是最重要的,不应因年暮而消沉,而要“壮心不已”要有永不停止的理想追求和积极进取精神,永远乐观奋发,自强不息,保持思想上的青春。 6“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四句用了哪种表达方式?旨在告诉人们什么道理? 。 道理:旨在告诉人们:寿命的长短不完全听从自然规律的摆布,一个人如果保养得法,也可以延年益寿。从而推迟“暮年”的到来,去实现自己远大的理想和抱负。7最后两句文中作用?虽是乐府诗乐章末了因配乐需要所加的,但它也暗示了因东征乌桓胜利而感到的喜悦,不能说与正文无关。 七上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 写了哪些景物?2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 4赏析“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5赏析“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6“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流露出诗人怎样思想感情?七上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1 写了哪些景物?描绘了怎样的意境?2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描绘“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画面。4赏析“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 5赏析“深”字。写出了禅院中花木繁盛的样子,表现了禅院中幽深安静的环境。6为什么编者选取用“曲”而不用“竹”? “曲”,形容小路弯弯曲曲,层次很多,景致很深。而“竹”,表示小路被竹林掩映,没有“曲”表达的意境。所以编者选取用“曲”而不用“竹”。7诗的颔联后来简化为成语“ ”,常被用于题景,如杭州西湖的三潭印月、黄龙洞等,你认为这成语隐含了什么哲理? 要达到能够领悟妙道的胜境,先得走过一段曲折的道路。8描绘“山光悦耳鸟性,潭影空人心”的画面。 9赏析“山光悦耳鸟性,潭影空人心” 。 10 赏析“悦”和“空”。11末联表面上是进一步写禅院的幽静,实际上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末联表面上是进一步写禅院的幽静,实际上是以声静来衬写自己的心静,抒发自己万念俱寂的出世的思想感情。12“万籁此都寂”与“但余钟磬音”是否矛盾,为什么? 13诗的最后两句隐含的一个成语是 ,由这两句,我们很容易想起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的王维的诗句 , 。 七上8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1 写了哪些景物? 2“左迁”的意思是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杨花”象征什么?“子规啼”象征什么?有什么作用?作用:点名时令,渲染并烘托了暮春的特定节令和环境;也象征着飘零之感和离别之痛,渲染离别的氛围。二者都是以景衬情。4诗人在“杨花落尽子规啼”句里写了哪些景物?渲染了怎样的气氛?5赏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 七上夜雨寄北 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1 写了哪些景物?写出了诗人“今夜”怎样的心境?漂泊在外的孤寂、苦雨深秋的落寞、归期无期的无奈、见面共话的期盼。 2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第二句除写漂泊异乡时感知到的秋夜雨景之外,还暗示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暗示了诗人的羁旅之愁和不得归之苦,以及独听“巴山夜雨”而无人共语的郁闷、孤寂。4赏析“秋”字。点明了季节,同时也烘托了人物的心情。5赏析“涨”字。“涨”字,既写出巴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又表现诗人愁思之绵绵深重。6巴山夜雨秋涨池这句中诗人写雨有什么作用?渲染气氛,融情于景。 7“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两句诗是由当前 所激发出来的对未来 的憧憬。8这首诗表达作者思念亲友的思想感情,何当共剪西窗烛表达了 的心情 9“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诗人想到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想象将来与友人欢聚,共剪烛于西窗之下,向友人细细述说在巴山夜雨时思念友人的情景。诗人的感情中,今日的愁苦里夹杂着团聚时的欢乐。10三、四句明明写今日离情,却设想未来相逢,相逢之日再诉今日离情。诗人为何要这样写?这样就以未来的乐,反衬出今夜的苦,而今夜的苦又成了未来剪烛夜话的材料,增添了重聚时的欢乐。曲折深婉,含蓄隽永,余味无穷。11诗中“巴山夜雨”重复出现有何艺术效果?前一个是现在的夜雨,后一个是将来回味的夜雨。这样时空交错,回环往复,缠绵曲折。 人教版2013年七年级语文上册记叙文指导 一、阅读具体过程: 理解文章题目阅读文章看清文章后面试题按试题要求回头有重点地再看原文 答题。二、(一)1、概括主要内容对策:(1)六要素归纳法。记叙文一般包含有 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六要素。找出文中的六要素,并合理组织它们,这就是主要内容。格式:何时+何地+何人做了何事+结果怎样(2)题目扩展法。有的文章的题目能高度概括了文章的内容,对它稍加扩展充实,就得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3)段意合并法。把每段的段意连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如和时间赛跑一课运用这个方法就很好。(4)摘录句段法。有的文章中的总起、过渡句、重点段落概括了全文的大意。阅读时可直接引用或稍加整理,便可抓住主要内容。(5)取主舍次法。对写了几件事的文章,先分清事件的主次,然后根据主要的来概括它的主要内容。 2、概括文段中的具体事例 对策:一般先找出文段中具体事例的相关段落,再根据六要素归纳法概括。格式:何时+何地+何人做了何事+结果怎样(二)1 、分析人物形象对策:一是分析典型事例;二是对人物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方法的分析把握形象。2描写角度:正面描写(直接描写):直接对人物外貌描写(也叫肖像描写。描写人物容貌、衣着、姿态等 ) 、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对人物在一定的环境中的心理状态、精神面貌和内心活动进行的描写)、神态描写(对人的脸部表情描写)。突出或反映人物的性格特点或精神品质。侧面描写(间接描写):通过他人言行衬托人物的某种感情和性格特征。衬托或烘托人物的性格特点或精神品质。3、细节描写,也是刻画人物的一种重要方法,对于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环境和场面的细微末节所作的描写。(三)提炼中心、主题格式:本文通过(主要内容的概括)的叙述,表达(抒发、赞美、歌颂、揭露、鞭挞、反映)之情(四)1、理解字、词的含义第一步:解释这个词的本义、原义。第二步:思考这个词它的本义是在什么情况下(语言环境)使用的,而在短文中是在什么情况下使用的,有什么不同。第三步:通过对比思考这个词在文中的特殊作用、特殊含义、词语具有的感情。 2、理解文中特定语境中句子的含义。它包括三层意思: (1)表层意义,即字面意义。 (2)句内意义,即句子的语境意义(临时意义)。 (3)句外意义(言外之意、深层含义或哲理),即言在此而意在彼而产生的意义。 3、赏析字、词、句、段的作用对策:(1)找准恰当的角度。常用赏析角度:动词、形容词等人物描写侧面描写景物描写感官描写修辞手法语言生动或平实句段位置作用写作顺序表达方式(2)作用:主要从内容、思想感情(主旨)、性格、心情、气氛、情态、哲理等赏析。(五)环境描写类型: (1)景物描写(自然环境描写):描写自然景观如天气、季节、山川、湖海等自然景物作用 渲染气氛,烘托(衬托)人物心情。写出景物特点。突出(衬托)人物性格。借景抒情,抒发情感。交待时间 、地点、背景等。为下文作铺垫推动情节发展(2)社会环境:描写社会状况或者人物活动的场景和周围(室内)的布局、陈设(六)修辞手法及作用 注: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1) 比喻(是用某一具体、浅显、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说明另一种抽象、深奥、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方法)比喻由三部分构成:本体、喻体、比喻词。比喻分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形式。明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本体)如(喻词:像、似、若、犹、好像、仿佛)乙(喻体)。暗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是(喻词:成、变成、成为、当作、化作)乙。借喻:只出现喻体,本体与比喻词不出现。作用:形象生动地写出xx事物的xx特点 。 (2)比拟(借助丰富的想像,把物当成人来写,或把人当成物来写,或把甲物当成乙物来写。)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拟人(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思想、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 生动形象地写出xx事物的xx特点。 拟物:A把人比作物,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B把甲事物当成乙事物来写。(3) 夸张(对事物的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故意地夸大或缩小描绘的一种修辞方法) 作用:突出xx事物的xx特征 。(4) 排比(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和长度均类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 )作用:增强语势、加强语气, 强烈抒发情感(或增强表达效果或强调了xx对象xx特性)。(5)反复(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即根据表达需要,使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一再出现的方法即两个连续或间隔反复。)作用:强调、加强语气,强烈抒发情感。 还可以使 格式整齐有序,而又回环起伏,充满语言美。(6)设问(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或突出所说的内容,把它用问话的形式表示出来。即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即自问自答。)作用: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7)反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反问句中。)作用:强调了xx,加强语气,强烈抒发情感。(8)引用(引用现成的话(成语、诗句、格言、典故等)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分为明引和暗引两种。作用:使论据确凿充分,增强说服力,富启发性,而且语言精炼,含蓄典雅。(9)反语(即通常所说的“说反话”,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意,以说反话的方式加强表达效果。)作用:有的讽刺揭露,有的表示亲密友好的感情。(10)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有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借代种类: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全体、整体代部分。作用: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使文笔简洁精炼,语言富于变化和幽默感;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11)对偶(结构形式相同或相近,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对称排列起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作用:形式整齐,音韵和谐,语句整齐、意韵铿锵,互相映衬,互为补充。(12)互文(互辞):( 在古文中,把属于一个句子(或短语)的意思,分写到两个句子(或短语)里,解释时要把上下句的意思互相补足)作用:使文意委婉幽深; 使语句经济简练(13)对比(把两种对应的事物对照比较 )作用:突出人物的性格或特点。(14)双关(利用词的多义及同音(或音近)条件,有意使语句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作用:可使语言表达得含蓄、幽默,而且能加深语意,给人以深刻印象。(15)顶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