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语文导学案.doc_第1页
五年级下语文导学案.doc_第2页
五年级下语文导学案.doc_第3页
五年级下语文导学案.doc_第4页
五年级下语文导学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1、草原学校:福田小学 班 级:_ _ 小 组:_ _姓名:_ _ 日 期:_ _ 组 评: _ _【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 结合问题导学预习课文,根据要求在文中勾画圈注,借助工具书独立思考或小组合作完成。2、 根据预习或小组合作探究质疑,课上小组合作交流,答疑解惑。3、 为选做题,南瓜可以不做。【学习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词,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1、2自然段。【学习重、难点】 1、理解、体会“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2、感受草原之美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2、学习生字、新词。3、弄清课文顺序,重点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自主学习】1、看拼音写汉字。 tn shui jio tin y l mo 地( ) ( ) ( ) ( )ci s y li jn pio di w( ) ( ) ( )2、给多音字注音组词。( )( ) ( )( ) ( )( )蒙 ( )( ) 好 似( )( ) ( )( ) ( )( )【合作探究】1、这篇访问记按什么顺序记叙的? 说说访问的过程?2、研读第一自然段回答下面的问题:(1)读后一自然段,草原让我们感受最深的是什么?(2)课文第一自然段写作者初入草原时看到的景象。作者抓住哪些景色来写?为什么抓住这些景物来写? (3)、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这些景物的?边读边勾画重点句子。(4)、本自然段最后一句在这种境界里,作者产生了什么样的感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受?【当 堂 检 测】一、 辨字组词谈( )渲( )勤( )迂( ) 啼( )毯( )喧( )勒( )迁( ) 蹄( )二、判断下列句子是不是比喻句,是比喻句的打“ ”,不是的打“ ”1、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2、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 )3、我们唱起歌来,那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学习课文2-5自然段,体会草原静态的美和主人欢迎客人时的热烈、欢腾场面。2、使学生认识到祖国的草原不仅景色美,而且人更美。3、体会文中比喻句的内容及作用。【自主学习】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清鲜-( ) 愉快-( ) 惊叹-( ) 洒脱-( )响亮-( ) 热闹-( ) 明朗-( ) 勾勒-( )2、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哪些内容?【合作探究】1、研读第2自然段,体会“洒脱与好客”(1)作者初入草原,有什么感觉?后来草原环境有什么变化?从什么开始变化的?(2)作者为什么用一条彩虹比喻来欢迎远客的蒙族男女老少?(3)当主人见到客人时,草原的环境有什么变化?从课文中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2、研读第3-5自然段,感受“蒙汉情深”(1)、主人热情好客表现在哪些地方?画出表现蒙族人民热情好客的词句。(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蒙汉两族人民情谊很深?为什么“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3)、客人告别时的情景怎样?联系课文,说说对“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4)、课文哪些地方体现了蒙族人民的风俗习惯?【当 堂 检 测】一、依照例子写一写带有反义词的句子。1、 鄂温克姑娘戴着尖尖的帽子,既大方又羞涩。 2、 客人来了,顿时,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了。 一、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 这种境界,既_ _ _,又_ _ _,既_ _ _,又_ _ _ _ _ _ _在这种境界里,连骏马好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_ _ _ _ _ _ _2、草原一文的作者是我国著名作家、小说家、戏剧家_ _的作品。文章既写了草原的_ _ _的美,更写了草原的_ _ _ 美。“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话描绘了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的画面。课题:2*、丝绸之路学校:福田小学 班 级:_ _ 小 组:_ _姓名:_ _ 日 期:_ _ 组 评: _ _【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4、 结合问题导学预习课文,根据要求在文中勾画圈注,借助工具书独立思考或小组合作完成。5、 根据预习或小组合作探究质疑,课上小组合作交流,答疑解惑。6、 为选做题,南瓜可以不做。【学习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积累新词和优美的句子,搜集、交流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学习重点难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体会丝绸之路的重大作用和作者的表达方法。【自主学习】预习要求:1、正确、流利的自读课文,遍数不限。自评分2、给下面的字注音:匕 矗 作揖 奂 凿戎循 凹 袱 犀 3、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如生 ( )不绝 ( )其数 ( )欢迎丰富( ) 绫罗( ) 五彩( ) 崇山( )美( )美( ) ( )高( )爽 精神( )( )3、搜集有关“丝绸之路”的资料和故事。【合作探究】1、 丝绸之路给你怎样的印象,你是从文中哪些地方感受到的?2、为什么称作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有什么价值和意义?3、认真读读课文的开头、结尾,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并说说首尾与中间部分的联系。【当 堂 检 测】一、 根据查字典的知识填空。1、“凹”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 )再查音节( ),用部首查字法查( )部,它的第二画笔画名称是( )。2、“戎”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 )。再查音节( ),用部首查字法查( )部,再查( )画。二、按要求写词语。1、照例写象声词:丁零丁零 _ _ _ _ _ _ _ _ _2、列举五种张骞出使西域时中国传人中亚、西亚、欧洲的技术。_ _ _ _ _ _ _ _ _ _ _ _3、跟“看”有关的词语,如“凝望” _ _ _ _ _ _ _ 三、选词填空。挺立 屹立 矗立1、我们伟大的祖国( )在世界的东方。2、巨大的“工农兵雕像”( )在南京长江大桥的南侧。3、高高的白杨树( )在马路两旁。四、按要求改写句子。1、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改为反问句) 2、 一座古朴典雅的“丝绸之路”巨型雕像,矗立在西安市玉祥门外。(缩句) 3、 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每当人们凝望“丝绸之路” 巨型雕像,无不引起对往日商贸、文化繁荣的遐想。(改为肯定句) 课题:3、白杨学校:福田小学 班 级:_ _ 小 组:_ _姓名:_ _ 日 期:_ _ 组 评: _ _【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 结合问题导学预习课文,根据要求在文中勾画圈注,借助工具书独立思考或小组合作完成。2、 根据预习或小组合作探究质疑,课上小组合作交流,答疑解惑。3、 为选做题,南瓜可以不做。【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读写本课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段话。3、抓住重点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白杨树是特点和爸爸的心愿。4、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学习重点、难点】 1、理解爸爸借白杨表白心迹的有关句子,学习课文借物喻人表现方法,体会课文借白杨比喻边疆建设者的特点。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边疆建设者哪儿需要就在哪儿扎根作贡献的高贵品质。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初步感知课文,检查预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2学习课文的生字、新词。3、学习课文第一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重点、难点】1、学习课文的生字、新词。2、理清课文脉络,学习第一段,感受边疆环境恶劣。【自主学习】预习要求:1、正确、流利的自读课文,遍数不限。自评分2、自学课文生字,要求读准字音,熟记字形,并通过工具书或上下文理解下面新词的意思。浑黄一体: 人烟:高大挺秀: 表白:3、辨字组词。扶( )晰( )戎( )疆( ) 芒( )抚( )析( )戈( )缰( ) 茫( )4、查阅有关资料了解边疆建设者的故事、文艺作品、图片。了解当时的艰苦生活和劳动环境,感受建设者们开发西部时的豪情壮志。【合作探究】1、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 通读课文,想想大戈壁是什么样子的?把爸爸向孩子们介绍白杨的话划下来,体会这些话的意思。3、 你从哪些描写中,体会到大戈壁环境的恶劣?【当 堂 检 测】一、 看拼音写词语。qng x d sn f m ji sho ( ) ( ) ( ) ( ) xn jing xin r ch shn c zhung( ) ( ) ( ) ( )二、 填上适当的词语。 ( )的大戈壁 ( )的脸色 ( )的身影 ( )的枝干( )地闪过 ( )地抚摸 ( )地介绍 ( )地说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学习课文第4-16自然段,感受白杨的特点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边疆建设者无私奉献的精神3、背诵指定背诵的段落。【学习重点】1、理解爸爸借白杨表白心迹的有关句子,学习课文借物喻人表现方法,体会课文借白杨比喻边疆建设者的特点。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边疆建设者哪儿需要就在哪儿扎根作贡献的高贵品质。【学习难点】 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自主学习】1、听写本课生字新词,同桌互相批阅、反馈,强调错误较多的字、词,交流识字的方法。2、读课文思考,体会白杨的特点,并勾画描写白杨的句子。3、课文以“白杨”为题,为什么却大篇幅描写爸爸与作者兄妹的对话?【合作探究】1、从爸爸介绍白杨的话里可以看出白杨有哪些特点?2、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爸爸“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4、 课文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找出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仔细体会体会。【当 堂 检 测】一、写下列词语的反义词和近义词。反义词:软弱( )和蔼( )笔直( )清晰( )动摇( )近义词:争辩( )表明( )发呆( )清晰( )分辨( )一、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 课文的最后一句话中“一棵高大的白杨树”实际上指的是( )“几棵小树”指的是( );“风沙”指的是( )。2、 本课中作者描写白杨树,实际上赞扬了_ _ _。这种写法很新颖,能够引人入胜。这种方法叫做_ _ _。白杨的品格,正是_ _ _的品格。小白杨迎着风沙成长,也正是边疆建设者对_ _ _ _的期待。由此可见:“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这句话中,“表白”本指_ _ _ _ _ _ _。爸爸介绍白杨树的目的实际上是通过介绍白杨树表白了很多边疆建设者的心愿: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课题: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学校:福田小学 班 级:_ _ 小 组:_ _姓名:_ _ 日 期:_ _ 组 评: _ _【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结合问题导学预习课文,根据要求在文中勾画圈注,借助工具书独立思考或小组合作完成。2、根据预习或小组合作探究质疑,课上小组合作交流,答疑解惑。3、为选做题,南瓜可以不做。【学习目标】1、认识14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修建青藏铁路的重要意义,感受建设者无私奉献、乐观向上和科学创新的精神。继续增加对西部大开发的了解。3、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体会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学习重、难点】 1、重点:把握主要内容,弄清建设者们是如何克服复杂冰冻土层、恶劣天气和极度缺氧这些困难的,并从中感受新一代建设者克服困难的决心与顽强毅力。2、难点:修建风火山隧道中的施工困难及科技攻关的方法。【自主学习】1、正确、流利的自读课文,遍数不限。自评分2、自学课文的生字,要求读准字音,熟记字形,并通过工具书或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银装素裹: 七零八落:不翼而飞: 劈头盖脸:杯水车薪: 废寝忘食: 3搜集西部大开发的资料、认识青藏铁路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地位和重要意义。【合作探究】1、 默读课文,说说青藏铁路是一条怎样的铁路?2、 建设者们在修建青藏铁路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克服的?【当 堂 检 测】一、 辨字组词。隧( )妖( )郊( )胁( )逞( )遂( )娇( )效( )协( )程( )狰( )狞( )扯( )械( )睁( )拧( )趾( )诫( )二、 把词语补充完整。严阵( )( ) ( )装( )裹 分外( )( ) 七零( )( )不( )而( ) ( )水车( ) ( )( )忘食 ( )料不( )课题:语文园地一学校:福田小学 班 级:_ _ 小 组:_ _姓名:_ _ 日 期:_ _ 组 评: _ _【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 结合问题导学预习课文,根据要求在文中勾画圈注,借助工具书独立思考或小组合作完成。2、根据预习或小组合作探究质疑,课上小组合作交流,答疑解惑。3、 为选做题,南瓜可以不做。【学习目标】1、通过同学之间的口语交际,增强学生与他人交流沟通的能力。2通过活动的策划、组织,训练学生思维以及语言表达能力。3、通过交流与讨论,发现作文的不足之处并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学习重、难点】 1、在口语交际中理清思路,学会表达。2、把自己的设想及策划有条理地写出来。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一、教师介绍一些遥远地方小学的情况及他们对朋友的渴望,激发学生参加“手拉手”活动的热情。二、自主、合作、探究:1、提出讨论要求,小组讨论后进行策划。2、小组成员作好明确分工。3、制作一份小组讨论记录表三、展示汇报第二、三课时 习作一、复习书信的格式二、延续口语交际的内容,把学生他了的结果及真实想法写下来。三、小组内读一读、评一评、改一改。第四、五课时 回顾 拓展一一、 学习“交流平台”,加深对西部的感受,体会草原和白杨在写法上的特点。二、 学习“日积月累”的古诗:1、有感情地朗读诗句,理解诗句的意思。2、汇报对诗句的理解。3、熟读成诵。三、学习“趣味语文”。1、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体会古诗的趣味性。2、品读古诗中的诗和词。3、把凉州词的原诗背诵下来。【当 堂 检 测】一、看拼音写字词。Xun rn l mo xu s ch l wi ( ) ( ) ( ) ( ) ( ) fn bin ch zu ci s y li jn pio di w ( ) ( ) ( ) ( )yn zhung s gu mi n mi un fi qn wng sh ( ) ( ) ( )二、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并选填入句中。严( )以( ) 始( )( )及 ( )( )素裹 ( )水车( ) 废( )忘( ) 美( )美( ) 一碧( )( ) ( )飘( )舞 不( )而( ) 翠色( )( ) ( )( )峻岭 ( )( )一体1、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好一派( )的世界。2、大敌进犯,我军( ),决一死战。3、一进实验室,爸爸就( )地忙工作,我和妈妈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三、根据意思写词语。1、形容艺术形象非常生动逼真,像活的一样。 ( )2、水势广大的样子,形容声势壮阔广大。 ( )3、颜色繁多,非常好看。 ( )4、形容房屋等高端华丽。 ( )5、高大陡峭的山岭。 ( )6、都是浑浊的黄色,分不出界限。 ( )7、高大笔直,挺拔秀丽超出一般。 ( )四、按要求写句子。1、祖国的西部有美丽的自然风光。(缩句) 2、展开翅膀的两只鸽子向蓝天飞去。(修改病句) 3、小白杨正在成长。(把句子写生动、具体) 三、 仿写比喻句。例: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老牛: 禾苗: 圆月: 课题:5、古诗词三首学校:福田小学 班 级:_ _ 小 组:_ _姓名:_ _ 日 期:_ _ 组 评: _ _【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结合问题导学预习课文,根据要求在文中勾画圈注,借助工具书独立思考或小组合作完成。2、根据预习或小组合作探究质疑,课上小组合作交流,答疑解惑。3、为选做题,南瓜可以不做。第一课时 牧童【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7个生字,正确、流利朗读、背诵古诗。2理解词中字词的意思以及整首词的意思。3想象词所描绘的情景,并在说的基础上写下来。【学习重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牧童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思想感情。【自主学习】预习要求:1、正确、流利的自读诗歌,遍数不限。自评分2、自学古诗的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要求读准字音,熟记字形,并通过工具书或上下文理解古诗的意思。生字注音、组词:牧 ( ) 蓑 ( )多音字注音、组词:铺 ( ) 横 ( ) ( ) ( )3、通过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的方法理解古诗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意思。4、大家听说过“八仙过海”的故事吗?知道“八仙”是哪八个人吗?我的自学感想:【合作探究】 一、初读古诗,梳理字词,初晓诗意。1、自由读古诗,读通顺,读流利。2、小组齐读古诗、互评、互相正音。(注意强调“蓑”字的读音和写法)3、再自由读诗,把不理解的词语勾画出来。铺 弄 饱饭 蓑衣 卧月明 4、说说这首诗的大概意思。二、读想结合,感受情趣。1、朗读古诗前两句,想想牧童悠然弄笛的情景。做换字游戏,感受“弄”字的巧妙。2、朗读古诗后两句,讨论牧童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3、用自己的话描绘古诗内容。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三、指导朗读、背诵。我来闯关:一、默写古诗。二、填一对适当的反义词。1、这季节不( )不( ),很合适游泳。2、这衣橱不( )不( ),取书和放书都很方便。3、这布料不( )不( ),合适妈妈做两件衣服。4、衣服做得不( )不( ),正合身。 第二课时 舟过安仁【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诗。2理解诗句的意思。3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情景。4用画的方式自由表达所想象的诗冲情景。【学习重难点】以读解意,以画悟情。【自主学习】1、正确、流利的自读这首古诗,遍数不限。自评分2、通过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的方法理解古诗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意思。生字注音、组词:篙 ( )棹 ( )遮 ( )3、自学古诗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要求读准字音,熟记字形,并通过工具书或上下文理解新词的意思。4、了解古诗的背景知识,诗人杨万里的生平及代表诗作,搜集他写的古诗。我的自学感想:【合作探究】 一、初读感知。1自由朗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正确这首诗。(注意强调读准字音:篙、棹)2小组赛读,看谁把这首诗读得最准,最流利。3自读理解,借助课后注释或结合插图理解诗句意思,划出不理解的词语、句子。4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已读懂的诗句、解决不理解的问题。篙: 棹: 怪生: 遮头: 使风: 5汇报交流,小组指派代表交流,疏通整首诗的意思。二、细读品情。1自由读诗,边读边在脑海中想象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小组内交流,互相说说你所想象的画面。3班上交流描述画面。(把想象的画面说具体、说生动)4用彩色笔把想象的画面画出来,再把想对两个顽皮的孩子说的话写在下面。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三、朗读、背诵。我来闯关:一、默写古诗。二、修改病句。1、我的家乡是山东人。2、游泳运动员打破了一次又一次世界纪录。3、麦子已经成熟了,真是丰收在望。4、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她改进了自己的缺点。 第三课时 清平乐村居【学习目标】1初步了解词的有关知识。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3理解这首词的意思。4想象这首词所描绘的田园生活的情景。【学习重难点】感悟词中田园生活的美好,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自主学习】1、正确、流利的自读这首古词,遍数不限。自评分2、通过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的方法理解古词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词的意思。生字注音、组词:媪 ( )醉 ( )媚 ( ) 锄 ( )剥 ( ) ( ) 3、自学课文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要求读准字音,熟记字形,并通过工具书或上下文理解新词的意思。4、了解古词的背景知识,词作者辛弃疾的生平及代表诗作,搜集他写的古诗词。我的自学感想:【合作探究】 一、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解题:“清平乐”是词牌名,并不是题目。词是诗歌的一个种类,因为句子长短不一,所以也称“长短句”。古代的词,都可以伴乐歌唱,词的曲调名称叫词牌。“清平乐”的“乐”要读成“yu”,清平乐本来是一种音乐歌曲,后来才用来当做词牌。“村居”才是这首词的题目,意思是“农村闲居的人家”。清平乐村居这首词是南宋爱国诗人辛弃疾的描写农村生活的著名作品。2自由读词,注意读准字音。3全班齐读,男女生赛读,同桌互读。4且读且点评,读出韵律节奏。5自主理解词语意思,自由汇报自己第一次读课文的收获,解释重点词语:茅檐: 醉里: 吴音: 相媚好: 翁媪: 锄豆: 无赖: 6小组合作,结合插图和注释,疏通句子意思。二、细读悟情。1老夫妻在聊些什么?让他们沉醉的仅仅是酒吗?2孩子们在做什么?他们可爱吗?三、朗读、背诵。我来闯关:一、默写这首词。二、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1、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2、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3、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知识延伸:你还知道哪些描写儿童的诗,请读给大家听听。课题:6、冬阳童年骆驼队学校:福田小学 班 级:_ _ 小 组:_ _姓名:_ _ 日 期:_ _ 组 评: _ _【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结合问题导学预习课文,根据要求在文中勾画圈注,借助工具书独立思考或小组合作完成。2、根据预习或小组合作探究质疑,课上小组合作交流,答疑解惑。3、为选做题,南瓜可以不做。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学习生字、新词。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基本读懂课文,感受作者对童年的怀念之情。【学习重难点】 学习生字、新词,把握课文内容,整体感受作者对童年的怀念之情。【自主学习】预习要求:1、正确、流利的自读课文,遍数不限。自评分2、自学课文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要求读准字音,熟记字形,并通过工具书或上下文理解新词的意思。(1)、注音:毡 御 咀 嚼 漠 寞 袄 袍 傻 (2)、比一比,在组词漠( ) 袍( ) 袄( ) 毡( )寞( ) 跑( ) 妖( ) 毯( )摸( ) 泡( ) 御( ) 咀( )模( ) 炮( ) 卸( ) 沮( )狙( )3、了解课文主要内容,说说作者心头浮现出哪些童年的往事?4、读林海音的城南旧事和高尔基的童年,这两本书都非常的棒,大家可别错过了这两本好书。我的自学感想:【合作探究】一、展示互动,检查预习。(主要是学生疑惑或错误较多的地方)1、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解决认读词语和朗读课文的要求。正确读本课3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掌握“毡帽、御煤”等11个词语。2、检查预习达标情况,交流自己学习字词的心得。二、自由畅读,步入童年。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准课文中的生字和新词。2.说说课文按什么顺序写了童年时的哪些事情?朗读相应的部分。3.再读课文,觉得最好玩,最有趣,最有意思的部分多读几遍。 三、深入阅读,品味童年。1.作者的童年生活中最有意思是什么?在课文中画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2.课堂交流,随机指导。我 来 闯 关一、根据课文填空。1课文是按_的顺序,描写了_、_、_、_四个童年片段,表达了作者_的思想感情。2课文冬阳童年骆驼队是小说 的序言,它的作者是著名女作家_,我们已经学过她的作品 等。二、让词语对号入座。缓缓慢慢默默1我( )地想,( )地写,又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又听见( )悦耳的驼铃声。情趣趣味兴趣2我小时候对骆驼充满了( ),猜想骆驼戴铃铛是因为想增加一些行路的( )。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读懂课文,了解作者童年时对骆驼的关注,想象课文描写的童年生活画面。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通过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学习重点】从作者忆童年生活的几个片断中体会童趣,感受作者的怀念之情。【学习难点】理解课文最后两段。【自主学习】一、回忆往事,走进童年。小时侯你都做过哪些有意思的事?二、回忆课文,感知童年。快速浏览课文,回忆课文围绕骆驼队,写了作者童年生活的哪几件事?【合作探究】一、直奔趣事,品悟童年。1、在这四件事中,你觉得哪件事最有意思?请认真默读课文,勾画相关语句,并在旁边用一二句话或一二个词写出自己的体会。2、学生交流:说一说你觉得最有意思的地方。二、读文悟情,怀念童年。1、总结过渡:刚才我们一起走进林海音的童年,感受到了童年的美好,在童年里可以漫无边际的遐想,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人长大了,这些事不能再做了,如果你是林海音,此时心里有一种什么感觉?你从“夏天过去不会再做了”这段话中又体会到了什么呢?2、请你用一、二句话来赞美一下美好的童年。我来闯关老师教给我,要学骆驼,沉得住气。看它从不着急,慢慢地走,总会到的;慢慢地嚼,总会吃饱的。骆驼队伍过来时,你会知道,打头儿的那一匹,长脖子底下总会系着一个铃铛,走起来,铛、铛、铛地响。“为什么要系一个铃铛?”我懂的事就要问一问。爸爸告诉我,骆驼很怕狼,戴上了铃铛,狼听见铃铛的声音,就不敢侵犯了。我的幼稚心灵中却充满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我对爸爸说:“不是的,爸!它们软软的脚掌走在软软的沙漠上,没有一点点声音,您不是说,它们走上三天三夜都不喝一口水,只是不声不响地咀嚼着从胃里倒出来的食物吗?一定是拉骆驼的人,耐不住那长途寂寞的旅程,才给骆驼戴上了铃铛,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幼稚( )寂寞( )不声不响( )2用“_”画出文中具体描写“骆驼沉得住气”的句子。3关于骆驼队伍中打头儿的骆驼脖子底下为什么要系一个铃铛,爸爸认为_,而文中的“我”认为_。4你觉得文中“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拓展延伸:说童年童年是美好的,光阴是宝贵的,这正是这篇课文要向我们诉说的。而你此时是不是也想起了自己许多有趣的经历呢?课题:7*、祖父的园子学校:福田小学 班 级:_ _ 小 组:_ _姓名:_ _ 日 期:_ _ 组 评: _ _【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结合问题导学预习课文,根据要求在文中勾画圈注借助工具书独立思考或小组合作完成。2、根据预习或小组合作探究质疑,课上小组合作交流,答疑解惑。3、为选做题,C层可以不做。【学习目标】1会认读“蚂蚱,樱桃,蚌壳,瞎闹,倭瓜,水瓢,圆滚滚”等词语,通过查字典,并结合课文理解不懂的词语。2仔细阅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出“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情趣3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 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作者当时的感受。【学习重点】体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学习难点】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情。【自主学习】预习要求:1、正确、流利的自读课文,遍数不限。自评分2、自学课文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要求读准字音,熟记字形,并通过工具书或上下文理解新词的意思。(1)注音:蚱嗡啃樱蚌嘟 倭 瓢 (2)比一比,再组词。碟( )飘( )愉( )啃( )烁( )蝶( )漂( )榆( )肯( )砾( )谍( )瓢( )渝( )恳( )乐( )3、读课文,用横线划出作者回忆了童年时在祖父的园子里经历的哪些场景?4、阅读萧红的呼兰河传。我的自学感想:【合作探究】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2勾画生字新词,注意读准字音。通过查阅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同桌交流等方法理解文中部分词语。3小组讨论:作者回忆了童年时在祖父的园子里经历的哪些场景?4交流课文主要内容。二、细读品味,体会文意。(一)走进“园子”,感受童年的趣事。1在祖父的园子里,有一位小女孩,她顽皮可爱,读文章相关段落,标出她做的哪些趣事,认真体会。2交流:你觉得哪件事最有趣?(二)走近祖父,体会祖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