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82009学年上学年期末质量评测八年级语文试题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本大题含l7小题,其中I6小题,每小题2分,第7小题8分,共20分) 1.“灾难无情人有情”。请你从下面的两句话中任选一句,用正楷书写在格子里送给四川地震灾区的同胞。 (1)真情无疆界,大爱越时空。 (2)我们手牵手,风雨一起走。2.下列二组词语中,每一组都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I)惬意 惆怅 消声匿迹 脍炙人口 (2)蜿蜒 亵渎 融汇贯通 走投无路 (1)_ 改为 _ (2) _改为_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35题。 只要有一方泥土,一缕阳光,树便可以成长。那种成长是自然而从容的,我们丝毫看不见它们是怎样长大的。其实,那突然冒出来的一片嫩叶,那不经意间多出来的一根枝条,无不说明它们确确实实在成长着。它们长得自自然然,心平气和。夜晚,它们聆听星星的喃喃低语;白天,它们分享小鸟的点点喜悦。它们在清风中歌唱,在_, 在_,它们快乐地成长着。有一天,我们猛然发现那些树长得又高又壮,绿影婆娑,它们已经成材了。成了材的树,能做衣橱的,我们便取去做衣橱;能用来造房子的,我们便用来造房子。即使是那些飘落的叶子,却可以当作肥料。没有人说哪一棵树是没有用的。 对于我们的孩子,都是一棵棵正在成长的树。让孩子们像树那样成长,多好!3.请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上拼音。 一缕 ( ) 嫩叶 ( ) 婆娑 ( )衣橱( ) 4.语段中有两处语病,请找出一处加以修改。(不抄原句,直接写修改后的句子) _。5.根据语境,在语段的横线处填写恰当的语句,使它与前面一句语意连贯,句式相同。在_ ;在_。 6请对下列诗句的最后两句作简要赏析。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赏析:_。7按要求默写 (1)陆游游山西村中描写农村变化万千的自然风光而又有一定哲理的句子:_,_。(2)“水”是大自然的精灵。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含有“水”字的句子,请你任意写出连续的两句:_,_。 (3)杜甫借花鸟抒悲痛之情:“_,_。”(春望);弃官离职之时,龚自珍借落花吟报国之志:“_,_。”( 己亥杂诗)。二、语文综合运用(本大题含第 8小题,共6分) 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四川省汶川地区发生里氏8级强烈地震。为支援灾区,学校团委准备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一次募捐活动。请你完成下面三项任务。8.(1)募捐现场的一块展板上有下面两则材料,为了向前来参加募捐活动的同学做介绍,团委书记请你概括这两则材料的主要信息。(2 分)【材料一】震后不到l小时,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就抗震救灾作出重要指示;震后不到2小时,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飞赴灾区。随即,全国各地积极行动起来,捐款捐物,支援灾区。据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统计:5月24日,各界捐款赠物总计261.01亿元;5月28日,各界捐款赠物总计347.87亿元;6月2日,各界捐款赠物总计417.42亿元。【材料二】各界支援灾区物资统计表(累计)时间帐篷(万顶)被子(万床)衣物(万件)燃油(万吨)煤炭(万吨)5 月24 日44.814241.9347330.452633.672.35 月28 日60.19386.61875.73481016 月2 日71.29441.121153.8265135(数据来源于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答:(1)_(2)募捐活动中,学校广播站小记者采访你,请你对在地震中失去校园的同龄人说几句安慰和鼓励的话。(用上“素不相识”“自强不息”两个词)(2分)亲爱的同学:_。(3)募捐活动结束后,学生会宣传委员准备写一份这次活动的纪实报道。下面是围绕“情系灾区”这一主题所写的报道草稿,请你将其中不必要的两个句子挑出来。(将句子的序号填入下面的横线处)(2分)由学校团委筹办的“情系灾区”募捐活动日前在学校礼堂举行。团委书记就这次募捐活动的意义进行了动员。他号召大家行动起来,伸出双手,献出爱心,积极参加募捐活动。在募捐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同学们自觉遵守会场纪律。学校领导、班主任老师和团委的学生干部带头捐款。接着,同学们纷纷拿出自己平日的积蓄放入捐款箱。学校广播站的小记者就这次募捐活动进行了现场采访。募捐活动结束后,八年级一班的部分同学留下来打扫了会场。不必要的句子是:第_句 和 第_句三、阅读(本大题含923小题,共34分) (一) 阅读记承天寺夜游,完成913小题,共9分。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念无与为乐者(念: ) 相与步于中庭(相与: )盖竹柏影也(盖 )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翻译: _ 11. 根据选文内容填空。(2分)文中运用了_的修辞方法描绘庭院月色,把_、_ 比做君子,比做好友,苏轼在这里_抒情,表达了他和张怀民的深厚友谊。12表现作者自嘲的句子是_(用原文回答)。(1分)13.文人雅士,善借月抒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如霜月色,引发李白思乡之苦;“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似钩弯月,触动李后主亡国之痛;此文中,苏东坡如何巧喻月色?又表达了怎样的心情呢?(2分)答:_(二)(1417小题,共10分) 海上花园里的生态杀手厦门是一座风光旖旎的“海上花园”,先贤曾诗赞其“一城如花半倚石,万点青山拥海来”。然而,这座林木茂密,花卉缤纷的“海上花园”,却时常有外来生态杀手伺机侵入。“猫爪藤”和“加拿大一枝黄花”就是两个有着美丽面孔的外来生态杀手。猫爪藤是多年生木质藤本植物,因其叶子顶端长有吸附能力很强、酷似猫爪的三枚小钩状卷须而得名。160多年前,猫爪藤作为观赏性植物从原产地美洲引入厦门。想当初,红砖楼房外,常绿的猫爪藤沿着庭园栅栏疏密有间地攀爬着,鹅黄色的花不时从青藤间探出,确也是一道风景。但随着时光的推移,猫爪藤便渐渐暴露出其生态杀手的真面目。繁殖能力极其旺盛的猫爪藤,借助强劲的海风将其种子四处传播。生根发芽之后,不仅其发达的根系会疯狂地与其它植物争夺养分,而且坚硬、锋利的“猫爪”还能紧紧抓住树皮往上攀爬,以层层叠叠的茎、叶构成网状“藤罩”遮盖整个树冠,使树木因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而枯死;而后它再向四周扩散,攀援周围的其它树木并覆盖,最终导致成片的树林死亡。在厦门市受猫爪藤危害较重的鼓浪屿,许多古树名木被猫爪藤裹缠得面目全非、惨不忍睹。猫爪藤的胡作非为让人忍无可忍,但铲除猫爪藤却并非易事。猫爪藤的根扎进地下40厘米左右,与其它树木的根纠缠在一起,难于斩除,而且猫爪藤还有贮藏着丰富养分的块根,即使把地面的藤蔓统统割掉,它很快又能长出新芽。上个世纪90年代初鼓浪屿就开始清理猫爪藤,到2004年7月清理面积已达12万多平方米。尽管如此,形势仍不容乐观,要防止猫爪藤重新在鼓浪屿蔓延显然还需要旷日持久的艰苦斗争。“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容貌比“猫爪藤”更姣美。它有着小向日葵般的花梗和鸡冠般的黄穗,与其他名花相配非常好看。这种花原产于北美,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超强的繁殖能力,平均每株可产生2万多粒种子,经风、鸟等途径向四周扩散,只需3年时间就能迅速成片。生长过程中和其它植物争光、争肥,肆意排挤其它植物,最后导致在它生长区域里的其它植物一律消亡。1985年引进后短短几十年间,这种花已在许多省市泛滥成灾。上海的一项调查表明,现在这种花在上海的繁殖面积已占调查面积的54.3%,近20年来上海已有30多种土著植物因这种花的排挤而消亡。前一两年,“加拿大一枝黄花”也悄悄潜入厦门。2005年,厦门市有关部门组织经过调查,发现东孚、集美等地有五、六个场(圃)种植这种花,种植历史有1年以上,面积约200亩;而厦门市的花店一般也都有销售这种花。所幸,在调查中尚未发现大面积野生存活的“加拿大一枝黄花”。“猫爪藤”和“加拿大一枝黄花”当初都是作为观赏性植物被有意引进的。在引种地区,这些植物不再受原产地各种天敌的威胁,生长的环境阻力变小,繁殖速度极快,最终成了生态杀手,对本土植物的多样性构成严重威胁。“猫爪藤”和“加拿大一枝黄花”带给本土植物的是生存的危机,带给厦门人的则是深沉的思考。14通读全文,把握事物特征:(4分) (1)从文中摘录表现“猫爪藤”和“加拿大一枝黄花”美丽面孔的语句各一句。(1分)“猫爪藤”:_“加拿大一枝黄花”:_(2)用自己的话说说,本文为什么用“生态杀手”一词来称呼“猫爪藤”和“加拿大一枝黄花”?(2分)_(3)选文主要的说明方法是:_。(1分)15有人认为,文章第段和第段的划线处都以鼓浪屿为例,显得累赘,可删掉其中一处。你是否认同他的看法?你的理由是什么?(2分)_16从下面句子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语言准确性的词语,然后结合语境分析该词语的表达效果。(2分)所幸,在调查中尚未发现大面积野生存活的“加拿大一枝黄花”。_17文章结尾说“猫爪藤和加拿大一枝黄花带给本土植物的是生存的危机,带给厦门人的则是深沉的思考”。下面链接的是几位市民颇有代表性的想法,你赞同哪一位市民的想法呢?请具体说说理由。(2分)【市民甲】可采用“生物防治法”,引进天敌,治理“猫爪藤”和“加拿大一枝黄花”。【市民乙】应保护和培植本土植物,不要盲目引进外来植物,以维持本土植物多样性。【市民丙】应尽早建立外来生物入侵的预警机制,早防早控,确保生态系统安全。_(三)(1823小题,共15分)两片秋叶 我悲秋,我亦恋秋。 秋意渐浓,一阵风过,光秃秃的树干上颤颤地缀着几片不肯离去的枯叶,瑟缩地打着旋儿。倏地,一片落叶飘进了我摊开的书页。颜色黑黄,边儿早已碎败,身子蜷曲着,不知被什么虫子咬得满是疮洞。我突然想到愁,不正是心上搁了个秋吗? 每当第一片落叶从浓密的绿中飘飞下来,每当凉凉的秋雨无声地润湿了我的窗帘。那种夹杂着甜味的秋就袭上来,牵出一线忧思。唇边也会滑出一声长长的“唉”,落进心底,化作一缕莫名的悲哀。 有一阵风过,叶儿在书页上颤了颤,想要飞去,我捂住了它,想把它嵌入书中,又觉得摊开的这本书词语太热,容不得这冰冷的形体,须得另寻一本。 从枕旁的书堆上取到一封未拆的信,想是同寝室的给带回来搁在那儿的,一看那刚劲的字,立刻就像看到了那双闪亮的眼睛,一股热热的生命的力量关不住般地从那里面溢了出来。于是,我的搁上了秋的心顿然感到一阵麻酥酥的暖意。他是我最要好的大学同学,深深挚爱着大山大学毕业时,放弃了待遇优厚的工作职位,毅然选择了大山。 拆开封口,抽出信来,一片红红的什么被带了出来掉在地上定睛一看,腾地涌起一股热,热,从心窝里往外冒的热那是一片火一般红的枫叶。 我木然地站着,下意识地将两片秋叶搁在一处。顿时,那片枯叶在红枫的映照下愈发显露出它的可憎可怜!我迷惘起来,自己先前为何竟会产生了要将这片已枯死的冷了人心的叶儿珍藏起来的雅兴! “你爱这大山的红枫吗?”那双洋溢着炽热生命力的眼睛好像在信中盯住我说,“是的,它也坠落于肃杀的秋风之中,然而,它却是拼尽了热,将自身烧得通红,用自己最后的生命,给寒冷的世界装点上一片红于二月花的色彩” 我慢慢觉得,心上搁个秋,并不尽是愁。因为,即使到了秋,不是也还有这烧红的枫叶吗? 我于是将那片枯叶弹出窗外,将那片来自大山的红枫嵌进了书页。 (选自阅读与鉴赏,有改动)18本文以两片秋叶为线索,写出了“我”情感变化的过程,这一过程是:(用文中原句回答) _。(2分)19作者笔下的两片秋叶各自具有怎样的特点?(2分)第一片:_第二片:_20作者写第二片秋叶时,由物及人,向我们展示了赠叶者怎样的精神世界?(2分)答:_ 21请把你对“我于是将那片枯叶弹出窗外,将那片来自大山的红枫嵌进了书页”这句话的理解写在下面,加点字“弹”和“嵌”能否调换,为什么? (4分)答:_ 22作者将两片秋叶放在一起写有什么好处?(2分)答:_23. 20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句中“热”的含义。(3分) “定睛一看,腾地涌起一股热,热,从心窝里往外冒的热那是一片火一般红的枫叶。”_。 四、写作(本大题含第24小题,40分) 24作文(40分) 下面两道作文题,请任选一题作文题目一: 按下面的提示和要求选题作文。生活中,有些事情看起来很困难,但只要你愿意去做,就会觉得其实很简单;有些事情看起来很容易,但做起来却不简单。相信你也有类似的体验。请你先从下面两道作文题中选择其中一道,在横线上填入合适的词语(如“拥有幸福”、“拒绝诱惑”、“关爱他人”、“为人父母”),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题目:(1)_很简单 (2)_不简单 题目二:大自然中的万事万物,都会表达自己。花儿开放,鱼儿戏水,鸟儿鸣叫,都在传递某种信息。人类更是如此,生活中随时随地可能都需要我们表达自己的意思。但是,即便是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机,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效果就会不同。而有时不同的表达方式,也可能产生相同的效果读了这段文字,你想到了什么?有何感受请以“表达”为话题,自选角度,自定文体,自拟题目作文。要求:1不限文体(诗歌除外)。2不少于600字。 3作文中不能出现考生所在地地名、真实姓名及学校校名。 20082009学年上学年期末质量评测八年级语文试题八年级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语文积累与运用:1 错一字扣l分,间架结构不合理酌情扣051分,扣完2分为止。2(1)消改为销 (2) 汇改为会 3 l nn su ch4.(1)即使是那些飘落的叶子,也可以当作肥料。(把原句中的“却”改为“也”) (2)我们的孩子,都是一棵棵正在成长的树。(删去原句中的“对于”一词,改对一句即可)5.示例:细雨中舞蹈 阳光下交谈(语意连贯、句式相同即可)6本诗最后两句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月亮人格化。在诗人笔下,无知无情的明月成了善解人意的知心人,她带去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牵挂之情。诗句想象丰富、意境新颖,令人回味无穷。(说出一点即可)7.(1)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2)示例: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闻水声,如鸣配环。(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凡错、漏、增字该小题不得分)二、语文综合运用 8.答案示例:(1)举国上下积极行动,支援灾区的钱物越来越多。(2) 答案示例:地震使你们的学校成了一片废墟,但有全国人民的支援,相信不久就会有更加美丽的校园出现在你们的面前。虽然我们素不相识,但我和你们的心是连在一起的。灾难并不可怕,你们要振奋精神,自强不息,重新开始新的生活。(针对“失去校园的同龄人”,合理使用两个词语)。(3)不必要的句子是: 三、阅读 (一) 9. 念:想 。 相与:一同,共同 。 盖:表示推测 。 但:只,只是10.月光照在院中,如积水一般清明澄澈,水中藻、荇交错纵横,原来是竹子和松柏的影子。11. 比喻 竹、柏 借景。 1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3.文中苏东坡将月色比喻成一泓空明的积水,又将松柏影比喻成水中藻、荇。(答将月色比喻成一泓空明的积水即可给分);表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情:既有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又有赞赏自己与朋友情趣高雅的悠然自得等。 (二) 14(1)例如:猫爪藤常绿的猫爪藤沿着庭园栅栏疏密有间地攀爬着,鹅黄色的花不时从青藤间探出。 加拿大一枝黄花它有着小向日葵般的花梗和鸡冠般的黄穗,与其他名花相配非常好看。(2)例如:(生态杀手指的是毁灭别的生物的某一物种)。“猫爪藤”和“加拿大一枝黄花”自从引进本土后,由于缺少了原产地的天敌,繁殖过快,与本土植物争地、争肥、争光、争水,挤占本土植物的生存空间,造成本土植物灭绝,而且“猫爪藤”和“加拿大一枝黄花”一旦泛滥成灾则极难清除,所以称它们为“生态杀手”。(3)分类别、列数字。15不赞同。第段举鼓浪屿为例,能具体说明猫爪藤对其他树木造成的严重危害;第段举鼓浪屿为例,则能具体说明猫爪藤极难清除。两处虽都以鼓浪屿为例,但具体的说明作用却不相同。16例一:“大面积”一词从范围上加以限制,表明不排除在小范围内有野生存活的“加拿大一枝黄花”,符合实际情况。例二:“野生”一词指野外生长的,排除了人工栽培的现象。例三:“在调查中”强调事例的真实性,排除了胡编的可能性。 17例一:赞同市民甲的想法。“猫爪藤”和“加拿大一枝黄花” 成为生态杀手主要原因是缺少天敌的威胁,若适当引进其天敌,它们生长的环境阻力会变大,繁殖速度会变慢。这样就不会对本土植物的多样性构成严重威胁了。例二:赞同市民乙的想法。这种方法简便经济,可操作性强,可有效防御外来植物的入侵。而且市民对本土植物有一种亲切感,多培植本土植物可满足市民的情感需求。例三:赞同市民丙的想法。早防早控,能防患于未然,确保生态系统安全。因为外来入侵生物一旦大量繁衍便很难控制了,消除它们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三) 18由悲秋到恋秋。“我突然想到愁,不正是心上搁了个秋吗?”“ 心上搁个秋,并不尽是愁”19第一片:颜色黑黄,边儿早已碎败,身子蜷曲着,不知被什么虫子咬得满是疮洞。化作一缕莫名的悲哀。第二片:火一般红,洋溢着 炽热生命力。腾地涌起一股热。20突出拼搏和奉献。为改变大山的贫穷和落后,顽强拼搏,勇于牺牲,像枫叶那样奉献出自己全部的才智和心血,实现自己的人生追求。21我摆脱了内心的愁苦与悲哀,领悟到了只有拼搏和奉献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不能。因为“弹”字写出了作者对那片枯叶轻蔑的态度;“嵌”字写出了作者对那片来自大山红枫的珍爱,进而表达出她对她大学同学放弃了待遇优厚的工作职位,毅然选择了大山举动的敬意。22通过对比衬托,进一步突出了第二片枫叶炽热的生命力和顽强的拼搏精神。23.炽热的生命力和顽强的拼搏精神。24.答案:略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语文总成绩共86 其中含考查6)一、基础知识和文言诗文(共18)1.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1)阿谀()濒临()2.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1)浮想连翩()弄巧成绌()3.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A.湖南电视台的娱乐节目办得栩栩如生,显示出编导很有水平。B.老师为了培养我们,可真是废寝忘食,处心积虑。C.一个民族要想腾飞、发展,既不能夜郎自大,也不能妄自菲薄。D.绿茵场上,足球健儿精神矍铄,斗志昂扬,精湛的球技倾倒了数万球迷。4.在原句上修改下面病句。(2)为了防止禽流感疫情不再反弹,各单位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5.“一头红焰发蓬松,两只眼睛亮似灯。不黑不青蓝靛脸,如雷如鼓老龙声。身披一领鹅黄氅,腰束双攒露白藤。项下骷髅悬九个,手持宝杖甚峥嵘”写的是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中的_,以他为核心展开的故事情节有_。(2)(写出一个)6.下列加横线词语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1)A.为坻、为屿、为堪、为岩(水中高地)故人具鸡黍(办、准备)B.彼竭我盈(充满)动心忍性(忍受)C.念无与为乐者(想念)右手秉遗穗(拿着)D.秋天漠漠向昏黑(渐近、靠近)公问其故(缘故、原因)7.根据提示和理解填空。(4)(1)人生自古谁无死?_。(2)_,自将磨洗认前朝。(3)过故人庄中,描写作者进村时见到的美丽景色的诗句是_,_。8.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5)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土,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1)解释第段中两个加横线的字。(1)是:曾:(2)翻译第、两段中划线的句子。(2)_。_。(3)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一个人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增长才干?(2)二、口语交际(2)9.在“做一日小交警”活动中,面对违章的叔叔,你会说:_。面对横穿马路的小妹妹,你会说:_。三、综合性学习(2)10.语文课外小组进行家乡旅游资源调查活动。(1)请你简要介绍家乡的一处风景。(1)(不少于50字)(2)为了充分开发这一旅游资源,请你给有关部门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1)四、现代文阅读(共28)(一)阅读下面的选文,然后回答11-14题。(共6)雨林的消失,意味着人类将永久丧失一大批物种。物种将濒临灭绝。很多物种现在就遭到危险。橙色皮毛的猩猩(因其脸像人脸,被称为“森林老人”)过去在亚洲的任何地方都可以看到。由于其栖息地遭到极大破坏,这种在树上生活的惟一的一种大猩猩越来越少,只能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和婆罗洲找到。为何要摧毁如此珍贵的资源呢?有一定的原因。伐木公司砍伐大量树木,将硬木木材运往各国销售。顺便说一下,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木材进口国,每年用木材生产的大量一次性木筷子,可以建造1.1万间住宅。在雨林区,砍掉树木、兴建牧场的做法也很普遍。然而这种做法的效率极低。据估计,需毁掉6平方米的巴西雨林方可换得100克汉堡包。人们都不会想到,雨林的土壤居然又薄又脆弱,几场大雨可冲走所有的表土。用不了几年时间牧场主就得放弃原来的牧场,去寻找新的牧场。砍伐和焚烧热带雨林远不止毁灭无数的动植物物种。地球上生命多样性的毁灭意味着破坏人们赖以生存的大气。这是一种连锁反应。利用“刀耕火种”毁林兴建农场造成了双重后果。首先,砍伐林木减少了光和作用,最终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同时也会减少大气中生命必不可少的氧气含量。其次,放火毁林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造成环境进一步恶化。这样,最后只能是带来灾难性的气候变化,冰川融解,洪水泛滥。这不是一般性的灾难,它会造成更多的动植物死亡。11.选文采用的是什么说明顺序?(1)12.第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13.第段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1)14.请你设计一条公益广告,警示人们增强环保意识。(2)(二)阅读下面的选文,然后回答15-19题。(共12)老狼碑老狼是一只聪明的母狼,在卧牛山上同猎人们周旋的十余年,愣是毫发未损。猎人把所有的本事都使出来了,跟踪、围堵、设陷阱、下药饵、打伏击、放猎犬,然而这一切都对老狼不起作用了。猎人们十分恼火,认为丢了面子,堂堂猎手竟然对付不了一只老狼。猎人们发誓,一定要活捉这只老狼,研究研究这只老狼是否同别的狼不一样。一天,猎人偶然捉到一只狼崽子,有人认定这是老狼的崽子,大家心中暗喜,决定用这只狼崽引老狼上钩。有人认为,这个办法未必有效,因为老狼十分狡猾,它面对很多高级圈套都没有上当,用狼崽引它上钩,它肯定能识破。不过,在没有其他好办法的情况下,大家还是决定试一下。于是猎人们把狼崽放在一个铁笼子里,把笼子放在一处显眼的地方,猎人在不远处潜伏起来,然后静静地观察动静。狼崽在笼子里不停地叫唤,并使劲用爪子抓铁丝,试图逃走,但一点用也没有。夜深了,老狼出现了。猎人们一阵惊喜,端起手中的枪。可老狼站在很远处,好像是在观察着铁笼中的狼崽,并不靠近铁笼子。看来,老狼已经识破了猎人设下的圈套,它在寻找救出狼崽的办法。笼中的狼崽看见了远处的老狼,它朝老狼大声地叫着,向老狼求救,老狼终于按捺不住了,它不顾一切地冲向笼子,用它锋利的爪子拼命地撕扯铁笼子,铁笼子终被撕破一个洞口,狼崽飞身逃了出去。老狼转身想逃,突然被猎人设下的铁夹子夹住了后腿。它大声叫着拼命挣扎,只听“咔嚓”一声,老狼的腿断了,它猛地一挣,把断腿从铁夹子中拉了出来,它成了一条瘸腿狼。有人喊了一声,别开枪,活捉它。于是众人紧紧追赶跑得不快的老狼,只见老狼向一处断崖方向奔去,猎人们心想,断崖方向是死路一条,这老狼真是糊涂了,看来活捉它不成问题了。老狼跑到断崖边上站住了,猎人形成一个扇形包围圈,步步紧逼。老狼忽然转过身来面向众人,双方距离越来越近。忽然有人说:瞧,这狼是瞎子。人们定睛一瞧,都惊呆了。只见老狼两眼深陷,眼珠布满白色的东西。天哪!众人唏嘘不已。有人说,我们千方百计追杀的老狼原来如此这般人们正窃窃私语,忽然发现老狼猛然转身,纵身跳下悬崖,看来它早就做好了准备,它自杀了。猎人们全都目瞪口呆。后来,猎人们就在老狼跳下去的山崖旁立了一块石碑,刻上“老狼碑”三个大字。老人们常向后辈们讲起这只老狼的故事。后来,这个地方就再无人猎狼了。15.阅读选文,说说标题“老狼碑”的含义。(2)16.说说第段中加线短语“唏嘘不已”在选文中的意思,它有怎样的表达效果?(2)17.第段中画线的句子是对老狼救子的_描写,请简要分析你认为描写最精彩的一处。(3)18.你最欣赏老狼性格中的哪一点?请结合选文简要分析。(3)19.读过这篇文章你受到了什么启示?(2)(三)阅读下面的选文,然后回答20-23题。(共10)心存感激(有删改)在心如坚冰又加设密码的今天,人类应该恢复自身的本性,时常学会感动,心存感激。感激是一种美好的情感,是道义上的净化剂、事业上的原动力和内驱力,是人的高贵之所在。对父母心存感激,就会常怀孝心,常有孝行。父母给了我们生命,还有什么比这更贵重的礼物呢?没有他们,世上就没有我们的踪迹,人海中就没有你的“这一个”。许多人对父母的真正爱心往往是产生在父母离开他们之时,望着那空了的病床,才更加真切地体会到那彻彻底底是我们的来处之所。没有了父母,就像迷路的孩子找不到家,断线的风筝在空中飘摇。父母是我们心的依靠和归宿,有雨的日子是头顶撑起的一把伞,伤心的时候是为我们擦去泪花的手帕。对父母要心存感激,就要常唤醒沉睡的良知,在自己的小家庭装修得豪华如宫殿时,去看看父母的房子漏不漏雨;在外饮酒作乐、潇洒走一回时,想想父母在家里是否感到孤独。常回家看看的歌声就是要对父母心存感激的呼唤。对生存心存感激,就不会有太多的抱怨。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许多事情往往都是双刃剑,若只看到刀刃的一面,受伤的永远是自己。比抱怨更为重要的是自己为改变这一切做了哪些努力。生活是什么?生活是那河中水、指间沙,我们必须健康快乐地活着,这虽然平凡,可对于那些重病垂危的人来说该是多少珍贵啊!对大自然心存感激,就会以朋友的身份、和平共处的心态去爱护大自然,而不是以主人的身份去占有。四季交替之中我们感受到大自然不同的呵护与关爱。寒冷的冬日,早晨第一缕阳光透过窗户照在你的床头,你会感到那是母亲温暖的手抚摸着你;夜晚来临,怕你寂寞,月光将一片幽辉洒在你的床前,静静地听你诉说心中的秘密。蓝天给你以自由遐想,大海给你以深沉雄浑,草原给你以宽广渺远,高山给你以坚毅勇敢,流水给你以柔情缠绵,这些美好的品格汇聚成人类的至尊至美,我们没有理由不对大自然心存感激,肃然起敬。对一切美好的事物心存感激吧!心存感激将使你的心和你所企盼的事物联系得更紧,心存感激将使你获得力量,使你产生对生活、对一切美好事物的信念,从而一生被美好的事物包围。20.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21.请为选文第段补充一个事实论据。(2) 22.选文围绕着中心论点从哪三个方面展开论述的?(3)23.联系实际谈谈你对选文第段画线句子的理解。(3)五、写作能力(笔试27 平时3)在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其一,写一篇不少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