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冬种植试验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麦冬种植试验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麦冬种植试验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麦冬种植试验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麦冬种植试验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麦冬种植试验实施方案一、目标任务研究内容(一)目标益心舒胶囊作为公司的主打产品,目前市场优势较为明显,随着销量的不断增加,伴随而来的就是对原材料需求的进一步扩大,预计一年后益心舒胶囊销售翻番,公司2012年麦冬使用量达到48吨,但同时由于原材料价格的居高不下,从而致使产品成本增加,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全国麦冬产地范围不广,所以预期以后原料可能会供不应求。而贵州铜仁地区麦冬多有野生资源分布,为发展麦冬提供了基础条件,提供调查清楚资源分布情况及其每年产量大小,在适宜地区下开展麦冬引种栽培,通过试验研究建立示范基地并推广发展,尽可能在短时间内能解决规模化种植技术问题以及集团公司原料来源问题,同时、根据信邦中药材发展有限公司种植发展战略,特制订本实施方案。(二)研究内容1、不同产地资源调查与收集与品种鉴定;2、产地生产技术及生产模式调研;3、不同种质资源自然生长与环境相关性等观察研究,不同种质资源生物学特性、遗传学特性、多指标化学成分等研究。4、建立良种繁育基地,研究适宜于贵州生产种植的繁殖技术,种植基地与推广基地提供优质种苗。5、研究、编制种子/种苗采集、检验、种子种苗标准。6、建立规范化种植研究与示范基地。7、研究药材的合理采收时间、初加工方法、贮藏条件8、研究提升与建立药材的企业内控质量标准。(三)主要研究方法1.文献整理通过对现有的纸质、CNKI上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对其资源分布、蕴藏量、种植方法、相关实验研究情况进行了解,为今后的工作提供相关支持。2.资源调查(1)主产地及种类组成通过对其主产地(或道地产地)的考察初步摸清麦冬的产区及其栽种品种。(2)数量分布和资源蕴藏量。通过上述产地和种类组成的调查,分析并初步确定被调查区域内的时空状况,包括不同气候,不同海拔麦冬分布变化规律等。综合比较产地对麦冬的质量好坏得影响,同时调查国内目前麦冬主产区每年的生产量(包括野生和家种)和市场供需情况。(3)生物学特性主要调查麦冬的生长环境、性状方面的差异、产量大小等。3.引种栽培(1)栽培地选择根据资源调查的情况,栽培历史及气候环境初步确定麦冬的试验种植地点,并根据初步选择的栽培地点,进行试验性种植。(2)种苗的培育或选购在确定好相关的种植地后需对麦冬的种苗进行培育或在相应苗圃进行采购,可参考相关资料进行。4、试验研究在种植地确定及种苗培育情况下进行试验性人工种植,以药材的质量为核心开展种植技术与田间管理办法研究。5.示范基地建设与推广在完成前期工作基础上可以建设示范基地,同时进行推广种植。二研究人员及技术支撑中药材规范化种植与生产基地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有多学科协作,特别是中药学、药学、林学、农学、中药资源学、植物保护学、中药炮制、生物学、生物工程及环境科学等学科与专业的人员,组成团队,分工合作,才能顺利实施与完成。特聘南京农业大学郭巧生教授任技术总监,并成立项目研究小组,明确分工:项目成员组成姓名性别职务职称业务专业所在单位项目分工王文渊男总经理管理贵州信邦中药材发展有限公司总协调王道领男技术员生物科学贵州信邦中药材发展有限公司种植管理范美瑞男技术员中药材种植贵州信邦中药材发展有限公司种植管理覃亮基男技术员中药材栽培与鉴定贵州信邦中药材发展有限公司种植技术研究赵君男技术员中药资源与开发贵州信邦中药材发展有限公司种植技术研究三、资源考察及资料收集(一)资料及准备阶段(2013年3-4月)(1)查阅麦冬种植相关文献资料并整理;(2)准备调研工具,包括采样工具、交通工具等。在调研过程中要用到的工具有:相机、标签纸(种名,日期,产地,编(批)号等)、封口袋,笔,记录本,GPS等。(二)产地技术调研(2013年4-5月)1、工作内容(1)资源量调查:主要是目前国内已经形成的麦冬种植产地。(2)自然分布:麦冬生长的地理分布,气候等。(3)生态环境:麦冬生长环境破坏程度,污染程度及其产生的原因。2、调查方法及具体操作(1)调查方法采用主产地调查和咨询调查两种方法,主产地调查为主,咨询调查为辅。现场调查是在当地麦冬收购商或药农的带领下,到实地观察、采样、测定并记录相应的信息。(2)具体操作产地调查和市场调查以实地走访为主,主要是根据提供的相关信息到国内已有的GAP种植企业或道地产地进行考察,采样,并对其规模进行考察,还可对其生产、加工企业进行考察,了解相关种植、生产及研究技术。在这过程中要搜集的信息有地名,海拔、温度,泥土类型,气象条件,每个地方的生物量,生态环境等。(3)麦冬样品处理方法少量样品可以采用太阳晒干和用烘箱烘干,然后用封口袋密封保存,待考察完后可带回贮藏于干燥器中保存,以待进一步实验分析。3、调查地点及路线主产区:主产四川省,查阅文献表明在彭州、都江堰、雅安等地有人工栽培。行程路线:省内路线:视具体情况来安排相关调查线路;省外路线:贵阳-成都-绵阳-三台县-花园镇营城村或老马乡;四川省绵阳市麦冬种植区域三台县麦冬种植区域(三)技术总结(2013年5月)1、整理网上收集资料,对调查记录数据进行整理。2、并对所采标本进行鉴定,参照2010版药典中关于麦冬研究的规定及企业内控标准对采样回来的样品进行水分、灰分与酸不溶灰分、浸出物与含量等测定,得到相关数据,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做出相应的评价,以便为种植提供相关技术参考。3、根据调研及文献情况撰写调研技术报告。四、引种栽培及试验研究(一)种植地筛选在完成前期资源调查与总结的基础上,在省内选择气候相关或有川芎种植历史的区域进行试验性种植,结合文献资料和考察结果,尽量选择与产地生长环境相似的地方(海拔、气候温度、降雨量、土质情况等)。(二)引种栽培及实验(2013.4-2014.4)1、引种栽培实验根据收集和考察的生产技术进行试验性种植,结合产地的技术进行管理,并观察其生长情况,积累相关种植经验与技术,并对种植地进行不同因素(包括气候、在中后产量、质量、病虫害等)考察,进一步优选适宜种植地;2、种植试验研究(1)生长规律观察研究(2)水肥合理性试验研究(3)试验地测产和质量检测(3)试验方案另行编制3、规范化种植技术标准根据查阅资料和实地调查结果编写种植技术规程(试行)(三)麦冬种植技术标准初步拟定(2014.8)在前期试验性种植实施后,通过对种植品种及产地进行观察研究,进行分析总结,初步拟定麦冬种植技术指导规程,方便为大规模种植提供技术指导。撰写总结报告。五、建设示范基地和推广通过前期试验性种植及综合分析,确定种植地,然后进行扩大规模种植推广,尽早为公司解决原料同时形成产品市场。(一)示范基地建设(2014.4-2015.4):建设规模:20亩建设地点:石阡县建设时间:2014.41、规范种植试验研究(1)套种模式对比试验(2)种植密度对比试验(3)不同基肥对比试验(4)不同追肥对比试验(5)不同生长调节剂对比试验(6)不同干燥方法对比试验(二)推广示范:政府+公司+农户推广地点;推广面积推广时间六、成本预算另行核算七、观察记录与记录表麦冬调查研究与种植相关的记录薄,应严格按照原始记录的规定要求,及时进行有关试验的观察记录和检查审核。八、附录麦冬种植技术标准(试行)1、选地整地:选择疏松、肥沃、湿润和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当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进行整地。翻耕20-25厘米,整平耙细,做到疏松、细碎、平整,在整地时施足底肥,一般每亩用农家肥1500-2000公斤,也可用复合肥50公斤,整地时翻入土中。2、种苗准备和处理:麦冬用分株繁殖,在清明前后,立夏至芒种,在挖麦冬时,选择颜色深绿、健壮的植株,剪去残留须根和上部分叶片(留15公分左右),切去部分茎基(以根茎断面出现白心、叶片不散开为度),分成单株,立即栽种。如不能及时栽种,则须养苗,把苗子的茎基,放清水里浸泡一下,使之吸足水份,然后相并竖立,放在阴凉处已挖好的松土上,周围覆土保存。2、栽种:在4到5月,开沟条栽,沟深5厘米左右。按株行距810厘米栽苗,小苗可栽两株,直接插入土中1-2厘米,使苗株直立稳固,不倒伏为度,做到地平苗正,盖没基部,及时浇水浸透土壤。3、间作:麦冬需要阴湿的环境,主产区都实行间作,通常间种玉米。每隔5行麦冬间种1行玉米,株距50厘米。2、中耕除草:麦冬需要勤除草,栽苗1个月左右,应除草松土1次,5-10月杂草生长旺盛,须选晴天除草并浅松表土。3、施肥:每年5月开始,结合松土追肥3-4次,肥种以农家肥为主,配施少量复合肥,前期以氮肥为主,后期以磷、钾肥为主,以利块根膨大。一般追肥34次。第一次、在5月份苗返青后施人畜粪水并配合过磷酸钙25kg;第二次在7月,配合每亩施人畜粪水,加腐熟菜饼肥25公斤或氮肥10kg(尿素);第三次、在9月上旬,配合每亩施人畜粪水,增施10kg钾肥;第四次、在栽种后的第二年2月下旬,施用20kg复合肥。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