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三历史中秋节作业.doc_第1页
2014届高三历史中秋节作业.doc_第2页
2014届高三历史中秋节作业.doc_第3页
2014届高三历史中秋节作业.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届高三历史中秋节作业(必修1、必修2第一、二单元)高三历史备课组一、选择题:1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孔子这句话中的“礼”的主要含义是( )A礼仪 B制度 C风俗 D政权2据说周公东征以后,“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其中的“封建”指的是( ) A分封诸侯国 B进行封建改革C实行宗法制 D任人唯亲3左传载:“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这说明在我国奴隶社会统治者非常( ) A尊重祖先B迷信无知C重视礼仪与征伐D善于带兵打仗4秦国灭掉东方六国发生在( )A公元前三世纪前期 B公元前三世纪后期C公元前二世纪前期 D公元三世纪后期5有关秦朝的“三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是中央三个最高官职B在责、权方面相互牵制C御史大夫兼理国家监察事务D太尉是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62007年1月8日,安微六安一个古墓的墓主被确定,为西汉六安国第一代“六安王”刘庆。据文献记载,西汉时六安为六安国封地,汉武帝时封胶东康王少子庆为六安王,历五代,王莽时绝。根据这一材料可以断定 ( )A西汉时期的政治制度一直以分封制为主 B汉武帝分封大批刘姓诸侯王以拱卫中央C分封制曾是我国封建社会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D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后,分封制彻底退出历史舞台7“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材料中的“它”指 ( )A西汉郡国并行制 B三省六部制 C议政王大臣会议 D内阁制度8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说明 ( )A. 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 B. 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C. 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 D. 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9汉初实行的治国措施中动机与效果发生了明显矛盾甚至尖锐对抗的是 ( )A休养生息政策 B沿用秦朝的郡县制 C分封同姓子弟为王 D对匈奴的“和亲”政策10唐朝时刘晏长期掌握国家财政大权,为官清廉,被称为“工于谋国而拙于谋身的一代良相”。据此判断,刘晏供职的部门应该是 ( )A尚书省 B中书省 C门下省 D中书门下1117世纪西方认为:“(中国)这一制度提供了这样一种保障,即政府将以个人的才能为基础,而非欧洲那样-为世袭权力所支配,故该制度不失为一种民主和平等的制度。”该制度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察举制 D科举制12有学者把古代中国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和“郡县时代”。其中“封建时代”指 A周朝 B秦朝 C汉朝 D唐朝13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是指: ( )A分封制和郡县制 B宗法制和郡县制C分封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D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14下列史料记载最为典型地体现了清朝设立军机处根本目的的是 ( )A“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 B“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C“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 D“军机大臣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15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钱穆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该制度 ( )A民主色彩超过专制色彩 B使各地都处于中央的垂直统治C进一步完善了中央集权制度 D能够提供比较平等的入仕机会16如果你通过时光隧道,回到希腊梭伦执政的时代,下列情景中你并不能看到的是( )A国王住在高高的山岗上并被巨石围墙护卫的王宫之中,监视并控制着全体臣民B乡间居民步行进城,高兴地参加公民大会,行使自己的权利C公民大会正在讨论军国大事,出现了唇枪舌剑的场面D颁布解负令,促进工商业的发展17公元前449年,罗马元老院成立的立法委员会将以往的习惯法汇编起来,并且镌刻成文。以下对这一事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颁布的十二铜表法标志罗马法学的高度成熟B颁布的公民法维系了罗马帝国的统治C颁布的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成文法发展史的起点D颁布的万民法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知识的垄断18古罗马民法大全规定“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这反映了古罗马民法 ( )A重视证据 B主张重罪轻罚 C纵容犯罪 D维护贵族利益19下列关于英国内阁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 )内阁全体成员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如果议会通过了对政府的不信任案,政府必须下台如果议会通过了对政府的不信任案,政府可以宣布解散议会,重新进行选举A B C D20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起草人汉密尔顿曾引用孟德斯鸠的话“假如人类没有创造出一种政体,它既具有共和政体的内在优点,又具有君主政体的对外力量,那末很可能,人类早已被迫永远生活在一人统治的政体之下了。”汉密尔顿意在说明1787年宪法应具有 ( ) 中央集权原则 分权制衡原则 民主原则 专制主义原则 A B C D21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最大特点是A皇帝是世袭的、象征性的和礼仪性的 B皇帝真正掌握了国家的最高权利C两院制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 D政府对议会负责,受议会监督22下列关于英国国王和美国总统的比较正确的是都是国家元首,在对外交往中代表国家 都是政府首脑,实际掌握国家最高行政权 都与政党政治关系密切 权力都受到议会的制约A B C D23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1787年美国宪法堪称是历史发展的里程碑,穿越时空,轻拂史尘,我们不难发现它们都A.反映出民主与专制斗争的成果 B.深受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C.体现了古代文明向近代文明的演进 D.使本国走上了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24马克思说“俄国不花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的事实应发生在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D甲午中日战争期间25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更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战胜国“不满意”的原因最有可能是A.鸦片尚不能正常输入中国 B.掠夺的战争赔款太少C.清政府排外态度没有改变 D.商品在中国仍然滞销261911年武昌起义后,全国有十几个省宣布独立。对这种“独立”的理解,正确的是A.分裂割据,反对革命 B.脱离清朝,共同反帝C.投靠列强,破坏革命 D.各省响应,共同反清27“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这首民谣反映了某个重大历史事件引起的社会风貌的变化。这一事件是A戊戌变法 B.洋务运动 C.辛亥革命 D.护法运动28.右图是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的一幅地图。据图中阴影部分判断,他的研究课题是A.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B.七七事变前日本占领区域的变化C.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 D.三大战役后解放区的扩大29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革命精神。你认为下列革命精神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五四精神 延安精神 井冈山精神 长征精神 A B C D30文物是历史文字记载的重要补充。下列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都A采用暴力手段推翻清政府的腐朽统治 B因革命道路脱离中国国情而最终失利C以反封建统治为革命的斗争目标之一 D以调动农民积极性为革命的重要内容31毛泽东指出:“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其中的转折点指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C三大战役取得胜利 D解放军进行战略反攻32从目的和结果来看,与中国辛亥革命相似的历史事件是( )A俄国二月革命 B俄国十月革命 C巴黎公社革命 D德意志王朝战争33下图为1993年“汪辜会谈”的历史照片。下列对这次会谈相关史实的表述,错误的是( )A为两岸的交流建立了正常化的渠道 B会谈以“九二共识”为前提 C海峡两岸长期隔绝的状态由此被打破 D推动两岸经济合作、互补、互利的局面逐渐形成34共同纲领第二十五条:“对于国民政府与外国所订立的各项条款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这一规定主要体现了下列哪一外交政策( )A“另起炉灶” B.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一边倒” D. “一大片”35到2006年底,有1487名来自中国的维和军事人员在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这就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中国热爱和平、积极履行国际法义务的负责任大国形象。它反映出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哪一特点( )A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重视同大国建立各类的“伙伴关系”C重视经济外交和不结盟外交 D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36一位学者认为:“除了西方自由主义的民主制度之外,已找不到足以代替它且具存活能力的其它体系。”并认为:“世界性的意识形态斗争不再存在,代之而起的将是经济流通、无止境地解决技术问题、环境问题,以及品味微妙的消费者需求之满足。”上述说法应出现于何时?( )A英国光荣革命成功时 B两级格局的确立 C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成功时 D东欧剧变及苏联解体后37“小国寡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第 80 章)描绘的是( )A 小农经济下的民生状态 B 在封建专制统治下,人民忍气吞声C 在奴隶主统治下,人民忍气吞声 D 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农民生活简单,思想纯真38宋史食货志载“宋自削平诸国,天下盐利皆归县官,官府通商,随州郡所宜,然亦变革不常,而尤重私贩盐之禁”。 这段话反映的核心问题是( )A 宋代地方政府权利较前代增大 B 国家重治贩卖私盐C 盐业官营,实行垄断经营 D 宋代实行重农抑商政策39.明朝中后期,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在江南一些地区出现的历史条件有( )农业生产商品化,手工业出现新的社会分工江浙地区自南宋以来长期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 地理环境优越,物产丰富,尤其是蚕丝和棉花 封建君主专制的空前加强A B C D 40(2010苏南四市二模)管子侈糜中说:“市也者,劝(意指“推动生产”)也;劝者,所以(本业)起。本善而末事起。不侈,本事不得立。”据此材料判断下列结论最符合管子经济思想的是( )A刺激消费,推动生产 B主张节俭,反对奢侈C重视农业,抑制商业 D劝课农桑,提倡积累41迪亚士说他航行的目的是,“为上帝和皇帝降下服务,给处于黑暗中的人们带去光明,并像所有人渴望的那样去发财致富”。其中“给处于黑暗中的人们带去光明”是指( )A 给土著人带去资产阶级的义思想 B 给渴望发财的人带去黄金C 给土著人带去皇帝的恩典 D 使土著人皈依天主教42. “幸而一路上都是顺风,航行得很顺利,但是一天一天、一周一周地过去,所见到的只是一望无际的波涛浩淼的大洋,连陆地的影子都看不到。水手们越来越不安。10月7日看到飞鸟了,但仍不见陆地,甚至连他自己也发愁了,因为按他的计算,已经应该到达日本了。10月9日他向众人表示如果在三天内仍看不到陆地,就转回去。但是就在这几乎绝望的时刻,船上的守望者突然发现远远的水天相接处有一个黑点,黑点越来越大,原来是一个海岛,大家高兴得绝处逢生,一同舍舟登岸。”材料中的“他”及其航行结果是( )A迪亚士发现好望角 B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C达伽马到达印度 D麦哲伦证实地圆学说二、材料题41.(2011年海南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2分)材料 唐中期,杜佑感叹秦朝“以区区关中灭六强国”,而唐朝同样定都于关中,版图广阔,“竭万方之财,上奉京师”,国势却日益衰落。他分析说,“商鞅佐秦,以为地利不尽”,扩大每亩的面积,以此增加农夫耕种数量;招纳秦国以外的人前来耕种,“优其田宅,复及子孙”;“非农与战不得入官。大率百人以五十人为农,五十人习战,故兵强国富。”“其后仕宦途多,末业日滋。今大率百人才十人为农,余皆习他技。又秦汉郑渠(郑国渠)溉田四万顷,白渠溉田四千五百顷,永徽(唐高宗年号,650655年)中,两渠灌浸不过万顷,大历(唐代宗年号,766779年)初减至六千亩。亩朘(削减)一斛,岁少四五百万斛。地利耗,人力散,欲求强富,不可得也。” 据新唐书(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唐代关中社会经济状况与秦相比有何变化。(4分)(2)杜佑所批评的“大率百人才十人为农,余皆习他技”现象,实际上反映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简析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8分)42.(2010年苏南四市二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 西方史学界在20世纪7080年代掀起了打破“西欧中心论”的世界历史编纂潮流,使世界历史的编纂学在总体上进入了全球文明史。“全球史观”的基本特征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愈来愈扩大,各民族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则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此自发地发展起来的各民族之间的分工而消灭的愈来愈彻底,历史也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有些学者提出“现代化史观”。主张“从宏观历史学的角度,把现代化作为一个全球性大转变的过程,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大过程,进行整体性研究,涉及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 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来看世界近代史,可能会对18世纪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哪些重大事件评价较高?(3分)。(2) 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评价新航路开辟。(2分)(3)综合上述材料的观点,分析第一次工业革命对19世纪4060年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9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答案BACBDCBDCADAAD题号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答案DACADCBBBBDDCC题号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答案ACDACADDACDADB二、材料题41(1)水利工程衰败;农业收获量减少;越来越多的人从事工商业等活动,农业劳动力剧减。(2)原因:农业技术改进,农业生产水平提高,以人力投入保证农业收入的状况得以改变。影响:是工商业获得发展的基础,从事工商业的人口增加,商业活动趋于繁荣。42.(1)殖民扩张;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3分)。(2)人类由此从各民族分散孤立开始走向整体世界;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2分)(3)经济: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洋务企业的兴办标志着中国近代企业的诞生;民族工业开始出现。(任答两点给2分)政治: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逐渐加深;产生了无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闭关锁国”状态被打破,国门被迫打开。(3分)思想文化:出现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和“中体西用”的思想。(2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答案BACBDCBDCADAAD题号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答案DACADCBBBBDDCC题号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答案ACDACADDACDADB二、材料题41(1)水利工程衰败;农业收获量减少;越来越多的人从事工商业等活动,农业劳动力剧减。(2)原因:农业技术改进,农业生产水平提高,以人力投入保证农业收入的状况得以改变。影响:是工商业获得发展的基础,从事工商业的人口增加,商业活动趋于繁荣。42.(1)殖民扩张;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3分)。(2)人类由此从各民族分散孤立开始走向整体世界;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2分)(3)经济: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洋务企业的兴办标志着中国近代企业的诞生;民族工业开始出现。(任答两点给2分)政治: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逐渐加深;产生了无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闭关锁国”状态被打破,国门被迫打开。(3分)思想文化:出现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和“中体西用”的思想。(2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答案BACBDCBDCADAAD题号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答案DACADCBBBBDDCC题号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答案ACDACADDACDADB二、材料题41(1)水利工程衰败;农业收获量减少;越来越多的人从事工商业等活动,农业劳动力剧减。(2)原因:农业技术改进,农业生产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