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肠内营养治疗 聊城市人民医院营养科赵英培2018 6 7 2020 3 18 1 目录 2020 3 18 2 颅内肿瘤 脑血管疾病 重型颅脑损伤 1 意识障碍2 应激状态3 迷走神经 舌咽神经受累导致饮水呛咳及吞咽困难 临床表现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易发生营养不良 2020 3 18 3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易发生营养不良 1 KrakauK etal BrainInj 2006Apr 20 4 345 67 2 PerelP Nutritionalsupportforhead injuredpatients CochraneDatabaseSystRev 2006Oct18 4 CD001530 2020 3 18 4 葡萄糖利用受限 脂肪氧化加速 负氮平衡 分解代谢 合成代谢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易发生营养不良 2020 3 18 5 1 AcostaEscribano J et Guidelinesforspecializednutritionalandmetabolicsupportinthecritically illpatient update CSSE2011 26Suppl2 p 72 5 2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 中国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消化与营养管理专家共识 2016 中华医学杂志 2016 96 21 1643 1647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易发生营养不良 2020 3 18 6 营养不良严重影响患者预后 应及时给与营养支持 营养不良严重影响患者预后 神经外科重症管理专家共识 指出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营养状况与临床预后密切相关 1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 神经外科重症管理专家共识 中华医学杂志 2013 93 23 1765 1779 2 HuynhDetal CurrOpinGastroenterol 2013 29 2 208 15 3 中国重症加强治疗病房危重患者营养支持指导意见 2006 4 KreymannKGetal ClinNutr 2006Apr 25 2 210 23 5 McClaveSA JPENJParenterEnteralNutr 2009May Jun 33 3 277 31 2020 3 18 7 合理营养支持对NICU患者意义重大 危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是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成功保障 HeylandDKetal JPEN2003 27 5 355 373 2020 3 18 8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需要营养治疗么 2020 3 18 9 目录 2020 3 18 10 NICU患者营养支持应遵循的原则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 神经外科重症管理专家共识 中华医学杂志 2013 93 23 1765 1779 2020 3 18 11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营养评估 1 临床常采用血浆蛋白 血红蛋白 淋巴细胞绝对值和肱三头肌皮褶厚度等指标进行营养评估 但这些单一的评估指标受机体状态影响较大 并不能很好的反映个体的营养状态 2 需结合疾病严重程度 患者个体情况进行综合判断 可参照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推荐的营养风险筛查2002 表1 2 以及2016年美国肠外肠内营养学会 ASPEN 推荐的危重症营养风险评分 NUTRICScore 表3 进行营养筛查 营养评估应结合常用临床指标和疾病状态 胃肠道功能和误吸风险等进行综合评估 2020 3 18 12 营养风险筛查NRS 2002 2020 3 18 13 2020 3 18 14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 中国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消化与营养管理专家共识 2016 中华医学杂志 2016 96 21 1643 1647 2020 3 18 15 神经系统疾病营养支持适应症和操作规范共识解读2011版 2020 3 18 16 有 无内镜辅助 长期 4w 内镜辅助 外科手术 胃管 十二指肠 空肠管 胃造口喂养 胃造口十二指肠 空肠喂养 空肠造口喂养 短期 4w 鼻饲管 经皮导管 肠内营养 营养支持的途径 2020 3 18 17 肠内营养输注管道选择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 神经外科重症管理专家共识 中华医学杂志 2013 93 23 1765 1779危重病人营养支持指导意见 2006 推荐意见1 短期 4周 肠内营养患者首选NGT 鼻胃管 喂养 A级推荐 不耐受NGT喂养或有反流和误吸高风险患者选择NJT 鼻肠管 喂养 A级推荐 长期 4周 肠内营养患者在有条件情况下 选择PEG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 喂养 A级推荐 对不耐受经胃营养或有反流和误吸高风险的重症病人 宜选择经空肠营养 B级推荐 2 2020 3 18 18 肠内营养的优点 刺激胃肠激素分泌预防应激性溃疡 刺激肠蠕动改善肠道血液灌注易于消化吸收 保护胃肠粘膜屏障 减少致病菌定植和细菌易位 营养全面 提高免疫功能预防感染 方法简便 实施安全 价格较低 肠内营养 2020 3 18 19 肠内营养显著改善患者营养状态 GhafouriA etal MedJIslamRepubIran 2012Feb 26 1 7 11 不同营养方式患者的营养指标变化 对照组患者采取口服或者肠外营养方式术前两组各指标无统计学差异术后第5天 与对照组相比 EN组显著改善患者营养状态 与对照组相比 P 0 041 与对照组相比 P 0 0001 2020 3 18 20 有肠内营养禁忌症 如麻痹性和机械性肠梗阻 消化道活动性出血及休克 严重腹泻 顽固性呕吐和严重吸收不良综合症等有营养风险 但无营养不良的患者入住ICU开始早期EN 如果7d内无法达到目标量时 第8天开始联用PN CasaerMP etal NEnglJMed 2011如果患者入ICU前身体健康且没有营养不良 肠外营养应在住院7d后才开始 EN达到摄入量的60 以上 不必联用PN 什么时候用PN ASPEN2009 早期EN 循序渐进 无需急着达到目标量 2020 3 18 21 需要营养支持的危重病人应首选肠内营养 美国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及评估指南 指南推荐 肠内营养是营养支持的优选途径 1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 神经外科重症管理专家共识 中华医学杂志 2013 93 23 1765 1779 2 McClaveSA JPENJParenterEnteralNutr 2009May Jun 33 3 277 31 3 K G Kreymann etal ESPENGuidelinesonEnteralNutrition Intensivecare ClinicalNutrition 2006 25 210 223 经胃肠道的营养补充符合生理需求 是优选的途径 B 2 3天内不能经口进食的所有患者均应接受肠内营养 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ICU患者肠内营养指南 2020 3 18 22 肠内营养应该何时开始呢 2020 3 18 23 欧洲肠内肠外营养学会推荐重症患者中血流动力学稳定者应该在24小时内进行肠内营养 国内外指南均推荐早期肠内营养 1 K G Kreymann etal ESPENGuidelinesonEnteralNutrition Intensivecare ClinicalNutrition 2006 25 210 223 2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 神经外科重症管理专家共识 中华医学杂志 2013 93 23 1765 1779 通常的早期肠内营养 EN 是指 进入ICU24h或48h内 并且血流动力学稳定 无EN禁忌症的情况下开始肠道喂养 2020 3 18 24 早期肠内营养可降低患者死亡率 PerelP Nutritionalsupportforhead injuredpatients CochraneDatabaseSystRev 2006Oct18 4 CD001530 一篇关于脑外伤患者营养支持的综述对比早期肠内营养与延迟肠内营养的导致死亡率的风险比 亚组 早期肠内营养 延迟肠内营养 风险比 风险比 早期肠内营养降低死亡风险 延迟肠内营养降低死亡风险 2020 3 18 25 早期肠内营养显著降低患者不良结局比例 PerelP Nutritionalsupportforhead injuredpatients CochraneDatabaseSystRev 2006Oct18 4 CD001530 研究或亚组 早期肠内营养 延迟肠内营养 风险比 风险比 权重 早期肠内营养降低不良结局风险 延迟肠内营养降低不良结局风险 一篇关于脑外伤患者营养支持的综述对比了早期肠内营养与延迟肠内营养的导致不良结局的风险比 不良结局包括死亡 感染 残疾及延长住院及恢复时间 2020 3 18 26 早期肠内营养可显著降低感染风险 LewisSJetal BMJ 2001Oct6 323 7316 773 6 2020 3 18 27 早期肠内营养可能更利于ICU患者术后康复 LewisSJetal BMJ 2001Oct6 323 7316 773 6 延迟肠内营养风险基线 1 2020 3 18 28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机体的影响 维护肠粘膜的屏障功能1促进胃肠粘膜生长与运动促进肠道激素和免疫球蛋白的释放减少肠道细菌和毒素的移位 减少肠源性感染的发生增强卒中后患者的免疫功能1增加营养 促进病人预后和恢复 1 赵庆伟 等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重症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中国医药导报 2009 6 25 7 8 2 张燕青 牛争平 急性卒中营养支持治疗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9 7 4 460 2 循证医学证实 早期营养支持具有改善卒中患者预后及减轻残疾的趋势2 2020 3 18 29 如何确定能量及营养素需要 2020 3 18 30 能量需要量 2 间接测定法 ASPENrecommend 1 直接测热法 directcalormetry 2020 3 18 31 Day1 10 15Kcal kg dayDay2 4 15 20Kcal Kg dayDay 5 20 25Kcal Kg day 3 拇指法则 能量需要量 CritCareMed 2008 36 1762 1767 2020 3 18 32 能量需要量 4 公式计算法 REE BEEx应激因素应激因素 无并发症的大手术 1 0 1 1中等创伤 中等腹膜炎 1 25严重损伤 颅脑外伤 感染 器官衰竭 1 3 1 6烧伤面积 40 2 0 2020 3 18 33 重症患者应激期可采用20 25kcal kg day作为能量供应目标 重症病人急性应激期营养支持应关注胃肠道承受力 掌握 允许性低热卡 原则15 20kcal kg day 在应激与代谢状态稳定后 能量供给量需要适当的增加30 35kcal kg day 5 相关指南推荐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 中国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消化与营养管理专家共识 2016 能量需要量 对于存在应激高血糖的患者 需要低糖比例 高脂肪比例 高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的肠内营养配方制剂2 2020 3 18 34 蛋白质需求评估 患者可按照1 2 2 0g kg d补充蛋白质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常较一般重症患者康复需要更高的蛋白质供应 可通过氮平衡公式 氮平衡 g 24h 摄入蛋白质 g 24h 6 25 尿液中的尿素氮 g 24h 4 进行评估且需持续监测 对无严重肾功能损害的患者 建议足量蛋白质供给 对已经存在肾功能受损的非透析患者 可适当限制蛋白质的过多供给 营养素需要量 2020 3 18 35 碳水化合物 脂肪 应激性高血糖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中发生率高 有文献报道高达82 6 建议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不超过60 同时应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 脂肪供能比不低于25 增加单不饱和脂肪酸 MUFA 的摄入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应激性高血糖 营养素需要量 2020 3 18 36 电解质 维生素及微量元素 有证据显示危重症早期适量补充抗氧化剂 包括维生素E和维生素C 能够减少患者器官衰竭的发生 补充微量元素 包括硒 锌和铜 能够改善患者的结局 包含15项临床研究的荟萃分析结果显示 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死亡率 RR 0 8 95 CI 0 7 0 92 P 0 001 除以上抗氧化作用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外 对于铁 钙 维生素B1 维生素B12 脂溶性维生素 A D K 叶酸也需要进行评估 防止发生营养缺乏 铁 维生素B12和叶酸的缺乏会导致重症患者发生贫血 进而增加患者死亡风险 营养素需要量 2020 3 18 37 特殊营养素 与神经重症患者密切相关的特殊营养素包括谷氨酰胺 精氨酸 n 3多不饱和脂肪酸等免疫调节营养素 以及牛磺酸和左旋肉碱等条件必需营养素 2016年ASPEN重症患者营养支持疗法指南认为含免疫调节成分配方可以在创伤性脑损伤 TBI 患者中使用 其他营养素也有有益于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报道 但缺乏更多临床应用的证据 胆碱是卵磷脂和神经鞘磷脂的组成部分 参与体内多种生化反应 其衍生物乙酰胆碱是传递神经信息的重要物质 脑外伤患者补充胆碱与较早的意识恢复 缩短住院时间 改善生活质量相关 营养素需要量 2020 3 18 38 如何选择适合患者的营养配方 2020 3 18 39 疾病类型胃肠道功能正常患者消化或吸收功能障碍患者便秘患者限制液体入量患者糖尿病或血糖增高患者高脂血症或血脂增高患者低蛋白血症患者糖尿病或血糖增高合并低蛋白血症患者病情复杂患者 推荐意见首选整蛋白标准配方 D级推荐 有条件时选用含有膳食纤维的整蛋白标准配方 A级推荐 选用短肽型或氨基酸型配方 D级推荐 选用含不溶性膳食纤维配方 D级推荐 选用高能量密度配方 D级推荐 有条件时选用糖尿病适用型配方 A级推荐 选用优化脂肪配方 D级推荐 选用高蛋白配方 B级推荐 选用糖尿病适用型配方或高蛋白配方 缓慢泵注 B级推荐 根据主要临床问题进行营养配方选择 D级推荐 肠内营养配方选择 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 神经系统疾病肠内营养支持操作规范共识 2011版 2020 3 18 40 神经系统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或并发应激性血糖增高患者适用糖尿病适用型配方 级证据 营养配方的选择应兼顾高血糖等并发症 1 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 神经系统疾病肠内营养支持操作规范共识 2011版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1 44 11 787 791 2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营养医师专业委员会 中国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指南 2010 糖尿病适用型肠内营养制剂的特点 2020 3 18 41 严格控制血糖对重症患者意义重大 中国重症加强治疗病房危重患者营养支持指导意见 2006 缩短治疗时间 降低病死率 降低并发症 严格控制血糖 降低病死率 多器官功能衰竭引起的死亡 降低并发症 感染脓毒血症等等 缩短治疗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 降低住院总费用为患者带来经济获益 降低住院总费用 2020 3 18 42 营养治疗的速度管理 2020 3 18 43 床位床头持续抬高 30 C级推荐 容量从少到多 即首日500ml 尽早 2 5日内 达到全量 D级推荐 速度从慢到快 即首日肠内营养输注20ml h 50ml h 次日80ml h 100ml h 约12 24h内输注完毕 D级推荐 有条件情况下 可用营养输注泵控制输注速度 A级推荐 管道每4小时用20 30ml温水冲洗管道一次 每次中断输注或给药前后用20 30ml温水冲洗管道 A级推荐 2020 3 18 44 营养液输注方式 2020 3 18 45 加强监测及时调整营养支持方案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 神经外科重症管理专家共识 中华医学杂志 2013 93 23 1765 1779 营养支持的监测及调整 监测营养供给速度营养支持是否满足患者需求患者是否出现不良反应 如呕吐 腹泻 感染等 决定是否需要调整营养支持方案 达到营养支持的目的提高营养支持效率避免并发症避免不良反应 2020 3 18 46 指标体质量血糖血脂血清蛋白液体出入量血清电解质和肾功能消化道症状喂养管深度胃残留液 推荐意见至少每月测量体质量1次 D级推荐 对血糖增高患者应根据血糖变化 调整营养制剂输注速度以及胰岛素输注剂量 A级推荐 胰岛素输注初始每1小时 2小时检测血糖1次 血糖稳定后每4小时检测血糖1次 D级推荐 血糖正常患者 每周检测血糖1次 3次 D级推荐 急性脑卒中患者血糖控制目标 10mmol L D级推荐 危重症患者血糖控制目标7 8 10 0mmol L 注意避免低血糖发生 D级推荐 危重症患者每周检测血脂1次 缺血性卒中和TIA患者血脂增高时 强化他汀类调脂药物治疗 A级推荐 药物治疗后2周复查 血清蛋白正常患者每周至少检测1次 B级推荐 特别注意前白蛋白变化 B级推荐 血清白蛋白 25g l时 可输注人血白蛋白 B级推荐 每天记录液体出入量1次 A级推荐 正常患者每周检测1次 3次 异常患者至少每天检测1次 D级推荐 每4小时记录恶心 呕吐 腹胀 腹泻 呕血 便血等症状体征1次 D级推荐 每4小时检查鼻胃管深度1次 正常情况下 从鼻尖到耳垂 再从耳垂到剑突的距离为45 55cm D级推荐 每4小时抽吸胃残留液1次 观察总量 颜色和性状 疑为消化道出血时即刻送检 D级推荐 2020 3 18 47 并发症处理 推荐意见 呕吐和腹胀 减慢输注速度或 和减少输注总量 同时寻找原因和对症处理 仍不缓解时改为肠外营养 D级推荐 腹泻 稀便 3次 d或稀便 200g d 减慢输注速度或 和减少输注总量 予以等渗营养配方 严格无菌操作 D级推荐 注意抗菌药物相关腹泻的诊断 鉴别诊断和治疗 B级推荐 便秘 0次 3d 加强补充水分 选用含有不可溶性膳食纤维营养配方 必要时予以通便药物 低压灌肠或其他排便措施 D级推荐 上消化道出血 隐血试验证实 临时加用质子泵抑制剂 血性胃内容物 100ml时 继续全量全速或全量减速 20 50ml h 喂养 每天检测胃液隐血试验1次 直至2次正常 血性胃内容物 100ml时 暂停喂养 必要时改为肠外营养 D级推荐 胃肠动力不全 胃残留液 100ml时 加用胃复安 红 霉素等胃动力药物 C级推荐 或暂停喂养 D级推荐 超过24小时仍不能改善时 改为鼻肠管或肠外营养 D级推荐 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 神经系统疾病肠内营养支持操作规范共识 2011版 2020 3 18 48 高血糖 应激性高血糖ICU中普遍存在的一种临床现象直接影响各类重症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发病原因接受高热卡膳糖尿病高代谢或皮质激素治疗期间老年患者 糖耐量不足 中国重症加强治疗病房危重患者营养支持指导意见 2006 彭承宏等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5 15 6 362 364 2020 3 18 49 高血糖的处理 血糖增高根据患者血糖变化 调整降低肠内营养滴注速度以及胰岛素输注剂量 A级推荐 停用肠内营养 静脉或皮下使用胰岛素 待血糖稳定后再行肠内营养 胰岛素输注初始每1小时 2小时检测血糖1次 血糖稳定后每4小时检测1次 D级推荐 血糖正常患者 每周检测血糖1次 3次 D级推荐 急性脑卒中患者血糖控制目标 10mmol L D级推荐 危重症患者血糖控制目标 8 3mmol L 注意避免低血糖发生 D级推荐 2020 3 18 50 目录 2020 3 18 51 营养治疗的同时要注重护理的规范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 神经外科重症管理专家共识 中华医学杂志 2013 93 23 1765 1779 管道的维护 保证营养液的温度 体位及管道的留置 床头抬高至少30 避免压疮的发生留置胃管时应在测量的基础上多插入7 10cm 建议采取加温措施或者使用具有加温装置的营养泵 留置管道时和喂养前应检查管道位置 定时检查是否移位 防止误吸建议每4小时用30ml温水冲洗管道1次 每次中断输注或给药前后用30ml温水冲洗管道护理操作中应注意无菌原则 防止护理操作中的污染 喂养器具应24h更换1次 营养治疗的护理要点如下 2020 3 18 52 NICU患者局部脑组织缺血 缺氧可进一步导致神经损害 1 KataokaK etal NeurosciRes 1998Oct 32 2 103 17 2 NakayamaR etal Anesthesiology 2002Mar 96 3 705 10 3 KontosHA etal Stroke 2001Nov 32 11 2712 6 4 AlthausJS etal MolChemNeuropathol 1993Oct 20 2 147 62 5 BatesB etal NeurobiolDis 2002Feb 9 1 24 37 大脑损伤后能量需求增加 脑氧代谢率加速 脑供氧与脑耗氧出现不平衡 局部脑组织发生缺血 缺氧 进而对患者的神经细胞产生损害 其主要机制如下 产生兴奋性氨基酸 EAA 产生大量自由基 介导的大量Na Cl 及H2O的内流 造成细胞毒性脑水肿激活NMDA受体 介导Ca2 大量内流 导致细胞内Ca2 超载 蛋白酶活性异常 神经元细胞骨架 微管和微丝等 破坏 导致神经元结构和功能的严重变化 改变血管的反应性 损伤血管内皮细胞 破坏血脑屏障细胞膜 细胞器膜的不饱和脂肪酸发生脂质过氧化反应 磷脂被降解而变性失能细胞膜对Na Ca以及大分子物质通透性增加 细胞毒性水肿线粒体呼吸功能 能量生成障碍 溶酶体裂解 促使神经元细胞自溶 2020 3 18 53 牛磺酸可保护患者神经系统 牛磺酸在中枢神经系统内作为一种抑制性氨基酸可对抗兴奋性氨基酸 并有如下作用 KumariN etal TaurineandItsNeuroprotectiveRole AdvExpMedBiol 2013 775 19 27 牛磺酸一定程度上拮抗细胞内钙超载 在一定范围内保护神经细胞 保护神经 牛磺酸阻止细胞内自由基的过氧化 拮抗细胞内氧化损伤 抗氧化 调节渗透压 维持细胞膜的完整性 调节渗透压 保护遗传物质以防损伤 增加DNA修复能力 保护遗传物质 2020 3 18 54 左旋肉碱也可保护患者神经系统 1 王涛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理发店合伙经营协议书合同
- 劳务派遣协议
- 肾病慢性病护理技能大赛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护理核心制度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消毒隔离的试题及答案
- 急诊科常见病课件
- 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理论基础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
- 急诊急救专科护士进修汇报
- 钢结构屋面施工方案-完善版
- 问题解决策略:反思 课件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 2025年国防竞赛题库及答案
- 鹿寨县城南水厂寨沙分厂建设项目环评报告
- 森林火灾应急处置
- GB/T 45972-2025装配式建筑用混凝土板材生产成套装备技术要求
- Inventor教案打印完整
- 秋冬季安全知识培训
- 鸿合一体机使用与维护手册
- 智算中心智能运维监控平台方案
- 2025年中国冷冻治疗仪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2026学年外研版(三起)(2024)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