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四 单 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舞台人生为主题(中外戏剧)。威尼斯商人是描写威尼斯法庭审判“割一磅肉“的契约纠纷案件的经过,通过尖锐矛盾的冲突,塑造了鲜明对立的人物形象。变脸描写了老艺人水上漂与他收养的女孩狗娃之间命运碰撞的一段波折,展示了人物的精神状态和感情冲突,从心灵深处显现人物性格。枣儿描写了老人和男孩之间的一段亲切交往,表现了老人对儿子、男孩对父亲的深刻亲情,反映了我国在现代化过程中,社会变迁的人际关系。音乐之声通过人物语言、动作、表情的描写以及环境的衬托,并用正、反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刻画了少女玛丽亚热爱歌唱、心灵美好、活泼纯真的性格。单元教学设想 单元学习目标 本单元五篇课文均是从戏剧文学作品中节选出来的精彩片断。这些作品出自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不同作家之手,反映了不同国家在不同时代的社会生活。阅读这些戏剧作品,仍要引导学生由戏剧产生的时代背景人手,了解剧本创作的时代背景、作者的创作思想,才能有助于理解剧本所反映的社会生活。阅读这五篇节选剧本的课文,教师要处理好自己在教学中的位置和角色,要努力让学生亲身体验后去感悟,切勿越俎代庖去讲析。本单元的课文涵盖了古今中外戏剧的不同风格,为师生欣赏戏剧提供了最佳的资源配置,但也给单元教学增加了难度。教学中首先让学生了解戏剧的基础知识,为他们顺利阅读剧本提供必要的条件。这方面如果学生基础较好,教师可放手让学生查资料,否则可由教师准备资料当堂介绍,使学生掌握剧本的基本特点。在此基础上结合剧种的不同特点指导学生欣赏、阅读。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学习文学作品的一般基础。但是本单元从文学作文的样式是戏剧和电影剧本,因此,学起来有一定的新鲜感,又有一些陌生感。为了消除学生学习本单元的疑虑和困惑,我选择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有研究型课、讨论型课、表演型课、多媒体整合课等等。提高学生对本单元课文的学习兴趣,已达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 1戏剧剧本与电影剧本不同的艺术特点。对于前者,重在把握戏剧冲突和品味戏剧语言,注意戏剧剧本如何在矛盾冲突中展现人物性格,如何以个性化的语言塑造人物形象;对于后者,要着重体会其生动的画面感,注意电影剧本如何用文字表现视觉形象,如何通过人物语言、动作、表情的描写以及环境的描写来刻画人物件格。 2.体会作品不同的艺术风格。这四篇课文在艺术形式上既有相通之处又有不同特点,并因作者的不同,题材、内容的不同,表现手法的不同,乃至中外文化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艺术风格。3扩展阅读范围。课文不过是实例,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至关重要。课时安排 1、威尼斯商人2课时2、枣儿1课时3、变脸2课时4、音乐之声1课时写作:2课时长 宁 镇 中 心 学 校 学 案 设 计年级:九年级 科目:语文 第六册 主备教师:马菊梅 组员: 签字_课题13 威尼斯商人(节选)知识目标1积累词语,掌握“恻隐、豁免、万恶不赦、遍稽群籍”等词的词义,并学会运用。2了解剧本知识,培养学生了解各种文艺表现形式的兴趣。3了解莎士比亚及其创作情况。能力目标1鉴赏波澜起伏的戏剧情节,把握紧张激烈的戏剧冲突。2认识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把握夏洛克、鲍西娅的性格特征。3体会莎士比亚戏剧语言的个性化和丰富生动的特点,了解夸张、对比等戏剧技巧德育目标了解作者的人文主义理想,学习安东尼奥友情至上、鲍西娅见义勇为的精神。教学重点1把握戏剧冲突,理解戏剧情节在戏剧构成中的地位和作用。2体会莎剧富于个性化、生动优美、文采斐然的语言特点,学习作者的浯言表达技巧。教学难点1理解剧中的戏剧冲突所反映的社会矛盾,认识夏洛克这一形象的复杂性。2初步学写戏剧评沦教学方法1文献法 2复述法 3表演法 4讨论法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语设计文艺复兴运动是14至16世纪在欧洲先后兴起的资产阶级文化运动,代表人物有意大利的诗人但丁、画家达芬奇、英国文学家莎士比亚。今天我们学习莎士比亚著名的喜剧威尼斯商人。三:教师酌情提供一些资料,帮助学生了解作者及剧情。(一)戏剧基础知识:(二)剧情介绍前置学习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课前收集的相关资料,选有价值的资料展示,全班共享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恻隐()庖代()诉讼()祈祷()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圈点勾画生词和精妙好词。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学生简述剧情。五、精读课文,把握戏剧冲突1请三位学生复述故事情节,其余同学点评。2选一位学生概括剧情内容,明确矛盾冲突。其余同学补充或评价。六、布置作业 1全班分为四个小组,自行选定导演、演员,自分角色排演戏剧。 2课外阅读威尼斯商人全剧。 第二课时教师 活动学生 活动教师导评:从以下六个方面评价:(1)表演是否体现了原作的精神;(2)演员对原作形象是否把握得准确;(3)服装、道具是否符合原作内容;(4)动作、台词是否体现了人物形象的性格;(5)针对原作,表演作了哪些创新,这些创新是否合理;(6)整个演出过程是否流畅、完整,还需要哪些改进等等。教师以记者的身份采访主要角色夏洛克、鲍西娅、安东尼奥的扮演者,其余同学点评或补充。 (1)提问:请谈谈你对夏洛克这一形象的认识。(2)提问:请说说你心中的鲍西娅。(3)提问:你对莎翁笔下的“商人王子”安东尼奥作何评价? 三、分析戏剧艺术特色,体会剧本所用的戏剧技巧,学习欣赏戏剧 1教师提示:该剧善于在矛盾冲突中展开情节,刻画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语言优美生动,诙谐又不失严肃,轻松中暗藏杀机。作为著名的喜剧,我们该怎样认识这场戏的喜剧性?2请大家自选角度,自选内容,写一篇有关本文的戏剧评论。角度应小,内容应精当,切忌泛泛空谈。可以评论戏剧个性化的语言,也可以评论其中某个人物,还可以评析剧本所运用的戏剧技巧。一、表演戏剧,体会人物语言的个性化特点,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1课前四个小组依次表演,全班选出最佳小组在课上演出。 2小组成员表演完后,其他三个小组的同学针对这一组同学的表演进行随心所欲的评价,允许相互争论辩驳。3主要演员谈谈自己对所扮演的人物的认识,并用文中相应的片断加以印证二、品味文章的语言之美 1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段落朗读,读后请说明:你所朗读的段落在语言运用上有何特点? 学生交流。2仿写句子,学习语言表达技巧。仿照下面这个句子,以所给的词语开头,说一段话。例句:慈悲不是出于勉强,它像甘霖一样从天上降下尘世;它不但给幸福于受施的人,也同样给幸福于施与的人;它有超乎一切的无上威力,比皇冠更足以显出一个帝王的高贵。 仿句:承诺 。学生思考,同桌之间交流,教师任选三位学生回答学生自由发言四、作业 1完成课上的戏剧评论写作练习。 2课外了解世界四大吝啬鬼形象,看看夏洛克有什么不同之处?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戏剧作品教学的核心内容应该教会学生如何进行戏剧作品欣赏,诚如课标中所说的那样:“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不能把戏剧作品简单处理成戏剧知识的例子,把作品教学处理成基本常识的教学;而应该在欣赏之中渗透有关戏剧知识。课题14 变脸(节选)知识目标1积累词语,把握“糍粑、阴霾”等词的读音,理解“怡然自得、睡眼惺忪”等词的词义并学会运用。 2了解魏明伦及变脸的剧情。3了解川剧的一般特点。能力目标1整体感知,把握戏剧情节,理解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 2了解戏曲唱词和说白的语言特色,深刻理解剧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初步培养学生的戏曲鉴赏能力。德育目标了解我国传统社会底层人民极其艰难的求生经历,感受他们身上所闪耀的人性光辉,破除重男轻女的世俗观念,与时代同步。教学重点1把握剧情,理解水上漂与狗娃之间的矛盾冲突。 2悉心体会剧中的细节刻画、心理刻画,理解它们所表达的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正确认识水上漂重男轻女的世俗观念。教学方法1文献法 2演读法 3讨论 4美点寻踪法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教师 活动学生 活动一、导语设计“变脸王”大家听说过吗?(多媒体显示川剧变脸画面)我们今天走进魏明伦的变脸,结识一位“变脸王”水上漂老人。2教师创设合作探究的氛围,要求学生用“变脸情节美。美在”的句式说话,共同交流,领略情节的非凡魅力。前置学习学生自读课文,了解剧情。学生自行积累词语。多媒体显示:糍粑(c b) 打鼾(hn) 阴霾(mi) 鹭鸶(l s)怡然自得(y):怡然,形容喜悦的样子。睡眼惺忪(xng sng):因刚睡醒而眼睛模糊不清。蹑手蹑脚(ni):轻手轻脚。2学生交流初读课文的感受,用一句话概括剧情。示例1:这部戏曲描写的是老艺人水上漂与他收为“孙子”的女孩狗娃之间的命运碰撞。示例2:这部戏曲描写了水上漂发现狗娃是女孩要将她抛弃而最终又将她收留的一段波折。二、资料展示展示课前通过图书馆或网络收集的有关资料,教师酌情提供相关材料,如魏明伦简介(见备课资料部分)、变脸剧情简介等。三、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了解剧情2学生交流初读课文的感受,用一句话概括剧情。四、精读课文,美点寻踪 1学生细读课文,选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用铅笔在书的空白处作简单点评。 2学生自主品评,进行美点寻踪。 学生自由发言。五、赏析剧本的情节美 1两位同学复述故事。其余同学点评。学生思考,小组交流,然后选代表发言,全班交流六、作业 1把剧中的几段唱词找出来,体会一下它们在形式上具有怎样的特点,在剧中分别起什么作用。 2课外阅读变脸全剧。 第二课时教师 活动学生 活动(1)教师以记者的身份请几位“水上漂”“狗娃”谈谈对角色的理解,并选相关片断加以佐证。(2)教师提问:水上漂变脸是因为他与狗娃的性格冲突吗?二、品味剧本的语言美 1教师介绍戏曲语言的特点。4教师对剧本语言总体评价:作者在口语基础上提炼加工并恰当吸收了四川方言的一些语言成分,使本剧的语言无论唱词还是说白都体现出通俗浅显、明白如话、情味十足的特点,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富有艺术的表现力和感染力。2教师也可引导学生深层探究。提问:如何看待水上漂重男轻女的思想?提问:剧本是如何否定这一世俗观念的呢?提问:重男轻女的思想在我国一直根深蒂固。在21世纪的今天,现实生活中还有这样的世俗观念存在吗?五、课堂小结 变脸是非常有名的川剧作品,情节美、形象美、语言美、手法美,美不胜收,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建议同学们课余时间观看戏曲,阅读戏曲剧本,慢慢地,你就会发现你已经成为一个准戏迷了。一、鉴赏剧本的形象美 1配乐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体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思想感情。 学生自由组合。自选片断,表情朗读。 其余学生以“导演”的身份点评。 2演员谈表演的体会、收获。学生思考、各抒己见2学生自由选精美的唱词。体会它们在形式上的特点和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学生自由发言。3品味剧本说白的语言特色,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 学生自选例品味。三、欣赏剧本的细节描写、心理描写,体味手法美,学习剧本塑造人物的独特手法 1文章以丰富的细节生动地展现人物形象,剧本的舞台说明交代了许多生动的细节描写,请同学们仔细品味。 2剧本注重心理刻画,展示人物的精神状态和感情冲突,从心灵深处显现人物性格。学生自选例品评四、深层探究,质疑解疑1学生自由质疑。相互讨论,共同探究;如有难以解答的问题,可向教师提问学生联系自己的所见所闻,和同学交换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六、作业1剧中“帮腔人”由幕后唱到台前,替狗娃向水上漂求情。请你以”帮腔人”的口吻,再写几句劝说水上漂的唱词。 2学写戏剧评论。针对变脸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文学短评。3预习枣儿。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戏剧教学可以效仿小说教学,从戏剧的情节入手,以情节为基础来研读,将戏剧的特点融入到对细节和人物性格特征的分析中去。这样设计,故事性强,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课题15 枣 儿知识目标1了解剧情,了解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人们生存状态的变化。2了解现代戏剧艺术中常用的象征手法。能力目标1,熟悉剧情,领悟剧本中人物的思想感情。2揣摩情节、语言,理解作品的象征意义,培养学生对戏剧的品评鉴赏能力。德育目标了解我国社会转型期人们的生存状况,正确认识和适应时代发展带来的变化,走出封闭,走出传统,迈进现代社会的新生活。教学重点1把握剧中老人和男孩两个人物形象,理解他们的思想情感。2体会作品的象征手法。教学难点领悟剧本所蕴含的象征意义,理解剧本的主题教学方法1演读法 2讨论法 3,延伸拓展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语数不清的枣儿,爹喊自己的娃来吃,别人的娃却来了;娃喊自己的爹吃,身边却只是别人的爹。他们使劲喊,娃不应,爹也不应。漫山遍野无人应。田野里只回荡着祖孙二人无比热烈却又近乎无望的呼喊。为什么这饱含着爹娘生命的人性和人情果竟唤不回从小也是由它奶大养大的儿孙?这枣儿啊。到底是苦涩还是香甜三、引读提高,理解剧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师设计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揣摩剧情,把握人物形象。关于老人1老人在与男孩的谈话中,回忆了哪些事情?如何认识老人的心态?2老人对男孩的态度如何?3如何评价老人这个形象?关于男孩4请谈谈你对剧中男孩这一形象的认识。关于老人的儿子和男孩的父亲5你对剧中未出场的这两个人物怎么看?这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关于枣儿 6枣儿在剧中起什么作用? 7关于枣儿的童谣在剧本首尾出现两次,这样写,有什么特殊的表达效果?教师提问:剧本采用了象征手法,“枣儿”象征着什么?如何理解作品的主题?五、延伸拓展,深化认识提示:联系现实生活,关注自己周围的老人和小孩孤独的现象,了解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想一想,你能为他们做点什么?六、课堂小结枣儿是香甜的枣儿,也是苦涩的枣儿。那一声声苍凉的、稚嫩的呼喊发自内心,像根在呼吸,像泉在喷涌。那呼喊,不只是期盼,更是一种给予,一种天赐是爹娘赐予儿孙赖以生存的精神维系和生命依托,正是这呼喊健全着他们神经。仁满着他们的羽翼,使他们飞得更高、更远。二、分角色朗读,整体感知,把握剧情 1学生自荐朗读课文,一人读老人,一人读男孩。其余同学点评。2选一位同学概括剧情学生分组讨论。小组长记录发言要点,并代表小组全班交流,其余小组成员可补充,也可点评。四、深层探究,突破难点 1揣摩语言,分析台词中加横线的句子的象征意味。2探究枣儿的象征意义,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学生自由发言。学生畅谈见闻、感受。七、作业 1剧中,爷爷要求男孩“我讲完一个故事,你才能吃一颗枣”“慢慢吃,才能吃出个甜味 来”;后来爷爷见男孩不高兴了,又说“快吃快吃,几颗枣儿一起吃,使劲吃”,前后是否矛盾?为什么? 2自选角度,针对枣儿写一篇戏剧短评。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剧本学习应该与一般的文章阅读有所区别,所以本课主要探讨:从文本的角度读剧本。即本文的学习还是与一般的现代文阅读一样,从基本的人物、情节、主题入手,让学生建立对本剧本的基本理解力。课题16 音乐之声(节选)知识目标1积累词语,掌握“峥嵘、嬷嬷”等词的读音,理解“鳞次栉比、顶礼膜拜”等词的词义,并学会运用。2了解影视剧本的特点,了解音乐之声的剧情能力目标1把握主要人物形象玛丽亚的性格特点,感受其形象美。2结合影视剧本的特点,赏析其画面美,培养学生阅读影视剧本的兴趣。德育目标引导学生在真善美的音乐艺术世界里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进而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教学重点揣摩文中的两个场景,感知主要人物形象玛丽亚,体会课文是如何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来刻画玛丽亚的形象的。教学难点揣摩语言,发挥联想和想象,感受课文的画面感以及其中人物唱词所体现的音乐故事片的底色。 教学方法1朗读品味赏析法 2讨论法 3点评法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语设计戏剧按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可分为话剧、歌剧、舞剧、戏曲、影视剧等。今天我们一起欣赏大型的音乐故事片音乐之声。 2感受形象美(1)师生共同品读描写玛丽亚野外歌唱的情形的语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2)课文第二个场景是众修女七嘴八舌评说玛丽亚,请概括众人的意见,说说众人眼中的玛丽亚是个怎样的人。(4)剧本在刻画人物形象方面有哪些独到之处?你获得了什么样的启示?3体味音乐美 师生再次欣赏音乐之声音像资料玛丽亚歌唱片断。 教师提问:课文是如何体现音乐故事片的特色的?3体味音乐美 师生再次欣赏音乐之声音像资料玛丽亚歌唱片断。 教师提问:课文是如何体现音乐故事片的特色的? 六、说话训练 教师创设讨论氛围,音乐之声曾获得五项奥斯卡奖,一度风靡美国,你认为人们喜欢它的理由是什么呢? 二、资料展示 影视剧本的特点电影文学剧本三学生朗读课文,感知文意。 学生交流初读课文的感受。四、欣赏品味,引读提高 1赏析作品的画面美 (1)仔细品读第一个场景描写,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一画面,感受其诗情画意。学生讨论交流。(2)学生评点并体会其作用。学生品味玛丽亚的唱词和动作描写的语句(3)课文临近结尾处写玛丽亚回到修道院的情形。请仔细阅读课文,尝试表演,体会其性格特征。 选五个同学表演,一人演玛丽亚,其余四人演修女。选两位同学以导演的身份点评。七、作业1:修遭院院长把玛丽亚比作“皎洁的月光”“天上的云彩”,你认为这样的比榆恰当吗?为什么?你也试着用一两个比喻去形容一下玛丽亚。2:你周围有像玛丽亚这种性格的人吗?注意观察,用一段话描写这个人。第二课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播放音乐之声全剧看歌剧作业:写感受板书设计教后反思在课上,我首先提供了有关影视剧本知识的辅助资料,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然后通过学生的小组合作,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并交流初读的感受,选派代表进行陈述。接着我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到课文中描写的两个场景上来,与学生共同赏析作品的画面美及人物的形象美,并让学生表演了玛丽亚回到修道院这一场戏,又请学生以导演的身份进行总评。最后师生一同进行归纳,根据影视剧本的特点归纳出本文的写作特色。课后布置学生有条件的回家观看影片音乐之声。全课用时47分钟,拖课2分钟。 课题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乘着音乐的翅膀活动目标1通过对音乐作品情绪、格调、思想倾向、人文内涵的感受和理解,使学生在真善美的音乐艺术世界里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进而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2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和评价,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体验,培养学生将听觉形象转化为语言形象的能力。3通过创作校歌班歌,引导学生走进音乐,在亲身参与音乐的活动中喜爱音乐,同时培养学生宽容理解、互相尊重、共同合作的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教师准备1搜集整理一份关于音乐史、音乐流派的参考资料书目。2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和一些音乐磁带、光盘。3邀请音乐老师一同参与,共同指导。活动建议和指导课本总共设计了三个活动,分别是讲述音乐的故事、聆听和解说音乐、创作校歌班歌。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表达了艺术家对于生活的理解,宣泄着他们的喜怒哀乐,聆听音乐,可以提升学生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性情。我们设计这些活动,就是要在音乐和语文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让学生从语文的角度去感受音乐,并且用语言文字去描述和发现艺术家在作品中表达的思想。 1活动一是“难忘的旋律,生动的故事”,主要是通过学生的回忆,向大家讲述音乐的故事。最好创设一定的情境,比如老师找一首自己最喜欢、最感动的曲子,放给大家听,然后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教育心理学》考试复习题库归总及答案
- 安全考试题库大全2025及答案解析
- 生产安全题库判断题及答案解析
- 2025-2030绿色建筑技术发展趋势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
- 2025-2030绿色建材认证体系下免漆门行业发展评估
- 电功车安全驾驶常识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2030经颅磁刺激联合认知训练对发育障碍儿童疗效观察
- 2025-2030纳米载药系统靶向性提升技术与临床转化效率分析报告
- 2025-2030纳米肥料技术研发进展与产业化落地障碍突破方案
- 2025-2030纳米材料在购物袋领域的应用前景与商业化路径报告
- 中国汽车保险杠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 电池极柱连接行业现状深度解析
- 2025年全国企业员工全面质量管理知识竞赛必考题及答案
- 中华建筑之美课件
- 腹腔镜下直肠癌护理个案讲课件
- 3.1《祝福》课件-2024-2025学年高教版(2023)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
- 纯化水检测管理制度
- DB31/ 1288-2021汽车维修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 塔里木油田分公司新疆塔里木盆地吐孜洛克气田开采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
- 2025年中考生物实验探究题专项卷:生物实验探究实验案例分析
- 第三章新时代交通文化与精神第二节交通精神具体体现13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