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同盟国集团的瓦解.doc_第1页
第3课 同盟国集团的瓦解.doc_第2页
第3课 同盟国集团的瓦解.doc_第3页
第3课 同盟国集团的瓦解.doc_第4页
第3课 同盟国集团的瓦解.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课 同盟国集团的瓦解评测练习一、选择题:(共20题,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杰弗里帕克在剑桥战争史中记载:“1916年德国试图火速提高军事生产的努力最终却毁灭了它的经济,导致了1918年的崩溃。”在这里作者认为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失败的原因是( )A. 军事战略上的失误 B. 国内矛盾的激化C. 工业实力难以支撑其长期战争 D. 军事实力不如协约国2、1920年,梁启超在欧游心影录中谈到“科学万能说”时,认为“它当然不能象从前一样的猖獗”。他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A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受到阻碍 B科学技术在欧洲的发展水平很高C科学技术不是万能的 D科学技术在世界大战中成为战争工具3、如果下表中的数据属实,那么“同盟国”阵营在一战期间的死亡总人数为() 国家奥匈帝国保加利亚法国 德国奥斯曼土耳其死亡总人数(单位:万)12510150 17530A310万 B300万 C330万 D.340万4、读下表,美国对交战双方贸易总额的变化带来的主要影响是()19141916年美国对交战双方的贸易总额年份同协约国贸易(亿美元)增长指数同同盟国贸易(亿美元)增长指数19148.24100.001.69100.00191519.9241.00.117.00191632.14289.70.010.68A美国成为了世界头号强国 B使战局朝着利于协约国一方发展C形成了美国对欧洲的控制 D导致同盟国集团开始瓦解5、下列关于一战中同盟国集团失败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经济实力处于明显劣势 B作为非正义一方,失道寡助C战略上出现重大失误 D内部矛盾不断尖锐6、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失败的原因有协约国集团在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方面都占有优势英、美的海上封锁起了重要作用德、奥军队战略上的失误战争导致国内阶级矛盾激化,工人、士兵运动兴起()A B C D7、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等原料缺乏的国家,大力发展化学合成技术,从而推动了化工技术的发展。这说明的根本问题是( )A战争是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 B社会需要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根本动力C科学技术是维持战争的根本保证 D发展化学工业有利于可持续发展8、美国总统威尔逊在“一战”爆发后的第四天发表讲话,申明美国中立是“显示出极为冷静的判断、高贵的自制和有效的公正的行动”。美国采取这一立场的目的是( )A.希望英德两败俱伤,乘机扩大殖民地B.国土远离欧洲战场,抵制列强插足美洲C.远离战火,借与双方贸易之机获取最大的利益D.保持经济高速增长,避免战争破坏9、英国历史学家杰弗里帕克在其历史著作剑桥战争史中有这样一段话:“长远看来,协约国可任意借助美国经济,但德国却遭到封锁,这使它只能使用中欧资源,这种封锁产生了巨大的效果。似乎为了对拿破仑进行解释,上帝还是站在了较大工业的这边。”在作者分析同盟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失败的原因中,不包括( )A.协约国与美国贸易密切,可以得到巨额的贷款 B.英国的海上封锁C.数年的大战使同盟国经济遭到极大破坏 D.协约国经济实力总体强于同盟国10、某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对下表中协约国在1914-1917年三种战略物资生产出现重大变化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最有可能的是(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两大军事集团战略物资生产表 (单位:百万吨)A.美国加入协约国阵营,放弃中立 B.苏俄和同盟国集团签订布列斯特和约C.意大利的倒戈 D.同盟国集团内部普遍发生革命和起义,影响了经济11、德意志帝国装甲兵之歌:“如果我们为命运女神所抛弃,如果我们从此不能回到故乡,如果子弹结束了我们的生命,如果我们在劫难逃,那至少我们忠实的坦克,会给我们一个金属的坟墓。”歌中所提到的坦克首先出现在下列哪次战役中()A.凡尔登战役 B.日德兰战役C.索姆河战役 D.马恩河战役12、下列关于一战中同盟国集团失败原因的表述,正确的是 经济实力处于明显劣势 作为非正义一方,失道寡助 战略上出现重大失误 内部矛盾不断尖锐 ( ) A B C D13、1918年3月,与同盟国集团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帝国主义大战的是 ( )A沙皇政府 B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苏俄政府 D苏联政府14、美国总统威尔逊1914年9月呼吁美国人民对待一战要“从思想到行动都应采取不偏不倚的态度”。可是,1917年4月美国却参加对德作战,其主要原因是( )A.德国的无限制的潜艇战 B.俄国二月革命的爆发C.威尔逊当选美国总统 D.害怕协约国战败,美国国家利益受到巨大损害15、1917年,中国北洋政府对德宣战,并派出大批劳工到欧洲战场服役。80多年后,时任法国总统的希拉克曾这样评价说:“任何人都不会忘记这些远道而来的、在一场残酷的战争中与法国共命运的勇士,他们以自己的灵魂和肉体捍卫了法国的领土、理念和自由。”结合上述材料,对中国参战的诸多评价中,你最赞成的是( )A对德宣战导致不少中国劳工丧生 B对德宣战是段祺瑞政府的错误决策C对德宣战客观上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D对德宣战不利于一战的尽快结束16、1918年下半年,德国境内抢劫成风。下列相关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战争造成了民众生活的困难 B战争导致了社会秩序的混乱C战争提高了军人的社会地位 D战争扰乱了社会的正常发展17、1916年2月德国实施“无限制的潜艇战”旨在()A打击美国商船 B袭击协约国船只,以改变海上劣势C对美宣战 D为日德兰海战作准备18、1918年9月底10月初,协约国向德国发起全线攻击,这次军事行动的直接后果是()A促使同盟国集团瓦解 B促使德国皇帝退位C把战线推进到马恩河一带 D突破了德军的“兴登堡防线”19、1918年11月,德国柏林发生了工人起义。这次起义()A引发了基尔军港的水兵暴动 B推翻了德皇威廉二世的统治C是在协约国的领导下进行的 D直接导致了德国前线的溃败20、美国参战使战争局势朝着有利于协约国的方向发展,下列各项不是美国参战带来的有利因素的是()A先后派遣200万士兵开赴欧洲战场 B参加索姆河战役C协助英国海军开展对德反潜艇战 D增加对协约国的军火和物资供应二、非选择题:(共1小题,共20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4年,欧战全面爆发,而威尔逊被誉为“坚定的中立主义者”。导致美国陷入战争并加入协约国一方的原因并不是单一的事件。美英之间存在着非常紧密的经济联系,如果德国获胜,美国在经济上将蒙受巨大的损失。1917年初,美国给协约国的贷款达20亿美元,而相当多的美国工厂以向协约国销售武器为生。1917年1月,德国宣布恢复无限制潜艇战,重新开始攻击商船和客船。2月3日,一艘美国轮船被击沉,威尔逊立即停止了与德国的外交关系。 摘编自美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材料二2月初我们将实施无限制潜艇战。尽管如此,我们仍希望美国保持中立。如果这个计划不成功,我们将在下列基础上与墨西哥结成同盟:我们将一起发动战争并一起走向和平相信墨西哥一直想收复在新墨西哥州、得克萨斯州、亚利桑那州的领土绝不容情的潜艇战将迫使英国在几个月内投降。 1917年1月,德国外交大臣齐默曼给德国驻墨西哥大使的密令 材料三在和平被践踏、自由被专制政府控制的情况下,中立政策不再是适宜和可行的了世界必须走向和平与民主。和平必须建立在政治自由的基础上。我们并非出于自私的目的,我们不想征服,也不想占领把这一大批爱好和平的人卷入灾难性的战争中是一件可怕的事情。文明岌岌可危。 1917年威尔逊总统在国会的演讲词(1)据材料一、二,如何理解材料一中“导致美国陷入战争并加入协约国一方的原因并不是单一的事件”这句话?(2)你如何评价材料三中威尔逊的“我们并非出于自私的目的文明岌岌可危”这一言论?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1、【答案】C【解析】本题关键要审清时间1916正是一战期间,从材料中看出德国为了战争的需要,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社会矛盾尖锐,最终战败投降,故答案选C。其他选项题干没有体现。2、【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的是1920年梁启超的观点,“它当然不能象从前一样的猖獗”应该说的是科学做过对历史或者人类有极坏影响的事情,结合时间可以知道是指D,所以是对一战反思得出的结论。3、D4、B5、【答案】B【解析】一战是帝国主义战争,无论是协约国集团还是同盟国集团都是为了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都是非正义的。6、C7、A8、【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美国实行“中立”政策,是出于对自身经济利益的考虑,其利用中立国的地位,与交战国扩展贸易,大发战争横财。A、B、D项表述不符合美国的实质目的。故选C项。9、【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这位银行家选择了三个帝国作为赌注,三个帝国在当时的欧洲有一定的代表性,而三个帝国在战后崩溃了。民主制度发展不充分,封建残余力量强大是导致这几个欧洲帝国崩溃的重要原因。银行家的选择证明了欧洲民主思想尚未达到很完善的程度。10、【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表格中的数据表明1914年协约国与同盟国三种物资生产势均力敌,而在1917年却发生了较大变化,协约国物资数量大增,主要原因是美国的参战,壮大了协约国的力量。故选A项。B项发生于1918年,C项发生于1915年5月,D项发生于1917年底或1918年,所以应排除。11、【答案】C【解析】教材中明确提到,在索姆河战役中,英国首次使用了坦克作战。12、C13、C14、【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战争爆发后,美国与交战国双方做生意,特别是在协约国方面,经济利益更加密切;因此美国为了保住自己的利益,参加了协约国作战。当然,更为重要的是美国想借此大发战争横财,争取在战后有更多的发言权。15、【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他们以自己的灵魂和肉体捍卫了法国的领土、理念和自由”可以得出答案。16、【答案】C【解析】大量抢劫现象的出现,一方面反映出当时社会秩序的混乱,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大批德国民众生活的困难。这表明战争已干扰了德国社会的正常发展。军人守护被抢的肉铺,只反映出军人在履行职责,无法反映军人社会地位的提高。17、【答案】B【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再认再现能力。德国实施“无限制的潜艇战”旨在袭击协约国船只,以改变海上劣势。18、【答案】D【解析】1918年9月底,协约国军队全线出击,突破德军“兴登堡防线”。德军连连败退,导致同盟国集团开始瓦解。战场失利引发国内政治危机。19、【答案】B【解析】1918年11月9日,德国柏林的工人起义,德皇威廉二世被迫退位,逃往荷兰。柏林起义是在基尔军港兵变的影响下发生的,这时的德国已注定在战场上要失败。A、C、D三项的叙述都不正确。20、【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