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第二组习作学习旅程.doc_第1页
三年级上册第二组习作学习旅程.doc_第2页
三年级上册第二组习作学习旅程.doc_第3页
三年级上册第二组习作学习旅程.doc_第4页
三年级上册第二组习作学习旅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年级上册第二组习作学习旅程 恩施芭蕉玉露小学王裕章习作题目: 写熟悉的人的一件事小朋友们,你们好!我们乘着“作文列车”已经走过了一段“作文路程”,相信小朋友们也有了一定的收获了吧?如果还没有,没有关系,我们一定要坚持,写作文“贵在坚持”,只要长期、持之以恒,我们就一定会有更多的进步的。我是你们的大朋友王老师,相信小朋友们在“作文列车”上会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收获的!让“作文列车”带我们去感受写作的乐趣吧!学习旅程第一站“作文列车”广播室本次习作写什么呢?这次习作要求写什么呢?这个在我们的课本里写得十分清楚,翻开书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我们身边有许多熟悉的人,他们身上有许多值得写的事。这次习作就来写熟悉的人的一件事。先想一想打算写谁,写他的哪件事,把这件事想清楚,再动笔写。写完以后,可以读给你写的那个人听,请他评评写得怎么样。(现在,清楚了吧,本次习作的内容是写熟悉的人的一件事)本次习作的要求:亲爱的小朋友们,你已经知道了习作的题目,下一步要了解的就是本次习作有什么要求,这一点可是很重要的哦。第一次的作文有的小朋友就出现了跑题、错题的现象,结果弄得“主次不分”,所有的努力都是白费了。这次,大家可要把握住要求。让我们大家一起来看看本次习作的具体的要求吧!从我的分析来看,大体有以下一些要求:请小朋友们注意啦,本次习作有三点要求:第一,要求写自己熟悉的人。第二,要写清楚自己所熟悉的人的一件事。第三,要写的事必须是值得写的,并从这件事上能看出熟悉的人的品质。你明白了吗?!确定自己要写的内容:亲爱的小朋友们,我们熟悉的人很多,我们该写哪一个呢?这个非常重要,千万不能想一想这个人也写一点,那个人也想写一点,结果没有哪个人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还会被别人说成是“毫无重点”。当然,也不能写哪些从别人口中了解到的人和事,因为那些都是“道听途说”来的,不是我们亲眼所见的人和事,写出会不真实。怎么办呢?不用着急,跟我一起慢慢想。所谓“熟悉的人”就是平时与自己经常打交道的人,比如:在学校里,和同学们在一起学习、玩耍,和老师朝夕相处。那么“熟悉的人”有小伙伴、老师等;在家里,和爸爸妈妈或姐姐妹妹、哥哥弟弟生活在一起。那么“熟悉的人”有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在其他场合,我们还会和亲戚、邻居打交道。那么“熟悉的人”也可以是姑父、姑妈、舅舅、舅妈、邻居等。你准备选择哪一个来写呢? 交流反馈小朋友们,边看边想想,如果你拿不定主意,也可以进入论坛和老师、小伙伴们讨论一下,快来吧! 学习旅程第二站“作文列车”讨论厅【打开思路,选择事件】小朋友:老师,我与熟悉的人之间的事情太多了,怎样去写呢?我们这次的作文关于写的事情有一个很重要的要求,也就是这件事必须是“值得写”。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什么叫“值得写”吗? “值得写”是不是这件事情有趣、生动、有意义呢?是的!“值得写”的事就是自己熟悉的事情。所谓熟悉的事,就是指亲身经历的、认真观察过的、感兴趣的、有感受的事情。简单地说,这次作文是写一件难忘的事情。就是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事,使人难以忘怀的事情,而且还要注意是写“一件事”,不是两件、三件。我明白了!写“熟悉的人的事”就是写“熟悉的人”的“熟悉的事”。是的!小朋友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当你与小伙伴在一起说自己熟悉的事情时,总是讲个没完没了,为什么?因为“熟悉”。加入让你说一说你不熟悉,而是陌生的事情时,恐怕小朋友们就会支支吾吾地说不上几句话了。我知道了“熟悉的事”是怎么一回事了。比如有一年的冬天我生病在家特别孤单。这时,小朋友们都陆续地来看我了,今天这个小伙伴带着水果来看我,明天那个小伙伴带着图书来看我,还有的小伙伴带着玩具来看我我们家在我生病期间成了欢乐的地方,这件事情让我一辈子都难以忘记,而且我也不会忘记小伙伴们对我的关心,这样的事情就是“熟悉的事”“难忘的事”,是吗?我们这次作文的要求就是写一件事,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一人一事”类的描写。 “一人一事”有什么具体的要求呢?我们写事的目的就是为了体现出所写的人的性格、品质。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要求将“事”和“人物的品质”相互一致,不形成“两张皮”。我们可以从分析事情入手,从事情中去找人物的品质。在描写的过程中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写具体。也就是说,叙述要完整。在记叙事情的过程中,着重刻画人物的言语和内心活动,这就是在记事中写人。为了使大家对人物有总的印象,有某方面的突出印象,可以在文章的开头简单介绍一下对某人的总的印象和与事情有关的情况,也可以倒叙开头,对某人事情进行回忆。要写好事情的发展变化,怎样才能做到这点呢?任何人做的事情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小朋友们要把一件事写具体,就必须抓住事情的变化来描写。首先,小朋友们写事时就应该想一想,不同的时间有哪些不同的情况,不要只盯住某时某刻的情形,而不去注意事件随时间变化的发展。一件事发展的过程,就时间而言,可能几分钟,几小时很短暂,也可能几天,几个星期,比较长。其次,任何一件事同样伴随着地点的更替而变化。因此,小朋友们在叙述一件事时,也要认真考虑一下,不同的地点,事情有哪些变化。这样去认真想了,再动手去写,事情的经过自然就写具体了。小朋友们在记叙熟悉的人的一件事情时,应抓住事情的矛盾变化把情节展开,文章内容才会使人感到生动、难忘。例如,写“拖地”,就要写遇到了哪些困难?自己是怎么解决的?把解决这些困难的经过写清楚,这件事就很具体了。这些都想清楚了,那我们就可以开始动笔了。【学习课文,借鉴方法】什么样的人说什么话,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事,这些都必须写得准确、鲜明,符合不同人物的特点。如果将人物的行为、语言夸大、缩水,会缺乏真实性,会失掉人物特点,让人感到虚假。那具体怎样才能做到描写得当呢?为了表现出人物的特点,我们常用的方法就是在描述事情的过程中概括介绍人物外貌、对话、行动、心理活动的描述。比如灰雀中当列宁询问孩子是否见到灰雀时,孩子回答“没我没看见”,从这种吞吞吐吐中,可以猜测到灰雀的消失与孩子有关。但是列宁没有去批评、斥责孩子,而是通过表达对惹人喜爱的灰雀的担心,使孩子内心受到震动、感染,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列宁说:“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男孩受到了震动,于是说出了“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的话。列宁已经知道灰雀的消失与男孩有关,但是他没有一句批评的话,而是通过自己对灰雀的担心来感染男孩,引导他认识了错误。列宁问:“会飞回来?”文章的最后,当列宁微笑着说“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儿去了?”一方面表明了列宁见到灰雀之后的惊喜,另一个方面则表现了列宁对孩子的爱护。作文中,我们通过语言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我们在通过对话以及对话细节的描写达到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使得人物的品质表现得更加突出,比如小摄影师中类似的对话细节描写也有许多:孩子往地上一坐,哭了起来后,高尔基问“你怎么了”,这不仅反映出他对孩子的突然表现迷惑不解,更有一种关心在里面。当孩子跑出房间后,高尔基大声喊道:“孩子,回来!我给你胶卷,我这儿有很多胶卷。”这反映出他主动帮助男孩的一片爱心。这里为什么要强调“大声喊道”“孩子,回来”呢?它反映出高尔基想帮助孩子,但又担心孩子听不见的急切心情。文章最后,秘书告诉高尔基:“外面来了一位摄影师。”“是个小男孩吗?”高尔基问。高尔基最后对秘书说:“请转告他,我很忙。不过,来的如果是个小男孩,就一定让他进来。”从中可见高尔基对媒体宣传自己并不关心,相反,对于这个少先队员却非常重视。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高尔基关怀下一代、爱护下一代的崇高品质。在写人物对话时,我们还可以抓住对话过程中的细节来描写,比如神态、动作等方面,是吗?这样写,就会使得人物的形象更加得鲜明,人物的品质特点更加得明显。比如我不能失信就是透过对话和动作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人物性格特点的: “不行!不行!小珍来了会扑空的,那多不好啊!”庆龄边说边把手抽回来。宋庆龄的话说明她已认识到尽管明天教小珍叠花篮不是不可以,但是让她来了扑空会使自己对不住小珍;如果说父亲问庆龄怎么不走时,她的回答还略显犹豫的话(因为庆龄仅仅说明她当天要教小珍叠花篮,并未表明她因此就不去了),那么此时“庆龄边说边把手抽回来”则直截了当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不,妈妈。如果我忘记了这件事,明天见到她时,可以道歉;可是我并没有忘记,我不能失信啊!”如果说宋庆龄在回答爸爸的建议时还只是想到会让小珍扑空从而对不住小珍的话,那么她在回答妈妈的建议时则明明白白地表明自己因为没有忘记这件事而向小珍道歉是自己失信的表现,这种明知故犯的失信,比无意中的失信,就更不对了。也更说明了宋庆龄人品的高尚。所以说,描写一件事中人物的所作所为一定要抓住人物的特点,就是说,让读者觉得这个人是与别人不同的,是真实存在的,这样才能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否则,“千人一面”,读者看过就会忘记了。什么样的人说什么话,什么样的思想做出什么行动,什么样的动机有什么心理活动,都必须写得准确、鲜明,符合不同人物的特点。拿我们要写的这篇习作来说,应该怎么来列提纲呢?写熟悉的人的一件事(提纲)开头:介绍熟悉的人的大致状况(可以通过外貌的描写也做一个交代)中间:重点是典型的一件事1起因(熟悉的人做一件事的原因)2过程(抓人物的语言、神情、动作)结尾:总结熟悉的人的性格品质。交流反馈 学习旅程第三站“作文列车”克隆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一读别人的好文章,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东西;动一动我们的手,我们可以有更多的获得。现在,请随老师的脚步,我们一起进入“作文列车”克隆间去一展身手吧。相信自己是最棒的哦!克隆体一:男孩说:“没我没看见。”列宁说:“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那个男孩本来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但又不敢讲。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列宁问:“会飞回来?” “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灰雀)克隆体二: “是谁把它放在那儿的呢?” “听说天上常常掉下来陨石,也许它就是从天上掉来下的吧!” “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一定非常大。它应该把草地砸一个很深很深的大坑。可它为什么没卧进土里去呢?” “这我可说不上来了。”李四光又跑去问爸爸,爸爸也说不清楚。(奇怪的大石头)克隆体三: “不行!不行!小珍来了会扑空的,那多不好啊!”庆龄边说边把手抽回来。 “那回来你去小珍家解释一下,表示歉意,明天再教她叠花篮,好吗?”妈妈在一旁说。 “不,妈妈。如果我忘记了这件事,明天见到她时,可以道歉;可是我并没有忘记,我不能失信啊!” “我明白了,我们庆龄是个守信用的孩子。”妈妈望着庆龄笑了笑,说,“那你就留下来吧!”庆龄点点头,甜甜地笑了。(我不能失信) 学习旅程第四站“作文列车”展示会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一读别人的好文章,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东西。现在,老师提供一些我认为还不错的文章,请邀上爸爸、妈妈与你一起来当个小评委,给下面的这些文章打个星级。自己还可以想一想,这些文章中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地方等。快快擦亮你的眼睛,希望你能当上火眼金睛评审哦。习作一:帮爷爷戒烟爷爷为我戒烟至今正好一个星期,我真高兴。说起爷爷,我双手竖大拇指。可他就是有一个“缺点”爱吸烟。他吸起烟来,那可真是云雾缭绕,使人避而远之。一个星期前,我从杂志上看到:一支香烟有尼古丁等几十种致癌物,吸一支烟缩短寿命5秒钟。于是我决定劝爷爷戒烟。经过我和奶奶苦口婆心地劝说,最后,爷爷终于从嘴里吐出五个字:“听你们的吧!“一个星期过去了,我没有见过爷爷吸烟。为了看看爷爷是否真的戒烟。我在桌子上放了一包烟,并躲在门后“侦察”。爷爷回来了,他看到桌子上的烟立刻捏起来,闻了闻,并叼在嘴上。我生气了!刚想发作。突然,我发现爷爷仿佛想到了什么,毅然把烟吐出来,撅成两半。看到爷爷的行动我如释重负,长吁一口气。我为爷爷感到自豪!今天,我真高兴。【一句说】“为爷爷或爸爸戒烟”是个老题材,小作者写来简朴而别致,颇有悬念。开头结尾简明扼要,相互照应,真情流露。习作二:找白发今天,婆婆正戴着老花镜,悠闲地看着报纸,我走到她跟前,问道:“外婆,有什么事要我帮忙?”婆婆突然笑了起来说:“我哪敢让曹大小姐帮忙,快去写作业吧!”我面红耳赤,我知道了,自己长这么大都没有为外婆做过什么事,所以外婆才会这样说。我嘟着嘴生气了,说:“我不管,你就要给件事给我做!这是语文老师布置的一项作业。”婆婆乐开了花,想了一会儿,对我说:“那好,你帮我拔白头发吧。”虽然我心中有疑问,但还是一口答应了。过了一会儿,我终于忍不住了,便问道:“婆婆,你为什么让我拔白头发。”婆婆望着我,用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语气对我说:“哟,许年轻人打扮,就不许我们老太太爱美啦,岂有此理?”我被外婆的话给逗乐了。婆婆前几天还是满头白发,而现在怎么这么黑?婆婆似乎看了出来,她为我解答了:“看,我昨天去理发店把头发染了一下。”我惊奇地瞪着婆婆,她也好像有些不自然,问道:“干嘛?”我“扑”地一声笑了。开始为外婆找白头发了,我以为会找不到几根,可是越到深处,就发现婆婆的发根全是白色,我拔开,只见一根银丝出现在我眼前,我本想拔,但又怕别人说得拔一根长十根的道理,所以就没告诉婆婆,也没拔。我看着看着,心不由得疼起来,婆婆头上其实已是白发苍苍了,但她用一种方法掩盖住了。我没有将我看到的告诉外婆,我怕她伤心,因为她的付出的结果竟是一根根白发【一句话】替外婆找白发,结果发现的是一头发根全白的“景象”,作者用“老道”的笔触写下了这份复杂的感受,令人回味。习作三:修鞋人一天,爸爸让我拿着破了的鞋子,到巷口的补鞋摊去补。我来到修鞋的地方,鞋匠叔叔正坐在凳子上看书。我走了过去,说:“叔叔,帮我补一下鞋,好吗?”我边说边把鞋递给他。叔叔听了,放下手中的书,招呼我坐在一旁的小凳子上稍等片刻。这位叔叔的手可真巧,他麻利地用锥子把鞋帮儿上掉下的那根带子塞进鞋底,然后穿针引线,把破漏的地方缝紧不一会儿,鞋修好了。我问道:“要多少钱?”他说:“就给五角吧!”我一听,心想:糟糕,我只带了四角钱,怎么办呢?叔叔看了看我,似乎觉察到了我的心思,就问:“小同学,怎么了?”我着急地说:“我的钱不够,只有四角。”他听后,满不在乎地说:“这有什么关系!不要紧,你就给四角吧!”我把钱掏出来给了他,一边往回走一边想:他可真好这个修鞋的叔叔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一句话】在小作者心目中的“熟悉的人”是巷口的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