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期末复习:文言文练习题咏雪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9题。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1、本文选自南朝宋彭城人 编著的 一文。2、解释加点的字词。内集: 儿女: 俄而: 欣然: 差可拟: 未若: 因风起: 3、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4、“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 ”等要素。文中“寒雪” “内集” “欣然” “大笑”等词语为我们营造了一种 的家庭气氛。5、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撒盐 / 空中差 / 可拟 B白雪 / 纷纷何 / 所似C未若 / 柳絮 / 因风起 D左将军 / 王凝 / 之妻也6、对 “公大笑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说明谢太傅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B、谢太傅“笑”前喻,而“乐”后喻。C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D谢太傅认为后一喻没有前一喻好。 7、文章最后写道:“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你以为作者写上这一句的用意何在?答: 8、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白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答: 9、除“柳絮”一喻外,你还能写出一两个形容飞雪的比喻词吗?能否再写出几句咏雪的诗句吗?词: 诗句: 陈太丘与友期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7题。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解释加点的字词。与友期行: 太丘舍去: 去后乃至: 尊君在不: 待君久不至: 相委而去: 下车引之: 家君: 元方入门不顾: 2、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3、“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陈太丘的朋友是个 的人,“友人便怒”,从友人的话中我们又看到了友人是个 的人,从“友人惭,下车引之”还可看出友人是个 的人。陈元方维护了父亲的尊严,显示了聪明才智,体现这一天资的语言是 ,也表现出对客人无信无礼的不满,体现不满的行动是“ ”。4、元方对友人的评价是 ,从而课文想告诉我们 的道理。5、有人认为客人既已认错,陈元方就应当原谅他,而陈元方居然“入门不顾”,弄得客人尴尬至极,无地自容,这是否也应算作“无礼”?说说你的看法。答: 6、你能写出几个古代少年机智聪明的故事吗?答: 7、从元方的两处对话和一次行动中,你能看出元方是一个怎样的孩子?答: 8、请你写出两句关于“诚信”的名言或诗句答: 山市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8题。1、填空:山市选自 作者 字 又字: 别号: 世称“ ” 代文学家。郭沫若曾为他的书屋题写了一副对联,内容是: 本文描写了变幻莫测的 ,作者行文以“忽见”、 、忽、 、“倏忽”等表时间性的词语来贯穿全文,使文章层次显得很清晰。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飞甍( )高垣( )禅院() 逾时( )连亘( ) 倏忽()睥睨( )(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然数年恒不一见 高插青冥,相顾惊疑 往来屑屑 一切乌有 惟危楼一 数至八层裁如星点 连亘六七里 或凭或立 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 见山上人烟市肆 尘气莽莽然 城市依稀而已 逾时: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 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 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 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 .高插青冥,相顾惊疑。 .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 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5.下列语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数至八层,裁如星点 B.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C. 楼五架,窗扉皆洞开。 D.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6以下句子使用的修辞方法不同的一项( ):A.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B唯危楼一座,高插青冥。C.数至八层,裁如星点 D.倏忽如拳如豆。7.比较下列加点字古今义的不同(1)惟危楼一座(2)或凭或立(3)念近中无此禅院。(4)直接霄汉8.本文出现的两个成语并解释:(1)一切乌有: (2)历历在目 : 9、请用课文原句填空。用自己的话简要描述山市蜃楼变化的各阶段的景况。“山市”的初现阶段: “山市”的发展阶段: “山市”的高潮阶段: 10、请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山市的特点: 。11、课文开头一句“奂山山市恒不一见”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12、“中有楼若中,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这句话运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13文末写鬼市的目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那时的人把山市称为鬼市?运用科学知识,请对“山市”这一现象作出解释? 童趣(一)字词积累: (1)根据拼音写汉字。1、mio_小 2、b_山倒树3、童zh_ 4、丘h_ 5、q_之别院 (2)给加点字注音:明察秋毫( )壑( ) 癞( ) 鞭( )项为之强( ) 鹤唳云端( ) 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 以土砾凸者为丘( ) (3)正确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用/在原句上做标志): 1、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2、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3、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4、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 5、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4)解释加点字意思: 1、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 2、又留蚊于素帐,徐喷以烟。( )( ) 3、鞭数十,驱之别院。( )( ) 4、以虫蚁为兽。( )5、项为之强( ) ( )6、故时有物外之趣。( )7、盖一癞虾蟆( )8、能张目对日( ) 9、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 )10、捉虾蟆,鞭数十( )(5)解释下列词语并造句。1、明察秋毫:解释: 造句: 2、怡然自得:解释: 造句: 3、庞然大物:解释: 造句: 4、藐小解释: 造句: (6)注明加点的代词在文中所指代的事物: 1、必细察其纹理( ) 2、昂首观之( ) 3、使其冲烟飞鸣( ) 4、蹲其身( ) 5、观之,兴正浓( ) 6、驱之别院( )(二)文学常识:1、如果你要去图书馆查找关于童趣的资料,那么,你首先从 朝这个朝代的目录中找 (a文学家;b诗人、c词人)这一范围的资料。然后找出本文作者 ,那么要找童趣这篇文章,你拿起了 这本书。2、当你从图书馆出来之后,作者的名字你是知道了,那你再说说本文作者的字是 。3、肖明在暑假的时候想去旅游,刚好他去的目的地就是本文作者的籍贯所在地,那么他要坐火车的话,要买的车票应该是 “东莞东站 至 ”,这样才能最快捷地到达。(三)文意理解: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查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_,_,_,_,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1、 把上文空白出补充完整。2、 翻译下列语句:A、 见藐小之物必细查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B、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C、 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D、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E、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 F、 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3、 作者所说的“物外之趣”指什么?这种物外之趣是怎么产生的?(举例说明) 4、 “群鹤”指的是什么?“我”是怎样看到“鹤唳云端”的景象的? 5、 文中表现了怎样的童趣?通过哪些事表现出来的? 智子疑邻、塞翁失马智子疑邻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1、本文选自 末期著名思想家 的著作 。2、解释加点的字。(1)不筑( )天雨墙坏( ) (3)邻人之父( )亦云( )暮而果大亡其财 甚智其子( )3、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1)(2)4、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其 家甚智其子B、马无故亡而入胡C、其马将胡骏马而归D、暮而果大亡其财5、简析“而疑邻人之父亦云”中“亦云”词的作用。答: 6、邻人之父知道自己成了怀疑对象,会有怎样的反应呢?请展开你合理的想象。答: 7、“其子”与“邻人之父”有同样的先见之明,为什么“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对此,你有什么看法?答: 8、写出文章的寓意:塞翁失马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1、本文选自 (朝代)淮南王 编著的 ,此书又名淮南鸿烈。2、解释加横线的字。近塞上之人( ) 有善术者( )( ) 马无故( ) 亡而入胡( ) 人皆吊之( )( ) 何遽( ) 居数月( ) 将胡骏马而归( ) 折其髀( ) 死者十九( ) 以跛之故( )( ) 父子相保( ) 3、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4、下列各句中“之”的意思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近塞上之人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其邻人之父亦云人皆吊之 故时有物外之趣驱之别院A、 B、 C、 D、5、根据你的理解,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关的内容。(用原文回答)失马之福是: 得马之祸是: 跛腿之福是: 6、成语的来源之一是古人的著作,出自上文的一个成语是: 7、写出文章的寓意答: 8、关于福祸得失互相转换的辨证关系,中国有许多名言俗语作了精辟的概括,你能说出几句吗?答: 文言文复习之论语十则 1填空:(43分)论语是记录 的一部书,是 家经典著作之一。孔子,名 ,字 ,时期 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 、 。“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指 、 、 、 “五经”指 、 、 、 、 。生活中用来教育人们要谦虚,不要狂妄,不懂装懂时,我们常引用论语十则中孔子的话: , , 。(4)论语十则中,指出学习与思考必须紧密结合的句子是: , ;(5)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 , 来表示;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 , 。(6)如果人人都能为他人着想,做到“ , ”,那么,构建和谐社会的愿望就能早日实现。(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十则中孔子的话:“ , ”。(8)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 , 。(9)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 。(10)APEC会议在重庆召开,山城百姓喜迎各国嘉宾,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 , ?”(11)如何对待他人的优点和缺点呢?孔子说: , 。(12)论语十则中强调不要不懂装懂的句子是: , , 。(13)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引用十则中孔子的一句话“_ ,_ _”表示要随时向周围有长处的人学习的意思。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5分)论语() 不愠() 三省() 罔() 殆()3判断下列各句有没有通假字,如果有,请写该字及其本字、读音、意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诲女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4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16分)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愠: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故: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 殆: )择其善者而从之 (从: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岁: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 于: )5、谈求知态度的是 谈学习方法的是 谈修身做人的是 6请写出出自论语十则中现在常用的成语四个。(2分) 7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20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三人行,必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质检技术在农村发展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装饰材料企业生产流程优化考核试卷
- 自行车出行数据监测考核试卷
- 连续搬运设备故障预测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预测考核试卷
- 口腔科用牙科D打印设备考核试卷
- 葡萄栽培的农业环境保护与绿色种植考核试卷
- 稀有金属加工中的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培育考核试卷
- 跨界艺术合作的模式与案例分析考核试卷
- 通信设备行业绿色生产与环保认证考核试卷
- 填充手术疤痕护理常规
- 形势与政策(2025春)超星尔雅学习通答案满分章节测试
- 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及总结
- 《北京喜讯到边寨》教学教案设计
-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初中语文 第1课 社戏 课时练(课后作业设计)
- 集团公司专家库建设管理手册
- BIM、智慧工地建设管理方案及措施
- 心理契约的概念、维度及特点
- JIS G4305-2021 冷轧不锈钢板材、薄板材和带材
- 年产1亿支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实用工艺设计
- EMC_CX系列存储
- (完整版)围堰筑岛围堰施工专项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