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6云南的歌会沈从文 教学目的 1分析本文结构,了解云南歌会的形式。 2理解文章的主旨及作者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分析歌会的形式及其特点。 以探讨、对比的形式围绕三种歌会形式展开。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人 欣赏flash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云南民歌)昆明是哪个省的城市?(云南)云南是个多民族地区,也是诗歌的故乡。在各族人民生活中,民间歌唱活动占特别重要的地位。他们借歌唱激发劳动热情,表达丰收的喜悦;借歌唱表示对死者的哀悼、对婚姻的祝福等等,可以说歌唱渗透到生活中的各个领域,蕴含着浓郁的民间文化气息,成为云南人民精神的载体。现在就让我们跟随沈从文先生去欣赏云南的歌会吧 。 作者简介: 沈从文(19021988),湖南凤凰人,历任武汉大学、青岛大学、西南联大、北京大学教授,大公报文艺副刊编辑,中国历史博物馆文物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在散文、小说创作和古代服饰研究方面均取得很大成绩,代表作有中篇小说集边城、散文集湘行散记、论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1、 云南的歌会和你通过电视或其他途径听过的演唱会、音乐会有什么不同?2、 作者主要描写了云南歌会的哪几种形式?提示:1、云南歌会淳朴自然、气势壮观2、三种:山野对歌,山路漫歌,村寨传歌 。文章在歌会的大标题下,为我们介绍了云南歌会的三种形式,现在请标出文章的段落层次(总分式结构) 四、局部探究:1、古人云:“文似看山不喜平”要求文章要有变化,有起伏。沈先生介绍云南歌会的三种形式,内容上各不相同,表现手法上也各有侧重。现在我们来比较一下:三种形式的歌会在内容和表现手法上各有哪些不同?(五分钟找出并划出来,同位前后同学可以商量一下)内容:(1)地点不同:对歌在野外松树林子,灌木丛沟凹处,互不见面;漫歌在山路上;传歌则在住处院子两楼和那道长长的屋檐下。(2)唱的歌不一样:对歌唱的多是情歌,也有其他内容;漫歌唱的是本地山歌;传歌则是轮流低唱十二月花及其他本地曲子。(3 )性质不同:对歌是才智的大比拼,对抗赛性质;漫歌则是自由自在不拘形式的歌唱;对歌是聚会传歌,算是民歌的课堂。(4 )人物不同:对歌是来自四面八方的高手;漫歌是赶马女孩子;传歌则是男女老幼,各行各业。表现手法上:对歌侧重于写唱歌的人,通过对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态细致描写,表现歌会的活泼热闹,朴素动人。漫歌则侧重环境(景物)描写通过优美的环境衬托优美的人优美的歌。传歌侧重于场面描写。通过整体描绘与细节描写烘托歌会的气势与艺术魅力 。作者花了大量笔墨,用了各种不同的表现手法,写出了云南歌会三种不同形式的特点,给读者留下了极深的印象。民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出该地区人民的精神面貌,通过沈先生的介绍,我们可以感受到云南人民怎样的精神面貌?2、本文通过歌会表现了云南人民怎样的精神风貌?山野漫歌轻松快乐,悠游自在。山路对歌自然纯朴,生机勃勃。村寨传歌热爱生活,热爱艺术。3、 作者对他们抱有怎样的态度?对他们对艺术对自然的欣赏与赞美。 五、小结 云南的歌会是一篇极富情趣的散文, 在“歌会”的大标题下,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三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三个场合在内容上各有侧重,在手法上也各不相同。但描写对象都纯朴自然,文字朴素、优美,表现云南人民自由乐观、充满生命活力、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艺术、对自然、对人的欣赏与赞美之情。我们在写文章时要学习这种富于变化的写作手法,不要在文章中单调的重复一个个故事。六、拓展训练搜集民歌,学唱民歌,并分析这些民歌反映了人们怎样的精神面貌。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陕北民歌信天游七、回放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16云南的歌会沈从文 教学目的 1分析本文结构,理解散文特点。 2感知文章内容,体会云南少数民族的歌会习俗。 3掌握本文的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 散文特点、结构。 以读讲、探讨方式围绕课文内容和结构展开。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迤(yi2)西 譬(pi4)喻 糯(nuo4)米 蹲(dun1)踞 忌讳(hui4) 酬(chou2)和 铁箍(gu1) 熹(xi1)微 2解释下列词语。 引经据典:引用经典中的语句或故事。 譬喻:打比方。 忌讳:忌怕而隐避。 扶摇而上:形容直往上升。 别开生面:另外开展新的局面。 酬和:本意敬酒,引申为交际往来。 悠游自在:快活的样子。 若无其事: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形容不动声色或漠不关心。 熹微:形容阳光不强(多指清晨的)。 淳朴:诚实朴素。 二、导人 在云南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每逢集会或节日,人们聚集在一起,即兴歌唱,互相问答,游戏传情。这种古老的歌会形式,蕴涵着浓郁的民间文化气息,自然引发了作者浓厚的兴趣与由衷的赞赏。 作者简介: 沈从文(19021988)苗族,湖南凤凰人,历任武汉大学、青岛大学、西南联大、北京大学教授,文艺副刊编辑,中国历史博物馆文物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在散文、小说创作和古代服饰研究方面均取得很大成绩,代表作有小说集(边城、散文集湘行散记、论著。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复述文中描绘的三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 学生自评、互评。 四、学习课文 1指定学生甲诵读13段。 指定学生乙诵读13段。 评议优劣。 2归纳第一段:引出歌会地方。 3讨论并归纳第二段的中心内容。 分析:“这是种别开生面的场所却互不见面” “唱的多是情歌酬和随口而出。” “在场的既多内行解口渴去了” 争论后归纳:写歌会的场所、方式、胜负的情况。 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发表自己的看法。 五、小结 了解文章描写的别开生面的云南歌会,表现了云南人民无限趣味的生活,给读者崭新的视野。 六、布置作业 1研讨与练习一。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第二课时 一、复习1日课 听写词语,并用其中的三个词语口头造句。 蹲踞 酬和 熹微 譬喻 淳朴 即物起兴 引经据典 悠游自在 龙吟凤哕 二、继续学习课文 (一)诵读三五段 师生点评诵读情况。 (二)讨论第三段内容 归纳:写女歌手的情况(性情、外貌、穿着、本领。) (三)讨论第四段内容 1本段属于什么描写? (环境描写、景物描写。) 2本段侧重写什么? 明确:歌声不断。 (1)山鸟呼朋唤侣(戴胜鸟、云雀)。 (2)赶马女孩子唱山歌。 环境:树林、山坡、花。 侧重“各种美妙有情的歌声”。 (四)讨论第五段。 1段落主要内容: 写“金满斗会”。 2发起、处所、人数、曲名、唱法(声响)、时间、参加者(妇女饰扮,熟人身份)、作用和歌师傅。 三、讨论问题 (一)下面两段人物描写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1这种年轻女人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性情开朗活泼,劳动手脚勤快,生长得一张黑中透红枣子脸,满口白白的糯米牙,穿了身毛蓝布衣裤,腰间围个钉满小银片扣花葱绿布围裙,脚下穿双云南乡下特有的绣花透孔鞋,油光光辫发盘在头上。 2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沈从文 (明确:两段人物描写不同点是个别与群体,一重精神,一重具体的衣服。第二段文字还运用了比喻的修饰方法,把人物描写得惟妙惟肖。) (二)课文第四段,用许多笔墨描写由呈贡进城时一路的景色,写“开满杂花的小山坡”,“各种山鸟呼朋唤侣”,还有戴胜鸟和云雀的歌唱。这些内容和“赶马女孩子的歌唱”有什么关系?你觉得作者写这些有什么用意? (明确:用环境作背景,达到诗情画意的效果。) 四、拓展训练 课外收集一些民歌、民谣,分小组进行交流,看看哪些属于“见景生情,即物起兴”,哪些属于“用提问题方法,等待对方答解”,哪些属于“唱其他故事,贯穿古今,引经据典”的。有兴趣的同学,不妨选择一两首唱一唱。 学生可以收集民歌,互相交流,比较。 例如:陕北民歌信无防字福州民歌(真鸟仔,啄波波,三岁孩子会唱歌一条竹子插下土,皇帝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频所有知识完整课件
- 济宁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月考模拟试卷
- 高铁安检课件培训
- 高血压病人护理
- 高血压对孕妇的影响
- 环卫保洁服务方案
- 电脑焊接专业知识培训课件
- 电能质量监督课件
- 电缆外贸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含答案)
- 2025年秋季第一学期开学典礼校长致辞:在历史的坐标上接好时代的接力棒(1945→2025→未来:我们的责任接力)
- 2025年高考语文全国一卷试题真题及答案详解(精校打印)
- 第三届韬奋杯全国出版社青编校大赛校对试题(已编辑)
- 关于BT项目主要法律规定
- OTN技术概述PPT课件
- 银发【2007】246号
- 出售房屋委托书 二手房出售房屋委托书.doc
-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 交通运输安全常识
- 最新安徽省小学学生学籍表5页
- 第七章尺寸标注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