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苏南四校联考语文试卷.doc_第1页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苏南四校联考语文试卷.doc_第2页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苏南四校联考语文试卷.doc_第3页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苏南四校联考语文试卷.doc_第4页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苏南四校联考语文试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四校联考高二年级语文试卷 命题学校:后塍高级中学 命题人:刘彩萍【注意】1本试卷满分160分,答题时间为150分钟。2共8道选择题,答案填在答题卷的表格内,请按照序号正确填涂。3所有答案写在答题卷上。一、语言文字运用题(14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强颜( qing) 龟裂(jn) 萌蘖( ni ) 恰如其分(fn)B伺机( s ) 螫针( sh ) 缂丝(k) 长歌当哭( dng )C笑靥(y ) 垣墙(yun) 纤细(xin) 清流急湍( tun)D惩创(chung) 湮没( yn ) 脖颈( jng ) 放浪形骸( hi)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A不少家庭父母双双外出打工,孩子留给爷爷奶奶照管,其实等于无为而治,社会应当给这些留守儿童更多的关心和帮助。B他主演过十几部电影,塑造了众多富有个性的艺术形象,在国内影视界乃至国际上也有较大影响,堪称炙手可热的名人。C日本政府非法将中国的钓鱼岛“国有化”,完全是他们和右翼分子一起苦心孤诣策划的闹剧,中国人民绝不会让他们的阴谋得逞。D徽州的老房子,除了粉墙黛瓦外,高低错落的五叠式马头墙也以其抑扬顿挫的起伏变化,体现了皖南民居独特的韵律感。3、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4分) 梅花在冰天雪地的季节吐蕾,意在教导我们:学会坚强;昙花于万籁俱寂的深夜绽放,意在提醒我们:不要张扬。 答: 4、下列材料对“蝴蝶鱼”作了介绍,请筛选信息,用四个短语加以概括。要求:保留主要内容,每个短语不超过10个字。 (4分) 蝴蝶鱼属蝴蝶鱼科,是热带海洋观赏鱼的名角之一,有120余种,90%生活在印度洋和太平洋。它们拥有美艳的体色,娇美的轮廓,两侧扁平椭圆的体型,既小又尖的嘴巴。许多蝴蝶鱼尾部都有一个似眼的黑圆半点,那是它们用来诱骗攻击者的假眼,作用在于使攻击者错误地攻击其坚硬的背鳍刺端,以确保自己的安全。其食性以藻类、海绵珊瑚为主,有些品种也会吃一些小动物及浮游生物。答:_二、文言文阅读(28分)(一)课内文言文选择(9分)5、下列加点字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A庶刘侥幸 (或许) 除臣洗马(除去官职) B吾妻来归(女子出嫁) 吾家读书久不效(获取功名)C若望仆不相师(期望) 稽其成败兴坏之理(考查)D朝菌不知晦朔(农历每月的第一天) 列坐其次(地方)6、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B安能以身之察察/及其所之既倦C而用流俗人之言/渔父莞尔而笑 D仆以口语遇遭此祸/臣具以表闻7、对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不同的一项是(3分)A句读之不知 B.而彼且奚适也 C.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D.之二虫又何知(二)课外文言文(19分)徐霞客传(钱谦益)徐霞客者,名弘祖,江阴梧塍里人也。生于里社,奇情郁然,玄对山水,力耕奉母,践更繇役,蹙蹙如笼鸟之触隅,每思飏去。年三十,母遣之出游。东南佳山水,皆几案衣带间物耳。有再三至,有数至,无仅一至者。其行也,不治装,不裹粮;能忍饥数日,能遇食即饱,能徒步走数百里,凌绝壁,冒丛箐,扳援下上,悬度绠汲。居平未尝为古文辞,行游约数百里,就破壁枯树,燃松拾穗,走笔为记,如甲乙之簿,如丹青之画,虽才笔之士,无以加也。游台、宕还,过陈木叔小寒山,木叔问:“曾造雁山绝顶否?”霞客唯唯。质明已失其所在,十日而返。曰:“吾取间道,扪萝上龙湫,有宕焉,雁所家也。其颠罡风逼人,有麋鹿数百群,围绕而宿。三宿而始下。”其与人争奇逐胜,皆此类也。母丧服阕,益放志远游。访黄石斋于闽,穷闽山之胜,皆非闽人所知。登罗浮,谒曹溪,归而追及石斋于云阳。往复万里,如步武耳。谓昔人志星官舆地,多承袭傅会;江河山川,多囿于中国一隅。欲为昆仑海外之游,穷流沙而后返。小舟如叶,大雨淋湿,要之登陆,不肯,曰:“譬如涧泉暴注,撞击肩背,良足快耳!”丙子九月,辞家西迈。僧静闻愿登鸡足礼迦叶,请从焉。遇盗于湘江,静闻被创病死,函其骨,负之以行。瘗静闻骨于迦叶道场,从宿愿也。霞客还滇南,足不良行,修鸡足山志,三月而毕。病甚,语问疾者曰:“张骞凿空,未睹昆仑;唐玄奘衔人主之命,乃得西游。吾以老布衣,孤筇双屦,穷河沙,上昆仑,历西域,题名绝国,死不恨矣。”余之识霞客也,因漳人刘履丁。履丁为余言:“霞客西归,气息支缀,闻石斋下诏狱,遣其长子间关往视,三月而反,具述石斋系状,据床浩叹,不食而卒。”其为人若此。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虽才笔之士,无以加也 加:超出B过陈木叔小寒山 过:经过C质明已失其所在 质明:天刚亮D多承袭傅会 傅会:把无关系的事物硬说成有关系9. 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徐霞客奇情逸志的一组是(3分)力耕奉母,践更繇役 凌绝壁,冒丛箐,扳援下上就破壁枯树,燃松拾穗,走笔为记 譬如涧泉暴注,撞击肩背,良足快耳孤筇双屦,穷河沙,上昆仑 闻石斋下诏狱,遣其长子间关往视A B C D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徐霞客十分喜欢山水,曾登雁荡山十日而返,放志远游一生,终穷天下之胜,对自己的一生毫无遗憾。B徐霞客出游行装简单,常忍受饥饿翻山越岭,虽有重重困难和险阻,仍不忘记录旅行见闻,文采斐然。C徐霞客曾跟随僧人静闻登鸡足山,途中静闻遭遇强盗而病死,徐霞客最终将静闻葬于迦叶道场,了却静闻的夙愿。D徐霞客游览考察之后,认为一些天文地理书中有错误之处,后腿脚有病,不便行走,于是修撰鸡足山志。1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吾取间道,扪萝上龙湫,有宕焉,雁所家也。(4分)(2)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3分)(3)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之私心剌谬乎?(报任安书)(3分)三、古诗词鉴赏(8分)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吴松道中二首(其二)注晁补之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注吴松:即吴淞,江名.(1)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4分) (2)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在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 ,死当结草。(陈情表)(2) ,总是离人泪。(长亭送别) (3) 夕阳古道无人语, 。(长亭送别)(4)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逍遥游)(5)定乎内外之分, 。(逍遥游) (6) ,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7)真的猛士, , 。(记念刘和珍君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17题。 荡里莲花 (曹艳春)当马家荡千亩莲塘倏然跃入眼帘时,那一刻洋溢于心底的喜悦,只化作低低的倾诉:原来你在这里!莲塘的上面,天,蔚蓝的,像刚出水的芙蓉,清新怡人。偶尔一两只小鸟,在这蔚蓝的天空下,扑腾着翅膀,随风而去。我站立的地方,是一弯碧水萦绕的莲塘,莲塘很宽,水面上布满了荷叶,举目望去,绿浪一层一层地直向对岸压去,诗人笔下“接天莲叶无穷碧”的壮观画面,此时就在我的眼前慢慢展开。莲叶似少女打着皱褶的裙裾,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又似一柄柄张开的绿伞,在艳阳下欢快地舞蹈。莲叶上的晨露,似顽皮的孩子在打着滚儿。点缀在这万顷碧涛之上的朵朵白莲花,便是这大片风景画中当仁不让的主角了。这洁白如玉,大如团扇的莲花纤尘不染,大汤匙殷的花瓣错落有致。被花瓣层层包围的莲心羞答答不肯露面,流苏般的黄色花蕊众星捧月般将她呵护,这嫩黄的莲蓬等到花瓣凋零时,使会披上深绿色的外衣脱颖而出,吟唱属于她的主题曲等待前来收获的主人。凑上前去,莲花的香气让我顿觉神清气爽,暑气尽消。这清新中带着淡淡药香的气味,不张扬,不媚惑,令人遐想,使人沉静。 最妙的要数那些即将盛开的莲花了,一枝枝从绿伞之中挺身而出,像一支支花剑直指长空,对着这神秘的大地凝望。这些花苞如娇面含春的少女,呈现一派羞色。微风过处,到处是芳香弥漫。白色的莲花掩映于莲叶之间,粉红的朵儿,则探着脑袋,露于莲叶之外。无数洁白粉红的花儿朵儿,在水面上漫卷开来,像晚霞,像云彩,像少女那一抹不经意飘起的红晕。掐一茎莲叶,茎儿竟丝丝缕缕牵扯着不愿分开。不由得联想起莲藕,不也是人们常说的藕断丝连么?莲真的恍若一位美丽多情的绝世佳人,是那么的重情重意。轻嗅,莲叶和花茎都有着淡淡的香味,还有淡淡的甘甜。莲茎笔直,中有通孔。兴起,挑一枝硕大的莲叶扣在头顶,顿觉一片清凉,绿意弥漫眼底心间。我在莲的身旁驻足流连,轻轻地靠近一朵刚探出头的花蕾,柔柔地告诉她:在你最美丽的时候,我来看你了。你不愿做肤浅的美人,植根于淤泥,却摒弃一切尘念,借清水滋养得一身净骨,头顶烈日骄阳傲然盛开。你通身是宝,将一生无私地奉献给了人类。莲心、莲房、莲须、莲叶、莲梗、莲花、莲藕、藕节都有极高的药用价值,莲子和莲藕更是餐桌上备受欢迎的美味佳肴。凝望着眼前的莲花,那支一直喜爱的佛乐不由得又在耳边响起:“一花一天堂,一苹一世界 一念一清净,心似莲花开。”莲花与佛教,恰有不解之缘。千年来,彼此相惜。莲花是佛精神宗旨的象征和圣花。佛教里讲究洁静,身洁,心洁,耳目不染尘埃。莲花是洁净的化身,是佛的使者,她一身的纯洁,与佛的善心相得益彰,千百年来,成为人们心目中永远歌颂的对象。莲塘慢慢地静了。莲花的芳香,轻轻地氤氲。这时候,是该醉还是该醒?轻轻地离开吧,我打扰她已经太久了。夜里,我梦见自己变成了那朵洁白的莲花,在风里、在水里释放生命的芳华。14.比较文章第段、第段写莲花的文字表达特色的异同。(6分)答:15.联系全文,说说文章写出莲花的哪些特点? (4分)答:16.文章主要用第三人称,第段为什么改用第二人称?有什么好处? (4分)答:17.联系全文,说说结尾画线句子有什么作用。(6分)答:六、实用类文本阅读谢希德的诚与真(1)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正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的谢希德从亲人的来信中得到这一消息。昂首屹立于世界东方的祖国母亲,像磁石般吸引着这个远在异国他乡的赤子。有人劝告谢希德不要回到当时生活贫困、科研条件差的中国去,她却视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决心在学习告一段落后,立刻回国参加建设。1952年,获得博士学位的谢希德回国,在复旦大学任教,并于1956年与北京大学的黄昆教授共同主持开办了我国第一个半导体专门化培训班。(2)谢希德一直密切关注着国内外物理学研究的动态,努力探索真知。上世纪70年代后期,她开始思索一个奥妙又实际的问题怎样使钢材不生锈?是什么起到抗腐蚀的保护层作用?世界上一些国家每年因腐蚀而报废的钢材达上千万吨,中国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怎样才能使我国有限的钢材发挥更大的作用?这就要涉足表面物理。专长在半导体和固体物理研究的谢希德,如果继续从事她的研究,可以说既省力又稳妥,还可以尽快出成果;如果另辟蹊径转入新领域,即使付出艰辛的劳动,五年十载能否取得显著成绩仍是个未知数。然而,她是个进取心很强的人,表面物理亟待研究,哪怕付出10倍、20倍的努力,也要勇闯难关,有所创造。作为学术前辈,她也要借此鼓励年轻人去开拓这个前景广阔的新领域,谢希德率领她的团队,经过认真细致的研究,一点一滴地积累经验,使复旦大学的表面物理研究达到了世界水平,(3)1983年谢希德担任复旦大学校长。以她的身份,每天上下班都有专车。可是人们时常在校车上看到她的身影。她说:“在车上可以提前处理一些公事,又可以借这个机会与同志们交谈,倾听各种议论。从校内的事到天下事都可以成为车内的话题,其中有牢骚,也不乏独到的见解;特别有意思的是车内总有一两位不愿隐瞒自己观点,也不愿窃窃私语的同志不时发表一通高见,而且获得一些同事的共鸣。”在这里,教师对学校的意见和要求得到了反映,学校的决策又通过谢希德的宣传深入人心。(4)谢希德这样一位日夜为科学事业操劳的学者,业余爱好广泛,喜欢多彩的生活。她酷爱集邮,喜欢欣赏古典音乐和阅读文学作品。生活虽然是丰富的,但一个人却不可能样样喜好,样样精通。有人曾撰文说谢希德爱好和擅长烹饪,其实她对此谈不上内行,为此她特意关照那位作者要实事求是:“中国的烹饪大有学问,我还未入门,其实我的手艺远不及我的爱人。”(5)1987年,谢希德的丈夫、中科院院士曹天钦患重病住院,一位成就极高的科学家变成了比孩子更需要照顾的病人。谢希德接受了这个残酷的现实,尽心履行着妻子的职责,为治愈丈夫的疾病倾注了一腔热情。那几年,谢希德政务缠身,再加上频繁的学术和外事活动,身心都十分劳累,但是不管工作多忙,只要人在上海,她每天都要挤出时间,到医院陪伴丈夫,默默地做着力所能及的一切。她和所有勤劳朴实的中国妇女一样,有着撼人心魄的人间至诚。(6)1999年谢希德应邀担任新世纪版十万个为什么的编委,并修改书中的两篇科学小品。她深知即便是科普文章也不能不讲准确性。谢希德修改文章也像做科学实验一样,不敢有丝毫马虎。如某作者混淆了“硅片”和“芯片”这两个概念,芯片是硅片经过多道 程序加工而成的,它特地画了一个简明易懂的示意图供作者参考。另一个地方,作者为求生动形象,用“指甲大小”来描述一个面积概念,不同人的指甲可能差别很大,即便是同一个人,大拇指和小拇指的指甲大小也并不相同,谢希德根据实际情况把它改成“一厘米见方”这样较为准确的写法。求真的科学态度对每个人都非常重要,谢希德对此更为看重。18、谢希德在科学工作中的求真态度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说明。(6分)19、谢希德的“诚”体现在很多方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七、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70分)20、两条小鱼一起游泳,遇到一条老鱼从另一方向游来,老鱼向他们点点头,说:“早上好,孩子们,水怎么样?”两条小鱼一怔,接着往前游。游了一会儿,其中一条小鱼看了另一条小鱼一眼,忍不住说:“水到底是什么东西?”看来,有些最常见而又不可或缺的东西,恰恰最容易被我们忽视,有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却能够引发我们深入思考。请以“忽视”为题,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感受,联系现实生活,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立意自定。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四校联考高二年级语文试卷班级 姓名 考试号 学号 答题卷题号125678910答案3、(4分) 4、(4分) 、 、 、 。11(10分)(1)(4分) (2)(3分) (3)(3分) 三、(8分)12(1)(4分) (2)(4分) 四、 (8分)13(1) (2) (3) 。(4) 。(5) 。(6) (7) , 。 14 15 16 17 六、实用类文本阅读18 19 忽视800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四校联考 高二语文答案1、(3分)选C (A强颜( qing) B 长歌当哭( dng )D脖颈(gng ) 2 (3分)D(D抑扬顿挫: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句中用来叙说建筑的韵律感,符合语境。A无为而治:(1)指不施用刑罚,通过任用贤人、用道德感化老百姓,从而使天下安定的治国方针。这是儒家的政治主张。(2)一切顺应自然,不求有所作为而使国家得到治理。这是道家的治国方针。(3)比喻不费力就把事情办好。均不合语境。B炙手可热:手一挨近就感觉得热,比喻气焰很盛,权势很大。不合语境。C苦心孤诣:指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到了别人所达不到的地步。也指为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而煞费苦心。感情色彩不当)3、(4分)答案示例:兰花在杂草丛生的山谷芬芳,意在告诉我们:坚持自我;梅花于万物凋零的寒冬斗雪,意在鼓励我们:不要屈服。4、答案示例:热带海洋观赏鱼 形体很美 有用以诱敌的假眼 以藻类、海绵珊瑚为食(此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理清句子层次,再从每层内容中提取关键性的句子或词语,要舍弃一些修饰、补充性的句子)5、B(3分)A 除臣洗马(授予官职)C若望仆不相师(抱怨) D朝菌不知晦朔(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6、A(3分)A所以都表原因 B之(定后标志)/(往,达到、得到)C而(表转折)/而(表修饰) D以 (因为)/以 (用)7、C(3分)(C为定语后置,其余为宾语前置句)二、8. B(过:拜访)(3分)9. C(说他有孝心,表现他对黄石斋的友情之笃厚)(3分)10. C(原文有“僧静闻愿登鸡足礼迦叶,请从焉”,可见应是静闻跟随徐霞客,而非徐霞客跟随静闻。)(3分)11、(1)我从小道,手拉藤条登上了大小龙湫,看到有一个坑洼在那里,是大雁住的地方。(4分,“间道”1分,“扪萝”1分,“有宕焉”,1 分,“雁所家也”,1分。所在分句句意不通不得分。)(2)屈原被放逐以后,徘徊在湘江一带,在江边边走边吟唱,脸色憔悴,形体容貌枯瘦。(3分,“被动”1分,“状语后置”1分,“古今异义词:颜色、形容”1分。所在分句句意不通不得分。)(3)如今少卿竟然教我推举贤士,恐怕和我个人的想法相违背吧。(3分,“乃”1分,“无乃乎“1分,“剌谬”1分。所在分句句意不通不得分。)参考译文:徐霞客名弘祖,是江阴梧塍里人。生在乡里,却奇情充沛,十分喜欢山水,种田侍奉老母亲。出钱请人代替服劳役,好像笼子里的鸟一样,迫不得舒展,容易触到边沿,经常想着飞走。三十岁的时候,母亲打发他出游。东南地区美丽的山水,都是他十分熟悉的地方。有去过两三次的,有去过多次的,没有只去过一次的。他出行,不刻意整束行装,不包裹食物;能几天忍受饥饿,能遇到什么食物就吃什么食物,并能吃饱,能徒步跑几百里。攀登陡峭的山壁,踏过丛生的竹林,上下攀援,空中横渡山谷,像拿绳索打水一样。平常也未曾写过华丽的文章,但出游到几百里的地方,却能靠着破壁枯树,点燃松枝干穗,拿笔快速地记录,(写出的东西)好像是记得清清楚楚的账目,好像是高手画的美丽图画,即使是很会写文章的人也没法超过他。游览天台山、雁荡山回来,在小寒山拜访陈木叔。陈木叔问他:“可曾到过雁荡山的最高峰?”徐霞客不敢肯定回答。天刚亮,他人已经不见了。十天以后回来了,说“我从小道,手拉藤条登上了大小龙湫,看到一个坑洼,是大雁住的地方。山顶劲风逼人,有好多麋鹿围绕着我住下。住了三宿才下山。”他和人争奇斗胜,都是这类情况。母亲去世,服丧期满,他更加放开心志游览远方。在福建拜访了黄石斋,看遍了福建的胜山,都不是当地人所熟知的。登上了罗浮山,拜谒了曹溪,回来又在云阳追访黄石斋。来回上万里,好像是在近处漫步。说前人记载天文地理,很多是抄袭,把没有关系的事物硬说成有关系。长江黄河二条经脉,山与水两者之间的界限,大多于中原之内。打算游览昆仑山等中原以外的地方,直到西北沙漠地区才回来。乘坐一艘树叶般的小船,大雨淋湿了小船,邀请他上岸,他不愿意,说:“这就好比山泉猛下,撞击肩和背,实在是快活啊!”丙子年九月,辞家西行。僧人静闻希望登鸡足山,礼拜迦叶,请求跟从。在湘江遇到了强盗,静闻被伤害致死。他就用盒子盛放他的尸骨,背着尸骨前行。把静闻的尸骨埋葬在迦叶道场里,了却了静闻的夙愿。徐霞客回到云南,脚生病,不好走,便修撰鸡足山志,三个月以后修撰完毕。(他)病得很厉害,对前来探望的人说:“西汉张骞开辟道路,未见昆仑山。唐朝玄奘奉皇上使命,才有机会西游。我不过是一个老百姓,一根竹杖一双鞋,走到黄河、沙漠地带,登上昆仑山区,走过西域,留名很远的国家,即使死了也没有什么遗憾了。”我认识徐霞客,是通过漳州人刘履丁。刘履丁对我说:“徐霞客从西方回来,呼吸困难。听说黄石斋被皇帝下诏关到监狱里,就派他的长子辗转崎岖的山路,前往探视,三个月才回来,他儿子对他详细讲述了黄石斋被拘押的情状,他躺在床上十分感叹,不吃东西去世了。”他这个人为人就像这样啊!【参考答案】1.描写了清晨起航时,江南水乡风雨萧萧,落叶飘飞的深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