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好---;吴立荣;杨颖;基于苏教版教材的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中的语感培养分析;2600(1).doc_第1页
修好---;吴立荣;杨颖;基于苏教版教材的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中的语感培养分析;2600(1).doc_第2页
修好---;吴立荣;杨颖;基于苏教版教材的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中的语感培养分析;2600(1).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中的语感培养分析摘要:语感是读者敏锐的感受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读者理解语言文字情趣、情味、含义的重要技能。语感包括语音、语意及感情色彩的感受,是阅读语言能力必须掌握的基本能力。初中语文古诗词是培养初中生文学素养及审美素养的重要题材,通过语感培养学生可品味古诗词的优美意境,激发其对传统文学的热爱及民族自豪感。本文在苏教版教材的基础上对初中古诗词鉴赏教学中语感培养进行分析,从而为初中语文古诗词的教育提供参考。关键词:人教版;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语感培养古代诗歌言语作为我国古代璀璨的瑰宝。意境悠远、形象精炼、韵律优美,是古人智慧的集中体现,初中阶段是学生认识世界与接受知识的重要阶段,古诗词语感的培养对其欣赏品味、文学素养及审美情趣等有着重要作用,而初中语文教材中古诗均为精选名篇,有着较高价值,然而古诗遣词造句、形式体制、语言结构等均与现代表达方式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学生在学习中难度较大,语感及语意理解难度较大,因此培养学生古诗词的语感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1. 变抽象为具象,采取多种手段使诗歌具体化1.1用画面阐释古诗中国古诗意境深远,画面感极强,如王维的诗歌就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可将画面作为突破口,如在对在07年3月第二版初中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进行讲读时,在对“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进行讲解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发散性思维,引导学生将想象的图片画出,并由学生对作画灵感与感受进行叙述。当学生完成作画后,教师将诗中意境及意思告知学生,在学生掌握诗句意思的基础上进行朗诵,培养学生语感。1.2用故事演绎古诗 由于语言使用方法及思考问题等方面的不同,古诗理解存在一定的难度,而初中生学习及接受能力均不能满足古诗语感培养的需要,因此在语感培养时,存在断句错误、语音错误等,导致古诗意境及表达均受到一定影响,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组织学生模拟情景,情景再现,从而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古诗内容,从而为语感的培养提供条件。如在初中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石壕吏的讲解中,教师可引导学生作为诗人的角色,分角色扮演农夫、农妇、官兵及是人等,并让学生在表演时,采用现代化方式对诗中语言进行演绎,完成后第二遍采用古诗演绎,从而真正的进入诗中意境。通过这种故事性讲解,学生能够更加接近作者,而在朗诵中语感已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提高。2. 通过朗诵培养学生语感诵读是通过有声语言将书面化文字进行转化,古诗词作为古人情感表达的主要形式,是诗人灵感的突然体现,具有较强的乐感及韵律,因此读起来朗朗上口。教师在领导学生进行古诗词的学习时,可通过诵读、泛读、齐读及配乐读等多方面形式进行,使学生感受到诗词的魅力。在引导学生朗读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古诗节奏及韵律美,根据诗词的形式进行划分,如黄鹤楼中“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而古诗的诵读中感情基调亦是诗歌情感表达的重要内容,不同情感的古诗语言韵律等亦存在较大差异,如送元二使安西 中作者表达对友人深沉的祝福,在讲解时,教师不必急于对课文情感等进行分析,可先引导学生大声诵读,自己感受诗歌中的韵味,并快速对优美语言进行确定。教师在古诗词的教学中,需淡化学习技巧及繁琐的内容,而更多的将注意力集中于诵读中,使学生能够在诵读中培养自身情感表达,激发学生的审美细胞,从而使其自我形成语感。在古诗的阅读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语音进行指导,注重语音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同时引导学生学会重音句读、平仄转换等朗读技巧,从而使古诗韵味能够在阅读中同样得到展现,在阅读的同时,教师要注意对音义的纠正,避免学生理解时的偏差。3. 揣摩字句,品味古诗语言美 古诗词言语多是古人在反复推敲下确定的,包含深刻涵义及丰富的意境,而每句诗词均是诗人反复推敲琢磨后才确定的,卢延让苦吟中说“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由此可见,古人在语言推敲方面的功力,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古诗时,要引导学生探讨诗中的“诗眼”,引导学生自己推敲学习,如在归田园居一诗的讲解中,“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一句中,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正确断句后找出本句“诗眼”,引导学生自己判断为什么“恋”跟“思”用法得当,学生反复推敲后,教师可另找一首新诗,将诗眼部位空缺后,引导学生自行填写,从而加强学生语感训练。4. 建立氛围,体验古诗意境美 意境是欣赏者自我情趣、审美体验、诗词与理想反映的生活场景结为一体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是美学思想的重要范畴,同时亦是古诗词作者们创造的原则与追求,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创造良好的氛围,注重引导学生领略诗词的意境美。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重视表情、语言、动作的作用,在讲解时,通过自身动情泛读激发学生感情,使学生能够进入诗歌环境中,领悟诗人情感,达到学生的共鸣,在深化理解的同时,使学生理解文章主旨,从而提高学生古诗词的语感。结束语: 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美学价值及文化价值显著,同时亦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与文学审美的重要题材,初中古诗词的学习是学生接触传统文化的探索,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初中生学习古诗词难度较大,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课时,要将抽象的古诗词具象化,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语感的提高。参考文献:1徐建菊.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之探微J.阅读与鉴赏(上旬),2011,06:654-980.2张素平.论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兴趣J.课外语文(教研版),2012,11(11):265-267.3洪水旺.初中语文教学中古代诗词教学的几点思考J.课外语文(教研版),2013,15(06):6352-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