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墨池记》教学稿.doc_第1页
初二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墨池记》教学稿.doc_第2页
初二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墨池记》教学稿.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语文上墨池记学案 编写:高岩 时间:10月20日 编号:1教材分析 墨池记是曾巩于庆历八年(1048年)应抚州州学教授王君盛之请为墨池写的记文。作者把介绍古迹人物、记事和议论结合在一起,从墨池引出书法家王羲之的勤学苦练,又扩展到道德修养问题。本文语言生动灵活简洁明快。并多用设问句和感叹句。这些句式的大量运用,使本文平添了一唱三叹的情韵。因此,教学的重点是多朗读课文,增强对语言的感受力。难点是理解本文的思想意义和写作意图。 学情分析学生对王羲之的故事有粗浅的了解,知道他是位名书法家。但对他的勤学苦练缺乏深刻的了解且对做人的道德修养缺少体会。学习目标 1. 知识目标:熟读课文,理解并积累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掌握重点句子的含义。2. 能力目标:把握课文的内容,理解勤学苦练对于道德圆满、事业有成所具有的决定作用。 3.情感目标:结合自身的学习实践,进一步体会“以精力自致”的重要性。学习重点 1. 熟读课文,理解并积累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掌握重点句子的含义。2. 把握课文的内容,理解勤学苦练对于道德圆满、事业有成所具有的决定作用。学习方法 1. 多种形式朗读课文,熟读成诵培养语感。2. 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疏通文意,在自己领悟基础上合作交流。 3. 合作探讨,分析理解文本。教学过程 环节一 导入王羲之是中国最伟大的书法艺术家之一,被后人誉为行书天下第一,他的书法线条如行云流水,字体风流潇洒。前人评他的笔势说“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世人称他为“书圣” .他的字是天生如此,还是别有决窍?今天我们学习曾巩的墨池记,解开我们的疑惑。环节二 简介文史知识1. 曾巩简介:曾巩,字子固,北宋建昌军南丰县(今属江西省)人,杰出文学家。生于宋真宗天禧三年,登仁宗嘉二年进士及第。历官太平州司法参军、馆阁校勘、集贤校理、英宗实录院检讨官,出通判越州,历知齐、襄、洪、福、明、亳诸州。元丰五年拜中书舍人。六年,病逝于江宁府,享年六十五岁。他与欧阳修等人一起,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作出了杰出贡献,被归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著作有元丰类稿,隆平集等传世。 2. 王羲之简介 :王羲之,字逸少,琅邪临沂人(今属山东)。晋怀帝永嘉年生,死于晋哀帝兴宁三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故后世称为“王右军”。他出身于两晋的名门望族。王羲之十二岁时经父亲传授笔法论,“语以大纲”,即有所悟。他小时就从当时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以后他渡江北游名山,博采众长,观摩学习“兼撮众法,备成一家”,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 3. 关于墨池的记载 除荀伯子临川记中有王羲之墨池的记载外,浙江省永嘉县积谷山中也有一个水池,池旁刻有米芾所题“墨池”二字,庐门归宗寺内也有王羲之的洗墨池,此外湖北蕲水(蕲春、浠水一带)等地亦有类似遗迹。这些遗迹有些当然是后人的附会,但也可见人们对王羲之勤奋精神的钦佩和仰慕之情。环节三 诵读、积累 1结合注释,将课文通读一遍,扫清文字障碍,要求读准、读通,粗知文章内容。洼(w) 邪(y) 楹(yn) 徜(chn) 徉(yn) 恣(z) 肆(s)2朗读课文,要求做到读音准确,节奏分明,语气流畅,饱含感情。3利用注释,疏通文字,体会文章主旨,在不懂不明处,作出标记。4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整体感知:这篇文章是曾巩应抚州州学教授王盛之请于庆历八年九月写的,记述墨池所在地及其来历,点出王羲之临池学书的传说。论述王羲之书之善,虽“以精力自致”,而“非天成”,指出后人的书法不及王羲之是由于学习不够,进而点出欲深造道德,应加倍勤奋学习。概述王君彰明王羲之的墨池和向作者索记的经过,推究王君的用心,借以勉励学者努力深造。)(2)作者认为王羲之能在书法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什么?明确:作者认为王羲之在书法方面的巨大成就不是自然天成的,而是靠勤学苦练取得的(“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3)抚州学官王盛邀曾巩为墨池作记,目的是什么?( 抚州学官王君,书“晋王右军墨池”六字于楹柱间的目的是什么?)明确:目的是推崇王羲之的书法技巧,用王羲之勤学苦练的事迹劝勉自己的学生(“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学者邪?”)。5. 积累:(1)实词:任 极 意 徜徉 肆恣 致 信 善 能 固 章 揭 推 尚 被(2)虚词:之 以于 岂 邪 况(3)一词多义:方 有池洼然而方以长( ) 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 ) 然 有地隐然而高 ( ) 岂信然邪?( )及 然后世未有能及者( ) 而因以及乎其迹邪( ) 书 羲之之书晚乃善( ) 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 )能 然后世未有能及者( ) 夫人之有一能( )6.以小组为单位细读课文,讨论交流,积累语句并翻译:(1)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2)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邪?(3)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7.合作探究文中设问句的特点,积累: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环节四 精读课文,理解主旨1.记是古文中一种不定体。叙事、写景、状物的成分居多,目的在于抒发作者的情操和抱负,或阐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观点。说一说本文的主要意思是什么?本文的写作主旨?参考:文章开头,先写墨池处所、形状,再交代有关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传说。这是记叙部分,其行文曲折,构思缜密。其中临池学书,池水尽黑八个字,为下文的议论提供了论据,埋下了伏笔。 接着,作者由叙述转到议论,就王羲之书法艺术“晚乃善”非天成也.这一点,引出“欲深造道德者”“学固岂可以少哉”,点出本文的主旨。其中“晚乃善”三字,是本文立论的重要依据,而“精力自致”、“非天成”则是作者的正确论断。 第二部分先叙述州学教授索文的经过,接着又发议论,推测王君此举是为了勉其学者,最后归结到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对来世者的作用,借以鼓励人们勤于学习完善自己。本文通过记述墨池的位置、地形、形状,及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故事 ,告诉人们要想有所成就,学习就要刻苦,修养道德更要刻苦。环节五 拓展延伸,活动体验1. 你还能举出几个专心致志、勤学苦练、成就事业的名言和事例吗?2. 假设你是“州学舍”里的一名学生,当你看到“晋王右军墨池”六字的时候,会有何感悟? 参考资料:悬梁刺股(孙敬、苏秦) 囊萤映雪(车胤、孙康) 凿壁偷光(匡衡)闻鸡起舞(祖逖) 环节六 拓展延伸 作文多在“三上” 欧阳修钱思公虽生长富贵,而少所嗜好。在西洛时尝语僚属,言平生惟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辞。盖未尝顷刻释卷也。谢希深亦言:宋公垂同在史院,每走厕必挟书以往,讽诵之声琅然,闻于远近,亦笃学如此。余因谓希深曰: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盖惟此尤可以属思尔。三上:指“马上”、“枕上”和“厕上”。钱思公:钱惟演,北宋“西昆体”代表作家之一。下文提及的谢希深(谢绛)、宋公垂(宋绶)也以文学知名一时。西洛:西京洛阳。小说:指先秦百家著作以及后来的各种杂记。小辞:指词典、小令。琅然:声音清脆。笃学:十分好学。属思:思考,构思。(1)文章记叙了三件事,直接记述了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