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实践探究.doc_第1页
关于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实践探究.doc_第2页
关于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实践探究.doc_第3页
关于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实践探究.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实践探究【摘要】在当代,创新智力的活动将成为人们活动的主要形式和社会发展的主要杠杆。而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大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性人才,就必须依靠课堂教学主阵地,必须重视课堂教学主阵地,必须实现课堂教学的创新,这是深化教学改革的必然选择。笔者从事基层教学多年,在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实践探究方面有许多体会,本文从突出创新主体、加强课堂合作、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等方面浅谈了自己平时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一些做法。 【关键词】自主创新; 创新思维; 创新意识; 创新能力 培养具有创造能力的人才,是我国教育的目标。创新教育是随着知识经济兴起而出现的教育理念,已普遍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学生的创新素质并不是我们教师直接赋予的,而是在适宜的教育环境中,在具有创新意识的教师指导下,通过创新型的教学培养而形成的。我们的教学工作必须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笔者在多年的政治课教学实践中,就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方面谈点以下作法,请导师批评指正。 一、突出创新主体是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首要任务 在教的过程中,教师是创新的主体;在学的过程中,学生是创新的主体,在实践中。我们要侧重学生这一创新主体。 (一)创新教学中的主体意识 培养自主创新能力,实现课堂教学的创新,首先必须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就是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人,最大限度地开发他们的内在潜能,使他们的身心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就是变学生主体的消极自主性为积极的自主性;变学生对教学的抗拒、抵触、被动的接受为认同、理解、主动接受;变学生意识中朦胧的、自发的学习和发展的需要为强烈的需求,并在这种需求的驱动下最大限度发挥其主动能动性,使其达到可能达到的最高发展水平。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正确引导和辛勤的劳动。教师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也能抵制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因此,教师要在积极发挥学生主导作用的同时,努力增强学生的创新主体意识。一方面要通过多种教学形式,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明白学习是他们自己的事情,是学习的主人。要不断消除学习中的非创新主体现象,如:对知识不求甚解,只知死记硬背;作业不会时,不肯多思多想,只想抄袭别人的,或只等教师解答;课堂上只是对教师保持一种被动的状态,不能进行创新性地学习,思想僵化,创新精神萎缩等等。要让学生从被动地学习中解脱出来,成为教学活动中的自觉积极的参与者、学习者、接受者。另一方面,在创新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状况和水平,不断提出新的更高的创新学习要求,唤起学生对新学习的需要、兴趣和自我完善的意向,使学生的创新主体意识得到强化和发展。 (二)创新教学中的自主学习 要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在创新教学中,教师应该以与学生共同商讨的办法,把自己制定的教学目标、选择的教材和教学方法变成学生自主选定的目标、内容和方法,把教师的要求变成学生的自我要求,把教师脱离学生实际的教学要求变成符合学生实际的要求和措施。同时,还可以采用提高多种选择让学生感到自己不是受到外界强迫被动的学习,以此增强学生自尊心、责任感和主动性。1 创新教学活动,主要靠教师的激励和指导。教师课堂教学设计应使学生创新主体处于激活状态,能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积极动脑、动眼、动口、动手,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活动时间和空间,凡是学生能做到的事情让他们自己做;学生不会做的事情教会他们做,力求在自主学习中追求创新教学的最佳效果。二、强化课堂合作是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 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就离不开有效的课堂合作。只有强化课堂合作,才能实现课堂教学创新,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一)增强创新教学的课堂合作意识 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创新教学,必须转变传统的“唯师是从”专制型的师生关系,增强现代的师生相互尊重、理解、支持的课堂教学合作意识。在创新教学的课堂活动中,教师的角色不是一层不变的,应当是动态的,根据教学情境的变化而变化。但就总体而言,合作中教师要应当好“导演”,学生当好“演员”,“导”为前提,“演”为主体,要把大量课堂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使他们有机地进行相互切磋,共同提高。1 (二)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在实践创新教学中,强化课堂合作的一切活动都在一种“场”的气氛中展开的,这个“合作场”的质量取决于教师和学生的教和学的态度和热情。因此,教师要努力创设和谐、民主、亲切有利于合作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都有效地发挥各自的作用。 在创新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课堂情况和教学内容等种种矛盾的解决,最佳的教学效果,出人意料的教学创新均来自师生之间良好的合作。这就要求我们为挖掘学生潜在的智慧而创设一个创作场,这个场以“情”和“境”为依托,以促进课堂教学合作和学生发展为前提,以培养学生创新力为关键,来达到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目的。1在实际课堂合作中,教师要以情感人,以情动人,形成师生情感沟通,融合的统一的合作场。教师的情感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作用。在课堂上,教师要以轻松愉快的心境进行教学,努力创设一种重视学生观点、问题,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概括、假设和陈述的课堂气氛;高度评价学生的积极参与,对学生的建设性批判和对自己的思想和观点的质疑等,并形成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相互合作关系。教师要最大限度地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尽可能使学生对参与教学活动感到快乐和自豪;争取学生合作的信任,时刻让学生都认识到:课堂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允许有错误,但没有嘲笑和职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发挥自主能动性,有利于培养自主创新能力。 三、培养创新思维是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核心所在 青少年时期是形成良好素质的黄金时期,要十分强调抓好素质教育。在这些素质中思维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创新思维素质就显得十分重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最为关键的内容,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核心。(一)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是人类探索自然规律的一种重要思维形式。想象是在已知事实和概念的基础上,借助大脑的加工、改造而形成的。它超越于经验事实。从而导致发现新的事实和新的概念。2在教学实践中,我在讲到“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制观念”这一内容时,列举了这样一个案例:一部名为被告山杠爷的电影,讲述了发生在偏远山村的故事。山杠爷是村支书,品质好,受人尊敬。村里有个媳妇经常打骂婆婆,山杠爷看不过,派人把媳妇抓了起来,羞愤之下,该媳妇自尽了。后山杠爷被执法机关依法逮捕,山杠爷感到很委屈,不少村民也为山杠爷鸣不平。我设置的问题是:请从树立法制观念的角度评评这个案例。有的学生谈:“山杠爷法律意识淡薄,法制观念不强”。有的学生谈:“公民必须要树立依法治国观念,法律具有最大的权威,任何人都必须无条件遵从”。有的学生谈:“德治必须与法治相结合,在推进依法治国的同时,必须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有的学生总结说:“增强公民的法治观念是实行依法治国的重要条件。文明的社会离不开法,合格的公民不能不懂法。我国必须要加强普法教育”。听课老师评价说:学生的想象力丰富、准确、真实,课堂讨论气氛热烈,学生的创新思维活跃。 (二)让学生大胆幻想 幻想就是思维摆脱现实的束缚去塑造未知的事物。我在讲到“制裁违法犯罪,确保社会安定”这一章节时,提出这样的问题:公安人员在现场追捕罪犯,怎样才能以最快的速度抓获罪犯?有的学生说:一旦认定是罪犯就应该快速、及时抓获归案,不然就要继续危害社会及他人的安全;有的学生说:这首先要提高公安干警的素质,徒步超过罪犯两倍的速度将其抓获,干警的两条腿要超过罪犯的汽车轮子,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公安干警的素质高;有的学生说:公安干警的交通工具的配备首先应考虑机动性、灵活性及速度快的特点(如超速摩托车,高速越野车等),只有这样才能将其及时抓获归案,不至于继续作恶危害社会;还有的更加富有突发奇想:有的重要区域的公安机关,如边防警察、水警、缉毒警、特警等都应该配备超音速飞机等工具,只有这样才能以最快的速度将其抓获归案,这种幻想在不远的将来一定会变成现实的。 (三)允许怀疑 怀疑是一种极有价值的思维素质,对已有理论的怀疑是产生问题的摇篮。我在讲到“制裁违法犯罪,确保社会安定”这一章节时,列举了这样一个案例:被告人王某,男,20岁,带着邻居5岁的小男孩黄某外出玩耍,在路边巧遇一大粪坑,臭气熏天。王某欲与黄某开个玩笑吓唬黄某一下,看他怕不怕,对黄某说要将他抱起来甩倒粪坑里,黄某说:“叔叔不敢”?被告人即走近粪坑边,在弓身作甩人动作准备吓唬黄某时,因站不稳,连同黄某掉入粪坑。粪坑很深,被告人当时吓呆了,当即拼命喊:“救命”;路人闻讯赶来救起被告人,又捞起黄某,但小孩因窒息时间较长而死亡。就此案我启发学生给予定罪和非罪,并说明理由。有的同学不假思索地说,被告人的行为构成间接伤害罪。对此有好多同学产生怀疑,有的说被告人王某的主观罪过形式是过于自信的过失,而不是间接故意。有的说被告人王某带着孩子外出玩耍,负有保护幼儿安全的义务和责任。有的说被告人虽然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危害结果,但是他轻信自己能将孩子抓紧,自己能站得稳,不致至于发生什么危害结果,于是作出弓身甩下举动。因此,王某是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危害社会的结果的,但对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的危害结果持否定的态度,轻信能够避免,因而属于过于自信的过失,而不是间接故意,即放任这种结果所发生的行为。经过热烈的讨论,有的同学的怀疑是道理的,最终达成共识,得出科学的结论,有的同学总结说:被告人的行为构成过失杀人罪。 (四)允许有好奇心好奇心是科学家的一种重要品质,不断强化好奇心,锲而不舍地追求,便可独辟蹊径。2我曾经交过这样一名学生,上课时他喜欢提出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经常提出诸如我国实行的是市场经济,是不是什么都可以到市场上去交流?农民生产的稻米为什么不通过粮贸市场,在私下里也有买卖的,这叫不叫商品?既然是市场经济,农民种的粮食卖不出去,能否不种粮食,什么值钱就种什么?为什么政府还要用政策进行干预等等。我的做法是:在课堂上注意保护他的积极性,一时无法回答的问题,告诉他课后个别交流,有时课后他跟到办公室,继续提他的问题,我也与他平等相处,共同探讨问题,每次都在亲切、友好的气氛中结束,在每一次的交谈探讨中使他得到满足,从此,使这位同学思路不断拓宽,在探讨问题中学到了在教材中所学不到的东西。我认为敢问、善问是创新性人才的基本思维品质之一,这对于作出创造性贡献是绝对必要的。这名学生毕业后几年时间里,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求得了生存,站稳了脚跟,自己办的公司年年盈利,为国家为社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五)要有联想 联想是根据事物之间某些方面相似、由此及彼地推测它们在其它方面也可能相似的一种思维技巧。在科学认识中,人们往往借助活跃的联想变未知为已知,进而有所发现和发明。我在讲到:“规范经济行为,维护经济秩序”这一章时,让学生学到一种概念联想到相关的概念;在讲到偷税漏税时很多学生联想到免税和抗税;由定金联想到抵押金;由违约金联想到赔偿金;由私营企业联想到外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由国家基本保险联想到单位补充保险和个人储蓄保险;由罚款联想到违约金、罚金和赔偿金等,并且能说出彼此的相似之处及区别,这样,使学生的思维不断拓宽,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不断高涨,自主创新意识不断增强。 在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艰苦过程,在实践中虽然摸索了一条路子,作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很不成熟。今后笔者准备在三个方面继续下功夫,一是教育学生认真研读前人,特别是拥有原创性思维的大思想家的著作。叔本华说过:“作用从那些思想的首创人那里,人们才能接受哲学思想。因此,谁要是向往哲学,就得亲自到原著那肃穆的圣地去永垂不朽的大师。”二是教育学生认真解读生活这本书。只有善于捕捉并反思生活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并把它们上升到理论高度,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