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白杨》_第1页
3《白杨》_第2页
3《白杨》_第3页
3《白杨》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李贵作中心学校 - 1 - 3 白杨 导学案 年级: 五 学科: 语文 编号: 03 小组: 姓名: 本周习惯: 选择有效方式展示,展示大声、大胆、大方 课 题:白杨 课 型:精读 课时:第一课时 主备人:冯树升 审核人:张景晴 【 学 习目标 】 1、学会本课 6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戈壁、清晰、浑黄一体、高大挺秀、 大伞、抚摸、介绍、边疆、陷入”等词语。 2、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读爸爸介绍白杨树那段话(第 段),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 时间预设 】 导入 2 合作学习 10预展 5展示探究 18 达标检测 5 【 知识链接 】 戈壁:蒙语。沙漠的一种,地面主要由砾石(瓦砾的 构成。 亦称“ 戈壁滩 ”。七月的天山那一课文中我们遇到过。“进入天山,戈壁滩上的炎暑就被远远地抛在后边 。” 通过读课文,你来说一说戈壁是什么样子的?(可以用课文中的话说) 学习流程 教与学 【 自主预习 】( 认真多读,认真思考,是写好预习的基础 ) 1、我能认真读课文学习生字词,并能读正确、读好! 任务一 词语我会读正确 :( 要读对并且读好 ) 多音字我知 道 : (拼音书写要规范 ) 戈壁、清 晰 、浑黄一体、高大挺秀、 倒 (倒是) 干 (枝干) 大 伞 、 抚 摸、介绍、边 疆 、 陷 入 ( ) (干旱) 我能写 形近字并组词: 晰 ( ) 抚 ( ) 绍 ( ) 疆 ( ) 陷 ( ) ( ) ( ) ( ) ( ) ( ) 2、 任务二 我能写出这个字的正确笔顺 : ( 用红笔标出易错笔画,重点,书写一定要一笔一 画 、规范 ) 伞 疆 (只写出部首) 陷 本课的生字我觉得比较难记的是 。我采用的识字方法是 比较难写的是 ,我采用的方法是 正确、流利、 有感情 领读课文。 正确、流利、 有感情朗读 爸爸介绍白杨树那段话。再领读本段。 读书方法: 1. 弄清描写顺序,把握整体印象。这样就可以很快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加深理解。 2. 抓住事物特点,理解写作目的。 我们阅读时,就要透过表面现象去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体味作者喻什么理,寄什么情。 3. 分析文章结构,理清文章层次。 在读文时要先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再画出描写和议论白杨的句子,体会白杨的特点和边疆建设者的品质有那些相似的地方,从而感受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 正确的熟 读课文是有感情朗读的基础。 李贵作中心学校 - 2 - 3、朗读、了解课文内容。 任务三 朗读课文。 初读课文后,我知道课文讲了这样一件事: 我还知道爸爸表面在赞美 白杨树( )外在的特点,实际是在赞美具有白杨树一样优秀品质的建设者,这种写法就是( )。 【导入新课】 1、同学们都见过白杨树吧?它朴实无华,与很多树相比,它再普通不过了。可在一个扎根边疆的建设者的眼里,它却是那样的不同寻常。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白杨树,去倾听、去品味,相信你一定会有更深的感悟。 2、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明确目标。 【合作学习】 群学:组内交流、学习【 自主预习】 1 组内交流 、学习【 自主预习】 2 组内交流、学习【 自主预习】 3 【展示探究】 1、抽签、 预展 。 2、展示、探究。 【达标检测】 1、根据课文内容正确搭配 : ( )的大戈壁 ( )地闪过 ( )的白杨树 ( )地抚摸 ( )的身影 ( )地生根发芽 2、学习与巩固 1 3、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填空: 爸爸的微笑( )了,脸色变得( )起来。他想了一会儿,对儿子和小女儿说:“白杨树( )就( )。哪儿( ),它就在哪儿( ),长出( )。( )遇到风沙还是雨雪,( )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 )那么( ),那么( ),不( ),也不( )。” 4、对子互相熟读或者背诵 爸爸介绍白杨树那段话。 【 总结评价 】 本节课,我的收 获: 。 第一步: 快速 形成统一意见。 第二步:讨论要展示哪些内容(选 重点)。 第三步: 分配任务。 第四步: 开动脑筋想出 有效的 展示方式,还可征求他人建议, 练一练 自己的任 务。 李贵作中心学校 - 3 - 3 白杨 导学案 年级: 五 学科: 语文 编号: 03 小组: 姓名: 本周习惯: 选择有效方式展示,展示大声、大胆、大方 课 题:白杨 课 型:精读 课时:第二课 时 主备人:冯树升 审核人:张景晴 【 学 习目标 】 1、抓住重点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白杨的特点和爸爸的心愿。(重点) 2、我能背诵会课文第 12 自然段。(重点) 3、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难点) 【 时间预设 】 导入 5 合作学习 10预展 5展示探究 15 达标检测 5 【 知识链接 】 借物喻人,就是借某一事物的特点,来比喻人的一种品格。这也是作文中用来表现、突出中心思想的常用的一种写作方法。 无论写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正确运用借物喻人 的方法:可以使文章立意更深远,表情达意更含蓄;可以 大大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 运用借物喻人的方法需要注意的是:作文时,描述的事物的特点,要与人的品格有相似之处;让人读了文章,就能清楚地认识到,本文借物要说明什么,要借物赞誉怎样的人。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借物喻人”的方法,也就失去了使用的意义。 我们五年级上册曾经学过一篇( )的文章 就是借物喻人,那篇课文是借( )育人,教育孩子们要做( )的人,不要做只( )的人。 学习流程 教与学 【 自主预习 】( 认真多读,认真思考,认真写,你就能把预习做到最好 ) 1、感受白杨的品质 任务一 “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 哪儿 需要它,它就在 哪儿 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不管 遇到风沙还是雨雪, 不管 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 总是 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从父亲的话中,我们能感受到父亲在赞美白杨,通过爸爸的话和课文的描述,可以看出白杨的特点有哪些?( 用几个词语描述,可以是课 文中的词语 ) 爸爸为什么要向孩子们介绍和赞美白杨的这些特点? 换人称 有感情朗 读:用爸爸的话来赞美白杨。把 “它 ”换作 “你 ”。 用“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造句 2、感受爸爸的品质 任务二 任何地方的书写都要一笔一划、规范!自己看得清楚,也让你的对子和小组其他人看得清楚,方便了小组合作,美观了导学案,更对自己是大有好处。 李贵作中心学校 - 4 - 课文抓住了爸爸的神态的变化,进行了描写,找到相应的句子和段落认真读: 第一次是“出神”和“沉思” ( 想一想父亲在沉思什么? ) 第二次是 “ 微笑 ” 第三次是 “ 严肃 ” 第 四 次是 “ 又陷入沉思 ” ( 想一想父亲又在沉思什么? ) 第 五 次是 “ 浮起一丝微笑 ” ( 想一想父亲为什么会浮起一丝微笑? ) 通过课文中对父亲神态及语言的描写和对父亲工作岗位的叙述,能看出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白杨和父亲的共同点是什么? 课文表面上是写白杨,其实是借什么喻谁? 3、 任务三 体会“ 他的嘴 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的 含义 还有哪些人或者哪些岗位的人具有白杨的品质? 【导入新课】 1、背诵课文爸爸介绍白杨的那一段。( 第 12 自然段,点名背,小组齐背,全班齐背。 ) 这一段是爸爸在介绍白杨,也是在赞美白杨,爸爸仅仅是在赞扬白杨吗?他的话中似乎还有更深的含义,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研究吧。 2、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明确目标。 【合作学习】 群学:组内读句子,交流、学习【 自主预习】 1、【 自主预习】 2、【 自主预习】 3 【展示探究】 1、抽签、 预展 。 2、展示、探 究。 【达标检测】 1、学习与巩固 2、 4 2、对子互相背诵课文第 12 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