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0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考试点专业课山东大学精品课程分子生物学习题与答案.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一 选择题 第一章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一 选择题 1 不参与构成 DNA 的物质是 A dAMP B dTMP C dUMP D dGMP E dCMP 2 核酸分子一级结构的连接方式是 A 2 3 磷酸二酯键 B 3 5 磷酸二酯键 C 2 5 磷酸二酯键 D 糖苷键 E 氢键 3 含有较多稀有碱基的核酸是 A rRNA B mRNA C tRNA D 核仁 DNA E 线粒体 DNA 4 已知某双链 DNA 的一条链中 A 30 G 24 其互补链的碱基组成 正确的 是 考试点 w w w k a o s h i d i a n co m 1 A T 和 C 46 B A 和 T 46 C A 和 G 54 D T 和 G 46 E T 和 C 54 5 作为第二信使的核苷酸是 A cAMP B cCMP C cUMP D cTMP E AMP 6 核酸分子中储存 传递遗传信息的关键部分是 A 戊糖构象 B 碱基的旋转角 C 碱基序列 D 戊糖磷酸骨架 E 磷酸二酯键 7 用寡聚 dT 从总 RNA 中分离 mRNA 是利用 mRNA 分子的哪一种特点 A 5 端的帽子结构 B 沉降系数小于25S C 分子量小 D 3 端多聚 A 考试点 w w w k a o s h i d i a n co m 2 E 分子中有发夹样结构 8 构成核小体的基本成分是 A RNA 和组蛋白 B RNA 和酸性蛋白 C DNA 和组蛋白 D DNA 和酸性蛋白 E rRNA 和组蛋白 9 参与 hnRNA 的剪切和转运的 RNA 是 A SnRNA B mRNA C HnRNA D tRNA E rRNA 10 不是核酸与蛋白质复合物的是 A 核糖体 B 病毒 C 端粒酶 D 核酶 E 端粒 11 连接两个核小体核心颗粒的组蛋白是 A H1 B H2A 考试点 w w w k a o s h i d i a n co m 3 C H2B D H3 E H4 12 NAD FAD CoA 三种辅酶在组成上的共同点是 A 均含有泛酸 B 均含有尼克酸 C 都是腺苷酸的衍生物 D 分子中都含有半胱氨酸 E 都含有磷酸核糖焦磷酸的核糖基 13 下列碱基对中 氢键数目正确的是 A A TG C B A TG C C A TG C D A TG C E A UG C 14 关于核酸电泳的叙述 错误的是 A 泳动速度与分子大小有关 B 泳动速度与分子构象有关 C 聚丙烯酰胺电泳的分辨率最高 D 分子泳动的方向与净电荷有关 E 不能分离核酸或寡核苷酸混合物 15 核酸在260nm 处有最大光吸收的原因是 考试点 w w w k a o s h i d i a n co m 4 A 嘌呤环有共轭双键 B 嘌呤和嘧啶环均有共轭双键 C 核酸中具有磷酸二酯键 D 核苷酸中具有 N 糖苷键 E 戊糖的呋喃型环状结构 16 关于 RNA 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电泳时泳向负极 B 通常以双链形式存在 C 主要有 mRNA tRNA rRNA 三种 D tRNA 含量最多 E 链内双螺旋以 A T G C 互补 17 维持 DNA 双螺旋横向稳定的力是 A 碱基堆积力 B 碱基对之间的氢键 C 双螺旋内的疏水作用 D 磷酸二酯键 E 二硫键 18 DNA 的二级结构是 A 螺旋 B 片层 C 转角 D 超螺旋 考试点 w w w k a o s h i d i a n co m 5 E 双螺旋 19 合成 DNA 的原料是 A NTP B NDP C dNTP D dNMP E dNDP 20 可与单链 DNA 5 GCGTA 3 杂交的 RNA 是 A 5 CGCAU 3 B 5 CGCUU 3 C 5 UACGC 3 D 5 AUCGC 3 E 5 UAGGC 3 二 名词解释二 名词解释 1 DNA 的变性与复性 denaturation and renaturation of DNA 2 核酸分子杂交 hybridization of nucleic acids 3 增色效应与减色效应 hyperchromic effect and hypochromic effect 4 Tm 三 问答题三 问答题 1 简述 Watson Crick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的要点 2 简述真核生物 mRNA 的结构特点 3 什么是核酸杂交 有何应用价值 考试点 w w w k a o s h i d i a n co m 6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 C2 B3 C4 E5 A 6 C7 D8 C9 A10 D 11 A12 C13 B14 E15 B 16 C17 B18 D19 C20 C 二 名词解释二 名词解释 1 双链 DNA dsDNA 在变性因素 如过酸 过碱 加热 尿素等 影响下 解链成 单链 DNA ssDNA 的过程称之为 DNA 变性 DNA 变性后 生物活性丧失 但一级结 构没有改变 所以在一定条件下仍可恢复双螺旋结构 热变性的 DNA 经缓慢冷却 后 两条互补链可重新恢复天然的双螺旋构象 这一现象称为复性 也称退火 2 在 DNA 变性后的复性过程中 将不同来源的 DNA 单链分子或 RNA 分子放在同 一溶液中 只要在 DNA 或 RNA 的单链分子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碱基配对关系 就可以在不同的分子间形成杂化双链 这种现象称为核酸分子杂交 3 DNA 变性时 双螺旋松解 碱基暴露 OD260值增高称之为增色效应 除去变性 因素后 单链 DNA 依碱基配对规律恢复双螺旋结构 OD260值减小称为减色效应 4 DNA 的变性从开始解链到完全解链 是在一个相当窄的温度范围内完成的 在这一范围内 紫外光吸收值达到最大值的50 时的温度称为 DNA 的解链温度 三 问答题三 问答题 1 1 DNA 是一反向平行的双链结构 脱氧核糖和磷酸骨架位于双链的外侧 碱基位于内侧 两条链的碱基之间以氢键相连接 A 始终与 T 配对 形成两个氢 键 A T G 始终与 C 配对 形成三个氢键 G C 碱基平面与线性分子结 构的长轴相垂直 一条链的走向是5 3 另一条链的走向就一定是3 5 2 DNA 是一右手螺旋结构 螺旋每旋转一周包含10bp 每个碱基的旋转角度 为36 碱基平面之间相距0 34nm 螺距为3 4nm 螺旋直径为2nm DNA 双螺 旋分子存在一个大沟和一个小沟 3 维持双螺旋稳定的主要力是碱基堆积力 纵向 和氢键 横向 考试点 w w w k a o s h i d i a n co m 7 2 1 大多数真核生物 mRNA 在5 端以7 甲基鸟嘌呤三磷酸核苷为分子的起 始结构 同时第一个核苷酸的 C2 也是甲基化的 这种 m GpppNm结构被称为帽 子结构 帽子结构在 mRNA 作为模板翻译成蛋白质的过程中具有促进核糖体与 mRNA 的结合 加速翻译起始速度的作用 同时可以增强 mRNA 的稳定性 2 在真核生物 mRNA 的3 端 大多数有一段长短不一的多聚腺苷酸结构 通常称为多聚 A 尾 一般由数十个至一百几十个腺苷酸连接而成 因为在基因 内没有找到它相应的结构 因此认为它是在 mRNA 生成后才加进去的 随着 mRNA 存在时间的延续 这段聚 A 尾巴慢慢变短 因此 目前认为这种3 末 端结构可能与 mRNA 从核内向胞质的转位及 mRNA 的稳定性有关 3 核酸杂交 热变性后的 DNA 片段在进行复性时 不同来源的变性核酸 DNA 或 RNA 只要有一定数量的碱基互补 不必全部碱基互补 就可形成杂化的双 链结构 此种不完全互补的双链在复性时的结合称为核酸杂交 应用价值 应用 被标记的已知碱基序列的单链核酸小分子作为探针 在一定条件下与待测样品 DNA 单链进行杂交 可检测出待测 DNA 分子中是否含有与探针同源的碱基序 列 用此原理 经 PCR 扩增后 可用于细菌 病毒 肿瘤和分子病的诊断 第二章核苷酸代谢 一 选择题 第二章核苷酸代谢 一 选择题 1 食物中很少被机体利用的组分是 A 氨基酸 B 必需脂肪酸 C 维生素 D 碱基 E 己糖 2 不属于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直接原料的是 A CO2 B 甘氨酸 考试点 w w w k a o s h i d i a n co m 8 C 谷氨酸 D 天冬氨酸 E 一碳单位 3 嘌呤核苷酸合成时首先生成的是 A GMP B AMP C IMP D XMP E UMP 4 人体嘌呤核苷酸分解代谢的主要终产物是 A 尿囊酸 B 尿酸 C 乳氢酸 D 黄嘌呤 E 尿素 5 作为第二信使的核苷酸是 A cAMP B cCMP C cUMP D cTMP E AMP 6 嘌呤环的 C 4和 C 5来自 考试点 w w w k a o s h i d i a n co m 9 A CO2 B 丙氨酸 C 甘氨酸 D 谷氨酸 E 天冬氨酸 7 脱氧核糖核苷酸生成的主要方式是 A 由核苷还原 B 直接由核糖还原 C 由一磷酸核苷还原 D 由二磷酸核苷还原 E 由三磷酸核苷还原 8 别嘌呤醇治疗痛风症是因为能抑制 A 腺苷脱氢酶 B 尿酸氧化酶 C 黄嘌呤氧化酶 D 鸟嘌呤脱氢酶 E 核苷磷酸化酶 9 dTMP 合成的直接前体是 A dUMP B TMP C TDP D dCDP 考试点 w w w k a o s h i d i a n co m 10 E dCMP 10 Lesch Nyhan 综合征是因为缺乏 A HGPRT B 腺苷激酶 C 核糖核苷酸还原酶 D 腺嘌呤磷酸核糖基转移酶 E 硫氧化还原蛋白还原酶 11 嘧啶核苷酸从头合成的限速反应是 A UMP 的形成 B 乳清酸的形成 C CMP 的形成 D 氨甲酰磷酸的形成 E 氨甲酰天冬氨酸的形成 12 不需要 PRPP 作底物的反应是 A 5 磷酸核糖胺的形成 B 次黄嘌呤转变为 IMP C 腺嘌呤转变为 AMP D 腺苷转变为 AMP E 嘧啶生物合成中乳清酸苷的形成 13 5 FU 抑制 A UTP 生成 CTP B CDP 生成 dCDP 考试点 w w w k a o s h i d i a n co m 11 C dUMP 生成 TMP D UDP 生成 dUDP E dUDP 生成 dUMP 14 催化 dUMP 转变为 TMP 的酶是 A 核苷酸还原酶 B 胸腺嘧啶核苷酸合成酶 C 核苷酸激酶 D 甲基转移酶 E 脱氧胸苷激酶 15 阿糖胞苷抗肿瘤作用的机理是抑制 A IMP 生成 GMP B UTP 生成 CTP C IMP 生成 AMP D CDP 生成 dCDP E dUMP 生成 dTMP 二 名词解释二 名词解释 1 嘌呤核苷酸的从头合成 de novo synthesis of purine nucleotide 2 核苷酸的补救合成途径 salvage pathway of nucleotide 三 问答题三 问答题 1 体内嘌呤核苷酸的合成有哪两条途径 2 以酶的竞争性抑制作用的原理 说明用别嘌呤醇治疗痛风症的机理 考试点 w w w k a o s h i d i a n co m 12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 D2 C3 C4 B5 A 6 C7 D8 C9 A10 A 11 D12 D13 C14 B15 D 二 名词解释二 名词解释 1 指由磷酸核糖 甘氨酸 天冬氨酸 谷氨酰胺 一碳单位及 CO2等简单物质为 原料 经过多步酶促反应合成嘌呤核苷酸的过程 2 指利用体内游离的嘧啶碱或嘌呤碱 嘧啶核苷酸或嘌呤核苷酸为原料 经过 简单的酶促反应合成嘧啶核苷酸或嘌呤核苷酸的过程 三 问答题三 问答题 1 从头合成途径 利用磷酸核糖 氨基酸 一碳单位及 CO2等简单物质为原 料 经过一系列的酶促反应 合成嘌呤核苷酸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的限速酶 PRPP 合成酶及磷酸核糖酰胺转移酶 反应在肝组织的胞液中进行 分为两个阶段 首 先合成次黄嘌呤核苷酸 然后次黄嘌呤核苷酸再转变成腺嘌呤核苷酸和鸟嘌呤核 苷酸 补救合成途径 利用体内游离的嘌呤或嘌呤核苷 经过简单的反应过程 合成 嘌呤核苷酸 主要在脑 骨髓中进行 补救合成过程比较简单 消耗能量也比较 少 有两种酶参与嘌呤核苷酸的补救合成途径 腺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和次黄嘌 呤 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 由 PRPP 提供磷酸核糖 它们分别催化 AMP 和 IMP GMP 的补救合成 2 1 酶的竞争性抑制作用的原理 抑制剂 I 与酶的底物 S 在化学结构上相 似 这两者相互竞争与酶的活性中心结合 如果酶与抑制剂结合形成 EI 复合物 就不能再结合底物 S 导致酶与底物结合形成的复合物 ES 下降 由于酶与抑制 剂结合形成的中间物 EI 不能催化 I 发生变化 导致酶促反应速度降低 由于抑 制剂与酶的结合是可逆的 抑制程度则取决于抑制剂与酶的相对亲和力与底物浓 度的相对比例 即抑制剂的浓度越高 抑制程度就越大 反之 增加底物浓度 则可以减低甚至解除抑制 在竞争性抑制中 Vmax不变 Km增大 2 痛风症是由于患者血中尿酸含量升高 尿酸盐晶体沉积关节 软组织及肾 等处 而导致关节炎 尿路结石及肾等疾病 如果能降低体内的尿酸含量 将会 缓解症状 临床上用别嘌呤醇治疗痛风的机理是 别嘌呤醇与次黄嘌呤结构 考试点 w w w k a o s h i d i a n co m 13 类似 是黄嘌呤氧化酶的竞争性抑制剂 可以抑制尿酸的生成 别嘌呤与 PRPP 反应生成别嘌呤核苷酸 这样一方面消耗 PRPP 而使其含量减少 另一方面别嘌 呤核苷酸与 IMP 结构相似 又可反馈抑制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的酶 这两方面 的作用均可使嘌呤核苷酸的合成减少 从而减少尿酸的生成 第三章DNA 的生物合成 复制 一 选择题 第三章DNA 的生物合成 复制 一 选择题 1 F Crik 中心法则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式不包括 A RNA 蛋白质 B DNA rRNA C DNA DNA D RNA DNA E DNA mRNA 2 M Meselson 和 F W Stahl 用15NH4Cl 证明的机制是 A DNA 混合式复制 B DNA 转录为 mRNA C mRNA 翻译为蛋白质 D DNA 半保留复制 E DNA 全保留复制 3 不参与原核 DNA 复制的物质是 A dNTP B Dna G C Uvr B 考试点 w w w k a o s h i d i a n co m 14 D SSB E NTP 4 复制中维持 DNA 单链状态的蛋白质是 A Dna B B UvrB C SSB D Rec A E Lex A 5 DNA 复制时 合成5 TAGATCC 3 的互补序列是 A 5 GGATCTA 3 B 5 CCTAGAT 3 C 5 GGAUCUA 3 D 5 GGAUAGA 3 E 5 ATCTAGG 3 6 关于 DNA pol 的叙述 错误的是 A 有3 5 外切酶活性 B 有5 3 外切酶活性 C 复制延长中催化核苷酸聚合 D 细胞中含量最少比活性最高 E 有5 3 聚合酶活性 7 DNA 复制保真性的叙述 错误的是 A DNA pol 的即时校读功能 考试点 w w w k a o s h i d i a n co m 15 B DNA pol 对碱基的选择性 C DNA pol 对模板的依赖性 D DNA pol 对模板的高亲和性 E 严格的碱基配对原则 8 DNA 拓扑异构酶的作用是 A 解开 DNA 双螺旋间氢键 B 复制时理顺 DNA 链 C 使 DNA 异构为核小体 D 辨认复制起始点 E 稳定和保护单链 DNA 9 复制中 RNA 引物的作用是 A 活化 SSB B 使冈崎片段延长 C 参与构成引发体 D 协助解螺旋酶作用 E 提供3 OH 末端供 dNTP 加入 10 紫外线照射最常引起的碱基二聚体是 A C C B C T C T T D T U E U C 考试点 w w w k a o s h i d i a n co m 16 11 DNA 切除修复时 DNA pol DNA 连接酶 Uvr A Uvr C Uvr B 作用顺序是 A B C D E 12 着色性干皮病的分子基础是 A Uvr 类蛋白缺乏 B DNA pol 基因缺陷 C DNA pol 基因突变 D LexA 类蛋白缺乏 E XP 类基因缺陷 13 关于逆转录酶的叙述 错误的是 A 以单链 RNA 为模板 B 以单链 DNA 为模板 C 水解杂化双链中的 RNA D 促使新合成 DNA 转入宿主细胞 E 能生成 cDNA 双链 14 能直接以 DNA 为模板合成的物质是 A 阻遏物 B hnRNA 考试点 w w w k a o s h i d i a n co m 17 C 引物酶 D 诱导剂 E 辅阻遏物 15 参与 DNA 复制的物质不包括 A 引物酶 B 拓扑酶 C 连接酶 D 核酶 E SSB 16 关于端粒酶的叙述 错误的是 A 以染色体 DNA 为模板 B 是 RNA 蛋白质复合物 C 催化端粒 DNA 生成 D 含有 RNA 模板 E 有逆转录酶活性 17 产生冈崎片段的原因是 A 复制速度过快 B 拓扑酶作用生成 C 多个复制起始点 D 复制与解链方向相反 E RNA 引物过短 18 关于突变的叙述 错误的是 考试点 w w w k a o s h i d i a n co m 18 A 点突变导致错配 B 缺失一定引起框移突变 C 插入不一定引起框移突变 D 插入可改变密码子阅读方式 E A 取代 G 是突变 19 为真核生物 DNA 连接酶供能的物质是 A GTP B ATP C NAD D NADPH E FAD 20 不需要 DNA 连接酶参与的过程是 A DNA 复制 B 切除修复 C SOS 修复 D DNA 复性 E DNA 重组 二 名词解释二 名词解释 1 中心法则 the central dogma 2 基因和基因表达 gene and gene expression 3 半保留复制 semiconservative replication 4 端粒和端粒酶 telomere and telomerase 考试点 w w w k a o s h i d i a n co m 19 5 逆转录和逆转录酶 reverse transcription and reverse transcriptase 三 问答题三 问答题 1 DNA 复制时是如何保证其保真性的 2 论述参与 DNA 复制的主要物质及各自的功能 3 用基因突变的观点解释镰刀型红细胞贫血病的发病机制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 D2 D3 E4 C5 A 6 B7 D8 B9 E10 C 11 A12 E13 D14 B15 D 16 A17 D18 B19 B20 D 二 名词解释二 名词解释 1 DNA 的遗传信息转录为 RNA RNA 通过翻译指导合成蛋白质 DNA 还通过复 制将遗传信息代代相传 1970年发现 RNA 能逆转录为 DNA 是对中心法则的补充 2 基因是为生物活性产物编码的 DNA 功能片段 这些产物主要是蛋白质或各 种 RNA 通过转录和翻译 将 DNA 分子上 A T C G 四种符号所包含的序列信 息 转变为蛋白质分子上20种氨基酸的序列信息的过程称为基因表达 3 DNA 生物合成时 母链 DNA 解开为两股单链 每股单链分别作为模板 以 dNTP dATP dGTP dCTP dTTP 为原料 按照碱基配对 A T G C 规律与模 板上的碱基配对 经依赖 DNA 的 DNA 聚合酶 DNA pol 催化 合成一条与模板互 补的新链 新形成的两个子代 DNA 与亲代 DNA 碱基序列一致 子代 DNA 分子 中一股单链是从亲代完整地接受过来 另一股单链是新合成的 故称为半保留复 制 4 端粒是位于真核细胞线性染色体末端的特殊结构 由一段串联重复的 DNA 短 序列与端粒结合蛋白构成 端粒具有稳定染色体结构 防止末端降解和融合的功 能 并维持 DNA 复制的完整性 端粒复制要靠具有逆转录酶性质的端粒酶来完成 端粒酶是一种由RNA和蛋白质构成的核糖核蛋白复合体 RNA分子含复制端粒DNA 考试点 w w w k a o s h i d i a n co m 20 所需的核苷酸模板 蛋白质部分具有逆转录酶活性 同时具有核酸内切酶活性 可催化端粒 DNA 的合成 维持染色体的完整 5 指遗传信息从 RNA 流向 DNA 即以 RNA 为模板 dNTP 为原料 在逆转录酶 催化下 合成与 RNA 互补的双链 DNA 的过程 逆转录酶 依赖 RNA 的 DNA 聚 合酶 为多功能酶 具有三种酶活性 RNA 指导的 DNA 聚合酶 利用病毒 RNA 作模板合成一条互补 DNA 链 RNase H 水解 RNA DNA 杂化双链中的 RNA 链 DNA 指导的 DNA 聚合酶 以新合成的 DNA 链为模板合成另一条互补 DNA 链 三 问答题三 问答题 1 DNA 复制的保真性是与 DNA 聚合酶的作用有关 DNA 聚合酶对模板的依 赖性 是子链与母链能准确配对 使遗传信息准确地延续和传代的保证 其机制 包括 1 遵守严格的碱基配对规律 DNA 聚合酶催化配对碱基的聚合 2 聚合酶在复制延长中对碱基的选择功能 3 复制出错时有即时的校读功能 即及时识别错配的核苷酸并切除 加上 正确的碱基 2 参与DNA复制的物质有 模板 底物 dNTP 依赖DNA的DNA聚合酶 DNA 聚合酶 引物酶和引物 解螺旋酶 拓扑酶 SSB DNA 连接酶等 其功能分 述如下 1 模板 是需要进行复制的单链 DNA 双股母链 DNA 经解链作用分成两 股单链均可作为模板 2 底物 四种脱氧三磷酸核苷 即 dATP dGTP dCTP 和 dTTP 3 DNA 聚合酶 见第一题 4 引物酶和引物 催化引物合成的是一种 RNA 聚合酶 又称引物酶 由于 DNA 聚合酶没有催化两个游离的 dNTP 聚合的能力 只能在 RNA 引物的3 端 开始合成DNA 链 引物酶能使游离的NTP 聚合生成一段短的RNA 并提供3 OH 末端供 dNTP 加入 RNA 引物的生成也需要模板 考试点 w w w k a o s h i d i a n co m 21 5 解螺旋酶 模板对复制的指导是碱基的正确配对 而碱基埋在双螺旋的 内部 只有将 DNA 解成单链 才能起模板作用 大肠杆菌中发现的解链酶有 DnaA DnaB DnaC DnaA 蛋白辨认复制起始点 DnaB 蛋白有解螺旋作用 DnaC 蛋白辅助 DnaB 蛋白发挥作用 6 拓扑酶 拓扑酶在 DNA 进行复制时 通过切断并再连接 DNA 双链中一股或双股 改变 DNA 分子拓扑构象 避免 DNA 分子打结 缠绕 连环 在 DNA 复制全过程都 有作用 拓扑酶 能切断 DNA 双链中一股并再连接 反应不需 ATP 供能 拓扑酶 能使 DNA 双链同时发生断裂和再连接 需 ATP 供能使 DNA 进入负 超螺旋 7 SSB 在复制中维持模板处于单链 DNA 状态并保护 DNA 模板免受核酸 酶降解 SSB 的作用方式是随着 DNA 分子的解链 能不断的结合 解离 且 SSB 间有正协同效应 8 DNA 连接酶 DNA 连接酶可以连接 DNA 链3 OH 末端和相邻 DNA 链的 5 P 末端 形成3 5 磷酸二酯键 消耗 ATP 3 镰状红细胞贫血是由于正常血红蛋白 链第6号密码子的点突变 CTC CAC 导致 6谷氨酸残基 GAG 被疏水性非极性氨基酸缬氨酸 GTG 取 代 导致红细胞呈镰刀状 易破碎引起的溶血性贫血 第四章 RNA 的生物合成 转录 一 选择题 第四章 RNA 的生物合成 转录 一 选择题 1 关于 DNA 复制和转录的叙述 错误的是 A 在体内只有一条 DNA 链转录 B 两个过程新链合成方向都是5 3 C 复制的产物通常大于转录的产物 D 两过程均需 RNA 为引物 考试点 w w w k a o s h i d i a n co m 22 E 聚合酶都需要 Mg 2 Pribnow box 序列是指 A AATAAA B AAUAAA C TAAGGC D TTGACA E TATAAT 3 原核生物的 DNA 指导的 RNA 聚合酶核心酶的组成是 A B C D E 4 能特异性抑制原核生物 RNA 聚合酶 亚基的是 A 利福平 B 鹅膏蕈碱 C 假尿嘧啶 D 亚硝酸盐 E 氯霉素 5 真核生物中 RNA 聚合酶 催化生成的直接转录产物是 A mRNA B 18SrRNA 考试点 w w w k a o s h i d i a n co m 23 C 28S rRNA D tRNA 8 s MsoPlainTextstyle TEXT INDENT 5 25pt LINE HEIGHT 18pt E hnRNA 6 真核生物的转录特点是 A 在细胞质内进行 B 需要 因子辨认起始点 C 需 RNA 聚合酶和多种蛋白质因子 D 作模板的 mRNA 寿命最长 最稳定 E 真核生物主要有5种 RNA 聚合酶 7 Rho 因子的功能是 A 结合 DNA 模板链 B 增加 RNA 合成速率 C 参与转录的终止过程 D 释放结合的 RNA 聚合酶 E 允许特定转录的起始 8 tRNA 的转录后稀有碱基的生成不包括 A 脱羧反应 B 还原反应 C 转位反应 D 脱氨反应 E 甲基化反应 考试点 w w w k a o s h i d i a n co m 24 9 不属于转录后修饰的是 A 腺苷酸聚合 B 外显子切除 C 5 端加帽子结构 D 内含子切除 E 甲基化 10 snRNA 的功能是 A 参与 DNA 复制 B 参与 RNA 的剪接 C 激活 RNA 聚合酶 D 形成核糖体 E 是 rRNA 的前体 11 转录启始前复合物的形成是指 A RNA 聚合酶与 TATAAT 结合 B RNA 聚合酶与 TATA 序列结合 C 多种转录因子与 RNA 聚合酶 DNA 模板结合 D 因子与 RNA 聚合酶结合 E 阻遏物变构后脱离操纵基因的复合物 12 关于 tRNA 合成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RNA 聚合酶 I 参与 tRNA 前体的生成 B tRNA 前体需切除5 和3 末端多余的核苷酸 C tRNA 前体中不含内含子 考试点 w w w k a o s h i d i a n co m 25 D tRNA3 末端需加上 ACC OH E tRNA 前体不需化学修饰加工 13 真核生物 mRNA 剪接作用的叙述 错误的是 A 将 hnRNA 中的内含子剪切掉 最终成为成熟 mRNA B 内含子序列起始为 GU 终止于 AG C mRNA 前体的剪接过程需要进行三次转酯反应 D UsnRNP 是构成剪接体的组分 E U2snRNP 识别并与内含子的分支点结合 14 大肠杆菌 RNA 链合成的方向是 A 3 5 B C N C N C D 5 3 E 3 5 或5 3 15 哺乳动物经转录作用生成的 mRNA 是 A 内含子 B 单顺反子 C 多顺反子 D 间隔区序列 E 插入序列 16 真核生物 RNA 合成受鹅膏蕈碱影响最大的是 A 45S rRNA 考试点 w w w k a o s h i d i a n co m 26 B hnRNA C S rRNA D tRNA E snRNA 17 核酶是指 A DNA 酶 B RNA 酶 C 催化作用在细胞核内的酶 D 逆转录酶 E 具催化作用的 RNA 18 在生物界尚无充足证据过程的是 A DNA RNA B RNA DNA C DNA DNA D RNA RNA E 蛋白质 RNA 19 DNA 分子上可被 RNA 聚合酶特异识别的部位是 A 弱化子 B 操纵子 C 启动子 D 终止子 E 沉默子 考试点 w w w k a o s h i d i a n co m 27 二 名词解释二 名词解释 1 不对称转录 asymmetric transcription 2 断裂基因 splite gene 3 外显子和内含子 exon and intron 4 剪接体 splicesome 三 问答题三 问答题 1 简述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中的启动子结构特点及功能 2 简述真核生物成熟 mRNA 的结构特点及各结构的功能 3 何谓 RNA 编辑 其主要作用机制是什么 意义何在 4 简述利福平 利福霉素 抑制 RNA 生物合成分子机制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 A2 E3 A4 A5 E 6 C7 C8 C9 B10 B 11 C12 B13 C14 D15 B 16 B17 E18 E19 C 二 名词解释二 名词解释 1 有两重含义 一是指双链 DNA 分子中只有一股单链作为转录模板 模板链 另一股链不转录 二是模板链并非永远在同一单链上 2 真核生物的结构基因是由若干个编码区和非编码区互相间隔但又连续镶嵌 而成 这些基因称为断裂基因 3 在断裂基因及其初级转录产物上出现 并表达为 RNA 的核酸序列称为外显 子 内含子是隔断基因线性表达而在剪接过程中被除去的核苷酸序列 考试点 w w w k a o s h i d i a n co m 28 4 由核内小型 RNA snRNA 和核内蛋白质组成的核糖核酸蛋白复合物 结合 在 hnRNA 的内含子区域 并把内含子弯曲使两端互相靠近 有利于剪接过程的进 行 三 问答题三 问答题 1 启动子是 DNA 分子中可以与 RNA 聚合酶特异结合的部位 也就是使转录 开始的部位 在基因表达的调控中 转录的起始是个关键 某个基因能否表达常 常决定于特定的启动子起始过程 对原核生物100多个启动子的序列进行了比较 后发现 在 RNA 转录起始点上游大约 10bp 和 35bp 处有两个保守的序列 在 10bp 区附近 有一组5 TATAAT 的序列 是 Pribnow 首先发现的 称为 Pribnow 框 因富含 AT 解链温度低 两条 DNA 链易分离 有利于 RNA 聚合酶发挥作 用 是 RNA 聚合酶与 DNA 模板结合的部位 在 35bp 区附近 有一组 5 TTGACA 的序列 与转录起始的辨认有关 是 RNA 聚合酶中 亚基识别并 结合的部位 35序列的重要性还在于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启动子的强度 大 多数启动子均有上述的共同序列 consensus sequence 只有少数几个核苷酸的差 别 与共同序列愈一致的启动子 转录活性愈强 真核生物的启动子有其特殊性 真核生物有三种 RNA 聚合酶 每一种都 有自己的启动子类型 以 RNA 聚合酶 II 的启动子结构为例 人们比较了上百个 真核生物 RNA 聚合酶 II 启动子的核苷酸序列时发现 在 25区有 TATA 框 又称 为Hogness框或Goldberg Hogness框 其一致序列为 T28A97A93A85A63T37A83A50T37 基本上都由 A T 碱基所组成 离体转录实 验表明 TATA 框决定了转录起点的选择 天然缺少 TATA 框的基因可以从一个 以上的位点开始转录 在 75区有 CAAT 框 其一致的序列为 GGTCAATCT 2 mRNA 分子带有蛋白质编码信息 在翻译中起模板作用 真核生物成熟 mRNA 主要由以 下几部分组成 1 5 端帽子结构 是 mRNA 翻译起始的必要结构 为核糖体小亚基提供识别位点 增 加 mRNA 的稳定性 保护 mRNA 免遭5 外切核酸酶的降解 并在成熟转录产物的出核运 输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2 3 端 polyA 尾结构 可能与 mRNA 从细胞核向细胞质的转运有关 对真核 mRNA 的 翻译效率具有一定作用 并能稳定 mRNA 结构 保持一定的生物半衰期 3 开放读码框 ORF mRNA 上从起始密码子 AUG 至终止密码子之间的核苷 酸序列称为 ORF 读码框内每三个碱基组成一个三联体密码 决定一个氨基酸 编码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 4 5 端和3 端非翻译序列 mRNA 上位于 ORF 上游和下游的序列 不翻 译成蛋白质 但参与翻译的调控 考试点 w w w k a o s h i d i a n co m 29 3 RNA 编辑广泛存在于多种生物基因的转录后加工过程中 是在 RNA 分子上出 现的一种修饰现象 mRNA 在转录后因插入 缺失或核苷酸替换等 使 mRNA 的编 码序列发生改变 从而改变了 DNA 模板来源的遗传信息 进而翻译出氨基酸序列 不同的多种蛋白质 RNA 编辑主要包括 1 核苷酸替换 包括 C U A I 替换机制等 如载脂蛋白 B ApoB 的 RNA 编辑 在肝细胞中表达 ApoB100 而在肠上皮细胞中 由于 ApoB100的第26个外 显子中第6666 6668个核苷酸由 CAA 编码的谷氨酰胺突变为 TAA 的终止子 即 C U 的替换 从而表达出截短的 ApoB48 这种编辑机制可能是由识别下游 RNA 靶序列的一种胞嘧啶脱氨酶介导的 mRNA 的编辑是调控基因在不同组织特异表 达的方式 2 可译框的改变 主要是由于核苷酸的插入或删除导致可译框的改变 从 而形成新的可译框 进而编码出不同的蛋白质 3 向导 RNA gRNA gRNA 是一种在线粒体内转录的短 RNA 约55 70个核 苷酸 能以正常碱基配对或 G U 方式选择其5 端锚区在 mRNA 上的互补序列 随后为插入或丢失 U 提供模板 通过转酯反应 酶促编辑反应等方式进行 RNA 的编辑 编辑的结果不仅扩大了遗传信息 而且可能是生物适应中的一种保护措施 有 些基因的主要转录产物必须经过编辑才能有效地起始翻译或产生正确的可译框 从而产生相应功能的蛋白质 说明 RNA 编辑是基因表达的一种重要的调控和补救 机制 4 原核生物的 RNA 聚合酶可受到一些抗生素的特异性抑制 如利福平 rifampicin 和利福霉素 rifamycin 是用于抗结核菌治疗的药物 它专一性地 结合 RNA 聚合酶的 亚基 阻断 RNA 链中第一个磷酸二酯键的形成 但不防碍 RNA 聚合酶与模板 DNA 的结合 也不影响已经起始的链的延长 因此它抑制 RNA 合成的起始而不抑制其延长 而对绝大多数真核生物 RNA 聚合酶而言 利福平则 无抑制作用 因此临床上利福平用作抗结核药 第五章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翻译 一 选择题 第五章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翻译 一 选择题 1 仅有一个密码子的氨基酸是 A 色氨酸 赖氨酸 考试点 w w w k a o s h i d i a n co m 30 B 苏氨酸 甘氨酸 C 甲硫氨酸 甘氨酸 D 亮氨酸 丙氨酸 E 色氨酸 甲硫氨酸 2 密码与反密码配对时 不遵从碱基配对规律 称为 A 密码的简并性 B 密码的偏爱性 C 密码的连续性 D 密码的摆动性 E 密码的通用性 3 真核生物核蛋白体中没有的 rRNA 是 A 18S B 23S C 5S D 28S E 5 8S 4 反密码存在于 A DNA B tRNA C mRNA D rRNA E cDNA 考试点 w w w k a o s h i d i a n co m 31 5 不符合密码的通用性的细胞器是 A 细胞核 B 微粒体 C 线粒体 D 内质网 E 高尔基体 6 氨基酰 tRNA 合成酶的校正活性是 A 水解酯键 B 水解3 5 磷酸二酯键 C 水解磷酸酯键 D 形成酸酐键 E 形成磷酸酯键 7 关于核蛋白体 错误的是 A 由 rRNA 和多种蛋白质组成 B 分为大小亚基 C 是翻译的场所 D 在细胞核内起作用 E 一个 mRNA 上可附着多个核蛋白体 8 能促使大小亚基解离的因子是 A IF1 B IF2 C IF3 考试点 w w w k a o s h i d i a n co m 32 D EF Ts E IF1与 IF3 9 EF Tu 的功能是 A 协助氨基酰 tRNA 进入 A 位 B 促进核糖体亚基聚合 C 促进核糖体解聚 D 促进 mRNA 与核糖体分离 E 促进肽酰 tRNA 移位 10 延长因子 EFG 具有哪种酶的活性 A 转肽酶 B 酯酶 C 转位酶 D 转甲酰酶 E 转氨酶 11 肽链延长过程的叙述 错误的是 A 又称为核蛋白体循环 B 每循环一次延长一个氨基酸 C 分为进位 成肽和转位三步 D 需要 EFT EFG E 需要 ATP 供能 12 翻译终止时激活转肽酶为酯酶活性的是 A RF 1 考试点 w w w k a o s h i d i a n co m 33 B RF 2 C RF 3 D RF 4 E RR 13 蛋白质合成中不消耗能量的阶段是 A 氨基酸活化 B 翻译起始 C 进位 D 成肽 E 转位 14 关于多肽链一级结构的翻译后修饰 描述错误的是 A 蛋白质合成过程中 N 端总是甲酰甲硫氨酸 B 天然蛋白质 N 端多数不是甲酰甲硫氨酸 C 脱甲酰基酶可除去 N 端甲酰基 D 氨基肽酶可除去 N 端氨基酸 E 翻译终止才能除去 N 端甲酰基 15 鸦片促黑皮质素原水解加工生成的是 A 胰岛素 B 糖蛋白 C 脂蛋白 D ACTH E TSH 考试点 w w w k a o s h i d i a n co m 34 16 可被信号肽酶裂解的部位是 A 加工区 B 疏水核心区 C 碱性氨基末端区 D 酸性羧基末端区 E 亲水区 17 关于信号肽识别粒子 SRP 的描述 错误的是 A 由蛋白质与 RNA 组成的复合体 B 能特异识别结合信号肽 C 具有暂停蛋白质合成的作用 D 可将正在合成蛋白质的核蛋白体带至膜外 E SRP 需与对接蛋白结合 18 白喉毒素可共价修饰的因子是 A EF3 B eEF1 C EF1 D eEF2 E EF2 19 干扰素通过何种方式使 eIF2失活 A 甲基化 B ADP 核糖基化 C 羧化 考试点 w w w k a o s h i d i a n co m 35 D 磷酸化 E 乙酰化 20 可辨认结合分泌蛋白新生肽链 N 端的是 A 转肽酶 B 信号肽识别颗粒 C GTP 酶 D RNA 酶 E 对接蛋白 二 名词解释二 名词解释 1 多聚核蛋白体 polyribosome 2 信号肽 signal peptide 3 开放阅读框架 open reading frame ORF 三 问答题三 问答题 1 三种 RNA 在蛋白质合成中各起何作用 2 原核与真核生物翻译起始阶段各有何异同 3 细胞核蛋白合成后如何靶向输送到细胞核 4 举例说明抗生素在翻译水平抑菌的作用机理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 E2 D3 B4 B5 C 6 A7 D8 C9 A10 C 11 E12 C13 D14 E15 D 考试点 w w w k a o s h i d i a n co m 36 16 A17 D18 D19 B20 B 二 名词解释二 名词解释 1 是由一个 mRNA 分子与一定数目的单个核蛋白体结合而成的 呈串珠状排列 每个核蛋白体可以独立完成一条肽链的合成 所以多核蛋白体上可以同时进行多 条肽链的合成 可以加速蛋白质合成速度 提高 mRNA 的利用率 2 各种新生分泌蛋白的 N 端存在保守的氨基酸序列称信号肽 约13 36个氨基 酸残基 可分为 N 端碱性区 疏水区和 C 端加工区三个区段 可将合成的蛋白质 引导至细胞的适当靶部位 是决定蛋白质靶向输送特性的重要元件 3 从 mRNA5 端起始密码子 AUG 到3 端终止密码子之间的核苷酸序列 各个 三联体密码连续排列编码一条蛋白质多肽链 称为开放阅读框架 三 问答题三 问答题 1 mRNA 是翻译的直接模板 原核生物的一种 mRNA 往往为功能相关的几种蛋白质编码 而真核生物的一种 mRNA 一般只带有一种蛋白质的编码信息 tRNA是运载体 携带特定氨基酸 借反密码与mRNA的密码碱基互补 从而将所带的氨 基酸送到肽链的一定位置上 因此 tRNA 在翻译过程中起接合体作用 rRNA 与多种蛋白质构成一巨大的核蛋白体 由大 小亚基组成 是肽链合成的场所 2 形成起始复合物的过程基本相似 相似之处在于 1 都需消耗能量 2 都需多种起始因子参加 3 翻译起始的第一步都需核蛋白体的大小亚基先分开 4 都需 mRNA 氨基酰 tRNA 结合到核蛋白体小亚基上 5 mRNA 在小亚基上就位都需一定的结构成分协助 6 在结合有 mRNA 和起始 tRNA 的小亚基上 最后需加上大亚基 7 都需生成翻译起始复合物 不同之处在于 真核 1 eIF 种类多 10多种 2 核蛋白体是80s 40s 60s 3 起始 tRNA 是 met tRNA 不需甲酰化 4 mRNA 没有 S D 序列 mRNA 在小亚基上就位需5 端帽子结构和帽结合蛋白及 eIF2 5 met tRNAmRNA 先于结合到小亚基上 原核 1 IF 种类少 3种 2 核蛋白体是70s 30s 50s 考试点 w w w k a o s h i d i a n co m 37 3 fmet tRNA 需甲酰化 4 需 S D 序列与16S rRNA 配对结合 及 rps 1辨认识别序列 5 mRNA 先于起始 tRNA 结合到小亚基上 3 新合成胞核蛋白靶向输送涉及几种蛋白质成分 包括核输入因子和一种小 GTP 酶 Ran 蛋白 输入因子 杂二聚体可作为胞核蛋白受体 识别结合 核 定位序列 靶向过程如下 胞液合成胞核蛋白结合输入因子 二聚体形成 复合物 并被导向核膜的核孔 由小 GTP 酶 Ran 水解 GTP 释能 胞核蛋白 输 入因子复合物通过耗能机制跨核孔转位 进入核基质 转位中 输入因子 和 先后从上述复合物解离 胞核蛋白定位细胞核内 输入因子 移出核孔再 被利用 4 抗生素具有杀菌或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 目前 抗生素的种类繁多 有不 少直接作用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各个阶段 核蛋白体由大小不同的两个亚基组 成 某些抗生素通过与细菌核蛋白体的大小亚基结合妨碍翻译过程 四环素族 包 括四环素 土霉素 金霉素等 能抑制氨基酰 tRNA 与 原核细胞的核蛋白体结 合 抑制细菌的蛋白质生物合成 链霉素和卡那霉素可与核蛋白体的小亚基结合 改变小亚基构象 造成读码错误 阻断翻译延长过程 使细 菌蛋白失去活性 氯霉素能与原核生物的核蛋白体大亚基结合 抑制转肽酶活性而阻断翻译延长过 程 大小亚基被结合则使核蛋白体不能发挥正常功能 造成翻译错 误 因而不 能合成具有正常功能的蛋白质 使细菌的生命活动难以维持 达到抑菌目的 第六章基因表达调控 一 选择题 A 型题 第六章基因表达调控 一 选择题 A 型题 1 关于启动序列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mRNA 分子上开始被翻译的序列 B 开始转录生成 mRNA 的序列 C RNA 聚合酶识别结合的序列 D 阻遏蛋白结合的序列 E 产生阻遏蛋白的序列 考试点 w w w k a o s h i d i a n co m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看图编故事童话作文6篇
- 关于护理服务试题及答案
- 保护环境的呼吁记事作文(6篇)
- 五级低压电工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人工智能医疗行业AI医疗技术应用与健康管理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人工智能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与创新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通讯网络行业物联网发展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社交媒体行业社交媒体用户画像分析报告
- 2025年电子商务行业全球化电商与跨境电商发展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测绘局安全生产题库及答案解析
- 山东省菏泽市2024-2025学年高三年级上册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解析)
- 民航安检心理培训
- 《初级会计实务》(第五版) 第六章 所有者权益;第七章 收入、费用和利润;第八章 财务报表
- 热点07多学科视域下的总体国家安全观(热点速递)
- 四川省南充市嘉陵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英语试题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学期地理知识点
- 【合村并居的影响因素探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6400字】
- ASTM-D3359-(附著力测试标准)-中文版
- 《交通运输经济学》练习题集
- 初二数学《数据的分析》公开课说课
- 压力管道元件质量管理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