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方案.doc_第1页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方案.doc_第2页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方案.doc_第3页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方案.doc_第4页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圆明园的毁灭饶峰中心小学 陈艳一、概述圆明园的毁灭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七组课文中的第一篇,本组课文的主题是“振兴中华 勿忘国耻”而这篇课文无疑是一篇阅读的典范,他是一篇引人入胜而又发人深思的讲读课文。这篇课文讲述了圆明园当年的辉煌景观和它的毁灭,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篇课文语言简洁,结构严谨,构思颇具匠心文章前后内容紧密联系,一扬一抑,一美一惨,爱恨交织。选编本课的意图是,引导学生把阅读、感悟、想象结合起来,把搜集与整理、运用资料结合起来,再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壮观,让学生记住屈辱的历史,增强民族使命感,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它昔日的景观是本文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教学本篇课文1课时。二、教学目标分析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和对教材文本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德育价值观,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几点: 1、知识与技能(1)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 感受圆明园当年的辉煌,了解圆明园毁灭的历史;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2) 使学生记住圆明园毁灭这一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2、过程与方法(1)搜集相关文字或图片资料,了解屈辱的过去与今天的强大;(2)以读激情,以悟促读,提高朗读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品读有关语句,感受圆明园的美,对失去这一艺术瑰宝的痛心;(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三、学习者特征分析通过平时对本班学生的观察、了解做出以下特征分析:1、学生是我校五年级二班的儿童,他们思维活跃,大多数学生喜欢表现自己,对语文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渴望得到教师或同学的赞许;2、五年级的学生已经熟练掌了一些自学课文的方法,也具备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理解能力、阅读水平都有一定的基础;3、由于语言文字的局限性、学生理解想象能力的有限性及类似生活体验的贫乏性,使得学生仅仅借助课文抽象的语言文字很难深切感受圆明园当年的辉煌。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本课综合运用启发法、情境法、演示法、讨论法、自主学习等各种策略。1、通过情境创设奠定感情基础,使学生融入课堂。2、提供大量的学习资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学习,激发爱国热情。3、通过自主阅读和启发培养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想象力。4、通过课件演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爱国热情,理解蓬莱瑶台,武陵春色等词语,了解圆明园昔日的伟大和辉煌。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学环境。、资源准备:教学PPT。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出示课本114页的插图,让学生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然后告诉学生,这就是曾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现在我们看到的只是残墙断壁。那么圆明园以前是什么样儿,它又是怎样被毁灭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21课圆明园的毁灭。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读准生字的读音,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把课文读通顺。2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想想每个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什么意思?课文主要讲了几部分内容?(两部分:(1)圆明园以前的辉煌景观;(2)圆明园的毁灭。)3检查认读生字词情况(抽读生字词卡片,可采取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比赛读等方式。)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注意纠正字音。三、自学课文,小组交流讨论1自学生字词,不懂的词语可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来理解。2默读课文,想想当年的圆明园是什么样子的,圆明园是怎样被毁灭的?3遇到不懂的问题,在小组讨论后,把你们认为有价值的记录下来。(1)小组讨论:每人提出自己的问题后,小组进行整理,写出几个有代表性的大问题。(2)出示每组同学提出的问题,并对所有问题进行分类归并,归纳整理出几个大问题。四、交流自己从课外书中查到的有关资料第二课时一、创设情景,激发学习欲望1、播放火烧圆明园的片断,感受圆明园的毁灭过程。2、板书课题,质疑课题:关于圆明园的历史,你知道哪些?3、学生交流课前查阅资料了解到的关于圆明园的知识。(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能力。课前让学生阅读课外书籍,查阅资料,收集资料,了解从先秦时代到唐宋元明清所经历的时间及圆明园大大小小景点的数量。这样的设计,使课内外有机衔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语文学习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同时,通过查阅、收集、交流,学生才能切实了解圆明园的价值,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悲愤、痛惜等情感,也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二、初读课文,了解毁灭经过。 1、英法联军到底是怎样毁灭圆明园的?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5段。2、读了这段,你能用一两个词来形容一下侵略者吗?畅谈感受。(幻灯出示课文描写侵略者掠夺的内容,引导学生从“闯、搬、掠、毁”等词语体会侵略者的残暴和野蛮。) 3、教师总结:火烧圆明园电影解说词里有这样一段话:有一把火曾把耻辱烙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脸上,同时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烙上了深深的仇恨.这把火腾空燃烧的时候,一个拥有黄河和长江滚滚波涛的民族,一个拥有亿万双有力的手和亿万双泪汪汪的眼睛的民族,却只能握着空拳,眼睁睁看着这座万园之园化为一片灰烬(了解了圆明园的价值,再从课文中,在朗读中体会到侵略者的残暴和野蛮,学生在思想上强烈震动,迅速投入到一种与课文内同相对应的激昂悲愤的情绪中,激发学生对侵略者的愤慨,点燃学生爱国的热情。)三、再现辉煌,深化情感 1、导语:为什么说圆明园的毁灭不仅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还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呢?如果圆明园没有毁灭,会是什么样子呢?让我们走进圆明园,去看一看吧。 2、学习24段,体会圆明园辉煌。(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24段,看一看圆明园是一座怎样的园林? (2)谁能说一说圆明园是一座怎样的园林?文中有些句子是对圆明园的高度评价,你能感受到吗?(3)填空(投影出示):圆明园是( )同学读了课文后,你能分别用上书中的哪些语句来赞美?(结合学生回答投影出示语句)(4)齐读这三句,理解:“瑰宝” “精华”意思,并说说哪些地方能体现出它是建筑艺术的精华、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宏伟: 出示课件,展现圆明园布局。圆明园除了三个大园,周围还有许多小园,这就叫 ?“众星拱月”。 圆明园内有些什么样的景观?读一读第3自然段。重点抓住: 引导学生从语句中体会:“有也有;有也有”(景观多)“金碧辉煌、玲珑剔透、热闹、田园风光”(景观美而有各自特点)“漫步园内,有如;流连其间,仿佛”(游园的美妙感受)“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如”“园中不仅有还有”(景观各异)(结合学生交流,出示相关语句,相机引导体会,指导朗读。板书:规模宏伟) 3、走进昔日圆明园,感受美景。(1)这么美的景观,你想看看吗?(课件播放:“园中景观多而美课件” )(2)了解“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幻灯演示“蓬莱瑶台”“武陵春色”景观,教师述介:看,这处叫“蓬莱瑶台”,是根据唐代的大画家李思训在仙山楼阁中的画意而建造的。谁知道“蓬莱瑶台”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神仙居住的地方)看,这里烟波浩淼,水天一色,有没有点仙境的感觉?现在我们乘着小舟,沿着流动的桃花溪,前往另一个景点“武陵春色”(幻灯演示)这是根据晋代大诗人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写的境界而建成的。看,这里漫山盛开着的桃花掩映着小巧精致的房屋,人们在此过着快乐无忧的生活,这就是人们想象中的“世外桃源”。师:蓬莱也好,武陵也罢,现实生活中有吗?这就是文中所说的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难怪作者感叹说“流连其间,仿佛(置身于幻想的境界里)古代劳动人民多么了不起,他们具有非凡的想象力,创造力。(3)游览在这样的园林里,真令人赏心悦目,真令人心旷神怡。你能用上什么语言表达你此时的感受?(4)园中到底有多少个景点你知道吗?(150多个)而且,这些景观无一有雷同之处。啊,真是一个建筑宏伟,风景各异的世界。(板书:风景各异)(5)指导朗读:漫游在这样的一个园林里,该是多么美妙。来,我们一起读,读出这种感受。学生齐读:“漫游园内幻想的境界里”出示课件,展现圆明园部分景观图片,并配以柔美的音乐,再指名读,齐读。 这就是我们万园之园的圆明园,这就是让人流连忘返的圆明园,可惜它被英法联军毁灭了,被他们化为灰烬了。此时此刻,你是什么心情? (任何视觉上的触摸产生的效果都远胜于文字的表述,因为它能更直接地将读者或观众带入情境之中,更容易令读者或观众产生共鸣。课件中图景的直观再现更利于学生感受毁灭前圆明园的美丽、毁灭中圆明园的惨烈、毁灭后圆明园的肃杀,还能帮助他们理解一些存在疑惑的词语,如“金碧辉煌”、“西洋景观”等,这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化语言。而一次次的朗读,让学生的情感在爱与恨的跌宕中进一步升华。)4、了解圆明园的珍贵文物。 让我们再来看看圆明园内有哪些奇珍异宝吧。指名读第4段。重点抓住:“青铜礼器”“名人字画”“奇珍异宝”(文物种类多)“上自下至”(时间漫长,说明文物珍贵) 同学们知道圆明园内有多少文物吗?课件展示圆明园文物图片。展示青铜猴首和牛首时,出示文字图片资料: 2000年5月,中国保利集团公司从香港佳士得拍卖行以1593余万港币,买回了被英法联军掠夺的圆明园文物青铜猴头像和青铜牛头像。据美国历史学家统计,仅从1861年到1866年,伦敦就进行了大约15次圆明园物品的拍卖。据我们估计,散落在世界上47个国家200多个博物馆中的中国古代文物,至少有100万件,大量的圆明园文物分散在欧洲的各大博物馆里,特别是大英博物馆和法国国家图书馆,还有很多散布在世界各地的收藏者手中。 我们能想象圆明园文物的损失有多大吗?无法想象,不可估量!可是这些无数的价值连城的文物被英法联军抢走了,还有无数的价值连城的文物被英法联军烧毁了。了解了这一切,你是什么心情? (出示文字图片资料,让学生更直接的体会到圆明园文物价值的不可估量,从而更加深对英法联军的愤恨。)四、激情总结,升华情感 1、课件展示,产生共鸣展现圆明园的辉煌及今天的残垣断壁,最后定格在残垣断壁画面,同时师配合课件激情叙述雨果的文明与野蛮片断: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请您想象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请您用大理石,用玉石,用青铜,用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它的屋架,给它上上下下缀满宝石,披上绸缎,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造城楼,里面放上神像,放上异兽,饰以琉璃,饰以珐琅,饰以黄金,施以脂粉,请同是诗人的建筑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再添上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加上成群的天鹅、朱鹭和孔雀,总而言之,请假设人类幻想的某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洞府,其外貌是神庙,是宫殿,那就是这座名园。要是说,大家没有看见过它,但大家梦见过它。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这个奇迹已经消失了。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盗放火。将它化为灰烬。 金碧辉煌的殿堂?没有了(生答),随着学生的回答,师相应擦掉黑板上“碧辉煌的殿堂”几个字。同样擦掉黑板上其他板书,留下空白板书。 (圆明园被烧得什么都没有了,而黑板上也什么都没有了。这样流动的板书设计,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反差,更激起学生心中的愤恨,在学生的内心深处留下磨灭的印痕。回顾盛时盛况,抚今追昔,从“有有有还有”中,推出“没有了没有了没有了也没有了”,一读再读,一悟再悟,对比效果于是产生。而这一过程,也和语言的感悟融在了一起,同时,学生的情感也在朗读感悟中激荡,为后面学生的练笔情动辞发奠定了感情基础。) 2、宣泄情感。师:就是这样一座的圆明园,就是这样一座的圆明园,就这样被“英法联军”这两个强盗无情地烧毁了。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 3、学生交流。4、师激情小结:是啊,贫穷受欺压,落后就挨打!国盛则园兴,国衰则园毁!对于圆明园的毁灭,我们不仅仅是愤恨,更要明白圆明园的毁灭是因为清政府的腐败无能,造成了这个不可估量的、无法弥补的损失。如今,141年的风风雨雨已经过去,圆明园的废墟始终屹立在那,它记载着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也记载着中华民族那段饱受屈辱的苦难历史。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相机板书:不忘国耻振兴中华(齐读)(学生对圆明园的美丽已经有深刻的体验,而这样美得让人心碎的东西却被无情毁灭,学生一直处在对侵略者的愤怒情感中,这次,终于有了喷发的机会。面对强盗的无耻行径,面对清政府的昏庸无能,面对美的东西瞬间遭毁,学生情动于中而发于外,其强烈的情感如黄河之水,飞泻而下。学生在写话交流的过程中领悟到,圆明园的建造和毁灭反映了祖国的强盛与衰败,只有祖国强盛了,才不会受到帝国主义的侵略。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让学生在写中感悟,在感悟中积累,在积累中运用,在运用中感悟。)板书设计:圆明园的毁灭(损失不可估量!)建筑宏伟 掠景观各异 毁文物珍贵 烧(瑰宝精华) (化为灰烬)勿忘国耻 振兴中华圆明园的毁灭教学流程图感受美景视频课件播放火烧圆明园开始学习第五自然段畅谈感受学习24自然段自读课文评价圆明园园园布局课件多而美课件指导朗读想象损失文字资料珍贵文物课件激情总结残垣断壁课件交流感受结束出示课件七、教学评价设计(1)评价内容及方法在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随时给出评价反馈,课后教师会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知识运用情况作出评价,给出建议。课结束时,教师对本内容和目标完成情况加以总结,并利用学生对本节课知识掌握情况的自评,互相交流学习感受。具体的评价内容包括:1.学习参与情况:积极参加班级讨论,注意吸取其他同学的学习经验,互相补充。2.感受圆明园当年的辉煌,了解圆明园毁灭的历史,记住这一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品读有关语句,领会句子含义;5.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2).课堂学习成果评价量表(100)班别_ 姓名:_ 得分:_评价项目评 价 标 准等级(权重)分自评小组评教师评优秀良好一般较差知识与技能自学掌握了本课的生字、词10853了解圆明园的园林艺术、历史文物、以及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过程10853能流畅地、有感情地朗读第三、四自然段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