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如城老南小学二数(上)导学案教学内容教科书P12连加连减课 型新授教学目标1、在实际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式题的方法,计算时能用口算的要用口算。2、培养学生计算能力,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并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竖式的书写教学难点数位的对齐教学准备算术卡片、课件教 学 过 程学生活动教师活动个人调整活动一、口算活动二、第一位同学折了19个 第二位同学折了27个 第三位同学折了26个列式计算 1 9 4 6+2 7 +2 6 4 6 7 2活动三、计算还剩多少只?竖式计算【检测反馈】独立完成想想做做1独立完成想想做做2谁能把电报发得又快又准? 13-5= 18+7= 86-4= 64-40=(说出计算方法) 9+4+3= 14-5-4= 8+7+3= 7+4+6=1同学们在干什么?1)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你能用一段完整数学语言将这一事件告诉大家吗?师板书: 2)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师结合学生的问题进行随机指导当学生提出“一共折了多少个?”时出式问题卡片2探究交流:1)三个数相加该怎样计算呢?先自己想一想,把方法写在练习本上。2)教师指导,学生探索三个数相加的方法,同时引导学生能探索多种不同的计算方法。 也可以用简便写法 1 9 +2 7 4 6 +2 6 7 2 师:同学们有两种计算方法,第一种象平房,第二种象楼房,你喜欢哪一种呢?2、练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46+25+17 37+28+193折了这么多的船。同学们的功劳可真大啊,现在把它们分发给小明25只,小红28只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板书: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算出剩下的船,学生通过实践经验得出可以先算出分掉的船,再求剩下的船。4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呢?教师引导比较不同,小结方法三、实际应用1、谁能完成下面的题目评讲2、完成作业3、引导完成2页第3、4题。算好后学生说说计算方法。四、课堂小结:今天学习的知识,我们能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 板书设计教后反思教学内容教科书P34加、减混合课 型新授教学目标1、使学生探索并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的方法。 2、发展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的顺序以及方法。教学难点能正确的使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运算式题。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主题图 教 学 过 程学生活动教师活动个人调整活动一、竖式计算。36+28+17= 652521男生一共折了38只,女生一共折了42只。送给幼儿园33只,还剩多少只?竖式计算60-38+40活动二、用竖式计算。522938 652817【检测反馈】学生独立完成。和同桌交流发现。独立思考并说计算方法。 完成第1题。(一)填空。1笔算加减法时相同数位要( ) ,先从个位加减。2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 ) 。如果个位不够减,就从十位退( ) 。(1) 出示主题图。了解信息,说说图的意思,编编应用题。小组交流。个别回答。 2、小结。加减混合运算应该怎样进行计算?计算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试一试简单的计算还可以口算1、请将下面竖式填写完整。3、练一练。完成第2、3、4、5题填上数,使三角形每条边上三个数的和相等。 30621820教师巡视、指导。集体订正。今天我们学生了什么知识?你又学会了什么?计算加减混合运算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教师引导梳理。在列竖式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不够减时要退位,相加满十要进位。板书设计教后反思教学内容教科书P5 练习一课 型练习教学目标1根据加减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正确地列竖式进行计算。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能正确的进行计算加减混合式题。教学难点理解加减混合的含义,掌握运算顺序。教学准备图片,磁铁教 学 过 程学生活动教师活动个人调整活动一、练习一第1题连加、连减用不同方法练习说说区别活动二、列式计算说说图意活动二、列式计算,看谁先完成第一天拾了28个第二天拾了25个第三天拾了37个三天一共拾了多少个?【检测反馈】计算三筐分别是26、30、28另三筐分别是24、522、26交换两筐,使苹果同样多。一、复习导入口算老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上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吗?老师:那老师今天先要看看你们掌握得怎么样了?24+28+26=78 78-59-11=8老师: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怎样笔算,你还记得吗?那我们动笔在我们的本子上列竖式算一算2、小华有41支铅笔,他又买了13支,后来用去了25支,他还有多少支?学生列式后,说明这是加减混合运算。老师:怎样计算?二、自主探究:出示第3题图,理解图意,自主探究三、课堂练习:1、教材练习一第4题。你了解到哪些信息?你能帮他算出来吗?出示思考题你看出什么?要求做什么?板书设计教后反思教学内容教科书P68解决问题课 型新授教学目标1.使学生充分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教学重点使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教学难点使学生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教学准备圆片,教学光盘教 学 过 程学生活动教师活动个人调整活动一、教学例题1.出示情境图师:小朋友们,从图中知道了什么?要想让两串彩珠同样多,你有什么办法?同桌之间先讨论讨论拿出圆片代替彩珠在桌上动手摆一摆集体交流活动二、巩固练习1.想想做做1先让学生按照要求摆出两行小棒根据题中的提示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操作根据操作的结果完成填空组织交流2.想想做做2(1) 第1小题先让学生看图说说题中的已知条件,想想应该怎样做再独立完成填空通过比较弄清不同方法之间的联系(2) 第2小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组织交流【检测反馈】1.想想做做3先让学生独立完成提问:要求卖掉多少只鸡后,鸡和鸭同样多,就是求什么?2.想想做做4出示题目,让学生读一读题目,画图表示。一、 教学例题1.出示情境图师:小朋友们,从图中知道了什么?要想让两串彩珠同样多,你有什么办法?同桌之间先讨论讨论拿出圆片代替彩珠在桌上动手摆一摆集体交流针对每一种方法都作出说明师:除了以上这些方法,小朋友们还有不同的方法吗?小结:动手操作可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同一个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二、 巩固练习1.想想做做1先让学生按照要求摆出两行小棒根据题中的提示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操作根据操作的结果完成填空组织交流2.想想做做2(3) 第1小题先让学生看图说说题中的已知条件,想想应该怎样做再独立完成填空通过比较弄清不同方法之间的联系(4) 第2小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组织交流3.想想做做3先让学生独立完成提问:要求卖掉多少只鸡后,鸡和鸭同样多,就是求什么?4.想想做做4出示题目,让学生读一读题目,说说已知条件和要解决的问题。在解决第2题时,可以启发学生在头脑中想象,也可以画图表示。板书设计教后反思教学内容教科书P910,“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课 型新授教学目标1.使学生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探索并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联系加、减法运算的含义正确列式解答,初步学会检验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的方法。2.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借助直观,联系加、减法含义,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和分析,积累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经验,发展初步的思维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求比一个数多(少)几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的解题方法。教学难点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少)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教学准备教师准备44个圆片,学生准备25个圆片教 学 过 程学生活动教师活动个人调整活动一、出示例题场景图。提问:从图中你知道些什么?提示:在第一排圆片下面一个对一个地摆,摆出与第一排同样多的圆片后,还要再摆3个,表示小华比小英多做了3朵。学生列出算式后,追问:为什么要用加法算?第二排圆片数可以看作哪两部分?指出:根据摆圆片的过程可以知道,求小华做了多少朵,就是求11与3的和,所以要用加法算。3.出示第(2)题:小平做了多少朵?提问:你能先用圆片摆一摆,再算一算吗?让学生独立完成操作,并列式解答。揭示课题:根据题中的条件和问题,我们知道,求小华做花的朵数,要把11朵和多的3朵合起来,所以用加法算;求小平做花的朵数,要从11朵里去掉3朵,所以用减法计算。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实际问题。(板书课题)。活动二、巩固练习1.做“想想做做”第1题先让学生画一画,再说说各是怎样画的?提问:从图中可以看出,正方形的个数是哪两部分相加的和?三角形的个数是从哪一部分里去掉几个?2.做“想想做做”第2题3.做“想想做做”第3题让学生先说说已知条件和问题,再列式解答。【检测反馈】完成“想想做做”第4、5题一教学例题1.出示例题场景图。提问:从图中你知道些什么?操作:在第一排摆圆片表示小英做花的朵数,可以怎样摆?(指名在黑板上摆圆片表示小英做花的朵数,让其他同学跟着摆一摆)怎样摆圆片表示小华做花的朵数呢?怎样摆就能清楚的看出小华比小英多做了3朵?先在小组里讨论,再动手摆一摆。提示:在第一排圆片下面一个对一个地摆,摆出与第一排同样多的圆片后,还要再摆3个,表示小华比小英多做了3朵。学生列出算式后,追问:为什么要用加法算?第二排圆片数可以看作哪两部分?指出:根据摆圆片的过程可以知道,求小华做了多少朵,就是求11与3的和,所以要用加法算。3.出示第(2)题:小平做了多少朵?提问:你能先用圆片摆一摆,再算一算吗?让学生独立完成操作,并列式解答。揭示课题:根据题中的条件和问题,我们知道,求小华做花的朵数,要把11朵和多的3朵合起来,所以用加法算;求小平做花的朵数,要从11朵里去掉3朵,所以用减法计算。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实际问题。(板书课题)。二巩固练习1.做“想想做做”第1题先让学生画一画,再说说各是怎样画的?提问:从图中可以看出,正方形的个数是哪两部分相加的和?三角形的个数是从哪一部分里去掉几个?2.做“想想做做”第2题(1)让学生先看图说说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再说说图中表示松树棵树的直条包括,哪两个部分,可以怎样求松树的棵数。(2)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并组织交流。3.做“想想做做”第3题让学生先说说已知条件和问题,再列式解答。组织反馈,先让学生说说解题时是怎样想的,再说说要知道解答的对不对,可以怎样做。三全课小结提问:这节课我们解答了什么问题?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四课堂作业完成“想想做做”第4、5题板书设计教后反思1认识多边形 教学内容教科书P910,“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课 型新授教学目标:1 使学生经历认识多边形的过程,知道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2 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逐步增强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不断积累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善于合作、乐于交流的态度。活动单导学案调整与改进【活动方案】活动一:(1)拿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学具,摸一摸数一数有几条边? (2)小组交流。长方形地砖有( )条边,正方形地砖有( )条边,它们都是( )边形。 (3)全班汇报。活动二:认识五边形,六边形(1)数一数学具袋中的几个图形各有几条边?是几边形?(2)分一分:将四个图形分分类。(3)全班汇报。一、情境激趣、主动探究。小朋友们,一年级咱们已经认识了许多图形,还记得有哪些吗?1认识四边形。(1)小组完成活动一: (2)得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各有四条边,是四边形。2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3认识五边形和六边形。刚才我们通过学习,知道由四条边围成的平面图形是四边形。在图形王国里还有一些图形,我们先摸一摸它们的边,再数一数边的条数。你能把它们分分类吗?让我们一起完成活动二。(得出;只要数一数有几条边,就是几边形。)二、练习与应用。1出现钉子板上的图形,说一说是几边形。2照样子围出能围出这些图形吗?学生用橡皮筋围。3你还能围出不同的四边形?五边行?六边行?三、探索与实践1想一想:搭一个五边形至少要几小棒?六边形呢?学生猜测。动手摆一摆验证。2生活中有很多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请同学们想一想,找一找,看谁找的又多有快?3完成想想做做第456题。第六题引导交流。四、课堂小结。板书设计认识图形它们各有4条边,都是四边形。 这两个图形各有5条边,都是五边形。这两个图形各有6条边,都是六边形教学反思2认识平行四边形 教学目标:3 使学生经历认识平行四边形的过程,知道平行四边形特点。4 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逐步增强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不断积累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善于合作、乐于交流的态度。活动单导学案调整与改进【活动方案】活动一:(1)拿出长方形,摸一摸数一数有几条边? (2)小组交流。把长方形斜拉变成平行四边形。 (3)全班汇报。活动二:认识平行四边形特性(1)数一数学具袋中的几个图形各有几条边?是几边形?(2)分一分:将四个图形分分类。(3)全班汇报。一、情境激趣、主动探究。小朋友们,一年级咱们已经认识了许多图形,还记得有哪些吗?1认识平行四边形。(1)小组完成活动一: (2)得出: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2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3认识五边形和六边形。刚才我们通过学习,知道由四条边围成的平面图形是四边形。在图形王国里还有一些图形,我们先摸一摸它们的边,再数一数边的条数。你能把它们分分类吗?让我们一起完成活动二。(得出;只要数一数有几条边,就是几边形。)二、练习与应用。1出现钉子板上的图形,说一说是几边形。2照样子围出能围出这些图形吗?学生用橡皮筋围。3你还能围出不同的四边形?五边行?六边行?三、探索与实践1想一想:搭一个五边形至少要几小棒?六边形呢?学生猜测。动手摆一摆验证。2生活中有很多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请同学们想一想,找一找,看谁找的又多有快?3完成想想做做第456题。第六题引导交流。四、课堂小结。板书设计教学反思3有趣的七巧板) 教学目标1、通过拼图形,体会填写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 2、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与同学的交往、合作意识。 3、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发展想象力,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感悟平面图形的特点,培养学习兴趣发展空间观念。 难点:思考不同的想法和拼法。教学准备七巧板活动单导学案调整与改进【活动方案】活动一:认识七巧板(1)观察:有几种不同的图形?三角形的大小一样吗?一共有几块?(2)小组交流(3)全班汇报活动二:(1)独立试拼。(2)交流拼法。选用哪几块?拼出的是什么?(3)展示交流。一、感知七巧板。1学生拿出七巧板拼出完整的图形。完成活动一。(指出:用七巧板可以拼出各种各样的图形。)二、探索与实践。1两块拼。(1)会用两块拼出 一个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吗?学生自己拼,然后交流拼法。(2)你还能拼出什么图形?2三块拼。学生观察这些图形,并说出它们的名称。用了几块拼成的?你能用三块拼出学过的图形吗?完成活动二。小组交流展示。3四块拼。(5、6块拼)能用 4块、5块、6块也能拼出学过的图形吗?学生试拼,小组交流。流。4用七块拼。出示图形:拼出的是什么?用了几块几块?用七巧板拼出自己喜欢的图形。四、全班展览。今天的活动课你们开心吗?你学会什么?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认识乘法 教学目标:1在感知几个几的基础上学习,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乘法算式。2.在与加法的比较中体会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写比较简便。3.初步应用乘法概念观察生活现象,培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能把相同加数连加改写成乘法算式 难点:理解乘法的含义教学准备主题图、活动单导学案调整与改进【活动方案】活动一:认识几个几 1从图上你能找到哪些小动物?它们一共有多少只? 2你会列算式吗?在小组里说一说:( )个( )相加得( ) 活动二:认识乘法1学一学:乘法算式各部分叫什么。2小组里说一说。一、师生会话,激活思维。1.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要成为好朋友了。你们高兴吗?我们带着愉快的心情一起到动物学校去参观,好吗?(出示主题图)(1)仔细观察,看看兔子一共有几只?鸡呢?你是怎么知道的?(2)指名回答,相机板书:(2+2+2=6 4+4+4+4=12)(3)这两个加法算式有什么共同的地方?(4)归纳小结:求兔一共有多少只,就是求3个2只一共是多少,可以用连加来算;求鸡一共有多少只,就是4个3只一共是多少,可以用4个3连加来算。2试一试 在书上完成。3. 认识乘法出示主题图(1)一共有多少台电脑?你是怎么知道的?(2+2+2+2=8)(2)问: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3)讲述: 4个2相加,还可以用一种新的运算方法乘法来计算。(板书:乘法)可以写成24=8(4)介绍乘号,并跟老师一起学习乘法算式的读与写。(5)4个2相加得8,不仅可以写成24=8,还可以写成42=8,谁会读这个算式?(6)乘法算式和加法算式一样,各部分都是有名称的,打开课本第2页,仔细阅读“试一试”上面的话,看看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又是怎样的?指名说。(7)出示“试一试”主题图,让学生直接填写在课本上。(8)问:求5个4的和是多少,哪种写法比较简便?三、游戏巩固,练习提高 。1.拍手游戏。先让学生听老师拍手,说出是几个几,并列出乘法算式;再让一名学生拍手,其余同学说一说;最后让同桌游戏。2.沟通联系。联系刚才的摆一摆、试一试、主题图以及复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沟通加法与乘法之间的联系。 3独立完成.“想想做做” 第1、3题。(第3题注意引导学生体会4个2和2个4的意义和算式)4.解决问题。在我们日常生活种经常会碰到这种可以用乘法计算的问题。请大家想一想,说给大家听一听。四、课终小结,突出重点。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认识乘法(练习四) 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活动单导学案调整与改进【活动方案】活动一:摆一摆1用小棒摆一摆 3个2 2个5 5个22小组里说一说:( )个( )是( )。活动二:做一做 1独立完成第2、3小题 2小组里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一、复习1.看图先填空,再写加法和乘法算式。 一共有( )个3。加法算式:( )+( )+( )+( )=( )乘法算式:( ) ( )=( )或( ) ( )=( )2.读乘法算式,再说出乘数和积各是多少。54=20 62=12 38=243.导入新课:上面的内容,是上节课所学习的乘法的初步认识,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认识乘法。(板书课题:练习一(1)二、完成练习1.第1题学生读懂题意,教师适当引导,学生独立操作,集体讨论订正。2.第2题A(1)出示第1小题图。(2)问:是几个几相加的,你是怎么知道的?(3)学生独立填书,写出一道加法和两道乘法算式,集体交流。B(1)出示第2小题图,提问:小朋友在做什么?是几个几相加,你是怎么知道的,可以怎样算?(2)学生独立列式计算解答,老师巡视,了解学生解题情况,辅导有困难的学生,集体交流。(3)讨论;求4个5的和是多少,哪种写法比较简便?3.第3题(1)独立完成第3题的两道题。(2)集体交流,指名说说两道题分别表示几个几相加?乘法算式是什么?(3)比较一下这两道有什么不同的地方?4.第4题(1)出示第4题的两幅图。提问:这两幅图分别是求几个几相加?(2)学生独立完成第4题,集体交流。5.分小组活动,让学生联系生活和周围事物,说出一些可用乘法计算的问题,集体交流。6.完成“想想做做”5(1)你会把下面的加法算式改成乘法算式吗?学生独立改写。(2)集体交流,说说为什么可以这样改写?比较一下乘法和加法比哪一种比较简便?三、课终小结今天我们学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0.问题不明白或还想问些什么吗?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认识乘法(练习四) 教学目标:1进一步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巩固对乘法的认识。活动单导学案调整与改进【活动方案】活动一 1独立完成第6小题 2与你的同伴说一说 3全班汇报活动二1观察第10题主题图。小组里说一说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怎样用列乘法算式。2全班汇报一、复习谈话1.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3+3+3+3+3 ( )( )=( )2+2+2+2+2+2 ( )( )=( )2.看图先填空,再写乘法算式。 ( )个( )相加( )( )=( )或( )( )=( )3.导入新课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乘法的认识,今天我们再上一节练习课。通过练习,希望同学们能进一步认识乘法,并能运用学到的本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板书课题:练习一(2)二、练习提高1.完成练习一第6题。(1)出示第1小题图,提问:每堆有几个胡萝卜?有几堆?一共有多少个?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重点说说:这道题是求几个几的和,为什么用乘法计算?(2)独立完成第2小题,集体订正,重点说说:求一共有多少个草莓就是求几个几的和?为什么用乘法算?2.完成练习一第7题。(1)出示主题图,指名说图意。(2)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指导。(3)集体订正,重点引导学生说说求一共有多少个桃子就是求几个几的和,为什么用乘法算?3.完成练习一第8题。(1)独立完成。(2)集体订正,重点引导学生说说求买3只狗一共用多少元就是求几个几的和,为什么用乘法算?4.完成练习一第9题。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交流,重点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每个乘法算式表示什么意义。5.完成练习一第10题。(1)出示主题图,提问:你能提出怎样的数学问题?(2)指名提出问题并让学生独立解答。(3)集体交流,汇报结果,并说出为什么用乘法计算,乘法算式的意义是什么。三、总结要点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对哪些知识理解起来感到有困难?板书设计教学反思2、3、4的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1.借助情境知道2、3、4乘法口诀的来源,理解每句乘法口诀的意义,初步记住2、3、4的乘法口诀,初步学会计算4以内的两个数相乘;2.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2-4的口诀。 难点:理解每句口诀的含义及来源,能正确运用学过的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准备主题图活动单导学案调整与改进【活动方案】活动一:1将口诀背诵给组内的同学听。 2小组讨论:21= 用哪一句口诀?活动二:1读记口诀,并在小组里说说口诀表示的意义。2组内讨论:31= 32= 各要用哪句口诀?活动三:1小组讨论并将表格填写完整。2组内编口诀。3全班交流口诀。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喜欢去游乐园吗?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游乐园玩一玩,并在那里学习今天的新知识。二、激疑思考,尝试探究1.出示情境图一:玩翘翘板(1)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他们在干什么?(2)一个跷跷板上坐了几个人?是几个2?1个2能不能写成乘法算式?怎么写?(3)指名试说,集体订正。(4)我们能否想到一个好的办法帮我们快速地知道12的积?你能试着编一下吗?(5)老师也想编一个,看老师编的和你们编的相比,你更喜欢哪种,为什么?(6)读记乘法口诀。(7)2个翘翘板上坐几个人?是几个2?乘法算式怎么写?(8)22表示什么意思?你能根据12的口诀乘法口诀编出它的口诀吗?(9)试编,读记:二二得四。(10)想一想:21= 用哪一句口诀?2. 出示情境图二:玩荡秋千(1)1只秋千上坐几人?是几个3?怎样列算式?口诀怎么编?2只秋千坐几人,是几个3?怎样列算式?口诀怎么编?3只秋千呢?(2)读记口诀,并说说口诀表示的意义。(3)想一想:31= 32= 各要用哪句口诀?(4)小结:上面编的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都叫3的乘法口诀,3的乘法口诀表示求几个3相加得多少。3.出示情境图三:小朋友坐火车(1)仔细观察,小朋友在干什么?你能根据题意把下面的表格填完整吗?车厢的个数1234人数4(2)上面的表格表示:1个4、2个4相加、3个4相加、4个4相加,算式可以列成:144,248,3412,4416(3)你能试着编出4的乘法口诀吗?以小组为单位,试着编一编。(一四得四,二四得八,三四十二,四四十六。)(4)交流,并读记。(5)想一想:41 42 43口算说说你想的是哪一句口诀?(6)试一试11 1的乘法口诀是怎样的?你会编吗?三、应用巩固,提高认知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先动手摆一摆,再独立完成。2.完成第2题。你能看图列出两道乘法算式吗?它们用的是哪一句口诀?3.第3、4题独立完成,注意辅导差生。4.游戏:找朋友。老师拿出一张口诀卡,拿着相关算式的同学站起来,就是它的好朋友四、课终小结同学们你们今天玩得高兴吗?那么在游乐园里你们学到了哪些知识呢?说说你对今天的表现满意吗?板书设计教学反思2、3、4的乘法口诀练习五 教学目标:进一步熟记2、3、4的乘法口诀,能正确运用2、3、4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教学重点 对乘法含义和乘法口诀的理解.教学准备挂图、小黑板活动单导学案调整与改进【活动方案】活动一:背诵比赛1小组内背乘法口诀。2男、女生比赛背。3指名独立背。活动二:开火车1 独立完成计算题。2 以“开火车”的形式口答。3组内说说计算每道算式时用了哪句口诀。一、复习引入1.背一背:采取游戏形式,背2、3、4的乘法口诀。(1)小组背 (2) 男、女生比赛背 (3)指名独立背背完后,交流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口诀的?2.说一说:每句口诀所表示的意义。二三得六 三四十二 四四十六卡片出示,指名口答。3.算一算:出示口算卡片,以“开火车”的形式口答。31= 23= 41= 22=14= 43= 24= 33=4.引入:我们已经学习了2、3、4的乘法口诀,今天我们要通过一节课来巩固我们学过的知识。(板书课题:2、3、4的乘法口诀的练习)二、拓展提高1.完成课本第10页第6题:看谁算得又对又快!(1)独立填写。(2)集体订正,抽几道题让学生说说所运用的口诀。2.完成课本第10页第7题 。(1)独立算一算。(2)仔细观察每一组的两道算式,同位互相说一说发现了什么?(3)全班集体交流。 3.完成课本第10页第8题。独立填写后集体订正。4.完成课本第10页第9题。3 = 4= =这是一道开放性题,答案不止一种,鼓励学生想出不同填法。5.完成第10题。(1)出示情境图:认真观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2)玩碰碰车的一共有多少人?你能列乘法算式吗?(3)小组交流:你还能提出用乘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吗?学生可能会提出:坐飞机的一共有多少人?走吊桥的一共有多少人?(4)根据所提问题,列出算式并在书上写答案。6.作业:课本第10页第7题。三、自我评价你对自己今天这节课的表现满意吗?还有什么疑问需要大家帮助解决?(指名自由说)板书设计2、3、4的乘法口诀的练习课22=2+2, 都表示2个2相加 坐碰碰车的一共有多少人? 23=6(人) 坐飞机的一共有多少人? 33=9(人) 走吊桥的一共有多少人? 42=8(人)教学反思乘加、乘减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乘加乘减式题。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选择合适的算式,培养创新意识。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乘加乘减式题。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选择合适的算式,培养创新意识。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乘加、乘减式题的计算方法。 难点:根据例图列出乘加或乘减的算式。教学准备主题图活动单导学案调整与改进【活动方案】活动一:1看图列算式,算出一共有多少条金鱼。2交流算法。活动二:1独立完成作业。2组内交流:你是怎样列式的?3全班交流。一、创设情景今天生物小组的同学把他们养的金鱼带到教室里来了(课件显示:四个鱼缸,有3个鱼缸里有4条金鱼,一个鱼缸里只有2条)这些金鱼是生物小组的同学精心培养的,你们喜欢吗?问题:他们一共养了多少条金鱼?二、探究讨论:要知道鱼缸里一共有多少条金鱼?你是怎么知道的?交流:(1)把每个鱼缸里金鱼的条数加起来就可以了(4+4+4+2)(2)先把3个4条相加再加2条。(43+2)板书4+4+4+2=14条43+2=14条三、拓展你还有其他方法列式吗?(引导学生发现如果把第4个鱼缸也看成有4条金鱼可以列出乘法算式)根据学生回答板书:442问:44表示什么?为什么要减2四、归纳像43+2这样的算式有乘法又有加法,我们叫它乘加算式,442有乘又有减,我们叫它乘减算式,你能看着这两个算式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吗?师:在一个算式里,有乘法又有加法,或有乘法又有减法,应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减法。五、应用教材第12页第1、3、4题第1题,你是怎样列式的?34+1=13第3题,左边有题一共有几人?怎样列式?六、课堂作业教材12页第2题。板书设计教学反思5的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1、 理解5的乘法口诀,会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2、 培养学生主动获得知识的能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活动单导学案调整与改进【活动方案】活动一:1小组合作,将表格填写完整。2组内自编5的乘法口诀。3全班交流。活动二:背诵口诀1、将5的乘法口诀读一读。2、同桌互背5的乘法口诀。3、师生对口令4、游戏一、问题情景课件显示:小朋友划船每只船上坐5人,一共有多少人?小组合作画一张表,并算一算。船的只数12345人数5二、 合作探究以前大家知道了1-4的乘法口诀,今天请同学们自己来研究学编5的乘法口诀。1、四人小组讨论交流,你是怎样编出口诀的?2、生汇报教师板书;1个5是5 51=5 一五得五2个5想加 52=10 二五得十3个5想加 35=15 三五十五4个5想加 45=20 四五二十5个5想加 55=25 五五二十五3、你发现这些算式或口诀中,乘数、积有什么特点?点拨:同学们真聪明自己发现规律编出了5的乘法口诀,还知道了5的乘法算式中,随着乘数一个比一个大,积就一个比一个大5。三、形成应用1、将5的乘法口诀读一读。2、同桌互背5的乘法口诀。3、师生对口令4、游戏:翻一个数马上说出它与5的积,比一比谁最快。5、讨论:“想一想”中的算式各用哪一句口诀?秘密:积的个数是0,乘数应填双数,积的个位是5,乘数应填单数。四、想想做做1、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讨论题中的秘密。2、第2题学生同桌互相对口诀,以游戏形式完成。3、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讨论订正。4、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订正。5、第5题学生自己读懂题意,口答交流。6、第6题老师引导学生读懂题意,独立完成,集体交流。五、总结评价今天同学们自己编出了5的乘法口诀,还会用5的乘法口诀算乘法,你们学的真不错。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练习六(1) 教学目标:1、熟记5的乘法口诀,并运用口诀计算乘法。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活动单导学案调整与改进【活动方案】活动一:背诵口诀1集体背2小组背3独立背活动二:1独立完成第6题。2组内交流。3全班汇报。一、复习1、(1)背一背5的乘法口诀(2)你能背出1-5的乘法口诀吗?(集体背、小组背、独立背)2、口算卡片13 24 34 52 25 53 51 3344 15 45 553、游戏老师说一句口诀,大家能很快说出两道乘法口诀算式。小组之间玩游戏。二、练习1、第2题出示练习二第2题图教师引导学生看懂题意,同桌之间交流完成。2、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订正。3、第4题学生以比赛形式完成,交流错误较多的在哪里?集体订正。4、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订正。5、第6题出示第6题主题图(1)找一找:图中都有些什么?(2)根据图上给的信息你能提出那些用乘法计算的问题?(3)四人小组讨论。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练习六(2) 教学目标:1、会分析乘法简单应用题的关系。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及语言表达能力。活动单导学案调整与改进【活动方案】活动一:1在小组里说说图意。2独立列式并解答。3小组内交流。4全班交流。1、第7题引导学生理解题意,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订正。2、第8题出示题图,观察图中讲了什么?如何理解?学生独立解答后,教师组织集体交流订正。3、第9题出示题图,观察图中讲了什么?如何理解?学生独立解答后,教师组织集体交流订正。4、第10题出示题图,观察图中讲了什么?如何理解?学生独立解答后,教师组织集体交流订正。5、第11题出示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中有些什么?学生独立观察完成。板书设计教学反思6的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6的乘法口诀,能熟练地用6的口诀进行计算,并培养学生初步的综合、概括能力。教学重点、难点经历编写6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掌握6的乘法口诀。教学准备例题图、口算卡片活动单导学案调整与改进【活动方案】活动一:1.组内讨论:图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2.独立填写表格。3.在组内根据表格编写口诀。4.全班交流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混凝土表面处理与装饰技术方案
- 城市照明设施联网管理方案
- 申通快递运输合同
-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考题及答案
- 室外P10全彩色LED显示屏设计施工组织设计
- 猪场租赁与养殖废弃物处理设施建设与维护合同
- 离婚协议:子女监护权、教育资助及财产分配模板
- 停薪留职期间员工薪酬及福利调整及权益保障服务协议
- 住宅小区地下停车场地使用权转让合同
- 离婚赔偿协议范本:财产分割与子女就业支持协议
-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
- ISO9001ISO14001ISO45001外部审核资料清单
- 纯水管道施工方案
- 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清单表
- 西式面点技术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2023年高考地理(湖南卷)真题评析
- 委托进口代理合同
- 满堂脚手架计算书
- 【大单元教学】微专题 牛顿运动定律 课时 省赛获奖
- 护理不良事件培训
- 小学生班干部竞选海报word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