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曹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山东省曹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山东省曹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山东省曹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山东省曹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曹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二语文试题试卷说明:1、 本试卷命题范围为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唐诗选读板块。考试时间150分钟。二、本试卷分值150分,选择题共54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共96分,作答在答题纸上。 第卷(共54分)一、(每题2分,2*15=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绮丽(q) 筵席(yn) 江渚(zh) 槛外(jin)B凤阙(qu) 霰雪(sn) 红绶(shu) 皎皎(jio)C瀚海(hn) 蓟北(j) 伫立(zh) 檄文(x)D纤尘(qin) 扁舟(pin) 砧板(zhn) 碣石(ji)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A荡漾(yn) 盛馔(zhun) 邈远(mio) 御苑(yun)B木屐(j) 戏谑(nu) 訇然(hn) 胆慑(sh)C嗟叹(ji) 云霓(n) 斟酌(zhu) 颀长(q)D沽取() 鸾鸟(lun) 渌水(l) 降幡(fn) 3下列词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舟墙羁旅撰玉省识B云宵盘飨戍守沙欧C旧醅圣迹栌荻粗砺 D班马万壑金樽青冢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3分)A故乡变化真大,高楼拔地起,小路变通衢,不毛的小山被夷为平地,建成了现代化的开发区,真是沧海桑田啊!B在这民族危亡之际,他不忘沟壑,投笔从戎,毅然放弃了在国外的优裕生活,回到祖国参加抗战。C尽管物换星移,但他那支配一切的火热激情并未随之有一丝的消退。D在科学上朝云暮雨的人是无所作为的。5下列词语中,对加点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忽闻歌古调(此指陆丞诗早春游望) 偏惊物候新(特别、尤其)B滕王高阁临江渚(指水中陆地) 御苑砧声向晚多(傍晚)C五花连钱旋作冰 (回转) 宁为百夫长(指中级军官)D车师西门伫献捷(久立等待) 皎皎空中孤月轮(洁白的样子)6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兵车行(出发)B大漠穷秋塞草腓(病,枯萎)C独留青冢向黄昏(坟墓) D信知生男恶(确实)7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月既不解饮(懂得) 天姥连天向天横(直插)B会须一饮三百杯(会当,应该) 熊咆龙吟殷岩泉(震响)C云青青兮欲雨(黑沉沉的)列缺霹雳(云的缝隙)D怳惊起而长嗟(恍然,猛然)须行即骑访名山(等待)8选出与“武皇开边意未已”中“已”意思相同的一句( )A我闻琵琶已叹息 B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C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 D君子曰:“学不可以已”9.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闻道欲来相问讯 问讯:探望 B犹自音书滞一乡 犹自:仍然是C肯将衰朽惜残年 肯:愿意D吊影分为千里雁 吊影:形影相吊,孤独寂寞10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耶娘妻子走相送B行人弓箭各在腰C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D归来头白还戍边11从修辞的角度分析,下列不同类的一项是( )A月照花林皆似霰 B不知江月待何人C银烛吐青烟 D淑气催黄鸟12下列从修辞的角度分析,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A.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B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C.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D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13 下列四项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 唐代称律诗为近体诗,绝句也属于近体诗。这是跟古体诗相对而言的。 B.近体诗凡双数句都要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C. 律诗分为五言和七言,每首四联,依次称首联、颔联、颈联、尾联。D. 律诗每联两句,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出句和对句一般要求对仗。14从的诗句中选取4句填入下面一段话中的四个空白处且排列顺序 正确的一组是( )在盛唐的诗歌中,有一类通常被统称为“边塞诗”。这些诗作内容丰富多彩,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盛唐边塞画卷。这里有_的雄奇景观,有“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壮阔雪原,有_的风雪酷寒;这里有_的慷慨悲壮,有_的惆怅无奈,有“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高適燕歌行)的极度愤慨“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岑参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剑河风急云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A B C D15将下列语句排列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并将序号填入题后的横线上。杜甫的“自谓颇挺出”,是一句充满自信心的自我评价,它有着历史和现实的依据。杜甫对自己的政治器识和文学才华也是十分自信的,而这两点,也恰好是当时科举考试的两项重要考试内容。历史的是家庭的影响,现实的是个人的禀赋。所以,他在最早的行卷之作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才定下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的自负诗句。A. B. C. D.二、(每题3分,3*3=9分)(1)唐诗现在又开始让人感觉真切和亲切了,这是经历了和传统文化分别的痛苦之后才有的内心感觉。经历了千年,唐诗还留下那么多,可以想象当时的创作盛况。那么多唐诗显然不可能都是为了功名而写作的。它是一种流行的东西,是社会场合的一种交流方式,更多时候就像现在的歌词。王之涣和高适、王昌龄几个去歌台舞榭,听歌女唱他们的诗。几轮下来,独独听不到王之涣的诗。王之涣指着歌女中最美的一个,对在座的诗人们说,如果她唱的不是他的诗,他从此就不写诗了。那个最美的歌女出场唱的果然是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那一首。这说明我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当时很可能多是传唱的歌词。当时写诗的人太多了,即使是李白,也可能就是在盛唐被歌唱了一些年。在晚唐大概唱不过小李杜和温庭筠吧?杜甫的诗,可能文本些,难以流行;杜甫的崇高地位,在他死去数十年后才建立,应该和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关。(2)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十年来中国内地流行歌词的长盛不衰是值得欣喜的。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着经历着,悲欢冷暖,酸甜苦辣,都会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歌唱的内容就是人的现实和梦想,譬如生命、爱情、母亲、故乡、离别、重逢、游历和从军等等。这些在唐诗里也都写遍了。李谷一首唱的乡恋,对于故乡的依恋和怀念的心情,和李白的静夜思是一样的精致平实。谷建芬作曲的烛光里的妈妈和孟郊的游子吟可以匹敌,思念和李商隐的无题诗,美感是相通的。还有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和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比,也是不见逊色的。(3)把现在的歌词和唐诗比较,只是想说明两者是同样的东西。尽管不在同一时空,两者的文化身份是一样的。虽然两个时代的作品也无法混淆,同样的留别的诗,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和罗大佑的追梦人就不一样。但徐志摩的文本的诗无愧于时代,罗大佑的歌词同样无愧于时代。至于说历代的歌唱同样珍贵,为什么唐诗让我们心存景仰,甚至是徐志摩的诗总觉得要比现在的歌词好多了?且以唐三彩为例。唐人见到的唐三彩一定和我们见到的不一样。我们见到的唐三彩要美得多,是时间和距离产生了美。当时的唐三彩和唐诗一样流行,时尚。时时面对的东西,美不到哪里去。迎面的歌唱可能不被看重,千百年的歌唱,会滋润和鼓舞同样歌唱着的心。(摘编自陈鹏举诗与歌词)16. 下列对于唐诗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让人们感到真切和亲切的唐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人的情感所难以割舍。B在唐朝,人们盛行写诗和传唱诗,所以可以肯定,其中有一些诗并不是为了求取功名而创作的。C现在人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唐朝既被用作一种社交方式,又被作为流行歌曲的歌词,其中尤以后者为多。D即使是大诗人李白的诗的传唱,到晚唐也就渐渐不再流行了,唐朝诗人之多,于此可见一斑。17. 下列关于现在的流行歌词和唐诗的比较,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历史上唐诗最终为宋词元曲所取代,而三十年来中国的流行歌词却能长盛不衰,这是值得欣喜的。B现在的流行歌词和唐诗一样,写的都是人的现实和梦想,都会使人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C李谷一首唱的乡恋和李白的静夜思,在表现对故乡的依恋和怀念方面可谓异曲同工。D比起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北京奥运会的主题歌我和你显得更为出色。18.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之涣说,如果最美的歌女唱的不是他的诗,从此就不写诗了。这说明王之涣的诗当时曾被广泛传唱。B杜甫的诗,可能表现得文本一些,这应该跟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一定的关系,所以难以流行。C在唐代,唐三彩和唐诗一样也是流行的、时尚的东西,因而当时的人们是不会把它看得很珍贵的。D时间和距离能够产生美,可以想见,现在流行歌曲的歌词在若干年后应该也会被人们推崇的。 三、(每题3分,3*5=15分)李白,字太白,兴圣皇帝九世孙。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白之生,母梦长庚星,因以命之。十岁通诗书,既长,隐岷山。州举有道,不应。苏颋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然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轻财重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徠山,日沈饮,号“竹溪六逸”。天宝初,南入会稽,与吴筠善,筠被召,故白亦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饮徒醉于市。帝坐沈香亭,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靧面,稍解,援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擿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与知章、李适之、汝阳王璡、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酒八仙人”。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白浮游四方,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安禄山反,转侧宿松、匡庐间,永王璘辟为府僚佐。璘起兵,逃还彭泽,璘败,当诛。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会赦,还寻阳,坐事下狱。时宋若思将吴兵三千赴河南道寻阳释囚辟为参谋未几辞职。李阳冰为当涂令,白依之。代宗立,以左拾遗召,而白已卒,年六十余。白晚好黄老,度牛渚矶至姑孰,悦谢家青山,欲终焉。及卒,葬东麓。元和末,宣歙观察使范传正祭其冢,禁樵采。访后裔,惟二孙女嫁为民妻,进止仍有风范,因泣曰:“先祖志在青山,顷葬东麓,非本意。”传正为改葬,立二碑焉。告二女,将改妻士族,辞以孤穷失身,命也,不愿更嫁。传正嘉叹,复其夫徭役。文宗时,诏以白歌诗、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 19对下列词语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击剑,为任侠任侠:见义勇为,以行侠仗义自任B子,谪仙人也谪仙:隐居避世的仙人C益骜放不自修自修:约束自己的言行D进止仍有风范进止:进退举止2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母梦长庚星,因以命之因为长句,歌以赠之B知章见其文,叹曰问之人以穷其短C帝赐食,亲为调羹为仲卿母所遣D白犹与饮徒醉于市以勇气闻于诸侯21. 文中划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时宋若思将吴兵三千/赴河南道/寻阳释/囚辟为参谋/未几辞职B.时/宋若思将吴兵三千赴河南/道寻阳释囚/辟为参谋未几/辞职C.时宋若思将吴兵三千/赴河南/道寻阳释/囚辟为参谋未几/辞职D.时/宋若思将吴兵三千赴河南/道寻阳/释囚辟为参谋/未几辞职22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李白“骜放不自修”的一组是( )然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日沈饮,号“竹溪六逸”帝赐食,亲为调羹白犹与饮徒醉于市召入,而白已醉帝赐金放还,白浮游四方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璘起兵,逃还彭泽会赦,还寻阳,坐事下狱A B C D 2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白出生时,母亲梦见了长庚星,长庚星又叫太白星,于是就取名叫李白。B李白喜欢纵横家的言论,喜欢击剑,还经常帮助别人,对财物看得很轻。C皇上在沉香亭观景,心有所感,召李白来作歌词,然李白已醉,酒稍醒,提笔作词,辞藻绮丽,一气呵成。D安禄山反叛时,李白做了永王李璘的幕僚,李璘兵败,李白就被判流放夜郎,后遇大赦,回到寻阳。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二语文试题第卷(共96分)四(共19分)2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10分)力士素贵,耻之,擿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5分) 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 (5分) 25.诗词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9分)(1) ,海上明月共潮生。(2)战士军前半死生, 。(3)莫见长安行乐处, 。(4) 熊咆龙吟殷岩泉, 。(5) ,生长明妃尚有村。(6)花径不曾缘客扫, 。(7)身多疾病思田里, 。(8) ,密雨斜侵薜荔墙。(9)吊影分为千里雁, 。 五(共17分)26.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然后完成后面的问题。(5分)游春词【唐】令狐楚高楼晓见一花开,便觉春光四面来。暖日晴云知次第,东风不用更相催。令狐楚在游春词中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请简要分析。答: 27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5分)蜀中九日登高【唐】王勃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怀。人情已厌南乡苦,鸿雁那注从北地来?注那:奈何,为什么。 前人在评价这首诗时说:“人情已厌南乡苦,鸿雁那从北地来,读之,初似常语,久而自知其妙。”你认为这首诗的最后两句妙在何处?请简要分析。答: 2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7分)江楼夕望招客白居易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注】此诗写于长庆三年诗人任杭州刺史的次年。江楼,也称望海楼。 对此诗,有人说“夕”字统领全篇,有人说“望”字统领全篇,你的看法呢?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答: 6、 (共60分)29. 鉴赏古典诗词,应善于调动联想,驱驰想像。请阅读杜审言的和晋陵路丞早春游望的中间两联,揣摩意境,展开想像,扩写成不少于150的文章。(15分)和晋陵路丞早春游望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30请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按要求作文。(45分)泾溪【晚唐】杜荀鹤泾溪石险人竞慎,终岁不闻倾覆声。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请根据自己阅读诗句所体会到的意境与哲理,联系现实生活,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或记叙或议论的文字。【注意】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所写文章文体特征须鲜明。不要照抄或扩写材料。 高二语文月考试题参考答案1. 答案:C【A项“筵”应读yn;B项“霰”应读xin;D项“纤”应读xin】 2. 2.答案:C【A项“漾”应读yn;B项“谑”应读xu;D项“渌”应读l】 3. 3、答案 D【A舟樯、馔玉,B云霄、盘飧、沙鸥,C胜迹、粗粝】 4. 4、答案D。【A沧海桑田,见于刘希夷代悲白头翁。沧海桑田: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此处也可使用“翻天覆地”。B不忘沟壑:念念不忘为正义而死,弃尸山沟。形容有为正义献身的思想准备。也比喻人发迹之后不忘过去贫贱的日子。出自 孟子万章下。C物换星移,见于王勃滕王阁。物换:景物变换;星移:星辰移位。景物改变了,星辰的位置也移动了。比喻时间的变化;指时序变迁。出处: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示例1:任寒来暑往;星移物换;得高眼昼。(金丘处机水龙吟春兴)示例2:兔走乌飞,搬不尽古今兴废,急回来,成就了凤鸾交莺燕侣。(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三折)D朝云暮雨:见于王勃滕王阁,此处应该改为“朝三暮四”。朝云暮雨,早上是云,晚上是雨。指早晚变化大,也比喻男女欢会。出自战国楚宋玉高唐赋:“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5. 5、答案 C【旋:时间副词,一会儿,极言时间之短;百夫长:指军队中的低级军官】 6. 6、答案 A【“行”是乐府歌曲的一种体裁,后为古体诗的一种体裁】 7. 7.答案 B【A项横:遮断;C项列缺:闪电;D项怳:通“恍”,心神不定的样子】 8. 8、答案 D【解析 都作“停止”讲】 9. 9、答案 C【肯:岂肯】10. 10、答案 D【A项为“妻子儿女”;B项为“士兵”;C项为“华山以东”】 11. 11、答案 A【A项比喻,其余为拟人】 12. 12、答案 C【A项拟人;B项借代;D项反语】13. 13、答案C【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首分别为五言、七言句,简称五律、七律。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8句。超过8句 ,即10句以上的 ,则称排律或长律。通常以8句完篇的律诗,每2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破题(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结句(尾联)。每首的二、三两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习惯是对仗句。排律除首尾两联不对外,中间各联必须上下句对仗。律诗要求全首通押一韵,律诗通常押平声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 14. 14、答案 D【根据诗句可知抒发慷慨悲壮的豪情,描写出征行人匆匆的情状,渲染衬托雪域的酷寒,描述北方广阔草原上的雄奇景观,叙述送别的场面,抒发思乡的愁绪。再结合题干的语境选出,后排列顺序可得出D项正确】15. 15、答案:A【本题考查语言的连贯。排序时注意确定中心话题,然后根据句中的关键词理清句间的逻辑关系。我们通读句子后会发现是在论述杜甫的“自谓颇挺出”的自信心之后,分析产生这种心理的原因,进而就“个人禀赋”进一步论述,最后举例证明上述的论断。】16. 16、答案D【考点】考查对文章内容要点的归纳【解析】D项有效信息在第一段:“当时写诗的人太多了,即使是李白,也可能就是在盛唐被歌唱了一些年。在晚唐大概唱不过小李杜和温庭筠吧?”从这句话中不能得出李白的诗歌晚唐就不再流行了。本小题逆推错误。【思路分析】信息的筛选,主要是迅速找到信息源,并将其和原文进行仔细比对,不要拘泥于个别字句,不要是看意思是否吻合。 17. 17、答案C【考点】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归纳和对中心意思的概括【解析】A项原文在第二段:“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十年来中国内地流行歌词的长盛不衰是值得欣喜的。”句中的“这”指代上一段末所说的即使是李杜的诗歌,流行也有时代性。“值得欣喜”的不是将唐诗为宋词元曲取代与流行歌词长盛不衰比较而言的。此题张冠李戴。B项信息源在第二段:“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着经历着,悲欢冷暖,酸甜苦辣,都会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据此,“感动在心”的是人的生活、经历而不是“流行歌词”。D项信源在第二段末:“还有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和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比,也是不见逊色的。”此项言过其实。【思路分析】现代文小阅读常见的“陷阱”有:偷换概念、轻重混淆(如D项)、随意逆推、源流颠倒或主客倒置、无中生有、以偏槪全或范围失当、时态错置或混淆已然与未然、混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张冠李戴(如A、B两项)、答非所问或游离题干、说法武断、强加因果等。 18. 18、答案B【考点】考查根据原文推断信息。【解析】B项信息源在第一段末:“杜甫的诗,可能文本些,难以流行;杜甫的崇高地位,在他死去数十年后才建立,应该和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关。”此项张冠李戴和强化因果。【思路分析】考生要仔细和原文比对。如B项原文说杜甫地位在他“死后数年后才建立”,与“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关”,而不是其诗歌难以流行的原因。 19. 19B【谪仙:神仙受到处罚而降到人间。】 20. 20.选C。【解析C组前一个“为”,介词,引进省略的动作行为的对象“之”,可译为“给”、“替”;后一个“为”,介词,表被动,可译为“被”。A组两个“因”均为连词,用在句子开头,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可译为“于是”、“就”。B组两个“其”均为代词,代称第三者,作定语,表示领属关系,可译为“他的”。D组两个“于”均为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处所,可译为“在”。】21. 21.D【断句】 22. 22B【言李白任侠,是说玄宗爱才,是说李白性喜游历,是说李白误投李璘幕府,后出逃,是说李白晚景坎坷,忧患重重。】 23D【李璘兵败、李白被判死刑(当诛),是郭子仪营救,才诏令流放夜郎。】 第二卷: 24高力士平素为朝中显贵,把替李白脱鞋当作耻辱,于是指摘他诗中的毛病并加以附会,以激怒杨贵妃。玄宗皇帝想让李白当官,杨贵妃总是从中作梗加以阻止。(4分,译对“耻”、“擿”、“辄”、“沮止”各1分) 这个青年天才英特,如果再稍加努力,增加点学问,便可以同汉代的司马相如相比。 25.(1)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2)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3)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4)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岑巅(5)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6)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7)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8)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9)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26、【答案】令狐楚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早春景象。(2分)诗人晨起登楼,见一花开,顿觉春意扑面而来;仰看暖日晴云,感受东风和煦。(2分)虽是早春,却感受到了浓浓的春意。(1分)27、答案:本诗抒发了佳节思亲的感情,九日登高,遥望故乡,客中送客,愁思倍加,忽见一对鸿雁从北方飞来,不禁脱口而问:我想北归不得,你为何还要南来?诗人借用强烈的对比,把思乡的愁绪推到高峰。诗的这两句问得看似无理,却烘托了感情的真挚,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28、【答案】示例一:全诗以“夕”字统领全篇。首联写海天茫茫,山川阔长,都是“夕”中之景。颔联写“灯火”“星河”,颈联写风吹古木,月照平沙,这些景物都笼罩在“夕”字之中。正因为身处“夕”中的江楼能够消暑,故作者在尾联向朋友发出邀请,回应题中“招客”。示例二:全诗以“望”字统领全篇。首联写眺望的远景,壮阔而又高远;颔联写近景,万家灯火,映在水中的星河闪烁,都是俯视之景;颈联由上而下写风吹古木,月照平沙;而尾联则是“东望”所感,向朋友发出邀请。【考点解析】阅读这首诗后不难看出,这首诗前三联写景,尾联抒情。首联写海天、山、川,为远景,仰视和远眺之景;颔联写城中灯火和水中星河,颈联写古木、平沙,两联为近景,俯视之景。以上三联所写景物,皆望中所见,均为傍晚时分(夕)的景物。尾联由所望的“夕”景生发感想,邀请朋友来此“消暑”。答题时首先要表明自己的观点,然后对全诗的每一联进行简单分析,点明各联跟“夕”或“望”的关系即可。29略。30、【审题立意】:“泾溪石险人竞慎,终岁不闻倾覆声。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这是晚唐诗人杜荀鹤写的一首小诗泾溪。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船到险处,船家心存警惕,严防意外,所以常常是有惊无险,平安渡过;反之,船到了“平流无石处”,驾船者却往往麻痹大意,掉以轻心,结果导致船翻人亡的惨祸。的确,在艰难困苦的岁月里,当挫折与困难堵住前进的通道时,人们能努力拼搏,发掘一切潜能,最终顶住重压,开拓新的境界。可一旦进入坦途,却容易春风得意,甚至忘乎所以,以致“阴沟翻船”。正所谓“成就穷苦日,败事得意时”。诗人意在告诫人们要居安思危,处盈虑亏,枕戈待旦。 居安思危,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一条重要的政治经验。孔子主张“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孟子也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唐太宗接受魏征“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建议,励精图治,从而为“贞观之治”奠定了基础。古今中外的无数事实证明,越是胜利的时候,越要力戒骄傲自满;越是成就辉煌的时候,越要保持头脑清醒。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小到一个家庭、一个人,如果没有一点危机意识、忧患意识,难免会麻痹大意,松懈斗志,以至堕入危险的境地。 这些自然的、社会的、政治的常识,就是泾溪诗所揭示的道理。可以说“平流无石防沉沦”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民族、一个企业乃至我们每一个人生存发展所必须具备的一种潜在素质。这种素质是一个国家强大,一个社会进步,一个民族兴旺,一个企业发达,一个人永远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力量,是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基石。【参考译文】李白,字太白,是兴圣皇第九代孙。他的祖先于隋朝末年因为犯罪被流放到西域。神龙初年,他的祖辈从西域逃回来,客居于巴西(在今四川)。李白出生的时候,他母亲梦见太白星,因此给他取字叫太白。十岁时就通读诗书,及至长大成人,隐居于岷山。当时所在州郡凭有道科举荐他,可是他没有应举。苏颋为益州(今四川成都)长史时,看见李白并认为是不同一般的人,说:“这个青年天才英特,如果再稍加努力学习,便可以同相如相比。”然而李白爱好纵横术数,学击剑,想当个游侠之士,轻视财产而乐于施舍。李白又客居任城(今山东济宁),同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