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市13届中考语文正题.doc_第1页
内江市13届中考语文正题.doc_第2页
内江市13届中考语文正题.doc_第3页
内江市13届中考语文正题.doc_第4页
内江市13届中考语文正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A卷(100分)一、基础知识及运用(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怄气(u) 愤懑(mn)埋怨(mi) 校对(xio) 吹毛求疵(c)B匀称(chn)牟取(m) 羸弱(li) 眼睑(jin) 恪尽职守(k)C沉浸(jn) 愕然() 鞭挞(t) 炽痛(ch) 舐犊情深(sh)D芳馨(xn) 干瘪(bi) 寒噤(jng) 惬意(qi) 龙吟凤哕(hu)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蜿蜒文采藻饰歇斯底里张皇失错 B拮倨郑重其事明察秋毫喏喏连声 C抽噎怀古伤今根深蒂固中流抵柱 D潮汛苦心孤诣有例可援销声匿迹3、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这么多树根在大地里面触类旁通,吸收着大地母亲给予的食粮的供养。B.他演讲时,贯穿古今,引经据典,获得听众阵阵掌声。C.这些豆蔻年华的男女学生,参加这项活动的热情相当高。D.假以时日,我们可以巧立名目,开发大批新颖别致的旅游项目,为景区再 添光彩。4、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名人传是20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罗曼罗兰的作品,书中叙述了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他们的高尚风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C.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鲁迅称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陈涉世家选自史记,是我国第一篇关于农民战争的历史文献。 D.“表”是古代臣子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出师表就是这种文体的代表作之一。5、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1 青年人有梦想,就会做事有动力,前进有方向。2 梦想是催人奋进的号角,一个民族有梦想,就会精神不垮,旗帜不倒。3 中国未来的希望,在亿万朝气蓬勃的中国青年身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最 终要靠广大青年去实现。4 当青年人把个人的梦想融入到人民的共同梦想之中,融入到祖国和民族的发展之中时,青年梦就成为了国家梦想中最有价值的部分。5 所以,我们拥有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实现中国梦就有了坚实基础和坚强保障。 A. B. C. D.二、文言文阅读及诗文积累(21分)(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69题。(13分)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对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私:偏爱 B朝服衣冠 服:衣服 C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间:偶尔 D闻寡人之耳者 闻:使听到、下面句子中加点的“于”字解释为“在”的一项是(3分)A. 皆以美于徐公 B. 欲有求于我也C. 能谤讥于市朝 D. 皆朝于齐、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邹忌以自己的故事,劝说君主纳谏,使之广开言路,改良政治。B. 邹忌“暮寝而思之”的结果表明他头脑冷静,不为奉承所迷惑。C.“王之蔽甚矣”中的“蔽”指齐王受“私王”“畏王”“有求于王”的蒙蔽。D.邹忌敢于直言进谏,这是齐国能“战胜于朝廷”的根本原因。9、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4分)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2分) 译文: (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2分) 译文: (二)、古诗文积累(8分) 10、用课文原句填空。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论语) (2)江山代有才人出, 。(赵翼论诗) (3)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 。(文天祥过零丁洋) (4)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5) ,只有香如故 。 ( 陆游卜算子咏梅) (6) ,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三、现代文阅读(14分)阅读下面文段,回答第11-13题。 好容易到了年末,有一日,母亲告诉我,闰土来了,我便飞跑的去看。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他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和我说话,于是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 “阿!闰土哥,你来了?” 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 “老爷!”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老屋离我愈远了;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那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的悲哀。 母亲和宏儿都睡着了。 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我想:我竟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闰土要香炉和烛台的时候,我还暗地里笑他,以为他总是崇拜偶像,什么时候都不忘却。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 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11、选文第1、2段都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从描写内容看有何不同?请作具体分析。其作用是什么?(6分) 12、选文第8段“可悲的厚障壁”是什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3分) 13、比较阅读选文第13段划线句和下面的链接文字,回答后面问题。(5分) 我懂得他的意思了,他们正办新青年,然而那时仿佛不但没有人来赞同,并且也还没有人来反对,我想,他们许是感到寂寞了。但是说:“ 譬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 (节选自鲁迅呐喊自序) 、两段文字在内容上的相同点是什么?(2分) 、两段文字都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结合内容作具体分析(3分)四、作文 (50分) 14、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2013年5月12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广播网等国内多家媒体报道:过去20年里,北京大学保安队先后有500多名保安边工作边学习,获得大学或者硕士研究生学历。在众多报道中,都特别提到北大保安队副大队长汝阳青年农民张国强先后取得大专、本科、企业法律顾问执业资格证等多项学历、资质证书的传奇故事。因为基础低,张国强最初选择了没有门槛限制的自学考试。保安工作很忙,八小时的工作以后还要备勤,经常是第二天考试,前一天晚上还要巡逻。求学之路,他比常人付出了更多。基本上靠中午12点到下午1、2点的午休时间看书,另外就是晚上八九点以后,十二点以前没有睡过觉。每一个人都是平凡的,而要铸就不平凡的人生,让平凡的生命活出精彩,需要很多很多请结合以上材料和你的人生经历、人生感悟,以 “人生需要 ” 为题,写一篇作文。(50分)要求:1、请把标题补充完整再写作文2、作文字数600以上。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文中不得透露自己姓名、学校、区县等真实信息。B卷(60分)1、 阅读理解(48分)(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第15-16题。(6分)次北固山下王 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5、请找出本诗前两联中描写远景的句子: _。(2分) 16、请你谈谈本诗的颈联和尾联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4分) 颈联: 尾联: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段落,完成第17-19题。(10分)虎之力,于人不啻倍也。虎利其爪牙,而人无之,又倍其力焉,则人之食于虎也,无怪矣。然虎之食人不恒见,而虎之皮人常寝处之,何哉?虎用力,人用智;虎自用其爪牙,而人用物。故力之用一,而智之用百,爪牙之用一,而物之用百,以一敌百,虽猛必不胜。故人之为虎食者,有智与物而不能用者也。是故天下之用力而不用智,与自用而不用人者,皆虎之类也,其为人获而寝处其皮也,何足怪哉?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3分) .然虎之食人不恒见( ) .虎利其爪牙( ) .故人之为虎食者() 18、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4分) 是故天下之用力而不用智,与自用而不用人者,皆虎之类也。 译文: 19、这段短文所表达的主旨是什么?对我们有怎样的启发?(3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2023题。(15分)江苏园:春来江水绿如蓝 于丽爽1 江苏园是北京园博园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是迄今为止我国北方最大的江南园林;荟萃了拙政园、留园、沧浪亭、瞻园等江南名园的经典景观和造园技法;和广东、福建并列为三大以省为单位建设的大展园,由苏州市和南京市联手共建。2 从5号门区进入园博园,对面小山坡上一大片樱花树,4月底5月初,一树树粉色的樱花中夹杂着几棵白色樱花,微风一吹,落英缤纷。就在这花树婆娑中,若隐若现着白墙灰瓦。高墙之中,露出屋角、树梢。这里,就是又名“忆江南”的江苏园。3 进正门一步踏入门厅,方方正正一小院。对面墙下种着一棵松,一株梅,一丛竹。还有苍劲古朴的龙爪槐和体态多姿的太湖石假山。地面铺装五只蝙蝠围绕着铜钱的圆形图案。4 展园施工负责人束卫东介绍,和北京的皇家园林不同,苏州园林都是大户人家的私家园林。门厅是停轿出轿的地方。植有岁寒三友,代表主人品格高洁;五福临门的地面铺装则寓意福在眼前。一个小小的门厅,就有这么多设计,江南园林对细节的精益求精,可见一斑。5 江南园林建筑的特点是粉墙、黛瓦、栗柱、灰砖。从门厅右转进入园内,迎面屏山堂,通透的空间,四面暗红色的柱子,最能体现栗柱的特点。据介绍,这种接近栗子皮颜色的漆又被称为中国漆,是用漆树的枝叶熬制后配上颜色调制的,整个江苏园中建筑用的都是这种漆,与北方园林惯用的朱红色漆截然不同。6 屏山堂由前厅、天井、后厅组成。一望名字便知,起的是障景的作用:杵在门口,把后面的景观隔断,让游客在此不能一览全园,充满期待。苏州园林这种先藏后露、欲扬先抑的造园手法全世界沿用至今。7 做足了这些文章之后,左转进入园中,眼前真是柳暗花明、豁然开朗。这里有山有水,有亭有榭,有舫有阁,有楼有斋,心情刹那明亮起来。8 水,是苏州园林的灵魂。整个江苏园中,水面占了三分之一,水中主种荷花,求的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意境。水岸四周,点缀着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建筑。9 荷花厅是园中主体建筑,典型的四面厅,四面都能开门。荷花厅前是开阔的赏荷平台,从这里望去,眼前的景色层层递进,山水楼榭尽收眼底。左右两侧的揖峰轩、曲楼是近景;方亭、芙蓉水榭是中景;扇亭、舒啸亭是远景,高低错落,浑然天成。这,也是苏州园林的一大特色强调自由配置以创造奇巧的景致,虽是人工产物,却要把大自然的野趣呈现在眼前。10 江苏园的正门匾额上写着“忆江南”,出口门匾额上则写着“江南”。入园时,游客带着对江南风光的回忆和想象,一番游览、一一亲见之后,出园时,就只会在心中默念,这,就是江南!(选自2013年5月2日的北京日报,有删改) 20、文中划线句“对面墙下种着一棵松,一株梅,一丛竹。还有苍劲古朴的龙爪槐和体态多姿的太湖石假山。地面铺装五只蝙蝠围绕着铜钱的圆形图案。”意在说明江南园林的什么特征?(2分) 21、选文第、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5分) 22、文章第段中加点的“据介绍”一词能否去掉?请结合说明文的语言特点作简要分析。(3分) 23、江苏园的主要特点有哪些?(5分)(四)阅读下文,完成第2428题。(17分)转 身1 一转身,那个动人的身影就不见了。在人海里,想再次打捞到她,再次与她相遇,哪怕匆匆一瞬,都是不可能了。2 在都市、在广场、在车站、在机场、在大街、在超市、在乡野、在人流聚散的地方,我曾经有这种感受:转身,就是永别。3 那一次我在北京火车站等车。在拥挤的人流里,我不小心踩了右边的年轻人。我正准备道歉或接受责备,却看见转过来一张文雅谦和的脸,他说:“对不起,我挡着你了。”我竟然被感动了,只顾欣赏这张善良、有教养的脸,只顾欣赏这张脸的表情,却忘了对他说声谢谢,把诚挚的心情告诉他。当我忽然记起,正要张口表达,人潮猛然涌了过来,一转身,我已找不到他,只看见攒动的人头,闪动的各色衣服4 还记得那年春天,我一人在秦岭深处行走,山路两旁开满野花:灯芯花、野草霉花、苜蓿花、蒲公英花路下面的小河,清澈如镜,温柔如绸,淙淙的水声像母亲轻唤谁的乳名。四周的群山,一律被松树、柏树、桦树和茂密灌木覆盖。闻着花香,听着水声,看着山色,我恍然已进古代,入了那“拈花微笑”的仙境。正在此时,迎面走来一位小女孩,她头上插了几朵野花,手里拿着一束菖蒲,好看的脸上满是羞涩,浑身洋溢着纯真的自然气息。但我不便过分的注意她,我怕她受到惊吓。于是我停下来,给她让路,然后静静的看她远去,欣赏着她的背影,却记不清她的眼睛和脸究竟是什么样子,匆匆的一瞥里只看到“好看”的朦胧感觉。也许,或者是一定的,我这一生只有这一次和她相遇了,只有这一次,在她还是小女孩的时候,我突然感到十分的失落和惆怅。怎么办呢?我想多看她一眼,看仔细些。我想在记忆里逼真地收藏一个像野花一样纯真的秦岭女孩。这也许是她一生里最生动的瞬间,我记起了泰戈尔的诗句:“你不知道你是多么美丽,你像花一样盲目。”我情不自禁的转过身来,沿着小女孩走的方向走着,走到山路转弯的地方,出现了个三岔路口。我已经无法知道小女孩走进了哪一条路径。就那么一转身,她消失在命运的路径,也许就是我此生永远都不能踏上的路径5 冬天,已经很冷了,西伯利亚寒流远道而来,遭遇袭击的当然是穷人,最可怜的是乞丐。乞丐不多,但不多的乞丐也常常有力的触动和唤醒我们冬眠的良心。在南大街路口,我看见一位衣服褴褛的中年乞丐。我急忙赶回家,拿上我去年穿过的那件防寒服给他。可是来到南大街,已看不见他,于是我在东大街找他,又在北大街找他,都没有找到。最后我来到丁字路口,还是没有找到他,却遇到了一个老年乞丐,一转身,苦难转换了方向,交换了背影,但苦难的身份没有改变,都是苦难。于是我把防寒的衣服披在了这位贫苦的老人身上,希望他下降的体温能稍稍回升,希望降温的人性能稍稍回升。我由此想到,亚洲的穷人,全世界的穷人,想到徘徊在文明大街上的那些孤苦身影,一转身,他们到哪里去了?而文明,你能否追上去,轻轻拉起那褴褛的衣襟,或者握着那空空的手,仔细看看他们的眼睛?他们到哪里去了,一转身?6 一转身,车窗外的河流已经不知去向;一转身,门前的那只鸟已经不见踪影;一转身,天上的那座虹桥已经悄然消失;一转身,水里的鱼已经没入深渊;一转身,父亲已经走远,新垒的坟上,墓草青春7 旭日一转身变成落日,青丝一转身变成白发,爱情一转身变成婚姻,诗一转身变成散文,羊群一转身变成毛衣等一等,等一等,能否再转回来?24、本文描写了三次“转身”的动人情景,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其内容。(3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