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利分配案例.doc_第1页
股利分配案例.doc_第2页
股利分配案例.doc_第3页
股利分配案例.doc_第4页
股利分配案例.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案例五 股利分配案例一、教学目的通过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股利政策案例,熟悉股票股利和现金股利以及两者的市场效应,进一步掌握股利分配政策及其应考虑的主要因素。二、案例资料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是1988年经绵阳市人民政府 绵府发(1988)33号批准进行股份制企业改革试点。同年人民银行绵阳市分行绵人行金(1988)字第47号批准本公司向社会公开发行了个人股股票。1993年公司按股份有限公司规范意见有关规定进行规范后,国家体改委体改生(1993)54 号批准本公司继续进行规范化的股份制企业试点。1994年3月11日,中国证监会 证监发审字(1994)7号批准本公司的社会公众股4,997.37万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流通。1984年,四川长虹还只是一个拥有04亿元净资产的西部国有中型企业,但是经过多年不断励精图治,开拓进取,今天,公司已经发展成为拥有净资产达42亿元的全球第四大彩电生产企业,获得了第50届国际统计大会授予的“中国最大彩电基地”称号,并独家荣获“中国彩电大王”美誉,已连续12年在中国彩电市场保持最高市场份额。一、“四川长虹”基本情况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是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超大型信息技术公司之一,公司股票简称“四川长虹”,股票代码为600839,为上证30指数股之一。四川长虹经过多年成长,现在已经是一家集视屏、空调、视听、电池、器件、通讯、小家电及可视系统、液晶显示、应用电视等产业研发、生产、销售的多元化、综合性跨国企业,下辖吉林长虹、江苏长虹、广东长虹等多家参股、控股公司。公司总部位于“中国科技城”四川省绵阳市。公司品牌“长虹”是中国乃至世界驰名品牌之一,品牌价值持续攀升,至2001年,已达到261亿元,为中国电子行业首位。(一)长虹经营业务四川长虹在20世纪70年代还只是单纯生产黑白电视机,到了80年代开始引进彩电生产技术,随后,在这一龙头产品的带动下,逐步开始了产品多元化发展,到了本世纪,公司产品已经覆盖电视、空调、数字视听、电池、器件、通讯、网络、小家电、生产设备及可视系统、娱乐科技、液晶显示、应用电视等多个产业,形成了彩电、空调、AV产品、网络产品、电池等十多个系列,百多种产品。具体包括:彩电系列:CTV、PTV、应用电视系列(酒店TV、巨型投影墙、普通CRT电视墙、TV-PC、回放TV等);空调系列:各型窗式、分体式、柜式、吸顶式、小型中央空调等;AV产品系列:各型DVD、VCD、DVD+AMP、功放、音箱、CD、MP3等;网络产品系列:DVB-C、DVB-S、ADSL、C-LAN、家庭信息处理系统等;电池系列:高性能环保碱锰一次电池、可充电电池、镍铬蓄电池以及各型充电器;电子产品系列:PCB、FBT、Tuner、各型变压器和线圈、电感、导电橡胶、弹簧等;安防产品系列:金融证券系统、酒店系统、交通管理、公共场所、家庭安防、个人安防系统等;LCD产品系列:LCD-TV、LCD-M以及其他LCD应用产品等;白色家电及小家电系列:洗衣机、热水器、燃气灶等;工艺设备系列:各种生产线、生产线仪表、生产工具等;其他系列:印刷、包装、钣金、注塑等。在生产规模方面,四川长虹目前拥有1700万台各型彩电、50万台精显背投、280万套家用空调与户式智能中央空调、500万台(套)AV产品、300万台可视电话、3亿只绿色环保电池、150万台网络产品、300万平方米印刷电路板、1200万只电子调谐器、1200万只回扫变压器、1200万只聚焦电位器的生产能力,并具有大规模的塑料骨架、金属卡簧、各种变压器、消磁线圈、连接器、遥控器等配套零部件的生产制造能力。长虹始终坚持技术是企业生命的原动力,时刻保持对高新技术的充分接触和跟踪,不断加大技术开发的力度和投入,增强科研开发实力。长虹拥有国家级的技术中心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与中科院、清华大学等国内著名的科研院所建立了密切的技术合作关系,并先后与东芝、飞利浦、ST等多家国外著名企业建立联合实验室,与国际家电同行站在同一起跑线。长虹先后投巨资兴建了CAD、CAE、CAM工作站系统和全消声实验室、EMC电磁兼容实验室等一大批先进开发、检测设施。长虹拥有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依靠自身科技力量完成多项自主知识产权科研成果,其中90以上已迅速成功转化为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的产品,填补了国内技术诸多空白,一大批代表世界先进技术潮流的新产品在长虹相继诞生,成为长虹快速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公司新产品的销售收入占到了总销售收入的80以上。 (二)长虹组织结构与治理结构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目前的组织结构图如下:四川长虹电器股份公司组织结构图在公司治理结构方面,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严格按照公司法、证券法、中国证监会有关法律、法规及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规则的要求,不断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规范公司运作。公司保证所有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享有平等地位;公司按照股东大会规范意见的要求召集、召开股东大会,使股东行使表决权;公司控股股东行为规范,没有超越股东大会直接或间接干预公司的决策和经营活动;公司董事会严格按照公司章程行使公司治理职责,全心全意对全体股东和股东大会负责;公司监事会认真履行职责,对公司财务以及公司董事、总经理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履行职责的合法、合规性进行监督;公司经理人员的聘任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规定进行;公司内部实行全员绩效考核制度。(三)长虹股本结构及主要股东截至2001年12月31日,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股本结构和主要股东情况如下: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股东结构 2001.12.31 股份性质 股份数量(万股)股权比例 一、未上市流通股份 1发起人股份 其中: 国家持有股份 境内法人持有股份 境外法人持有股份 其他 2募集法人股份 3公司职工股 4优先股或其他二、已上市流通股份 1人民币普通股 2境内上市的外资股 3境外上市的外资股 4其他 三、股份总数12128091121280.91116068.28 5212.62 95140.23 95140.23 216421.14 56.4056.4053.632.41 43.96 100 数据来源: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年度报告。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主权股东 2001.12.31序号股东名称持股数量(股)比例()备注l 234 56 7 8910 长虹集团涪陵建陶杨香娃嘉陵投资 雅宝中心海通证券成晓舟满京华四川创联华晟达116068284563991205990400475238425174592372832225216420367362015520195000053.630.30 0.210.090.090.090.09国有法人股社会法人股流通股社会法人股流通股流通股 流通股 社会法人股社会法人股社会法人股资料来源: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年度报告。(四)长虹2000-2005年度主要财务指标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2000-2005年度主要财务指标截止日期2005-06-302004-12-312003-12-31公告日期2005-08-182005-04-162004-03-29每股净资产4.47元4.369元6.068元每股收益0.1元-1.701元0.095元每股现金含量0.1723元0.3514元-0.34元每股资本公积金1.8887元1.8879元1.8858元固定资产合计2,941,545,270.09元3,116,690,449.54元3,336,785,700.26元流动资产合计11,519,650,473.90元11,911,822,014.10元17,537,495,968.01元资产总计15,260,535,087.90元15,649,029,806.38元21,364,288,907.96元长期负债合计78,710,000.00元85,230,000.00元79,550,000.00元主营业务收入7,221,158,108.66元11,538,698,111.04元14,133,195,502.38元财务费用40,296,813.67元21,685,612.74元70,648,557.04元净利润215,615,973.18元-3,681,120,380.21元205,738,036.39元截止日期2002-12-312001-12-312000-12-31公告日期2003-03-262002-03-282001-03-27每股净资产5.973元5.887元6.087元每股收益0.081元0.041元0.127元每股现金含量-1.3806元0.6346元1.0512元每股资本公积金1.8856元1.8784元1.878元固定资产合计2,802,333,572.15元2,764,218,914.25元3,167,723,727.14元流动资产合计15,259,091,036.60元14,246,648,967.86元12,715,415,177.81元资产总计18,670,367,252.39元17,637,511,664.68元16,605,009,799.64元长期负债合计0.00元0.00元-87,430,655.46元主营业务收入12,585,184,715.40元9,514,618,511.62元10,707,213,930.95元财务费用16,458,498.92元-78,294,478.93元-52,411,855.39元净利润176,202,704.06元88,535,874.77元274,236,481.37元数据来源:。二、“四川长虹”发展历程一个公司的股利政策往往在公司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取向,也就是说与公司的发展历程是密切联系的,在前一节的理论概述中,我们也已经提到公司发展阶段是影响公司股利政策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论述“四川长虹”历年的股利政策之前,我们有必要先来看一看“四川长虹”这一中国家电业龙头老大的兴衰历史,以便在案例分析中将两者结合起来。 (一)上市前的成长期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四川国营长虹机器厂。该厂始建于1958年,是我国“一五”期间156项重点工程之一,位于中国西部被誉为“中国西部科学城”的四川西北交通枢纽绵阳。绵阳是我国的重要科研基地,这里有各类科研院所100多家,科技人员8万多人。以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中心、西南应用磁学研究所、西南自动化研究所等为代表的科研单位,拥有世界或国内一流水平的科研、测试手段,在高技术、新技术领域,具有较强的开发新产品的能力;绵阳又是以电子工业为先导的新兴工业城市,电子工业销售收入居全国电子工业中心城市第四位。,这些得天独厚的科技环境为日后长虹的飞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长虹研制和生产电视机是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的。1972年,长虹开始研制黑白电视机,1973年“长虹牌”黑白电视机出产。1985年,长虹与日本松下公司进行合作,引进了国内第一条自动化彩电生产线。1988年6月7日,经绵阳市政府批准,国营长虹机器厂进行股份制试点,工厂以生产民用产品部分的账面净资产1203940万元入股,独家发起并控股成立了股份制试点企业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1988年6月15日,长虹公司召开公司创立大会,会议审议通过了长虹公司章程和公司集股章程,选举产生了公司第一届董事会:并选举倪润峰为长虹公司第一任董事长兼总经理,通过了向社会公开发行3600万元股票的决议。1988年7月,经中国人民银行绵阳市分行批准,按面值向社会公众发行3600万元人民币普通股股票。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自成立之后,始终坚持“科技领先、优质低耗、信誉至上、立足西南、挺进全国、走向世界”的经营宗旨,通过不断引进、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深入改革内部经营管理机制,努力实现规模经济,长虹各项工作和生产经营取得了很大成绩。自1988年以来,该公司产值、产量、销售收入、利润总额每年以35一60的速度递增,其主导产品目前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了17.1,显示了极好的成长性。“四川长虹”很快成为首批国家一级企业,并先后荣获国家级企业技术进步奖、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国家企业管理优秀奖“金马奖”、全国出口创汇先进企业等国家级奖励和荣誉称号,利税总额自1989年起连续5年在中国电子企业中名列榜首,排中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和最佳经济效益企业第67位。在生产设备方面,长虹通过不断引进,很快拥有了各类现代化流水生产线8条,备有西南最大的注塑机群和物流空中传输系统,拥有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电脑自动证件机、自动波峰焊机、电脑自动测试仪、线路自动化系统,形成了单班年产200万台彩色电视机、1500万件电子器件和一定数量 生产设备、仪器、仪表等十大系列产品的生产能力。1992年四川长虹彩电产销量均居全国首位,并成为我国彩电产销量首家突 破百万台的企业,这标志着四川长虹已跻身于世界彩电生产大企业之列,1993 年长虹的彩电产销量仍居全国首位,在科研和产品开发方面,长虹拥有三个产品设计所和一个工艺技术研究所,装备了当时国内最先进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系统。在企业经营管理方面,长虹把传统的经营管理和现代化科学管理相结合,经过几年的不断摸索和总结,创造性地提出了“全目标双馈控制法”,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管理方法获得了中国电子企业管理协会一等奖,并在全国电子行业加以推广。(二)上市后的发展期1994年3月11日,“四川长虹”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被誉为“中国第一蓝筹股”。长虹在上市之后,充分利用上市公司的优势,在证券市场上获得了大量发展资金,不断加强各方面的建设。在充裕资金的基础上,长虹开始了高速发展期。1994年5月28日公司召开了1993年度股东大会,会议决定向中国联合通信公司及中华通信系统有限公司投资3000万元,向中国金蜂移动通信公司投资2000万元。中国联合通信公司及中华通信系统有限公司是由电子工业部、电力I业部、铁道部共同发起的我国一个重大基础项目。金蜂公司是由电子工业部牵头实施组成的一个集研制、销售、生产于一体的高技术产业实体。该公司下设开发基地、生产基地、经营基地。长虹被确定为金蜂公司的生产基地,其移动通信产品将主要供中国联合通信公司及中华通信系统有限公司使用。通过这两项投资,长虹开始介入移动通信领域。在主打产品彩电领域,长虹更是雄踞国内同行首位,1994年,“长虹”彩电市场占有率为17.15。长虹小屏幕彩电当时已在国内站稳了脚跟并开始向国际市场冲击,但在大屏幕彩电竞争中,与进入中国市场的国外产品相比,长虹产品在一些功能上还有明显的差距,加之关税的降低,使得长虹在销售上处于劣势。但是,我国彩电需求当时仍处在增长期,几年内彩电市场,尤其是大屏幕彩电市场十分看好。因此,长虹抓住机遇,决定加大在大屏幕数字彩电领域的开发力度和生产规模,为此,长虹决定第一次配股融资。1995年,长虹实施配股(详细情况在后文介绍),募集资金4.3亿元,用于大屏幕数字彩电和彩电生产线等项目。在上述配股资金的支持下,长虹公司迅速扩大了彩电的生产规模,开始了飞速发展的1995年到1997年。1995年长虹面对彩电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紧紧围绕公司确定的“三重点、一落实、促销售、抓效益”的方针,在风云变幻的市场中,以质量至上、服务配套为销售宗旨,调整产品结构,全年共生产各种类型的“长虹牌”电视机3259888台,其中彩电3051888台,黑白电视机208000台;共销售彩电2917995台,黑白电视机208000台;实现销售收入6764亿元(不含税),实现税后利润1151亿元。1995年底,长虹彩电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已由1994年的17.15上升到1995年的22。在1995年第50届国际统计大会上,长虹荣获“中国彩电大王”、“中国最大彩电基地”殊荣,董事长兼总经理倪润峰被授予“经营管理大师”称号。长虹在全国电子行业排名中,销售收入、利润总额、税后利润均位居同行业第一位。1996年是我国“九五”计划第一年,也是长虹抓住市场机遇、奋力拼搏、取得丰硕成果的一年,更是中国彩电工业的“长虹年”。1996年,长虹紧紧抓住大屏幕彩电这个市场,充分利用1995年配股募集资金,先后将八条中小屏幕彩电生产线作了大屏幕生产的适应性改造,使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长虹还坚持贯彻GBT1900质量管理标准,顺利通过了IS09001两次复审。同时,长虹不断加大新产品开发投入的力度,1996年长虹先后开发投产的电视机有C3419PN、C2919PK等35个新品种,新产品产量占全年彩电总产量的72,由于新产品在技术性能和价格成本方面的优势,大大提高了产品市场竞争力,直接促进了公司彩电销量和利润的增长。1996年全年共生产各种型号电视机4935万台,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587亿元,利润总额1963亿元,净利润1675亿元,市场占有率继续上升,由1995年的22上升到27,另外,长虹公司还以“资本增值为中心”,着手实施膨胀战略,完成了控股江苏、吉林等两家电视机厂的可行性论证工作,准备于1997年开始实施。1997年是长虹业绩最为突出的一年。虽然当时中国彩电市场竞争已经非常激烈,总体看已趋于饱和,但长虹公司在品牌、技术、资金、营销及政策扶持等各方面,仍然有着十分明显的优势。1997年,长虹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6.73亿元,比1996年度增长48.03;净利润26.12亿元,比1996年度增长55.94;每股收益171元,雄居中国股市榜首;净资产收益率也高达29.11。1997年也是长虹进行大手笔投资的一年。该年,长虹开始启动“红太阳”一号工程大屏幕彩电技术改造项目,计划投资15亿元,1998年正式投产,可形成年产250万台大屏幕彩电的生产能力,新增年销售收入130亿元(含税),新增利润17亿元;此外,长虹开始发起出口基地建设,分别在江苏、吉林两地控股一家彩电生产企业,投资3亿元,把它们建设成为长虹公司的产品出口基地。为此,长虹需要大笔资金投入,于是公司实施了第二次增资配股,募集资金达20.3683亿元,这些资金主要计划用于以上两个项目,此外还有印刷电路板二期技术改造、回扫变压器(FBT)二期技术改造等项目。1997年5月7日,吉林长虹正式成立,1997年9月4日,江苏长虹也告成立,到了年底,“红太阳”一号工程等项目也相继完成,可以说,当时的长虹正踌躇满志,期待更新一轮发展高潮的到来。(三)调整期从1998年上半年开始,国际国内形势出现了一些新变化。我国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运行态势,但内需不足,全国消费市场销售增长缓慢。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对国内经济所带来的种种影响开始表现出来,因受周边国家货币贬值影响,出口受阻的国内彩电企业纷纷转而参与争夺国内市场;而国内彩电同行中不少企业经过机制转换的阵痛后,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期;海外品牌吸取前些年的经验教训,以合资、独资的方式卷土重来,激烈冲击国内市场,彩电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化、复杂化、多样化,整个中国家电行业市场竞争空前激烈,价格大战硝烟弥漫,随后在价格无法再降的情况下,又逐渐为技术、质量、服务等更高层次的竞争方式所取代。经历了1995年至1997年的高速发展之后,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市场环境,以及公司经营管理暴露的一些问题,长虹开始进入了调整期。就是在长虹发展的鼎盛时期 1997年,有关财务数据已经预示着长虹未来的隐患。1997年长虹年报显示公司应收账款余额较上年底增加23.95亿元,增幅为14.71倍,说明长虹产品市场销售前景已不太乐观,公司该年增加的主营收入大部分是靠赊销策略拼来的。1998年,长虹销售收入开始减速,拉开了四川长虹走入衰败、调整的帷幕。长虹1998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6.03亿元,同比减少25.6;实现净利润20.04亿元,同比减少23.28。在主营收入减少的同时,其营业费用却大幅增加,同比增加50。这说明面对困难,长虹在拓展市场中殚精竭虑,费尽心力。该年年报披露的信息表明,长虹在全国六百多个县市遍布网点,增设专卖店,全面扩大长虹彩电的销售和售后服务体系的覆盖面,即使这样,仍难以避免收入滑坡的局面。在1998年末的资产负债表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存货的巨额增长,期末余额达77.0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6.6,占流动资产的47。虽然数额巨大的存货对公司短期偿债能力并无很大的影响,流动比率为2.08,速动比率为1.11,但如何消化这块“巨无霸”,却成了长虹的一个心病,使公司未来发展背上了沉重的包袱。从现金流量表看,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1.8亿元,高于该年净利润,但主要归功于1997年巨额应收账款的回笼。 面对彩电行业残酷的市场竞争,长虹在1998年也是全力积极应对。立足于彩电产品,不断开发高科技数字彩电,推出了红太阳新品系列、红太阳21世纪系列和红双喜系列。同时,长虹开始战略调整,一是向信息产业进军,把数字视听产品、计算机、通讯产品、网络产品等列为支柱产业,积极向相关产业渗透;二是推出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模糊控制技术为代表的新一代空调;三是推出最新一代数字影碟机CVD,即中国视盘;四是投资于无汞碱锰电池、高频三期工程及花垓工业园等。为适应国际国内的环境变化,度过困难期,更为未来的发展,长虹在建业40周年庆典上提出了铸造“百年长虹”的目标,追求企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作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第一步,长虹将1999年定为“调整年”,借鉴众多世界一流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开展自下而上的革新运动,提出了“调整、充实、巩固、提高,扩大市场,人有我新”的经营指导思想,更注重公司今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就在长虹着手调整时,无情的市场却进一步恶化。1999年,我国国民经济出现了通货紧缩状况,消费者对未来预期不一,持币观望情绪比较明显,彩电市场消费有效需求不足,导致彩电行业竞争更加激烈,国内彩电市场三次降价,长虹不得不被动应战,经营业绩急剧下降,1999年主营业务收入实现100.95亿元,与上年的116.03亿元相比,下降并不是很多,但净利润只有5.25亿元,同比下降达70,价格战使长虹产品的毛利率迅速缩水,由上年的27下降到1999年的15.5。主营业务利润率近乎萎缩一半。而1999年末的存货却仍高达70多亿元,巨额的存货拖累着长虹的发展。1999年长虹也在进一步调整产品结构,谋求新的出路。在这一年中,长虹全面启动“数字阳光”计划与国内有线电视台联合开通有线数字网络,成为中国电子业独家进入电视媒体传播服务和多媒体增值服务业的企业;还相继开发“世纪源”、背投、纯平等彩电产品和数字机顶盒等高附加值的产品占领市场。同时,长虹积极开拓海外市场,通过各种方式与国外公司建立各种业务关系,长虹系列产品成功进入沙特阿拉伯、埃及、澳大利亚、英国等地,并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如印度、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美国等地,建立了营销服务网络,为长虹国际化多元业务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1999年为了配合公司调整战略的实施,长虹第三次增资配股,共计募集资金171142.097102万元,主要用于数字视频网络产品项目、数字通讯项目、激光读取装置项目、技术中心实验室及中试线项目、绿色环保电池项目(无汞碱锰电池项目、镍氢电池项目)和市场网络建设项目。2000年,长虹依然止不住业绩下滑的趋势,报告期利润实现数较利润预测数低了53。该年度,虽然国家采取积极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刺激居民消费,但消费者持币观望情绪比较明显。城镇居民家用电器消费市场日趋饱和,农村消费环境有较大的改善,但农村收入近年来增长缓慢,制约了农村彩电市场的发展,彩电市场严重供大于求。彩电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在“限价”峰会破产后,更是迎来了全面价格战,其程度为彩电价格战有史以来最为惨烈的一次,价格竞争愈演愈烈,导致长虹产品利润空间进一步下降;另外,长虹加大了营销网络建设,有效地细分市场,使营业费用又在上升。2000年,长虹主营业务收入10707213930.95元,与上年基本持平,但只实现净利润2.7亿元,同比下降了48,毛利率下滑至14,可见长虹深受价格战之苦,经营业绩如跳水般滑落。为了应对困境,2000年长虹采取了以下重大措施:(1)调整公司产品结构,用配股资金和自有资金收购第一大股东国营长虹机器厂的空调、数字视听产品、激光读写产品及网络产品项目的经营性资产;(2)为扩大空调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斥资6930万元收购广东中山南头镇原三荣空调器厂有限公司,成立了广东长虹电器有限公司。(3)为了进出口产品的反应速度加快,开拓国际市场,2000年12月,长虹投资控股、绵阳市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参股组建了“虹兴公共保税仓库”。该保税仓库是海关总署批准设立的首家西部公共保税仓库。(4)2000年7月,长虹企业资源系统(ERP)正式上线,加强了公司各项基础管理工作,公司资源得以合理配置,全面提高了长虹的管理效率。(5)长虹与中国建设银行四川分行达成26亿元的综合授信额度,进一步增强了公司的资金实力。同时长虹充分发挥在资金信用方面的优势,与招商银行合作,同部分商家进行银一企一商合作试点,与中国工商银行建立起全国资金结算网络,有效地控制风险,加速资金回笼,提升销售业绩。2001年,家电行业竞争更加激烈,长虹原有彩电产品的销售价格进一步降低,赢利空间再度缩小,毛利率只有10.03。长虹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51461.85万元,同比下降11.14,实现净利润88535874.77元,只有2000年的1/3还不到。长虹的境况依旧令人堪忧。但是,该年度长虹也出现了一些亮点,一是出口收入77594.38万元,同比增加71072.63万元、增长达1089.78,说明长虹海外市场开拓已经开始取得收获。二是长虹推出的新型数字变频(8倍精密显像)精显彩电,以及以世界首创60/75赫兹逐行扫描为核心特征的精显背投产品的销量不断攀升,市场占有率屡创新高。“精显王”背投影彩电成为长虹新的希望。三是长虹空调、视听产品、电池等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稳步上升,在长虹主营业务收入中,彩电产品收入已经下降到7467,空调产品收入则上升到16.89,这些新的产品开始成为长虹新的利润创造点。 (四)未来发展随着世界经济和全球市场一体化的趋势日益明显,中国加入WTO后,会相应降低进口产品的关税,从而加剧国内市场的竞争,而且,从全球范围来看,彩电行业已进入成熟期,市场竞争激烈,技术较为成熟,行业利润率逐渐降低,厂家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产成本。但从长虹公司产销情况来看,彩电销量虽然不断提高,彩电的毛利率却逐年下降,到2001年仅为10.03,可见,长虹彩电的成本已很难再下降了。所以,长虹未来的发展只有依赖于新产品的推出,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最近几年以来,长虹积极调整产品结构,不断推出高附加值的产品占领市场,积极填补市场空白点,并创造新的消费热点。长虹还适应网络经济和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和变化趋势,从长期发展战略考虑,加大了电子与网络产品的开发和市场拓展力度。在长虹未来几年的发展中,精显背投彩电将是主角。精显背投彩电技术含量、附加值较高,毛利率可高达20。据中国电子报)有关数据表明,1998年,我国背投影彩电销售量仅为4795台,2000年则达到了20万台,到2005年,国内市场需求将达到500万台,国内背投影彩电市场已经进入了快速增长期。背投彩电将在未来几年保持50的市场增长率。长虹在背投彩电上下了很大的气力,建立了背投电视研究中心,成立了长虹投影公司,2001年底背投生产线建成,一些电视台上也频频出现“长虹精显王特约播映”的字样,许多报纸上也在反复刊登长虹如何拿到海外“金钥匙”的消息,生产、销售、宣传,全部启动。长虹背投的目标是在未来23年内实现100亿元的销售收入,争取做全世界的背投大王。目前,长虹背投影彩电国内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了10,明年将达到50。2001年9月26日,长虹发布公告,称公司已与某外商达成2002年出口40万台精显背投影彩电产品的意向协议。目前国外的电视巨头们都还没有在背投上显露明显的扩张计划,都对背投这个过渡性产品持审慎的态度。国内其他家电巨头也都在一旁观望,尚未决定是否跟进。长虹率先发动背投攻势,有利有弊。利者,可以成功地树立背投领袖的形象,品牌价值难以估计;弊者,前期市场的开拓和培育风险很大,可以说长虹正在背投上做一次冒险。此外,长虹内部也正在进行积极的改革。为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长虹主动积极进行内部体制的调整,加强了分配与激励机制、资本运营、人力资源培训等工作,加快ERP项目进度,通过主动战略调整,来适应市场的变化,为下一步的发展储备了较强的潜能。长虹还大刀阔斧地进行机构缩减,管理机构由原来的72个压缩到现在的61个,压缩了15.3;中层及以上的管理干部由原来的337人压缩到181人,减少156人,缩幅46.3。长虹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创业,到高峰,再转入低谷的过程,目前公司尚未完全走出调整期,长虹的未来可以说在目前看来还不是十分明朗。三、“四川长虹”历年股利分配情况我们收集了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上市以后各年(即从1993年到2001年)股利分配(包括有关年度配股)方案的资料,以此作为分析其股利政策的基本依据之一。 (一)1993年度股利分配方案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度分红派息的方案如下:根据1993年度股东大会决议,公司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12元(含税),另送2股红股;除权登记日为1994年6月10日,凡该日收市时在上海证券中央登记结算公司登记在册的公司股票持有者,均享有现金股利和送股权;除权除息基准日及新送红股上市交易日为1994年6月13日;社会个人股持股者现金红利的派发,按上海证券交易所和上海证券中央登记结算公司制定的新办法执行,即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场内的“现金红利权”交易方式和上海证券中央登记结算公司结算系统组织实施;社会个人股送股由上海证券交易所计算机网络自动转入股东账户;法人股持股单位持购股原始凭证、单位介绍信及领取人身份证于1994年6月27日以后到在公司证券管理办公室办理分红送股手续;本次送股后公司总股本将变为23781.88万元,其中个人股将变为599.84万元。 (二)1994年度股利分配方案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度分红派息的方案在1995年8月15日由公司正式公告,公告主要内容为:公司于1995年4月18日召开了1994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199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公司1994年实现税后利润707222988.03元,提取1.0法定公积金70722298.80元,提取10法定公益金70722298.80元,提取45任意盈余公积金318250344.61元之后,加1993年未分配利润5137276.72元,1994年度可供股东分配利润为252665322.45元。分配后剩余部分未分配利润结转下一年度。具体分配方案为:全体股东每10股送红股7股,派发现金红利1.00元;股权登记日为1995年8月18日,除权除息基准日及送股上市交易日为1995年8月21日;本次送股委托上海证券中央登记结算公司根据股东持有的股份,按比例自动计入其股东账户;社会公众股现金红利委托上海证券中央登记结算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以“现金红利权”交易方式代理发放,发放日期由上海证券中央登记结算公司另行公告;公司法人股东的现金红利由公司直接办理派发;公司因送配股引起股本总额及股本结构变化的情况,将在股本变动公告中另行披露。 (三)1995年度股利分配方案和配股方案1996年6月28日,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公布了1995年度的股利分配方案,主要内容有:公司1995年实现净利润1150713998.10元,分别按10提取法定公积金、法定公益金各11507139981元,按53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609878418.9元,加上上年度未分配利润1484656254元,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为325539342.03元,向全体股东每10股送红股6股,分配普通股股利303218919.00元,未分配利润22320423.03元结转下年度分配;此次股利分配股权登记日为1996年7月2日,下午收市时,在上海证券中央登记结算公司登记在册的股东,均享有本次送股权;除权日及红股上市起始交易日为1996年7月3日;送股方式:社会公众持股部分(含转配部分)由上海证券中央登记结算公司通过计算机网络,按照股东持股数比例,自动计入其股东账户,法人持股部分送股由公司另行办理;特别提示:本次派发的可流通股红股927.1049万股于1996年7月3日开始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派发给尚未上市流通股的红股21046.7869万股,不得上市交易。1995年,四川长虹还进行了增资配股,配股方案为普通股每10股配售2.5股,共计配股5945.469万股。此次配股经四川省国有资产管理局批准,全部法人股东将配股权转让给社会公众股东,因此社会公众股东除可按10:2.5配股外,还可按10:7.41受让法人股转让的配股权,配股价为7.35元股,配股权转让手续费为0.2元股,法人股转配部分按国家有关规定暂不上市交易。本次配股采用配股权证方式进行,即社会公众股东除可按10:2.5的比例直接获得长虹权证A1外,还可按0.2元股的配股权转让手续费,在规定的时间内认购长虹权证A2,认购结束后A1、A2权证可以在20个交易日内进行挂牌交易,权证交易结束后再由权证持有者缴款认购本次长虹配股及转配股。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根据有关规定负责实施本次配股。股权登记日为1995年7月28日,除权日为1995年7月31日,配股缴款日为1995年7月31日至1995年8月11日,配股股票上市日为1995年8月14日。公司本次增资配股预计募集资金43699.20万元(含承销费),主要用于数字彩电的开发和形成年产50万台大屏幕数字彩电的生产能力,五大系列卫星接收机产品的开发和形成年产30万台能力的生产线,行输出变压器的开发和建设年产450万只行输出变压器的生产线,印刷电路板的开发和建设年产36万平方米印刷电路板的生产能力,高频头的开发和建设年产425万只高频头的生产线,建设年产350万台彩电生产能力的彩色电视机生产线等六个技改项目。 (四)1996年度股利分配方案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在1997年3月26日 召开的公司1996年度股东大会上获得表决通过。经四川省证券管理办公室审 核批准后,公司于1997年5月19日就分红事宜进行了公告,公告声明:1996年度公司实现净利润1674923032.63元,分别按税后利润的10提取 法定公积金、法定公益金各167492303.26元,按税后利润的51提取任意盈余 公积金854210746.64元,加上上年未分配利润22320423.03元,本年度可供分 配利润合计508048102.50元;向全体股东每10股送红股6股,分配普通股股利 485150270.40元;未分配利润22897832.10元结转1997年度分配;股权登记日 为1997年5月23日;除权日及可流通股红股上市交易日为1997年5月26日;派送红股的对象为股权登记日交易结束后在上海证券中央登记结算公司登记在册的公司股东;红股派送办法为由上海证券交易所通过计算机交易网络,根据股东持有的股份,按比例自动记入股东账户。 (五)1997年度股利分配方案和配股方案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度利润分配预案经1998年6月12日召开的1997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根据(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实施细则)的规定和公司1997年度股东大会决议,公司在1998年8月5日将送股及分红派息事宜予以了公告。经四川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核证,1997年度,公司实现净利润2612029143.09元,根据(公司章程)和股东大会决议,分别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公积金、公益金各261202914.31元,加上年初未分配利润22897832.10元,1997年度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为2112521146.57元,按净利润的28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731368160.07元;股利分配方案为以1997年末总股本152997.5563万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送红股3股,同时,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5.8元(含红股所得税和红利所得税),共计分配普通股股利1346378495.44元,剩余未分配利润34774491.06元结转入下一年度;此次分配股权登记日为1998年8月7日,除权除息日及红股上市交易日为1998年8月10日;分红派息方法为:公司将社会公众股股东、转配股股东之红利款(扣税后按每10股派发4.04元)及代理发放现金红利手续费足额划入上海证券中央登记结算公司的指定银行账号,上海证券中央登记结算公司将通过清算系统在股权登记日后的第一个交易日(即除权除息日)将红利款划入证券营业部清算账户,已办理全面指定交易的投资者可于股权登记日后的第二个交易日在其指定的证券营业部领取现金红利;未办理全面指定交易的投资者的红利暂由上海证券中央登记结算公司托管,待其完成全面指定交易后即可在其指定的证券营业部领取红利,国有法人、社会法人股东现金红利由本公司直接派发;送股办法为:本次送股股份由上海证券交易所通过计算机网络,根据股权登记日在册股东所持股份数,按比例自动计入其股东账户。送股的处理原则为:所有股东按规定先享有整数送股,对小数部分按股东小数点后尾数大小排序,每位股东依次送1股,直至实际送股总数与计划送股总数一致,如遇尾数相同者多于余股时,则由电脑抽签派送。1997年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第二次实施增资配股。配售股票类型为人民币普通股,每股面值人民币1元,配售股份数量242575135股,每股配售价格9.8元人民币;以配股当时股本1293734054股为基数,每10股配售1.875股,其中公司发起人、国有法人股股东国营长虹机器厂可获配13775.3465万股,并已书面承诺以现金和实物资产足额认购,社会法人股东可获配37.2396万股,持有可流通社会公众股的股东可获配7420.0839万股,持有前次转配股的股东可获配2324.8435万股;预计可募集资金总额为237723.6323万元(包括现金及实物资产对等价值),扣除相关发行费用,预计可募集资金总额约为235952.4154万元;配股资金主要用于红太阳一号工程、印刷电路板二期技术改造项目、回扫变压器(FBT)二期技术改造项目以及江苏、吉林两地控股生产企业的产品出口基地建设;此次配股股权登记日为1997年8月1日,除权基准日为1997年8月4日。 (六)1998年度股利分配方案1999年6月28日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召开了1998年度股东大会,通过了该年度利润分配方案。1998年公司实现净利润2003950870.00元,分别提取10法定公积金和10法定公益金,加上期初未分配利润,1998年可供分配的利润为1637926650.00元。但鉴于公司未来发展需要,本年度不进行利润分配,也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 (七)1999年度股利分配方案和配股方案1999年度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实现净利润525318232.31元,提取10法定公积金,计52531823.23元,提取10的法定公益金,计52531823.23元,加上期初未分配利润1420060619.89元,可供分配的利润为1840315205.74元。但公司为进一步增强未来在家电行业的竞争能力,积极培养公司发展后劲,经公司董事会审议决定,本年度不进行利润分配,也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1999年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实施第三次增资配股。配股方案如下:配售股票类型:人民币普通股 每股面值:人民币1.00元每股发行价格:9.98元人民币配售比例及配售发行总数:该次配股以配股当时总股本198896.8232万股为基数,每10股配售2.3076股(以1997年末股本152997.5563万股为基数,每10股配售3股) 法人股配股认购意向:经公司发函向国有法人股股东国营长虹机器厂、社会法人股股东、本公司第二大股东中国经济开发信托投资公司及公司第三大股东涪陵建筑陶瓷股份有限公司征询本次配股的意向,经财政部财管字199929号文批准,国有法人股股东国营长虹机器厂已书面承诺以现金方式认购其应配股份26173.1582万股中的2617.32万股,其余23555.8382万股作放弃处理;社会法人股东共计71名,其中持有4556.5242万股的社会法人股股东书面承诺放弃应配股份1051.5056万股,持有690.0443万股的社会法人股股东未回函;本公司第二大股东中国经济开发信托投资公司持有本公司股份2653.1748万股,本次应配股份为612.2711万股,中国经济开发信托投资公司书面承诺全额放弃;本公司第三大股东涪陵建筑陶瓷股份有限公司持有本公司股份2303.9120万股,本次应配股份数为531.672万股(其中社会法人股配股权147.672万股、转配股配股权384万股),涪陵建筑陶瓷股份有限公司书面承诺全额放弃,故本次配售发行总数为20295.652万股预计募集资金总额及发行费用:若本次配售股份全额认购,预计可募集资金总额为202550.60696万元,全部为货币资金,扣除发行费用预计募集资金量为198721.7120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