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考试重点.doc_第1页
2011年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考试重点.doc_第2页
2011年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考试重点.doc_第3页
2011年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考试重点.doc_第4页
2011年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考试重点.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计实务判断题:1、 划分国民经济行业的原则是经济活动的同质性()2、 一个法人单位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产业活动单位()3、 各行业的增加值总和是国内生产总值GDP()4、 盈利性服务业单位通常是指收支相抵还有盈余的单位()5、 能源购进量核算的原则是“谁购进,谁统计” ()6、 凡有友权支配的能源,不论来源如何均应统计在本单位的库存量中()7、 专利权、商标权属于无形资产()8、 企业的资产必须是企业拥有的或控制的资源()9、 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包括主管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10、 从业人员是指从事一定社会经济活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人员()11、 平均实际工资是指扣除物价变动因素后的实际工资()12、 新增固定资产是新增生产能力的价值()13、 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14、 统计一词包括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三种含义()15、 品质标志不能用数值表示,质量指标可以用数值表示()16、 数量指标用绝对数表示,质量指标用相对数或平均数表示()17、 统计指标体系是由若干个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组成()18、 某工业企业作为总体单位时,该企业的工业增加值是数量标志,若该企业作为总体,则该企业的工业增加值是统计指标()19、 平均指标可以使不同总体具有可比性,并能以此分析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20、 在统计调查中,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有时是一致的()21、 在同一总体选择两个及以上的标志重叠进行分组就是复合分组()22、 平均指标反映总体各单位某数量标志的一般水平,它抵消了标志数值的差异()23、 时点数列中每个指标数值大小与其间隔没有直接关系()24、 实物单位有自然单位、度量衡单位、复合单位、标准实物单位()25、 在分组数列中,某一组的次数越大,则该组的变量值对平均数的影响就越大()26、 同度量因素的作用是把不能直接相加的指标过渡到能够相加和比较的指标()27、 有些抽查必须也只能使用抽样调查()28、 抽样误差就是代表性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控制()29、 统计分析是建立在丰富资料的基础上,它是用数字来说话的()30、 统计分析应有明显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单项选择题:1、 农业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在(逢6)的年份实施。2、 下列属于第三产业的单位是(超级市场)3、 国内生产总值是所有(常住单位)与生产过程中创造的新价值和固定资产的转移价值之和。4、 产品销售量统计的原则是(实现销售)5、 货物周转量是指(货物重量与运行距离的乘积)6、 农林木渔总产值一般采用(产品法)进行计算7、 工业总产值计算的基础是(产品生产总量)8、 能源消费量的核算原则是(谁消费谁统计)9、 下珍作为能源库存量统计的是(外单位来料加工尚未消费的能源)10、 下列项目中属于流动资产的有(现金)11、 下列不属于固定资产的是(低值易耗品)12、 增值税的计税依据是纳税人销售货物的(销售额)13、 从业人员统计的原则是(谁支付劳动报酬谁统计)14、 固定资产投资额是指(购买和建造固定资产的工作量)15、 新增固定资产以(能独立发挥生产能力的工程)为对象计算16、 某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总投资为10亿元,建设项目投资后平均年利税额1亿元,则该项目投资回收年限为(10年)17、 商品住宅按用途可分为(经济适用房)和别墅、高档公寓等。18、 计算建筑工程投入完成额的基本方法是(单价法和部位进度法)19、 对某校学生分别按年级和年龄分组,由此形成的分组体系是(平行分组体系)20、 组织机构代码中无属性的数字位数为8位,校验码数为(1位)21、 我国县以上行政区划代码为(6位)22、 农民人均纯收入是(连续型变量)23、 某机床厂要统计该企业的自动机床的产量和产值,这两个变量是(前者离散型变量后者连续型变量)24、 统计指标反映的是(总体的数量特征)25、 对某市场100个工业企业全部职工的工资状态进行调查,则总体单位是(每个职工)26、 调查某市全部工业企业设备的状况,则调查单位是(每一台设备)27、 质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相对数和平均数)28、 有意识选择3个乡镇调查农民的生活状况,这种调查属于(典型调查)29、 统计分组的关键是(选择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30、 企业按资产分组(只能使用组距分组)31、 简单分组与复合分组的区别在于(采用分组标志个数不同)32、 分配数列两个构成要素是(分组的标志和次数)33、 统计指标按其反映时间状况不同可分为(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34、 某企业计划规定劳动生产率比上年提高5%,实际提高8%,则该企业劳动生产率计划完成程度的算法是(108% / 105%)35、 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是(人均GDP)36、 环比增长速度与定期增长速度之间的关系是(两者无直接数量关系)37、 某厂职工工资水平比上年提高5%,职工人数增加2%,则工资总额增长(7.1%)38、 反映多种项目或变量综合变动的相对数称(总指数)39、 在抽样抽查中(既有登记性误差,也有代表性误差)40、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抽样误差(与总体标志变异程度成正比)41、 对某省饮食业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进行调查,调查单位是该省饮食业的(每个从业人员)多项选择题:1、 现行国家统计调查制度分为(周期性普查制度、经常性调查制度、非经常性调查制度)2、 统计分类标准化的特点是(统一性与强制性、科学性与系统性、通用性与稳定性)3、 产业活动单位必须同时具备的条件是(A在一个场所从事一种或主要从事一种社会经济活动、C相对独立组织生产经营或业务活动、D掌握收入和支出等业务核算资料)4、 下列提法中正确的是(A法人单位与产业活动单位之间存在隶属关系、B位于一个地点并从事单一经济活动的法人单位同时也是产业活动单位、C一个法人单位至少包括一个产业活动单位、D产业活动单位置于法人单位控制之下、E多个产业活动单位组成的法人单位称为多产业法人单位)5、 农林木渔业总产值是由(A农业产值、B林业产值、C木业产值、D渔业产值)组成的6、 收入法的增加值是(A固定资产折旧、B劳动者报酬、C生产税净额、E营业盈余)之和7、 工业产品主包括(A报告期生产并已销售的产品、B报告期用定货者来料生产的产品、C报告期用自备原材料生产的产品、D报告期生产准备给本企业非工业生产部门自用的产品)8、 工业企业能源消费量包括以下方面(A用于本企业产品和工业性作业的能源、B用于更新改造和新产品试制的能源、D用于经营维护固定资产和劳动保护的能源)9、 流动资产包括(A现金和存款、C应收及预付款、D存货)10、 所有者权益包括(A投资人对企业的资本投入、B企业利润、C企业未分配的利润、D资本公积和盈余公积)11、 以下与增加值有关的企业财务指标包括(A应付工资总额、B应付福利费总额、E应交增值税)12、 工资总额不包括(A物价补贴、B离退休,退职人员待遇支出)13、 固定资产投资活动范围包括固定资产的(B更新、C改建、D扩建、E新建)14、 计算新增固定资产的条件包括(A主体工程已经建成、B辅助工程已经建成、D经过负荷试运转鉴定合格、E配套的三废治理和环保工程已经建成)15、 下列各项中属于财务费用的有(利息净支出、汇兑净损失)16、 统计指标的特点有(同质事物的可量性、量的综合性)17、 要了解某地区全部成年人口的就业情况,那么(A全部成年人的研究对象、B成年人口总数是统计指标、E某人职业是“教师”,“教师”是标志表现)18、 在工业设备普查中(B工业企业的全部设备是调查对象、D每台设备是调查单位)19、 统计分组是(A在统计总体内进行的一种定性分类、C将同总体区分为不同性质的组、E把总体划分为一个个性质不同范围更小的总体)20、 企业职工工资总额是(A数量指标、E时期指标)21、 统计调查按组织形式不同可分为(ABCDE统计报表调查等)22、 下列指标属于总量时点指标的有(B资金余额、D现金库存额)23、 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受(A受各组频率和频数的影响、B受各组标志值大小的影响、C受各组标志值和权数的共同影响)24、 相对数的计量单位有(ABCDE百分数等)25、 下面几项属于时期数列的是(B我国历年新增人口数、C我国历年图书出版量)26、 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速度的关系是(B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发展速度、D相邻两个定基发展速度之商等相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27、 编制时间数列应遵循的原则包括(ABCDE总体范围应该一致等)28、 综合指数是(A是总指数的一种形式B可变形为平均数指数C是由两个总量指标对比而形成的指数)29、 平均指数(ACDE除唯一形式外的其他内容)30、 抽样抽查的特点有(ABCD除时效性较差外的其他内容)31、 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有(A样本单位数B总体标志变异程度D抽样的方法E抽样组织形式)32、 统计分析的特点有(A数据性D目的性E时效性)33、 统计分析报告写作的原则(ABCDE)34、 判断一项资产是不是固定资产应依据(A.它在生产过程中所起的作用、C.使用年限、D.单位价值)计算题:1、 已知某工业企业2006年下半年各月工业总产出与月初工人数资料如表所示,计算该工业企业2006年下半年平均月劳动生产率。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工业总产出(万元)月初工人数(人)57.320559.123058.122560.321061.822062.7225注月末工人数为230人。解:A=57.3+59.1+58.1+60.3+61.8+62.7=359.3B=205 / 2+230+225+210+220+225+230 / 2=1327.5平均月劳动生产率=(A / 6)/(B / 6)=2706.4元下半年劳动生产率=2706.4 * 6=16238.42、 某厂5月份产品销售收入34200元,其他业务收入12000元,投资收益8000元,营业外收入3000元,5月份管理费18950元,财务费用13240元,销售费用1350元,产后销售成本220000元,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34200元,其他业务支出10600元,营业外支出2000元。解:主营业务利润(产品销售利润)=342000-22000-1350-34200=86450元;其他利润=12000-10600=1400元;营业利润=86450+1400-18950-13240=55660元;利润总额=55660+8000+3000-2000=64660元;3、 某厂2006年下半年总产出及平均每个工人产值如下:月份789101112总产出(万元40424448.449.548平均每人产值4000元42004400440045006000解:A=(40+42+44+48.4+49.5+48)/6B=(40/4000+42/4200+44/4400+48.4/4400+49.5/4500+48/6000)/6平均劳动生产率=A/B=4531.674、2002年全部在岗职工年末人数83.5万人; 2003年全部在岗职工年末人数87.2万人,工资总额:83.4亿元; 2004年全部在岗职工年末人数88.9万人,工资总额106.6亿元;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2.1%解:2003年平均工资=83.4/(83.5+87.2)/2=977.15元/人2004年平均工资=106.6/(87.2+88.9)/2=1210.68元/人平均实际工资指数=(1210.68/977.15)/102.1=121.35%2004年平均实际工资=1210.68/102.1=1185.8元/人5、2000年甲、乙两厂人数及工资如下: 月工资(元甲厂人数乙厂人数400以下400-600600-800800-10001000以上42584126282187310342解:甲厂:加权算术平均方法计算组中距X为300、500、700、900、1100 Xf=(300*4)+(500*25)+(700*84)+(900*126)+(1100*28)=216700平均工资一X=216700/267=811.61元/人离差= x-811.61 离差绝对值的平方(x-811.61)2加权=(300-811.61)2 *4 + (500-811.61)2 *25 + (x-811.61)2 f=7834022标准差=7834022 / 267(人数)的开平方=171.29元离散系数=171.29 / 811.61=21.10%离散系数越大,代表性越小乙厂: 平均工资=838.66,标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