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基础乐理.doc_第1页
钢琴基础乐理.doc_第2页
钢琴基础乐理.doc_第3页
钢琴基础乐理.doc_第4页
钢琴基础乐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礎樂理第一章 音高、譜表、音符與拍號一、音高與譜表在西洋音樂的理論中,音高的表示方法是在五線譜上依照音的高低排列而成,但為了方便區別許多不同的音,所以我們會賦予每個音一個名字,稱之為音名,在台灣所使用的除了音名之外,還有其他的形式:為了方便教學所使用的唱名,以及為了方便看譜所使用的數字簡譜,茲詳列如下。1. 音名: C D E F G A B2. 唱名: Do Re Mi Fa Sol La Si3. 簡譜: 1 2 3 4 5 6 7在往後的教學中,除了一些專有名詞(如C大調、g小調)外,在大部分的情況下我們都會使用唱名來做說明,簡譜只是輔助之用。在知道了音高的名稱之後,接下來便是在各種不同的五線譜中這些音高的位置了,最常見的是高音譜號( Treble Clef )與低音譜號( Bass Clef )這兩種了:1.大譜表:通常使用在鋼琴譜,由高音譜號與低音譜號上下相疊而成,另外,五線譜的構成由下而上為第一線、第二線、第三線、第四線、第五線,線與線之間為第一間、第二間、第三間、第四間,至於超過五線譜範圍的音則自動往上加或往下加線及間,如高音譜號的下加一間為Re(籃框內的音),低音譜表的上加一間為La(綠框內的音) C5(Do) D5(Re) E5(Mi) F5(Fa) G5(Sol) A5(La) B5(Si) C6(Do) C5(Do) B4(Si) A4(La) G4(Sol) F4(Fa) E4(Mi) D4(Re) C4(Do)到了這裡,或許有人會問:為何在音名的後面會有數字?喔!這是因為音名只有七個,但在五線譜上出現的音可不只七個,所以C、D、E、F、G、A、B勢必會重複使用,但低音的C和高音的C卻不是同一個音,故依照國際規定,將大譜表中間那個C定名為C5,所以您可以從這裡知道,高音譜表下加一線的這個Do和低音譜表上加一線的Do(紅框內的音)其實是同一個音,我們稱之為中央C,其他音高的正式音名則以C5為準,往上為D5、E5、F5、G5、A5、B5、C6、D6、E6依此類推,往下為B4、A4、G4、F4、E4、D4、C4、B3、A3、G3這樣子您明白了嗎?不過因為這個音名系統不是很好記,所以一般我們用五線譜來表示音高會比較方便。至於簡譜的1代表的是C5,然後每次重複時則在數字的上方或下方點上一點。而對於唱名來說就無所謂,因為唱名是用唱的,所以和五線譜一樣,C6就唱高音,C5則是中央C,C4則是低音。2.高音譜號:將大譜表拆開,上半部即為高音譜表,為最常用的譜號,大部分的樂器都是用這個譜號 C5 D5 E5 F5 G5 A5 B5 C63.低音譜號:大譜表的下半部,專門給低音樂器如大提琴、低音大提琴、低音管、長號、低音號等樂器用的譜號,因為低音樂器的音域低,通常都在C5到C3之間,因此若用低音譜號來記譜,那C3的位置在下加二線,還不會用到太多加線來表示這個音,但若用高音譜號記譜,那就非常難記了 C5 B4 A4 G4 F4 E4 D4 C4 4. 中音譜號:較少見的譜號,現在還在用中音譜號的只有中提琴這個樂器了, 這個譜號的C5在第三線,對於向中提琴這種音域介於高音與低 音之間的樂器相當適合 C5 D5 E5 F5 G5 A5 B5 C6二、時值在知道了音高的記譜法之後,接下來您要了解的就是音符時間值的表示法了,西洋音樂的音符長短大多是以二分法為主,三分法次之,到了19世紀以後才開始出現各種不同長度的分法,現在為您詳述如下:1. 二分法:最常見的音符(休止符)時值分割法,從全音符開始,分割後的時值為分割前的音符時值的一半,其名稱如下 全音符 二分音符 四分音符 八分音符 十六分音符 全休止符 二分休止符 四分休止符 八分休止符 十六分休止符另外,在二分法中,有一種增加音符時值二分之一的方法,就是附點,期功用為增加音符時值的二分之一,如附點二分音符即等於二分音符加四分音符的長度,明白嗎?事實上,二分法若再往下細分還可以分成三十二分、六十四分等音符時值,但因為較少使用故不列出,這個二分系統是西洋音樂中音符時值的主流,也應該是您最熟悉的系統。2. 三分法與其他分割法:這些分割法其實是以二分法為基礎,如將四分音符或二分音符分成三份,也有分割成五份、六份甚至更多都有,如六連音、七連音等,但這麼細的分割音符通常都是用在快速的經過樂段,並非用在整首曲子中,基本上還是以二分法為主的 四分音符 四分音符三連音 二分音符 二分音符三連音三、拍號在音樂的進行中,通常樂音會以一定的力度強弱來反覆進行,如一般常見的華爾茲舞曲就是以澎-恰-恰(強-弱-弱)的三拍子形式來進行,所以借下來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拍號吧!1. 二拍子系統:二拍子系統是以強-弱、強-弱的力度型態進行的拍子系統,常見的二拍子拍號如下在上方的數字代表一個小節有幾拍,下方的數字則代表用幾分音符當一拍,例如2/4代表一個小節有2拍,用4分音符當一拍;4/4代表一個小節有4拍,用4分音符當一拍;2/2代表一個小節有2拍,用2分音符當一拍,明白嗎?2. 三拍子系統:三拍子系統是以強-弱-弱的力度型態進行的拍子系統,常見的三拍子拍號如下3/4代表一個小節有3拍,用4分音符當一拍;3/8代表一個小節有3拍,用8分音符當一拍;6/8代表一個小節有6拍,用8分音符當一拍;9/8代表一個小節有9拍,用8分音符當一拍3. 複拍子系統:複拍子系統是前二者的綜合運用,常見的有5和7拍兩種這些是比較常見的拍子,但仍有許多的變化拍號,只是因為較少見,以後若有機會再介紹好了。四、強起和弱起拍子樂曲的開始,一定要從第一拍開始演奏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因此,我們稱從第一拍開始演奏的曲子為強起拍子,稱第二、三、四.拍開始演奏的曲子為弱起拍子,但為何有這樣的稱呼呢?別忘了,不管是哪種拍子系統,第一拍都是最強音,所以從第一拍開始演奏的曲子就會稱為強起拍子,而從其他幾拍開始的自然就會稱為弱起拍子了,如譜例:上面的譜例是貝多芬合唱交響曲第四樂章的片段,這就是常見的強起拍子下面的譜例,是中華民國國歌的開始片段,這是弱起拍子的樂曲喔第二章 變化半音與音程一、 變化半音5. 您在樂譜中所看到的音,絕對不可能只有Do、Re、Mi、Fa、Sol、La、Si這幾個自然音的,通常您一定還會看見在這幾個音旁邊會出現一些升降或還原記號,現在就讓我們來為您介紹這五種變化記號:這些變化記號若使用在單一小節中,稱為臨時記號,其效力只有在該小節有效,過了一小節之後就失去效力,而這些不同的臨時記號依序分別是:a.升LA:將LA升高半音,成為介於LA與SI之間的音,其升記號的效力在這個小節結束前之都會有效,除非之後我們用其他的記號來改變。b.還原LA:照理說這個LA因為之前升LA的關係,在這個小節應該要升半音,但假如我們不想讓這個LA升半音,就要使用還原記號使其還原成LA這個音了,也因為這個音加了還原記號,所以就不用再升半音了,而這個還原記號在這個小節結束之前會取代之前的升記號的效力而一直有效。c.降LA:將LA降低半音,成為介於LA與SOL之間的音,其降記號的效力在這個小節結束前之都會有效,除非之後我們用其他的記號來改變。d.重降LA:將LA降低二個半音,亦即降低一個全音,事實上就是降低成為SOL這個音了,其效力在這個小節結束前之都會有效,除非之後我們用其他的記號來改變。e.重升LA:將LA升高二個半音,亦即升高一個全音,事實上就是升高成為SI這個音了,其效力在這個小節結束前之都會有效,除非之後我們用其他的記號來改變。看完這個解釋,您應該對這五種臨時記號不陌生了吧,但最常用的還是前三種,後面兩種其實很少見到,只是提供給您做參考,而在知道這些臨時記號之後,您應該會有一個疑問,就是會不會有同音異名的情況出現?答案當然是肯定的,您看了譜例就知道了:以上每個小節內的兩個音其實都是同一個音喔!我們剛才說過,變化記號若使用在單一小節中,稱為臨時記號,那若使用在整首曲子中,使這首曲子中的每逢指定的那個音都要升或降,那這時候這個變化記號就被稱之為調號,而調號的寫法不是寫在每個小節中,因為這樣太麻煩了,調號會直接寫在每一行五線譜的譜號旁邊,如譜例在這樣的情況之下,變化記號直接寫在樂譜的開頭,這兩個升記號就稱為調號(至於是什麼調下面會再說明),所以在改變調號之前,凡是遇到FA和DO這兩個音,無論是高音還是低音,全部都要升半音,所以第一小節的第1、3拍,第二小節的第2、3拍,第三小節的第4拍,第四小節的第1、3拍都要升半音。變化記號是一種很常見的記號,而且也不難記,但有一點您必須記住的是:只要是在變化記號的影響範圍內,無論是高音還是低音,只要唱名是一樣的都要照著變化記號的指示來升降,切記切記。二、 音 程所謂的音程,就是指兩個音在音高上的距離而言,其單位名稱叫做度,度這個字是兩個音符之間相差幾個自然音音名的數量單位,如四度就是指由這個音算起四個自然音音名,如DO和FA之間的度數算法是DO、RE、MI、FA四個自然音音名,因此DO和FA之間的度數就是四度,明白嗎?但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觀念是:度數並沒有辦法顯示DO和FA之間的確實距離,確實距離要用半音來算。因為若只是用度數來計算音程,將會產生一個問題,就是有些度數雖然都叫四度,但之間相隔的半音數目卻不一樣,如DO和FA之間相差5個半音,而FA和SI之間卻相差6個半音。雖然度數相同,但實際的距離卻不同,因此,只是確定了這組音的度數是不足以完全表達出這組音的確實距離的,我們還要在度數的前面再加上大、小、增、減等形容詞來進一步確定這組音的正確音程,以下我們再來看更詳細的說明。若以自然音Do、Re、Mi、Fa、Sol、La、Si來做例子,所可能出現的音程如下: 一度 二度 三度 四度 五度 六度 七度 八度所以,依照剛才上一段所述,我們來為度數作個定義:同音與同音之間為最低度數,稱為一度,相隔一個音的稱為二度,其他以此類推.,但是您一定很清楚這樣的分法只是最粗略的分法,因為相同的度數之間,還是會因為相隔半音數目不同而有差別,如譜例: 大二小二 大三小三 完全增四 完全減五 大六小六 大七小七如上例的大二小二度,DO和RE相差二個半音(即一個全音),MI和FA相差一個半音,但以度數來說都叫二度,所以為了區隔這兩種不同的音程,我們稱音程較遠的為大二度,音程較近的為小二度。但為何在四度和五度的地方有完全的字樣?這是因為一、四、五、八這四種度數在和聲學上被認為是最諧和的音程,因此我們稱之為完全音程,即完全一度、完全四度、完全五度、完全八度。一般來說,最常見的就是剛才提到的大、小和完全這三種音程。完全音程既被稱為完全,因此就不會再去使用大、小這樣的字眼去形容了,所以在樂理上是沒有大四度或小五度這種名詞的,明白嗎?而在其他同度數的情況之下,大音程一定比小音程多一個半音,如大三度就一定比小三度多一個半音,但有時候因為臨時記號的關係,出現了比大三度還要再多一個半音的情況,那要怎麼稱呼這個音程?沒辦法,只有稱呼這個音程為增三度了,如FA和LA就是增三度,反之,若出現比小三度還要再少一個半音的情況,就稱為減三度,如RE和FA就減三度了。在完全音程的情況下,像DO和FA相差5個半音,稱之為完全四度,但FA和SI卻相差6個半音,比正常的完全四度還增加了一個半音,此時我們就以完全四度作為標準狀態,稱呼FA和SI的音程為增四度,同理可證,完全五度和減五度也是一樣的道理。這樣子您對音程是不是有些概念呢?音程這個觀念其實不難,但若加上變化記號,卻往往使人弄得一頭霧水,所以我們在這裡列個表,讓您更清楚各個常見的音程的名稱:距離0個半音:完全一度距離1個半音:小二度(MI / FA)、增一度(DO / DO)距離2個半音:大二度(DO / RE)、減三度(RE / FA)距離3個半音:小三度、增二度(請自行推算)距離4個半音:大三度、減四度(請自行推算)距離5個半音:完全四度(請自行推算)距離6個半音:增四度、減五度(請自行推算)距離7個半音:完全五度(請自行推算)距離8個半音:小六度(請自行推算)距離9個半音:大六度(請自行推算)距離10個半音:小七度(請自行推算)距離11個半音:大七度(請自行推算)距離12個半音:完全八度(請自行推算)其實真要說出所有音程名稱的話,可能您會搞的一頭霧水,所以您只需知道最基本的自然音程就可以了,其他的就依照這個原則去推論即可得到答案:若這個音程是大、小、完全音程,那就沒什麼問題了。但若不是,則比大音程或完全音程還要多半音的音程稱為增音程;反之,比小音程或完全音程還要少半音的音程稱為減音程。這樣子您明白嗎?但請千萬別鑽牛角尖,故意去找一些很少見或很奇怪的音程來為難自己,因為有很多音程只會出現在理論上,但實際的作曲或曲子中卻幾乎沒見過,不去知道也罷。至於超過八度的音程,則稱為複音程(八度以內稱為單音程),要判別複音程很簡單,只要算出這個音程是八度 + ?度數再減去一度即可得到答案,如C4和C6雖然都是唱DO,但卻差了二個八度,所以他們的音程就是八度 + 八度再減去一度,答案就是15度了。再舉個例子,還記得動力火車的第一張專輯上寫道:18度的狂飆這句話嗎?18度是多少?就是二個八度(15度)再往上三個音就是了,明白了嗎?第 三 章 音 階何謂音階?即是以某個音高為起點,然後依照某種次序將音符由低至高來排列,這樣的音列及稱為音階,所以,在世界各地有許多不同的音階,只是因為每每的音樂水準持續地在進步,而且有非常完整的理論與系統,所以目前世界上幾乎都是用西洋的十二平均律來作為學習音樂的基礎,因此我們今天所說的音階,就是以最普遍的大音階(大調)與小音階(小調)為主。一、純律與十二平均律純 律在學習大調和小調之前,首先得先說明一下純律和十二平均律。在音樂之父巴赫大力提倡十二平均律之前,西洋的音階不但有很多種類,同時音程的話分也是用純律這個系統,何謂純律?及兩個音的聲波震動的比例越單純,則這兩個音聽起來會越和諧,反之則越不和諧,這也是人類耳朵天生的特性,所以早期所謂和諧音程的聲波震動比例大致如下:完全一度 1:1 完全八度 1:2完全五度 2:3 完全四度 3:4大 三 度 4:5 小 三 度 5:6大 六 度 3:5 小 六 度 5:8所以,最諧和的音程當然是完全一度(這是當然的,本來就是同一個音嘛!),其次是完全八度,其他的就稍微差一點了,但二度和七度則是相當不諧和的音程,可想而知其震動比例一定是很奇怪的比例。雖然純律最符合人類耳朵對美聲的要求,但是因為這樣的比例會因為轉移調性而有很大的麻煩,如C大調的主音是DO,所以應該以DO為起點,依照比例而定出其他音的音高,但若之後轉到G大調的話,所有的音的音高又要稍微做一些改變了。在巴洛克時代之前,因為樂曲形式簡單很少轉調,所以問題不大,但隨者樂曲形式越趨複雜,純律就變成是相當麻煩的系統了,所以雖然純律能夠有非常優美的和聲音響效果,但卻不太實用。十二平均律隨著時代的進步,純律的缺點慢慢地浮現出來,於是人們開始嘗試各種解決辦法,十二平均律便應運而生了。何謂十二平均律?就是將一個八度均分成12個均等的音程,將每一個音程定義為半音,兩個半音為一個全音。所以不管怎麼移調或轉調,都能夠獲得均等的音響效果,這是十二平均律最大的優點,但因為十二平均律是將一個八度均分成12等分,所以每一個半音之間的震動比數都是一個除不盡的無限小數,所以無論演奏哪一個和弦都不可能得到真正完全諧和的音響效果,但因為影響的幅度相當小,所以權衡利弊之下,十二平均律仍是非常好的一個音程系統,這也是為何MIDI再怎麼進步都無法取代真人演奏的最重要的原因,因為真人演奏時演奏家會憑自己的耳朵判斷音程和諧的程度,而這時後通常會比較接近純律,故聽起來最舒服,但在電腦中就無法做到了,原因就是音程定義系統上有著根本的差異,不過兩者的差別並不大,故在這裡提出只是供您參考而已。二、大調依照十二平均律的系統,我們可以從任何一個半音(DO、DO、RE、RE、MI、FA、FA、SOL、SOL、LA、LA、SI)開始,依照大調的音程排列次序來做出一個全新的大調,以C大調為例: I II III IV V VI VII I 全音 全音 半音 全音 全音 全音 半音每個大調都有七個音,您看到的羅馬數字就是我們為這七個音排列的級數,第一個音為I級音,是整個大調最主要的音,因此最常被稱為主音,而第七個音為VII級音,因為他是引導整個音階再度回到主音的VII級音,所以最常被稱為導音,另外較重要的級數有V級-屬音與IV級-下屬音接下來請您看一下每個音之間的音程大小,依序為全-全-半-全-全-全-半,這就是大調的組成規則,看似有點複雜,其實很簡單,我們將整個音階分成兩半,就是DO、RE、MI、FA + SOL、LA、SI、DO,這兩個段落我們稱之為音型,每個音型裡有四個音,其間的音程距離都是全、全、半,所以一個大調就是由兩個全、全、半音型,中間以一個全音連結起來所組合而成,所以整個大調音階組成的口訣就是:全全半、全、全全半,這樣子您能夠瞭解嗎?在瞭解大調的構成之後,接下來就是學習升種大調與降種大調的二種大調系統,這是怎麼來的呢?聽我慢慢道來吧!1.升種大調我們以C大調為基礎,開始試著做出新的大調音階,要如何做比較簡單呢?請把C大調的兩個音型拿掉前面那一個,只剩下後面的SOL、LA、SI、DO這個音型,之前我們說過一個大調要有二個音型,現在少了一個,我們就在後面再接一個全全半的音型,另外,可別忘了兩個音型之間要以一個全音連結喔!因此,這個音型應該是RE、MI、FA、SOL,其中的FA需要升半音來做成全全半的音型,因此這個大調就是:這個大調的主音是SOL,所以調名就是G大調,然後調號是FA接下來我們依樣畫葫蘆,拿掉前面的音型,保留後面的RE、MI、FA、SOL,再重新做一個大調,會再得到一個新的音型LA、SI、DO、RE:這個大調的主音是RE,所以調名就是D大調,然後調號是FA與DO接下來還是一樣,拿掉前面的音型,保留後面的LA、SI、DO、RE,再重新做一個大調,會再得到一個新的音型MI、FA、SOL、LA:這個大調的主音是LA,所以調名就是A大調,調號是FA、DO與SOL依此方法來繼續做下去,我們會得到7個大調:G大調、D大調、A大調、E大調、B大調、F大調、C大調這7個大調,而這七個調的調號有一個共同點,就是繼承前一個調的調號,然後再增加一個新的調號,順序是:FA、DO、SOL、RE、LA、MI與SI,列表如下: C G D A E B F C2.降種大調降種大調的作法和升種大調剛好相反,就是在一開始的C大調的兩個音型,拿掉上面的音型,留下下面的DO、RE、MI、FA這個音型,然後在這個音型的下面再接一個音型,一樣還是用一個全音連接起來,算一下,您會得到一個FA、SOL、LA、降SI的音型:這個大調的主音是FA,所以調名就是F大調,調號是降SI一樣的方法,捨棄上面的音型,保留下面的音型,在向下接一個音型,會得到一個新音型降SI、DO、RE、降MI:這個大調的主音是降SI,所以調名就是降B大調,調號是降SI、降MI依此類推,您又會得到7個降種大調:F大調、降B大調、降E大調、降A大調、降D大調、降G大調、降C大調這7個大調,而這七個調的調號有一個共同點,就是繼承前一個調的調號,然後再增加一個新的調號,順序是:降SI、降MI、降LA、降RE、降SOL、降DO與降FA,列表如下: C F 降B 降E 降A 降D 降G 降C到了這裡,所有的大調都已經介紹完畢,可是您有否發現,十二平均律中只有12個音,換言之只能做出12個大調,可是您算一下,C大調 + 7個升種大調 + 7個降種大調總共有15個耶,怎麼會多3個?原因很簡單,其中一定有三個調是重複的需要扣掉,但怎麼會有重複的?原因很簡單,就是同音異名所造成的,我將升種大調與降種大調的調名再列出來讓您看看,到底哪3個調是重複的?1 2 3 4 5 6 7G D A E B F C (升種大調)F 降B 降E 降A 降D 降G 降C (降種大調)看到藍色的調名了嗎?沒錯,就是這6個調互相是同音異名的調: B大調(5個升記號) 同 降C大調(7個降記號)F大調(6個升記號) 同 降G大調(6個降記號)C大調(7個升記號) 同 降D大調(5個降記號)仔細一看,(B降C)、(F降G)、(C降D)根本就是同一個音嘛!既然主音相同,那音階自然就完全一樣了,只是寫法不同罷了,明白了嗎?三、小調看過了大調的系統後,是不是感覺有點複雜呢?請不用擔心,小調就比較簡單了,基本上,我們可以將小調看成是寄生於大調的另一種音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