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第四单元教案.doc_第1页
六年级第四单元教案.doc_第2页
六年级第四单元教案.doc_第3页
六年级第四单元教案.doc_第4页
六年级第四单元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个人初备案二次备课课时安排3课时授课类型新授课题12.夜晚的实验教学总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联系语言环境,懂得课后作业中“瞎子”、“穿透”、“听”等词语的意思以及其所带引号的用法。3、通过朗读、复述等一系列语言训练,感受并学习科学家细心观察、大胆试验、潜心研究、不断利用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科学精神。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教学重难点1、在教师指导下,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课文、复述课文。2、学习科学家细心观察、大胆实验、潜心研究、不断利用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科学精神。3、从故事中懂得,成功来自于日常的发现;来自于探索过程中的一次次的失败;来自于坚持不懈的努力。教学方法教法:启发式教学法学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实验记录表等课时第 1 课时授课类型新授课题12.夜晚的实验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初读课文,感知文意,理清条理,感受科学家细心观察、大胆试验、潜心研究、不断利用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科学精神。教学重难点初读课文,感知文意,理清条理。教学方法教法:启发式教学法学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实验记录表等教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1、同学们,你们知道雷达吗?它是现代军事领域中不可或缺的电子装备;你知道医院里的B超等设备吗?其实,雷达、B超等,都是超声波。超声波在现代工业、农业、医疗、军事等领域发挥着极大的作用。然而,人们对超声波的研究是在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又是怎样开始的呢?这得从一位意大利科学家的实验说起。2、板书课题:12.夜晚的实验3、质疑:同学们,你们看了这个课题后,想知道什么?(学生交流)4、师:同学们刚才提了许多有意思的问题,老师想知道,你们的这些问题是问谁的呢?(引导学生懂得,最了不起的是学会问自己,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解决问题,获得知识。)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1、自由读课文,要求:(1)画出生字,读准字音,借助字典或联系上下文学习生字。(2)在读课文的同时,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看看能不能在课文中找到答案。(可以和同桌交流一下)2、检查自学情况。(1)指名读生字,词语。(把生字字音读准,能看生字想词语,成语,通过交流达到丰富词汇的目的。)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交流刚才初读课文后的收获。4、质疑问难。三、再读课文、感知文意、理清条理。1、师:一篇好的课文,不仅仅告诉我们一些问题的答案,他在讲述一个故事的同时,还告诉我们许多许多。让我们从中学到很多。请同学们投入的朗读课文,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或者句子,多读几遍,在书上写上你喜欢的理由。然后和同桌的同学分享一下你的感受,你的收获。2、交流,点评。3、读完课文,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叙述的呢?4、交流分段的理由。四、指导写字。1、交流写法。2、学生练习描红。作业布置1、朗读课文。2、抄写生字词语。板书设计12、夜晚的实验斯帕拉捷 蝙蝠 超声波教后反思个人初备案二次备课课时第 2 课时授课类型新授课题12.夜晚的实验教学目标1、能联系语言环境,懂得课后作业中“瞎子”、“穿透”、“听”等词语的意思以及其所带引号的用法。2、通过朗读、复述等一系列语言训练,感受并学习科学家细心观察、大胆试验、潜心研究、不断利用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科学精神。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教学重难点1、在教师指导下,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课文、复述课文。2、学习科学家细心观察、大胆实验、潜心研究、不断利用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科学精神。3、从故事中懂得,成功来自于日常的发现;来自于探索过程中的一次次的失败;来自于坚持不懈的努力。教学方法教法:启发式教学法学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实验记录表等教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学习。同学们,通过上一堂课的学习,我们对课文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那么课文又是如何细致生动地讲述这一个实验的经过的呢。现在我们继续学课文,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去感受斯帕拉捷是怎样完成这一个实验的。二、精读课文(1-6段)。1、读第1段。(1)指名朗读课文第一段。出示:他常常看到,很多蝙蝠灵活地在夜空中飞来飞去,却从不会撞到树上或者墙壁上。指导读出蝙蝠的灵活,读出“常常看到”。出示:这个现象引起了他的好奇:蝙蝠凭什么特殊的本领在夜空中自由自在地飞行呢?这个问题是问谁的?从中你感受到什么?怎样读好这句话?(2)交流,朗读。(3)师:斯帕拉捷是怎样着手进行实验的,实验情况怎样?2、精读课文2-6段。(1)指名朗读第2、3自然段。“不由得惊叫”说明什么?“瞎子”加上引号指什么?第一次实验的结果怎样呢?(2)出示:不用眼睛,蝙蝠凭什么辨别前方的物体,捕捉灵活的飞蛾呢?师:这个问题是从那里来的?这一次斯帕拉捷在问谁呢?他又是怎样做的呢?(引导学生继续朗读课文)(3)齐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思考:这一段讲斯帕拉捷做了几次实验?这实验情况又如何呢?出示:难道它薄膜似的翅膀,不仅能飞翔,而且能在夜间洞察一切吗?指导朗读这句话,从这个问句中你感受到什么?师:课文的第四自然段简洁叙述了斯帕拉杰两次实验的做法、结果以及第二次实验后的猜想。然而第三次实验依然没有找到蝙蝠夜间飞行自如的探路工具,当时他又是怎样想的呢?你能帮作者设计一个问题吗?(学生思考,交流,评价,并说明问题设计的依据。从下文中知道)(4)指名朗读课文第五第六两段出示:啊!蝙蝠在夜间飞行,捕捉事物,原来是靠听觉来辨别方向,确认目标的!同学们,此刻的斯帕拉杰心情如何?你能从这句话中看出来吗?(这里一个“啊”表示出斯帕拉杰是那么的惊喜,两个感叹号也足以看出实验成功给作者带来的是何等的兴奋与快乐。)指导朗读5、6自然段。要读出快乐,惊喜的语气。(5)小结:这一段简练、生动地记叙了斯帕拉杰通过多次实验,终于揭开了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的经过。从斯帕拉杰的实验研究过程中,你感悟到了些什么?(失败是成功之母;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成功;)3、学生感情朗读课文2-6自然段。三、练习用自己的话指导复述实验过程。(1)分部分复述。(2)完整复述。作业布置n 1、夜晚的实验本文通过记叙_科学家_通过n _次夜晚的实验,终于揭开蝙蝠夜晚飞行秘密的经过. 表现了科学家_的精神。2、你还知道入们受到蝙蝠启发,发明了_,_n 3、斯帕拉捷的贡献是:发现了“超声波”;我们还知道的科学家有_,他主要贡献发现了_。_国_,他主要贡献发明了_.4、仿生学举例板书设计善于思考 斯帕拉捷 夜晚的实验 大胆实验 超声波不怕失败个人初备案二次备课课时第3课时授课类型新授课题12.夜晚的实验教学目标品读课文,感受斯帕拉捷的对科学的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教学重难点品读课文,感受斯帕拉捷的对科学的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教学方法教法:启发式教学法学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实验记录表等教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斯帕拉捷是怎样通过实验,揭开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的?学生可以在概括描述的基础上,再进一步进行详细的复述。2、师:斯帕拉捷的实验证明,蝙蝠是靠听觉来辨别方向,捕捉食物的。但是,蝙蝠又是如何依靠听觉来辨别方向的呢?这里面还有许多秘密呢。斯帕拉捷的实验对以后的科学发展又有什么重大意义呢?二、读讲课文7-9段。1、出示:蝙蝠的耳朵又怎么能“穿透”黑夜,“听”到没有声音的物体呢?(1)这个句子应该怎样读?(2)质疑:句子中“穿透”、“听”都用上了双引号,你是怎样理解的?(“耳朵”本来是不能穿透黑夜的,没有声音的物体也是不能用耳朵来听的。但是,应用“穿透”和“听”这两个词语,形象地说明了蝙蝠辨别方向的特点。)2、指名朗读第八自然段和第九自然段的前半部分。(1)读了这部分内容后,你知道了什么?(奥妙)(2)出示:原来,蝙蝠靠喉咙发出人耳听不到的“超声波”,这种声音沿着直线传播,一碰到物体就像光照到镜子上那样反射回来。朗读句子,引导体会比喻的作用。(形象地解释了“超声波”这一个很抽象的概念。3、超声波对于人类,又有怎样的功用呢?读课文最后一句。交流:你读懂了什么?(实验造福了人类)三、课堂小结。1、读了课文的最后三个自然段,你又受到什么启发?(科学的发展需要一代一代的人不断的努力。要热爱大自然,因为人类的科学事业的发展,人类美好的生活与大自然密切相关。大自然给予人类的启迪太多了。例如科学家前赴后继地进行科学研究,以丰硕的科研成果造福人类,我们也应努力学习,勤于钻研,立志造福人类。)四、读完了这篇课文,你还有问题需要提出来讨论的吗?想知道些什么?学生质疑,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学会发现问题,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作业布置板书设计教后反思个人初备案二次备课课时安排2课时授课类型新授课题13海洋21世纪的希望教学总目标1学会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由于”造句。2、了解海洋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认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3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领会“人类正在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一句在文章中的作用。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1、通过阅读课文弄明白“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2、通过搜集课外资料进一步体会海洋与人类之间的密切关系。教学方法教法:启发式教学法学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课时第 1 课时授课类型新授课题13海洋21世纪的希望教学目标1、学习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2、初步了解海洋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认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教学重难点初读课文,感知文意,理清条理。教学方法教法:启发式教学法学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实验记录表等教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人新课,激发兴趣。 1看录像。(大海) 同学们,你们了解海洋吗?海洋与我们人类有哪些关系呢? 2揭示课题。(板书:8 海洋21世纪的希望) 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呢?二、初读指导。 1借助拼音自学生字,会读会写田字格中8个生字会读田字格上面两个生字。 2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低廉 威胁 大显神威 望洋兴叹慷慨 敬畏 喜怒无常 无穷无尽 3自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三、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齐读。提示:“矿”是后鼻音,“匮”读第四声。 2了解词语掌握情况,重点领会下列词语意思。低廉:(价钱)便宜。慷慨:大方,不吝惜。威胁:用威力逼迫、恫吓使人屈服。敬畏:又敬重又害怕。望洋兴叹:本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比喻要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4讨论: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写什么?全文可分几部分?哪部分写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第一段(第13自然段):写海洋与人类有密切的关系年来,人们热爱海洋,又敬畏海洋。第二段(第48自然段):写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正迎来开发、利用海洋的新时代。第三段(第9自然段):写开发海洋,首先得保护海洋。四、精读训练。 1自由朗读第一段,画出中心句。(出示:人与海洋的关系非常密切) 2课文通过哪些方面来写海洋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呢?画出有关语句。交流: (1)“海洋给人类提供了航行的便利。”说说自己的理解。 (2)“它慷慨地给予人类丰富的水产品和每日不可缺少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抓住“慷慨、丰富、每日不可缺”几个词)这两句之间的分号,说明什么?这两句都是讲海洋给人类带来的益处,因此,千百年来人们(热爱海洋) (3)“无情地掀翻船只,冲垮海堤,毁灭沿海的城镇”说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要求抓住“无情、冲垮、毁灭”等)这句是讲海洋给人类带来的可怕灾难,所以人们在热爱海洋的时,又(敬畏海洋) 3引读第3自然段。 4指导朗读第一段。要读出千百年来人类对海洋既“热爱”又“敬畏”的复杂心情,及面对它“喜怒无常”的无奈。齐读第一段。作业布置1、朗读课文。2、抄写生字词语。板书设计低廉 威胁 大显神威 望洋兴叹慷慨 敬畏 喜怒无常 无穷无尽教后反思个人初备案二次备课课时第 2 课时授课类型新授课题13海洋21世纪的希望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准确生动的语言。2.品读课文,深入了解海洋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认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教学重难点品读课文,深入了解海洋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认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教学方法教法:启发式教学法学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检查复习,听写词语。二、继续精读训练。1过渡: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已进入信息时代的我们,还会像千百年来的人们那样“望洋兴叹”吗?(指读第4自然段)人类是怎样开发、利用海洋的呢? 2学习第二段。(1)齐读第4自然段。这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承上启下)(2)人们是从哪些方面开发、利用海洋的呢?快速读读下面几个自然段,交流。(板书 开发矿产资源索取高蛋白食品 利用水力发电 淡化海水缓解水荒 建设海底城市)(3)课文是怎样具体开发、利用海洋的呢?对照课文,根据板书,四人小组逐个自然段讨论。交流:“由于都在闹能源危机”、“座座”、“一艘艘已驶向”、“已潜入”。(人类“能源危机”,导致到海底开发矿藏)看图理解第5自然段最后一句话。朗读第5自然段。“由于人类正面临着食物匮乏的威胁”、“21世纪的餐桌上来自海洋”。(人类“食物匮乏”,导致到海洋索取高蛋白食品)朗读第6自然段。“潮汐发电站价格低廉的电力。”(人类用较少的价钱,获得大能量的电力)朗读第7自然段。“用海水淡化缓解水荒。”(人类遇干旱,用淡化海水的方法缓解)“在海底建设城市”(人口增长,拓宽生存空间)朗读第8自然段。(4)朗读第二段。3课文学到这儿,你能回答这个问题吗?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人类面临困境时,把“目光转向海洋”,科学开发、利用海洋给人类带来了希望)根据板书,概括地说一说。自由说、指名说。4齐读第三段。为什么必须保护海洋,珍惜海洋资源?我们可以怎样保护海洋?朗读第三段。三、总结全文。 1朗读全文。海洋与人类有密切关系,我们现在就要努力学习,将来更好地开发、利用海洋,让它真正成为人类新世纪的希望。2.通过本文的学习,说说你的收获。四、练习。指导造句“由于”。作业布置1、海洋21世纪的希望是一篇说明文。文章告诉我们:海洋与人类有密切的关系,21世纪人类已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之所以说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是因为海洋蕴藏着丰富的矿藏,可以从海洋索取高蛋白食品,利用海水的运动发电,淡化海水缓解水荒,在海底建设城市_。文中“望洋兴叹”的原因是:由于以前科学技术不发达,人们还不能开发和利用海洋,对它的喜怒无常无可奈何。海洋是个聚宝盆,“聚宝盆”比喻资源丰富的地方。说海洋是聚宝盆,是因为:它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煤、铁、铜、锡、锰、硫等)矿产资源,请为保护海洋设计一条宣传标语:海洋存亡,匹夫有责 蓝色的海洋,生命的摇篮。2、人们热爱海洋是因为:海洋给人提供航行便利,给予人类食盐;人们敬畏海洋是因为:海洋掀毁船只,冲垮堤岸,毁灭城镇,给人类带来灾灾难。文章中是从开发海洋矿产资源、向海洋索取高蛋白食品、利用海水运动发电、淡化海水缓解水荒、建设海底城市开拓人类生存空间这5个方面来说明未来海洋的开发。3、蔚蓝色的海洋,。自从人类社会诞生以来,人与海洋的关系就非常密切。海洋给人类,它慷慨地给予人类和。但是,海洋发起脾气来,也会,给人类带来可怕的灾难。4、不过,人类要开发和利用海洋,首先必须保护海洋,珍惜海洋资源。只有这样,海洋才会乐于作出它的奉献。板书设计13海洋21世纪的希望能源危机开发海洋矿产资源食物匮乏向海洋索取食物能量浪费利用海水发电水 荒淡化海水 生存空间狭小建设海底城市 教后反思个人初备案二次备课课时安排2课时授课类型新授课题14 学会合作教学总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根据课后提示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合作的原因和怎样合作,激励学生要在学习生活中学会合作。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根据课后提示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教学方法教法:启发式教学法学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课时第 1 课时授课类型新授课题14 学会合作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3、能根据课后提示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教学重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方法教法:启发式教学法学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人们为什么要合作?怎样才能与别人合作成功?二、初读指导(1)出示词语。钥匙 嘴唇 倾泻 协作 瓶子 牺牲 一幢 顾名思义 情不自禁(2)指名读,注意读准带点的字。(3)了解词语掌握情况。顾名思义:看到名称而想到它的含义。倾泻:课文指美妙的乐曲好似从乐师的嘴唇边、指缝里飞扬出来。典范:可以作为学习、仿效标准的人或事物。和谐:配合得适当、匀称。交响乐团:大型的管弦乐演奏的团体。由弦乐器、木管乐器、铜管乐器、打击乐器等组成,参加者能达上百人。(4)齐读生字词。3、各自轻声试读课文。4、检查自读情况,分自然段读课文。5、默读课文后分段,概括段意。第一段(第13自然段):说明生活在世界上大家都离不开与别人合作。第二段(第46自然段):通过具体事例,说明具有协作精神和自我牺牲的精神,才能合作得好。第三段(第7自然段):指出只有学会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三、布置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完成文后练习2。 作业布置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完成文后练习2。板书设计教后反思个人初备案二次备课课时第课时授课类型新授课题14 学会合作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合作的原因和怎样合作,激励学生要在学习生活中学会合作。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合作的原因和怎样合作,激励学生要在学习生活中学会合作。教学方法教法:启发式教学法学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实验记录表等教时安排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上节课内容,导人新授内容二、精读训练1、理解第一段。激发思考:作者围绕合作,首先谈了什么?自由朗读第一段,找出文中的重点句。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任何人在这个世界上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不论也不论都”“只有才能”“小小大大不就”通过对上面句子的理解,举出在实际生活中“合作”的事例,谈谈自己的初步认识。通过第一段的学习,归纳演说词的语言特点。小结:这一段说明了人生活在世界上,都离不开与别人合作。2、理解第二段。过渡:怎样才能卓有成效地合作呢?(1)理解第4自然段。自由读第一个事例,随后播出一段交响乐录音,学生置身交响乐的美妙旋律之中。乐止,介绍交响乐是由上百人用不同的乐器演奏而成,他们是怎样合作的呢?思考:“团体目标”的“高度统一”和“协作精神”分别形容“合作”的什么?(合作的“完美”与“和谐”)从这个事例中,同学们明白了什么?(2)理解第5自然段。读读,想想,议议:这个实验的目的、要求、经过和结果分别是怎样的?联系课文想想“依次”是什么意思?外国专家是怎么说的?“我在许多地方做过这个实验、从未成功。”这句话说明了什么?从这个事例,你明白了什么?(3)理解第6自然段。读读,想想:怎样才能卓有成效地合作呢?小结:文章通过两个具体的事例,说明只有具有协作精神和自我牺牲的精神,才能合作得好。提问:为了说明怎样才能卓有成效地合作,作者举了两个事例。只举前一个例子够不够?为什么?(不够。因为只举前一个例子只说明合作需要有协作精神,而后一个例子是说明合作需要有自我牺牲精神的,只有举两个例子,才能把问题说得很全面)3、理解第三段。自由读,谈谈你对既要“竞争”,又要“合作”的体会。三、总结全文四、指导学生练习演讲作业布置练习演讲学写一篇演讲稿。并在班里进行演讲。填空:1、学会合作是一篇演讲稿,以“合作”为话题,列举了两个例子来说明如何进行卓有成效地合作。一是交响乐团的演奏,说明合作要有统一的目标,协作精神;二是从瓶子里取出彩球,说明合作还要自我牺牲精神。告诉我们的道理是只有学会与别人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学了以后,让你联想到的成语有风雨同舟、同舟共济、齐心协力、同仇敌忾、群策群力、同心同德、万众一心、同甘共苦等;写两句有关合作的名言警句: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众人拾柴火焰高。2、可见,成功的合作不仅要有统一的目标,要尽力做好份内的事情,而且还要心中想着别人,心中想着集体,有自我牺牲的精神。的精神。3、课后习题3板书设计14、学会合作统一目标协作精神取得成功 自我牺牲精神教后反思个人初备案二次备课课时安排3课时授课类型新授课题练习4教学总目标1、语文与生活: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选择合适的解释;并能查字典,准确理解加点字的意思;能过运用这种方法,预习课文,弄懂不理解的字与词。2、诵读与积累:熟读并背诵古今贤文(真理篇)。3、写好钢笔字:描红学会合作,注意行款整齐,字体工整。4、口语交际:漫话奇思妙想,旨在鼓励学生大胆的猜测和奇妙的幻想,并能勇敢流畅的表达自己的奇思妙想。5、写好毛笔字:学写毛笔字“医”“匪”,注意字的间架结构。教学重难点语文与生活和口语交际。教学方法教法:阅读讲解法学法:练习法教学手段小黑板课时第 1 课时授课类型新授课题练习四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选择合适的解释;并能查字典,准确理解加点字的意思;能过运用这种方法,预习课文,弄懂不理解的字与词。2、熟读并背诵古今贤文(真理篇)。教学重难点熟读并背诵古今贤文教学方法教法:阅读讲解法学法:练习法教学手段小黑板教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二、语文与生活。 1、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为“鉴往知来”中的“鉴”选择合适的解释。引导学生通读这段文字,整体感知着段文字的意思。品读“学习历史的意思是什么?一言以蔽之,就是鉴往知来。”同桌互相讨论,师引导学生理解。引导学生细读课本中“鉴”的解释,交流:指生说出选择,并说明选择该义项的理由。师总结,生再读句子理解。 2、运用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的方法,弄懂句子中带点字的意思:款款、徐、拂、隅、鲜。 3、预习即将学习的课文,用这个方法弄懂不理解的字或词。三、诵读与欣赏。 1、自读古今贤文(真理篇),借助字典解决生字,并理解一些成语的意思。 2、检查朗读情况,指生读,即时正音。 3、生再读文章,进行讨论文章的意思。 4、交流:引导学生说出对文章中一些句子的理解,师可适当予以补充,并再次朗读文章。 5、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快速记忆。 6、指导背诵全文,教给学生方法,理解记忆法。四、总结。作业布置完成第二、四题。板书设计教后反思个人初备案二次备课课时第 2 课时授课类型新授课题练习4教学目标1、描红学会合作片段,注意行款整齐,字体工整。2、学写毛笔字“医”“匪”,注意字的间架结构。教学重难点学写毛笔字“医”“匪”,注意字的间架结构。教学方法教法:阅读讲解法学法:练习法教学手段小黑板教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一、检查复习。 1、检查前一节课的作业。 2、小结。二、写好钢笔字。 1、审题。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学会合作这段话。 (2)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这些钢笔字的特点,揣摩运笔方法。 (3)让学生说说写钢笔行楷的注意点。 3、练习。4、反馈。三、写好毛笔字。1、学生观察课本中的两个字“医”“匪”。2、教师示范书写,讲解要点。3、学生书写,教师巡回指导。4、评讲书写作业。5、学生再次练写。四、总结本节课学习情况并布置口语交际的预习。作业布置板书设计教后反思个人初备案二次备课课时第3课时授课类型新授课题练习4教学目标漫话奇思妙想,旨在鼓励学生大胆的猜测和奇妙的幻想,并能勇敢流畅的表达自己的奇思妙想。教学重难点大胆的猜测和奇妙的幻想,并能勇敢流畅的表达自己的奇思妙想。教学方法教法:阅读讲解法学法:练习法教学手段小黑板教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 愿意把你们的奇思妙想说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吗?二、指导: 1、教师明确本次口语练习的步骤:先小组讨论,然后每组派代表上台讲,其余学生评议。2、学生分组,讲奇思妙想。3、每组派代表上台讲。4、全班同学评议:谁想得奇妙,讲得精彩。三、反馈:1、教师对学生讲的奇思妙想进行评议。2、讲一讲自己的奇思妙想。3、并发出号召作业布置板书设计教后反思个人初备案二次备课课时安排2课时授课类型新授课题习作教学总目标1、初步学会仔细观察事物的变化。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周围事物,勤于思考、乐于探究的习惯,增强持续观察的意识;2、能按照实验的过程有顺序地记叙实验的经过,并能写清楚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