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上册第21课 桃花源记 一、填空(1)本文选自 。作者 ,又名 ,字 ,世称 先生, (朝代)著名田园诗人。不满当时现实,弃官归隐。桃花源记是传世名篇。我们还学过他的诗 。(2)用原文语句回答: 描写桃花林美丽景色的语句是: 描写桃花源中环境美好的句子: (3)成语皆言简意赅,许多成语都语出有典,如成语 ,就是浓缩本文的故事而来。二、解释句中加点的词。(1)缘溪行(2)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3)豁然开朗。(4)屋舍俨然(5)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6)阡陌交通(7)黄发垂髫(8)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9)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10)及郡下,诣太守。(11)欣然规往。(12) 便舍船(13) 武陵人捕鱼为业。不足为外人道也。(14)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便要还家。(15) 见渔人,乃大惊。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16)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此中人语云。(17) 其中往来种作。既出,得其船。(18) 处处志之寻向所志寻病终(19) 寻向所志,遂迷。后遂无问津者。遂与外人间隔。男女衣着,悉如外人。(20)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三、古今异义 (1)芳草鲜美 (2)仿佛若有光 古: 古: 今: 今: (3)阡陌交通 (4)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古: 古: 今: 今: (5)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6)不足为外人道也 古: 古: 今: 今: 四、翻译文中重要句子。(1)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2)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3)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五、简答题(1)“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表明先世生活年代的社会环境是怎样的? (2)作者笔下的桃花源具有怎样的特点?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你怎样看待陶渊明笔下的理想社会?环境优美,人民安定幸福,民风淳朴;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乱,人人自食其力,安居乐业,和平安宁的理想社会。用意是寄托作者的社会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它与当时的黑暗社会形成鲜明对照,是作者不满当时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是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批判,客观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它又有原始共耕的痕迹,有一定的复古倾向,在阶级社会中也只能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第22课 陋室铭爱莲说一、填空(1) 本来是指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的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是用韵的。本文押 韵,韵脚有 。(2)陋室铭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一种 的生活情趣。(3)这两篇短文主要运用了 的表现手法来表述自己的志向和情操。(4)用原文语句回答:陋室铭的主旨句是 。作者说陋室不陋的原因是。写出陋室环境清幽宁静的句子是。文中最能反映莲高洁品质的句子是: 对莲的品质高度概括的句子是: 二、解释句中加点的词。(1)有仙则名(2)有龙则灵(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6)可爱者甚蕃。(7)自李唐来。(8)濯清涟而不妖。(9)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10)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11)陶后鲜有闻。(12)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三、翻译下列句子。(1)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孔子云:何陋之有?(4)莲,花之君子者也。(5)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知识库托物言志是一种表现手法,古代文人表述自己的志向和情操时,往往下采用直白的方式,而常常以物为喻,写得比较含蓄,这叫做“托物言志”。表现手法还有各种抒情方式(如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直抒胸臆),表现方法(如欲言先抑、象征等)以及结构特点(如前后呼应、卒章显志、对比、倒叙等)第24课 大道之行也一、填空1大道之行也选自,这是的经典著作之一。是西汉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的。2大道之行也是一篇名文,有两个成语出自其中,它们分别是、。3研读课文填写:大道的内涵是、。(鳏寡孤独、夜不闭户 没有阶级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选贤与能() 矜寡孤独() 男有分()货恶其弃于地也( ) 陶后鲜有闻(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并解释句子。1选贤与能,讲信修睦。2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3衿、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4男有分,女有归。5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6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7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四、简答题1本文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特征的?2“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第26课 三 峡一、填空1文中写山连绵的句子是“ ”,文中正面描写山形的挺拔险峻的句子是“ ”,侧面写山之高的句子是“ ”。2文中侧面写出夏日江流湍急的句子是:“ ”,写秋景萧瑟凄凉的句子是“ ”。3课文中说:“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诗人李白在早发白帝城中对此也有描写:“ , 。”4结合文章内容,用一句话概括三峡的景色特点: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 略无阙处2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阴绝。3. 或王命急宣4朝发白帝,暮到江陵。5.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6素湍绿潭。7绝岩多生怪柏。8飞漱其间9良多趣味10晴初霜旦,林寒涧肃11属引凄异三、一词多义 沿溯阴绝 属引凄异 自 自三峡七百里中绝 绝岩多生怪柏 属 属予作文以记之 自非亭午夜分 衷转久绝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四、翻译下面语句。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4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5素湍绿潭,回清倒影。6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7清荣峻茂,良多趣味。8.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五、简答题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2请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三峡的山”和“夏季江水”的特点。3文末以渔歌作结有什么作用?记承天寺夜游一、填空。1记承天寺夜游是_代诗人_所写,他与其父、其弟合称为“_”。2“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此句描写的对象是_,“藻、荇”、是指_,此句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3本文描写了 之美,作者把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等微妙复杂的思想感情浓缩在文中“ ”的语句中。二、解释下列加点的字。1欣然起行2念无与为乐者3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4怀民亦未寝5相与步于中庭6庭下如积水空明7盖竹柏影也8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三、翻译下列句子。1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2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四、简答题1如何理解文中的“闲人”两字?试结合写作背景加以分析。八年级下册第21课 与朱元思书一、填空1与朱元思书的作者_,是_代文学家。2三峡和与朱元思书都写了猿鸣,但写作目的不同,三峡通过猿鸣烘托环境的 ,与朱元思书则通过猿鸣表现了环境的 生机勃勃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风烟俱净2从流飘荡3自富阳至机庐一百许里。4猛浪若奔5皆生寒树6负势竞上7互相轩邈8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9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10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11横柯上蔽12疏条交映三、翻译下列句子。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2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3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4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四、简答题1作者用“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概括富春江的景色。请说说富春江的山“奇”在哪里?水“异” 在哪里?2此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知识库(表现手法属于写作特色的一部分)本文所用的表现手法及表达效果: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使表达更加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本文所用的描写角度及表达效果:视听结合。(加深感受,使人如同身临其境。)此外常用的表现手法及表达效果还有:托物言志、象征、虚实结合。(使表达更加含蓄,有意在言外之妙,而且能使文章内涵丰富,富有哲理,给人以启迪。)第23课 马 说一、填空1马说的作者是 , (朝代)文学家,文章运用 手法。2文章借有关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将封建统治者比作“ ”,将人才比做“ ”,而伯乐喻指 ,集中抨击的社会现象是 。3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 。作者借此表达了 的心情。二、解释下列加点的字。1故虽有名马2是马也3才美不外见4食之不能尽其材5执策而临之6其真无马邪?三、一词多义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策之不以其道执策而临之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四、解释下列加点的字并翻译句子。1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2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3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4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5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五、用“/”标出下列句子的停顿。 食 马 者 不 知 其 能 千 里 而 食 也知识库:“其”的用法及意义 1代词作人称代词,代人,译为:他,他们;他的,他们的;它,它们;它的,它们的。作指示代词,译为:这(种);那。作指示代词,近指。译为:其中,其中的。后面多接数词。例:其一犬坐于前。2作副词,常用于句首,表示加强语气、委婉语气、商询、反问语气等。译为:一定,恐怕,大概,难道。例: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记忆顺口溜:其字可代人和物,一般代指三人称,远指近指“这”和“那”;后带数词译“其中”,表示反问译“难道”,表示加强译“一定”,婉询译为“恐怕”和“大概”。第24课 送东阳马生序一、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1余幼时即嗜学 2无从致书以观赛3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4弗之怠,走送之5不敢稍逾约6以是人多以书假余7余因得遍观群书8既加冠9益慕圣贤之道10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11尝趋百里外12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13未尝稍将辞色14援疑质理15或遇其叱咄16色愈恭,礼愈至17俟其欣悦18卒获有所闻19负箧曳屣 20四支僵劲不能动21持汤沃灌22以衾拥覆23主人日再食24同舍生皆被绮绣25腰白玉之环26烨然若神人 27緼袍敝衣28略无慕艳意(羡慕;欣赏)二、一词多义无从致书以观计日以还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以中有足乐者礼愈至至舍三、翻译下列句子。1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四、简答题1作者在求学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如何克服的?你认为作者的哪些精神值得学习?2作者在叙述青年求学经历时插入同舍生优越的条件有何用意?从中你得到哪些启示?3作者写自己求学经历艰难的目的是什么?第26课 小石潭记一、填空本文选自_,作者_,_朝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在做永州司马时写下了连续性的山水游记多篇,其中小石潭记等八篇合称_。二、解释下列加点的字。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2心乐之3水尤清冽4全石以为底5为坻为屿6潭中鱼可百许头7日光下澈8影布石上9佁然不动10俶尔远逝11往来翕忽12潭西南而望13斗折蛇行14明灭可见15其岸势犬牙差互16凄神寒骨17悄怆幽邃18乃记之而去19隶而从者三、一词多义水尤清冽以其境过清潭中鱼可百许头明灭可见参差披拂其岸势犬牙差互全石以为底卷石底以出以其境过清潭西南而望乃记之而去隶而从者四、翻译下面的句子。1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2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3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4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5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五、简答题1作者按照游览的先后顺序来写,抓住了小石潭的哪些特点? 2作者游览小石潭的情感先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第27课 岳阳楼记一、填空1本文的作者是 , (朝代)政治家,文学家。我们学过他的词 。2我国古代思相家孟子说过:“乐以天下,忧以天下。”范仲淹在本文中说的“ , ”,进一步深化了孟子的这种思想。3新时代的中学生应当志存高远,在成功与挫折面前努力保持一种“ , ”的良好心态。4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诗句“ , ”与课文第二段所描绘的洞庭湖的景色、气势相近。5选文第段“是进亦忧,退亦忧”一句中,“进”指的是 ,“退”指的是 ;“古仁人”能够做到“进亦忧,退亦忧”的原因是 。6文章描写了登岳阳楼观洞庭湖浩荡无际、气象万千的壮丽景象,叙写了登临者或悲或喜的不同情绪,从而抒发了“ , ”的旷达胸怀和“ , ”远大的政治抱负。7岳阳楼记中有很多脍炙人口的成语,譬如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非常壮观的词是 ;形容心境开阔,精神愉快的词是 ;许多被废置的事情都已举办起来的词是 ;政治统一,百姓和睦的词是 。二、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2越明年3百废具兴4属予作文以记之5予观夫巴陵胜状6此则岳阳楼之大观7前人之述备矣。8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9迁客骚人10连月不开11薄暮冥冥12则有去国怀乡13忧馋畏讥14至若春和景明15沙鸥翔集16而或长烟一空17宠辰偕忘18把酒临风19或异二者之为20微斯人,吾谁与归?三、解释句中加点的字并翻译句子。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2不以物喜,不以已悲。3是进亦忧,退亦忧。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5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四、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每句只标一处) 前 人 之 述 备 矣。 然 则 何 时 而 乐 耶?第28课 醉翁亭记一、 填空1本文作者 ,字永叔,自号 ,晚年又号 ,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2美国在联合国大唱人权高调,真是“ ”,意在干涉别国内政。3课文中描写山间四时之景的句子是:“ ”。二、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2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3伛偻 提携4山肴野蔌5杂然而前陈者6觥筹交错7已而夕阳在山8树林阴翳三、一词多义蔚然而深秀者佳木秀而繁阴云归而岩穴螟太守归而宾客从也微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发行榆林市横山区2025秋招笔试价值观测评题专练及答案
- 海藻胶提取工安全规范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广东电网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25年简单问答口语题库及答案
- 碳酸饱充工理论知识考核试卷及答案
- 焊材配拌粉工专业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初一地理美国试卷及答案
- 机械木工专项考核试卷及答案
- 劳务经纪人转正考核试卷及答案
- 聚丙烯酰胺装置操作工综合考核试卷及答案
- 设备采购计划表格(日常办公用品)
- 跌落机操作规程
- (高清版)DBJ33∕T 1319-2024 住宅小区供配电工程技术标准
- 中国人口研究专题报告-中国2025-2100年人口预测与政策建议
- 2025年家居服行业市场趋势分析报告
- 酒店餐饮服务礼仪培训课件
- 《中韩贸易竞争性和互补性分析》15000字(论文)
- 重庆红色之旅心得体会
- 2024年北京高中学生化学竞赛试卷
- 心内科人文关怀护理
- 医院培训课件:《预灌式抗凝剂皮下注射》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