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人教新课标《故乡》.doc_第1页
初三语文(人教新课标《故乡》.doc_第2页
初三语文(人教新课标《故乡》.doc_第3页
初三语文(人教新课标《故乡》.doc_第4页
初三语文(人教新课标《故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故乡作者与背景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于1912年随民国教育部北迁赴京供职,于1919年12月回故乡绍兴接母亲迁居北京,目睹农村的破败和农民的凄苦,十分悲愤。不过,这只是触发故事的一点,而作品真正反映的却是更为广阔深邃的社会背景。故乡反映的是辛亥革命10年后的中国农村社会情况。辛亥革命虽然赶跑了一个皇帝,但并没有改变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帝国主义是封建地主阶级的主要支持者”。“封建地主阶级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主要社会基础”。因此,“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至大批地破产,他们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中国人民的贫困和不自由的程度,是世界所少见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作者回乡期间,耳闻目睹了农村疮痍累累的残酷现实,加之在这个风雨如磐的社会中求索了30余年的生活体验,于是写出了悲凉沉郁的故乡这篇小说。知识积累1.阴晦(hu):阴沉昏暗。2.萧索:荒凉、冷落的意思。3.苍黄:灰暗的黄色。本文形容天色不好。4.悲凉:悲哀凄凉。5.瓦楞(lng):绍兴人习惯用“楞”指称那种格子状的狭长凹凸的东西,如“一畦菜地”说成“一楞楞菜地”。屋瓦沟脊相间,也是“一楞楞”的,故称为“瓦楞”。6.嗤(ch)笑:讥笑。7.素:向来。8.如许:这么些。9.易主:改换主人。易:改变。10.凄凉:多用来形容环境或景物寂寞冷落。本文形容人物神情悲伤难过。11.神异:神奇,不同一般。12.家景:家里的生活状况。13.祭祀(s):旧俗备供品向神佛或祖先行礼,表示崇敬并求保佑。14.无端:无缘无故。端:头,引申为缘由。15.伶俐:动作灵活。16.景况:光景,情况。本文指生活状况。17.秕(b)谷:空或不饱满的稻谷。18.伶仃:瘦弱。本文用来形容杨二嫂两条纤细的腿站立如圆规的姿态。19.惶恐:惊慌害怕。20.絮絮(x):形容说话连续不断。21.定规:成规,一定的规矩。22.潺潺(chn):象声词,溪水、泉水等流动的声音。23.偶像:原指用木头、泥土等雕塑的供迷信的人敬奉的神像。也比喻盲目崇拜的对象。24.切近:靠得很近。25.茫远:渺茫、遥远。26.大抵:本文是大都的意思。27.髀(b):大腿。28.鄙夷(y):看不起。29.瑟(s)索:即瑟缩,身体因寒冷而蜷缩或兼发抖。30.黛(di)色:青黑色。31.惘(wng)然:心里好像失去了什么的样子。32.愕()然:吃惊的样子。33.隔膜(m):彼此思想感情不相同。34.恣睢(z su):放纵,放任。35.展转:同“辗转”。原指身体翻来覆去,这里形容生活不安定,到处奔波。36.打拱:作揖。37.胯(ku)下 38.獾(hun)猪39.寒噤(jn)40.折(sh)本 41.蜷(qun)缩42.五行(xng)43.应酬(chu)43.恭(gng)敬 44.颧(qun)骨45.脚踝(hui) 46.潮汛(xn) 47.弶(jing)48.猹(ch)理解主旨这篇小说以“我”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通过闰土二十多年前后的变化,描绘了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衰败、萧条,日趋破产的悲惨景象,揭示了广大农民生活痛苦的社会根源,表达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理清结构写作特色1. 多方面地运用对比手法,多视角地揭示主题思想,给作品增添了更浓重的悲剧色彩。如萧索破败的荒村与海边沙地神异的图画,构成景物的对比。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豆腐西施”与“圆规”,构成人物今昔的对比。在人物对比中,又有着诸多层次:有闰土、杨二嫂前后肖像的对比;有闰土前后语言、行动、气质、性格的对比;有闰土与杨二嫂性格的对比;有“我”和少年闰土的友谊与“我”和中年闰土的隔膜的对比;有中年的“我”和闰土的隔膜与宏儿和水生的“一气”的对比。小说通过对比手法的运用,表现闰土和杨二嫂在二十多年里发生的巨大变化,说明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经济衰败,农民和小市民生活的贫困,封建社会传统观念对人们的精神毒害,造成人们纯真的人性被扭曲。作者塑造这两个人物形象,真切地抒发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希望有新的生活的炽热感情。各方面的对比,把旧中国农村日趋凋敝、农民生活日益贫困、人与人日趋冷漠的主题思想揭示得更深更广。2传神的肖像描写,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如对少年闰土肖像的刻画,勾勒出一个健康活泼的农家少年的形象,而刻画的中年闰土则是一个受尽折磨和压榨的旧中国农民的形象。对杨二嫂素描式的勾勒虽无一贬词,却刻画了一个泼辣粗俗、令人生厌的农村妇女的形象。3景物描写中深沉地激荡着作者思想感情的波澜。如小说一开头就用阴晦的天气、呜呜作响的冷风、苍黄的天空、萧索的荒村,勾勒出冬日江南农村死气沉沉的景象,透露出“我”悲凉的心绪。在小说里,作者将荒凉的景物与悲凉的情绪和谐地交织在一起,创造了情景交融的意境。小说里也有一幅闪着灿烂光彩的图画,即作者回忆少年闰土的那幅“神异的图画”,景物描写中寄托了作者对美好景象的深切向往。把握重点1. 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1)“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这句话也是小说中的插入议论,它有什么深刻含义?这句话表明作者渴望“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新的生活的到来。这新的生活正如“我”所说,既不像“我”的辛苦展转,不像闰土的“辛苦麻木”,也不像别人的“辛苦恣睢”。“我”所憧憬和追求的这种新生活,实质上是打倒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消除了因阶级压迫、阶级剥削和封建观念所造成的人与人之间的“隔膜”的新生活,这体现了作者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要求。(2)“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这句话反映了“我”什么样的心理状态?这句话反映了“我”对追求新生活的理想的矛盾心理。一方面坚信自己和闰土的后代“应该有新的生活”,一方面对自己的“希望”又感到“害怕”和“茫远”。这是因为:一是他深知反动势力强大、顽固,实现愿望绝非一朝一夕之事,必须进行长期的战斗;二是对通往“新的生活”的具体道路还不太明确。(3)“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作者把希望比作地上的路,结尾充满了哲理。它告诉人们:只空有希望而不去奋斗、追求,希望便“无所谓有”;有了希望并始终不渝地斗争、实践,希望便“无所谓无”。人们都向着希望之路迅跑,就会迎来新生活。2.第二段是景物描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其作用是什么?描绘了荒凉、萧索的景象。作用是交代回乡作用,渲染悲凉气氛,烘托人物心情。3.小说主要塑造了几个典型形象?这几个形象分别有什么特点?小说主要塑造了三个典型人物:闰土、杨二嫂、“我”。闰土是一个勤劳善良,但不觉悟的农民形象。世代奴隶,苦得已形容不出却没有醒悟,不但自己事事按奴隶的“规矩”办,而且要求后代老老实实做奴隶。杨二嫂是一个贪婪、尖刻、鄙俗的小市民典型,也是农村市镇的小商贩。这个曾借色相招徕生意的“豆腐西施”变成了泼妇式的“细脚伶仃的圆规”。她对“我”的虚假吹捧、尖刻讽刺,对闰土的恶语中伤,以及顺手牵羊的恶习,表现了她的势利贪婪、尖刻自私,也反映了社会对她的扭曲。“我”是一个同情劳动人民的知识分子,但没有奋起为社会的解放而努力,只是为个人的“谋食”而辗转奔波。其中,闰土和杨二嫂都是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压迫下身体被摧残、心灵被扭曲的人物,都是病态社会中的不幸人。不同的是闰土愚昧麻木,杨二嫂庸俗卑劣,她对闰土的憨厚朴实起了衬托作用;三人都是社会直接或间接的奴隶,由于不觉悟,各自为着自己而辛苦,彼此隔着厚厚的墙,借“我”之口否定了这三种人生。4.这篇小说实际上写了两个故乡:一是记忆中的故乡,一是现实目睹的故乡。记忆中的故乡,色彩鲜明,是一幅“神异的图画”,现实的故乡又是怎样一幅图景呢?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最后一段又再现了记忆中的故乡的美丽画面,这又说明什么呢?现实的故乡一片荒凉、沉重、窒息,“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点活气。”对记忆中的故乡和现实目睹的故乡的描写,作者采用了对比的写法。这样写,突出了现实故乡的每况愈下的变化,反映了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残酷蹂躏下日趋破产的旧中国农村的社会现实。小说最后一段,又再现了记忆中的美丽画面,这是“我”的美好希望的象征,也是对新生活的想象、憧憬。基础知识识记1.故乡选自_,作者是_,我们在初中阶段还学过他写的_和_2.给下列加红字注音(1)篷()隙 (2)瓦楞()(3)断茎() (4)寓()所(5)装弶() (6)五行()(7)捕()鸟 (8)秕()谷(9)嗤()笑 (10)獾()猪 (11)潮汛()(12)颧()骨(13)鹁鸪()()(14)瑟()索 (15)深黛()(16)恣睢()()(17)一匹猹()3.根据拼音写出汉字(1)xio()索 (2)阴hu()(3)心x()(4)zhn()帽 (5)祭s() (6)伶l()(7)k()税 (8)jin()择(9)忙l() (10)b()夷4.辨析下列多音字并组词 _() _() _()(1)吓 (2)载 (3)晃 _() _() _() _() _()(4)薄 _()(5)折 _() _() _()5.结合语境解释加红字的意思。(1)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