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关陇集团的发展.doc_第1页
试述关陇集团的发展.doc_第2页
试述关陇集团的发展.doc_第3页
试述关陇集团的发展.doc_第4页
试述关陇集团的发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日制本科生毕业论文题 目: 试述关陇集团的发展 学 院:历 史 与 社 会 学 院 专业年级:历史学2012级 学生姓名:王兴芳 学号: 20120502151 指导教师: 黄虹 职称: 副教授 2016年 3 月 30 日 全日制本科生毕业论文成绩评定总表姓 名王兴芳学号20120502151专业历史学(师范0题 目试述关陇集团的发展题目来源是否来源于教师科研课题。是 ( );否( )(请在相应括号内打“”) 完成期限 2015 年 12月 2016 年 5 月指导教师黄虹职 称副教授论 文基本情况论文 (字)附件: 学生总成绩论文成绩(百分制)指导教师评分 ;评阅教师评分 ;答辩评分 折合比例指导教师评分40;评阅教师评分30;答辩评分30实得成绩(折合分)指导教师评分 ;评阅教师评分 ;答辩评分 ;总分: ;统分人: 总评等级毕业论文总评等级: 学院分管领导(签字): 学院(签章) 年 月 日全日制本科生毕业论文成绩评定表(指导教师使用)姓 名王兴芳学号20120502151专业历史学(师范)题 目试述关陇集团的发展指导教师黄虹职 称副教授指导教师意见(从学生的态度、论文写作情况及论文质量等方面表述,是否达到本科毕业论文要求,是否同意提交答辩。由教师本人手写签名)指导教师评分(百分制): 指导教师(签字): 全日制本科生毕业论文成绩评定表(评阅教师使用)姓 名王兴芳学号20120502151专业历史学(师范)题 目试述关陇集团的发展评阅教师邓晓职 称教授评阅教师意见(从论文选题、研究方法、论文质量等方面表述,是否达到本科毕业论文要求,是否同意答辩。由教师本人手写签名)评阅教师评分(百分制): 评阅教师(签字): 全日制本科生毕业论文成绩评定表(答辩小组使用)姓名王兴芳学号20120502151专业历史学(师范)题目试述关陇集团的发展答辩时间 2016 年 5 月 12日答辩地点12102答辩学生人数28答辩小组组长(职称)答辩记录人答辩小组成员(职称)答辩小组意见(主要从学生答辩制作的PPT、语言表达、逻辑性,对提问的理解及回答,是否通过答辩等方面表述)答辩成绩(百分制): 答辩小组组长(签字): 答辩记录 (主要记录提问及回答问题,提问不少于3个)全日制本科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姓名王兴芳学号20120502151专业历史学(师范)题目试述关陇集团的发展研究背景与目的研究背景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军事集团的存在历来是威胁各朝安定的因素之一,太平盛世的军事集团可以开疆扩土、保境安民,而在硝烟乱世,它又极有可能趁机分裂割据,对天下统一造成隐患。所以,对古代军事集团进行研究,探究其发展轨迹,对于了解中国古代军政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对关陇集团发展的研究主要通过阅读历史文献和名家著作来获得基本史实资料。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虽然没有点明关陇集团的形成过程,但书中对府兵制做了系统的介绍,而府兵制正是关陇集团形成的基础。中学人教版历史教材中国古代史则从多个方面分析了关陇集团存在基础府兵制的没落,揭示了关陇集团从辉煌走向衰败的重要原因之一,除此之外,在而古代历史文献中,令狐德棻等编订的周书、欧阳修等编订的新唐书,虽然在阅读理解上需要花费一番功夫,但未经过二次加工的资料具有更大的价值,是可以参考的珍贵资料。研究目的1、整合关陇集团发展的相关资料,我们能清晰认识其展脉络。2、通过对府兵制兴衰的分析,认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与国家的实际国情密切相关。3、通过整体探讨关陇集团发展的历程,使我们认识到物极必反、盛极而衰的道理。体小4号,1.5倍行距)研究内容与方法研究内容一、宇文泰的开创之功(一)宇文泰生平及关陇集团的发源(二)六镇起义二、府兵制促使关陇集团最终形成(一)府兵制初创(二)八柱国将军三、关陇集团的衰落 (一)府兵制的没落 (二) 胡族蕃将的出现(三)山东豪族与寒族的崛起四、关陇集团的瓦解研究方法历史文献法研究进度计划1.搜集阅读相关资料,初步确定论文选题(2015年11月至12月)2.填写开题报告并进行论证(2016年1月)3.进一步搜集整理资料,形成论点,拟定论文提纲(2016年3月初)4.完成论文初稿(2016年3月底)5.完成论文修改稿并定稿(2016年4月)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说明:开题报告应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独立撰写,开题报告通过后方可写作论文。不能附页。全日制本科生毕业论文教师指导记录姓 名王兴芳学号20120502151专业历史学(师范)暂定题目试述关陇集团的发展最终题目试述关陇集团的发展(指导教师指导学生次数不少于3次)指导时间: 年 月 日指导时间: 年 月 日指导时间: 年 月 日指导时间: 年 月 日指导教师(签名): 试述关陇集团的发展历史与社会学院 历史学专业 2012级 王兴芳指导教师 黄虹摘 要:关陇集团纵横中国历史百余年,历经西魏、北周、隋、唐四个朝代,它从形成到最后的衰败,经历了前中期的辉煌鼎盛和后期的土崩瓦解,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关键词:关陇集团;府兵制;宇文泰Abstract:Guanlong group Aspect a hundred years of Chinese history, after four Western Wei, Northern Zhou, Sui and Tang Dynasties, it from the formation to final decline, after the collapse of the middle period of prosperity and late, leaving an indelible mark in the history of China.Key words:Guanlong group; Fubing system; Yuwen Tai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从魏晋南北朝到唐末,这段长达六百多年的历史,可以说是士族门阀的历史。昔年魏文帝曹丕为了拉拢士族,采用了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创设九品官人法 九品官人法,又称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上承两汉察举制,下启隋唐科举制,存在约四百年之久,是中国古代三大选官制度之一。,以此作为朝廷重要的选官制度,这一制度使士族子弟得以进入到朝廷的中枢机构中,并成为中国古代三大选官制度 中国古代三大选官制度,即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之一。之后的西晋的统治者司马氏,其本为河内豪族,故而更加注重对士族子弟的任用。东晋的开国皇帝司马睿,依靠大族琅琊(一作琅玡)王氏,得以在江东立足,王氏兄弟王导、王敦也因立有从龙之功而大权在握,位极人臣,所以当时民间有“王与马,共天下” 王与马,共天下。即东晋时期,琅琊大族王氏兄弟王导、王敦位高权重,其权势可以跟皇室力量相抗衡,甚至有过之无不及。的说法,由此可见东晋的门阀士族势力极其强盛。刘宋王朝取而代之后,却一改往日重用士族之风,大力起用寒门,士族力量也就渐渐衰落。而在此时,一个新兴的贵族军事集团在北方崛起,这即是纵横中国历史百余年的关陇军事贵族集团。关陇集团是指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众军事集团的总称,该集团中的大部分军阀氏族籍贯都在陕西的关中以及甘肃陇山附近,当中的军事贵族以武川镇军人为班底,定居于关中,他们胡汉共居,个个文才武略,彼此间又相互通婚,渐渐成为一个整体,陈寅恪先生将他们称为“关陇集团”。关陇集团起源起于武川镇(今内蒙古武川),草创于西魏和北周初期,西魏、北周、隋、唐四个朝代均是以它为其统治基础,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其胡汉杂糅的特点,造就了隋、唐二朝兼容并包的格局,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一、宇文泰的开创之功关陇集团的形成与宇文泰有着密切的联系,甚至可以说是宇文泰一手促成了关陇集团的形成。(一) 宇文泰生平及关陇集团的发源宇文泰(507556年),字黑獭,祖籍武川(今内蒙古武川)。他是西魏王朝的大权臣和实际的建立者,奠定了北周的政权,实际掌握政权达二十多年。他曾经加入六镇起义的军队,后来又跟从贺拔岳进入关陇地区,在贺拔岳死后代其占据关中。公元534年,宇文泰被北魏孝武帝授封为大丞相。同年十二月,宇文泰毒杀孝武帝,另外立元宝炬为皇帝,作为自己执掌政权的傀儡,建立了西魏,定都于长安。至此,宇文泰开始了其长达20年的专制。北周建立之后,他被追尊为文王,武成元年(559年),又被追尊为文皇帝,庙号太祖,其陵墓称为成陵。宇文泰是杰出的军事改革家和统帅,他创立了府兵制,这是中国兵制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直到唐玄宗实行募兵制前,都是中央王朝的基本兵制,足见其卓越的军事才能。他在掌权期间,对内精诚团结,清明政治,创立府兵制;对外则以关陇作为落脚点,与东魏常年征战,蚕食南边的萧梁。奠定了之后百余年中关陇政权一统天下以及隋唐王朝繁荣强盛的基础。其功业之盛,堪称一代英豪。关陇集团的发源之地在北魏六镇,尤其是武川镇。周书文帝纪说:(宇文泰)“字黑獭,代武川人也。其先出自炎帝神农氏。九世至侯豆归,为慕容晃所灭。其子陵率甲骑五百归魏。天兴初,徙豪杰于代都,陵随例迁武川焉。” (唐)令狐德棻等:周书卷一文帝纪上,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1页。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文皇帝宇文泰字黑獭,是代州武川人。他的先祖出自于炎帝神农氏一脉。传了九世至侯豆归,被慕容晃灭掉,他的儿子宇文陵率领带甲骑兵五百人归附魏国。天兴初年,朝廷将才智勇力出众的人迁移到代都,宇文陵按照惯例迁居武川。由此可知,自宇文陵开始,宇文家族便世代镇守武川。后来成为关陇军事贵族集团中坚力量的赵贵、侯莫陈崇、独孤信等人也都出自武川的军人世家,所以说关陇集团发源于武川镇是有一定依据的。宇文泰等人在关陇地区创建霸业,最早源于北魏孝明帝正光五年(524年)三月爆发的六镇起义。(二) 六镇起义六镇(或称北镇)是指北魏前期在都城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以北的边境设置的六个军镇,从东向西依次为怀荒、柔玄、抚冥、武川、怀朔沃野六镇。后来孝文帝改革,将都城迁至洛阳,致使北魏的政治、经济中心都向南转移,六镇在军事上的重要地位也因此遭到削弱,同时,迁入中原的各鲜卑贵族在孝文帝改革的法令下,加快了其汉化和封建化的进程。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六镇在整体上仍然保持着原先鲜卑族的传统,他们的贵族和将士在待遇以及升迁方面都比不上迁往洛阳的鲜卑贵族,长此以往,六镇军人积怨渐深,终于在正光五年爆发了反汉化的大起事,这次起事,史称“六镇起义”或“六镇之乱”。关于这次起义,陈寅恪先生认为“六镇起兵提高了六镇军人地位”万绳楠: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版,第240页。正是在六镇起兵时,宇文泰之父宇文肱的势力开始壮大,在一众军事将领中迅速崛起,他战死后,宇文泰因为“与(贺拔)岳有旧,乃以别将从岳。”(唐)令狐德棻等:周书卷一文帝纪上,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2页。贺拔岳,南北朝时期的北魏名将,被侯莫陈悦用计所杀。之后“万俟丑奴作乱关右,孝庄帝遣尔朱天光及岳等讨之。”(唐)令狐德棻等:周书卷一文帝纪上,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2页。万俟丑奴,匈奴族,北魏时期西北少数民族起事首领。尔朱天光,北魏名将。宇文泰“遂从岳入关。”(唐)令狐德棻等:周书卷一文帝纪上,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2页。宇文泰与贺拔岳有一些交情,因此在父亲死后就以别将的身份追随在贺拔岳身后,之后由于万俟丑奴在关西发生叛乱,孝庄帝派遣尔朱天光和贺拔岳去讨伐他,宇文泰于是便随从贺拔岳进入了函谷关。贺拔岳与宇文泰一样,都是武川镇将出身,他被侯莫陈悦杀后,宇文泰被部将拥立为帅,之后他带领手下部将打败侯莫陈悦,并逐渐取得了关陇地区。二、府兵制促使关陇集团最终形成(一) 府兵制初创六镇起义之后,北魏王朝根基动摇,元气大伤,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为了与实力较为强劲的东魏对抗,宇文泰于大统八年(542年)将流入关中地区的六镇军人以及原在关中地区的鲜卑诸部人编为六军,不过这支军队的战斗力不高,宇文泰为了补充和扩大队伍,以后几年又不断收编关陇豪族的乡兵部曲,选任当地豪望为乡帅,逐步建立起府兵制。府兵制按照鲜卑族的八部大人制度,设置八个柱国将军,但实际统兵的只有六位,他们又各督两个大将军,每个大将军督两个开府,形成一个组织完善、体系庞大的府兵系统。府兵制的创立是中国军制史上的重大改革,对西魏、北周军事实力的加强以及之后各王朝的军制都有深远的影响。(二) 八柱国将军八柱国将军以宇文泰为总管,皇族子弟元欣挂名,实际统兵者六人,合周礼六军之制。实际统兵的六人分别为:李弼、独孤信、李虎、侯莫陈崇、赵贵、于谨。八柱国当中,宇文泰知人善任,元欣皇族威仪,李弼治军有方,独孤信爱人以德,李虎战功彪炳,侯莫陈崇勇猛果敢,赵贵志节气概,于谨好谋善断,他们各怀其能,在宇文泰手下各显其才,得以铸就宇文泰及西魏和北周的辉煌篇章。八柱国将军在府兵制中地位超然,是整个关陇集团的核心人物,他们之间又主要以联姻的方式加强与彼此之间的联系,逐渐形成了一张巨大的姻亲关系网,这种方式无疑使得关陇集团内部更加具有凝聚力,因而也保持其势力在之后的百余年时间里一直经久不衰。就联姻来说,独孤信是个中典型,他的长女嫁与宇文泰的长子,即后来的北周明帝宇文毓;第四女嫁与同为八柱国的李虎的儿子李昺,这两人也就是后来的唐高祖李渊的父母;幼女则嫁给了十二大将军之一的杨忠的儿子,即后来的隋文帝杨坚。是以,独孤信也就成为三个王朝的国丈,“三代皆为外戚,自古以来,未之有也。”(唐)令狐德棻等:周书卷一六独孤信传,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183页。 其他的例子也多不胜数,如宇文泰第五女襄阳公主和李渊的岳丈窦毅成婚,杨坚长女与北周宣帝宇文赟联姻等等。正因为有这样的一层关系,所以即便处于政权更迭频繁的大背景下,关陇集团也能始终屹立不倒,荣光依旧,根源在于这些政权的更迭始终都是集团内部力量的转换。新的政权建立起来后,关陇集团仍然是其所要依靠的政治基础,还得要靠它来维持统治。关陇集团之所以强盛达百余年,有其必然的因素存在。集团的上层贵族们通过府兵制巩固自己的经济实力,掌握更多的土地,进而巩固其经济基础与军事基础;又通过相互之间的联姻,编织了一张几乎涵盖整个国家上层贵族的关系网,加之国家统治者积极推行一些政策来巩固和发展关陇集团,使其更加枝繁叶茂。三、关陇集团的衰落然而“盛极而衰”。关陇集团在历经了长达几十年的隆盛之后,也开始显现出衰颓的倾向。(一) 府兵制的没落前文就已经提到,对于关陇集团来说,府兵制是其得以生存的根基,自府兵制创立到初唐时期,虽然经过隋文帝和唐太宗的改革,但仍然不能挽救其江河日下的态势。府兵制之所以日益衰落,主要有以下影响因素。1、均田制遭破坏,农民得不到土地,府兵制失去了赖以推行的经济支柱。府兵制草创时,基本上是奉行汉人务农,鲜卑人从戎的政策,一个人投军,则合家编入军籍,成为军户,不再属于州县管理。隋文帝在位时改革府兵制,把府兵的户籍编入各州县中,同农民一样分到田地,不再实行军民异籍,这样便将府兵制与均田制结合起来,实行“寓兵于农”、“兵农合一” 兵士既当兵,又从事农业生产。的政策。在和平时期,士兵就耕田种地,生产粮食,一旦到了战时,则自备武器和干粮上阵杀敌。所以在府兵制下,士兵和农民是一体的,但随着社会发展,土地兼并程度日益严重,国家掌握的荒地越来越少,加上农民为了逃避赋税而大量逃亡造成户籍的混乱等原因,均田制被日趋破坏,越来越多的农民分不到田地,府兵制也就失去了其依赖的经济基础,越来越难以推行下去。2、战事频繁、兵役繁重,兵士逃亡较多。魏晋南北朝本来就是乱世,大小战争不断,即使到了所谓隋唐盛世,狼烟烽火也未曾真正得以平息,其中以对高句丽的征伐为例,隋唐两代都曾对高句丽大举用兵。开皇十八年(598年),隋文帝命王世积、周罗睺率领三十万大军攻打高句丽,但因连逢大雨、补给接应不及,不得不班师回朝,无功而返。大业八年(612年),隋朝又集齐百万军力,分左中右三路,向辽河进发,大军浩浩荡荡,盛况空前。大业九年(613年),隋炀帝再次征召军队攻打高句丽,正当气势如虹之时,他惊闻杨玄感在黎阳起兵造反的消息,慌忙撤军。平定杨玄感叛乱后,隋炀帝发动了第三次对高句丽的战争,高句丽在经过多次战乱后,已经是倾尽国力,不得不俯首称臣。唐太宗时期,渊盖苏文渊盖苏文(603666年),又名渊盖金(渊姓),是高句丽末期非常具有争议性的铁腕军事独裁者,在中国的史书上通常避唐高祖李渊的讳而改称泉盖苏文。篡夺了高句丽统治大权,联合百济,攻打亲唐的新罗,新罗向唐求救,贞观十九年(645年),唐太宗亲帅大军从洛阳北上,这次进攻战果颇丰,但唐军最终止步于安市城外。后继的唐高宗尽管性格软弱,但也在征讨高句丽的事情上毫不手软,他于乾封元年(666年)派李绩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再次对高句丽用兵,经过三年征战,才将高句丽彻底打败。由此可见,隋唐两代不遗余力地大举征伐,动辄出兵数十万,府兵的兵役相当繁重,兵士不堪重负,唯有选择逃亡。3、府兵的地位下降。府兵制在唐朝初年还能够有效实行,但到了高宗及武后时期,府兵的社会地位下降,贵族、官僚等权贵多用府兵充作私家奴仆杂役,社会上人们以充当府兵为耻。至开元年间,府兵制崩溃。(二) 胡族蕃将的出现唐太宗为了增强军队的战斗力,启用了一批胡族蕃将,其中以阿史那社尔、契苾何力和执失思力为代表。阿史那社尔本是西突厥处罗可汗的次子,也是唐朝时期著名的军事将领。他在十一岁时便因为智勇双全而闻名于突厥的各大部落,贞观九年(635年),社尔率军队投靠唐朝,唐太宗封他为左骁卫大将军,并把爱女衡阳长公主许配给他,拜他作驸马都尉。以后社尔就随军四处作战,在战争中表现出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廉洁清正的优秀品质,其勇猛果敢的坚毅性格更是深受唐太宗的赏识。社尔在他任期内,为维护唐朝在西部地区的安全和祖国的完整统一,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唐太宗驾崩后,社尔感念太宗的恩德,请求唐高宗准许他以身殉葬,唐高宗当然没有答应,而是任他为右卫大将军,几年过后,又晋封其为镇军大将军。社尔去世后,唐高宗赐其谥号为元,陪葬昭陵。契苾何力原是铁勒可汗,后归顺唐朝,贞观九年(635年),随军大败吐谷浑,乾封元年(666年)攻克高句丽七城(一作八城),总章元年(668年)与李绩等擒获高句丽国王,灭亡高句丽。契苾何力不仅战功卓著,对大唐更是铁胆忠心,他的亲人和旧部被安置在今天甘肃张掖一带,唐太宗命他前去安抚部落、探望亲人。谁知部下生了异心,想要归顺薛延陀,契苾何力严词拒绝了他们,一众部下便将其捆绑起来,作为表达归降诚意的礼物扭送到薛延陀首领真珠可汗的牙帐前面,契苾何力面对真珠可汗的威逼利诱毫不动摇,拔出佩刀割下自己的左耳,发誓绝不背叛大唐。唐太宗听说了此事后感动不已,甚至落下泪来,为了换回契苾何力,他决定将自己的女儿新兴公主嫁给真珠可汗。虽然最后亲事没成,但足可以证明唐太宗对契苾何力的重视。唐太宗驾崩后,契苾何力与阿史那社尔一样,请求殉葬,唐高宗说先帝在世时言明不可殉葬,此二人才罢休。契苾何力在唐朝对吐谷浑、高昌、龟兹以及高句丽等的战争中立下了赫赫功勋,对唐朝的安全稳定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古人说他忠、勇、恕、智、识,他确实是担得起这些评价的。契苾何力去世后,唐高宗赐其谥号为烈,陪葬昭陵。执失思力原本是东突厥颉利可汗的部下,唐太宗刚刚登基时,颉利可汗认为唐朝国内还不稳定,借机发兵数十万,大举入侵唐朝边界,行军到渭水河畔时,颉利可汗派遣执失思力前去拜见唐太宗,以打探虚实。执失思力在唐太宗驾前耀武扬威,大肆吹嘘东突厥兵力强劲,意在督促唐朝赶紧投降,执失思力此举遭到了唐太宗的严厉斥责,将他大骂一顿后囚禁下来,等到渭水之盟缔结后才将他放回东突厥。贞观四年(630年),东突厥在与唐朝的战争中处于劣势,眼看着就要兵败如山倒,颉利可汗再次派执失思力作为特使,到长安向唐太宗请罪,表面投降,实则行缓兵之计,颉利可汗的心思被李靖看破,下令唐军竭力追击,颉利退无可退,被唐军生擒,东突厥灭亡,之后执失思力便留在了唐朝,唐太宗封他为左领军将军。唐太宗人尽其才,看中执失思力原先在突厥部落中颇有威望,便派他招降一些部落,执失思力也不负重托,为唐朝边境清除了很多隐患。从此,执失思力逐渐成长为大唐名将,深受唐太宗赏识,在此后对战吐谷浑、吐蕃、薛延陀以及高昌国的一场场大战中,执失思力更是身先士卒,立下了不朽功勋。阿史那杜尔和契苾何力二人,都是有身份名望的一方霸主,归顺唐朝后又忠心耿耿,劳苦功高,为了表彰他们的功劳,唐高宗赐予他们陪葬昭陵的殊荣。执失思力本也应该有此殊荣,不料人有旦夕祸福,他因卷入房遗爱谋逆案而晚节不保,唐高宗顾念他功勋卓著,免其一死,削爵流放,直到龙朔年间才得以重新进入仕途,病逝后,唐高宗赐其谥号为景,追赠胜州都督。(三) 山东豪族与寒族的崛起如果说隋朝还是关陇贵族们的天下,到唐朝建立时情况就已经大不一样了。公元617年,时为唐国公的李渊在晋阳正式起兵反隋,当时他身边的主要幕僚,即裴寂、刘文静等人,均出自山东豪族,开创唐朝盛世的唐太宗,他身边围绕着的谋臣房玄龄、杜如晦等人,也可说是山东豪族的代表人物。从唐朝建立到走向盛世,山东豪族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并在此过程中日益走向繁荣,大有赶超关陇集团之势,但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比喻势家豪族,虽已衰败,但因势力大,基础厚,还不致完全破产。,虽然关陇集团在逐渐式微,可毕竟有着多年的积累,在大势上仍然压制着山东豪族的发展,不过毕竟日薄西山,山东豪族随时都有可能蓄力将其摧毁。隋末天下动荡,群雄逐鹿,俗话说时势造英雄,寒族便在这样的背景下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从后来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贞观十七年(643年),唐太宗“为人君者,驱驾英材,推心待士”,为怀念当初一同打天下的诸多功臣,命阎立本在凌烟阁内描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是为二十四功臣图。便可见一斑,其中尉迟恭早年靠打铁为生,程知节出身草莽,秦琼在困顿之际也曾无奈卖掉心爱的坐骑黄骠马,他们都是从出身不高的下层军官一步步成为开国元勋的。加上唐太宗广选人才,重视科举,吸纳了更多的平民子弟入朝为官,寒族的势力有所发展。这些寒门出身的士人为关陇集团的贵族所不齿,经常受到他们的轻视和排挤,于是寒族在政治立场上就更加倾向于同样受到打压的山东豪族。高处不胜寒,两股力量叠加在一起施压,关陇集团的地位岌岌可危。四、关陇集团的瓦解关陇集团最后的光辉,来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