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酸和碱的性质研究 稀酸的性质探究(第2课时)一、设计思想通过探究稀硫酸的化学性质,结合稀盐酸的化学性质,引导学生概括出它们的共性即酸的通性。通过实验、复习、归纳出酸的通性的过程,既是学生了解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又培养了他们的比较、归纳能力。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逐步掌握一些分析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学生完成了对酸的通性的知识建构以后,为巩固学生对酸的通性的理解,设计了盐酸走迷宫送挑战书的学生学习任务,以任务驱动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要完成任务,学生既要运用酸的通性,还要设计实验方案,并亲自动手做实验,因此完成任务的过程既是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的过程,又是自主设计实验、展开探究的过程。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酸的五条通性。(2)应用酸的通性来设计实验,鉴别盐酸和NaCl溶液。(3)有关化学方程式的理解和记忆。2.过程与方法(1)体会从个别到一般的认识事物规律的过程。(2)学会用“规律”指导学习的科学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物质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的辨证关系。三、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归纳酸的通性,并运用酸的通性解决问题。教学难点:酸具有通性的原因。四、教学用品药品: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钠、石蕊、酚酞、大理石、Na2CO3溶液、Cu(OH)2、CuSO4、NaCl溶液、镁、锌、生锈严重的铁钉。仪器:培养皿、试管、滴管、试管夹、酒精灯。媒体和教具:多媒体电脑、实物投影、小黑板。五、教学流程1.流程图2. 流程说明1 回忆稀盐酸的五条化学性质,通过复习盐酸的化学性质来引出稀硫酸的化学性质。2根据所给仪器和药品,小组设计实验来探究稀硫酸的化学性质,填写实验报告,培养实验设计能力。3小组动手实验探究稀硫酸的化学性质,记录实验现象,书写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 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稀硫酸的化学性质,构建稀硫酸化学性质的认知结构。5 观察比较,发现盐酸和稀硫酸化学性质很相似。6从结构上寻找原因,化学性质的相似性是由于组成的相似。7酸的组成相似,所以化学性质相似,根据盐酸和稀硫酸的化学性质,归纳出稀酸溶液的通性。8创设盐酸走迷宫的情景,学生的任务是帮助盐酸走出迷宫,其实是依据盐酸的化学性质,寻找能够发生反应的物质,写出反应的方程式。9盐酸走出迷宫后给了同学一个挑战,设计尽量多的实验来鉴别盐酸和氯化钠溶液。学生运用盐酸的酸性设计一系列有明显现象的实验。10 酸的结构相似,化学性质相似,而酸根的不同也会使它们表现出个性。用小结的形式帮助学生树立全面认识事物的观点。请学生回家用食醋除去水壶里的水垢,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六、教学案例1.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盐酸的化学性质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同种酸所处的环境不同,性质不完全相同。同时,知道稀盐酸具有五条化学性质,大家回忆一下,是哪五条?用小黑板呈现稀盐酸的五条化学性质。下面我们来看看稀硫酸的化学性质。回忆稀盐酸的五条化学性质。通过复习上节课学习的盐酸的化学性质来引出课题。设计实验方案,探究稀硫酸的化学性质。请利用给你的药品(稀硫酸、石蕊、酚酞、Na2CO3溶液、Cu(OH)2、Mg、Fe2O3等),小组设计实验来探究稀硫酸的化学性质,填写实验报告(实验报告见附表)。小组设计实验,动手操作,记录实验现象,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组织学生探讨具体物质的性质,引导他们去感知每一种重要物质的性质。分析实验现象投影学生的实验报告,师生共同分析实验报告。总结稀硫酸的化学性质: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能与Cu(OH)2反应;能与Fe2O3反应,还能与CuO反应;能与Mg反应,也能与Zn反应;能与Na2CO3反应。汇报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和得出的结论。总结稀硫酸的化学性质,感受实验报告的作用。比较盐酸和硫酸的化学性质对比小黑板上盐酸的化学性质,大家可以发现盐酸和稀硫酸的化学性质很相似,这是为什么呢?观察对比板书上两种酸的化学性质。感受盐酸和稀硫酸化学性质的相似性。追本溯源,理解酸化学性质的相似对,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因为组成相似,所以化学性质相似,所以稀酸一般都具有这五条化学性质。它们都是由氢元素和酸根组成的。从结构上理解酸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归纳酸的通性我们一起来描述一下稀酸的五条化学性质。(边说边板书)稀酸的通性:稀盐酸和稀硫酸都能与酸碱指示剂作用,与酸碱指示剂作用是酸的一个通性;稀盐酸和稀硫酸都能与碱发生中和反应,这是酸的通性之一。稀盐酸和稀硫酸能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这也是酸的一个通性。碱性氧化物跟酸反应时,一般情况下,金属元素在反应前后的价态不变。稀盐酸和稀硫酸能与Zn、Mg反应放出氢气,上节课我们将镁条放在柠檬酸溶液中也看到气泡。说明酸能与某些金属反应也是酸的一个通性。酸与金属的反应,我们到第六章学习金属的时候再深入学习。稀盐酸能与大理石反应;稀硫酸能与碳酸钠反应。碳酸钙、碳酸钠属于哪类物质?属于盐。与某些盐发生反应是酸的又一个通性。和老师一起归纳稀酸的通性:能与酸碱指示剂作用;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能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能与某些金属反应,产生氢气;能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酸和新盐。根据盐酸和稀硫酸的化学性质,归纳酸的通性。巩固应用盐酸的化学性质。掌握了酸的五大通性,有人要给你们送挑战书了!这个“人”就是盐酸!盐酸要穿过一个极其险恶的迷宫,把挑战书送给你们。迷宫里面有一些吃人的野兽。能与盐酸发生反应的野兽会把他吃掉,哪些野兽会吃掉盐酸呢?现在我们进行小组比赛。比赛规则:前后四个同学为一小组,寻找出所有吃人的野兽,然后每人轮流写出1个野兽吃掉盐酸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好后立刻交给老师,写得既快又准确的小组胜出。明确比赛规则,寻找迷宫里的野兽,写出相应的方程式。创设迷宫情景和比赛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落实盐酸与四类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用实物投影仪将前三名的小组写的方程式投出来,引导学生逐一分析每个反应中“野兽”所属的物质类别。识破了野兽你们得帮助盐酸选择一条安全的路线!识破并分析出野兽。师生共同选择路线,学生说、教师描画路线。巩固对盐酸化学性质的掌握。设计实验方案现在盐酸走出迷宫了,他给我们的挑战是:利用现有的试剂和仪器,你们能用多少种不同的方法证明我是盐酸而不是氯化钠溶液呢?分组设计实验方案,动手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和方程式。接受挑战,设计鉴别盐酸和氯化钠的实验方案。评价实验方案大家想出了很多方法,操作相对比较简单的方法有哪些呢?还有哪些有创意的方法呢?很好,同学们会设计方案,还会评价方案。酸的通性里有现象的反应才能被用来鉴别盐酸,我们圆满完成了盐酸的挑战。大理石、镁带、石蕊与酸的反应最简单。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产生蓝色沉淀,向其中加入稀盐酸,沉淀会消失。每一种方案都是对酸的通性的应用,体会实验方案与知识的关系。小结酸的结构相似,化学性质相似,而酸根的不同也会使它们表现出个性。今天我们掌握了酸的通性,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还会逐渐掌握各种酸的特性。体会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树立全面认识事物的观点。布置家庭作业尝试用食醋除去保温瓶内的水垢。回家做实验。应用酸的通性解决生活问题。2. 主要板书一、酸的通性1酸溶液能跟酸碱指示剂反应。紫色石蕊遇酸变 红 色,无色酚酞遇酸 不变 色。2酸能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酸 + 碱 盐 + 水3酸能跟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酸 + 碱性氧化物 盐 + 水4酸能跟活泼金属反应,通常生成盐和氢气。酸 + 活泼金属 盐 + 氢气5酸能跟某些盐起反应,生成另一种酸和另一种盐。酸 + 盐 新盐 + 新酸二、酸具有通性的原因:酸的组成相似,都是由氢元素和酸根组成的。附表:稀硫酸化学性质实验报告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或结论稀硫酸中加入_稀硫酸中加入_稀硫酸中加入_稀硫酸中加入_稀硫酸中加入_3. 相关链接 氧化物:既不能跟酸也不能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称为不成盐氧化物。CO、NO、H2O都属于不成盐氧化物,虽然CO能跟NaOH反应:CONaOHHCOONa,但是在生成盐时没有同时生成水,所以CO仍属于不成盐氧化物。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CO、NO、As2O3、TeO2除外),有些过渡元素的高价氧化物也属于酸性氧化物(如:CrO3、Mn2O7等)。含氧酸脱水而生成的酸性氧化物,叫做酸酐,例如SO3叫做硫酐,有机酸失水后的生成物也叫酸酐。碱性氧化物包括活泼金属氧化物和其他金属的低价氧化物,如Na2O、BaO、CaO、CrO、MnO2等。典型的两性氧化物有Al2O3、ZnO和某些过渡元素中间价态的氧化物,如Cr2O3、Mn2O3等。 过氧化物消毒剂:过氧化物类消毒剂有强氧化能力,各种微生物对其十分敏感,可将所有微生物杀灭。这类消毒剂包括过氧化氢、过氧乙酸、二氧化氯和臭氧等,它们的优点是消毒后在物品上不留残余毒性,由于化学性质不稳定须现用现配,且因其氧化能力强,高浓度时可刺激、损害皮肤粘膜、腐蚀物品。1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是无色透明液体,深层时略带淡蓝色, 用水稀释的过氧化氢可以降低它的分解活性,微酸性液体,具有漂白作用,其分子内含有活性氧47%。过氧化氢与许多无机化合物或杂质接触后会迅速分解,放出大量的氧、热量和水蒸气。过氧化氢对热、杂质、冲击、酸度、强光等均有敏感,极易发生分解,须加入少量的有机物或无机物作为安定剂,如磷酸及其盐类、锡酸盐、8-羟基喹啉等。室内空气消毒时使用1.53%过氧化氢喷雾,20 mL/m3作用3060分钟。10%过氧化氢可杀灭芽孢。温度越高杀菌力越强,空气的相对湿度在2080%时,湿度越大,杀菌力越强,相对湿度低于20%,杀菌力较差,浓度越高杀菌力越强。气雾用于空气、物体表面(墙壁、家具、地板等)消毒,溶液用于餐具、便器、手等消毒。2过氧乙酸(Peroxyacetic acid)是无色液体,有难闻气味。一般商品过乙酸不超过40%,过氧化氢不超过6%,含水和微量硫酸。对许多金属有腐蚀作用,包括铝,是强氧化剂,加热至110左右或由于自发化学反应发生爆炸,在稍高温度下分解而产生氧气。使用方法和范围:0.1%的过氧乙酸110分钟可杀灭细菌繁殖体,0.5%的过氧乙酸5分钟可杀灭结核杆菌和真菌,30分钟可杀灭枯草杆菌芽孢。溶液用于浸泡消毒餐具、便器、体温计等,过氧乙酸气雾浓度达到1g/m3可杀灭物体表面的芽孢,可用于墙壁、家具、地板等消毒。温度越高杀菌力越强,但温度降至-20时,仍有明显杀菌作用,喷雾消毒时,空气的相对湿度在2080%时,湿度越大,杀菌力越强,相对湿度低于20%,杀菌力较差,浓度越高杀菌力越强,有机物可能减低杀菌力。过氧乙酸性质不稳定,其稀溶液极易分解,应于用前配制,并避免接触金属离子。对多种金属和织物有强烈的腐蚀和漂白作用,使用时注意。接触高浓度过氧乙酸时,应采取防护措施。物品用过氧乙酸消毒后,放置12小时后再使用。3臭氧(ozone)是浅兰色的气体或兰色液体,浓度低于2 ppm时可闻到令人愉快的特有的气味,浓度较高时有刺激性气味。强氧化剂,不稳定。溶液遇振动、热源、明火或浓溶液与强还原剂反应会发生爆炸。杀菌迅速,无残留。熏蒸消毒:用于空气、饮用水、果蔬、餐饮具、生活用水、游泳池水等的消毒。高浓度臭氧对人有毒,大气允许浓度为 0.2 mg/ m3,工作场所允许浓度1.0 mg/m3。液化臭氧钢并应存放在阴冷处。人不应停留于消毒场所。4二氧化氯(chlorine dioxide)室温时为黄色至红黄色气体。具有明显刺激气味。强氧化剂。少量水解生成氯酸、亚氯酸。加热分解放出氯气。遇光不稳定,在暗处稳定。遇太阳光、热、与汞或一氧化碳接触当空气中浓度超过10%容易爆炸。二氧化氯性质极不稳定,临使用时生产或在二氧化氯稳定液中加入活化剂。采取浸泡、擦拭、喷洒等方式消毒,适用于医疗器械、餐具、饮用水及环境表面等消毒。100 mg/L作用30 min,杀灭细菌繁殖体,500 mg/L作用30 min,杀灭肝炎病毒和结核杆菌,1000 mg/L作用30 min,杀灭芽孢,饮用水消毒的剂量为5 mg/L作用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跨公路吊车架梁专项建筑施工组织设计及对策
- 选煤厂生产线自动化控制安全防护方案
- 基础桩基施工技术实施方案
- 保障性住房工程造价与招标管理方案
- 智算中心扩建项目建设工程方案
- 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合同中的合同备案与行政管理
- 探索货物运输合同中的环保责任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 无共同财产且有子女抚养协议的离婚协议书
- 钢结构设计优化与分析
- 信息技术在护理教学模式创新中的应用研究
- 茶叶出口培训课件
- 家电行业售后服务组织架构及人员岗位职责
- 林业政策法规课件
- 马凡综合征课件
- 党章党规党纪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 医院人事管理制度岗前培训
- 车险合作协议补充协议
- 高尔夫tpi教学课件
- 2025至2030年中国软包电池行业市场供需规模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老年共病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3)课件
- 2025年新高考2卷(新课标Ⅱ卷)语文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