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六年级(下)课题:21熟读精思(节选)课时:第一课时 教师:王伟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课文内容。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三段。重点难点积累文言知识,感悟古文的语言特点,把课文读通,读顺,读出味,读出情。学习准备教参、词典环节学 案导 案自主合作探究一、交流名言,导入新课。1.学生交流古人读书名言。 2.引出新课。今天,我们就运用朱熹总结的学习方法来学他的文章熟读精思,看看他是怎样具体介绍这一读书方法的。板书:熟读精思(节选)3.齐读题目,理解“熟读精思”的意思。(熟,熟练。精,精心、细致。反复读课文,把课文读熟练,同时要精心思考课文的意思。)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1.学生自读课文,质疑解疑。(解决从课题产生的一些疑问,记录读书过程中的困难和疑问。)2.交流疑难及解决办法。3.生再读课文,结合注释或借用工具书初步理解文意,试着读好停顿。4.指名朗读,教师根据读的情况指导读好停顿。(1)确定文中多音字及通假字的读音。“须整顿几(j)案”“不可倒(do)读一字”“读书百遍,其义自见(xin)”(2)难读之句要在理解意思的基础上,反复读读才能读好停顿。(3)第一段停顿示例。凡/读书,须/整顿几案,令/洁净端正,将书册/齐整顿放,正身体,对书册,详缓看字,仔细分明/读之。5.教师范读或教读。6.教师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反复读,达到读通、读顺。师巡视,观察学生参与度,调动积极性。适当点拨展示交流集体交流盘点收获六年级(下)课题:21熟读精思(节选)课时:第二课时 教师:王伟学习目标1、调动学生质疑解疑的读书体验,以朗读促思考,理解全文,体会精思与熟读的关系。2、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快乐地学习。重点难点学习古人的读书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学习准备教参、词典环节学 案导 案自主合作探究一、再读课文,深化理解。1.学生再次借助注释等理解字词句的意思,试着说说全文大意。2.指名说说文章大意。3.师生交流重点词语及句子的理解。课件出示重点语句。(1)凡读书,须整顿几案,令洁净端正,将书册齐整顿放,正身体,对书册,详缓看字,仔细分明读之。(2)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3)读书千遍,其义自见。(4)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5)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作者这里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要让学生通过读感知文言文反问句的表达特点。4.齐读课文,读出味,读出情。二、熟读精思,分析课文。(引导学生解决重点疑问。)1.学生静心默读,思考:围绕题目,三个段落分别侧重讲了什么?(习惯,熟读,精思)2.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并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感受。(1)读书的准备是什么?(整顿几案、书册。正身体,详缓看字,仔细分明读之。)(2)熟读有什么要求?有什么好处?(要求: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无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好处:“久远不忘”,“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不带解说,自晓其义”。)(3)精思的前提和关键分别是什么?(精思的前提:“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精思的关键:“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3.学生交流并体会熟读与精思的关系,可以用一句名言概括此观点。(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尽信书,不如无书。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富兰克林。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卢梭)4.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谈谈自己学了课文后的感想。5.教师小结。六、拓展延伸,布置作业1.把课后第四题的治学名言读一读,背一背。2.继续背诵课文第二三段。板书设计读书前的准备整顿几案,正身体,仔细读之。21熟读精思熟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节选)精思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1、师巡视,观察学生参与度,调动积极性。2、适当点拨。展示交流集体交流归纳梳理学生发言,加以完善。盘点收获六年级(下) 课题:22.空城计 课时:第一课时 教师:王伟学习目标1、能用自己的话概括情节,理清小说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2、了解小说的基本知识及基本阅读方法,即通过情节分析理解人物形象。重点难点理清小说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学习准备课外看三国演义环节学 案导 案自主合作探究一、文学常识及写作背景 1、请同学介绍三国演义这本书?2、简要介绍小说特点及阅读要点:小说三要素、阅读方法通过环境、情节的分析来理解和把握人物形象。 二、检查预习 1、读准字音。懿( ) 旌( )旗 隐匿( ) 城铺( ) 擅( )动 鹤氅( ) 纶( )巾 携( )琴 焚( )香 掬( ) 汝( )辈 麈( )尾 抚( )掌 骇( )然 言讫( )2、准确解释下面的词语。 引( )五千兵马 尽皆( )失色 诸( )君 吾( )自有计 凭( )栏 遂( )止住三军 看毕( ) 兴、苞二人在彼( )等候 远遁( ) 得不为 ( )司马懿所擒乎? 3、大家理解文章的内容吗?请用一句话概括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三、 快速浏览全文,理清故事情节分组谈论故事情节发展情况,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师巡视,观察学生参与度,调动积极性。适当点拨展示交流集体交流归纳梳理学生发言,加以完善。盘点收获六年级(下) 课题:22.空城计 课时:第一课时 教师:王伟学习目标能通过细节描写体验人物的思想感情,能联系生活实际对小说中的人物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重点难点通过情节分析人物形象的小说阅读方法。学习准备课外看三国演义环节学 案导 案自主合作探究一、由情节入手分析人物形象1、回顾故事情节,导出人物分析的方法 教师:上一节课,我们通过初步阅读课文,理清了故事的情节,故事的情节围绕着诸葛亮施空城计展开的。文章引人入胜,不仅因为情节,悬念迭出、扣人心弦,还因为人物形象生动。如何去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呢? 通常我们从小说的故事情节入手,通过情节分析理解人物形象。2、通过情节分析人物。(独立完成小组合作小组展示小组评价老师点评) (1) 开端:这是施计的背景,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情势已经十分危急了?这对表现诸葛亮的智慧有何作用? (2) 发展:面对如此紧急的军情,诸葛亮是怎样施计的?(怎么说,怎么做?)这一计谋的最大特点是什么?能突出诸葛亮的什么品质? (3) 高潮:诸葛亮精心安排了一个旨在迷惑敌人的空城计,久经沙场的魏国名将司马懿有这么容易上当吗?请大家在文中找出表明司马懿态度变化以及他采取的相应行动的词语。通过司马懿的态度变化及语言能看出他怎样的性格特点?写司马懿对表现诸葛亮有何作用?(不信为什么?望见什么?大疑疑什么?何根据?退) (4) 结局:司马懿终于领兵退去了,我们也替诸葛亮长舒了一口气,然而,我们也不免产生疑问:诸葛亮凭什么断定司马懿会上当?古人云:“三十六计,走为上策。”诸葛亮为何要冒险设计而不赶紧撤退?这表现人物的什么品质?本段还对众官作了描写,这对表现诸葛亮有何作用?二、通过细节描写体验人物的思想感情,分析人物形象。 1、文中还有多写到诸葛亮的笑,找出来,联系上下文,并分析诸葛亮的心理及笑的含义,想一想几次写诸葛亮的笑,有何意义?2、学生自己品析文中细节,并在书上做好批注,然后小组内交流。三、结合前面对情节和细节的品析,概括诸葛亮的性格特征。四、司马懿应该是怎么样的人呢?他为什么会中了孔明的计?他是本文的主人公吗?认真阅读“司马中计”(课文第3、4自然段),联系整部小说,评析司马懿(先自主探究,后小组讨论)。五、小结本课通过情节分析人物形象,让我们对诸葛亮这一形象加深了理解,对智慧有了新的认识。师巡视,观察学生参与度,调动积极性。适当点拨展示交流集体交流“归纳梳理学生发言,加以完善。盘点收获六年级(下) 课题:23天上偷来的火种. 课时:第一课时 教师:王伟学习目标1、认识文中的生字、新词,加以理解并积累。2、读懂故事,了解人们敬仰普罗米修斯,并称他是“人类的大恩人”的原因。重点难点体会普罗米修斯慈善正义、聪明勇敢、不畏强暴、勇于献身的崇高精神品质,激发学生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并从中受到熏陶教育。学习准备查阅资料,了解希腊神话,认识其中有关人物。环节学 案导 案自主合作探究1.出示自读要求,引导自学。认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找出生字新词,读读认认,并联系上下文或查阅工具书加以理解。结合文中内容,思考并解答先前提出的问题。标出自然段的序号,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说说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1.教师提出中心问题:为什么直到现在,希腊人对普罗米修斯仍然十分敬仰,称他是“人类的大恩人”呢?2.学生快速默读课文,从文中找出有关内容,并在一旁做批注写上自己的理解与感受。3.四人一小组交流读书笔记,围绕中心问题展开讨论。4.指名反馈,全班交流,教师重点引导学生品析文中重点语段。普罗米修斯聪明勇敢、富有正义“他来到人间以后,看到人类没有火的悲惨情景,心里十分难受。他决心背着宙斯,冒着生命危险,到太阳神阿玻罗那里去偷取火种。”联系上下文议一议:普罗米修斯偷取火种将面临着哪些生命危险?教师小结:即使危险重重,普罗米修斯为了让人类摆脱没有火的困苦生活,毅然想办法偷取了一颗火星儿藏在茴香枝的空管里,带到了人问,为人类点燃了第一堆篝火,并向人们讲述了火的性质和用途,像这样一位聪明勇敢、富有正义.为人造福的慈善天神,希腊人民又怎能不敬仰他呢?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普岁米修斯不畏强暴、勇于献身“普罗米修斯摇摇头,坚定地回答: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决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归还火种!”将反问句“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改为陈述句。(为人类造福是没有错的。或:为人类造福没有错。)理解“摇摇头”:普罗米修斯拒绝了火神要为他向宙斯求饶的帮助,因为他觉得自己为人类造福并没有错。理解句子“我可能忍受各种痛苦,但决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归还火种!”师巡视,观察学生参与度,调动积极性。适当点拨。展示交流集体交流“自主合作探究”环节中的问题。盘点收获六年级(下) 课题:24.渔夫和金鱼的故事课时:第一课时 教师:王伟学习目标1、学习并掌握课文生字新词。2、理解课文内容。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4、激发学生对不劳而获、贪得无厌的老太婆的厌恶之情。教育学生做事情要有主见,不能像渔夫那样懦弱。重点难点知道金鱼为什么把一切变回原来的样子,感悟其中的道理。 学习准备预习课文,搜集资料,。环节学 案导 案自主合作探究一、自主学习。(相信自己就一定行!)1、注音报酬( ) 保佑( ) 貂( )皮奴仆( ) 门槛( )2、介绍文学常识:这是一则( ),作者( ),( )著名诗人,( )、( )。他的主要作品有( )、( )、( )等。二小组学习。(通力合作,资源共享!)1、 用自己的话说渔夫和金鱼的故事 2、用-划出老太婆的要求的句子,用划出大海的变化的句子。 3、每次老太婆提出要求海水都有变化说明什么? 4、你觉得老太婆是个什么样的人? 5、老头子是什么样的人? 6、金鱼为什么把一切都变回原样子? 四、拓展延伸:(积累提高,创新实践)1、 学了本文你有何感想?写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2、分小组表演课文内容。(在尊重原作基础上,可增加细节,创造情节。)展示交流1、集体交流“自主合作探究”环节中的问题。2、总结本次学习,激发爱国热情。归纳梳理学生发言,加以完善。盘点收获六年级(下)课题:积累与运用(六)课时:第一课时 教师:王伟学习目标学习温故知新、语海拾贝1、 积累名言佳句,了解对偶句的特点。2、 通过读写词语来积累古诗名句。3、培养爱国思想。重点难点同“学习目标”学习准备搜集表达爱国思想的名言。环节学 案导 案自主合作探究一、学习“温故知新”。1、自由读一读。2、小组内说说诗句所表达的含义。3、再读句子。4、这几个句子都是对偶句,请同学们观察一下。他们有什么共同点,观察之后小组内自由发言。5、用字数相等及对称的语句,表达相关或者相反的内容,以加强语言的表达效果,这就是对偶。从形式上看,对偶句音节整齐匀称,顿挫感强;从内容上看,对偶句凝练集中,概括力强。6、再说几个学过的对偶句。二、学习“语海拾贝”。1、学生自由读名言。2、指名读一读,再集体读一读。3、小组交流对句子的理解。4、苏轼和陆游是宋代的诗人,邓小平是新中国的伟大领袖,他们生长在不同的时期,但是他们的一颗心是相同的,那就是他们都热爱自己的祖国。你们还了解哪些爱国人士的爱国名言呢?5、小组交流第4小题。6、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师巡视,观察学生参与度,调动积极性。适当点拨展示交流集体交流“自主合作探究”环节中的问题。归纳梳理学生发言,加以完善。盘点收获六年级(下) 课题:积累与运用(六) 课时:第二课时 教师:王伟学习目标学习互动平台、自主阅读园地1、 通过互动平台,了解联想与想象的作用。2、通过分析短文理解层次清楚,段落分明。重点难点同“学习目标”学习准备复读本单元课文,预习“自主阅读园地”中的文章。环节学 案导 案自主合作探究一、学习“互动平台”。1、自由读教材中的对话。2、同桌分角色朗读,相互交流讨论:联想和想象有什么作用?3、联想和想象都是有食物引发的,都是作者思考活动的结果,所不同的是:联想是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内容比较单薄,一般不出现具体的形象化的情景描写,有的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想法,但它却能使我们要表达的东西更加的突出,主题也会更加鲜明。5、回顾,和小组内同学交流在阅读中对联想和想象的感受。二、学习“自主阅读园地”。1、师生共同介绍鲁迅。2、学生自读诗歌,读熟、读通顺。4、以小组为单位,围绕下列问题进行小组学习。 A、诗歌前四节中每节有两个“有的人”,前后两个“有的人”有什么不同呢? B、首节两个“活”与“死”有什么不一样的含义呢? C、第二小节与第五小节有什么样的联系?第三小节与第六小节有怎样的联系?第四小节与第七小节又有怎样的联系?师巡视,观察学生参与度,调动积极性。展示交流集体交流“自主合作探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解读《GB-T 30691-2014输送带 试验环境和状态调节时间》
- 重复专利侵权培训课件
- 老年人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老年人的思维特征课件
- 《美国文学史及选读》课程介绍与教学大纲
-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课件 第八章 定量文献研究
- 老年人消防知识安全培训课件
- 老年人洗澡课件
- 考拉跳木头互动游戏
- CN120204903A 一种具有防逆流作用的分流装置
- 2025-2030电动船舶电池系统安全标准构建与产业链配套能力报告
- 数字时代群体冲突演变-洞察及研究
- 2025秋新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
- 2025年公安辅警招聘知识考试题(附答案)
- (标准)便利店转让合同协议书带烟证
- 廉洁文化知识试题(含答案)
- 2025《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解读课件
- 2025年中国PC工业计算机(工控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儿童学针灸启蒙课件
- 中学生健康生活方式指南
- 办公室设备领用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