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周周清试题.doc_第1页
七年级语文周周清试题.doc_第2页
七年级语文周周清试题.doc_第3页
七年级语文周周清试题.doc_第4页
七年级语文周周清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班级: 姓名: 学号:七年级语文周周清试题 设计:吴小琴 9、22一、积累运用1、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梁山雄伟险峻jn( ),水泊烟波浩mio( ),水面有无边无际的芦苇,山上有一排排大房子我似乎目睹何涛、黄安率领的官军在茫茫荡荡的焦山下,在芦苇水港中走tu( )无路、狼狈逃 cun( )的情景,犹如身历其境,真是津津有味。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 )A、他看上去十三四岁,很是机灵的样子。 B、今天活动课分组活动,你是去踢足球呢?还是去打篮球?C、上课了,老师在讲台上直拍桌子,“安静,安静”D、亲爱的阿姨带来了普8耶礼来,问道:“我们的孩子在哪里,姐姐?”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3分) ( )A、“神州六号”飞天的圆满成功,让中国宇航界能在世界舞台上扬眉吐气。B、昨晚,姜堰市公安局数百名警察倾巢而出,到各娱乐场所例行检查。C、张小雨双眉紧锁、沉默不语,恐怕真是有什么难言之隐的苦衷。D、姜堰步行街上,纳凉购物的人流济济一堂,个个笑容满面。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 )A、通过这次考试,使我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之处。B、能否学好,关键在于他的态度。C、他修电脑去了。D、我们要杜绝考试不作弊。5、根据提示补写名句。(17分)(1)成功的花, 。(2) ,桑榆非晚。(3)江山代有才人出, (4) ,万紫千红总是春。(5) ,江春入旧年。(6)潮平两岸阔, 。(7) ,自将磨洗认前朝。(8) ,铜雀春深锁二乔。(9)沾衣欲湿杏花雨, 。(10) ,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 。(11)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12)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13)乡书何处达, 。(14)门前流水尚能西, 。(15)青女素娥俱耐冷, 。(16)梅须逊雪三分白, 6、根据下面提供的语言环境,回答后面的问题,说的话要符合人物身份。(6分) 几个不同身份的人围绕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这一话题进行探讨,都从自己的角度去理解。国脚说:“最宝贵的东西是激动人心的进球。”商人说:“最宝贵的东西是源源不断的利润。”画家说:“最宝贵的东西是绚丽丰富的色彩。”对此,小孩和病人会怎么说?小孩说:“ ” 病人说:“ ” 7、学校为了响应市委、市政府“书香进校园”的号召,决定以此为主题,编写一份“小小文学手抄报”。你打算给小报起个什么有文学色彩的名字?设计哪些栏目?(4分)报名: 栏目: 8、综合下面有关资料,从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用简要的语言写出你探究的结果。(4分)1949年,我国人口为54亿,到2000年则增长为1295亿。我国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20。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很少,只占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13左右,我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很低。人在一生中,需要各种各样的资源,如水、空气、土地、动植物资源、能源等。人们为了获取这些资源,毁林开荒、开垦草原、围湖造田,结果造成水土流失和气候失调,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黄土高原原来有茫茫的林海和无边的草原,非常适合人类居住;如今黄土高原的许多地方变成了沟壑纵横的荒山秃岭。 二、阅读理解与赏析。(一)阅读韩愈的春雪回答下列问题。(6分)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9、从哪个诗句可以看出春天来了?( 2分) 10、诗中的第二句中,“惊”一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2分) 11、诗的三、四两句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生动传神。试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2分) (二)阅读幼时记趣节选,完成练习。(32分)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6分)(1)明察秋毫 (2)必细察其纹理 (3)私拟作群鹤舞空 (4)余忆童稚时 (5)以丛草为林 (6)项为之强 (7)徐喷以烟 (8)捉蛤蟆,鞭数十 13、翻译下列句子(8分)(1)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2)故时有物外之趣。 (3)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4)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14、本文开头总说“物外之趣事”,然后分别记叙了三件趣事,依次是 、 、 ,因此全文在结构上的特点是 。(4分)15、作者观蚊如鹤,达到如此高妙的境地,根本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4分) (三)阅读短文让我看着你,完成1620题。(18分) 从母亲住进我们医院的那一刻起,我就后悔自己当初选择的职业了。曾经有那么多的患者能在我的手上康复,母亲的病,却让我无能为力。A 面对越来越消瘦的母亲,我除了强颜欢笑地安慰她,就只能偷偷躲到某个角落抹眼泪。 那个时候,她的癌细胞已扩散到整个胸部。整夜整夜的疼痛让她无法入睡,可她却从来不吱一声。每次进去看她的时候,她都装作很平静的样子,面带微笑地看着我:“我觉得比先前好多了。你工作忙,不用老来看我。” B 我扭过头,眼泪无声地掉下来。 午后的阳光照在洁白的病床上,我轻轻地梳理着母亲灰白的头发。母亲唠叨着她的身后事,她说她早在来之前就已准备好了自己的送老衣,可惜还少一条裙子,希望我们能尽快给她准备好。说这些的时候,母亲的脸上始终挂着平静的微笑,不像是谈死,倒像去赴一个美丽的宴会。母亲一生爱美,临终,都不忘记要完美地离去。我的泪,再也忍不住,一滴又一滴地落到母亲的头发里。母亲的病房,离我的办公室仅有几步之遥,可她从来没有主动要求我去她的病房。每一次去,她还忙不迭地催我走。她说还有很多病人等着我,她嘱咐我一定要像对待自己的家人那样对待病人。其实,我很清楚,每一次离开母亲的病房,身后那双依依不舍的眼睛会一直随着我的身影,直到我拐过屋角。一天,一个女孩急需眼角膜,恰巧医院里有一位救治无望的男孩,出于一个医生的责任,我劝那个男孩的家长捐献出孩子的眼角膜。男孩的父亲同意了,不想他的母亲却发疯般地找到我,说她决不允许谁动儿子一根毫毛,哪怕他不在这个世界了。最后,也许被我劝得急了,那位痛得发狂的母亲突然大声地说:“你觉悟高,怎么不让你的家人来捐献?”我一下子呆在那里,无言以对。母亲是何时出现在我的办公室门口的,我竟然一点都不知道。直到听到那声熟悉的呼唤,抬起头,看见母亲正泪流满面地立在那里:“孩子,你看妈妈的眼角膜能给那个孩子用么?”屋子里一下子静下来,几乎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到了母亲身上。我几乎不敢相信,那话是从母亲嘴里说出来的。母亲最不能忍受的就是残缺,可她竟然情愿让自己残缺着离开这个世界。看大家都在惊愕地盯着自己,母亲的脸上忽然现出少见的一点血色。她挣扎着走到我面前,静静地盯着我看了足足有一分钟,然后,我听见母亲轻轻地说:“孩子,我想看着你:让我看着你!” C 泪水狂涌而出,我第一次在自己的病人面前失态。我知道,那是母亲临走之前努力为我做的最后一件事。后来,那个男孩的母亲含着泪同意了把儿子的眼角膜捐献给那个女孩,因为她觉得儿子的眼角膜毕竟比我母亲的要年轻。更重要的一点,她说,她也想让儿子的眼睛,一直看着她。从我母亲的身上,她明白:爱,原来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延续。 16、根据文章内容,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下面所空缺的记叙要素。(4分)时间:某一天 地点:我的办公室门口 人物:我的母亲、男孩的母亲和我起因:我劝男孩的母亲捐献儿子的眼角膜给患者,她不肯,还责难我。经过: 结果: 17、结合上下文,说说你对第段最后一句的理解,注意加点的词。(2分) 18、文中多次写到“我”的眼泪,请结合具体语境,说说文中A、B、C三处描写“我”流泪的原因。(6 分) A. B. C. 19、男孩的母亲为什么会从“决不允许谁动儿子一根毫毛”变为同意捐献儿子的眼角膜?写这一变化有什么作用 ? (4分) 原因: 作用: 20、自古以来,人们对母爱有众多的描述,请仿照以下句子,再续写一个句子。(2分)母爱如水,滋润我干涸的心田; 参考答案一1、峻 淼 投 窜24 B A B5、略6-8略二、9、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10、用“惊”一词表现了诗人终于见到春色的惊讶、欣喜之情。 11、用白雪盼春的拟人手法,表现了诗人渴望春天的急切心情,生动而传神;把白雪比喻成飞花,把初春的冷落写成了仲春的热闹,富有情趣。1215略16、母亲要求捐献自己的眼角膜; 男孩的母亲同意捐献儿子的眼角膜 (意思对即可,一处2分。共4分) 17、表现母亲对“我”的不舍,想永远看到自己的儿子,同时她想说服“我”同意她捐献自己的眼角膜。 (每一点2分。共4分) 18、A想到母亲时日不多,悔恨自己无力挽救母亲的生命,是一种“无奈的泪”;B母亲忍受着巨大的痛苦,却还时时体谅着我的感受,安慰我,自己却只能默默地看着,是一种“感动的泪”;C母亲的抉择震撼了我的心灵,让我深深体会了母爱的伟大,而母亲最后的要求仅仅是再看看我!这是一种“震撼的泪”。(每点2分,共6分)19、她受“我”母亲的影响,被“我”母亲的善举感染,心灵受到极大的触动,同时她也希望把对儿子的爱以另一种方式延续下去;(2分)这样写更衬托(或侧面烘托)出“我”的母亲的高大形象。(2分) (意思对即可)20、母爱似风,抚慰我心灵的伤痛;母爱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