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标本采集PPT课件.ppt_第1页
检验标本采集PPT课件.ppt_第2页
检验标本采集PPT课件.ppt_第3页
检验标本采集PPT课件.ppt_第4页
检验标本采集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临床检验标本采集 安徽省立医院南区检验科叶书来 1 标本采集的意义 定义采集患者体内的一小部分血液 排泄物 分泌物 呕吐物 体液和脱落细胞等样品进行检验 以反映机体正常的生理现象和病理改变 2 标本采集的意义 协助明确疾病诊断推测病程进展制定治疗措施观察病情 3 标本采集的重要性 为保证临床检验质量 必须做到全过程质量控制 即对实验检查的全过程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 实验前 分析前 实验中 分析中 实验后 分析后 其中实验前质量控制尤其重要 4 失误的不同分布 分析前阶段约占总失误的55 分析阶段约占总失误的4 分析后阶段约占总失误的41 5 实验前质量控制 实验前质量控制尤其重要实验前 分析前 误差是仪器 试剂 质控品和标准品等再好无法解决的 因此 必须注意做好实验前质量管理 6 实验前质量控制 病人准备标本收集标本运送标本储存标本处理分析前的质量管理主要由病人 临床医护人员 实验室技师共同实施 7 实验前质量控制 病人的准备 避免非疾病因素剧烈运动饮食影响饮酒的影响采血时体位的影响情绪波动 紧张的影响药物的影响 8 实验前质量控制 标本的采集 保存采样部位采集时间样本的保存及处理抗凝剂和防腐剂的选择 9 标本采集 标本采集是直接关系到检验结果的重要步骤 如采集不当将直接影响检验结果包括采集前准备 采集和标本送检等 10 标本基本类别 血液大便心包 胸腔和腹腔积液分泌物 尿液脑脊液前列腺液和精液其他 11 标本采集的原则 按照医嘱采集标本采集前做好充分准备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正确采集标本 正确的方法 时间 容器及量及时送检 12 标本采集前准备 标本采集前向患者解释采集的目的 得到患者配合根据标本类型和检验目的选择适当的标本容器 打印条形码并贴于容器上明确检验项目 采集标本量 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核对病人 包括姓名 性别 年龄 病床号等一般检验标本由护士采集 特殊标本由临床医生采集 尿液 大便等有患者直接采集送检但应告诉病人留取方法 13 血液标本的采集 血液标本基本要求保持标本真实性 控制各种干扰因素保持标本新鲜 最好的尺度是时间杜绝不合格血标本 溶血 凝固 14 血液标本的采集 血液样品采集的理想条件每天同一时间 理想的时间是早晨6 00 8 00 血液采集应在最后一次用餐后12小时进行血液采集应在可能干扰的治疗措施前进行在申请表和病人病历上记录下采样的时间及血样的采集者姓名 15 血液标本的采集 常用抗凝剂乙二胺四乙酸 EDTA 能与钙离子络合而抗凝 常用于血常规抗凝枸橼酸钠 能与钙离子络合而抗凝 常用于血沉及凝血象检查 血沉 魏氏法 用3 8 枸橼酸钠0 4ml 与血液1 6ml 1 6 混和 血凝多用38g L 亦可用32g L 以抗凝剂与血液1 9混和 16 血液标本的采集 常用抗凝剂肝素 是一种粘多糖体 可抑制凝血酶原转化为凝血酶 使纤维蛋白原不能转化为纤维蛋白 常用于血氨 T淋巴细胞亚群等测定草酸钾 与钙离子结合成草酸钙 使血液抗凝 17 血标本的种类 全血标本测定血常规 血沉 血气分析等血清标本测定肝功能 肾功能 电解质等生化及免疫项目血浆标本测定血氨 凝血象 ACTH等血培养标本培养检测血液中的细菌 18 血液标本采集方法 静脉采集法 应用最多的采血方式动脉采集法 主要用于血气分析毛细血管采集法 适用于仅需微量血液实验或婴幼儿 19 血液标本采集方法 多管标本采集顺序血培养 血培养瓶 生化 免疫 红色盖普通管 凝血象 蓝色盖抗凝管 血常规 紫色盖抗凝管 血沉 黑色盖抗凝管 20 临床常见血标本采集 血常规标本种类 全血抗凝剂 EDTA K21 5 2 2mg ml采集试管 EDTA K2抗凝采血管 紫色帽管标本量 1 5 2ml 采至抗凝管刻度线 21 临床常见血标本采集 血常规采血注意事项采血后立即上下颠倒混匀 5 10次 防止凝固不可用力震荡 避免溶血采血后应尽快送检 超过2小时WBC形态会发生改变 压脉带捆扎时间不应超过1min 否则会使血液成分浓度发生改变 22 临床常见血标本采集 血沉标本种类 全血抗凝剂 109mmol L 3 8 枸橼酸钠溶液采集试管 枸橼酸钠抗凝采血管 黑色帽管标本量 静脉血1 6ml 抗凝剂0 4ml 抗凝剂 静脉血为1 4 采至采血管刻度线 23 血沉采血注意事项标本量一定要准确 不宜过多或过少 影响抗凝比例采血后立即上下颠倒混合5 10次 防止凝固不可用力震荡 避免溶血采血后应尽快送检 必须2h内检测 24 临床常见血标本采集 凝血象标本种类 全血抗凝剂 109mmol L 3 8 枸橼酸钠溶液采集试管 抗凝采血管 兰色帽管标本量 静脉血1 8ml 抗凝剂0 2ml 抗凝剂 静脉血为1 9 采至采血管刻度线 25 凝血象采血注意事项选用凝血四项专用管 蓝色 止血带不可束缚过紧 束臂时间不应超过1min 禁止用力拍打穿刺部位 回血后应立即松开止血带穿刺应顺利 尽量一针见血采血量应以专用管刻度要求为准 2ml 不宜过多或过少 影响抗凝比例采血结束后应立即颠倒混匀5 10次 不可用力猛摇30分钟内将标本送往检验科 以便及时分离血浆患者处于平静状态 因为情绪激动 剧烈运动会引起血浆成分变化 如血小板增多 血凝和纤溶系统被激活致凝固活性增强 26 临床常见血标本采集 生化标本 肝功能 肾功能 电解质 血糖 血脂 免疫标本 免疫组合 甲肝抗体 乙肝五项指标等 标本种类 血清采血试管 普通管 无抗凝剂 标本量 4 5ml 27 采集注意事项采静脉血时止血带结扎过久 可引起误差 如以结扎1min的样品结果为基数 则结扎3min 可使血浆总蛋白增加5 胆固醇增加5 铁增加6 胆红素增加8 乳酸则不能使用止血带 28 采集注意事项血清标本应避免溶血许多物质红细胞内和血清 血浆 中的含量是不一样的 如ALT红细胞内比血清高出数倍 血钾 AST高出几十倍 而LDH则高出百倍以上 一旦溶血 特别是严重溶血 造成血清 浆 中这些物质的测定值增高 29 溶血标本对检测结果的影晌 30 采集注意事项要特别注意采血不能在输液或输血的同侧进行 更应杜绝在输液 输血 管内采血 因输液 输血 成分会影响检测结果 使相应的结果偏高 如输K Glu时 可使所测K Glu明显增高 或使血液稀释结果偏低 31 临床常见血标本采集 血氨标本种类 全血抗凝剂 肝素采集试管 抗凝采血管 绿色盖标本量 4 5ml 32 血氨采血注意事项及时送检 从采血到开始测定时间 滞留15min以上 就可引起血氨浓度增高 25 时血氨浓度增高速率约为0 017ug ml min 血液采血结束后应立即颠倒混匀5 10次 不可用力猛摇 33 临床常见血标本采集 血气分析标本种类 动脉抗凝全血抗凝剂 肝素钠标本量 1 2ml 34 血气分析采血注意事项采血一定要用厌氧技术 让血液尽量少与空气接触 采血前先吸入足够量液体肝素抗凝剂于注射器内 使其尽可能湿润注射器内壁 然后排出液体肝素 留下注射器死区内液体肝素约0 1ml即可采血量1 0 2 0ml 最好2 0ml 抽出的血液不能有气泡 如有气泡应立即排出标本采好后立即封闭注射器针头 用两手挫动注射器针筒使标本混匀后立即送检 35 需加抗凝剂的检测项目 此类标本抽血必须量准并及时混匀 36 需加抗凝剂的检测项目 此类标本抽血必须量准并及时混匀 37 需加抗凝剂的检测项目 此类标本抽血必须量准并及时混匀 38 采血量严格按要求采集 量少易造成血液的稀释 量多易造成血液与防凝剂比例不合 致抗凝效果不良 轻轻颠倒混匀不少于5次 使防凝剂与血液充分混合 切忌用力振荡 以免造成溶血 39 尿液标本的留取 尿液标本种类晨尿 该标本为浓缩尿 其细胞和管型等形态完整 适合做各种有形成分的检查和尿蛋白 尿糖等项目的测定 适用于住院病人随机尿 适用于门诊和急诊病人常规检验 结果易受多种因素影响计时尿 用于尿液成分定量检查分析 需加防腐剂 40 临床常用的尿液防腐剂甲苯 常用于尿糖和尿蛋白等化学成分的定性或定量检查 5 10ml L尿液浓盐酸 用于定量测定尿醛固酮 儿茶酚胺等 浓度为10ml L尿液甲醛 用于尿液有形成分检查 浓度为5ml L尿液 41 尿液标本的留取 尿常规检测注意事项标本留取时间 中国临床标准化委员会于2000年提出 泌尿物理学 化学及成渣分析尿液在非冷藏条件放置超过2h 则不可用于沉渣检查 新鲜尿收集后须在两个小时内检查完毕 是尿常规检查的关键留取标本量 2 3 3 4试管为宜 42 尿液标本的留取 24小时尿标本留取的注意事项尿液标本留取 于晨7时将尿全部排净尿弃去 然后将24小时内历次所排尿液均留于容器中 包括次晨7时所排最后一次尿 记录尿液总量 取适量送检加入适当适量的防腐剂 43 尿化学成分检测留尿种类及需添加防腐剂 44 粪便检测标本的留取 标本的容器 洁净带盖的样本盒 贴好条形码留取标本病理成分 如脓 血 黏液等异常成分标本应新鲜 45 上呼吸道分泌物 痰 的标本留取 标本的采集 一般检查应采集清晨第一口痰 患者晨起用清水漱口3次 然后用力咳出气管深处痰液标本应盛于清洁有盖容器 专用 内立即送检 力求新鲜 以免细胞和细菌自溶 46 其它标本采集 脑脊液前列腺液和精液心包 胸腔和腹腔积液分泌物 47 临床细菌培养标本的留取 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标本的采集 运送和处理应在无菌操作 防止污染的原则下进行已采集标本都应置于防漏 密封的无菌容器中运送带针头的注射器运送标本时用无菌试管或防护装置套住注射针 再置于防漏塑料袋中运送至检验科 48 采集足够量标本常规细菌检验标本 采集后不能超过2小时送至检验科 4 保存不能超过24小时采集时间最好是病程早期 急性期或症状典型时 且必须在使用抗菌药物前 49 血液细菌培养标本的采集 采血时机 在患者发热期间越早采集越好 最好在抗菌治疗前 以正在发冷发热时或发冷发热前半小时为宜采血次数及间隔采血部位 多次采血应在不同部位的血管穿刺以排除皮肤菌丛污染的可能 要避免从血管插管内取血 50 血液细菌培养标本的采集 采血量 成人10ml血 新生儿 婴幼儿为2 5ml血培养瓶的选择 成人 儿童 需氧菌 厌氧菌 L型菌不同培养瓶尽快送检 51 尿液细菌培养标本的留取 标本的留取 在应用抗生素前或停药五天后留取标本 尿液须在膀胱内停留6 8小时以上 留取标本前须清洗外阴 再用0 1 清洁液 如新洁尔灭 消毒尿道口后 以无菌试管接留中间段的尿液临床医生可以根据病情来采取其他方法取标本标本应在1小时内送检 超过2小时应重留标本 52 厌氧菌标本的采集 标本的采集 要有严格的厌氧概念 即与空气隔绝 因厌氧菌只能在厌氧环境中存活和生长繁殖采集标本的重要原则是避免被正常菌群所污染 为排除或尽量减少正常菌群中厌氧菌的污染 用注射器取标本比用拭子好 53 标本的运送与保存 标本应及时送检 如不能及时送检 应放在室温20 30 或根据实验要求存放标本标本应避免光线直接照射 如胆红素等标本对某些项目有严格的时间依赖性 必须立即送检候检标本的保存 候检标本保存必须是不影响检测结果 54 标本采集常见错误 未按核对制度要求核对病人 抽错标本抗凝不充分 此类错误排在第一位 主要是抗凝血中存在小凝块 多发生在血常规 凝血象检测中 为采血后标本没有充分颠倒混匀所致 另外 标本量过多 由于抗凝剂的相对不足 血浆中出现微血凝块的可能性增加 微血凝块除易阻塞检测仪器外 由于血液内部分成分的消耗而影响检测结果 一份只有仔细检查才能发现小凝块的标本 可以使血小板降低30 甚至更多 红细胞 白细胞计数也可以降低10 左右 55 标本采集常见错误 抗凝剂与血液比例不正确 在凝血功能测定中 常有一些标本量明显不足 使PT KPTT和TT假性延长 将误导临床诊治 因此 血液标本抽至到刻度线标本溶血 此类错误是采血技术和一些不良习惯造成 如 止血带结扎时间过长 采血不顺利 混匀用力过猛等均可造成溶血 56 标本采集常见错误 采血部位不当 在输液 输血 管内采血 或在输液 输血 的同侧采血 标本中含有大量输液 输血 成分或造成标本稀释 检验结果不能反映病人真实情况采血试管使用错误 57 标本采集常见错误 采血量不足 对于血培养而言 采血过少可降低培养的阳性率 有文献报告 当培养的血量从2ml增加至20ml时 血培养的阳性率增加30 50 培养血量每增加1ml 阳性率增加3 5 由于标本已经注入培养瓶 不能检查是否符合要求 58 标本采集常见错误 标本采集时间不当 如要求空腹标本 激素检查 如 ACTH 皮质醇 标本运送和处理不及时 标本的运送虽不属采集范畴 但标本采集再规范 若不能及时送检 将严重影响检验质量 如糖耐量实验 59 护理工作的危险性2 40 暴露于HBV3 10 暴露于HCV0 2 0 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