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竞赛单选题难点.doc_第1页
防雷竞赛单选题难点.doc_第2页
防雷竞赛单选题难点.doc_第3页
防雷竞赛单选题难点.doc_第4页
防雷竞赛单选题难点.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防雷竞赛单选题题库(仅作复习参考用,因题库来源复杂,不确保题目及答案正确)1、通常雷电侵入室内有三条主要途径:(答案:A)A.从电源线入侵、信号线(如通讯线路、电视天线、计算机网络)入侵、雷击大地使地电位升高形成的反击B.从窗户入侵、从阳台入侵、从墙面入侵 2、太阳能热水器雷击隐患,不仅表现在损坏位于室外的热水器,雷电流还会 被引入室内。(答案:A)A.通过水管、连接线等渠道 B.通过有线电视天线3、某弹药库在防直击雷设计时应(答案:A)A. 设置独立避雷针;B. 直接装设在建筑物上的避雷针; 4、绘制直线的命令是(答案:A)A:LINE B:C C:ARC D:ML 5、AutoCAD中的文件格式是(答案:A) A、 .DWG B、.DXF C、.DWF D、.DOC 6、建筑图样(平、立、剖面)中所标注的尺寸以( )为单位。 A、米 B、分米 C、毫米 D、厘米 (答案:C)7、电磁感应现象应用的定律是下面哪个科学家研究的成果( ) A、爱尔马 B、法拉第 C、楞次 D、麦克斯韦 (答案:B)8、下面哪种闪电是我们主要研究的对象( ) A、片状雷 B、爱尔马圣火 C、线状雷 D、球行闪电 (答案:C)9、地面的金属矿物质释放出自由电子主要是因为下面那种原理( ) A、光电效应 B、电磁感应 C、摩尔定律 D、热力学第二定律 (答案:A)10、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几次/a,且小于或等于几次/a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应划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D ) A N0.6次/a; B. N0.3次/a; C. 0.012次/aN 0.6次/a; D. 0.05次/aN 0.25次/a。11、避雷针及其衍生的各种室外避雷系统实际上是一种( c )。 A 防雷系统 B 避雷系统 C 引雷系统 D 消雷系统 E 避雷针系统12、测量接地电阻时,为保证有零电位区间,应使电流回路的两极有足够大的间距,一般为( b )米。 A 20m B 40m C 60m13、LPZ1 ( b ) A 不可遭到直接雷击,本区电磁场得到衰减。 B 不可遭到直接雷击,本区电磁场可能得到衰减,这取决于屏蔽措施。 C 可能遭到直接雷击,本区电磁场可能得到衰减。14、等电位联接带之间和等电位联接带与接地装置之间的连接导体,流过大于或等于25%总雷电流的等电位联接导体,则采用( a)mm2的铜线;内部金属装置与等电位联接带之间的连接导体,流过小于25%总雷电流的等电位联接导体,则采用( d )mm2的铜线。 A 16; B 25; C 50; D 6; E 10; F 2015、为减少电磁干扰的感应效应,应采取的基本措施是( abd )。 A 建筑物或房间的外部屏蔽措施;B 设备屏蔽;C 静电屏蔽;D 以合适的路径敷设线路, 线路屏蔽;16、用滚球法确定防雷装置的保护范围,需要了解( abcd )数据。A 建筑物的防雷类别;B 防雷装置的高度;C 被保护物的高度;D 被保护物至防雷装置的水平距离 17、雷电过电压波是持续时间极短的( c )。A 方波 B 正弦波 C 脉冲波 D 谐波18、对从事防雷装置检测、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或施工的单位实行:( b )A资格管理制度; B资质管理制度19、低压配电系统采用保护线PE与中性线N分开的接地型式的文字代号为( A)。 A、TN-S B、TN-C C、TN-C-S 20、接地体顶部距地面埋深一般不宜小于( A)m。 A、0.5 B、0.6 C、1 21、避雷器、配电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的接地属(A )。 A、工作接地 B、保护接地 C、重复接地 22、低压三相四线制配电系统中,电气设备外壳作保护接零,其主要目的是(A )。 A、使漏电设备尽快断开电源 B、防止中性线断线造成人身触电 C、使设备外壳与中性点 等电位。23、PEN线采用单根铜芯电线作干线时,其截面不小于( )mm2。 A、4 B、6 C、10 24、携带式电气设备的接地线应采用软铜绞线,其截面不小于( )mm2。 A、1 B、1.5 C、2 25、临时用电器的剩余电流保护动作电流不大于( )MA。 A、30 B、50 C、75 26、目前我国推广使用的剩余电流保护器是( )型。 A、电流型 B、电压型 C、交流脉冲型27、保护器外部连接的控制回路使用铜线,其截面不小于( )mm2。 A、1.5 B、2.5 C、4 28、组合式保护器安装高度一般距地面为( )mm。 A、800-1500 B、800-1000 C、600-80029、如大气层电场随高度增加, 则大气是何种极性的电荷 (B )。A正电荷;B. 负电荷;C. 无法确定 。30、地闪是指(A )。A. 云与大地相接触的放电现象;B. 不与大地相接触的放电现象;C. 云内电荷间的放电现象。31、地闪梯级先导的平均传播速度为(A )。A105米/秒;B. 107米/秒;C. 108米/秒;D. 106米/秒。32、通常雷暴云的电荷分布为( )。A上部正电荷,下部负电荷;B. 上部负电荷,下部负电荷,底部少量正电荷;C. 上部负电荷,下部正电荷,底部少量负电荷;D. 上部正电荷,下部负电荷,底部少量正电荷。33、等电位连接的目的是( B)。A.于减少需要防雷的空间内各设备和地之间的电位差。B.于减少需要防雷的空间内各金属部件和系统之间的电位差。C.于减少需要防雷的空间内各通信线路和设备之间的电位差。34、由压敏电阻元件组成的电源避雷器属于(B )避雷器。A.开关型 B.箝压型 C.复合型35、接地装置的作用是把雷电流从接闪器尽快散逸到大地,以避免高电位反击和跨步电压危险。因此对接地装置的要求是( )。A.足够小的接地电阻 B 接地体的形式和长度C.良好的散流能力D.形成环行接地网37、线路穿钢管和两端接地的目的在于起到:( A)。A.屏蔽B.散流C.集肤效应 D.跨接38、( A )等电位连接网络用于相对较小的、限定于局部的信息系统。As型(星型); B.m型(网格型); C.组合型; D.复合型39、在一般情况下,当在线路上多处安装SPD且无准确数据时,电压开关型SPD与限压型SPD之间的线路长度不宜小于 B m。A 8 B 10 C 540、第一类防雷建筑物中当长金属物的弯头、阀门、法兰盘等连接处的过渡电阻大于 ( B )时,连接处应用金属线跨接。A 0.05 B0.03 C0.141、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防雷电波侵入的措施有:低压线路宜全线采用电缆直接埋地敷设,当全线埋地有困难时,可采用钢筋混凝土杆和铁横担的架空线,并应使用一段金属铠装电缆或排套电费话穿钢管直接埋地引入,其埋地长度不应小于 C m。A 30 B 20 C 1542、第一类防雷建筑物有架空金属管道,在进出建筑物处,应与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相连。距建筑物100m以内的管道,应每隔( )m接地一次,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 C ) 。A 20m, 10 B 25m, 10 C 25m, 3043、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引下线间距,在以下 C 种情况下,不应大于12m。A 金属屋面周边每隔12m应采用引下线接地一次。(应每隔1824米接地一次)B 现场绕制的或由预制构件组成的钢筋混凝土屋面,其钢筋宜绑扎或焊接成闭合回路,并应每隔12m采用引下线接地一次。(应每隔1824米接地一次)C 建筑物难于装设独立避雷针(线、网)时,可将针或网或由其混合的接闪器直接装在建筑物上,其引下线间距不应大于12m。44、220/380V三相系统中耐冲击过电压为II类的用设备有: D A 配电盘 B 断路器 C 电气计量仪表 D 家用电器45、在以下场合选用I级分类试验的SPD B A LPZ0A与LPZ0B区交界处;B LPZ0B与LPZ1区交界处;C LPZ1与LPZ2区交界处46、当受地质条件限制,难于实现接地电阻的最低要求时,可敷设防直击雷的环形接地体,在土壤电阻率为 A 时,对环形接地体所包围的面积的等效圆半径(A/)大于或等于5m的情况下,不需补加人工水平和人工垂直接地体。A 500m B 为500m以上 C 3000m以下47、等电位连接带之间和等电位连接带与接地装置之间的连接导体,在预计流过的电流大于或等于25%的总雷电流时,应选 C 。 铜 铝 铁 (最小截面:mm2)A 6 10 16B 10 16 25C 16 25 5048、TT系统中SPD安装在剩余电流保护器的负荷侧时,应装 只SPD,其最大持续运行电压VC应不小于VO的 倍(A)A 3只,1.55 倍B 4只,1.15倍C 4只,1.55倍49风云雷电发生在:(A)、对流层、平流层、逃逸层50我国境内连续不断雷鸣最长时间为:(C)、分钟、分钟、分钟51中国气象学会成立雷电灾害防护研究协会的时间是:(C)、年月日、年月日 、年月日52北京市毛主席纪念堂,其建筑物防雷应划为(B)类。、一类、二类、三类53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施工资质实行等级管理制度,申请乙级资质单位的注册资金不得少于(B)。、万元、80万元、万元56雷暴天气时,你认为以下家中哪种物品最可能易遭受雷击损害?(C)、电视机、电冰箱、电话57未取得相应检测资质或者超出资质等级许可范围,从事防雷装置检测业务的,由气象主管机构给予警告,并可处(A)以下的罚款。、5万到10万、万、万、万58应当安装防雷装置而不安装的,由气象主管机构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处以(D)以下的罚款。、万、万、万、1万以上3万以下59防雷装置实行(A)制度。、定期检测、不定期抽测、五年一次检测60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按防雷类别应属第几类。(B)、一类、二类、三类61埋于土壤中的人工接地体所采用的圆钢直径不应小于多少毫米。()、毫米、毫米、毫米62在第一类防雷建筑物中,要求每一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C)。、63依据我国国家标准,在第一、二、三类建筑物中当高度分别超过(C)时,应采取防侧击的措施。:、:、:、64进出建筑物的各种金属管道及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D)在进出处与防雷装置连接。、不宜、不应、宜、应65我国一般按年平均雷暴日数将雷电活动区分为少雷区、中雷区、多雷区和强雷区。多雷区是指年平均雷暴日数为()。、天、天、天、天66在第一类防雷建筑物中,当树木高于建筑物且不在接闪器保护范围之内时,树木与建筑物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67采用多根引下线时,宜在各引下线上距地面()米之间装设断接卡。、 68汽车加油站爆炸与火灾危险区应是()区,防雷类别为二类。、69天面广告牌等金属物体与避雷装置的连接,连接点应不少于()处。、80.第二类防雷建筑物每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 A )欧姆。A、10; B、20; C、30; D、40;104、建筑物防雷设计接闪器的保护范围的计算方法是(BD)。保护角法滚球法折线法避雷网格105、安装的雷电灾害防护装置应当符合( C )规定的使用要求。A 各级气象主管机构; B 省级气象主管机构;C 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 D 地方级气象主管机构106、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施工资质证的有效期为:( B )A一年;B三年;C五年;D六年108、环行接地体和内部环行导体应连接到钢筋或金属立面等其它屏蔽构件上,宜每隔( C )m连接一次。A、3 B、10 C、5 D、8110、甲级资质单位的高级技术职称人员,不应少于:( B )A、一名 B、三名 C、五名 D、七名111、一类防雷引下线的间距( A )A、12 B、18 C、24 D、25128、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施工资质证由下列单位统一制作和发放:( )A、国务院气象主关机构 B、省级气象主管机构 C、市级气象主管机构129、对不符合防雷标准、规范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方案,以下单位应当按照审核结论进行修改并重新报批。( B )A、建设单位 B、防雷工程专业设计单位 C、工程施工单位130、甲级资质单位的高级技术职称人员,不应少于:( B )A、一名 B、三名 C、五名 133、三类建筑防雷要求引下线间距为( C)mA、18 B、10 C、25138、安装的雷电灾害防护装置应当符合( C )规定的使用要求。A. 各级气象主管机构; B. 省级气象主管机构;C. 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 D. 地方级气象主管机构。139、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施工资质证的有效期为( B )A. 一年; B .三年; C .五年;144、 采用角钢埋于土壤中作人工接地体应采取的防腐措施是( C )。A. 镀铜; B. 镀镍; C. 镀锌; D. 镀铬。145、以下哪个不为防雷装置竣工验收内容。( B )A.申请材料的合法性 B.防雷装置设计是否符合要求C.是否按照审核批准的施工图施工 D. 内容的真实性146、接地体的有效长度与 有关。( D )A.实际长度 B.截面积 C.表面积 D.土壤电阻率147、防直击雷的人工接地体距建筑物出入口或人行道不应小于( D )。A.1.5m; B.2.0m; C.2.5m; D.3.0m。148、当仅利用柱内钢筋作引下线并采用埋于土壤中的人工接地体时应在每根引下线上距地面不低于( A )处设接地体连接板。A.0.3m; B.0.5m; C.0.8m; D.1.0m。149、在防雷击电磁脉冲时,为减少电磁干扰的感应效应,改进电磁环境,建筑物应采取屏蔽措施和等电位连接。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C )。A. 建筑物和房间的外部设屏蔽;B. 以合适的路径敷设线路线路屏蔽;C.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独立避雷针及其接地装置作等电位连接;D. 屋面金属体、混凝土内钢筋和金属门窗框架作等电位连接。150、在防雷击电磁脉冲时,当建筑物或房间的自然构件构成一个格栅形大空间屏蔽时,穿入这类屏蔽的导电金属物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B )。A. 导电金属物接地; B. 导电金属物与其作等电位连接;C. 导电金属物作屏蔽; D. 导电金属物与其绝缘。151、为防雷击电磁脉冲,当互相邻近的建筑物之间有电力和通信电缆连通时,其接地装置处理正确的是将其接地装置( C )。A. 互相分开20m 以上; B. 互相靠近,1m;C. 互相连接; D. 互相绝缘。153、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采用架空避雷线保护,已知冲击接地电阻(Ri=10W)避雷线的支柱高度(h=20m)避雷线的水平长度(l=50m)避雷线至被保护物的空气中距离Sa2=( B )。A. 3.25m; B. 3.35m; C. 4.1m; D. 4.7m。154、第一类防雷建筑物下列防雷措施不正确的是( B )。A. 避雷网网格尺寸(6m4m) ; (或者,符合要求)B. 独立避雷针的接地装置与进出被保护建筑物的管道连接;C. 钢筋混凝土屋面内的钢筋每隔20m 用引下线接地一次;(,符合要求)D. 每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为5。(不大于欧母,符合要求)156、信息系统防雷击的等电位连接,有两种基本的结构,即S 型星型和M 型网型。通常,对于一个相对延伸较大的开环系统,宜采用( B )型结构。A. S 型星型; B. M 型网型; C. 都可以; D. 其他。157通常, 当大气电场为正电场时,电场的方向应为(B)A向上;B. 向下;C. 向内;D. 向外。 158.陆地上晴天大气电场的简单型日变化表现为(A)A单峰、单谷;B. 双峰、双谷;C. 平直;D. 振荡。159如某层大气电场随高度减小, 则该层大气荷何种极性的电荷(A)A正电荷;B. 负电荷;C. 无法确定 。160.向下正地闪是指(C)A先导向上,地闪电流方向向上;B. 先导向下,地闪电流方向向上;C. 先导向下,地闪电流方向向下;D. 先导向上,地闪电流方向向上。161.向上正地闪是指(D)A先导向上,地闪电流方向向上; B. 先导向下,地闪电流方向向上;C.先导向下,地闪电流方向向上; D.先导向上,地闪电流方向向下。162地闪初始击穿电场约为(B)A104伏/米;B. 104伏/ 厘米;C. 10 3伏/ 厘米;D. 10 3伏/米。 163地闪梯级先导的平均时间为(A)A20毫秒;B. 20微秒;C. 40毫秒;D. 40微秒。 164地闪梯级先导通道直径为(D) A100200米;B. 2030米;C. 4070米;D. 110米。165地闪回击平均速度为(B)A105米/秒;B. 107米/秒;C. 108米/秒;D. 1166电荷从正极向负极移动的形成的流光称为(A)A正流光;B. 负流光;C. 反向流光;D. 正向流光;167.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于( C )开始正式实施。A.1999年10月31日 B.1999年5月18日 C.2000年1月1日 D.2000年3月1日168.安装的雷电灾害防护装置应当符合( B )规定的使用要求。A.省级气象主管机构 B.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C.中国气象学会 D.中国防雷研究会169.防雷减灾管理办法对( B)个方面作了规定。(监测与预警,防雷工程,防雷检测,雷电灾害调查、鉴定,防雷产品)A.四 B.五 C.六 D.七;170. 防雷装置检测单位在检测过程中,(C )A.执行自己的规定 B.执行本部门技术规定 C.必须执行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171遭受雷击灾害的单位和个人,( C )A.不必向有关部门报告 B.执行本部门技术规定C.应当及时向当地气象机构报告 D.自行处理172. 防雷产品的使用,应当接受( D)的监督检查。A.部门经理 B.技术负责人; C. 公司经理; D. 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173.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引下线不应少于( C ) 根,其间距不应大于 ( C ) 米。A.2根、12米; B.根、12米; c.2根、18米;174.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当金属物或电气线路与防雷的接地装置之间不相连结时,且当LxRi B.R=Ri C. C. RRi D.不一定301.对防止大气过电压(由间接的、远处的雷击引起的)和操作过电压的保护如需安装设电涌保护器来提供。通常这种保护设备是通过( A )试验的;必要时靠装设通过级试验的电涌保护器(SPD)来提供。A级; B.级; C.级302. 在TT系统或TN系统中,接于中性线和PE线之间的电涌保护器(SPD)动作后流过工频续流, 电涌保护器(SPD)额定阻断续流电流值应大于或等于( B )。A50A; B.100A; C.30A; D.150A303. 当设有防雷装置时,符合级试验的电涌保护器(SPD)接地线的最小截面应是不小于( C )平方毫米的铜线或与其等效。A4; B.10; C.6; D.16304在一定的大气条件下,大气离子的迁移率主要取决于离子的(C)A. 离子的形状; B. 离子的质量; C. 半径;D. 离子的极性。305单个大气离子的荷电量为(B)A二个基本电荷; B. 一个基本电荷; C. 三个基本电荷;D. 多个基本电荷。 310云雾粒子的荷电量主要取决于(A)A. 云滴的半径; B. 云的类型; C. 云的高度; D. 云的外形。314地闪梯级先导的梯级步长平均为(C)A100米; B. 30米; C. 50米; D. 500米。316地闪箭式先导平均时间为(C)A20毫秒;B. 20微秒;C. 2毫秒;D. 40微秒。 323.层状云正的双极性电荷分布是指(B)A云上部荷负电荷,下部荷正电荷; B. 云上部荷正电荷,下部荷负电荷;C. 整层云荷正电荷; D. 整层云荷负电荷。349.下列属于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的是(B )A.具有0区或10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B.国家级会堂、办公建筑物、大型火车站等C.普通居民平房 D.平均雷暴日数小于15天/年的地区、高度15米及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物354.各类防雷建筑物等电位连接带与接地装置之间的连接导体,材料为铜材时,最小截面应为:( A )A:16mm2 B:25mm2 C:35mm2 364通常, 晴天自由大气电势随高度(D)A减小;B. 迅速减小;C. 少变;D. 增加.365当大气中气溶胶浓度增加时,则轻离子浓度( B )A增加;B. 减少;C. 加大;D. 少变。366.层状云负的双极性电荷分布是指( B )A云上部荷正电荷,下部荷负电荷;B. 云上部荷负电荷,下部荷正电荷;C. 整层云荷正电荷;D. 整层云荷负电荷。367通常雷暴云的电荷分布为( D )A上部正电荷,下部负电荷;B. 上部负电荷,下部负电荷,底部少量正电荷;C. 上部负电荷,下部正电荷,底部少量负电荷;D. 上部正电荷,下部负电荷,底部少量正电荷。368一座15层框架结构的建筑物,有10条引下线,底层和首三层的分流系数分别为(B)。A0.1、0.11 B.0.1、0.2 C.0.11、0.1 D.0.2、0.1373. 安装在电气装置电源进线端或靠近进线端的电涌保护器(SPD)接地线的最小截面应是不小于( B )平方毫米的铜线或与其等效。A10; B.4; C.6; D.25374.电信和信号网络的电涌保护器SPD起到保护作用的系统标称电压最高为交流(B)V、直流(B)V。A1000、1000;B.1000、1500; C.1500、1000; D.1500、1500375.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涌保护器(SPD)正常使用条件之一是海拔不超过(C)米。A1000; B.1500; C.2000; D.3000376.环行导体应连接到钢筋或其他屏蔽构件上,典型的连接间距为(A)米。铜或镀锌钢等电位连接带的最小截面应为( A )平方毫米。A5,50; B.10,50; C.10,100; D.5,100377.( A )等电位连接网络用于相对较小的、限定于局部的信息系统。A型(星型); B.型(网格型); C.组合型; D.复合型378.( B )等电位连接结构,对于高频来说,也获得了相对低阻抗的信息网络系统。A型(星型); B.型(网格型); C.组合型; D.复合型379.在LPZ0A或LPZ0B区与LPZ1区交界处,在从室外引来的线路上安装的SPD,应选用符合( A )分类试验的产品。A级; B.级; C.级; D.常规380.为保护雷达免遭直击雷危害,雷达站采用的一段高强度玻璃钢管避雷针进行防护,其内使用截面不小于( C )平方毫米多股铜线与金属支撑杆电气连接。A25; B.35; C.50; D.95381.雷达机房和控制室内的设备距外墙及梁柱的距离一般不应小于(D )mm,条件不容许时应对设备采取电磁屏蔽措施。A50; B.500; C.1500; D.1000382在一定的大气条件下,大气离子的迁移率主要取决于离子的(C)A. 离子的形状; B. 离子的质量; C. 半径;D. 离子的极性。413、在低压配电线路中,当变电所与雷达站合一及分设两处时,应采用( C )系统。ATN B.TN-S C.TN-C-S D.TT 427、云是大气中闪电的重要载体,但并非所有云都能形成闪电,能形成闪电的灾害云是(D)A卷云 B层云 C卷积云 D积雨云428、关于雷暴活动,下列正确说法是(A)A就全球纬度平均而言,赤道地区雷暴活动频繁。B我国南方多于北方。C海上雷暴多出现于午后或傍晚。D海洋上雷暴活动明显大于同一纬度的陆地地区。429、一次地闪过程的持续时间典型值为(C)A 0.1S B 0.5S C 0.2 S D 2S433、进出建筑物的各种金属管道的接地装置,(D)在进出处与防雷装置连接。(D)A不宜 B不应 C宜 D应435、天面广告牌等金属物体与避雷装置的连接,连接点应不少于(B)处。A1 B2 C3 D4436、加油加汽站的防雷接地、防静电接地、电气设备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及信息系统的接地,宜共用按地装置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B)。A1 B4 C10 D30437、根据石油化工装置防雷设计规范(GB50650-2011)管道防雷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平行敷设的金属管道,其间净距离小于100mm时,应每隔(C)米用金属线连接。A18 B25 C30 D100439、单个雷暴产生的降水和闪电活动的平均持续时间约为(D)A1小时 B2小时 C50分钟 D30分钟446、两根引下线及接闪器不成闭合环的多根引下线时,分流系数可为( C )。 A.1 B.0.66 C.0.44 D.0.25450、型梯级先导的平均传播速度约为( B )。 A.3.0107m/s B.1.0105m/s C.5.0105m/s D.2.6106m/s451、单个梯级的长度平均为( B )。(变化范围为3120m)A.20m B.50m C.150m D.100m452、一次云闪平均总的持续时间为( B )。A.0.10.2s B.0.30.5s C.0.51.0s D.1.02.0s453、以下引起大气电离的四种电离源中( C )不是主要的电离源?A地壳中放射物质发出的放射线。B大气中放射性物质发生的放射线。C大气中的闪电、火山爆发、森林大火、尘暴、雪暴等。D地球之外的宇宙射线。454、加油加气站380/220V供配电系统宜采用( C )系统。 A. TN-C-S B.TN-C C.TN-S D.TT456、电涌保护器应与同一线路上游的电涌保护器在能量上配合,电涌保护器在能量上配合的资料应由制造商提供。若无此资料,级试验的电涌保护器,其标称放电电流不应小于( B )。A.3KA B.5KA C.10KA D.15KA457、当建筑物的高度等于或大于100m时,建筑物的等效面积应按( B )计算。 A. B. C. D. 458、对防止大气过电压(由间接的、远处的雷击引起的)和操作过电压的保护如需安装设电涌保护器来提供。通常这种保护设备是通过( A )试验的。 A级 B.级 C.级 D.级460、( B )等电位连接结构,对于高频来说,也获得了相对低阻抗的信息网络系统。A型(星型) B.型(网格型) C.组合型 D.复合型461、在气象信息系统内,使用非屏蔽电缆,入户前应穿金属管并埋入地中水平距离( A )米以上。A10; B.5; C.20; D.30463、从事电力雷电防护装置检测的单位的资质证的颁发单位( D )A.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 C.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B.国务院电力主管部门 D.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和国务院电力主管部门共同颁发465、取得防雷工程施工资质的单位,需要承接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外防雷工程的,应当到( C )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备案,并接受当地气象主管机构的监督管理。A.施工单位所在地 B.建设单位所在地 C.工程所在地 D.设计单位所在地467、当柱筋钢材的直径大于等于( D )时,可选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