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工业40大革命》一书的心得体会.doc_第1页
读《工业40大革命》一书的心得体会.doc_第2页
读《工业40大革命》一书的心得体会.doc_第3页
读《工业40大革命》一书的心得体会.doc_第4页
读《工业40大革命》一书的心得体会.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读工业40大革命一书的心得体会 科技创新驱动未来发展 -读工业4.0大革命一书的 (2018年11月16日) 按照党委的要求,我认真阅读了由水木然著的工业4.0大革命一书,该书入选中宣部、中组部向干部推荐学习书目,荣获xx年中国30本好书奖。该书从什么是工业4.0、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工业3.0到工业4.0、中国工业4.0进行到哪里了、发达国家的工业4.0、工业4.0的未来八个方面,以通俗易懂的语言风格梳理了工业4.0的来龙去脉,解读了三次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变化,比较分析了美、德、日在互联时代条件的工业发展战略,并重点分析了我国面对工业4.0的优劣势与切入点、现状与出路,许多新的事实、新的发现、新的思想,对于党员干部了解全球工业发展前沿具有积极意义。 当工业4.0上升为德国的战略,由总理默克尔亲自代言,并把这一概念迅速推向全球时,中国工信部加紧推动“中国制造2025”,李克强总理也担任起“中国制造2025”的超级推销员,五次出访累计带回近1400亿美元大单;而日本软银集团创始人孙正义企图以机器人作为工业4.0的切入点,力争到2050年使日本经济竞争力成为全球第一;曾经的日不落帝国英国,其政府科技办公室也强势推出了“英国工业2050战略”;与此同时,美国正在一旁虎视眈眈,准备随时一网打尽 这是一场德国人挑起的“科技竞赛”,历史真是让人敬畏,两次世界大战均发源于德国,均于生产力的进步。但是,工业4.0绝对是人类历史上最精彩的“大战”,只因为以下三点:第一它不会轻易动武;第二它需要一边合作一边竞争;第三它的所有成果都将服务于人类。这是人类的第四次科技革命,大到世界格局,小到人们的生活,都将被其彻底颠覆! 按照目前的发展形势,如果说未来世界好比“人体”,那么美国就好比是人的大脑,德国好比是心脏,中国就像是人的四肢。这里有两层含义:第一、世界在加速一体化,以后谁也离不开谁;第二、未来的竞争不再是谁灭掉了谁,而是谁必须从属于谁。工业1.0实现了“大规模生产”(蒸汽机的发明和运用),工业2.0实现了“电气化生产”(电力的广泛应用),工业3.0实现了“自动化生产”(产品的标准化),而工业4.0要实现“定制化生产”,并且定制周期短,生产方便快捷。 在未来,你用的香水是按照你的性格来调制的,你吃的药是按照你的基因配制的这就满足了当今人们对于多元化、个体化产品的追求,应该说这是一种世界潮流。正是因为生产的定制化和多元化,工业4.0将产生海量数据。以德国安贝格工厂为例,其生产线上的在线监测节点超过1000个,每天采集数据逾5000万个。那么,未来工厂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呢?第一满足这种定制化生产的机器设备;第二能够使这种机器具备自我完善的系统;第三谁能监测并追踪这些海量数据,然后归纳和分析,谁就将掌握世界的脉搏。工业4.0的所有问题,都可以归结为以上三个问题。现在的问题是:谁都想抢占这条“未来产业链”的最高端。这些海量数据终究是归属于机器、软件,还是终端用户?这将是决定未来世界格局的关键问题。 为什么德国是工业4.0的焦点呢?不仅因为它是工业4.0的发源地,而且它可上可下,上可反抗美国技术对本国制造业的入侵,下可压制中国制造业的低成本竞争。 德国希望阻止信息技术对制造业的支配地位。一旦制造业各个环节都被云计算接管,那么美国就是最大的赢家。德国电信副总裁莱昂贝格尔称,假如汽车制造商不能掌握这些核心数据,那么谷歌就会成为赢家,云端平台和云包社区将使工厂沦为信息的附庸。因此,为了避免被美国阻截性超车,德国正在全力以赴。德国将工业4.0纳入“高技术战略2020”,工业4.0正式成为一项国家战略,而且正计划制定推进工业4.0的相关法律,把工业4.0从一项产业政策上升为国家法律。德国工业4.0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到了党派、政府、企业、协会、院所的广泛认同,并取得一致共识。这个共识就是:德国要用“信息物理系统”使生产设备获得智能,使工厂成为一个实现自律分散型系统的“智能工厂”。那时,云计算不过是制造业中的一个使用对象,而不会成为掌控生产制造的中枢所在。 美国是工业3.0时代的集大成者,工业3.0是信息技术革命,美国在这方面遥遥领先。不仅仅是德国,而是整个欧洲都丧失了全球信息通信产业发展的机遇。比如,在信息产业最活跃的互联网领域,全球市值最大的20个互联网企业中没有欧洲企业,欧洲的互联网市场基本被美国企业垄断。德国副总理兼经济和能源部部长加布里尔曾说,德国企业的数据由美国硅谷的科技把持,这正是他所担心的。 工业3.0时代,全球信息产业蓬勃发展,但欧洲企业节节败退。当前,美国的互联网及ICT巨头与传统制造业领军厂商携手,GE、思科、IBM、ATT、英特尔等80多家企业成立了工业互联网联盟,正重新定义制造业的未来,并在技术、标准、产业化等方面作出一系列前瞻性布局,工业互联网成为美国先进制造伙伴计划的重要任务之一。欧洲及德国对新兴产业创新能力及对未来发展前景表现出一种深深的忧虑。 日本软银集团创始人兼总裁孙正义在xx年度软银世界大会上称:“到了2050年,日本的经济竞争力将成为全球第一,日本将不再是日沉之国,而将复活为日出之国!” 孙正义的依据是他提出了复活方程式:3000万台产业机器人24小时工作,就相当于增加了9000万制造业劳动人口,而支付给每台机器人的平均月薪仅为1.7万日元,无疑为日本解决了其短板。 xx年6月24日,德国机械协会(VDMA)主席在日本说,德国和日本将携手应对中国制造业的挑战,德国世界报网站也报道“中国机械制造业严重威胁德国!”德国应对中国制造业的法宝则是用柔性生产带来的成本优势碾压中国的人力成本优势。说到这里,我们必须先好好剖析一下自己,工业4.0时代中国的优势是什么?第一、根据美国纽约时报的调查,中国工业拥有世界最完整的供应链条。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39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的国家,形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小到螺丝钉等基础零件,大到通信、航天、高铁等,这样就可以随时就地取材,整装待发。第二、中国政府强大的组织能力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独特优势。从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到“十二五”工业转型升级规划、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以及编制的中国制造强国2025规划纲要,中国政府相关规划的出台越来越紧密。但是论及工业4.0,中国最缺的是什么?是对科技的信仰、对创新的冲动。工业4.0将重构消费关系和购物链,从而摧毁重建商业结构。 如果懂历史,就会发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内在原因其实是工业1.0大革命。那时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得到解放,开始大规模生产,但是本国的生产原料又不足,只能去其他国家掠夺资源,就掀起了资本主义国家瓜分世界的狂潮,然后分赃不均导致了世界大战。而德国,既是两次世界大战的挑起者,也是两次世界大战的惨败者。当然这次不会刚刚拿到工业4.0大门的钥匙,就以挑战者的姿态站出来,但是谁都不敢小觑德国的野心。提到“未来战争”,以后不再是谁能打败谁的问题。这个世界从来都是只垂青强者、踩踏弱者。如果不信,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