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同一首歌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歌曲,激发对人间真情的追求,学会与人沟通,关爱他人。2、能用真挚、深情的歌声表达人们对人间真情的渴望、呼唤,并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来体验、深化歌曲的意境、内涵。二、教学重点:学唱歌曲时各个声部之间的配合。三、教学难点:能够正确理解歌词的内涵,并能与歌曲产生共鸣。四、教学过程:1、学习歌词,领会词意2、在歌曲旋律的背景中,教师有表情地朗诵歌词。3、学生分组思考(1)你对歌词“大地知道你心中的每个角落”,“同样的感受给了我们同样的渴望”中的“角落”、“渴望”是如何理解的?(2)歌词的主题思想是什么?4、教师点评、板书。 角落失意、孤独、无助 感受对人间真善美的感悟 沟通、理解、鼓励 渴望 友谊、友情、真情主题思想人间真情五、学习曲调,了解结构1、学唱曲调。(随琴划拍视唱为主,难点乐句,可用跟唱法。)提示:(1)每一乐句结尾都是三拍或四拍的长度,一定要唱足时值。(2)注意#4的音准。2、曲工结构分析。(先让学生发表见解,后教师归纳。)板书3、学生随琴词曲结合。4、跟随伴奏完整演唱歌曲。六、小结欣赏我的祖国大中国教案一、教学目标: 1.通过演唱和欣赏活动,能够感受和表现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2.聆听欣赏曲我的祖国和大中国,辨别歌曲的变化与表现歌曲情感的关系,辨别这两首歌曲明显不同的风格。二、教学重点:体会歌曲表达的情感,有感情的演唱。三、教学难点:附点八分节奏的演唱技巧。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在你们的印象中,五十年代的祖国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学生谈祖国留给自己的印象。轻声播放我的祖国音乐伴奏。)师:那个时候新中国刚刚成立,国内外关系仍然很不稳定,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支援朝鲜,保卫祖国。今天我们就来欣赏歌曲我的祖国,也一起去体会一下战争年代人们心中的和平是什么景象。2.介绍歌曲创作的背景师:这是电影上甘岭中的插曲。师:我的祖国这首歌曲是战士们带着祖国人民的期盼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即将奔赴战场奋力杀敌的一份情感寄托。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影片,体会一下战士们那份热爱祖国的情怀。师:欣赏完这个片段,同学们来一起想一想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下,我们的战士还能满脸幸福的歌唱这首我的祖国,它体现了我国志愿军什么样的精神?生:炽热的爱国主义情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师:在刚才的影片中,存在着两种演唱形式,有没有同学注意到了,并且可以大胆的举手告诉我是哪两种呢? 生:一种是女生领唱,另一种是混声合唱。师:1):女声领唱旋律委婉曲折,优美深情,将祖国的大好河山描绘得真切动人,唱起来使人倍感亲切。 2):混声合唱表达全体志愿军战士对祖国的热爱之情3.学唱大中国 3.老师播放大中国提问: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师:接下来让我们意气风发的唱一遍这首对祖国充满热爱的歌曲大中国。(播放大中国)5、小结师:同学们,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应该时刻谨记热爱祖国,从我做起,认认真真的学好科学文化知识,为将来捍卫伟大的祖国尽上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银杯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道蒙古族是祖国大家庭的重要成员,乐于主动了解蒙古族文化,喜欢蒙古族音乐。2、学唱蒙古族祝酒歌银杯,有情感的演唱。3、体验蒙古族的歌曲风格,学习区分蒙古民歌的长调和短调。二、教学重难点:1、准确地演唱银杯旋律。2、在歌曲中体验蒙古族的热情豪爽,并能在演唱情绪上表达。三、教学过程:1、组织教学:师生问好。2、创设情景导入: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它辽阔富饶的土地上,居住着56个民族,每一个民族都有其不同的风土人情,不同的民族音乐,由此产生了中国特有的民歌,今天老师将同大家一起走进蒙古族,让我们随音乐体会那里的别样风情。提问:我们平时过节都是怎么过的呀?那么,我们将要走进的蒙古族又是怎么过节的呢?三、学习歌曲银杯1、歌曲简介:它是流传在鄂尔多斯草原的一首短调民歌。每当节日集会、招待宾客的时候,主人家便会在饮宴的过程中载歌载舞地高唱宴歌,以示对宾客的盛情。通常,宴歌的歌词多为珍重友谊、尊老爱幼、提倡团结的格言警句。2、聆听银杯,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旋律。3、简述调式、节拍,并介绍倚音、滑音等音乐知识。4、请学生跟着录音视唱歌谱。5、老师伴奏,带着学生演唱歌谱。6、完整的演唱歌谱。7、学生朗读歌词。8、把歌词带进歌谱中试着演唱。9、老师随机纠错,指导。10、完整演唱。四、演唱银杯,结束新课。 欣赏万马奔腾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教案一、教学目标1.欣赏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万马奔腾,感受蒙古音乐独特的长调风格。2.了解蒙古族民歌的基本常识,认识马头琴音色 。3.通过多种形式参与艺术活动,感受音乐的美,提高学生思考与鉴赏音乐的积极性。4. 激发学生对少数民族音乐的兴趣及对祖国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二、教学重点:通过各种音乐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所选的歌曲和乐曲,扩大学生的艺术视野,从而加深对音乐地域文化的印象。三、教学难点:音乐材料多,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较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四、教学过程:1播放歌曲范唱美丽的草原我的家2提问:蒙古族民歌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的风格特点3总结蒙古族民歌的风格特点:宽广、舒展。4一起跟着老师轻轻地哼唱一下歌曲的旋律吧!提问:提问:作品的情绪?节奏?旋律?回答:情绪热情,节奏紧凑,旋律动感、流畅五、蒙古族乐器马头琴介绍 马头琴是蒙古族最具代表性的乐器,因琴头上雕有马头装饰,故称马头琴。马头琴是拉弦乐器,音色柔和浑厚,独具特色。演奏技术丰富,既可以为民歌、说唱音乐伴奏,也可以独奏。六、课后小结:今天,我们在美丽的音乐中去内蒙古大草原游玩了一圈,乘着歌声的翅膀、踏着马头琴独特的音色,我们感受到了辽阔而美丽的内蒙古大草原,感受到了我们伟大祖国的大好河山,这更增加了我们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小黄鹂鸟音乐教案一、 教学目标: 1、能够根据小黄鹂鸟的情感演唱歌曲,能用二部合唱的形式演唱小黄鹂鸟。 2、聆听天堂感受体验蒙古族歌曲的风格;能够辨别马头琴的音色 二、教学重点:歌曲小黄鹂鸟 三、教学难点:能用二部合唱的形式演唱小黄鹂鸟。 四、教学过程:1、复习歌曲银杯 2、学习歌曲小黄鹂鸟 谈话导入:我们前节课学习了蒙古长调民歌银杯,那么长调与短调有什么区别呢?(请学生复习长调与短调的含义,找出不同支出),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蒙古歌曲小黄鹂鸟,看看它到底属于哪一种类型 1、播放歌曲范唱,学生感受旋律并判断它属于长调还是短调。 2、简单介绍歌曲。 3、让学生跟着录音,视唱歌谱。 5、自由朗读歌词。 6、师生共同交流、讨论如何读歌词才好听。 7、把歌词带进歌谱里,试着演唱。 8、随机纠错。 9、完整演唱。 。 八、布置作业:练习小黄鹂鸟。 十、课后小结: 这首歌与上一节课所学的银杯同属蒙古民歌,在这结课中。学生林略到了另一种风格的音乐。在这届课中感受体验蒙古族歌曲的风格;能够辨别马头琴的音色。 天堂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蒙古族的风土人情。2、 流行歌曲天堂的欣赏,培养学生对内蒙民歌的喜爱。3、 充分了解内蒙民歌悠扬宽广的旋律特点,感受歌唱家腾格尔的精湛演绎。二、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景。让学生了解蒙古族的风土人情。1、师:我国有多少个民族?(56个)你们知道哪些民族?(学生自由说。)2、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歌曲,老师请你们来听听这是什么民族?3、播放歌曲天堂(视频观看)蒙古族的风土人情(二)、欣赏乐曲天堂。1、师导入:蒙古族真美,不禁让我想起一首歌(播放歌曲天堂,并出示歌谱和歌词)2、你们听过这首歌吗?想说点什么吗?(曲调优美 、高亢、速度由慢变稍快、抒情、宽广的旋律、歌曲分为两部分主题等)3、一起跟着老师轻轻地哼唱歌曲的旋律(用哼唱)4、有感情地、有节奏地朗诵歌词5、师引导比较歌曲的两部分:你们有没有发现歌词情绪与旋律高低之间有着什么关系啊? 内蒙民歌大体可分为长调和短调两种,这首牧歌曲调悠扬,连绵起伏,节奏舒展,气势宽广,是一首典型的长调。6、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用不同的情绪跟唱歌曲。7、再次欣赏合唱版本的 天堂三介绍腾格尔,欣赏腾格尔的其他歌曲。师:歌唱得真美啊,我很喜欢腾格尔先生这种有着细腻情感的歌声。下面,我想为同学们介绍他的另外一些音乐作品草原之夜、蒙古人等。小结:动听的音乐加上优美的舞姿,使牧歌更加光彩照人。 欣赏筷子舞音乐教案一、教材分析 筷子舞是人音版音乐教材第十一册第二单元的演奏内容。对学生的人格成长、情感陶冶以及智慧的提高等,具有重要价值。它既可以美化学生的形体气质,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愉悦学生身心健康,更能增进学生的合作体验,拓展学生的想象创新。“筷子舞”流传于伊克昭盟鄂托克旗和乌审召旗,原是婚礼、喜庆节日欢宴时,在弦乐演奏及人声伴唱中,由男艺人表演的单人舞蹈,表演者右手握一把筷子,用它敲打手掌、肩部、腰部、腿部等处,击打的同时肩部环绕耸动,腕部灵活翻绕,敲打声轻脆,节奏鲜明,情绪热烈。后来,专门把筷子的一端用小绳穿起来,又缀以红绸,遂成为精美的道具,可单手或双手持之表演,从而增强了表现力遂广泛流传开来,并成为经常上演的舞台节目。 二、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蒙古族的风土人情,感受和体验蒙古族的音乐和舞蹈,并对其产生兴趣。2、有感情地演唱我是草原小牧民,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歌曲。3、通过听、唱、舞、创等大量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完整、有表情地演奏筷子舞。三、教授新课:1、先将学生分成四个声部:口风琴部、筷子部、碰铃部、手鼓部2、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声部自行分析谱例3、在老师的组织下各组进行粗线条的练习4、分组分声部各自练习,教师巡视指导5、分组试奏6、各声部进行合成7、教师弹奏第一声部,各组进行演奏四、课堂小结 筷子舞教学反思本课是六年级音乐第十一册第二单元草原牧歌的第四课时,尝试进行的活动课筷子舞,为学生搭建了快乐的、自主表演的舞台。以往的音乐课的选材主要是歌曲教学,这次选择活动课也是对自己教学的挑战,它要求教师有较强的组织教学能力和课堂节奏的控制能力,既敢放手让学生活动,又能收放自如。这时,课堂常规训练的严格要求就凸显出来了。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能完整有表情地演奏筷子舞。通过筷子舞的创编练习,进一步感受蒙古族特有的音乐文化。通过学习筷子舞基本动作,学会简单的蒙古舞蹈语汇,感受蒙古人民的生活习性及开朗乐观的性格。通过适当的课堂打击乐器的练习演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提高声部的均衡能力。课的一开始我以银杯的演唱为导入,它是流传在鄂尔多斯草原的一首短调民歌。每当节日集会、招待宾客的时候,主人家便会在饮宴的过程中载歌载舞地高唱宴歌,以示对宾客的盛情。目的是让学生充分感受蒙古地区的别样风情和蒙古族歌曲的魅力。接着欣赏一段舞蹈录像,说说这段蒙古舞蹈的特点,引入课题筷子舞。我将课堂教学的重点部分放在了一声部,即筷子的节奏练习上,专注第一声部,让学生在打好了节奏基础的情况下再进行其他声部的练习。通过演奏打击乐器,能更好的感受、表现和创造音乐,打击乐合奏,让每个孩子都参与器乐合奏,既发展了孩子的个性特长,又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音乐理解、表达创造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在演奏实践过程中,也提高了学生的视谱能力、节奏感和韵律感。这一届学生是我从一年级带上来的,熟悉我的教学常规和教学风格,师生配合默契,通常一个小提示就能理解教师意图,大部分同学音准、节奏感都极强,且所有学生对于各种音乐活动参与的积极性很高。所以我在教学活动中,始终以教师活动为引导,注重调动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课堂呈现较好。同时,教学中还有一些有待改进的地方。1、 学生活动以集体练习为主,对个别基础较差的学生关注较少。2、 课堂评价的形式有些单一。3、与本学期课题研究内容“音乐教学与综合实践课的整合”联系较少。既然是活动课,就可以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在演奏的过程中自己发现难点,教师针对难点再重点练习,而不是模仿教师的演奏。模仿训练较适合低年级学生,高年级可以再大胆一些。不能担心教学效果不理想而不敢尝试。教师作为孩子学习音乐的引导者,应该尽量为学生搭建自主表演、自我展示的舞台,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音乐学习,热情快乐的表演。欣赏平原,我的心化装舞会教案一、教学目标: 1、以积极的态度体验美洲、拉丁美洲音乐的民族风格,喜爱美洲、拉丁美洲的民族音乐。 2、聆听平原,我的心和化装舞会,领会美洲音乐的鲜明民族风格和它的节奏特点。 二、教学重点:歌曲拉库卡拉查后半拍开始的节奏特点是这首歌的重点和难点。 三、教学难点:让学生领会、体验国标舞蹈的风格。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拉库卡拉查。 (二)、欣赏乐曲化装舞会 1、让学生说说自己心目当中的化装舞会是什么样子的。 2、初步聆听乐曲,说感受。 3、再次分部分聆听。 (三)、聆听平原,我的心1、第一次聆听平原,我的心,说说平原,我的心和以前聆听的歌曲有什么不一样?2、说说乐队与演唱这种表演形式给你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3、第二次聆听平原,我的心,说说歌曲唱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情感?4、师介绍歌曲背景平原,我的心是委内瑞拉最有代表性的歌曲之一,被誉为委内瑞拉“第二国歌”。歌曲赞颂了委内瑞拉的美丽风光,抒发了热爱祖国家乡的感情。5、第三次聆听歌曲,说说乐曲节奏、速度、旋律分别有什么特点?6、跟着音乐轻声哼唱,感受拉丁美洲的音乐感觉7、说说歌曲中的伴奏乐器是什么?节奏有什么特点?(四)、对比欣赏1、聆听歌曲平原,我的心和化妆舞会2、聆听歌曲,说说两首乐曲有什么地方不一样?生:节奏、速度、情绪、表演形式、节拍3、请把找出的不一样的地方罗列成一张表格五、课后小结欣赏红河谷拉库卡拉查教案一、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红河谷,启发学生用舒展自然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 2、乐于积极的态度体验美洲、拉丁美洲音乐的民族风格,喜爱美洲、拉丁美洲民族音乐。 3、欣赏歌曲拉库卡拉查,体会墨西哥民族音乐风格及与拉美音乐风格的不同。 二、教学重点、难点: 学唱红河谷。理解欧洲移民后裔的音乐特点。 (1)唱好红河谷弱起小节。 (2)启发学生理解该旋律与欧洲音乐风格特点的联系。 三、教学过程:1、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这节课老师要带领大家去游览一处自然景观,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这是 哪个国家的景色?(播放课件) 生:加拿大 师:为什么? 生:枫叶国旗、多伦多电视塔等。 2、寓教于乐 (1)、欣赏歌曲红河谷,让学生想一想歌曲的旋律进行是平稳的还是跳跃的?(平稳)表现的情绪是欢快活泼的还是优美抒情的?(优美抒情) (2)、让学生闭上眼睛,跟着音乐的情感,展开想象的翅膀,听一听红河谷这首歌曲之中都唱了什么?(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 师:简介歌曲:红河谷是流传在北方红河一带的民歌,它主要表现了移民北方红河一带的居民在这里垦荒种地、建设家园、发展城市,最终将野牛出没的荒原变成了人们生活的家园。它回顾了人们艰苦创业的历史,同时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师:现在我们看这首歌曲是什么拍子? 生:4/4拍 师:4/4拍的强弱规律是什么? 生:强、弱、次强、弱 师:最后一拍是弱拍,这首歌曲第一小节只有一拍,在小节线的左侧也就是最后一拍,而最后一小节有三拍,首尾相加是一个完全四、课后小结:不易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建设家园,报效祖国!今后加深对民族音乐的了解和认识,把我们的民族音乐发扬光大!欣赏茉莉花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 1、通过总结民歌与生活的关系知道民歌的的种类和特点。感受民歌风格的形 成与地理环境、历史环境、生活习惯、语言性格等因素的关系。 2、欣赏不同地区的茉莉花歌曲,唱出民歌的基本风格和感情。 3、喜欢民歌茉莉花,对我国拥有优秀的民歌遗产感到自豪,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难点:感受歌曲基本风格和感情。 三、教学重点:了解民歌的种类和特点。 四、教学过程:(一)赏析江苏民歌茉莉花1、出示江苏民歌茉莉花2、欣赏黑鸭子组合演唱的江苏民歌茉莉花(幻灯+音频)听完学生判断组合名称,教师加以简介。3、全体学生跟钢琴唱江苏民歌茉莉花4、学生说出这首歌曲的特点及其所表现的内容。5、教师对该曲进行介绍、总结。(二)赏析河北民歌茉莉花1、出示河北民歌茉莉花(幻灯)2、教师现场演唱河北民歌茉莉花(邀请听课老师现场二重唱)3、学生跟钢琴演唱河北民歌茉莉花两遍4、学生说出河北民歌茉莉花的特点,教师小结5、欣赏非凡组合的茉莉花(幻灯+音像)学生说出这段音像的特点(三)学生对比江苏民歌茉莉花和河北民歌茉莉花的异同点。(从风格、调式、语言、旋律等方面)教师总结。(四)请学生讨论思考能否将两首茉莉花融合在一起?(五)欣赏改编的男声四重唱民歌茉莉花和萨克斯演奏的茉莉花五、课堂总结。歌曲茉莉花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上波音和下波音,并能在歌曲演唱中准确运用。2、能用抒情、柔美的声音演唱江苏民歌茉莉花。二、教学重难点:感受江南小曲的风格,能声情并茂地演唱茉莉花。三、教学过程:1、中国民歌茉莉花 师:下面请同学们欣赏一首民歌,你知道它是民歌中的哪一种体裁?看看你是否知道他的名字?你知道这首歌曲的发源地是哪儿吗? 播放歌曲茉莉花(答)(板书:课题茉莉花) 师:你知道这首茉莉花是哪个地方的民歌? 生:(答) 师:你知道最早最有名的茉莉花是哪儿的吗? 生:(答) 师:让我们一起来哼唱这首美丽的茉莉花。 学生跟歌曲范唱哼唱。 师:通过刚才的哼唱你感受到这首茉莉花的旋律有什么特点? 生:(答)(板书:婉转、优美) 师:下面让我们用优美、婉转的声音再来演唱一遍。 学生再次演唱。 2、东北民歌茉莉花 师:刚才我们讲了民歌是在流传的过程中不断得以加工的,那么流传势必会带来变异性。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东北的茉莉花,同学们想听听它的旋律变成什么样了吗? 生:(答)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本p34页,看看东北民歌的乐谱上有什么常用记号?你知道它的演唱方法吗? 生:(答)2、教师讲解常见记号下滑音并范唱,师:请同学们总结刚才这两首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答)四、课后小结:民歌在流传过程中会根据各个地方的地理环境、历史环境、生活习惯、语言性格等因素而改变。茉莉花在流传的过程中不断吸取各地音乐中的不同养料形成不同的风貌。它那浸润着清幽华夏情味的旋律不仅香飘中国大地,而且溢满全球。(三)延伸欣赏。 歌曲洛列莱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 1、学习掌握弱起小节的知识。 2有表情地齐唱或独唱洛列莱。3、能运用不完全小节的知识划分乐句,标记换气记号。 二、教学重点:有表情地齐唱或独唱洛列莱。三、教学难点:能运用不完全小节的知识划分乐句,标记换气记号。四、教学过程:1、简介歌曲背景资料: 这首歌由德国作曲家西尔歇根据诗人海涅的同名诗谱成的一首叙事歌曲。2、简介故事梗概3、播放歌曲范唱:让学生跟着音乐默唱歌谱。 歌曲旋律哪几个乐句大致相同?哪个乐句完全不同?跟老师的伴奏轻声哼唱歌谱。 4、学习歌词:指导生按节奏读词,提示词与曲谱对应。 5、完整地演唱歌曲 6、跟随音乐伴奏演唱歌曲。五、课后小结:我们这节课学习的是根据西方的神话故事创作的歌曲,那请同学们也来说一说我们国家的神话故事的歌曲好吗? 欣赏魔法师的弟子黄鹤的故事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喜欢以音乐方式所描述的童话魔法师的弟子和黄鹤的故事。乐于主动了解其创作过程、文化背景及表现形式。2、聆听魔法师的弟子、黄鹤的故事。能听辨魔法师的弟子、黄鹤的故事的主题及主奏乐器的音色与在音乐中的表情作用。3、能依据三个小和尚的故事,集体创编表演,每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承担任务。二、教学重、难点:1、聆听乐曲,能听辨主题音乐及音色。2、创编音乐短剧。三、教学过程:1、复习歌曲洛列莱2、欣赏魔法师的弟子(1)、简介乐曲背景资料(2)、初听音乐,让学生对乐曲有大概的认识。3、分部分欣赏:(1)第一部分,让学生跟着音乐想像魔法师施法的情景。(2)第二部分,学生演唱弟子命令扫把拎水的主题音乐。(3)第三部分,听出是用了哪些乐器演奏的。4、让学生讲讲听后的感想。5、老师小结。四、欣赏黄鹤的故事1、初听,想像讲了一个有关黄鹤的什么故事。2、老师简介乐曲背景资料3、学生自己自由交流听后感受4、学习交响诗的知识:(1)讲解交响诗的含义: 按照文字、绘画、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等构思创作的一种大型管弦乐曲。她是标题音乐的主要体裁之一。通常采用含有套曲因素的奏鸣曲式、变奏曲式等单乐章曲式。结构较自由。文学性的交响诗也称为音诗;以童话故事为题材的交响诗有时称为交响童话。(2)结合黄鹤的故事进一步解释交响诗。5、老师小结。军民大生产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准确演唱歌曲军民大生产2、体验号子和劳动歌曲的特点。3、能够对我国劳动号子和劳动歌曲感兴趣,喜欢演唱、聆听教材中的号子和歌曲。二、教学重点:学习、体验、表现劳动歌曲中节奏特点及乐观情绪。三、教学难点:歌曲中十六分音符组成的节奏,和切分音组成的节奏。四、教学过程:1、介绍作品这首歌曲创作于1945年,当时在陕甘宁边区广泛流传,表现了当年陕甘宁边区军民响应党中央开展大生产运动的号召,踊跃投入开荒生产的热烈情景。2、再一次感受歌曲。(多媒体播放军民大生产的视频)跟着音乐小声哼唱。3、教唱歌曲(1)师:请同学们带着劳动时积极的情绪,一起来朗读歌曲中的衬词,老师读“领”的部 分(注意:按节奏读歌词)。(读1、2段歌词)(2)师:刚刚我们一起学习了歌词,下面,我们一起来唱唱这首歌的歌谱吧!(3)师:请同学们跟着琴来唱唱第一、二两段歌词。4、介绍劳动号子师:其实,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歌曲体裁是劳动号子,那么,哪位同学知道什么是劳动号 子?师:谁知道号子的特点和作用呢?号子的特点:劳动中产生,为劳动服务,节奏规整,强弱鲜明。号子的作用:协调节奏,鼓舞干劲,调节精神。四、总结 翁嘿呀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培养学生对我国各民族、各地的劳动号子和劳动歌曲的兴趣。2、以欢快情绪唱好军民大生产和嗡嘿呀3、了解劳动号子的音乐特点,初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届内蒙古赤峰市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化学九上期中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山东省安丘市景芝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6届重庆市开州区化学九上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 离婚协议中子女抚养费及教育保障详细约定书
- 离婚协议电子版起草与子女抚养权咨询合同
- 离婚协议签署后反悔处理与离婚后财产纠纷解决合同
- 夫妻离婚协议范本:债务分担与财产分配
- 铸铁工考试题库及答案
- 商业地产租赁合同补充协议:租金上涨与商业推广合作
- 2025年中国电信集团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全收录
- 浙江省G12名校协作体2025学年第一学期9月高三上学期开学联考数学试卷
- (9月3日)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爱国主义主题教育班会课件
- 2025广东汕尾市海丰县纪委监委招聘政府聘员6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5.1 文明有礼(教学课件)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 八年级上册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河北-河北汽车驾驶与维修员二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2025年心理健康教育及辅导理论知识考试试卷及答案
- 非财务人员财务基础知识培训
- 2025年一级建造师《通信与广电工程管理与实务》案例背诵本
- 2025年新版《煤矿安全规程》
- DB42∕T 2130-2023 《林业生态产品清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