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采菱拾翠:幽人何由拥三妾?采菱拾翠,算似此佳名,阿谁消得?采菱拾翠,称使君知客。千金买、采菱拾翠,更罗裙、满把珍珠结。采菱拾翠,正髻鬟初合。真个、采菱拾翠,但深怜轻拍。一双子、采菱拾翠。绣衾下、抱着俱香滑。采菱拾翠,待到京寻觅。这是一首非常特别的词,词牌叫做皁罗特髻,在整个唐宋词坛,只有苏轼一个人写过。什么叫“皁罗特髻”?“皁罗”又称“皂罗”,是一种轻薄的黑色丝织品,特别适于做扎头的丝带,是宋代最常见的头饰用品之一。苏轼的诗、词里,多次出现“皁罗”:绿珠吹笛何时见?欲把斜红插皂罗。李钤辖坐上分题戴花翠袖争浮大白,皂罗半插斜红。西江月“特”即特立、特起、高耸之意,“特髻”就是高高的发髻,这是宋代相当时髦的一种发式。铁围山丛谈卷一记载道:国朝禁中称乘舆及后妃多因唐人故事,谓至尊为“官家”内官之贵者,则有曰“御侍”,曰“小殿直”,此率亲近供奉者也。“御侍”顶龙儿特髻,衣襜所谓“顶龙儿特髻”,说明这种“特髻”未必是用自己的头发做成,可能是一种显示头发厚密、发髻丰满且坚挺的装饰。在东京梦华录里,便有商铺出售“特髻”的记载:相国寺每月五次开放万姓交易,大三门上皆是飞禽猫犬之类,珍禽奇兽,无所不有。第二、三门皆动用什物,诞中设彩幕露屋义铺,卖铺合、簟席、屏帏、洗漱、鞍辔、弓剑、时果、腊脯之类。近佛殿,孟家道院王道人蜜煎,赵文秀笔,及潘谷墨,占定两廊,皆诸寺师姑卖绣作、领抹、花朵、珠翠头面、生色销金花样幞头帽子、特髻、冠子、绦线之类。由此可见,“皁罗特髻”乃是用黑色丝绢将头发扎成高高的发髻,这是从汴京传出来的流行发式,但也有人用黑丝将假做的高髻缚在头上,作为歌舞道具。弄明白“皁罗特髻”,词中又有“使君知客”出现,这首词就不难理解了。那是一位“好客”的太守,让官妓扎着时髦的京城发髻,载歌载舞,款待苏轼,苏轼享用后写下此词,以表谢意。可是词中连续出现七次“采菱拾翠”,依然让人费解。若是词中“和声”,便应放在句间、句后,可词人劈首便是“采菱拾翠”,当中还说“抱着俱香滑”,显然采菱、拾翠是人,是当时正在载歌载舞的陪伴女。让我们先放下采菱、拾翠,先来看两句古老的歌词:涉江采菱,发扬荷些。这是楚辞招魂中的两句诗,王逸楚辞章句称采菱为“楚人歌曲也”。可见采菱实为楚地古歌,从屈原时候起,便在民间广为传唱。再来看两首南北朝时的歌诗:菱花落复含,桑女罢新蚕。桂棹浮星艇,徘徊莲叶南。梁简文帝采菱曲泛舟采菱叶,过摘芙蓉花。扣楫命童侣,齐声采莲歌。东湖扶菰童,西湖采菱芰。不持歌作乐,为持解愁思。采莲童曲,乐府诗集卷四十七这两首采菱曲和采莲童曲,可视作南北朝时期的“曲子词”。泛舟湖池,采摘菱叶、菱芰,齐唱“采莲歌”,在南北朝时,是皇帝和士大夫乐而不疲的赏心乐事。因此江淹在他的莲花赋之序中说:故河北棹歌之姝,江南采菱之女,春水厉兮楫潺湲,秋风驶兮舟容与。看缥芰兮出波,摧湘莲兮映渚。由此可见,所谓“采菱”,乃是“江南采菱之女”的代称,也是长江流域“棹歌”女子的泛指。接着再看“拾翠”:或戏清流,或翔神渚。或采明珠,或拾翠羽。从南湘之二妃,携汉滨之游女。魏曹植洛神赋访幼女於蔡邑,选佳人於赵都。或拾翠於神渚,或采桑於城隅。齐萧子范七诱芳郊拾翠人。回袖卷芳春。金辉起步摇。红采发吹纶。梁费昶春郊见美人诗写月涂黄罢,凌波拾翠通。镜花摇芰日,衣麝入荷风。唐骆宾王棹歌行这四首辞赋、诗、歌行,依次再现了“拾翠”形成之轨迹,先是描述美人捡拾翠鸟的羽毛为装饰的动作,渐渐演进为专指美女,而且写她们的场景都离不开水滨、洲渚、芳郊、碧波。这就是说,江边寻芳“拾翠”,也是士大夫们喜闻乐见的美女姿仪。将“采菱”、“拾翠”铸于一体的,是五代词人李珣。他有两首南乡子,连缀一处,可视作姐妹篇:携笼去,采菱归。碧波风起雨霏霏。趁岸小船齐棹急。罗衣湿,出向桄榔树下立。云髻重,葛衣轻。见人微笑亦多情。拾翠采珠能几许?来还去,争及村居织机女?这两首词,不仅同时出现了“采菱”、“拾翠”,头上还戴着重重的“云髻”。李珣为西蜀后主王衍的供奉词人,他的妹妹是后主的昭仪,这里带着云髻“采菱”、“拾翠”的美女,实指蜀宫锦江之畔的宫女、歌妓。有了江畔水泽、楚地词曲、寻芳拾翠这些意象,再加上“使君知客”,我们大抵可以判定,苏轼这首词作于元丰三年(1080)四五月间。词中的“使君”指黄州对岸武昌(今湖北鄂州)太守朱寿昌,苏轼曾于此际到鄂州做客,采菱、拾翠为朱太守摆酒设宴时唤出唱歌、献舞并侍候苏轼起居的两个歌女,“皂罗特髻”指她们在歌舞时,模仿京城流行发式,头上戴着黑色丝带扎成的高高发髻。词的最后一句“待到京寻觅”,不是等待到了京城再重新寻夭闪狻按洌钦沼侍猓狄爰秸嬲摹霸砺尢伧佟保挥械搅司牵拍苊俚谩?/p苏轼有一封信,是这首词的最好注脚:与可船旦夕到此,为之泫然,想公亦尔。子由到此,须留他住五七日,恐知之。前曾录国史补一纸,不知到否?因书,略示谕。生细酒四器,正济所乏,珍感。生酒,暑中不易调停,极清。然闵仲叔不以口腹累人。某每蒙公眷念,远致珍物,劳人重费,岂不肖所安耶!所问凌、翠,至今虚位,云乃权发遣耳,何足挂齿牙!呵呵。与朱康叔二十首之十五这里的“与可船”,指载运文同(字与可)灵柩的船只,文同之子文务光定于是年五月间、也即苏轼写信的那两天路过黄州;“子由到此,须留他住五七日”,叙述苏辙正从京口、金陵一带,溯流而上,送嫂嫂及全家前来与哥哥相会。苏轼自上一年七月二十八日被捕,即离开妻子和朝云,仅有长子苏迈伴陪。他到鄂州会友之际,老友朱寿昌命官妓相侍,实为“知客”,词中“抱着俱香滑”,乃苏轼的切肤体会,我们无需为贤者讳。而“所问菱、翠,至今虚位”,分明是回应朱寿昌之语,可见朱太守在来信中,专门问及苏轼,家中是不是已有采菱、拾翠之类的歌女。由此反证:正因为朱太守在宴会上让头戴“皂罗特髻”的歌女演唱过李珣的南歌子,苏轼才会写下皂罗特髻,将“采菱拾翠”反复唱了七次。而且。从此“菱、翠”便成了老友之间的一种密语。“所问菱、翠,至今虚位”,是指苏轼入狱后,闰之将家中原有的婢女统统遣散,只留下苏轼最喜爱的侍妾朝云,再也没有其他歌女。让人啼笑皆非的是,有的学者无视“至今虚位”四字,说采菱、拾翠是苏轼的两个侍妾。请看以下这段文字:考苏轼于黄州与朱寿昌(康叔)书有云:“所问菱、翠,至今虚位,云乃权发遣耳。何足挂齿牙,呵呵。”此信当是元丰四、五年间所写,当时菱(采菱)、翠(拾翠)位空人去。“云(朝云)乃权发遣”,可能有两个意思:一是暂去又回,一是有此意而没有实行。因为苏轼与蔡景繁的信中说:“凡百如常,至后杜门壁观,虽妻子无几见,况他人也。然云蓝小袖者,近辄生一子,想闻之拊掌也。”朝云(即云蓝小袖者)生子遁,在元丰六年七月。这以前,采菱、拾翠已离开苏轼,辗转到了汴京,故词末云:“待到京寻觅”。此亦流露出对她们的怀念。词当在菱、翠发遣后而作,故编元丰六年 。苏轼给朱寿昌的那封信,分明写于元丰三年五月初,文同灵柩将痢佑珊图胰松性谕校饫锶幢弧翱肌蔽霸崴奈迥昙洹保咽青襦鹜淘妫叭病比郑虮唤舛廖扒卜怠焙退妥撸峭纳濉说瓤季菸蟮剂诵矶嘌撸唤觥端臻时嗄晷芬远锎铮追怖裣壬凇端臻昶住防铮浣臻庞枰宰既范唬廊晃醇酉副纾笠晕傲獯涞蔽臻硪绘?”。苏轼身在贬所,自称幽人,衣食不继,何由蓄置两三个侍妾、歌女?关键在于苏轼信中的“云乃权发遣耳”。这里的“云”,确实是指朝云,但“权发遣”三字,决非遗返、遣散之意。请看如下史料:兵部尚书寇准为枢密使、同平章事,王旦荐之也。准未告谢,命向敏中权发遣枢密院公事。自是枢密皆罢,即命宰臣权发遣如敏中例。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八十二“真宗大中祥符七年”事虞部员外郎杜獏权发遣度支判官事,太常博士燕度权发遣户部判官事,仍理本资序,毋得差出,俟三年有劳,令三司保明,当议升陟之。权发遣三司判官始此。獏,镐之子;度,肃之子,皆王尧臣所荐也。(权发遣三司判官盖始此。治平元年十二月,又命张徽、皮公弼等,然非事始也。会要因英录但记徽、公弼而略獏、度,今特著之。度附传在神录熙宁三年八月,亦言权发遣三司判官自度始。)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四十一“仁宗庆历三年”事傅尧俞权盐铁副使。尧俞初除服入都,未见介甫,介甫屡召之。既见,语及青苗,尧俞以为不便,介甫即不悦,自是恶之。及此除命,介甫以为资浅,且令权发遣。曾公以为尧俞曾任知杂御史,资不浅,乃正除副使。司马光温公日记前一例中的“权发遣”,是暂时兼任之意,而后二例,则因任职者资历不够,暂时充任之意。这里显示,宋代“权发遣”之制,始于向敏中,至杜獏、燕度而成规则。在第三例中,王安石以“资浅”为由,试图阻挠傅尧俞的任命,恰恰是王安石,他在当政之后,大量引进资历特浅的新进,于是将“权发遣”演进成一种官制:介甫用新进为提转,其资在通判以下则称“权发遣”,知州称“权”,又迁则落“权”字。司马光涑水记闻卷十六王荆公喜说字,至以成俗,刘贡父戏之曰:“三鹿为麤,鹿不如牛。三牛为犇,牛不如鹿。”谓“宜三牛为粗,三鹿为细,若难于遽改,欲令各权发遣”。荆公方解纵绳墨,不次用人,往往自小官暴据要地,以资浅,皆号“权发遣”,故并谑之。邵博邵氏闻见後录卷三十淳熙三年,中书舍人程大昌言:“旧制,选人改秩后两任关升通判,通判两任关升知州,知州两任即理提刑资序。除授之际,则又有别以知县资序隔两等而作州者,谓之权发遣,以通判资序隔一等而作州者,谓之权知,上而提刑、转运亦然”宋史卷一百五十八志第一百十一王安石既用“权发遣”遏制持不同政见者,又用“权发遣”来提拔与自己政见相同的人,所以爱开玩笑的刘攽以此来戏谑他的字说。此法渐行久之,“权发遣”便成了与“权知”相同的一种官阶,乃至后人对这种混乱的官制颇有微词。就在苏轼被贬黄州的当天,朝廷便有一例“权发遣”职务之诏,后来这个“权发遣”者又到了他的身边:诏都官员外郎、权发遣三司度支判官李琮升一任;余减磨勘年,循资堂除,先次优便差遣者二十八人。以根究江东、两浙路逃绝亏陷税役等钱九十九万缗也。祠部员外郎、直史馆苏轼责授检校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令御史台差人转押前去。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百一“神宗元丰二年”事都官员外郎李琮权发遣淮南路转运副使。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百二“神宗元丰二年”事李琮是王安石的得意门生,他的第一个“权发遣”职事发布在苏轼被贬之诏前头,大有“一代新人胜旧人”之意;第二个“权发遣”之地是淮南西路,苏轼被贬的黄州,正在他的管辖范围。严格地说,这里的“权发遣”,就是“暂充任”之意。回过头来,再看苏轼信中的那句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重庆市中医院儿科医保政策掌握考核
- 2024年“江南十校”新高三第一次综合素质检测生物试题
- 2025年民航维修分析报告
- 语音打包课件制作
- 语言文字政策知识培训总结课件
- 2025年中国燃料油项目创业投资方案
- 2025年中国农用菊酯项目创业计划书
- 中国柔性版材项目创业计划书
- 2025年垃圾中转站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氢项目商业计划书
- 室内燃气管道安装与验收标准
- 题型06 函数的性质之周期性及蛙跳函数(解析版)
- YY/T 1851-2022用于增材制造的医用纯钽粉末
- GB/T 5163-2006烧结金属材料(不包括硬质合金)可渗性烧结金属材料密度、含油率和开孔率的测定
- GB/T 19575-2004农产品批发市场管理技术规范
- 《管理沟通实务(第四版)》课件第一章 沟通与管理沟通
- GA 36-2014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号牌
- 人教七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测试题word版含答案
- 2023年乐山新沐港航投资运营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监理事故案例分析课件
- 我国大型基建工程材料供应的特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