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初中语文教材中杜甫诗词的内容和风格.doc_第1页
从初中语文教材中杜甫诗词的内容和风格.doc_第2页
从初中语文教材中杜甫诗词的内容和风格.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初中语文教材中品杜甫诗词的内容和风格摘 要:杜甫被世人称之为诗圣,他的诗词题材多样,题材广泛,形象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仅以初中语文课本中的作品为例进行分析解读。关键词:杜甫;现实主义;历史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词在内容、风格以及认识方面都有了划时代的突破,品读了选入初中教材的杜甫的作品,会使人觉得自己的人生境界大为开朗,可以登高望远、潇洒自如,日常的烦恼得失都不再萦绕心头。杜甫把敏锐、深刻的诗性真觉,把历史事件和社会情景化为审美意象,从中体验民族的生存境遇和天道的运行规律,使他的诗词重实重意,重史重情。读杜甫的诗词,既可以了解唐代社会真实的历史面貌,又可以看到作者沉重的历史使命感;既可以感受到现实主义诗歌的强烈艺术魅力,又可以从杜甫身上吸取强烈的爱国激情和力量。杜甫的诗是时代的一面镜子,称之为诗史诗圣实不为过。他的诗词作品体裁多样,题材广泛,内容主要可分为四个方面:一是同情人民疾苦;二是热爱祖国,渴望统一;三是揭露统治阶级种种罪行;四是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仅入选初中语文课本的作品就可以窥一斑而见全豹.杜甫生逢开元盛世及安史之乱,一生颠沛流离,历尽磨难,过着裘马清狂的浪漫生活。曾先后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其间赴洛阳考进士失败。天宝三载,在洛阳与李白结为挚友。次年秋分手,再未相会。杜甫此期诗作现存20余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岳为代表。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诗中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也透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勃的朝气,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末联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我们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这一句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仍能引起我们强烈的共鸣。唐肃宗至德元载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州的羌村,去投奔肃宗。途中为叛军俘获,带到长安。因他官职卑微,未被囚禁。唐肃宗乾元元年冬末,杜甫回到洛阳,想看看战乱后的故乡。可是不到两个月,形势发生逆转,唐军在邺城大败,郭子仪退守河阳,洛阳一带又骚动起来。诗人这时被迫离去,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回到华州。一路上他所看到的都是征夫怨妇们的愁眉苦脸,所听到的是别家出征时的哭声。著名的三吏三别,就是根据这番经历写成的。其中,石壕吏因构思巧妙和情节生动而流传得最广。这首古体诗,内容是叙事性的,但又带有抒情色彩,在叙述官吏抓丁这一事件的发展过程中,处处感到有诗人在。他抨击石壕吏的凶暴气焰和冷酷无情,对安史之乱中遭受苦难的人民充满深切同情。尤以结尾独与老翁别含蓄地写出了诗人的感受,表达了他对这灾难深重的一家人的同情。公元759年岁末,杜甫一家辗转流浪到了成都,在杜甫西郊浣花溪畔找了一块荒地,盖了一间茅屋(即成都杜甫草堂),暂时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有了一个栖身之所。茅屋的建造很不容易,事事都需要亲戚朋友的帮助。但茅屋建造得并不坚固,两年后的一个秋天,一场大风把茅草给卷走了。杜甫一家只好在风雨淋漓中度过了一个难堪的不眠之夜。此情此景,杜甫感慨万端,写下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不朽的诗篇。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身处漏雨茅屋,怎会突发狂想,要大庇天下寒士,可见,生长在一个奉儒守官,未坠素业的官僚地主家庭,儒家的仁爱思想对他的影响多么的大,使他从小就立下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志向。而在晚年,虽然客居成都,靠朋友接济为生,但忧国忧民之心不减,他发出的不止是身世之慨,更有推己及人的博爱情怀。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盗寇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登楼此诗抒写了诗人对国家灾难的深重忧思和自己报国无门的无限感伤。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江南逢李龟年,这首诗是杜甫绝句中最晚的一篇,杜甫少年时代正是开元盛世,曾与李龟年相熟;四十年后国家已经衰败,两人穷途相遇,不胜今昔之感,就写下了这首深沉的诗。后两句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写今日相逢正是风光秀丽的江南已到了流水落花的时节。这落花时节包含很多内容,既是明叙相逢的季节,又暗喻唐帝国由盛入衰的局面,作为人生的岁月,两人又到了落花时节的暮年。这四字写得十分深沉含蓄。又字抒发了诗人抚今追昔,感时伤世之情。清朝蘅塘退士评说:世运之治乱,年华之盛衰,彼此之凄凉流落,俱在其中。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歌创作具有很强的人民性。在艺术上,他能够汲取前人的经验,融合众长,诸体兼备,并善于从生活中挖掘那些最能反映生活本质,而又具有广泛代表性的事件或感受,经过加工提炼,以凝练而丰富多彩的语言展示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基本特征。而他敢于直面社会、直面人生,关心时事政治,关心人民的痛苦和不幸,表现个人的内心,形成了杜甫深沉的思想性格,也让他的诗歌形成了沉郁顿挫的诗风,使得现实主义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战火的颠沛流离中,他创作了大量现实主义爱国作品。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这些诗句痛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登楼全诗即景抒怀,状山川雄丽且联系着古今世事之变,蒿目时艰又能把自然景物渗透其中,融自然景象、国家灾难、个人情思于一体。语壮境阔,寄慨遥深,是诗人沉郁顿挫艺术风格的很好体现。杜甫在创作诗词时,不单用笔,更是用满怀的激情,甚至用整个生命来创作。其呕心沥血创作出来的优秀诗篇,已不独言己心、明己志,更是表达了当时人们的愿望,反映了时代的呼声。诗人在离乱动荡的时代,用悲歌表达出其悲怜悯恤的心境。杜甫在三吏三别中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腐朽与黑暗,对人民的疾苦寄予了深深的同情。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从自家茅屋被风雨吹破,家人受冻的窘境中,抒发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愿望。总之,说起杜甫,人们自然会想到他的诗,想到他在文学上的建树。可是仅凭这些,杜甫诗圣的称号才说对了一半。孟子说,人皆可以成尧舜,意思是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尧成为舜。明代的王阳明甚至说满街都是圣人,但是如果我们取一个严格的标准,谁能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圣人呢?而我们可以请出一位人物,那就是杜甫。杜甫一生身居下位,却是身体力行地体现儒家的精神,用他的实践展示着儒家的一种道德风范。他用他的行为来说明儒家心目中的道德规范应该是什么样的。所以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