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三年级一班学情分析.doc_第1页
初中三年级一班学情分析.doc_第2页
初中三年级一班学情分析.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三年级一班学情分析 杜朝阳初三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政府重视,社会呼吁,家长担忧,在全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这一问题仍成为一种“顽症”。因此它不是学校内部的一种教育现象,而是由来自学校内部和社会多种原因的综合影响而形成的一种教育现象。面对这种现象,作为教育工作者,一方面要正确对待,在减轻学生负担问题上加强研究,另一方面,就是要研究超负荷的学生的学习心理健康问题。到了初三,对于十年寒窗茹苦的莘莘学子而言,面对毕业、升学的压力,再加上父母的期望,亲朋好友的关注,他们的学习心理如何?怎样帮助他们学会调节、把握自己的心理和情绪,正确对待考试成功与失败,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的一个重要问题。一、状况分析为了加强这个问题的研究与探索,以学生为研究对象,参照SIMN心理卫生自评表(SCL90)。意志品质自测量表、应变能力测考题及挫折承受力测查表,拟出针对与学习心理密切相关的测量题10个,对他们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这些学生有以下若干心理问题值得我们关注:1、短期目标高而集中,心理负荷沉重。我们发现,63名学生中,希望升入一类重点高中的占83.1,明显高于想升入二类重点高中的学生数,而对升学无所谓的仅占零。应当认识到,这里有积极的因素,但也应看到消极的一面。即学生唯一的希望就是升学,并指向于一类重点高中,它即是一种动力,也是一种沉重的压力。其次,他们最担心的是成绩不理想,影响升学,也占83.1,而考试失败,怕被父母责骂的占47.5,怕被同学嘲笑占50.1。由此可见,他们背着沉重的包袱投入学习,心理压力甚大。2、记忆力减退,注意不集中。有30.5的同学表现为上课一开始思想较集中,后半节课开始走神。有52的同学完全有自己的心情而定,显得注意不集中。更有45.2的同学,觉得自己的记忆力在下降,学习效果不如从前。3、自卑心理加重。据统计,有47.5的同学虽然自己成绩较好,但到初三后,感到学习困难太大,其中还有30.5的同学认为,自己的智商不如人家。这些自卑心理严重阻碍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4、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有35.5的同学,觉得到初三学习心情紧张,有66.1的同学,学得时间不够用,而完全是迫于考试而学习的占52.5。由于紧张、焦虑,造成失眠多梦的有5.4,睡眠不足的有54.2。在考试时,表现更为突出,一上考场,有44.1的学生,心跳加快,还有45.7的学生,平时能做出的题,考试时,一片空白或丢三拉四,犯了“考试综合症”。5、缺乏应有的自信心和意志力。在考试时,表现很沉着的只占20.3,相信自己能考好的只占23.7、55.1和39。作为成绩较好的学生来说,是很不正常的。上述结果告诉我们,初三学生迫于毕业、升学的压力,其学习心理确实存在着问题,或者说是心理障碍。加强对初三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引导,是素质教育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摆在我们面前不可推卸的责任。二、原因探究造成初三成绩较优学生学习心理健康欠佳的原因,可归因成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心理压力过大。初三学生,无论是家长、学校乃至社会,都寄于较高的期望值。因而,他们一进入初三就被处于在紧张的学习状态之中。最终突出表现于高度的焦虑。心理学表明,焦虑程度与学习效率是倒卷的U型曲线关系,焦虑程度过强或过弱都将导致生理和心理的失衡与失调,使心理健康遭到破坏,从而影响学习效率。学生心理压力过大来自三个方面。一是社会压力。目前社会对一所初级中学的评价还没有提高到素质教育高度来认识,一味看升学率如何,看一个人是否能升重点高中、中专作为衡量标准。升学了就赞许、认可,并登报表扬、电视亮相。否则,学生难以见人,学校难以生存。二是学校压力。社会因素体现在学校这个主体上,导致学校领导和教师办学指导思想和教育思想不够端正,没有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从而偏重于升学率,把升学率再分解到学生头上,造成严重的心理负担。三是自身压力。由于没有在学习方法入门,学习、休息不能自我调整,自我意识不强,从而心理负担越来越重。2、课余生活单调、枯燥。一进入初三,学校取消了音、美、劳等课程,体育活动也明显减少,社会等课也几乎取消。只有语、数、外、自然课程加强。没有用科学的方法指导教学,而是加班加点加压的方法。没有人能理解他们的心理,更没有心理辅导、咨询。心理学理论研究成果表明:人的身心能量是有限的。过量的、单调的、没有调节性的强烈刺激引起过度的兴奋将导致抑制。学生身心超负荷运转,必导致学生严重的心理问题。这样,学生个性得不到发展,教学上也将出现恶性循环,提高质量成为一句空话。三、矫正实践初三学生的心理状况摆在我们面前。尽管困难重重,干扰因素很多。但我们教育工作者仍应义不容辞承担起心理和教育、引导的担子。让不良细胞控制在最小范围。为此,本人作为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做了一些工作,现作简单的归纳:1、积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升学问题。初三学期工作开始,即召开始业教育大会,使学生认识到考试升学是初三学生人生路中的关键的一步,但并不是每一位学生都能如愿以偿,进入重点高中,仅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学习条件,不进重高,仍可在人生的道路上坚韧不拔,继续努力,并列举中外科学家成功的事迹,使学生放下包袱,轻装上阵。2、及时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及时抓住时机,分类召开家长会,教育家长、同学正确认识升学问题,并讲授学习心理卫生知识,怎样为子女进行正确疏导提供方法,使家长的认识到同一个目标上来,协助做好心理辅导工作。3、进行集体心理辅导。多次对学生进行心理卫生辅导,弄清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障碍等基础知识,怎样消除心理障碍。每次考试前进行一次心理辅导讲座,每周进行一次班会,使学生学会自我心理调节,提高学生自我保健能力。4、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首先按照平等的人格地位来对待学生,理解、尊重学生,努力做到充分说理、以理服人,不以势压人。在学习上不挖苦、嘲讽。并经常与学生交换思想,探讨学习上的困难。站在学生角度,以宽厚的同情心,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其次,按初三学生不同个性,因势利导进行个别学习心理疏导。遭受挫折的同学给出鼓励、帮助,重新振作起来;对于性格内向同学,提供他们学习上露面的机会(如发言、上课板演);对于心态浮躁的同学,有意识地布置一些易错的题目,培养思维的严密性;对于那些取得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的同学引导他们学习一些科学家虚心刻苦学习的事迹,克服骄气。5、帮助学生消除“考试综合症”,树立自信心。一些学生在每次考试时,总是高焦虑、自卑、气馁、怯场,也有表现很自负的。为此,在比较重大的考度前,我总作一些考试技巧规律的指导,让学生学会暗示法,树立信心,作为考试前的心理准备。6、在减轻学习负担上下功夫。初三学生学习心理问题,好多来自于课业负担过重。因此,教师努力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效率、效益上下功夫,尽可能自己“加压”,以减轻学生负担,使他们在校较宽松的气氛中学习,也让他们以更多的时间参加课余生活,调整好学习、休息时间。7、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在课堂上教师即注重教法,也指导学法,如何加强归纳、总结,揭示内在规律。在课外,引导他们如何预习、复习,使他们学的主动、自觉。同时学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