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1、什么叫机械1、像剪刀、筷子那样能够帮助人们( )或( )的工具装置,都可以称做( )。2、机械可以分成( )和( )两类。3、复杂机械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 )构成,这些复杂机械通常又叫做( )。4、常见的简单机械有( )、( )、( )、( )。2.怎样移动重物1、杠杆是一种简单的( )。在杠杆上用力的点叫做( ),承受重物的点叫做( ),起支撑作用的点叫做( )。2、当杠杆的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 );当杠杆的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 );当杠杆的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 )。4、天平是根据( )的原理工作的。6、“如果能在宇宙中找到一个支点,我可以把整个地球撬起来。”这句话是( )说的。7、杠杆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答:生活中的费力杠杆有:筷子、镊子、理发剪、赛艇的桨、订书机、钓鱼竿等。生活中的省力杠杆有:钳子、小推车、羊角锤、开瓶器、指甲刀等。生活中的等臂杠杆有:天平,它既不省力也不费力。8、 杠杆有什么作用?举例说明它主要分为哪几类?9、 答:使用杠杆有时可以省力,有时可以省距离,有时既不省力也不省距离。杠杆按省力情况可分为:省力杠杆,如钳子、铡刀、压水井杆、撬棍、指甲刀、钉锤等;费力杠杆,如筷子、镊子、钓鱼竿、缝纫机脚踏板、理发剪等;等臂杠杆,如天平。3、斜坡的启示1、斜坡就是一种( ),斜面也是一种简单机械。斜面有( )的作用,斜面越( )越( )。2、影响一个斜坡的大小有( )和( )两个因素。3、螺旋和盘山公路都是( )的变形。4、在日常生活中,( )、( )、( )、( )、( )、( )、( )、( )等都利用了斜面能省力的原理。5、修建盘山公路,是为了在行车时( ),它应用了( )的原理。6、同一斜面,坡度越小,所需拉力就( ),即越( );坡度越大,所需拉力就( ),即越( )。7、怎样才能较容易地骑自行车上陡坡?答:为了减缓陡坡的程度,骑自行车上陡坡时可以走螺旋形,这样就能比较容易地上陡坡,但这样也增加了行走的距离。8、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变形斜面有哪些?它们起到了什么作用?答:常见的变形斜面有引桥、盘山公路、斧头、菜刀、红酒开瓶器(螺丝)等,它们的作用是省力、方便。9、搬自行车上台阶,把重物搬上卡车都是一件较困难的事,你的解决办法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答:在台阶和卡车上搭上一块木板,就形成一个斜坡,这样把自行车搬上台阶,把重物搬上卡车就省力了。应用了斜面可以省力的原理。4、拧螺丝钉的学问1、像螺丝刀、方向盘这一类,有一个( )固定在可以转动的( )上的机械叫做( )。轮轴也是一种简单机械,有( )的作用。2、轮轴在轮上用力时( ),在轴上用力时( )。3、利用轮轴原理的工具有:( )、( )、( )、( )等。4、使用轮轴( ),在轴相同的情况下,轮轴上的( )越( )。5、轮轴的实质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答:轮轴的实质是一种变形的杠杆,使用轮轴可以省力,而且轮比轴越大越省力。6、生活中的轮轴有哪些?答:生活中常见的螺丝刀、方向盘、水龙头、门把手、辘轱、自行车车把、轮盘等都属于轮轴。5、国旗怎样升上去1、( )就是一个绕了根绳子的带沟槽的轮子。滑轮也是一种简单机械。2、固定在支架上,不随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 );随着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做( )。3、国旗是利用( )升上去的,利用滑轮的机械还有( )。4、定滑轮的作用:( );动滑轮的作用:( )。5、把( )和( )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 ),它的作用是既能( ),又能( )。滑轮的组数越多,就越( )。6、拉窗帘用的是( ),它能改变用力的反方向;吊车上用的是( ),它既能省力,又能改变用力的方向。7、滑轮是( )的变形,因此滑轮相当一个( )。6、自行车车轮转动的奥秘1、能把( )从一个部分传递到另一个部分的装置叫( )。2、常见的传动装置有( )、( )、( )。3、钟表的主要传动装置是( );自行车的主要传动装置是( )。4、齿轮传动和链条传动的相同点:都可以( )。不同点:齿轮传动能改变( ),不能( )传力;链条传动不能改变( ),能( )传力。5、大部分机器都是由( )、( )、( )和( )组成的。6、自行车中包含哪些简单机械?举例说明。答:杠杆:刹车、车铃按钮、后架上的弹簧夹。轮轴:车把手、小齿轮和后车轮、脚踏板和大齿轮。滑轮:车轮和车轴、脚蹬板和脚蹬轴。斜面:螺丝。7、自行车车轮是如何转动的?答:自行车车轮能够转动,是因为链条将动力从脚踏板那里传到了后轮上,像自行车链条这样的装置叫做传动装置。第二单元1、折形状1、物体大多数是由( )、( )、( )、( )四种基本的简单形状构成的。2、人们从一些动植物的形状中得到启发,设计了( )、( )、( )、( )等。3、把( )用不同的方式( )或( ),可以提高材料的( )。4、薄的材料折叠或弯曲的( )不同,其( )也是不相同的。5、改变材料的( ),能改变材料( )的能力。6、( )的纸承受力最强,( )的纸承受力最弱。7、“细细麦秆顶千斤”的科学道理:(麦秆是圆形空心结构,承重力最强)。8、很多物体都由圆形和卵形形状构成,这样的形状有什么好处?答:对圆形和卵形形状来说,在外力作用下内力是沿着整个表面扩散和分布的。它能够把所受的外力变成压力均匀地扩散到形状各处,所以整体可以承受较大的压力。9、怎样增大纸的承受力?答:改变纸的形状可以增大纸的承受力,这样可以使压力均匀分散到各处。2、搭支架1、通常,结构由( )构成,( )最稳定、结实,所用材料也( )。2、不稳定的结构,可以通过( )的方式增加其( ),使它变得稳定。3、铁塔、高压线塔、石油井架、起重臂都属于( ),都运用了( )的原理。4、被称为“钢铁巨人”的艾菲尔铁塔在( )。5、高塔不倾倒的秘密是( ),或者说( )。6、( )的支架最稳固、最不容易变形。7、灯架、折叠凳、梯子为什么要设计成三角形支架?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答:它们之所以都设计成三角形支架,是因为三角形的支架最省材料,也最牢固。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都是三角形支架结构,都最省材料,最结实,最牢固。3、建桥梁1、桥梁的承重力跟桥梁的( )有关。( )最结实,其次是斜拉桥,( )最不牢固。2、平板桥、拱桥、吊桥是按桥的( )分类的。3、( )、( )比平板桥的承受力大。4、( )是中国现存最古老,并且保存良好的是隋代的( )。5、按照材料分,桥有( )、( )、( )等。6、桥梁主要由( )和( )组成。7、影响桥梁承载力的因素:桥面形状及其材料.8、什么样的桥承受力大而结实?答:拱形桥、吊桥是承受力大而结实的桥梁。斜拉桥是目前世界上最为先进的一种桥梁,其省料、牢固,正在广泛地被世界各地应用。4、造房子 1、房子的主要功能都是( )。2、古时候用( )、( )造房子;现在用( )、( )、( )建造平房和大厦,还考虑了( )、( )等多方面的问题。3、建一所房子之前首先要( )。4、优秀的建筑是( )和( )的完美结合。5、我知道中国的主要建筑有:中国国家体育场“鸟巢”、拉萨布达拉宫、苏州古典园林建筑。国外主要建筑有: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薄壳结构)、法国的巴黎圣母院、埃及的金字塔、德国的慕尼黑体育馆等。6、请你比较一下古代和现代的房子有什么不同,并说说现代的房子有哪些优点。答:现代人和古代人建造的房子,在材料和结构上存在巨大的差别,古代建筑相对来说用料、结构、功能等比较简单,建筑技术不太复杂。现代建筑则必须考虑抗震、抗风和其他能力,它们结构更为复杂,功能更加多样,技术也更加复杂。7、造房子时要考虑哪些方面的因素?答:造房子时要考虑选择承受力大的形状。多采用三角形结构,结实耐用的材料,承受力、稳定性、美观、牢固的连接方式等方面的因素。第三单元1、不用种子也能繁殖吗1、植物会结出( ),种子可以长成新的植物。2、除了用( )外,植物还可以用( )、( )、( )进行营养繁殖。3、用根繁殖的植物有:(萝卜、胡萝卜、红薯、核桃、牡丹、紫薇、蒲公英、郁金香、桂花、梅花等);用茎繁殖的植物有:(马铃薯、生姜、月季、菊花、吊兰、藕、水仙、仙人掌、芋头、苹果树、杨树、柳树等)用叶繁殖的植物有:(落地生根、芦荟、万年青、宝石花、秋海棠等)。用种子繁殖的植物有:(牵牛花、黄瓜,稻子、麦子、辣椒、凤仙花等)4、绿色开花植物的繁殖方式主要是( )。5、用茎繁殖的三种方法是:(扦插)、(压条)、(嫁接)。6、生物产生新个体的过程叫(繁殖),植物繁殖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利用种子繁殖,二是:可以利用植物体上的一部分繁殖,如利用植物的根、茎、叶等来繁殖。7、红薯(胡萝卜)用种子繁殖和用根繁殖有什么不同?答:用种子繁殖和用根繁殖有效能方面的差异。用根繁殖能更快更高效地进行繁殖,同时也能较科学地保留植物的优良特性,有利于增强植物的抗寒性、抗旱性和抗病虫害能力。8、你能举出植物不用种子也能繁殖后代的例子吗?答:有些植物的叶子落地就能生根,如落地生根。一块带“眼”的马铃薯可以发芽生长。吊兰细长的茎上也会长出小苗。水仙球茎浸入水中,会生根发芽开花。生姜块茎上的小芽能继续萌发。2、动物怎样繁殖后代1、在自然条件下,大多数动物的新个体都是通过( )产生的。2、动物的繁殖包括( )、( )、( )、( )等一系列复杂的行为,这些行为都是动物的( )。3、动物的两种基本繁殖方式是( )和( )。4、像鱼和鸡等动物那样的产卵或下蛋的繁殖方式叫( );像马和猫等哺乳动物那样的直接生出小动物的繁殖方式叫( )。5、动物的特殊繁殖方式有:蜗牛( );海马( );皱唇鲨( );鸭嘴兽( );水螅( );海葵( )。6、雄性动物一般都形体比较大,颜色( ),叫声( ),这些生理特征都有利于它( )。7、世界上的动物千奇百怪,它们在与大自然的“抗争”中,形成了最适合自己的繁殖方式。8、小动物生下后,“父母”还要承担繁重的( )任务。卵生动物:蜜蜂、蝴蝶、蛇、鸭嘴兽、青蛙、蜻蜓、乌龟、鸡、鸭、鱼、鹅等。胎生动物:金丝猴、蝙蝠、鼠、鲸、虎、猪、马、牛、羊、猫等。10、( )等一些动物实行“( 一夫一妻 )”制。11、在自然界中,动物爸爸似乎比动物妈妈更“漂亮”一些,这是为什么?答:雄性动物更“漂亮”,在向雌性求偶时容易获得成功,“威武”些,在与同性争斗时容易取胜。雌性动物需要哺育下一代,所以颜色相对灰暗一些,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以减少被攻击的可能性。12、小动物出生后,父母要承担哪些哺育任务?举例说明。答:幼鸟焦急地等待鸟妈妈觅食归来。小北极熊跟随熊妈妈学会捕食和如何在北极生存。大熊猫幼崽向妈妈学习如何选择最好、最柔嫩的竹叶吃。小沙丘鹤跟妈妈学习捕食的技巧。3、我是怎样出生的1、人类是通过( )繁殖后代的。2、我在妈妈“肚子”里住了_( ),妈妈在怀孕的时候有( )等不良反应。我出生时妈妈有( )等情形。刚出生时我( )。3、孕妇临产前,( )、( )及( )的总重量约为( )。4、小羊多利是科研人员用多利“妈妈”身上的一个( )复制产生的,这种技术叫做( )。我国科学家先后克隆了( )等动物。5、我们应该怎样珍爱生命,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第四单元1、认识常见岩石1、岩石的用途有( )、( )、( )、( )等。2、( )是天然形成的石头,不是经过人为加工的混合物。3、可以用放大镜观察岩石的( ),用锤子敲击观察岩石的( )、用滴盐酸观察岩石( )等方法,了解常见岩石的特征。4、地质学家按岩石的( ),把岩石分成( )、( )、( )三类。5、由岩浆冷却形成的岩石叫( );由泥、沙、岩石碎屑沉积形成的岩石叫( );在高温高压下发生变化形成的岩石叫( )。6、属于岩浆岩的岩石有( );属于沉积岩的岩石有( );属于变质岩的岩石有( )。7、( )里常有( )、( )、( )、( )。8、化石是古代动植物的( )。9、( )是最重要的工业燃料,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汽油是汽车、飞机的“粮食”。10、说说煤、石油、天然气是怎样形成的?答:( )是埋在地下的( ),是在高温高压下经历复杂的化学变化后形成的。( )是( )死后沉积到水底被泥沙覆盖,经过千百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的。2、认识矿物的性质1、可以从( )、( )、( )、( )、( )、( )等方面认识矿物的性质。2、大自然中成分集中,有一定结构的石头叫做( )。矿物是构成岩石的“积木”。3、( )是由一种或几种( )组成的。4、在( )上刻划,可以看到矿物的颜色。5、( )可以炼铁,( )的使用是人类历史发展中最重要的事件之一。6、赤铁矿是( )的。把( )磨成粉末,与液体混合可以做成颜料。7、利用( )的颜色、硬度,工业上用石墨做( )的主要原料。8、把矿物标本分成( )、( )、( )三类。9、( )和( )是两种常见的能透光的矿物。( )一层一层的薄片,像书本里一页一页的纸张。10、方铅矿有金属光泽,它含有一种常见的金属( );而石膏看起来却很黯淡。11、( 、 、 、 )是按照由软到硬的顺序排列的。12、( )是所有矿物中( )的一种。纯净的滑石是生产( )的好原料。13、( )是自然界中( )的矿物。金刚石是制作( )的材料。14、( )是制造( )的重要原料,透明的石英称为( ),可以做各种首饰。15、( )又称( ),是制造( )的重要原料,可以防止龋齿。16、透明的矿物有哪些用途?答:透明矿物的用途有:制作眼镜镜片、放大镜镜片、显微镜镜头镜片等。3、日益减少的矿物资源1、地球上的资源可以分为( )和( )。2、( 、 、 )是(可再生资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