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分布系统及直放站培训手册-2.doc_第1页
室内分布系统及直放站培训手册-2.doc_第2页
室内分布系统及直放站培训手册-2.doc_第3页
室内分布系统及直放站培训手册-2.doc_第4页
室内分布系统及直放站培训手册-2.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州泰联电讯设备有限公司 室内分布系统及直放站培训手册对于同频直放站,由于施主天线和重发天线都是收发合一的天线,因此施主天线可能接收到重发天线的输出信号,然后又经设备放大后由重发天线发射,而被发射的信号将又被施主天线接收,形成正反馈,导致噪声信号不断放大产生自激。直放站如果设计、调测不当,可能会引导致设备发生自激。直放站自激时,轻则是直放站的覆盖区通话音质变差,接通率下降,掉话率上升;严重时使施主基站和其周围的基站发生瘫痪,无法正常通信。防止出现自激的几种方法:1、降低发射功率 2、在施主天线与重发天线之间人为地或利用自然的障碍物隔离3、增大施主天线与重发天线的空间距离4、增加施主天线与重发天线的夹角5、加装滤波器或更换高性能滤波器来消除上下行之间的串扰 上行干扰上行干扰是指引入直放站或室内分布系统后,到达基站上行接收端的噪声电平过大,降低了基站的灵敏度,引起系统掉话率高,接通率下降的现象。一般上行干扰等级划分如下:干扰等级上行噪声电平(dBm)IOI值(dB)0-9020联通公司一般要求上行干扰小于2级干扰,对应的IOI值小于10dB。分析上行干扰,首先应从微蜂窝控制中心了解上行干扰IOI值和掉话率等情况,然后仔细分析施工方案,估算方案中每个直放站的下行入口电平值,并由此推算推算上行链路的损耗。根据测到的直放站上行输出端口的底噪计算到达基站上行端口的噪声电平,适当调整设备参数。上行干扰的分析流程如下:l 故障实例故障现象:某室内覆盖系统,上行干扰为IV级。故障分析:该室内分布系统为一套电分布系统,主设备为一台电直放机近端,带2台电远端机。1、分析施工方案发现BS输出口耦合器为20dB,导致两台电远端机入口电平较大,同时上行输出到基站的路径损耗太小,将耦合器改为30dB。2、测2远端机下行入口电平,一台为-4dBm,另一台为-6dBm。则从BS到设备衰减分别为34dB和36dB。3、测设备上行底噪一台为-70dBm,另一台为-66dBm。则微蜂窝处收到的上行底噪分别为:-70-34=-104dBm,-76-36=-112dBm。总体来说为II级干扰。4、调整第一台设备上行增益,使其底噪为-80dBm左右,此时到达微蜂窝的上行噪声电平为-114 dBm。 5、推算上行链路的信号的信噪比。在覆盖边缘处手机的发射功率以33dBm为例,上行入口电平为:33-113=-80dBm,上行增益35dB,38dB。则上行出口电平分别为:-45dBm,-42dBm。则微蜂窝处收到的上行信号强度为:-45-34=-79dBm,-42-36=-78dBm。上行信噪比分别为35和34,满足要求。6、在蜂窝端观察无干扰,故障排除。 系统掉话系统掉话的原因可能有多种,常见的主要有以下几种:1、由于切换而导致的掉话主要是由于在方案设计时为考虑室内外、室内各不同区域之间的信号场强关系,覆盖边缘区场强过弱,无法顺利完成切换,导致掉话。在方案设计时需要着重考虑边缘覆盖场强和天线的位置、功率等因素。在工程开通后,也可考虑增加天线、调整天线位置和功率等方法。2、由于干扰而导致的掉话干扰导致的掉话主要有上行干扰和下行干扰。上行干扰主要来源于同频干扰,也可能是外部干扰,同频干扰与同频小区的话务量有关,话务量高则干扰大;外部干扰主要是交调干扰和直放站上行干扰。下行干扰主要是由于频率规划不当而造成部分基站的同频干扰和邻频干扰(引入直放站后)。3、由于天馈线原因而导致的掉话天馈线路中某些无源器件损坏,电缆接头松,个别天线损耗或馈线松都可能导致掉话。4、其它原因而导致的掉话在电梯等快速移动的覆盖区内使用不连续发射(DTX)或其他基站端设置不当,也可能引起掉话,需要综合考虑分析。三、CDMA直放站介绍1. CDMA直放站的引入、特点与分类直放站(中继器)属于中继放大设备,是指在无线通信传输过程中起到信号增强的一种无线电发射中转设备。直放站的基本功能就是一个射频信号功率增强器。直放站在下行链路中,由施主天线现有的覆盖区域中拾取信号,通过带通滤波器对带通外的信号进行极好的隔离,将滤波的信号经功放放大后再次发射到待覆盖区域。在上行链接路径中,覆盖区域内的移动台手机的信号以同样的工作方式由上行放大链路处理后发射到相应基站,从而达到基地站与手机的信号传递。直放站是一种中继产品,衡量直放站好坏的指标主要有,智能化程度(如远程监控等)、低IP3(无委规定小于-36dBm)、低噪声系数(NF)、整机可靠性、良好的技术服务等。使用直放站作为实现“小容量、大覆盖”目标的必要手段之一,主要是由于使用直放站一是在不增加基站数量的前提下保证网络覆盖,二是其造价远远低于有同样效果的微蜂窝系统。采用CDMA 直放站可以扩大CDMA系统基站的覆盖范围,大大节省CDMA网络建设的投资(一个CDMA直放站的投资约为一个CDMA基站的十分之一)。特别是在高层楼宇、地下(如地铁)、盲区等特殊环境下,CDMA 直放站将充分发挥它的优势。CDMA移动通信直放站是为CDMA网而设计的产品,它的显著特点是采用超线性功放,保证多信道工作无杂波。CDMA直放站应用于CDMA移动通信网络中,双向中继无线信号延伸无线覆盖区,实现对特殊地形覆盖消除覆盖盲区,调配小区业务,平衡各小区的话务量,在“导频污染”地区强化主导频等等,以达到低成本扩大无线网络覆盖范围、优化网络的目的。1 1CDMA直放站分类介绍对于直放站系统,大体可以分为无线同频直放站、光纤直放站和移频直放站。下面分别介绍三类直放站的原理11 CDMA无线直放站的原理CDMA移动通信直放站主要由施主天线、重发天线、馈缆系统、直放主机、电源及保护系统以及防雷、避雷系统等部分组成。下图说明了CDMA移动通信直放站原理。2 CDMA无线直放站框图无线直放站的工作原理:施主天线接收到的基站信号送入带通滤波器进行选频率波后,由低噪声放大器将电平调整到功放模块规定的接口电平,功放模块可将基站信号放大、滤波后送至环形双工器,由重发天线发射出去。同理,在上行方向,重发天线接收的手机信号也需要将电平调整到一定电平后方可送至功放模块,功放模块的输出信号同样需经放大、滤波后才能送至环形双工器,由施主天线发射出去。在上、下行回路中,各使用了多级滤波器,是为了滤除带外噪声和杂散信号,提高上、下行信道之间的隔离度。3 CDMA光纤直放站光纤直放站的原理如下图所示,主要有光近端机、光纤、光远端机(覆盖单元)几个部分组成。光近端机和光远端机都包括射频单元(RF单元)和光单元。无线信号从基站中耦合出来后,进入光近端机,通过电光转换,电信号转变为光信号,从光近端机输入至光纤,经过光纤传输到光远端机,光远端机把光信号转为电信号,进入RF单元进行放大,信号经过放大后送入发射天线,覆盖目标区域。上行链路的工作原理一样,手机发射的信号通过接收天线至光远端机,再到近端机,回到基站。光纤直放站的原理结构框图如下:光纤直放站近端机的定向天线收到基站的下行信号(870MHz-880MHz)送至近端主机,放大后送到光端机内进行电光转换,发射1.55&1.31m波长的光信号,再送到光波复用器,同原传输链路的光信号(波长1.31m)合在一起经光缆传到远端;远端光波波分器将1.31m和1.55m波长的光信号分开后,让1.55m波长的光信号输入光端机进行光电转换,还原成下行信号(870MHz-880MHz),再经远端主机内部功放放大,由全向天线发射出去送给移动台。移动台的上行信号(825MHz-835MHz)逆向送到基站,这样就完成了基站与移动台的信号联系,建立通话。3.1 光纤直放站的特点(1)工作稳定,覆盖效果好光纤直放站通过光纤传输信号,不受地理环境、天气变化或施主基站覆盖范围调整的影响,因此工作稳定,覆盖效果好。(2)设计和施工更为灵活根据无线直放站的工作原理,无线直放站需把施主天线安装在可以接收到GSM信号的地方,而且接收信号强度不能小于80dBm,所以无线直放站一般只能安装在基站覆盖范围的边缘,并向顺着基站覆盖的方向延伸覆盖。同时,为了防止直放站自激,还需保证施主天线和覆盖天线有足够的隔离度。因此,无线直放站的安装位置和方式受到一定限制,而且一般采用定向天线进行覆盖,覆盖范围较小。光纤直放站在设计时无需考虑安装地点能否接收到信号;不需考虑收发隔离问题,选址方便;覆盖天线可根据需要采用全向或定向天线。另外射频信号能够在很小的传送损失的情况下被传送到远达20公里的远处, 光缆很细,容易铺设。因此,设计和施工的灵活性大。(3)避免了同频干扰,可全向覆盖, 干扰少光纤直放站是为了扩大移动电话基地站的覆盖范围, 把CDMA移动电话信号变成光纤后,从基地站到远程地区,可使干扰及插入损失减小到最小。(4)单级传输距离长达50Km以上,扩大覆盖范围;(5)可提高增益而不会自激,有利于加大下行信号发射功率;(6)信号传输不受地理条件限制,特别适合边远城镇或地形复杂的山区。3.2 光纤直放站的传输方式光纤直放站的最大特点是通过光纤进行信号传输,光纤传输可以单独敷设,也可以利用现有的传输网络。其主要有三种应用方式: 普通双光纤方式这种方式多用于光缆中有现成多余备用光纤对的情况。 波分复用方式如光纤中的1.3m波长窗口已经被其他信号占用时,可以通过波分复用器将直放站信号复用到1.55m波长的窗口上,实现直放站信号与其他信号同纤传输。 一发两收方式如果传输距离不太远,且话务量不大的两个地方都需要采用直放站,则可利用光纤分路器给成一发两收方式。和同纤传输方式。一般来说,如果能够从基站敷设光纤至光远端机或现成的光纤网络中有富余的纤芯,都采用普通双光纤的方式解决光纤传输的问题。采用波分复用器可以提高光纤的利用率,但由于波分复用器投资较大,一般较少使用。4移频直放站 移频直放站由近端机和远端机组成,近端机通过无线耦合或者直接耦合方式获取信源信号F1,并将F1信号转换为链接信号F2,将F2通过近端发射天线发送给远端机接收天线。远端机通过无线耦合方式接收近端机的发射信号F2,将信号F2转换为信源信号F1,通过远端覆盖天线实现对目标区域的信号覆盖。移频直放站的内部工作原理:工作原理:u 有线引入近端:下行链路耦合基站信号送入带通双工器后,由低噪声放大器将电平调整到功放模块规定的接口电平,经过选频(频段或频点选择)模块,移频模块(搬移到空裕的频点),滤波器进入到功放,功放模块可将基站信号放大送至带通双工器,由中继天线发射出去。在上行方向,中继天线接收的远端上行信号也经低噪放将电平调整到一定电平后,经移频模块(由空裕频点搬移回工作频点),经选频(频段或频点选择),滤波器进入到功放,功放模块的输出信号同样送至带通双工器,将上行信号送回基站。无线引入近端类似。近端机工作原理远端:下行链路中继天线接收的近端下行信号送入带通双工器后,由低噪声放大器将电平调整到功放模块规定的接口电平,经过选频(频段或频点选择)模块,移频模块(空裕频点变到工作频点),滤波器进入到功放,功放模块可将输入信号放大送至带通双工器,由重发天线发射出去。在上行方向,重发天线接收的手机信号也经低噪放将电平调整到一定电平后,经选频(频段或频点选择),经移频模块(由工作频点变到空裕频点),滤波器进入到功放,功放模块的输出信号同样送至带通双工器,由远端施主天线发射出去。远端机工作原理:直接耦合应用:无线耦合应用:5 CDMA直放站的特点 很宽的增益调节范围,并能连续可调 采用了高选择性的信道选择器,可对单载频进行选择处理 采用高线性功率放大器,低互调、低杂散,增益线性优良,号波动小, 对基站无干扰 采用多线高选择性低插损的腔体滤波器,消除上下行串扰保证系统高增益 采用特殊方法设计,避免与G网的相互干扰 采用PLL技术和数字滤波技术,带外抑制良好,带内平坦度好 设计防雷,避雷保护系统6 CDMA直放站主要技术指标 工作电压 AC220V 工作频率:上行:825-840MHz 下行:870-885MHz 增 益:65-40dBm 带内波动:-8dBm;接收电平值-60dBml 相邻小区的导频的EC/IO值,要求最强的相邻导频的相邻小区的导频的EC/IO值-16dBm。 10142信号源质量的考虑l 施主基站天线和施主天线尽量视通。l 施主天线接收场强,要求不低于60dBm,并且上下波动小于5dBl 施主基站信号的Ec/Io 要大于-7dBl 相邻导频的Ec/Io要求比施主基站导频的Ec/Io小8dB以上。特别要避免施主天线处于软切换区。 10143链路计算(上下行计算) 这里指从直放站主机下输入端口到基站端口的上、下行损耗计算,以保证直放站上行噪声满足基站要求为标准。举例说明上行噪声的影响直放站的使用会给施主基站引入一定的噪声,导致基站热噪声电平升高,引起基站接收机的灵敏度降低!引起基站的最大覆盖半径收缩,详细分析过程如下。1、首先可以求得直放站热噪声经过放大和传输路径损耗后,到达基站接收机输入端的热噪声电平:Prep_inject = KTB+Frep_reverse+Grep_reverse-PLnet其中:K 波尔兹曼常数,真值为1.38E-23J/K;T 环境温度,取290K;B 带宽,取1.23MHz;Frep_reverse 直放站上行噪声系数;Grep_reverse 直放站上行增益;PLnet 直放站到基站路径衰减净值,包括直放站馈线损耗、直放站施主天线增益、路径损耗、基站天线增益、基站馈线损耗;2、而此时的基站接收机输入端等效热噪声电平:Pbts_noise_floor = KTB+Fbts_receiver3、这样基站热噪声电平升高ROTrepROT =10log(10PBTS/10+ 10PINJ/10)/ 10PBTS/10=10log(1+10-NIM/10)引入噪声注入裕量NIM:NIM=10log(10PBTS/10 / 10PINJ/10)此值即决定了直放站对施主基站上行链路的影响。每增加1dB,就意味着改施主基站的上行链路功率预算减少1dB或所允许的基站到手机的空间路径损耗减少1dB,对小区覆盖范围来讲,会引起上行覆盖半径减小,对基站覆盖区的用户来讲,手机的的发射功率会相应增大,或者处在小区边缘的用户会发生单通或上行话音质量下降或掉话等现象。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一旦直放站和基站的位置确定,由直放站发出到达基站接收机口的噪声电平完全取决于直放站的反向增益设置。这样实际应用中可以调整直放站上行增益来减小对基站的影响。 10144多个直放站共用一个扇区的考虑直放站对会对施主基站的热噪声升高产生影响,这每个直放站的上行噪声系数、直放站与施主基站之间的路损、直放站的上行增益有关,最终对施主基站的影响是这些直放站的影响之和。因此衡量一个基站可以带多少个直放站主要应以基站热噪声升高多少来确定。施主扇区的噪声水平正比于(1+施主扇区加载的直放站数)的对数值Noise_Rise=10(1+N*10-NIM/10)这里,N是施主扇区直放站数。假设每个直放站对施主基站引入的噪声升高量都相等,为0.5dB,那么可以计算:1个直放站 ROT=0.5dB2个直放站 ROT=0.95dB2个直放站 ROT=0.95dB3个直放站 ROT=1.35dB4个直放站 ROT=1.73dB5个直放站 ROT=2.01dB6个直放站 ROT=2.39dB下面要考虑的问题是对一个基站究竟能容忍多么高的热噪声升高,对于网络中的不同基站,容忍的能力是不一样的。如果一个基站由于其覆盖区话务密度较高而基站容量有限,或者由于遮挡,致使覆盖半径人为地缩小,这时其上行链路功率预算裕量较大,可以承受较高的热噪声升高,而对原基站覆盖区每有太大的影响。城市中室内覆盖一般允许串联噪声系数较大,这时上行增益较小,对基站热噪声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当然也可以牺牲一些无关紧要的基站覆盖区,而利用增加直放站提高整体的覆盖效果,例如高速公路的覆盖。总之,明白了直放站对基站热噪声的影响,具体一个基站可以带多少的直放站的问题需要在实际应用中针对每个基站的不同情况去把握。上述考虑时忽略了施主基站的容量问题,实际上这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之一,直放站只会增加基站的无线覆盖范围,而并不能增加覆盖区的容量,因此一个基站带多少直放站的问题也必须从容量方面考虑,必须首先确定施主基站的容量能满足整个基站和直放站覆盖区的用户。 10145重发部分为有源分布系统的考虑将放大器应用于上行和下行链路中用于补偿线路损耗从而实现有源室内分布系统。放大器l 下行放大器的使用: 在设计下行放大器时应当考虑其最大输出功率、增益和三阶互调产物。随着载波数量的增加,放大器产生的三阶互调产物随之增加,需要将功放指标提高 l 上行放大器的使用:在设计上行放大器时应当考虑噪声系数(NF)、增益和三阶互调产物。要求选用低噪声放大器。链路预算无线直放站有源室内分布系统的链路包含直放站的施主链路、直放站、无源器件、馈线、放大器、室内覆盖链路。l 下行链路设计主要考虑信号在链路不同位置的强度,要求:一般推荐到达天线口的功率为5dBm。务必使任一室内天线到达干线放大器的线路损耗小于30dB。同一层的室内天线到达干线放大器的线路损耗尽量相等。l 上行链路的设计主要考虑整个系统对施主基站引入的噪声,室内系统的噪声分析的考虑思路与室外直放站类似,所不同的是,因为室内系统一般用于城市中,而城市中一个基站所覆盖的区域中会有许多大型建筑需要室内覆盖,这要求室内系统对施主基站引入的热噪声较小,一般要小于1dB。因此干线放大器反向增益的设置非常重要。 室内分布系统带有干线放大器的情况,如图6-10所示: 图6-10 此时的噪声分析同单一信号源的基本类似,只是需要再考虑干线放大器的影响。下行方向下行方向信号自直放站输出后再进入干线放大器,因此干线放大器的性能会影响输出信号的质量,干线放大器的接入电平一般为大信号(0-10dBm),其增益只为弥补电缆的传输损耗(3050dB),所以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接入电平不要太大并且增益设置合理。上行方向如图6-11所示基站直放站干放LpNuGrLiNL1 图6-11上行方向的噪声分析与无源分布系统类似。在这种情况下,要求干放的上行输出噪声N L1到达直放站的输入端时,受到NL1+ Gr N u 的限制, 即N L1Nu-Gr如直放站增益为80dB时,则要求到达直放站重发输入端的底部噪声值要小于:N L1-30-80=-110dBm对于由无源系统组成的网络达到这个数值很容易得到,对于干线放大器,则需要做一些调整。设直放站的增益为80dB,到达直放站上行输出底噪为-30dBm,则要求干放的上行噪声最大值要控制在-110dBm以内。考虑到直放站和干线放大器之间还有相应损耗(如直放站输出为33dBm,接入电平为-5dBm,损耗为38dB),因此要求干放的噪声输出最大值控制在:-110dBm+38dB=72dBm当多个干放并联时,每个干放均按此控制,总的噪声就可以得到控制。 10146直放站串连的考虑在某些特殊的场合,如公路应用,使用直放站串联的方式个有利于实现覆盖。串联应用直放站仍然需要从噪声分析着手,这里的瓶颈还是基站热噪升高和串联噪声系数。 图2-6 如图2-6建立直放站串联等效模型,计算:l1. 热噪声注入 Prep_inject =KTB+NF1+(G1-PL1)+ NF2+(G2-PL2)2. 串联噪声系数 Fcascade =NF1+(NF2-1)/(G1-PL1)+(NF3-1)/( G1-PL1)(G2-PL2) 热噪声注入和直放站的增益成正比,串联噪声系数与增益成反比。由以上的计算可以得出,直放站串联应用时,第二级直放站覆盖区的串联噪声系数和基站热噪声升高的矛盾大大加剧,以至于应用中性能大大折扣,二级直放站串联应用,经过良好的规划和精确的工程优化,在特殊应用的场合还是可以接受的。二级以上的直放站应用由于串联噪声系数和基站热噪声升高的影响和多级中继工程实施的难度,实际上第三级和第三级以后已经没有太大的使用价值,因此不建议采用。 1015组网结构10151无源分布系统 直放站一般为小功率设备(5W/2W/1W/0.5W/0.01W等),对于一般的覆盖目标,普遍覆盖天线数较少,如对于一个30副左右的分布系统,一般来情况下,一个2W直放站足以满足覆盖要求,同时,上行输出功率一般也不会太大。即使用直放站+无源分布系统组网方式。见下图:图2-6无线直放站无源室内分布系统的设计10152有源分布系统依上述,对于中、大型分布系统,天线数量普遍在50副到百副,乃至数百,由于无源器件、馈线的损耗和功率分配造成分布系统能量的不足,需在分布系统中加装有源设备干放来补充功率的不足,由于引入了干线放大器,必然对系统的总噪声产生影响,因此对干放的上行增益和输入功率控制很重要,直放站+有源分布系统组网方式见下图: 图2-8 此时的噪声分析同单一信号源的基本类似,只是需要再考虑干线放大器的影响。1016直放站调测:直放站设计安装完毕后,要及时对直放站进行调测,以便直放站以尽早投入工作,达到扩大覆盖范围,提高网络的服务质量。10161调试工具调试直放站时,一般应具备以下仪器及工具:频谱仪1台、信号发生器1台、笔记本电脑1台、测试手机1台、天馈驻波比测试仪 1台、万用表1个、指北针1个、工具箱(配常用工具如扳手、起子等)、梯子等。 10162 调测流程输出功率是否满足设计要求隔离度减直放站增益是否大于15dB依据链路平衡原则,确定下行增益(输出功率)(一般情况允许下行增益大于上行增益3-5dB)开始调测调施主天线,使接收到的信号满足要求,并测出接收信号功率。测试下行链路损耗,预设上行增益测量直放站上行底噪,调节上行增益。使返回基站的低噪小于-120dBm,CDMA某些基站小于-110 dBm确定上行增益。确定直放站各参数测试下行输出功率、驻波比等指标拨打测试完成查找原因,可以采用微调施主、重发天线方向角,微调重发天线下倾角,加隔离网等措施加大隔离度。如仍不满足,重新审核设计文件。测试隔离度查找原因,检查直放站设置参数或基站参数。 NYNY 10163调试内容及其方法A、天馈驻波比的测试使用驻波比测试仪测试施主、重发天馈系统的驻波比。测得施主天馈系统和重发天馈系统的驻波比最大值应小于1.5。若不满足,应重新检查天馈系统,直至达到要求。B、直放站输入信号的调测首先将施主天线通过馈线连接到测试手机的外接天线端口,测试手机通过专用线缆连接到笔记本电脑的串口上。如图7-1所示。图7-11) 笔记本电脑上运行路测软件,就会显示在施主天线处收到的信号场强及各PN码的Ec/Io值。2) 整施主天线的水平方向角及俯仰角, 使设计要求的施主信号PN码的Ec/Io最大,并满足Ec/Io-7, 其它PN码的Ec/Io值小于-15。调试满足要求后,将施主天线在水平方向及垂直方向固定好。C、隔离度测试隔离度是指直放站输入端口信号对输出端口信号的抑制度(衰减度)。为防止直放站自激,要求直放站的隔离度大于等于直放站增益15dB即:LISO=Grep+15d, Grep为直放站增益。 图7-31) 将施主天线连接到CDMA信号发生器上,重发天线连接到频谱仪上。如图7-3。2) 在CDMA信号发生器上产生频率为830.00MHz,输出功率为PA=10dBm的CDMA信号。在频谱仪上设置中心频率830.00MHz,信道带宽设置为1.23MHz,测量频谱仪上收到的信号功率,记为PB。3) 隔离度LISO(dB)= PA- PB 例:频谱仪读数为-80dBm,则LISO=10dBm-(-80dBm)= 90dB10164 覆盖电平预算及测算上下行路径损耗工程上施主链路的损耗的路径损耗一般是用自由传播公式来计算:其中:D为空间距离,单位为km f为工作频率,单位为MHz假设:基站馈线损耗ILbts_cable=3dB,直放站馈线损耗ILrep_cable=3dB,基站天线增益Gbts_antenna=14dBi,直放站施主天线增益Grep_donor _antenna=18dBi。计算可得下表,此表可用于施主链路的一般估计。表6-5 人体损耗余量、建筑物穿透损耗余量、衰落损耗余量等在直放站覆盖区也同样要考虑进来。路径损耗余量计算I人体损耗-3J建筑物穿透损耗-15K阴影衰落余量(8dB,90%)-5.4PL2路损余量-23.4在覆盖区内最低信号场强估算如下:手机接收功率=天线口功率+天线增益-20m空间损耗-遮挡损耗-多路径损耗把具体的数据代入式中可估算出覆盖区的电平强度。10165上下行增益的设置测算下行有效路径损耗基站机顶到直放站施主端口之间的下行有效路径损耗等于基站机顶的发射功率减去直放站施主端口收到的功率。用公式表示为:LD-link =PBTS-Pdonor。假设:基站最大发射功率20W,开销功率占20%,则机顶发射功率PBTS=20W*20%=4W=36dBm下行有效路径损耗LD-link=36-Pdonor预算直放站施主端口输出的最大上行底部噪声功率因为上、下行链路频率相差不大,可近似认为上行有效路径损耗=下行有效路径损耗考虑到直放站到达基站机顶的上行输出底噪不能大于-120dBm,可以测算出直放站施主端口输出的最大上行底部噪声功率= LD-link - 120dBm调整上行增益, 使直放站施主端口输出的最大上行底部噪声功率= LD-link - 120dBm。b) 按图示7-4连接设备。将频谱仪接到直放站的施主端口上,开启上行功放。施主端口l 下行信号混入上行链路引起杂音功率l 下行信号混入上行链路引起杂音功率 图7-42.在频谱仪上设置中心频率为833.49MHz,span设为10MHz,信道带宽设为1.23MHz,测出上行底噪功率,记为Pnoise。图7-5为某选频直放站上行底噪频谱图,图7-6为某宽带直放站上行底噪频谱图。图7-5图7-63调整上行增益,直到Pnoise= LD-link - 120dBm为止,从而确定上行增益。设置下行增益,测试下行输出功率。1.按图7-7连接好设备。2.将下行增益初始设置为与上行增益相同,即Gdown=Gup,如果由于覆盖要求须增大下行功率,下行增益减上行增益不能超过5dB(室外直放站),或10 dB(室内直放站)。图7-73、测试直放站下行功率,测试时注意使用衰减器或耦合器。 102 光纤直放站光纤直放站与无线直放站的最大区别在于施主基站信号的传输方式上,无线直放站通过接收空间传播的无线信号进行放大,从而扩大基站的覆盖范围。光纤直放站是通过光纤进行传输,采用光信号接收器和转换器连接偏远的区域。102.1. 光纤直放站的特点 (1)工作稳定,覆盖效果好光纤直放站通过光纤传输信号,不受地理环境、天气变化或施主基站覆盖范围调整的影响,因此工作稳定,覆盖效果好。(2)设计和施工更为灵活根据无线直放站的工作原理,无线直放站需把施主天线安装在可以接收到CDMA信号的地方,而且接收信号强度不能小于80dBm,所以无线直放站一般只能安装在基站覆盖范围的边缘,并向顺着基站覆盖的方向延伸覆盖。同时,为了防止直放站自激,还需保证施主天线和覆盖天线有足够的隔离度。因此,无线直放站的安装位置和方式受到一定限制,而且一般采用定向天线进行覆盖,覆盖范围较小。光纤直放站在设计时无需考虑安装地点能否接收到信号;不需考虑收发隔离问题,选址方便;覆盖天线可根据需要采用全向或定向天线。另外射频信号能够在很小的传送损失的情况下被传送到远达20公里的远处, 光缆很细,容易铺设。因此,设计和施工的灵活性大。(3) 避免了同频干扰,可全向覆盖, 干扰少光纤直放站是为了扩大移动电话基地站的覆盖范围, 把CDMA移动电话信号变成光纤后,从基地站到远程地区,可使干扰及插入损失减小到最小。 (4) 适用于GSM宽带信道选择型、CDMA宽带信道选择型; (5) 单级传输距离长达20Km,扩大覆盖范围; (6) 可提高增益而不会自激,有利于加大下行信号发射功率; (7) 信号传输不受地理条件限制特别适合边远城镇、地形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