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一中2013-2014学年上学期期中考高一历史试卷.doc_第1页
安溪一中2013-2014学年上学期期中考高一历史试卷.doc_第2页
安溪一中2013-2014学年上学期期中考高一历史试卷.doc_第3页
安溪一中2013-2014学年上学期期中考高一历史试卷.doc_第4页
安溪一中2013-2014学年上学期期中考高一历史试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溪一中2013-2014学年上学期期中考高一历史试卷(范围:必修一第114课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第卷 选择题(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取答案一律填涂到答题卡上。)1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故天子诸侯之传世也,继统法之立子与立嫡也-立贤之利过于立嫡,人才之用优于资格,而终不以此易彼者,盖惧夫名之可藉,而争之易生,其弊将不可胜穷。”这段话意在揭示( )A指出嫡长子继承制的弱点 B嫡长子的出现有其历史必然性C嫡长子继承制不符合历史发展规律 D没有比嫡长子继承制更好的权力交接制度了2西周“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按宗法制规定,下列相关范围内一定能成为大宗的是 ( ) 周王室周王正妻所生之子 周王室周王嫡长子、嫡长孙诸侯国诸侯嫡长子、嫡长孙卿大夫封地卿大夫嫡长子、嫡长孙 Aw.w.w.k.s.5 u.c.o.mB CD3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与印度文明的不统一和间断相比,中华文明的特点是统一和连续”。中华文明的这个特点从根本上说应是得益于中国古代政治实体的统一性和连续性,下列制度中最有利于维护古代中国政治实体统一与连续的是( )A. 宗法制 B. 分封制 C.中央集权制 D. 君主专制4柳宗元认为,秦末农民起义“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西汉七国之乱“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明矣”。下列哪种说法最符合材料原意( )A郡县制与秦末农民战争没有关系 B七国之乱因汉初分封而爆发C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统治 D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5 “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摘自全球通史),这些官员不可以( )A指挥所辖区域的军队 B征收辖区内的赋税C管理辖区行政事务 D世袭相应的特殊地位6历史学家夏曾佑在中国古代史一书中说:“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始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帝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其中“中国之政”主要指的是( )A.皇帝制 B.三公九卿制 C.郡县制 D.中央集权制7“主父偃说上(汉武帝)曰: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适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地之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于是上从其计,亦如己愿”。上述材料中,主父偃建议的巧妙之处在于( )A以广建侯国的办法来拱卫中央政权 B有利于刘姓政权且抚慰了异姓功臣 C以分封王国子弟办法来调整统治者内部关系 D以宣扬仁孝之道为由而削弱地方王国的势力8.唐朝元和十三年,皇甫鎛为了谄媚皇帝,上书请求减少官员的俸禄以节约朝廷开支。皇帝下诏书批准后却被给事中崔祐驳回,事情无果而终。根据材料来看崔祐是下列哪一机构的官员( )A 中书省 B门下省 C尚书省 D户部9 “三司之职,国初沿五代之制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入,朝廷不预,一归三司,通管盐铁、度支、户部。”这段引文描述的是哪一朝代的财政官制?( ) A汉代 B唐朝 C宋初 D元朝10 “胡惟庸绝不是朱元璋的真正目标,朱元璋要毁灭的是胡惟庸背后的那个庞然大物。”“那个庞然大物”是指( )A内阁制度 B宰相制度 C宦官集团 D胡惟庸集团11下列关于军机处的表述正确的是( )A.康熙年间为适应西北军务需要而设 B.最初的职能主要是处理机要政务C.军机大臣由朝中重臣推举任用 D.简化了处理政务的手续,提高了行政效率12下图三个场景描述的是我国古代君主和丞相关系的变化(坐而上朝、站而上朝、跪而上朝),它从本质上反映了( )A官员管理日益规范 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C等级制度越来越严格 D相权不断削弱13. 某历史探究小组在撰写研究性学习论文时,在“参考文献”中列出了以下几篇文章(书籍)地理与文明之间的关系 希腊城邦制度与民主政治 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与古希腊文明 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古代希腊文化据此推断,该研究课题可能是( )A有利的地理环境孕育了古希腊的政治文明 kB古希腊政治文明与近代文明之间的关系C古希腊城邦制孕育了平等互利的观念 D古希腊民主政治文明产生的条件14黑格尔说:“中国人除了皇帝一人外都不知道自己是自由的,古希腊人有一部分人知道自己是自由的”。在古希腊知道自己自由的这“一部分人”是指( )A妇女 B外邦人 C城邦公民 D奴隶15古希腊公民大会的决策方式与中国封建社会的决策方式的根本区别是( )A.公开性 B.民主性 C.效率高低 D.有无辩论16有位史学家在评论古希腊城邦的成就时说:“不应看它没能做到什么,而应看它做到了什么。”从这一观点出发你对雅典民主的认识应是( )雅典民主重视公民的民主权利和责任感,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就 雅典民主创造了法治基础上的议会制、选举制等民主形式,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实现了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的设想,与同期其他文明的专制制度相比是巨大的进步 雅典民主是公民政治,激发了公民的主人翁精神,但外邦人、奴隶等被排除在外A B C D17为统治疆域辽阔的帝国,罗马帝国的皇帝们与中国历代皇帝采取的措施相比最有特色的是( )A. 加强思想控制 B. 重视制定法律 C. 不断强化皇权 D. 不断削弱地方权力18查士丁尼民法大全载:“妇女不得参与任何公务,因而她们不能担任法官,或行使行政地方官吏的职责,或提出诉讼,或为他人担保,或担任律师”。材料表明( )A在古代罗马妇女没有任何人权 B罗马法对妇女歧视C说明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未给人民带来任何好处 D说明罗马法竭力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19下列关于罗马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十二铜表法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 B万民法普遍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的一切人C罗马法提倡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罗马法的实施维系和稳定了罗马帝国的统治20某中学进行三世纪罗马帝国模拟法庭的课外活动。其中,场景错误的是( )A场景一:原告罗马帝国公民;被告新征服地区的自由民。案由:人身伤害B场景二:原告罗马帝国公民;被告移居帝国的外邦自由民。案由:追讨欠款C场景三:原告奴隶;被告罗马帝国公民。案由:要求取得人身自由D场景四:原告移居帝国的外邦自由民;被告新征服地区的自由民。案由:商业纠纷21金融危机愈演愈烈,英国政府提出一系列救市法案,如果这些法案在下院不能通过,布朗首相可以 ( )强迫投反对票的议员退出议会 率全体内阁成员辞职 呈请女王解散下院提前大选 呈请女王做出最终裁决A B C D 22一学者这样评价某国政治制度演进:“较少的腥风血雨,较少的声色惧厉,较少的深思高论,只有一路随和,一路感觉,顺着经验走,绕着障碍走,怎么消耗少,怎么发展快就怎么走,温和中包含着刚健,渐进中累积着大步。”他评价的是( )A.英国君主立宪制B.德国君主立宪制C.美国总统共和制D.法国共和制23电影鸦片战争中有这样的镜头:英国议会上,外交大臣巴麦尊提出出兵进攻中国,会以271票对262票的微弱多数通过了侵华战争拨款。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最终同意对华宣战。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英王是虚位元首,议会掌握国家权力 B英王形式上有对外宣战的权力C英王是国家元首,议会对英王负责 D议会主权至上,英王要遵从议会通过的决议24独立战争后的美国被人们形象地比喻为“头脑听从四肢的怪物”。为了改变这种状况,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 )A采取联邦制 B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C实行两党制 D确立三权分立体制25世界近代史上新制度的建立并非一帆风顺,“各种政体的实验场”称号颁发给下列哪个国家最适合(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261890年俾斯麦因为与德皇威廉二世意见不合而被罢免,依据当时德国的宪法,德皇威廉二世的做法( )A符合宪法 B不符合宪法 C抛弃宪法 D修正宪法27德意志民族曾经号称思想家和诗人的民族,也涌现出一流的科学家和艺术家,但是,这个伟大的民族又曾在一个狂人的操纵下进行过最骇人听闻的大屠杀。后者产生的历史根源是( )A德意志民族性格的双重性 B.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残余的影响 C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 D.没有形成一部真正民主的宪法2819世纪70年代,德法两国相继颁布了新宪法。两部宪法的共同之处是:( )A国家元首独掌行政大权 B国家元首对议会负责C国家元首任命内阁成员 D议会完全行使立法权29. 近代史上,英、法、美、德都建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其主要的共同点是( )A国家元首都拥有行政实权 B内阁成员都由选举产生C议会都拥有立法权 D政府首脑都对议会负责3019世纪晚期,下列选项中的国家元首可根据宪法规定,有权解散或部分解散议会(国会)的是( )A美国、法国、德国 B美国、英国 C 德国、美国 D 法国、德国 31下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的示意图,最适合作为其标题的是 ( ) A多样性的政治文明 B典型的民主政治制度C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D权力的制约与平衡32如右图一所示:臣子对皇上说:“皇上,居住在这样的国家里,多安全啊,老百姓都丰衣足食呢!”这样的“安全”局面最早被打破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甲午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鸦片战争33下列对南京条约签订后可能出现的历史情景的叙述,正确的是( )A消息传到英国,英国商人为中国全境通商举杯祝贺B中国皇帝认为南京条约影响很坏而一直不批准C清朝官员普遍为政府保全领土主权完整而感到庆幸D中国政府派出专员与英国商定进出口货物的税率34.1856年常住上海的外国人总数为200多人,但当年仅英国领事处理的刑事案件就有503起,共有630名英国人涉案。此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 )A.上海社会治安状况的混乱 B.国人反侵略的斗争高涨C.领事裁判权使其为所欲为 D.英国人的法律意识淡薄35.1853年,英国一家报纸曾登文指出:“叛乱运动的最后成功将是敌视在中国的外国人的信号,我们的损失将是很大的,我们的所得将是零。”从材料中能获取的正确信息有:( )文中所指的叛乱是太平天国运动 表明该运动的斗争的主要对象是外国侵略者 暗示太平天国运动面临双重敌人 说明侵略者极端仇视中国革命A B C D36下图两部文献有其共性的一面,对此正确的表述是( )A.都因各种原因没有真正地落实B.都成为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反映了农民强烈要求土地的愿望C.都主张发展资本主义,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D.都以绝对平均主义作为指导思想,以建立民主政治为奋斗目标37“太平天国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减少了阻力。”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 )A天朝田亩制度具有革命性 B太平天国运动打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C资政新篇要求发展资本主义D拜上帝教吸收了西方文化 38有人曾对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战争发出这样的感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这场战争是(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39 马关条约下列内容中,直接严重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是:( )A.割地 B.赔款 C.投资设厂 D.增开商埠40. “挑铁道,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一概鬼子都杀尽,大清一统庆升平。” 与这一现象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禁烟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太平天国运动 D洋务运动第卷 非选择题(40分)41(15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伯里克利 秦始皇 唐太宗 查士丁尼材料二 中国历代有卷册浩繁、分支众多的法律,法有“六典”,刑有“八议”,都是对特权与等级的保护。中国法的界定十分模糊,倒是皇帝圣旨、朝廷法令、祖宗遗训更具威力。因为法自君出,皇帝“钦定”法律,皇权置于法律之上,法律对皇权的约束作用微乎其微。 史仲文中国人走出死胡同材料三 没有东西比皇帝陛下更高贵和更神圣。皇帝敕令具有法律的效力。东罗马帝国民法大全请回答:(1)假如你是秦始皇统治时期的一名中央政府官员,当时你能够耳闻目睹秦始皇加强皇权的主要措施有哪些?(2分)假如你是生活在伯里克利时期的雅典公民,在当时你所亲身感受到的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运作方式有哪些?(4分) (2)图三和图四所示君主基本上生活在同一时代,此时两国政治体制最根本的相似点是什么?依据所学知识,指出查士丁尼为后世留下的最深远的文明遗产是什么?(3分) (3)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古代社会历朝法律的基本特点。(4分) 从材料二、三可以看出,东罗马帝国和古代中国在皇权与法律的关系上具有什么相同点?(2分)42(11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国会可用23的多数推翻总统对国会法案等的否决,可通过法律规定法院的组织与权限。众议院有权对犯有“背叛、行贿、受贿或犯有其他重大罪行和恶行”的总统、副总统等提出弹劾材料二 “宪法规定立法权归于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两院制议会。行政权归总统与内阁共和国总统由两院联合组成的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内阁由总统任命,但对议会负责。总统的命令须经各部部长副署”材料三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过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材料四 宪法第15条:“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第18条:(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第12条:“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以及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的内容指出其出自的国家和文献;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两国国家元首与议会的关系有何不同。(4分)(2)材料三出自什么文献?它的颁布有什么重大影响?(2分)(3)材料四出自什么文献?该宪法规定的国家政体类型与材料三规定的政体有何区别?(5分)43. (14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840年3月,英国对华棉织品出口商、曼彻斯特商会主席莫克维卡在致英国外相巴麦尊的信中说:“是他们自己陷入了错误的处境,逼得我们不得不走上为国家所受的侮辱、为个人所受的委屈要求补偿的地步。当前局势,可能提供机会,完成两国关系的改善,随着关系的改善,我们输出(棉织品)的扩张程度将是不可估量的。” 摘自英国资产阶级纺织利益集团与两次鸦片战争史料材料二 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且大英国君主派设领事、管事等官住该五处城邑,专理商贾事宜 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上册材料三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 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上册请回答:(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莫克维卡所说的“当前局势”指什么?为什么他认为“扩张程度将是不可估量的”?(4分)(2)材料二、三分别出自近代哪两个不平等条约?(2分)并分析不平等条约中的条款分别对中国社会的影响?(4分)(3)列举近代列强大规模侵华战争,说明中国近代社会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4分)2013-2014学年上学期高一历史期中考答题卡41(1) (2) (3) 42(1) (2) (3) 43(1) (2) (3)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考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5: BCCCD 6-10:DDBCB 11-15:DCDCB 16-20:BBBBC 21-25:DACAB 26-30:ABCCD 31-35:ADDCC 36-40:ABCCB二、非选择题41.(1)主要措施:建立皇帝制、三公九卿制、制定严酷的秦法。(2分)运作方式:差额选举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