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知识之窗(二)1.年轮是木本植物的主干由于季节变化生长快慢不同,在木质的断面显出的环形纹理,一般每年形成一轮,故称“年轮”。树的年龄就是年轮,2.年轮反映气候,气候越高温,年轮越宽疏;气候越寒冷,年轮越狭窄。分析年轮,可以预测未来气候的变化。3.年轮汇报太阳黑子活动的规律。太阳黑子活动剧烈,树木生长越快,年轮就宽,科学家从年轮宽窄的变化中推测到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约为11年1次。4.当大气受到污染时,年轮里就贮藏了污染的物质。分析年轮里的重金属含量,能了解大气的污染程度。分析松树、杨树、夹竹桃等树木吸收的有毒气体含量,可以知道空气污染程度。5.年轮可以辨别方向。因为树干南侧光照充足,生长快,年轮宽,北侧光照少,生长慢,年轮窄。南宽北窄,在野外可通过年轮判断方向。6.树木的年轮能反映气候、汇报太阳黑子活动和大气污染、辨别方向,还能为冰川学、水文学、地球物理等方面的研究提供科学资料。7.导致秋天叶落的直接原因是气温下降。8.“悲秋”情节的诗句: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王昌龄)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刘禹锡)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李商隐)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李清照)9.“多事之秋”形容事情多变,与农业有关,因为秋天雨水多,日照少,影响收成,而且面对秋天的天气灾害,人们无法补救。9.“存亡之秋”形容事情的紧急性和重要性,与我国古代的战争多发生在秋天有关,古代执政者多在秋收后征兵或发动战争。10.现代医学证明,“悲秋”是由于秋冬季节,气温下降,人们接受日照减少,大脑中松果体腺体分泌的褪黑激素增多。“褪黑激素”会使人们情绪低落、多愁善感、消沉抑郁。11.植物不但有体温,还会发烧。植物体温变化的原因:在白天,叶温靠蒸腾作用来调节,土壤水分充足,蒸腾作用强,叶温低;土壤水分不足,蒸腾作用弱,叶温高。植物体温如一架“报警器”。12.病树为什么会发烧?因为病树吸收水分能力下降,水分缺失,树温变高。病树早晨发烧的温度比其他时间高。13.每一片肥沃的土地,都是植物为生存而搏杀的战场。绝大多数植物都对阳光充满向往,在原始森林中,为了获得更多阳光,柚木能长到40米,望天树能长到60米,巨杉树能长到80米。14.阳光微弱时,植物的特殊装备有两种:巨大的叶片和反光层。芭蕉、海芋有巨大的叶片,有效吸收穿过林层的阳光;秋海棠的叶子背面有红色的反光板,吧穿过叶片的阳光反射回来,提高吸收比例。光照充足时,树木一般不超过10米,会长成伞状,尽情享受阳光。15.气生根,就是在空气中生长的根系,与扎在土里的根系模样相似。榕树能气生根,长出的气生根扎进大地,抢夺寄主树的水分、阳光矿物质,不断将寄主树木包住勒紧,绞杀死亡,直到把一片森林都变成自己的身体,形成“独木成林”景观。16.很多植物的根系在土壤中会分泌化学武器,如野燕麦和鹰嘴豆。胜红蓟在空气中释放出的气体可以毒杀周边的植物,堪称高效的“毒气弹”。小麦的残茬分解后产生肉桂酸,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凤仙花能识别敌我。17.百岁兰科百岁兰属唯一的植物品种百岁兰,是世界上唯一永不落叶的珍稀植物。百岁兰是植物界的活化石,因种子存活率不高,现已濒临灭绝,但一旦存活,就能长命百岁,有些寿命长达2000岁,是植物界的老寿星。18.百岁兰一生中只长四片叶子:两片子叶,两片真叶。子叶会凋谢,真叶会越长越大,不断分生,永不掉落,凋谢死亡时,百岁兰也就死亡。百岁兰叶子的前端最老,不断消失,单很快会由新生的替补上。19.百岁兰分布在非洲西南部狭长的近海沙漠,根系发达,长3-10米,叶子硕大,可长达几米,叶子中有许多特殊的吸水组织。20.南方在每年6-7月份出现的连续阴雨天气叫霉雨,因出现在江南梅子成熟季节,也叫梅雨或黄梅雨,通常出现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日本中南部和韩国南部等地。南朝初学记:“梅熟而雨曰梅雨”,李时珍本草纲目:“梅雨或作霉雨,言其沾衣及物,皆出黑霉也。”21.古有谚语:“雨打黄梅头,四十五日无日头。”现代,连续5天平均气温超过22,有4天为雨天就是入梅;连续5天气温超过30,而且不再下雨,就是出梅。入梅(入霉):梅雨开始的日子;出梅(出霉):梅雨结束的日子。22.梅雨根据开始和结束时间的不同,分为早梅雨和晚梅雨;由于持续时间的长短不同,分为长梅雨(导致洪水泛滥)和短梅雨(带来干旱)。23.莫桑比克的17.1万枚手雷得到清除,是非洲巨鼠扫雷特攻队的巨鼠队员们的功劳。1995年荷兰特卫普扫雷组织(APOPO)在坦桑尼亚的一个小镇上开始训练巨颊囊鼠,组建巨鼠扫雷特攻队。24.非洲巨颊囊鼠喜欢安静,适合从事重复性任务;嗅觉非常灵敏,体型巨大,但体重很轻,踩到地雷也不会引爆,智力足以胜任探雷工作。排雷高效,成功率高。25.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它的驼峰里装的不是水,而是脂肪。因为脂肪分解的过程中能产生大量的水,1克脂肪氧化可产生1.07克水。26、骆驼是一种反刍动物,为了在高温中不损失水分,它的尿很少;体温能上升到40,是为了减少出汗及从环境中吸热;骆驼的大鼻子在呼气时能把空气中68的水分回收;骆驼失水25,血量只减少10;骆驼的嗅觉极好,能嗅出1.5千米以外的水源,并且能预感到大风暴的来临。27、骆驼能适应极端的沙漠环境,不仅是靠背上的“水箱”,而且是靠一系列的胜利、形态及行为上的适应特征,这些适应特征在骆驼身上形成完美统一,造就了生命的奇迹。28.科学家以微米(百万分之一米)为单位衡量尘埃的大小。PM10是可吸入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危害相对较小,PM2.5是可吸入肺颗粒物,有损健康。29.灰尘能够折射、散射太阳光,使地球能够温和的获取太阳散发的能量,也能使大气中有足够的凝结核,增加云、雨形成的机会。没了灰尘,生活洁净无比,但气候会酷热无比。30.19世纪,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电磁效应。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磁电感应原理。电与磁可以相互转换。31. 雷击是空中带电雨云和大地之间的放电现象。闪电一瞬间产生的强大电流,产生高温和能量,形成震耳欲聋的爆炸声。闪电的能量巨大:闪电的可见长度、传播速度差别很大,每100万个闪电中会有一个释放能量巨大的闪电。32. 漆布、皮革、塑料等是绝缘物体。33. 世界上首次使用肚脐作为生化武器投入战场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场上,德国军队使用氯气(氯气是一种黄绿色的气体,有剧烈窒息性)给英法联军造成巨大伤亡。34. 科学家研制出猪鼻子造型的内置活性炭防毒面具,其中必不可少的过滤材料是活性炭。35. 活性炭是一种含碳材料制成的,外观呈黑色,内部是多孔隙结构,是一种高吸附材料。除了被应用于防毒面具,还可以净化水质、净化空气、吸附装饰性材料散发的甲醛、氨、苯、甲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气体,可防蛀、防霉,也用于鱼缸的净水、去氯、消毒等;还可去除室内异味。36. 活性炭种类很多,如药用活性炭、球形活性炭。37.雨后通常有三种味道:第一种,“清洁”味,这是臭氧在生成;第二种,重重的泥土味,这是泥土中的细菌链霉菌生成孢子释放的化学物质“土臭素”产生的;第三种,不同植物分泌的油味。38.声音每秒钟振动的次数叫声音的频率,单位是赫兹,人耳能听到20-20000赫兹的声音,低于20赫兹的叫次声波,高于20000赫兹的叫超声波。蝙蝠飞行发出的声音,雷达探测发出的声音人耳听不到,属于超声波。39.超声波方向性好,穿透力强,应用于医学领域,“照”出黑白或彩色照片,辨别患者的器官是否发生病变。超声波还可以除污,通过使液体快速振动,去除物体表面脏污。40.次声波频率低,波长却很长,传播距离非常远,具有极强的穿透力,一大发生共振,能释放出巨大能量,危害很大,但也可以预报台风、制造次声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起重机设备保养环境监控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钨钼电化学氧化还原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起重机售后服务工艺流程考核试卷及答案
- 活性炭干燥工基础知识考核试卷及答案
- 类型教育视域下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特征、内涵与构建
- 梅州用电业务办理时间及“获得电力”政策知识试卷
- 银行专技考试题库及答案
- 银行招聘系列试题及答案
- 银行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
- 银行信贷面试题库及答案
- 人音版小学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本)
- 《福建省泰宁县》参考课件
- DIP 焊锡外观教材
- 中国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指南
- 加油站人员培训和安全意识教育
- 全国职业大赛(中职)ZZ006水利工程制图与应用赛项赛题库共计10套
- 高压电气设备试验的基本知识
- 整理我的小书桌(课件)小学劳动二年级通用版
- 2023年上海国企中远海运(上海)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
- 曲臂车高空作业车施工方案
- 第4部分 质量经理-质量管理体系章节题-43题附有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